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马原概念(part2)

合集下载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复习:83条哲学原理2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复习:83条哲学原理2

42.主要⽭盾 在许多⽭盾构成的⽭盾体系中处于⽀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的⽭盾。

⾮主要⽭盾即次要⽭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的⽭盾。

43.⽭盾的主要⽅⾯ ⽭盾双⽅中处于⽀配地位、起主导作⽤的⽅⾯。

处于被⽀配地位的另⼀⽅⾯则是⽭盾的⾮主要⽅⾯。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配地位的⽭盾的主要⽅⾯决定的。

44.内因 事物内部的⽭盾性。

事物的内部⽭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和原因。

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的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我运动、⾃我发展。

45.外因 ⼀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统⼀,即外部⽭盾。

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

46.反映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它从物质第⼀性、意识第⼆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47.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

48.先验论 唯⼼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

它从意识第⼀性,物质第⼆性的前提出发,把⼈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是这种意识的产物。

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49.感性认识 认识的初级阶段。

客观事物直接作⽤于⼈的感觉器官⽽产⽣的⼀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的认识。

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

50.理性认识 认识发展的⾼级阶段。

⼈们对感性认识材料进⾏抽象和概括⽽产⽣的⼀种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

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

51.真理 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2.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

考研政治马原历年必背核心考点归纳

考研政治马原历年必背核心考点归纳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①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②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没有认为世界统一)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

(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83个重要名词解释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83个重要名词解释

2010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83个重要名词解释070508136 张建强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马原必备(必背)内容之二

马原必备(必背)内容之二

4.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单选、多选、分析)(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1)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区别:“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②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交织、互相渗透。

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经验论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单选、多选、分析)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①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2)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须具备一定的条件:①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政治马原重点知识

政治马原重点知识

终极笔记(一)马哲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2个核心:社会、人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考研政治必背哲学概念原理条

考研政治必背哲学概念原理条

考研政治必背哲学概念原理条————————————————————————————————作者:————————————————————————————————日期:2016考研资料分享群:2486005112015年考研政治必背哲学概念原理83条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2016年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马原概念

2016年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马原概念

2016年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马原概念64.社会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

65.阶级指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

66.社会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67.国家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68.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

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69.社会文化结构又称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

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

70.社会基本矛盾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共同组成,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形式、内容和方向。

7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7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

考研政治马原部分重要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原部分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考点1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可以从它的创作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它的阶级属性,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等不同角度去理解。

(2)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地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地讲,马克思主义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可分割。

考点2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客观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及其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考点3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2)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点4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1)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必背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必背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必背知识点《马原》框架体系(八章分四大块)第一块(第一章):从总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产生、世界观、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

第二块(哲学部分):第二章到第四章,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

唯物论(第二章):三观两个原理。

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实践观。

两原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辩证法(第二章):二三四五。

两个总特征:发展、联系。

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最根本的核心的),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四种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五对基本范畴: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可能性与现实性、必然性与偶然性。

认识论(第三章):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看自然界。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发展过程:1、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

唯物史观(第四章):用唯物论和辩证法观察整个人类社会,从而发现了两大社会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两大社会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人类社会的动力:1、从客体角度讲:社会发展的动力,共5种动力(1个根本,1个直接,3个重要):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革命、科技、改革是重要动力。

2、从主体角度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英雄人物在创造历史中也起一定作用。

第三块(政治经济学部分)自由资本主义(第五章):商品;货币;价值;剩余价值生产、积累、流通、分配。

垄断资本主义(第六章):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

第四块(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第七章):1、第一次飞跃(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2、第二次飞跃(从理论到实践)共产主义(第八章):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一)一、内容和形式原理:(1)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2)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3)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4)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在把握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二、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及其关系原理:(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中的辩证法,即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亦称为概念辩证法。

(3)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方法论:第一,唯物辩证法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第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到思维和工作中就成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其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分析方法。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二)一、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原理:(一)主体和客体是反映被反映、改造被改造相互作用的关系。

主体是反映者、改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被改造者。

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即主体作用于客体;同时客体也作用于主体,即主体在改造客体时能动地反映客体。

考研政治分析题重要知识点之马原必背原理

考研政治分析题重要知识点之马原必背原理

考研政治分析题重要知识点之马原必背原理分析题重要知识点之马原必背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的关系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①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②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④对世界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现在意识能动地反映和创造世界。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三、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关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度。

联系具有一系列的特点: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系统特点: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2、发展的实质(1)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②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②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③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哲学概念原理

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哲学概念原理
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哲学概念原理
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哲学概念原理,更多考研资讯,复习指导,最新考
试大纲等信息,敬请关注1.哲学
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统一。
2.世界观
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幺样的
6.唯心主义.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
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
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
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
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
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
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
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观就有什幺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
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
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
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
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2016考研政治必背马原知识点

2016考研政治必背马原知识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1、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这种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2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和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2这是一脉相承的表现;3科学发展观的和时俱进体现。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物质世界和实践1、世界的物质性(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4对世界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考研政治:政治马原考点总结(二)

考研政治:政治马原考点总结(二)

考研政治:政治马原考点总结(二)大家还一定要多做梳理,查漏补缺,放眼全局,把复习过以及没复习到的地方梳理一遍,下面传媒研考小编整理了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马原考点4:发展与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趋势、规律、进程、然性都可以代替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然性(趋势、规律、进程、方向都可以代替方向)、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然战胜旧事物。

过程论思想:①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②任何事物都是暂时性的存在,都是要灭亡的,世界上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③世界不是现有、现成、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无数个具体过程的集合体。

马原考点5: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①时间上有先后(前后相继);②内容上是引起和被引起、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彼此制约:前一个导致后一个产生)。

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区别的: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可能性(有)和不可能性(无)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实现的条件或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充分)和抽象的可能性(不充分)的区别在于:条件或根据是否充分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的:①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③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马原必备83个知识点

马原必备83个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必须掌握的83个知识点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5.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24个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24个知识点

逻辑真题解析
了解逻辑真题的主要考查内容,试题结构,预测逻辑真题的命题趋向
2
王晓东
《经济类联考综合真题及其答案》
高等数学基础班
全面学习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点,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运算方法,为 强化提高打下基础。
16
李擂
《考研经综数学基础讲义》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 24 个知识点
长按下面二维码即可获取考研报名入口
长按下面二维码即可下载考研考前刷题
马原部分是考研政治很难的一部分,很多同学都觉得概念过于多。下文整 理了马原重点的 24 个概念,希望考研的同学在冲刺阶段能够深刻理解,灵活 运用。
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 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 有什幺样的世界观就有什幺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 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 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长按二维码关注即可获得考研秘籍
获取考研报名时间 获取 10 页精华点题讲义 获取 2 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历考试真题试卷 经济类联考数学全程规划班 掌握经济类联考数学的复习方法,制定全复习规划 1 李擂
《考研经综数学导学讲义》
逻辑强化
熟悉逻辑各题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能熟练地运用各知识点和相关的逻辑 方法解题
16
饶思中
《考研管综逻辑强化讲义》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逻辑》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汇总2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汇总2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2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2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 2 -四、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3 -五、商品经济............................................................................. - 4 -六、历史人物............................................................................. - 5 -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 -八、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 6 -九、社会形态的更替................................................................. - 8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途径有两个:①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②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①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②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1.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考研政治必背马原概念

考研政治必背马原概念

20XX年考研政治必背马原概念(83条)很多考生在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反映不知道到底要背诵哪些概念,下面就为考生整理了20XX年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马原概念。

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rn To Win
人生也许就是要学会愚忠。

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2016年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马原概念(part2)
很多考生在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反映不知道到底要背诵哪些概念,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李老师就为考生整理了2016年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马原概念,以下是第二部分。

19.实事求是
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0.实践
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1.主体
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2.客体
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3.自在世界
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24.人类世界
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25.辩证法
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6.形而上学
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7.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