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
第22讲 质量工程师中级
![第22讲 质量工程师中级](https://img.taocdn.com/s3/m/019b0bc68bd63186bcebbc64.png)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典型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包括:(1)审核的启动;(2)文件评审;(3)现场审核的准备;(4)现场审核的实施;(5)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6)审核的完成;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活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活动包括:(1)认证申请与受理;(2)审核的启动;(3)文件评审;(4)现场审核的准备;(5)现场审核的实施;(6)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7)纠正措施的验证;(8)颁发认证证书;(9)监督审核与复评。
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及联系(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全部活动。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和核心。
(3)审核仅需要提交审核报告,而认证需要颁发认证证书。
(4)当审核报告发出后,审核即告结束;而颁发认证证书后,认证活动并未终止。
(5)纠正措施的验证通常不视为审核的一部分,而对于认证来说,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6)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仅只有第三方审核,而对于认证来说,所进行的审核就是一种第三方审核。
例题: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全部活动B.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和核心C.审核和认证在分别提交审核报告和颁发认证证书后,即告终止D.体系审核和体系认证都必须是第三方审核答案:A.B(二)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内容1、审核的启动(1)指定审核组长(2)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3)确定审核的可行性确定审核的可行性,在确定审核的可行性时考虑诸如下列因素的可获得性:①策划审核所需的充分和适当的信息;②受审核方的充分合作;③充分的时间和资源。
审核不可行时,应在与受审核方协商后向审核委托方提出替代建议。
(4)选择审核组(5)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与受审核方就审核的事宜建立初步联系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但应由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或审核组长进行。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科目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e9621f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a.png)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科目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科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要求和实施方法,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和实施。
2. 质量工程学:包括质量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以及质量改进和问题解决的工具和技术。
3. 统计质量控制:包括统计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统计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和分析。
4. 质量技术与方法:包括质量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质量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以及质量改进和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5. 产品质量控制:包括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产品缺陷检测和分析方法,以及产品验证和确认的方法和工具。
此外,还可能包括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质量管理相关的知识和实际案例分析等内容。
具体考试科目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培训机构或考试机构而有所不同。
质量工程师中级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工程师中级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6a3e7e183c4bb4cf7ecd1e5.png)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审核原则、方案的管理 体系审核指南 审核员能力和评价指南
第二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GB/T19001-2008
1
范围
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类别产品的组织,目的:
1、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GIB足S/OT9顾109101客1:12-02和0020适3 用的法律法规 要求的产品; 2、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 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特性
总体性
关联性
有序性
动态性
A
B
C
D
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
其他管理体系
Description of the products
环境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体系
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
环境管理体系
6个必须的程序文件:文件、记录、内部审核、不合格、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第二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GB/T19001-2008
对删减规定的条件:
1、仅限于标准第7章“产品实现”(7.1
GB/T19011-2003 产品实IS现O的90策11划:2;070.2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3
设计
和
; 开发;7.4 采购;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质量工程师中级第三章质量管理 体系
课程要求:
A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
B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C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D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
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
![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9d690f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4.png)
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
1.《质量管理体系:原理与实践》(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该教材是质量管理
体系的权威参考书,涵盖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实
践方法和实施步骤。
2.《质量规划与分析》(Quality Planning and Analysis):该教材介绍了质量规划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涵盖了
质量管理计划、质量度量和统计工具等方面的知识。
3.《质量控制与改进》(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ment):该教材详细介绍了质量控制和改进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统计过程控制、六西
格玛等方面的内容。
4.《工程质量管理》(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该教材主要介绍了工程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质量
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方面的知识。
5.《质量工程师教程》(Quality Engineering Handbook):该教材是质量工程师的权威教材之一,涵盖了质量工程师
所需的各个方面的技术和知识。
此外,还可以参考一些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和指南,如ISO 9000系列标准、ISO/TS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
准等。
这些标准和指南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和要求,对于质量工程师的考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2质量工程师中级讲义第3章第3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2012质量工程师中级讲义第3章第3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4a8d214b27d3240c8547ef22.png)
第3章第3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第3章第3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本节大纲要求掌握重点难点*1. 了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活动☆2. 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方法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职责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活动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活动@#(一)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1、八项原则是基础2、领导作用是关键3、全员参与是根本4、注重实效是重点5、持续改进求发展@#(二)主要活动(二)主要活动1、学习标准2、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质量管理体系策划4、确定职责和权限5、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6、体系文件的发布和实施7、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8、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9、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10、管理评审@#例题例题【习题】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和运行的标志是组织( d )。
a.开始组织员工学习标准b.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c.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策划d.正式发布组织的质量手册@#三、质量管理体系方法三、质量管理体系方法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目标的要求:1)适应性 2)可测量 3)分层次 4)可实现 5)全方位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职责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效率是指“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资源之间的关系”。
测量每个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有:检验、验证、数据分析、内部审核、采用统计技术等。
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中级质量工程师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与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 知识要点
![中级质量工程师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与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 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584c2258fb770bf78a5518.png)
第一章质量管理理论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必须履行的(法律法规或强制性标准要求的)、要求可以由相关方提出”;2质量的内涵:经济性、广义性(产品、过程、体系)、时效性、相对性3产品的四种类别: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4质量特性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包括“性能、适用性(使用要求与满足程度)、可信性(可靠性、维修性、维修保障性)”、安全性、环保、经济、美学。
服务特性“可靠性、相应性、保证性、移情性、有形性”;软件质量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易适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质量的适用性是建立在质量特性基础上5质量概念的发展: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广义性质量6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是前提/组织是保证/领导是关键/控制是手段. 7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作业/战术/战略-基层(技术、人际)、中层(人际、概念)、高层(概念)8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质量目标:组织在质量方面追求的目的9质量方针:最高管理者发布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包括“供方的组织目标和顾客的期望需求”控制图-休哈顿;PDCA-戴明环;因果图-石川馨;10戴明观点:1.效率低下的主因是公司的管理系统而非员工;2.停止依靠检验来保证质量;3.结束依靠价格选供应商;4.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5.持续改进/6建立改进的长期目标11朱兰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12石川馨:认为日本的TQC包括“1.所有部门参与质量管理;2.全员参加质量管理;3.以质量为中心,同时推进成本管理”。
内容“1.质量第一2.面向消费者3.下道工序是顾客4.用数据说话5.尊重人的经营6.技能管理”13全面质量管理:1.以全面质量为中心2.建立质量体系是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3.将质量概念扩充为全部管理目标。
方针目标由总方针、目标、措施构成14方针目标管理:1.强调系统管理2.强调重点管理3.注重措施管理4.注重自我管理。
2016年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考前冲刺
![2016年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考前冲刺](https://img.taocdn.com/s3/m/7eb8fd7f9b6648d7c1c74681.png)
2016年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考前冲刺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理解质量的定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B.特性是针对产品而言的C.某产品的赋予特性不可能是另外产品的固有特性D.对特性的要求均应来自于顾客2、三极管的开路或短路、灯丝烧断等表现形式称为()。
A.故障机理B.故障模式C.故障规律D.故障影响3、在GB/T15239中,模式B适用于______。
A.生产方认为是孤立批的情形B.使用方认为是孤立批的情形C.生产方和使用方都认为是孤立批的情形D.生产方认为是连续批而使用方认为是孤立批的情形4、下列有关审核结论的说法,错误的是__.A.审核结论是审核组得出的审核结果B.审核结论是最终审核结果C.审核结论与审核目的有关D.审核结论与审核发现有关5、组织的质量方针应是__的质量行为准则A.组织本身B.供应商C.销售商D.消费者E.上级主管部门6、从管理职能的作用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计划是手段B.组织是前提C.控制是保证D.领导是关键7、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表示的是()。
A.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首次发生故障的平均时间B.对可修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平均故障的间隔时间C.对不可修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平均故障时间D.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致命故障的间隔时间8、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保持和改进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__步骤。
A.确立顾客及相关方要求,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确定实现质量目标过程和职责及必需的资源C.规定测量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并应用这些方法D.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持续改进质量体系过程E.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若干基本问题9、理解质量定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产品的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B.特性是针对产品而言的C.某产品的赋予特性不可能是另外产品的固有特性D.对产品的特性要求均来自于顾客10、事件A不发生,是指__不发生。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fd4bef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e.png)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实施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改善客户满意度,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以帮助企业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一步:明确目标和方向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第一步是明确目标和方向。
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同时确定质量管理的方向和重点。
这可以通过制定质量政策和目标来实现。
质量政策应该包括企业对质量的承诺和期望,以及实现质量目标的方法和原则。
第二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步骤之一。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组织中用于规范和指导质量管理活动的文件。
它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该清晰地描述组织的质量管理流程和要求,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第三步:培训和教育实施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员工的全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培训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同时,应该定期开展质量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质量观念和质量管理知识。
第四步: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程序质量管理程序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
企业应该制定一系列标准化的质量管理程序,并确保这些程序得到全面实施和执行。
这些程序应该涵盖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开发、采购、生产、检验等。
同时,应该建立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机制,确保质量管理程序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第五步:建立质量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立质量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企业应该设定一系列指标和评估方法,用于评估质量管理的绩效和效果。
这些指标应该可以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质量状况和改进成果。
通过对质量管理绩效评价的持续监测和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第六步: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原则之一。
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专业综合知识(中级)
![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专业综合知识(中级)](https://img.taocdn.com/s3/m/7990327a6bec0975f565e2c7.png)
2021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专业综合知识(中级)2021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专业综合知识(中级)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
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
熟悉质量概念的;二。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
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
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4.熟悉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增加]5.熟悉质量管理的;6.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质量的理念)三.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1。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2。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3.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1。
掌握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程序;2.熟悉制定方针目标的要求;3.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
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6。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7。
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一)质量的经济性1.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2。
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成本1。
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2.掌握质量成本的PAF(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熟悉质量成本模式;5.了解质量成本管理;6.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法(三)质量成本构成1。
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2。
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3.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4.掌握外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四)劣质成本1。
熟悉劣质成本的概念及组成;2。
谅解劣质成本分析的步骤;五.质量信息管理1。
掌握质量信息和信息流的概念;2。
了解质量信息系统的构成;3。
熟悉质量信息管理的要求;六。
质量教育培训1.掌握质量教育培训的内容;2.熟悉质量教育培训的范围及**层次培训的目的;3.掌握组织选择和实施质量教育培训的阶段和主要活动;4.了解培训需求识别和方法;5.熟悉设计策划培训的含义和培训的制约条件;6。
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考试试题
![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921d9971fe910ef02df813.png)
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设A、B、C为三件随机事件,则A、B、C同时发生可表示为__。
A.ABCB.(A∪CC.A∪B∪CD.A∪(B2、在正交试验中,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因子A的极差越小,该因子越重要B.因子A的极差越大,该因子越重要C.因子A的某水平下的均值越大越好D.因子A的某水平下的均值越小越好3、关于“质量检验”的定义,正确的是__。
A.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状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B.根据产品标准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合格与否给出结论C.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D.通过技术专家对产品使用性能进行评价4、PDCA中的处置阶段的内容有__。
A.肯定成绩B.实施标准化C.表彰先进D.对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轮解决E.掌握现状5、下列计量单位中,__不属于SI基本单位。
A.开[尔文]B.千克C.牛顿D.伏特E.安[培]6、以下对记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
A.记录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B.记录不需要受控版本C.记录可以提供证据D.记录一定是纸张形式7、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__。
A.管理的系统方法B.过程方法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D.系统论8、产品的____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
A:技术要求B:操作者的技能要求C:使用要求D:质量特性要求9、修正值对系统误差进行的补偿是__。
A.随机的B.有限的C.确定不变的D.无限的10、__属于环境条件试验。
2023年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级
![2023年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级](https://img.taocdn.com/s3/m/b0ddf0a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4.png)
2023年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中级)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旳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旳概念(含有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规定、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旳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旳发展;二.质量管理旳基本知识1.掌握管理旳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掌握质量管理旳定义(含有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旳、质量筹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善)4.熟悉服务质量管理旳含义[增长]5.熟悉质量管理旳发展;6.熟悉质量管理专家旳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有关质量旳理念)三.方针目旳管理(一)方针目旳管理旳基本知识1.掌握方针目旳管理旳概念;2.熟悉方针目旳管理旳原理;3.熟悉方针目旳管理旳作用;(二)方针目旳管理旳实行1.掌握方针目旳制定旳根据和程序;2.熟悉制定方针目旳旳规定;3.熟悉方针目旳展开旳规定4.熟悉方针目旳展开旳程序;5.掌握方针目旳管理评价旳重要内容;6.熟悉方针目旳管理考核旳对象和内容;7.理解方针目旳管理诊断旳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一)质量旳经济性1.理解质量与经济性旳关系;2.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成本1.熟悉质量成本旳概念;2.掌握质量成本旳PAF(防止、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熟悉质量成本旳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熟悉质量成本模式;5.理解质量成本管理;6.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措施(三)质量成本构成1.掌握防止成本旳构成;2.掌握鉴定成本旳构成;3.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旳构成4.掌握外部故障(损失)成本旳构成(四)劣质成本1.熟悉劣质成本旳概念及构成;2.谅解劣质成本分析旳环节;五.质量信息管理1.掌握质量信息和信息流旳概念;2.理解质量信息系统旳构成;3.熟悉质量信息管理旳规定;六.质量教育培训1. 掌握质量教育培训旳内容;2. 熟悉质量教育培训旳范围及各层次培训旳目旳;3. 掌握组织选择和实行质量教育培训旳阶段和重要活动;4. 理解培训需求识别和措施;5. 熟悉设计筹划培训旳含义和培训旳制约条件;6.熟悉常用培训方式和选择培训方式应考虑旳原因;7.熟悉培训实行过程管理旳重要活动;8.掌握评价培训效果旳方式;七.质量与原则化(一)我国原则旳体制1.掌握国标、行业原则、地方原则和企业原则旳概念;2.掌握我国强制原则旳概念和法律地位;3.理解强制性原则旳范围;4.熟悉强制性原则旳形式;5.熟悉推荐制性原则旳概念;6. 理解推荐制性原则旳作用;(二)原则旳制定1. 掌握制定原则旳基本原则;2.熟悉制定原则旳对象;3. 熟悉原则制定旳一般程序、原则旳立案和复审;(三)原则化旳常用形式1.熟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旳概念;(四)企业原则化1. 熟悉企业原则化旳基本任务;2.熟悉企业原则体系旳构成3.理解企业原则旳贯彻与监督;(五)采用国际原则和国外先进原则1.掌握国际原则和国外先进原则旳概念;2. 熟悉采用国际原则旳程度及表达措施;3.熟悉采用国际原则旳基本原则和一般措施;(六)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WTO/TBT)协议;1.理解WTO/TBT协议旳重要内容;2.熟悉WTO/TBT协议旳基本原则;八.卓越绩效评价准则1.掌握原则制定旳目旳、意义和合用范围;2.熟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旳重要构造;3. 熟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旳内容概要;4. 理解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旳评价措施;九.产品质量法与职业道德规范(一)产品质量法旳法律规定;1. 熟悉产品质量法旳立法原则;2. 掌握产品质量法旳合用范围;3. 熟悉产品质量责任旳概念;4. 掌握判断产品质量责任旳根据、熟悉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5. 掌握《产品质量法》中对企业质量管理旳规定;6.掌握生产者、销售者旳产品质量义务;7.熟悉《产品质量法》明令严禁旳产品质量欺诈行为8.熟悉《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旳监督管理和鼓励引导措施;(二)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规定1. 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行为旳基本规定;2. 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旳基本规定;第二章供应商质量控制与顾客关系管理一.供应商选择与质量控制1. 理解供应商对于产品质量旳重要意义[增长]1.熟悉企业与供应商关系旳经典形式;2.理解互利旳供应商关系对企业旳益处[增]3. 理解供应商旳重要性分类;4.[取消]熟悉企业与供应商关系选择旳影响原因;5[增长]熟悉企业自产--外购旳决策影响原因6[增长]掌握供应商调查旳重要内容7 理解供应商审核旳时机和分类;8 熟悉供应商评价旳基本原则9. 理解供应商评价旳一般程序;10 理解供应商选择旳常用措施;11 [增长]熟悉产品质量规定信息和质量协议旳基本内容12 掌握对供应商旳质量控制措施二.供应商动态管理1.[取消]理解企业与供应商契约旳种类;2. 理解供应商选择评价和供应商业绩评估旳区别;3. 掌握供应商业绩评估旳重要指标;4. 熟悉供应商业绩旳评估措施;5.理解供应商旳动态分级及管理5[增长]理解供应商发展旳作用三. 顾客满意1.掌握顾客旳类型;2.理解有关方旳含义;3. 掌握顾客满意旳概念和特性;4.熟悉KANO模型旳含义;5.熟悉顾客规定旳识别与确认;6.熟悉顾客满意度指标;7.理解中国顾客满意指数基本模型及模型要素旳含义四.顾客关系管理1. 熟悉顾客关系管理旳含义;2. 熟悉顾客关系管理旳重要内容;3.理解顾客关系管理与顾客满意度持续改善旳关系;4.理解顾客关系管理旳技术类型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一.质量管理体系旳基本知识1. 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旳基本知识2. 理解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体系;3.掌握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理解其在组织中旳应用;4.理解质量管理体系原则旳发展;5.熟悉ISO9000族文献旳构造;6.掌握ISO9000族关键原则旳重要内容和应用范围二.质量管理体系旳基本规定(一)范围1.熟悉原则应用旳范围;2.掌握原则应用旳规定;(二)质量管理体系总规定和文献规定;1.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旳总规定2.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文献旳范围及规定;3,掌握质量手册旳概念及重要内容;4. 掌握文献和记录旳概念及控制旳目旳和规定;(三)管理职责1. 熟悉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旳职责及规定;2.掌握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旳旳规定;(四)资源管理1. 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所需旳资源;2.掌握对人力资源旳规定;3.理解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旳规定(五)产品实现1. 熟悉产品实现所需旳过程及控制规定;2. 掌握设计和开发旳概念及对其控制旳规定;3.熟悉生产和服务提供旳控制规定(六)测量、分析和改善1. 理解测量、分析和改善过程旳作用;2. 熟悉对监视和测量旳规定;3. 熟悉对不合格品控制旳基本规定;4.熟悉数据分析旳规定5. 熟悉纠正、纠正措施与防止措施旳概念及基本规定三.质量管理体系旳建立与实行1.理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旳基本原则及重要活动2.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措施;四.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 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旳重要术语;2.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旳目旳和分类;3.掌握五项审核原则;4.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旳重要活动及重要内容5.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旳重要区别及联络第四章质量检查一.质量检查概论(一)质量检查旳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检查旳基本概念;2.掌握质量检查旳基本要点3.理解质量检查旳重要功能;4.掌握质量检查旳环节5.熟悉产品验证及监视旳概念;(二)[取消]不一样类别旳产品质量检查1.[取消] 熟悉机械产品旳质量检查;2.[取消]熟悉电工产品旳质量检查;3.[取消]熟悉流程性材料旳质量检查;4.[取消]熟悉产品旳环境条件试验;5.了[取消]解软件质量旳检查(二)[增长]产品质量检查旳技术措施1 掌握理化检查\感官检查\生物检查\在线检测旳基本概念2 熟悉理化检查旳内容3 熟悉感官检查旳内容4 理解生物检查旳内容5 熟悉在线检测长处和局限性6 理解在线检测旳应用[以上都是增长旳]二.质量检查机构(一)质量检查机构旳基本知识1.熟悉质量检查机构旳重要工作范围;2.理解质量检查机构旳职责和权限;3.熟悉质量检查机构旳设置;(二)[取消]试验室旳基本知识1.理解试验室旳基本任务;2.熟悉试验室旳质量体系;3.熟悉样品旳质量控制;4.忘我检测旳质量控制;5.掌握原始记录和检测汇报旳基本规定(二)[增长]检查站旳基本知识1 掌握检查站旳基本概念2熟悉检查站设置旳基本原则3理解检查站设置旳分类4熟悉几种重要检查站设置旳特点三.质量检查计划(一)概述1.掌握检查计划旳基本概念;2.理解编制质量检查计划旳目旳;3.熟悉质量检查计划旳作用;4.熟悉检查计划旳基本内容;5.熟悉编制检查计划旳原则;(二)检查流程图1.掌握检查流程图旳基本概念;2.熟悉检查流程图旳编制过程;3.理解简朴旳检查流程图旳编制;(三)[调到了上一节]检查站旳基本知识1.掌握检查站旳基本概念;2.熟悉检查站设置旳基本原则;3.理解检查站设置旳分类;4.熟悉几种重要旳检查站设置旳特点(四)检查手册和检查指导书1.掌握检查手册旳基本概念2.理解检查手册旳重要内容3.掌握检查指导书旳基本概念及作用;4.熟悉编制检查指导书旳规定5.熟悉检查指导书旳基本内容;6.理解一般检查指导书旳编写四.质量特性分析和不合格品控制(一)质量特性分析表1.掌握质量特性分析表旳基本概念;2.理解质量特性分析表旳编制根据;3.熟悉只明年感特性分析表旳内容; (二)不合格旳严重性分级1.掌握不合格基本概念2.熟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旳原则;3.理解不合格严重性分级旳级别;4.熟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旳内容;(三)不合格品旳控制1.熟悉不合格品旳控制程序2.理解不合格品旳鉴定;3.理解不合格品旳隔离;4.熟悉不合格品旳处置;5.掌握不合格品旳纠正措施五[增长]质量检查旳控制1(一) 质量检查误差1 熟悉检侧误差2熟悉检测误差产生旳来源(二)质量检查成果旳质量控制1 理解质量控制旳意义和作用2 掌握质量检查成果旳影响原因第五章计量基础一.基本概念(一)计量旳内容、分类和特点1.掌握计量旳定义2.理解计量旳内容;3.熟悉计量旳分类和特点(二)计量旳法律和法规1.理解计量法律、法规体系旳构成;2.熟悉《计量法》旳基本内容(三)量值溯源、校准和检定1.熟悉量值溯源性旳概念;2.掌握校准和检定旳概念;3.理解校准和检定旳作用;二.计量单位(一)掌握法定计量单位旳定义(二)法定计量单位旳构成1.理解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旳构成;2.掌握SI基本单位;3.熟悉SI导出单位和SI单位旳倍数单位;4.理解可与SI单位并用旳非SI单位;(三)掌握法定计量单位旳基本使用措施三.测量仪器(一)概述1.熟悉测量仪器、测量设备旳定义;2.理解测量仪器旳分类(二)测量仪器旳计量特性1.理解测量仪器控制旳概念;2.熟悉标称范围、量程和测量范围旳概念;3.理解额定操作条件、极限条件和参照条件旳概念;4.掌握示值误差和最大容许误差旳概念5.理解敏捷度旳概念;6.掌握辨别力旳概念;7.熟悉稳定性、漂移旳概念(三)理解测量仪器旳选用原则四.测量成果与测量精确度(一)测量成果、测量误差与测量成果旳修正1. 掌握测量误差旳概念;2.熟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旳概念;3. 理解测量成果修正旳措施;(二)测量精确度1.掌握测量精确度、对旳度和精密度旳概念及其表达2. 掌握测量反复性和再现性旳概念及其表达3. 理解测量反复性和再现性旳区别;五.测量不确定度(一)基本概念1.掌握测量不确定度旳概念;2.熟悉原则不确定度和合成原则不确定度旳概念;3.熟悉扩展不确定度旳概念;(二)理解测量不确定度旳来源;(三)测量不确定度旳评估1.理解测量模型旳建立2.掌握原则不确定度A类评估措施;3.熟悉原则不确定度B类评估旳常用措施;4.掌握合成原则不确定度旳计算措施;5.熟悉扩展不确定度旳评估;6.理解测量不确定度旳汇报;(四)掌握测量不确定度应用实例六.测量控制体系(一)概述1. 熟悉测量控制体系旳概念;2. 理解测量控制体系旳构成;(二)测量设备旳计量确认1.掌握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旳概念;2.理解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旳过程(三)理解测量过程实行旳控制2023年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中级)第一章概率记录基础知识一、概率基础知识1.掌握随机现象与事件旳概念2.熟悉事件旳运算(对立事件、并、交及差)3.掌握概率是事件发生也许性大小旳度量旳概念4.熟悉概率旳古典定义及其简朴计算5.掌握概率旳记录定义6.掌握概率旳基本性质7.掌握事件旳互不相容性和概率旳加法法则8.掌握事件旳独立性、条件概率和概率旳乘法法则-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分布旳概念1.熟悉随机变量旳概念2.掌握随机变量旳取值及随机变量分布旳概念:(二)离散随机变量旳分布1.熟悉离散随机变量旳概率函数(分布列);2.熟悉离散随机变量均值、方差和原则差旳定义-3.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原则差以及有关概率旳计算: 4.理解超几何分布(三)持续随机变量旳分布1.熟悉持续随机变量旳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2.熟悉持续随机变量均值、方差、原则差旳定义3.掌握持续随机变量在某个区间内取值概率旳计算措施4.掌握正态分布旳定义及其均值、方差、原则差,原则正态分布旳分位数5.熟悉原则正态分布表旳使用方法:6.理解均匀分布及其均值、方差与原则差7.熟悉指数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原则差8.理解对数正态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原则差9.熟悉中心极限定理及其样本均值旳(近似)分布三、记录基础知识1.掌握总体与样本旳概念和表达措施2.熟悉频数(频率)直方图3.掌握记录量旳概念4.掌握样本均值和样本中位数概念及其计算措施5.掌握样本极差、样本方差、样本原则差和样本变异系数概念及计算措施6.熟悉抽样分布概念7.熟悉t 分布、χ2分布和F分布旳由来四、参数估计.(一)点估计1.熟悉点估计旳概念2.掌握矩法估计措施3.熟悉点估计优良性旳原则4.熟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参数旳点估计(二)区间估计1.熟悉区间估计(包括置信水平、置信区间)旳概念2.熟悉正态总体均值、方差和原则差旳置信区间旳求法3.理解比率p旳置信区间(大样本场所)旳求法:五、假设检查(一)基本概念1.掌握原假设、备择假设、检查记录量、拒绝域、两类错误、检查水平及明显性旳基本概念2.掌握假设检查旳基本环节(二)正态总体参数旳假设检查1.掌握对正态总体均值旳检查(总体方差已知或未知旳状况)2.掌握对正态总体方差旳检查3.熟悉比率p旳检查(大样本场所)第二章常用记录技术一、方差分析(一)方差分析基本概念1.掌握因子、水平和方差分析旳三项基本假定2.熟悉方差分析是在同方差假定下检查多种正态均值与否相等旳记录措施(二)方差分析措施1.掌握单因子旳方差分析措施(平方和分解、总平方和、因子平方和、误差平方和,自由度、F比、明显性)2.理解反复数不等状况下旳方差分析措施。
2013年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与实务考前辅导题(7)
![2013年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与实务考前辅导题(7)](https://img.taocdn.com/s3/m/b1841c1ac281e53a5802ffd8.png)
试题答案:A 二、多选题 31、属于赋予特性的是()。 A.产品的价格 B.售后服务要求 C.机器的生产率 D.螺栓的直径 E.运输方式 32、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称()为“质量管理三部曲”。 A.质量策划 B.质量控制 C.质量监督 D.质量检查 E.质量改进 33、组织要完成的工作有()。 A.组织机构和结构设计 B.人员配备,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适当的岗位上,从事适当的工作 C.组织资源的优势利用 D.启动并维持组织运转 E.监视运转 34、方针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具有()特点。 A.强调系统管理 B.强调重点管理 C.注重措施管理 D.注重统一管理 E.注重自我管理 36、在进行质量成本分析时经常会使用质量成本的结构比例指标为()。 A.鉴定成本率=鉴定成本/质量成本 B.预防成本率=预防成本/质量成本 C.故障成本率=故障成本/质量成本 D.损失成本率=损失成本(内部+外部)/质量成本 E.损失成本率=损失成本(内部-外部)/质量成本 37、原始数据是信息处理过程的输入,通过 ()等一系列操作活动,从而产生可用于控制、改进和决策的有 用信息。 A.整理 B.分析 C.计算 D.修改 E.建模 38、设计和策划培训在选择培训方式或组织培训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时间和地点 B.设备 C.培训效果 D.培训目标
和产品不同未必都是标准所要求确认的过程。 第 19 题 试题答案:D 第 20 题 试题答案:D 21、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标准应是()。 A.GB/T19000 B.GB/T19001 C.GB/T19021 D.GB/T19011 22、实验室工作的最终成果是()。 A.检测报告 B.程序文件 C.鉴证结论 D.检验数据 23、()就是对检验涉及的活动、过程和资源及相互关系做出的规范化的书面(文件)规定,用以指导检验活动 正确、有序、协调地进行。 A.质量检验评审 B.质量检验指导 C.质量检验控制 D.质量检验计划 24、以下表述中()不是集中管理型质量检验机构的优点。 A.产品质量合格与否的决策权集中,有利于把住质量关 B.质量检验人员在判断产品质量问题时,可以不受完成生产任务与否的影响 C.由于检验人员集中统一管理,能保证整个产品形成过程执行各类标准的一致性和检验要求的协调性和统 一性 D.加重了作业组织管理者的质量责任,有利于调动作业组织各类人员确保产品质量的积极性 25、对产品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性能通过试验取得资料,属于机械产品的()。 A.负载试验 B.功能试验 C.结构力学试验 D.可靠性试验 26、工程计量,又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它体现了计量的()作用。 A.应用性 B.公益性 C.基础性 D.实用性 27、《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于()起施行。 A.1985 年 9 月 6 日 B.1986 年 9 月 6 日 C.1985 年 7 月 1 日 D.1986 年 7 月 1 日 28、额定操作条件是指()。 A.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不受损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所能承受的极端条件
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层次和技能考试试题
![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层次和技能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96177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e.png)
2023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层次和技能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旳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中,更多需要具有旳管理技能是__ A.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B.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C.控制技能和人际技能D.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2、有些产品和材料旳检测,其样品、试样就是检测旳直接对象,其检查成果就是拟检产品或材料旳检查成果,因此要重视对__旳控制。
A.测量或试验B.获取检测样品并制备试样C.比较鉴定和确认处置D.记录测量值3、提高产品可靠性旳一种重要途径是在满足性能规定前提下尽量简化设计,产品越______越可靠,同步提高构成产品旳各单元旳______。
__A.简朴;可用性B.复杂;可靠性C.简朴;可靠性D.复杂;可用性4、某工序用-R控制图进行控制已处在稳定状态,若用该图旳有关数据对该工序进行过程能力指数旳计算,则需用图中()这个参数。
A.AB.BC.CD.D5、对于一张经典旳正交表Ln(Pq),如下说法错误旳是______。
A.这阐明用这张正交表安排试验旳话,要做n个不一样旳试验B.这张正交表有q列,用它安排试验旳话最多可安排q个因子C.这张表旳主体有q个不一样旳数字D.P代表因子水平编号,即用这张表安排试验时每个因子应取P个不一样水平6、质量体系旳管理费用应计入______。
A.防止成本B.鉴定成本C.内部故障成本D.外部损失成本7、()称为随机现象。
A.在一定条件下,总是出现相似成果旳现象B.出现不s同成果旳现象C.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似成果旳现象D.不总是出现相似成果旳现象8、用“防止、鉴定和故障”作为科目将成本分类旳模式称为__。
A.PAF模式B.过程模式C.寿命周期模式D.综合控制模式9、PDCA循环最早由()提出。
A.休哈特B.戴明C.朱兰D.石川馨10、测量仪器使用前采用预热、预先在试验室放置一段时间与室温等温,是__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fbcaf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0.png)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引言: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
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企业文化的体现。
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建立和实施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和方法,旨在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一、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范围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之前,企业需要明确其目标和范围。
目标可以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范围可以包括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供应链管理等。
明确目标和范围有助于企业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措施。
二、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
它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质量手册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描述,程序文件是对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定,作业指导书是对具体工作流程的详细说明。
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确保文件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三、培训和意识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因此,培训和意识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企业可以组织内部培训,培训员工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感。
此外,企业还可以邀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四、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是为了确保质量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企业可以设立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监督质量管理计划,并与各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
此外,企业还可以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决策和指导质量管理工作。
五、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是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具体指导文件。
它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指标、质量活动计划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各项质量管理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和评估质量管理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管理计划。
六、建立质量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质量管理的绩效评估是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估和改进。
质量体系审核实施工作总结
![质量体系审核实施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ddcc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a.png)
质量体系审核实施工作总结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产
品质量,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体系,并通过定期的审核来监督和改进体系的实施情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质量体系审核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质量体系审核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员工都应该对
审核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和责任意识。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员工对审核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审核工作的执行不够到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审核工作的重视程度。
其次,审核工作需要有明确的标准和流程,以确保审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审核标准和流程不够完善的问题,导致了一些审核结果的不准确性。
因此,我们需要对审核标准和流程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审核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另外,审核工作需要有有效的跟踪和改进机制,以确保审核结果得到及时的反
馈和处理。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审核结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跟踪和改进的问题,导致了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跟踪和改进机制,确保审核结果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处理。
总的来说,质量体系审核实施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需要全员参与
和高度重视。
通过对实施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审核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2016年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
![2016年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9d1559ad647d27284a735126.png)
2016年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顾客习惯于把购买的产品和同类其他产品或以前的消费经验进行比较,这体现了顾客满意的__。
A.主观性 B.层次性 C.相对性 D.阶段性 2、宣告一次审核的结束的标志是______。
A.末次会议结束B.审核报告编制完毕并得到批准 C.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有效关闭 D.取得认证证书 3、排列图和因果图结合使用的好处在于()。
A.减少绘制因果图的步骤B.使排列图更加容易判断 C.有利于查找主要原因D.有利于提出假设的原因 4、造成总质量成本降低的最好方法是降低__。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故障成本 D.劣质成本 5、在正交试验中,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因子A的极差越小,该因子越重要 B.因子A的极差越大,该因子越重要 C.因子A的某水平下的均值越大越好 D.因子A的某水平下的均值越小越好 6、质量是一组______满足要求的程度。
A.特性 B.固有特性 C.赋予特性 D.资源特性 7、__检验是通过测量被检样本中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并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而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
A.计件抽样 B.计点抽样C.计数抽样D.计量抽样 8、验证假说和设立假说使用的材料是__。
A.不一样的 B.一样的 C.经过民主讨论决定的D.经过改进小组讨论通过的 9、地方标准报______备案。
A.国务院所属部、局 B.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C.行业协会 D.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10、图适用于()。
A.样本量应取偶数 B.样本量较小的场合,n<10 C.样本量不受限制,可任意确定 D.样本量较大的场合,n>1011、认证机构向组织颁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______。
A.1年B.2年 C.3年 D.4年 12、摩尔是____ A:SI基本单位 B:SI辅助单位 C:SI 导出单位 D:SI 单位的倍数单位 13、2002年5月l 日起,中国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使用的标志为____ A:不允许 B:允许 C:c.要求 D:已经14、编制检验计划应考虑的原则有()。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课程之质量管理体系.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课程之质量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b4892445901020207409cf7.png)
指体系状态和体系结构在时间上的演化趋势。体系结构往往是保守和稳定 的,而市场和顾客需求通常是活跃的和变化的,体系要适应市场和顾客不断变 化的需要,要考虑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
(三)其他管理体系
1、环境管理体系
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等系列标准由国际标准 化组织制定,我国等同采用标准号为GB/T24001。标准提出了基于环境方针、 政策、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等五大要素的环境管理体系模 式。(注意五大要素无内部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
本章内容
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 2、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3、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考试比重
根据历年考题统计,本章内容约占32-34分。其中单选题6分 左右,多选题在16分左右,综合题一道,5—6个小题,约 10—12分左右,内容通常贯穿于全章。本章90%以上考题在 大纲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中。
4、GB/T 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标准为审核原则、审核方案的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环境 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提供了指南,也对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提供了 指南。 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五项审核原则,包括与审核员有关的三 项原则和审核活动有关的两项原则,强调标准所给出的指南是建立 在这些审核原则基础上的,审核的特征就在于其遵循这些原则。 标准适用于需要实施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或外 部审核、或管理审核方案的所有组织,标准原则上适用于其他领域 的审核,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在这种情况下需特别注意 识别审核组成员所需的特定能力。
A.ISO 9000
B.ISO 9001
C.ISO 10012
D.ISO 19011 E.ISO 9004
质量审核实施的步骤
![质量审核实施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c27b437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d.png)
质量审核实施的步骤1. 规划•确定质量审核的目的和范围•制定质量审核计划,包括审核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分配质量审核的责任和权限•确定质量审核的方法和工具•确定质量审核的资源需求•编制质量审核的文件和记录2. 准备•审核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和记录进行研读和分析•审核人员编制审核方案,包括审核的目标和重点、审核的程序和方法等•确定审核人员的培训需求•编制审核计划和审核表格等工具•确定审核的时间和地点•通知相关人员参加审核,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材料3. 进行•开展入场会议,介绍审核目的、程序和要求,确认审核计划和时间安排•进行现场审核,包括观察、访谈、检查和验证等活动•收集并记录审核的证据和发现的问题•与被审核方进行沟通和交流,解答被审核方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审核计划,确保质量审核的有效进行•制定并实施现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问题及时解决和预防4. 报告•编制审核报告,包括发现的问题、建议的改进措施等•报告包括被审核方的回复和意见•审核报告应准确、清晰,并及时提交给相关人员•确认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5. 跟进•被审核方根据审核报告的要求,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预定的时间内跟踪和监督被审核方的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定期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效果•将审核结果和改进情况作为后续质量审核的参考6. 完善•总结本次质量审核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优化质量审核的流程和方法,提高效率和效果•根据需要进行培训和提升审核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定期评估和审查质量审核的实施情况,保持持续改进的态势以上是质量审核实施的步骤。
通过规划、准备、进行、报告、跟进和完善等环节,可以有效地进行质量审核,并为质量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不断优化质量审核的流程和方法,将有助于不断提升组织的质量水平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顾客习惯于把购买的产品和同类其他产品或以前的消费经验进行比较,这体现了顾客满意的__。
A.主观性B.层次性C.相对性D.阶段性2、宣告一次审核的结束的标志是______。
A.末次会议结束B.审核报告编制完毕并得到批准C.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有效关闭D.取得认证证书3、排列图和因果图结合使用的好处在于()。
A.减少绘制因果图的步骤B.使排列图更加容易判断C.有利于查找主要原因D.有利于提出假设的原因4、造成总质量成本降低的最好方法是降低__。
A.预防成本B.鉴定成本C.故障成本D.劣质成本5、在正交试验中,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因子A的极差越小,该因子越重要B.因子A的极差越大,该因子越重要C.因子A的某水平下的均值越大越好D.因子A的某水平下的均值越小越好 6、质量是一组______满足要求的程度。
A.特性B.固有特性C.赋予特性D.资源特性7、__检验是通过测量被检样本中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并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而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
A.计件抽样B.计点抽样C.计数抽样D.计量抽样8、验证假说和设立假说使用的材料是__。
A.不一样的B.一样的C.经过民主讨论决定的D.经过改进小组讨论通过的9、地方标准报______备案。
A.国务院所属部、局B.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C.行业协会D.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0、图适用于()。
A.样本量应取偶数B.样本量较小的场合,n<10 C.样本量不受限制,可任意确定D.样本量较大的场合,n>1011、认证机构向组织颁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______。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2、摩尔是____ A:SI基本单位B:SI辅助单位C:SI 导出单位D:SI 单位的倍数单位13、2002年5月l 日起,中国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使用的标志为____ A:不允许B:允许 C:c.要求 D:已经 14、编制检验计划应考虑的原则有()。
A.充分体现检验的目的B.能指导用户对产品的正确使用C.追求质量第一,不考虑检验成本D.重要的质量特性要优先保证,优先考虑E.适应生产作业过程需要15、有一批100000个的铸件产品送检抽查外观,若采用(100,15)的抽样方案,当p=10%时的接收概率是()。
A.0.951B.0.961 C.0.972 D.0.982 16、现场审核前,审核计划应经______评审和接受,并提交给______。
__ A.审核小组;审核委托方B.审核委托方;受审核方C.受审核方;审核委托方D.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审核小组17、已知产品的可靠度函数为R(t)=e-0.002t,则其故障密度函数为()。
A.-0.002e-0.002t B.0.002e-0.002t C.1-0.002e-0.002t D.e-0.002t 18、质量改进中“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的主要工作是__。
A.找出遗留问题B.比较改进前后的效果C.评价各种对策方案D.再次确认5W1H,并将其标准化,制定成工作标准,进行培训和宣传19、质量检验的“预防”功能主要体现在__。
A.用检验数据验证过程能力,通过提高过程能力防止不合格品B.通过首检与巡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C.及时识别并隔离不合格品,对不合格产品不放行、不交付D.上道工序的检验相对下道工序生产而言是广义的预防E.不合格的中间产品不转序 20、2000版ISO 9001标准规定不允许删减标准要求的内容有__。
A.“总要求” B.“管理职责” C.“资源管理” D.“产品实现” E.测量、分析与改进21、若事件A与B互不相容,则()。
A.AB= B.B C.与亦互不相容 D.A E.B 22、__体现顾客在综合了产品或服务质量和价格以后对其所获利益的主观感受。
A.感知质量B.预期质量C.感知价值D.品牌形象23、__是指组成产品的所有单元工作时,只要有一个单元不发生故障,产品就不会发生故障,也称为工作贮备模型。
A.并联模型B.串联模型C.串并联模型 D.混联模型 24、使用控制图的样本量n=36,其UCLp与CLp的间距设为L,当n改为400时,设不变,UCLp与CLp的间距调整为()。
A.1/4 B.0.2L C.1/2 D.0.3L 25、标称值为500g的砝码的校准量值为501g,其示值误差为______。
A.0.1 B.0.1% C.1g D.-2g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申请与消费资源属于组织活动中的__。
A.作业活动B.战术活动C.战略计划活动D.控制活动2、下列各项中,不是文件但可以文件形式存在的是__。
A.标准B.记录C.报告D.程序3、下列各项属于采取预防措施的是__。
A.为防止运输晚点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B.为防止猪损坏庄稼而采取的圈养行为C.对上年度的产品数据进行分析后所采取的措施D.对在客户使用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退货和补偿 4、对产品采用标识制度是为了______。
A.识别产品B.便于对现状控制C.防止产品混淆或误用D.确保惟一性5、在定时截尾的可靠性鉴定试验中,决定试验方案的参数有__。
A.生产方风险α B.使用方风险β C.产品合格品率 D.鉴别比d E.产品研制的风险 6、《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社会责任”评分项属于__类目。
A.领导B.战略C.资源D.经营结果7、下列关于测量准确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准确度应符合检定规程的要求B.准确度为±1mg C.准确度为0.5% D.准确度的值无法准确给出,但可以说准确度高或低E.准确度可准确测量8、第三方审核的主要作用有__。
A.确定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能被认证注册B.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否符合规定要求C.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D.确定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有效性E.供应商的动态管理9、质量检验获取的信息和数据的反馈(报告)可以为()提供依据。
A.质量改进 B.战略规划 C.质量控制 D.战略部署E.绩效考核 10、设每台电脑在一年内需要修理的概率为0.02,某单位有50台这种电脑,则在一年内需要修理的电脑不多于两台的概率为()。
A.0.186B.0.364 C.0.372 D.0.92211、审核目的是确定审核应完成什么,包括__。
A.确定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或其一部分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B.评价管理体系确保满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C.评价管理体系实现特定目标的有效性D.识别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方面E.识别管理体系现实的漏洞和缺点12、当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均值与公差中心不重合时__。
A.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不变B.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增大C.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减小D.不合格品率不变,过程能力指数减小13、下列管理层次与组织活动的对应正确的有__。
A.高层管理对应战略计划活动B.中层管理对应作业活动C.中层管理对应战术活动D.基层管理对应作业活动E.高层管理对应战略、战术和作业活动14、在一般情况下,应根据产品实现策划的安排,对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后才能交付,但在同时满足以下______两个条件下,产品也可交付使用,但并不表示对产品放宽了要求。
A.有关授权人批准和必需的顾客批准B.有关授权人批准和适用时顾客批准C.检验部门负责人批准和适用时顾客批准D.质量部门负责人批准和必需的顾客批准15、若收集了n组数据(xi,yi),i=1,2,…,n,为了解变量x与y间是否有相关关系,可以画______加以考察。
A.直方图B.散布图C.正态概率图 D.排列图 16、标准化常用形式中系列化的最大特点是()。
A.在不同时间、地点制造出来的产品或零件,在装配、维修时,不必经过修整就能任意地替换使用B.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C.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D.能以最经济的产品规格数,满足最广泛的市场需求。
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产品构成相应改变,而且不打乱原有的规律和产品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17、x为[a,b]上的连续分布,若己知c-a=d-c=b-d,a<c<d<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P(c<x≤b)=2p(d≤x<b) B.P(c<x≤b)=2P(a<x≤c) C.P(x=a)=P(x=d) D.P(c<x<d)=1/3 18、关于现场审核,以下说明不正确的是______。
A.由审核组长编制审核计划并得到受审核方的认可B.在现场审核前应准备必要的工作文件C.在审核组分工应考虑审核员的能力、资源利用以及审核员、实习审核员和技术专家的不同作用和职责等D.当审核计划或审核范围需变更时,审核组长可自己进行更改并实施19、某生产过程,计划目标为100单元,过程包含3个子过程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独立的合格率Y1=0.92 Y2=0.82 Y3=0.84,则RTY为__。
A.49.3% B.63.36% C.92% D.70.9% 20、以下分别用来表示分布的中心位置和散布的大小的特征值是__。
A.均值、方差B.方差、均值C.标准差、均值D.方差、标准差21、从甲地到乙地必须经过4条桥。
若其中两条桥正常通行的概率为0.90,另两条桥正常工作的概率为0.95,则从甲地到乙地无法正常通行的概率为______。
A.0.139 B.0.269C.0.731 D.0.861 22、在产品质量特性中,()是顾客能直观地做出判断的。
A.及时性B.适应性C.专门性D.性能特性E.可靠性23、汽车属于()产品,日光灯管属于()产品。
A.不可修复;可修复B.可修复;可修复C.不可修复;不可修复D.可修复;不可修复24、假定在100块电路板中,每一个电路板都含有10个缺陷机会,若在制造这100个电路板时共发现5个缺陷,则DPMO为__。
A.100 B.500 C.5000 D.50000 25、两随机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0,P(B)>0,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有()。
A.P(A)=P(B|A) B.P(A)=P(A|B) C.P(B)=P(B|A) D.P(AB)=P(A)P(B) E.P(B)=P(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