阜宁2014年关于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1)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施意见
河工联【2011】10号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施意见各行政村、镇直各单位:为深化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根据市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全面推进我镇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工作目标至2011年11月10日前,全镇开展职工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覆盖面达到90%以上,已建工会的企业,2011年底前要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未建工会的企业,要积极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积极推动所有具备条件的企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二、工作内容1、健全职工参与和协商要约制度。
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高职工代表的整体素质和主体意识,支持广大职工特别是职工代表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参与工资集体协商。
凡没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签订工资协议的,企业职工工资长期不增长、低增长或50%职工工资低于全镇职工平均工资50%的,其所在的基层工会应积极主动地代表职工方启动要约程序,行使要约权。
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由行业工会或上级工会指导职工推选的代表行使要约权。
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切实保障职工和职工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要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广大职工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和协商主体意识。
2、规范协商程序和备案审查。
按照《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集体协商后的职工工资协议草案,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协议履行后,要及时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履行情况;企业在协议期内不得随意降低职工工资标准,确因市场风险或突发情况不能履行协议时,应及时将调整方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经重新协商一致后确定。
工资协议签订后,企业应在7日内将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工资协议》及相关材料报至镇工会审核。
3、强化履约监督和规范管理。
中华全国总工会深化集体协商工作规划(2014-20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全总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现将《中华全国总工会深化集体协商工作规划(2014-2018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华全国总工会2014年4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深化集体协商工作规划(2014-2018年)为进一步推动集体协商工作深化发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现制定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国工会十六大关于“继续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扩大覆盖面,提高协商质量”的工作部署,着眼充分发挥集体协商制度对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性作用,以提升集体协商质量、增强集体合同实效为主线,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巩固实施《中华全国总工会2011-2013年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规划》(总工发〔2011〕4号)取得的建制成果,有效解决一些企业职工参与协商程度不够、协商过程流于形式,一些集体合同内容不够详实具体、实际作用不够明显等问题,推动形成制度支撑有力、机制运转高效、职工参与广泛、实施效果明显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局面,使越来越多的职工对集体协商的效果感受得到、能够认可、趋于满意,实现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推进广大职工实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进一步巩固集体协商建制率。
已建工会组织企业集体协商建制率保持在80%以上,其中百人以上已建工会组织企业建制率保持在90%以上。
——不断提升集体协商质量。
已建立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协商内容针对性强、程序规范、沟通充分、履约到位、效果明显。
建制企业职工对集体协商的参与率达到70%以上,知晓率达到90%以上,对开展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的综合满意度稳步提高。
——逐步扩大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规模。
全国专兼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规模达到15万人以上,其中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规模达到1万人以上,努力培养一批工会集体协商谈判专家。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方案
工资协商制度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我县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维护和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日照市职工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县委、县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全总“两个普遍”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协商共决、政府监督指导”的企业工资分配格局,全面健全和深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并通过切实加强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的规范、指导、调控和监管,形成科学合理、公平有序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使职工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促进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
二、目标任务从2011年起用三年时间,到2013年底全县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85%以上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基本实现已建工会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国有改制企业和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全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在努力提高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的同时,不断增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效性。
2011 年底实现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65%以上。
2012 年底实现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75%以上。
2013 年底实现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85%以上。
三、工作措施(一)高度重视、积极推进。
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职工工资收入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是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实现体面劳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保护和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激发职工责任意识、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企业职工“双赢”局面的有效手段;是推动企业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形成职工工资收入分配“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国家监控指导”机制的有效形式。
工资集体协商实施方案
工资集体协商实施方案工资集体协商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的工资集体协商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者工资待遇等事项达成共识的一种制度安排。
该方案的目的在于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生产效益,实现共赢发展。
二、协商内容1. 工资制定:用人单位与工会代表进行工资倾向调查,参考行业标准工资和经济状况,合理制定工资标准。
2. 工资调整:根据劳动力市场情况以及企业经济状况,双方可商定合理的工资调整机制和频次。
3. 福利待遇:双方协商确定各项福利待遇,如住房补贴、社保和公积金、节日福利等。
4. 绩效奖金:根据企业业绩和个人贡献,双方商定绩效奖金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5. 工资支付:明确工资支付周期和方式,确保工资及时支付。
三、流程与机构1. 设立协商机构:公司设立工资协商委员会,由企业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负责工资集体协商事宜。
2. 确定协商周期: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工资集体协商会议,及时研究工资待遇等相关问题。
3. 协商程序:协商会议分为讨论、研究和决策三个阶段,充分听取员工意见,达成共识后制定协议。
4. 协议签订和执行:双方签订协议,并遵循协议内容执行,相关细则可纳入劳动合同。
四、政策与保障1. 政策支持:企业应依法落实劳动者工资支付义务,依法办理工资集体协商登记,工会应积极履行职能。
2. 信息公开:企业应及时向员工公布工资集体协商的结果、标准和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
3. 维权渠道: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或工资问题投诉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员工工资纠纷。
4. 双方教育培训:企业应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法律法规和企业政策的培训,提高员工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和参与度。
五、评估与调整1. 评估机制:每年对工资集体协定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2. 调整频率:根据经济形势和劳动力市场情况,合理确定工资调整频率。
3. 调整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取直接调整、指数调整或阶段性调整等方式。
六、总结工资集体协商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县(市)区总工会2011年度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奖励细则
一、基本原则
推进企业普遍落实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国有、世界500强非公企业建制率达标。
对完成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任务,考核合格的单位实施奖励,具体奖励金额依据省总对我市考核名次、奖励金额确定。
二、奖励标准
1、国有、世界500强、非公企业建制率达标,完成工作目标的单位,奖励0.7万元;
2、企业数500户以上的县区,每增加100户,增加500元;
3、非公企业以完成目标60%为基准,每增加10个百分点,增加1000元;
4、依据市总掌握的平时工作情况,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增加3000元。
5、考核数据以网上数据库户数(2011年12月份报表)为基准。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问题及建议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问题及建议本文主要研究了企业实行工资集体协商所面临的问题与应对建议。
标签:工资集体协商问题建议工资集体协商,就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福利待遇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的行为。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我国最早提出的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华民国行政院颁发的《团体协议法》,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关于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专项法律,其存在的时间不足五年。
改革开放以来,从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95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0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到200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都对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做出了规定。
近几年,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09年河北省总工会制定了《河北省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并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百日行动”。
201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的“三年规划”中,又着重提出了“两个普遍”,即: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那么,在目前情况下到底应当如何有效进行工资协商呢?1 当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在国企、民营、股份制企业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现实条件下,各自在许多方面都有其特殊性,都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集体协商制度良好运行的问题。
1.1 企业经营者对与企业职工进行工资集体协商认识偏颇,不愿与职工平等协商。
首先,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非公企业的行政领导,认为决定职工工资标准是出资人或老板的事,职工工资涨不涨,涨多少,何时涨,应由企业根据经济效益确定,不需要和职工协商;一些企业领导错误地认为协商机制就是“增资机制”,回避推脱,缺乏协商积极性。
其次,有的企业执行不到位。
由于签订工资集体合同是企业内部行为,资方不履行协议条款,劳方碍于工作关系,很难把企业法人推到被告席上。
2024年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方案(2篇)
2024年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方案____年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工资集体协商作为劳资双方平等协商的重要机制,对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制定了____年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方案,旨在通过协商解决劳资双方的利益分配问题,实现工资的合理增长,创造良好的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
本次工资集体协商的目标如下:1. 确保劳动者工资的合理增长,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2. 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3. 加强劳资双方的沟通和理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二、协商主体本次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协商主体包括:企业代表团和工会代表团。
企业代表团由企业管理层成员组成,负责企业利益维护和协商事宜;工会代表团由工会组织选派的劳动者代表组成,负责代表劳动者争取权益和参与协商。
三、协商程序1. 集体协商准备阶段:包括确定协商议题、筹备协商资料、派遣代表团等。
2. 集体协商进行阶段:根据事先确定的议程,企业代表团和工会代表团举行会议,就工资问题进行协商。
协商过程中双方应坚持平等、公正、诚信的原则,充分交流意见,寻求共识。
双方可进行数据交流、专题研究、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协商。
3. 集体协商结果确定阶段:通过协商,双方达成一致的工资调整方案,并形成书面协议。
协议内容应包括工资调整幅度、调整方式、调整周期等具体内容。
4. 集体协商协议的履行和监督阶段:企业和工会双方各自落实协议内容,确保协议得以有效执行。
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对协议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四、协商议题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议题应涵盖以下方面:1. 工资水平和调整幅度: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劳动者生活成本以及市场薪酬水平等因素,确定工资水平和调整幅度。
2. 工资调整方式:确定工资调整方式,包括按比例增加、定额增加、阶梯式增加等,以满足劳动者的合理期望。
3. 工资调整周期:确定工资调整的时间周期,包括年度调整、半年度调整等,保证劳动者的工资能够及时调整。
两个普遍工作汇报
“两个普遍”工作情况汇报仙桃市总工会“依法推进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两个普遍”,是全总对新时期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全面落实“两个普遍”是新形势下工会组织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深化和具体实践,是增强工会凝聚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关键所在。
通过“两个普遍”,能真正让工会组织组建起来、运转起来、活跃起来。
为推动我市“两个普遍”工作,市总工会将“两个普遍”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高强度责任心、强有力落实措施、灵活多样工作方式”工作方针,举全会之力、出重拳攻坚克难、加措施强势推进。
全市净增会员总数2680人,其中新发展农民工会员2680人;净增基层工会组织总数36个;净增基层工会涵盖单位总数460家;累计新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1733家,覆盖企业2100家,覆盖职工13万人;累计建立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合同7份,覆盖各类企业265个,覆盖职工532人;累计建立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合同6份,覆盖各类企业187家,覆盖职工380人。
一、整合资源,上下联动,构筑“两个普遍”坚实基础(一)党政给力,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市委听取了市总工会代表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就贯彻落实“两个普遍”工作的专题汇报,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等有关部门,要把工会组建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和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整合党政和相关部门资源,强化工作力度,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形成合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全面深入推动全市工会组建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二是出台推进“两个普遍”工作实施意见。
市委、市政府转发了《市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和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三是市委市政府召开推进“两个普遍”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直相关部门领导、市重点直属企业和部分非公企业劳动关系双方负责人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二)全会聚力,共促纵深发展。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建议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建议企业集体协商工作是指企业内部员工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和协商的一种机制。
通过集体协商,员工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企业管理层可以了解员工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以下是对企业集体协商工作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1. 建立健全的集体协商机制。
企业应该明确集体协商的程序和方式,并建立集体协商的机构和组织。
例如设立员工代表会议或工会,由代表选举产生,代表员工参与协商和决策。
2. 加强员工参与意识。
企业应该积极倡导员工参与集体协商的意识和行动。
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集体协商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协商活动。
3. 营造和谐的协商氛围。
企业管理层应该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排斥和压制员工的声音。
同时,员工也要充分尊重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权,通过协商寻求共识和解决问题。
4. 注重信息透明和沟通。
企业应该及时向员工通报企业的相关信息,包括企业发展动态、经营状况和员工福利待遇等。
同时,企业也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提出问题和建议,并及时给予回应。
5. 确保协商结果的落实。
协商达成的结果应该得到有效执行。
企业管理层要切实履行承诺,将协商结果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员工代表也要积极监督协商结果的执行情况,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6. 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
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或争议,企业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如劳动仲裁机构或劳动关系调解委员会,协助双方进行协商和解决争议,提高协商效果。
7. 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
企业应该加强员工代表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他们的协商和沟通能力。
同时,企业管理层也要提升协商和沟通的能力,加强与员工的互动与交流。
8. 建立奖励和激励机制。
企业可以根据员工参与集体协商的积极性和贡献程度,设立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机制。
例如表彰优秀员工代表,提供晋升和奖励机会,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协商活动。
9. 定期评估和改进协商机制。
企业应该定期评估和改进集体协商机制的运行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协商的方式和流程。
进一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意见
进⼀步推⾏企业⼯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意见内容提⽰:扩⼤⼯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范围分类指导,确定协商重点开展⾏业性、区域性协商⼯作集体协商程序和⽅法加强领导,分⼯协作(⼀)扩⼤⼯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范围进⼀步拓展⼯作⾯,不断扩⼤实⾏⼯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范围。
各地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指导更多的企业开展⼯资集体协商,当前的⼯作重点是各类⾮公有制企业和已改制的国有企业。
对尚未建⽴⼯会组织的⾮公有制企业,要做到建会、建制和⼯资集体协商⼯作同步进⾏。
对已经进⾏⼯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要帮助其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协商⽔平和质量,完善协商程序和内容。
(⼆)分类指导,确定协商重点搞好分类指导,对情况不同的企业可确定不同的协商重点。
⽣产经营正常、效益较好的企业,可就⼯资分配问题开展全⾯协商,重点突出职⼯⼯资增长、内部⼯资分配⽔平与劳动⼒市场⼯资指导价位接轨、以及改⾰和完善⼯资分配机制等问题,协议条款应尽量细化和量化。
⽣产经营不够正常、效益较差的企业,可重点就健全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和分配办法、以及基本⼯资和最低⼯资等⼯资保障问题进⾏协商,发挥⼯资应有的保障和激励作⽤,以后年度再就其他需要协商的问题进⾏协商,循序渐进。
⾮公有制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劳动⽣产率以及政府发布的⼯资指导线等相关因素,着重签订保障⼯资⽔平正常增长以及突出企业⼯资⽀付⾏为规范的⼯资集体协议。
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还要注意处理好⼯资分配与股息红利分配的关系,确保员⼯付出劳动后得到合理的劳动报酬。
(三)开展⾏业性、区域性协商⼯作积极开展⾏业性、区域性⼯资集体协商,签订⾏业性、区域性的⼯资集体协议,以覆盖更多的企业和员⼯。
我省⼤多数⾮公有制企业资产规模较⼩、且同类企业相对集中,劳动关系也⽐较复杂。
⾏业性、区域性⼯资集体协商是覆盖⼩型企业及其员⼯、增强主体双⽅协商⼒量、提⾼主体双⽅协商⽔平的有效形式。
各地在探索开展⾏业性、区域性⼯资集体协商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并着⼒解决好协商双⽅主体资格的确定、上级组织代表下级组织进⾏⼯资协商、职代会或职⼯⼤会审议通过协议草案、以及协议按规定报审等主要问题,保证协商的主体、内容以及程序合法,使⾏业性、区域性⼯资集体协商有效发挥作⽤。
工资集体协商管理规定
工资集体协商管理规定1.目的为寻求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固化公司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公司工资集体协商的长效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开展,实现“国强民富、共同开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筹划、开展实施、协议执行情况监视检查。
3.定义无4.职责综合管理部负责代表公司行政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并对公司工会提出的要约给予答复。
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推荐行政方代表名单、搜集行政方意见、准备协商材料、确定协商重点等。
派员列席工资集体协商,并负责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呈报审查工资集体协商协议。
负责代表公司行政方公布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并参与协议执行情况检查。
公司工会负责向公司行政方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并对公司行政提出的要与给予答复〔工会主席审批〕、向上级工会组织报告。
负责工资集体协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推荐员工代表名单、搜集员工意见、准备协商材料、确定协商重点等。
负责组织员工代表参加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负责组织召开职代会审议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并向上级工会组织报备协议。
负责集体协商协议执行情况的监视检查。
4.3 其他各部门负责按照公司要求推荐协商代表。
负责向综合管理部、公司工会及时报告本部门协议履行的有关情况。
4.4 总经理负责审批工会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并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给予指导,包括但不限于政策、工薪标准。
对职代会的召开给予支持。
5.绩效指标无6.程序6.1 流程图无6.2 启动协商要约6 上年度工资集体协商协议期满前60日内,综合管理部或工会均可就依法开展集体协商,以及协调劳动关系的相关事宜,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进展集体协商的要求。
接到协商要约书面意见后,综合管理部或工会应在20日内向对方做出书面答复。
假设同意协商,应当约定协商日期及相关事项。
确定进展工资集体协商后,公司工会应当向西区工会联合会书面报告相关情况。
企业民主管理与工资集体协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讲座
节选
华为的股权结构图
西安杨森工会
目录
Contents
壹
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实现与创新
贰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叁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具体操作
壹
一、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实现与创新
(一) 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实现形式 (二)“互联网+”助力民主管理升级 (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企业规章制度民主程序
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 (三) 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如肉类等 价格补贴、副食品价格补贴、粮价补贴、煤价补贴、房贴、水电贴等。
审议企业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的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 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方案,提出 意见和建议; (2)审议通过集体合同草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 险费缴纳比例和时间的调整方案,劳动模范的推荐人选等重大事项; (3)选举或者罢免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选举依法进入破产程序企业的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中 的职工代表,根据授权推荐或者选举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4)审查监督企业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规章制度情况,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员,并提出奖惩建议;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
知情建议权: 3 针对集体合同或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执行
情况
4
其他职权: 略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范文(三篇)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范文一、总则本制度是为了规范企业内部的工资管理和分配,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稳定,特制定此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在职员工。
三、工资集体协商组织与程序1. 工资集体协商组织本企业设立工资集体协商委员会,由公司领导、工会代表、员工代表等组成,负责工资集体协商事宜的组织与决策。
2. 工资集体协商程序(1)协商议程的确定工资集体协商委员会在每次会议前确定协商议程,明确讨论的内容和范围。
(2)信息共享和分析各方提交本方的相关资料和意见,进行信息共享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和员工的工资需求。
(3)集体协商与讨论工资集体协商委员会进行集体协商与讨论,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并达成共识。
(4)决策与签署工资集体协商委员会根据集体协商的结果,进行决策并签署协议。
四、工资测算与支付1. 工资测算(1)工资计算方法工资计算按照个人劳动报酬和绩效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兼顾员工实际工作情况和企业经济效益。
(2)工资组成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和奖金等构成。
2. 工资支付(1)工资支付时间工资按月支付,支付日期为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
(2)工资支付方式工资支付通过银行转账或现金发放的方式进行。
五、工资调整与福利待遇1. 工资调整(1)工资调整时间工资调整按照企业的经济状况和市场行情确定,一般每年进行一次调整。
(2)工资调整原则工资调整要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合理的测算和调整,并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2. 福利待遇(1)福利待遇内容本企业将为员工提供婚育津贴、节日福利、年终奖金以及其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的福利待遇。
(2)福利待遇调整福利待遇调整将根据企业的经济状况和员工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一般每年进行一次。
六、工资集体协商的监督与执行1. 监督机制企业领导、工会代表和员工代表共同监督工资集体协商的执行情况,确保协商结果的公正和合理。
职工工资集体协商监督
职工工资集体协商监督在当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职工工资集体协商作为协调劳动关系、保障职工权益的重要机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与之相伴的职工工资集体协商监督,则是确保这一机制有效运行、公平公正的关键环节。
职工工资集体协商,简单来说,就是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就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工资增长幅度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平等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
这一过程旨在建立一种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既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又能保障职工的劳动报酬权益。
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协商的结果可能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职工的权益也可能受到侵害。
那么,职工工资集体协商监督究竟为何如此重要呢?首先,它有助于保证协商过程的公平公正。
在协商中,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地位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
企业可能凭借其在资源、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对协商结果产生更大的影响。
而监督机制的存在,可以规范双方的行为,确保协商在平等、透明的环境中进行,避免一方处于弱势地位,从而保障协商结果的公平性。
其次,能够促进协商结果的有效落实。
协商达成的协议只有真正得到执行,职工的权益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监督可以督促企业按照协议支付工资、履行相关义务,防止企业出现拖延、克扣工资等违规行为。
再者,有利于增强职工对协商机制的信任。
当职工看到监督机制发挥作用,自己的权益得到切实维护,他们会更愿意参与到工资集体协商中来,这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职工工资集体协商监督的主体通常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工会组织以及职工代表等。
政府部门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对协商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
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的“娘家人”,代表职工的利益,在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职工代表则是直接参与协商的主体,他们对协商的情况最为了解,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
在监督的内容方面,主要涵盖协商程序的合法性、协商结果的合理性以及协议的执行情况等。
关于进一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
关于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为保证我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全面开展,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九号令)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切实提高对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是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行为。
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和国务院关于“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部署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部分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工资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工资决定缺少职工的话语权,工资支付缺少保障和制约机制,工资水平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劳动的积极性和社会稳定。
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对于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调动广大职工和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各部门和企业要从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全面扎实有效开展。
二、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方针,确保企业职工工资收入与企业效益协调增长,促进劳动关系协调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工作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工会运作、多方协同、职工参与、整体推进,妥善处理企业与职工之间、不同岗位工种职工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工资集体协商有关问题解答
工资集体协商有关问题解答1、什么是工资集体协商?答: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依法平等协商,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确定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劳动酬劳事项的行为。
2、工资集体协商的原那么是什么?答:应把握好三个原那么: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原那么,立足企业实际原那么,反映职工合理愿望原那么。
工资集体协商应当合法、公布、平等、协商一致、兼顾企业和职工双方利益,保证职工实际工资水平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相适应。
3、如何明白得合法原那么?答:第一,集体协商双方主体资格必须合法。
应当依据有关规定产生用人单位协商代表及职工方协商代表。
第二,集体协商的程序必须合法。
当事人双方在进行集体协商过程中,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三,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要合法。
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签订的工资集体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
4、如何明白得平等原那么?答:在进行集体协商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在法律上地位上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也不存在任何特权。
在协商过程中应当相互尊重,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和主张,任何一方都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强加于别人,更不得以胁迫、命令的手段强迫对方。
5、如何明白得兼顾双方合法利益原那么?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与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
在协商过程中,企业方既要考虑企业实际承担能力,也要兼顾职工的合理要求;职工方既要爱护职工的合法利益,也要兼顾企业的长远进展。
6、哪些类型的单位应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答:依照«集体合同规定»〔劳动和社会保证部令第22号〕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治理的事业单位〔统称为用人单位〕可与本单位职工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集体协商适用于我市各种类型的企业。
7、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有哪几种形式?答:依照具体情形不同,用人单位可采取单独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以下简称工资协议〕,也可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议。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张成
【期刊名称】《交通企业管理》
【年(卷),期】2012(27)9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中的核心。
多年来,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阜集团公司)十分重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将工资集体协商纳入到日常工作中。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张成
【作者单位】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J], 冷潘全
2.推进民企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J],
3.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J], 呼俊梅
4.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J], 陈继红
5.提升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J], 齐舒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司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建议书.doc
公司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建议书.doc公司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建议书引言本建议书旨在提出公司工会对工资收入的集体协商建议。
通过协商,工会希望能达成一致意见,实现公正合理的工资待遇,提升员工的福利和工作激励,增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
背景工资是员工劳动的直接回报,对员工的生活品质和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认识到,公司目前的工资制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无法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来改善工资制度。
建议一:提高基本工资标准为了确保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我们建议提高公司的基本工资标准。
目前,公司的基本工资标准与市场相比偏低,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和留住有经验的员工。
我们建议将基本工资标准提高至市场平均水平,并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进行适当的调整。
建议二:建立绩效奖金制度为了激励员工提升工作绩效,我们建议公司建立绩效奖金制度。
绩效奖金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完成的任务量进行评估,并以一定比例加到员工的工资中。
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建议三:完善加班与补贴机制在公司的日常运营中,可能需要员工加班来完成紧急任务或应对突发情况。
为了鼓励员工加班,我们建议完善加班与补贴机制。
具体来说,我们建议加班时间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积累并以调休或额外补贴的形式给予员工。
建议四:优化福利待遇除了工资,福利待遇也是员工关注的重点。
我们建议公司优化福利待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 提供完善的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计划;- 提供带薪年假和其他休假制度;- 提供员工购房、购车等福利政策。
通过优化福利待遇,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公司,并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
结论通过以上建议,我们希望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实现公正合理的工资待遇,提升员工的福利和工作激励。
我们相信,改善工资制度和提升福利待遇对公司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也希望与公司的管理层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和谐、稳定、有竞争力的工作环境。
工会考试基础知识
工会考试基础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于哪一年颁布实施?19502.截至目前,中国工会已经召开了多少次全国代表大会?173.我国工会在组织结构上,共设置了哪五级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省级总工会及同级产业工会,市级总工会及同级产业工会,县级总工会及同级产业工会,基层工会。
4.中国工会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的方针是什么?独立自主、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增进友谊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根本是______(坚持社会主义性质)。
6.职工200人以上的企业工会依法配备专职工会主席,由同级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工会主席的,应另外配备什么职务?专职工会副主席7.《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规定,会员25人以上的企业建立工会委员会;会员在100人以下的企业工会应召开会员大会;企业行政负责人、合伙人及其近亲属不能作为本企业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是根据什么制定的?《工会法》、《劳动法》《中国工会章程》8.大型企业工会经上级工会批准,可设立什么机构,负责工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常务委员会9.全总提出的“两个普遍”要求,指的是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资集体协商的形式主要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和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
10.《工会法》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企业工会没有;各全国产业工会是在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下的全国一级工会组织。
11.中国工会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群众性和政治性的有机统一,没有民主性。
12.中国工会是兼具各种社会功能,推动全面实现工人阶级利益的重要社会团体。
(错,应该是社会政治团体)。
13.1925年,第____次全国劳动大会宣告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第二次)14.工会基层组织的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每____年至少召开一次?(一年)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每_____年召开一次?(五年)15.工会经费的来源之一,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_______向工会拨缴的经费或者建会筹金。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积极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积极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推动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加强维权机制建设,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现就工会进一步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意义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在同行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由行业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同级企业代表或企业代表组织,就行业内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劳动定额、最低工资等事项,开展集体协商、签订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行为。
《劳动合同法》对在县级以下区域推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作出了规定,为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了法律依据。
推进行业集体协商,建立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我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适应了我国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和劳动关系深刻变化的需要,是加快建立行业内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实现工会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增强工资集体合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有利于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构建职工对工资分配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有利于完善劳动用工管理,促进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推动建立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增强实效性,使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在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抓紧建立和完善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要着眼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根据行业和企业实际,从职工工资分配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入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注重实效,逐步提高。
1.把握协商范围。
同一行业的企业,特别是同行业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是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工发[2014]8号
关于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
各镇区、系统工委(工会)、县各直属基层工会:2014年县总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按照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部署和省、市总年度工作要求,围绕推进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进企业协商民主、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四个重点,在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企业民主管理促进发展、保障权益、增进和谐作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职工群众。
一、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一)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一是开展“广普查”活动。
切实掌握和了解本镇区、本系统建会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情况,健全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数据库”,有重点、有目标地推进实
现建会企业“普遍”建制。
组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制质量和实际成效抽样调研,进一步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二是开展“集中要约行动”。
镇区及基层工会组织要适时组织开展“春季要约”“百日要约”“秋季要约”等要约行动,形成声势,集聚合力。
三是确定新的建制目标。
各镇区要按照县总要求和任务,重点是2014年定报企业、职工25人以上生产正常企业,全年完成新签、续签工资集体协商签订230家。
(二)积极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一是推进行业工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各镇区要在加大行业工会组建的同时,按照《盐城市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操作办法》建立工资协商制度,组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现建会建制同步。
二是总结推广成熟经验。
要通过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推进现场会、成果展示会等形式,进一步总结典型经验,使行业工资协商的成熟经验得以全面推广。
三是培树新典型。
要在扩大行业工资协商建制面的同时,把培植行业工资协商新典型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去落实。
在已建行业协会的基础上,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年内,全县要培树6个行业工资协商典型。
(三)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
一是落实普训轮训。
将工资集体协商提质增效作为年度培训的重点,通过参加省、市、县总师资培训班、对规模以上企业职工方首席协商代表进行集中调训。
二是加强指导服务。
加强工资集体协商专兼职指导员队伍建设,组织“点对点”“面对面”的专业指导,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
选树工资集体协商示范企业典型,并继续征集工资集体协商典型案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二、企业协商民主
(一)指导企业开展协商民主实践。
一是落实省总《关
于加强企业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盐城市企业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实施意见》,加强企业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探索企业开展协商民主的具体内容、实现形式和工作机制,通过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以民主协商实现企业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
二是加强典型培育和经验总结,县总适时组织力量调研指导,并在全县选树40家企业协商民主典型,对于成熟典型,将召开经验交流会加以推进。
(二)健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
一是推动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以集体协商、厂务公开、协商民主、职工董事监事等为重要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制度联建、实施联动、职能互补、效果叠加”,更充分有效地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是推进职代会制度规范化建设,将“星级职代会评选标准”纳入“双争”活动内容,提高职代会制度“按法律建制、按职权落实、按程序开会、按规则议事、按意愿表决、按效果评价”的建设水平。
(三)提升职工民主素质和能力。
一是开展职工代表“强体”行动。
建立和完善竞选产生、培训提高、制度运行、保障激励、履职测评等五项机制,进一步提高职工代表素质和能力,增强履行职责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积极发挥应有作用。
二是组织“职工代表十佳提案”展评和优秀职工代表评选,调动职工代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组织开展企业民主管理“宣传周”“实践月”活动,普及知识,扩大共识,集聚合力,提高广大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素质。
三、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
(一)加大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推进力度。
一是加强对非公企业规范运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引导和指导,在总结经
验的基础上,完善非公企业筹建职代会和召开职代会、工资集体协商、厂务公开、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推动企业在修订完善企业各项劳动规章制度过程中,认真履行民主程序,做到规章合法、制度文明。
二是实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和标准化评比,以评比活动推进非公企业在普遍建立制度、规范运行程序、落实企业事务公开等工作方面创新创优,全年还将选树40家厂务公开工作典型。
(二)总结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创新实践。
一是重视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工资协商等利益问题、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和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方面深化公开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劳动经济利益和民主政治权益;二是重视推广在深化经济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加强职工民主参与、健全工会参与制订重大决策方案、通过职代会审议完善、公开运作实施等制度方面的成功做法。
四、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一)扩大和谐创建参与面。
一是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党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全局,将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纳入“双争”制度建设统一部署和考核。
二是进一步培育一批标准化、规范化、过得硬、叫得响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典型。
三是各镇区普遍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
按照“过程创建、动态评估、持续改进、渐进和谐”的要求,继续组织申报、评选、表彰,调动企业和职工两个积极性,积极推动规模以上企业、今年内,力争符合“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的企业占已建工会企业数的80%以上,税收定报企业90%以上。
并从中评选出50家企业给予表彰。
(二)扩大和谐创建社会影响。
一是开展“体面劳动、
舒心工作、全面发展”主题创建活动,指导企业更加尊重职工主体地位,保障职工民主政治权利,提高职工经济利益,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努力使协调劳动关系工作水平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相适应。
二是加大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宣传力度,联合多方力量,营造浓厚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氛围,形成“党政重视、社会支持、企业和职工广泛参与”的创建格局。
(三)促进企业与职工合作双赢。
促进企业与职工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是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建设,培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群体典型。
二是开展“双爱”活动。
推进开展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活动。
引导推动广大企业关爱职工,实现“六有”:劳动有合同、工资有增长、五险有保障、生产有安全、管理有民主、精神有关怀;大力引导广大职工热爱企业,做到“六要”:工作要敬业、技能要提高、经营要关心、纪律要遵守、维权要理性、身心要健康。
凝聚企业管理者和劳动者双方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实现职工得实惠、企业得效益、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良好局面。
阜宁县总工会
2014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