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抗环瓜氨酸肽(CC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抗环瓜氨酸肽(CC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抗环瓜氨酸肽(CC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1)天津华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个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致畸性的自身免疫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32%~0.36%,发病病因尚不清楚,其病理损害为关节的滑膜炎,许多患者在发病两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RA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RA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有国外学者报道,抗CCP抗体在疾病的早期就可出现阳性,甚至在临床症状出现前,且抗CCP抗体阳性的RA早期病人较阴性者更有可能发展为侵袭性疾病[1]。

现行的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线以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符合此标准时病人常常已经出现骨关节破坏,不利于早期诊断。

RF用于检测时,由于在健康人群、各种感染性疾病及B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RF都有可能阳性,因此RF对RA是一个敏感但不是很特异的指标,当临床症状不典型时,很难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使得该指标在临床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2,3]。

抗环瓜氨酸肽(CC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2)天津华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从1964年证实抗核周因子(APF)是RA的特异性抗体并可在疾病早期出现后,又陆续发现抗角蛋白抗体(AKA)、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cytokeratin fil ament aggre—gating protein,filaggrin)抗体(AFA)以及抗Sa抗体都对RA具有高度特异性,可在疾病早期出现,新近认为上述抗体在化学结构上具有相关性,APF、AKA、AFA的共同抗原决定簇都含有瓜氨酸,故称之为瓜氨酸相关自身免疫系统,此系统可能在R A的发病及发展中起作用。

2000年,国外首次报道,根据filaggrin的cDNA序列合成一条含瓜氨酸的环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并用于ELISA检测,发现其对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视为R A新的血清标志物[4]。

CCP用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CCP用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CCP用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目的探究CPP用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三组人群,分别为临床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非RA患者以及一组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分别对三组人员进行抗-CPP检测,检验CP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毒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由此来判断CPP的可应用性。

结果抗-CPP的灵敏度达到60%多,其特异性高达百分之八十。

结论抗-CPP可以有效对处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的患者进行诊断,其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的应用上具有重大意义。

标签:CPP;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意义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病在早期并没有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病征,且个体较大,仅仅靠临床上的观察并不易发现病况。

且类风湿性关节炎易导致不可逆的骨关节坏死。

患病后会导致终年残疾等不能挽回的严重后果。

有关人员便研究了运用CPP(抗环瓜氨酸肤抗体)基因跟踪法标记来解决这一难题。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临床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8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男40例,女48例,年龄17~7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RA疾病的国际等的有关分类标准;非RA患者120例,男49例,女71例,龄15~80岁,包括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60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36例、系统性硬化症8例、胜干燥综合征6例等。

健康对照组88例,男39例,女49例,年龄20~69岁。

组间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毒一旦侵入人体便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在人体内形成特定抗原。

利用电化学化光法定量检测抗-CPP抗体对人体进行检测,若该该特异性抗体与人体内已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产生的抗原结合,便可确定此人已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毒。

下面简介抗-CPP的作用。

抗-CCP是以人工合成的环瓜氨酸肚(CCP)作为相对应抗原,抗-CCP抗体检测采用电化学化光法定量检测,检测R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抗-CCP抗体作为一种早期类风湿关节中常见的物质,可以作为判断被测对象是否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依据。

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J u n l qh rUn v riy o e ii , 0 1, 13 No 1 o r a Qii a ie st fM dcne 2 1 Vo. 2, . of 5
抗 C P抗 体 和 R C F联 合 检 测 类 风 湿 性关 节 炎 的临床 意义
万 瑛 【 要 】 目的 评 价 抗 环 瓜 氨 酸 肽 ( C ) 体 和 类 风 湿 炎 摘 C P 抗 R )
瓜氨 酸 肽 抗 体 与 类 风 湿 因子 进 行 相 关 统 计 学 分 析 。 结果 5 例 RA 患 者抗 一C P和 R 阳性 率 分 别 为 5 C F 6 . 3 、 7 2 , 3 6 6 . 7 阳性 率 均 高于 其 他 疾 病 组 和 健 康 对 照 组 ( < 0 0 ) 抗 一C P和 R P . 1; C F对 R 诊 断 的 A
Ja g u Unv ri in s iest y,Z e j n in s 1 0 1 h . h ni gJa g u2 2 0 ,t eP R.Chn ) a ia
[ src] Obe t e To iv siae t e da n si v le o n i—c ci i ul ae e td Ab ta t jci v n e t t h ig o tc au f a t— y l ct ln td p p ie g c r i
( A) R 中的 意 义 。 方 法 选择 类 风 湿性 关 节 炎 患 者 5 5例 , 类 风 湿 性 自身 免 疫 性 疾 病 患 者 5 非 O例 , 常 正 人血清 5 o例 分 别 用 酶 联 免 疫 吸 附试 验 测 抗 环 瓜 氨 酸 肽 抗 体 , 用免 疫 比 浊 法 测 类风 湿 因子 , 各 组 抗 环 对

CCP简要临床意义

CCP简要临床意义

CCP抗体临床开展报告
临床上出现单关节炎或不对称的大关节炎,很可能已是早期的类风湿关节炎。

然而,由于处在发病的早期阶段,此时类风湿因子很可能是阴性,不能诊断出早期的类风湿关节炎,而关节症状仍在发展,关节结构破坏仍在进行。

如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阻止关节的破坏,尽可能的保护关节功能?准确有效的早期诊断指标显的越发重要。

近年来发现,核周因子(APF)抗体,抗角质蛋白抗体(AKA),抗细胞骨架成分抗体对类风湿的诊断具有相关性,它们的表位都具有共同的瓜氨酸。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就是根据上述抗体共同识别的表位人工设计而成。

近年来,经过国外学者多年的研究证明:抗CCP抗体可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出现,甚至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可以检测到,且与年龄、性别方面无相关性,这对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及病情控制具有积极意义,是RA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

2000年国外学者报告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34例风湿关节炎患者,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和98%。

国内外专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CCP抗体还与RA病情发展的严重程度相关,它的出现提示预后不良。

CCP抗体的滴度变化可被临床医生作为临床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和治疗效果的指标。

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湿 因子 ( R F ) , 抗 C C P抗 体 、 R F两者 联 合 检 测 可 提 高诊 断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的 特 异 性 , 抗 C C P抗 体 与 临 床 症 状 程 度相关。
【 关键词 】 抗环瓜氨酸肤抗体
类风 湿因子
类风 湿关节炎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l a u e o f A n t i — C C P a n t i b o d y( C C P ) l e v e l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n
过程 中抗 C C P抗体 的特异度进行计算 。结果 血清 中抗 C C P抗体对 类风 湿性 关节 炎诊 断具 有很 高的特异 性, 并与 类风 湿关节炎患者 的临床症状相关 , 抗 C C P抗体 与 C反 应蛋 白联 合检测 时可提 高诊 断的特异性 ,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抗 C C P抗体诊 断 类风 湿 关节炎具有 较 高的特 异性 , 其特异 I S
L I AO Y i q i n g,CHEN Xi a o y u n
【 摘
要】 目的 探讨检测抗环瓜氨酸 多肽 ( C C P )水平在 类风 湿关节 炎诊 断 中的临床 应 用价值。方
法 选取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患 者 1 3 2例 , 其 他 类 别 结缔 组 织 疾病 患 者 4 2例 以 及 同期接 受 体 检 的 健 康 人 群 4 0例 为 研 究对象 , 收 集患者基本 临床资料 , 检 测三组 患者血清 中抗 C C P抗 体 滴度 进行检 测, 并对类风 湿关节 炎诊 断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取我院康复风湿科患者108例,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8例,其他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并与类风湿因子(RF)进行比较。

结果①抗CCP抗体与RF两种抗体对R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96%和72.41%,抗CCP抗体0.05);而在非RA组50例中,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和21%,RF明显高于抗CCP抗体(P<0.05)。

②抗CCP抗体与RF在RA中的特异性比较。

抗CCP抗体与RF两种抗体对RA特异性为96.00%和78.00%,抗CCP抗体>RF,两种抗体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上,抗CCP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抗CCP抗体;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早期治疗预防关节畸形甚为重要[1]。

RA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现将保山市人民医院康复风湿科,2012~2013年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浓度,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住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8例,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修订的RA诊断分类标准[2],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20~72岁。

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分别为骨性关节炎(OA)9例,强直性脊柱炎(AS)6例,痛风性关节炎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9例,男16例,女34例,比例0.5:1,年龄15~59 岁。

1.2方法1.2.1抗CCP抗体的检测采用ELISA法。

1.2.2RF检测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 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统计描述采用例数或百分率,统计推断采用χ2检验,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了解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 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水平。

结果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敏感性为55.55%,RF为60.00%,两者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达95.00%,明显高于RF的72.5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结论抗CCP抗体是诊断RA的特异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两年内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及降低生活质量。

近年来,在RA 患者中发现了多种新的抗体,特别是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的自身抗体,因其在RA中的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而倍受关注[1,2]。

笔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RA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citrullinated peptide,抗CCP)抗体,旨在探讨其对RA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RA组45例,来自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风湿病科门诊、住院患者,以上患者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7年修订的诊断分类标准[2]。

其中男13例,女32例,年龄9~79岁,平均49.5岁。

非RA组40例,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14~75岁,平均51.3岁。

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7例,强直性脊柱炎10例,结缔组织病6例,系统性硬化病2例,痛风性关节炎2例,多发性皮肌炎3例,骨关节炎1例,银屑病关节炎1例,反应性关节炎2例,诊断符合各自的诊断标准。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作者:潘永梅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3期【摘; 要】目的:分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应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

方法: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A组),非类风湿性自身免疫性患者50例(非RA组),正常人血清50例(参照组),分别选取胶乳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结果:诊断结果为RA 组患者的CCP阳性率(64.0%)显著高于非RA组组(4.0%)和参照组(0),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其灵敏度、准确度均要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 P < 0. 05)。

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应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效果显著,检出率高,且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抗CCP抗体;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灵敏度【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096-02前言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 RA)属于人类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为慢性多发致畸性疾病。

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约存在 1% 的人患有该病,其中女性患者偏多。

RA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关节疼痛、肿胀等,该类疾病治疗不及时会出现关节损坏和其他并发症,所以及早的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非常重要。

目前,常规诊断RA患者的方法有血清学检验和类风湿因子( RF),但其灵敏度较低,特异性较差,所以对诊断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而在2000年,一些专家合成了环瓜氨酸肽(CCP),并将其作为抗原,使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患者患者血清中CCP抗体,效果显著,本研究使用该种方法,对其在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A 组),非类风湿性自身免疫性患者50例(非RA组),正常人血清50例(参照组),其中RA组患者均经ARA(美国风湿学会)诊断指标,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均在31-66岁,平均(48.7±3.3)岁,病程均为5个月-2年间,平均为(1.2±0.3)年。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作者:辛砚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类风湿关节炎和非类风湿关节炎各100例,检测其血清中抗-CCP水平及类风湿因子(RF),进行对比、比较、分析。

结果抗-CCP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特异性比RF高。

结论抗-CC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72-02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表现为关节肿痛和骨破坏,继而造成残疾[1]。

近年研究发现,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

本文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跟非类风湿关节炎及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类风湿关节炎组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33-72岁,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对照组选取非类风湿关节炎112例,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35-76岁。

1.2方法待测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ml,类风湿因子检测应用西门子公司特种蛋白仪BNⅡ免疫散射比浊定量法,抗-CCP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

2结果2.1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组的检测结果为89例(70.63%),非类风湿关节炎组的检测结果为8例(7.14%);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组的检测结果为96例(76.19%),非类风湿关节炎组的结果为35例(31.25%);两者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组结果为110例(87.30%),非类风湿关节炎组结果为4例(3.57%)。

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全身多系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非常重要。

目前,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已经成为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一、抗CCP抗体和RF的概念及检测方法1. 抗CCP抗体抗循环肽化合物(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CCP)抗体是一种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自身免疫抗体,它主要是针对循环肽化合物的抗体,可以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产生。

抗CCP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通过检测血清中抗CCP抗体的水平来进行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2. 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是一种抗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可以被检测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

RF的检测方法也是采用ELISA技术,通过检测血清中RF的水平来进行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1.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单独检测抗CCP抗体或R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够高,但是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一些研究表明,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确诊率,减少误诊率,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2. 预测类风湿关节炎的发展和预后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不仅可以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早期诊断,还可以预测其发展和预后。

一些研究表明,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可以预测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活动性和关节损害程度,对于临床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 指导个性化治疗策略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

根据抗CCP抗体与RF的检测结果,临床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疾病状态,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的早 期 诊 断 价 值 E J ] . 中华 医 院 感 染 学 杂 志 , 2 0 0 9 , 1 9 ( 5 ) : 5 9 6 . E 4 ] 张 逸, 陈景连 , 叶宇钊. 降钙 素原 在 感 染 性 疾 病 中 的 临 床 研 究 进
展E J ] . 临床 和 实 验 医 学 杂 志 , 2 0 1 2 , 1 1 ( 8 ) : 6 3 5 .
[ 5 ] Ge n e l F, At l i h a n F, Gu l e z N。 e t a 1 .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a d h e s i o n mo l e —
c l l [ e s CD6 4, CDl l b a n d CD6 2 L i n n e u t r o p h i l s a n d mo n o c y t e s o f
中 国 实 验诊 断 学
2 0 1 5年 8月 第 1 9卷
第 8期 —ຫໍສະໝຸດ 1 3 1 7 一 异度 均有 所升 高 , 表 明联 合 检测 在 细菌 性 疾 病 诊 断 中的价值 优 于单项 检 测 , 其 中以 P C T和 C D6 4联 合 检测 RO C 曲线 下 面 积最 大 ( 0 . 9 1 4 ) , 且 具 有 很 好 的 灵敏度( 8 6 . 8 ) 和 特 异度 ( 8 9 . 8 ) , 而 以 同时 联 合
[ 1 0 ] 董西华 , 阿 布 都 外 力 ・吐 尼 牙 孜 , 杜毅 鑫. P C T和 C RP联 合 检 测在细菌性肺炎和支 原体肺 炎鉴别 诊断 中的价值 [ J ] . 广 东 医
学, 2 0 1 4 , 3 5 ( 1 O ) : 1 5 3 2 .
[ 1 1 ] 余

抗CCP抗体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

抗CCP抗体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
2 。 与类 风湿 疾 病 交 迭 的 病 例 组 中 R % F的 敏 感 性 、 异 性 分 特
12 2 R .. F的测 定
13 统 计 学方 法 .
用 I mae特种 蛋 白分析仪 对 R m g F定 量
采 用 四格 表计 算抗 体 的敏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
检 测 , 果 > 0 I/ l 结 2 m 为增 高 。 U
R F相 关 的疾 病 有 R 和 s g n综 合 征 。 他 们 在 系 统 性 红 斑 A jr oe
及抗环瓜氨酸 肽 ( C 抗 体 等对 R 的诊断 有较 高 的特 性 C P) A 性 。我们通过检测抗环瓜 氨酸肽抗 体 ( C P抗 体 ) R , 抗 C 和 F 观 察 抗 C P抗 体 对 R 的诊 断 价 值 。现 报告 如下 。 C A
A S U公 司提 供 。 EK
C P抗体 , C 对早期 R A具有 很高 的诊 断价值… 。抗 C P抗体 C
在 R A很 早 阶段 即可 现 , 本 研 究 中 , 类 风 湿 疾 病 交 迭 的 在 与 病 例 组 中抗 C P抗 体 的 敏 感 性 、 异 性 分 别 为 7 . % 、1 C 特 5 6 9.
两组问抗 C P抗体 阳性 率的 比较采 用卡方 检验 。所 有假设 C
检 验 的 假设 水 准 定 为 a 0 0 。 = .5
2 结 果
别 为 9 . % 、7 1 。 经 过 统 计 学 分 析 , 现 两 者 敏 感 性 和 19 4 . % 发
特异性有显著性差异。抗 C P抗体诊 断 R C A具有满 意的敏感 性 和特异性 , R 对 A有较 高诊断价值 。有研究表明 , C P抗 抗 C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临床上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类风湿关节炎高度特异指标,对诊断RA,明确疾病严重程度有巨大的临床意义[1]。

该次研究以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例,探讨通过检测抗CCP 抗体水平确诊RA 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筛选该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自DOI:10.16662/ki.1674-0742.2018.30.171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刘亚萍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苏徐州221006[摘要]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筛选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为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疾病,40名为健康体检者。

分别检测患者血清抗CCP 抗体水平,类风湿因子水平(RF)。

结果观察组患者抗CCP 抗体水平(30.55±4.12)U/mL 及RF 水平(28.14±3.02)U/mL 较研究组(20.88±3.05)U/mL、(20.72±2.67)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ccp )=5.8906,t (RF )=4.3326,P<0.05),研究组患者抗CCP 抗体及RF 水平较对照组(20.52±1.77)U/mL、(18.26±1.13)U/m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ccp )=0.2314,t (RF )=0.7213,P>0.05)。

观察组患者抗CCP 抗体和RF 阳性率为88.75%、71.25%显著高于研究组21.6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ccp )=90.9824,χ2(RF )=98.8190,P<0.05)。

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及其与病情关系

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及其与病情关系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及其与病情关系姓名:常会忠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指导教师:张加玲;王玲20100516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及其与病情关系作者:常会忠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1.期刊论文肖楚吟.潘云峰.古洁若.吴玉琼.黄建林.余步云.Xiao Chu-yin.Pan Yun-feng.Gu Jie-ruo.Wu Yu-qiong.Huang Jian-lin.Yu Bu-yun类风湿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及症状程度的相关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6)背景: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性和症状程度传统上一直使用类风湿因子参数,但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常出现类风湿因子的数值变化与患者临床改善情况不相符.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横断面调查,于2006-09/2007-09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完成.参试者:选择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男11例,女65例,平均年龄(44±13)岁,均符合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方法:对患者的关节功能、X射线分期、休息痛、晨僵、压痛关节数、压痛关节指数、肿胀关节数、肿胀关节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评估.应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类风湿因子分别与这些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其中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类风湿因子分别与上述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类风湿因子与年龄、病程、关节功能、X射线分期、休息痛、晨僵、压痛关节数、压痛关节指数、肿胀关节数、肿胀关节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血沉、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之间的相关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类风湿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和症状程度无相关性.2.期刊论文刘小玲.王伟类风湿因子分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分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ELISA法.结果:血沉升高的患者中血清各型类风湿因子浓度显著高于血沉正常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且血沉正常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各型类风湿因子浓度也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血沉升高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后血沉转为正常期血清中各型类风湿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各型类风湿因子都有明显降低,尤以IgG-类风湿因子降低更为突出(P<0.01).结论:尽管血沉是一种判定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活动度和病情缓解的可靠指标,但特异性不强,且阳性率不高,而测定血清各型类风湿因子更能反映患者病情状况;并能对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恢复程度及预后做出判断.3.期刊论文于学满.王晓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及抗角蛋白抗体阳性与阴性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中国医药2008,3(5)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阳性与阴性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 分析比较21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阳性167例与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阴性46例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阳性占78.40%,阴性占21.60%;阳性患者的晨僵时间较阴性患者长(P<0.05);阳性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及γ球蛋白比率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并不少见,其预后好于阳性患者;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应重视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阴性的患者,防止延误诊治.4.学位论文吴颖隐匿型IgM型类风湿因子、隐匿型IgG型类风湿因子、IgA型类风湿因子和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2000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 JRA)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结缔组织疾病,以慢性、炎症性关节受累为主要特征,同时可累及全身各系统.该实验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分离出免疫复合物,酸性条件下解离合和免疫复合物结合的RF.该种方法避免了过层析柱的繁琐程序,检测结果和传统方法显著差异.为临床应用.最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absorbentassay ELISA)检测隐匿型IgM-RF、隐匿型IgGRF及IgA-RF的活性.结论:1.隐匿型IgM-RF在JRA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一个评价JRA活动性的指标.2.隐匿型IgM-RF和JRA的活动性相关,可作为一个评价JRA活动性的指标.IgA-RF和多关节炎型JRA的活动性有关,但不如ESR、CRP敏感.3.隐匿型IgM-RF、IgA-RF同关节功能障碍,骨质破坏有关.4.隐匿型IgG-RF血清中阳性率较低,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5.期刊论文移康.王云芳.田金徽.马彬.刘雅莉.杨克虎.周伟.YI Kang.WANG Yun-fang.TIAN Jin-hui.MA Bin.LIUYa-li.YANG Ke-hu.ZHOU Wei类风湿因子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质量评价-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5(1)目的 系统评价全世界关于类风湿因子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文献的质量.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全面收集类风湿因子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以QUADAS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219个,其中英文82篇,中文137篇.纳入文献疾病谱组成人群描述较好,部分参照偏倚、多莺参照偏倚、金标准解读偏倚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待评价试验的实施报告较差,疾病进展偏倚、试验解读偏倚、临床解读偏倚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英文文献在偏倚的控制和报告质量上略好于中文文献.结论 总纳入文献的偏倚主要来源于待评价试验解读结果 和临床解读结果 时未实施肓法,文献的报告质量较差.6.期刊论文李博.叶志中.胡秋侠.汪迅.张丽君.李剑松抗角蛋白抗体、抗RA33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在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广东医学2007,28(10)目的 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起痛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以上3种抗体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39例EORA患者、82例非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NEORA)患者及30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同时进行了AKA(间接免疫荧光法)、抗RA33抗体(ELISA法)与RF(免疫比浊法)的测定,并对以上3种抗体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39例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30.8%(12/39)、35.9%(14/39)及64.1%(25/39).82例N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43.9%(36/82)、47.6%(39/82)及81.7%(67/82).30例正常老年人中,均仅有1例检测到AKA及抗RA33抗体,有2例检测到RF低滴度阳性.AKA、抗RA33抗体及RF在39例EORA患者中的敏感性分别为30.8%、35.9%及64.1%,特异性分别为99.7%、99.7%及93.3%.AKA及抗RA33抗体在EORA组及NEORA组的敏感性均无明显差异,而RF在NEO-RA组的敏感性则显著高于EORA组.以28处关节痰病活动度积分(DAS28)来评价EORA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在39例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阳性组的病情活动性均显著高于各自阴性对照组.结论 AKA、抗RA33抗体及RF有助于EORA的诊断及病情活动性判断.7.期刊论文肖诚.赵林华.吕诚.查青林.闫小萍.王建明.张英泽.杨卫彬.Youwen Zhou.李梢.赵红艳.吕爱平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寒热证候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8) 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 采集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及健康人空腹静脉血,纯化得到CD+4 T细胞,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和分析技术,探索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CD+4T细胞基因表达差异点.结果 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之间有55条基因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涉及免疫应答和信号传导;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之间有71条基因异常表达,主要涉及功能代谢和免疫应答;类风湿因子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之间有70条基因异常表达,没有与上述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患者之间55条基因重复,与类风湿因子阳性寒热证候之间的71条基因只有2条基因重复,主要涉及功能代谢.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之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与寒热证候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有所不同,提示中医证候分类学具有基因表达谱依据.-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8)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和血清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5例RA和159例结缔组织病患者(CTD)采用散射比浊定量与荧光染色法测定RF与AKA.结果血清RF阳性率在RA组与CTD组分别为85.6%(107/125)和29.6%(47/159);AKA阳性率在RA组与CTD组分别为48.8%(61/125)和6.9%(11/159);RF和AKA两种方法对RA的诊断分别特异性是70.4%和93.1%、阳性预测值是69.5%和84.7%、阴性预测值是86.1%和69.8%.对89例RA患者血清的RF与AKA同时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O.025).结论RF的检测灵敏度高于AKA,但其特异性则不如,RF是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较好过筛试验.AKA对RA的诊断具有满意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是病情活动早期及严重的指标,可与RF联合检测作为RA的诊断.9.期刊论文张慧.毛朝明.蒋茜.仝佳.王胜军.邵启祥.许化溪.焦志军.ZHANG Hui.MAO Chao-ming.JIANG Qian.TONG Jia.WANG Sheng-jun.SHAO Qi-xiang.XU Hua-xi.JIAO Zhi-jun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和白介素-17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0(4)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和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80例RA患者血清,以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抗CCP抗体,IL-17含量,特种蛋白仪检测RF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A患者活动期上述指标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P<0.01).RA患者组三项指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RF诊断RA的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及IL-17,而抗CCP抗体对RA的特异性显著高于RF及IL-17.两两联合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敏感性较单独检测都有所减低,而特异性增高明显,三者联合检测,特异性达到100%.结论:动态监测抗CCP抗体、RF和IL-17有助于观察RA病情变化,提高RA诊断率.10.期刊论文吴盛海.陈光.金谦.张卫英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浙江实用医学2005,10(6)目的探讨同时检测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血清中的RF,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ASA)测定Anti-CCP.结果RF,Anti-CCP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0%和70.3%,48.8%和95.1%.联合检测Anti-CCP和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0%和97.2%.结论联合检测RF和Anti-CCP对RA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者同时阳性时,表明病情较严重.本文链接:/Thesis_Y1686566.aspx授权使用:哈尔滨医科大学(hebykdx),授权号:a18f27f5-b203-4e87-8a48-9e6700b73922下载时间:2011年1月10日。

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1 17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
王 伟’ , 谭杰琳 2 草庆平 ’ , 杨剑文 ’
(1.广西医 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广西柳州 545001;2. 广西医 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B 超室,广西柳州 545001) 【 摘要】 目 探讨肾 的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回顾性对36 例肾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有关诊断和治 疗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 例患者均由B 超和CT 检查确诊, 例患者中 29 肿瘤大于4cm 者, 例行单纯性肾肿瘤剑除 28 术, 1例行肾 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均是RAML, 无恶变, 术后恢复顺利出院。 其余7 例肿瘤小于4cm 的RAML作随访观察 3- 5 年均未见明显的变 结论 B 超和CT 检查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很大的价值, 化。 治疗上以单纯性肾肿瘤A 除术为 l
室指标, 其敏感性较高, 特异性较差; 近年来, 国内外相继报 道了抗 CCP 抗体可作为 RA 的早期诊断指标。本文探究了 抗 CCP 抗体与 RF 两者的相关性及两者联合检测对提高 RA 诊断的意义。
1.2.2 RF 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 浊法, 试剂及标准品均由 美
国贝克曼公司提供。
2 结果 2.1 RF 对RA是一个敏感性很强, 但特异性较差的指标, 抗
主, 可达到良 好的效果。
【 关键词】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730.2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 7555[20071 117- 02 0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 , D 又称为肾错构瘤, 过去 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良 性肿瘤, 但随着近来 B 超和 CT 等影 像技术的应用, 文献报道越来越多的肾错构瘤, 我们自 10 近 年来共收治 36 例, 今报告如下:

抗CCP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抗CCP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本研究结果说明 RF 的特异性较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 报道发现抗 CCP 抗体可在 RA 早期出现,对 RA 具有较高的敏 感度和特异度,这对早期诊断 RA 具有重要意义,被视为 RA 特 异性血清学指标。本研究提示在 RA 血清中存在特异性识别 CCP 的抗体。抗 CCP 抗体是近年来发现对 RA 诊断具有特异 性的抗体〔4〕,也 是 一 个 较 好 的 病 情 预 测 指 标,本 研 究 提 示 抗 CCP 抗体的检测可用于 RA 的临床诊断。若同时检测抗 CCP 抗体及 RF 可以提高 RA 诊断的敏感性。
·1244·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年 3 月第 32 卷
1. 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2. 0 软件进行 χ2 检验。
2结果
2. 1 各组检测指标的比较 RA 组中 27 例 RF 阳性,24 例抗 CCP 抗体阳性,3 例 RF 和抗 CCP 抗体阴性; 15 例其他疾病组中, 4 例 RF 阳性,1 例抗 CCP 抗体阳性,11 例 RF 和抗 CCP 抗体阴 性。20 例正常体检组中,2 例 RF 阳性,抗 CCP 抗体均阴性。 2. 2 抗 CCP 抗体和 RF 检测结果对 RA 诊断的性能指标 RF 的敏感度较抗 CCP 抗体高( P < 0. 05) 。抗 CCP 抗体的特异性 明显高于 RF( P < 0. 05) 。见表 1。 2. 3 RA 组抗 CCP 抗体与 RF 的平行检测结果 38 例 RA 患 者中有 16 例抗 CCP 抗体、RF 同时阳性,3 例同时为阴性,一致 率为 50. 0% 。两种结果经相关性分析( χ2 = 0. 61,P > 0. 05) 无 相关性。虽然 RA 患者有一半的患者抗 CCP 抗体和 RF 的结果 符合,但两者并无相关性。见表 2。

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计学 意义 ( = 0 . 8 2 , P > 0 . 0 5 ) 。对照组中 , 前者 阳性 7 例, 阳性 早期诊断和正确诊 断。 率为 6 . 9 3 6 8 % , 两种检测方 综上所述 , 作 为独立 的血清学 指标 , 抗C C P 抗体用 于诊 法 阳性率之 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1 9 . 8 6 , P < O . 0 1 ) 。两种 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的特异 度较 高 。 弥补 了类风湿 因子特异 度 方法联合检测 , 研究组 阳性 9 8 例, 对照组 4 例, 阳性率分别 相对较低 的缺 陷 , 两者敏感度 之间 的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且 为8 7 . 5 0 %和 3 . 9 6 %。 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因此 , 单独应用于诊断该病均有一定 不 研 究组 与抗 C C P 抗体 和类 风湿 因子 阳性率 比较差 异有 足 。而将两个血清学指标做联合平行试 验 , 敏感度和特异度 统计学意义 ( 前者 z . - 9 . 7 2 , P < 0 . 0 1; 后者 = 5 . 5, 0 P < 0 . 5) 0 , 对 均得 到了显 著提升 , 且研 究组 与抗 C C P 抗 体 和类 风湿 因子 照组与抗 C C P 抗体 和类风湿 因子 阳 性 率比较前者差异无统计
具有可 比性。
1 . 3 统计学方法 分别计算 抗 C C P 抗体和类风湿 因子及其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 抗C C P 抗 体用 于诊 断类风湿性关节 联合 ( 平行试验 ) 检测的真 阳性率 ( 敏感度 ) 和特异度 ( 真阴 炎 的敏感度 和特异 度分别 为 7 0 . 5 4 %和9 3 . 0 7 % , 类 风湿 因子 性率 ) , 应用卡方检验 比较各检测方法真 阳性率之间的差 异是 分 别为 7 5 . 8 9 %和 6 8 . 3 2 %, 两者 在一定程 度上均 可用于该 病 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 的诊断 。但是 比较而 言 , 抗C C P 抗体 的敏感度较低 , 不利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CCP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CCP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CCP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吕宜爱;李凤巧;尚会燕
【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
【年(卷),期】2004(024)005
【摘要】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对RF
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RA患者,SLE患者,其他
风湿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进行抗-CCP抗体检测并比较分析。

结果R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阳性率为94.5%,其它风湿性疾病阳性率为48.1%。

结论抗-CCP
抗体对RA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吕宜爱;李凤巧;尚会燕
【作者单位】莱芜市中医医院27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22
【相关文献】
1.抗 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廖义清;陈笑云
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CCP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崔奕文;鲁荣兵
3.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抗CCP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杜娟;郭嘉隆;李宗树;毕黎琦
4.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CCP和抗RA33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J], 王丽萍;韩丙遵;王洪英;赵逸
5.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刘亚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t h ta t- a e t a n iCCP n i o is ma e v s p wef ls r l gc ma k r r t e e ry d a n ss o a tb d e y s r e a o ru e o o i r e s f h a l ig o i fRA n o ad
中图 分 类 号 : R 9 .2 5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19 20 )30 8 -4 0 889 ( 0 8 0 -290
C iia g ic n eo ni C nio i h u ti rh is l c l inf a c fa t C P a t de i r e maoda trt n s i ・ b sn i
t R , at u r oe gis c rln t rt n c s i gr n s i ua r yl i i s( A) p rc l l t s ant iu iae poe s u ha l g na di r lrom cc cc - i ayh a t l d i s fa i tc c f i t rlntdppi C P , hc r se i l n t o h r h i hg pcf i .M n tde d- ul a e t e( C ) w i aeep c l o w r yf er i seict i e d h ay e t o t h i y a ys i i i u sn
H A G Me, I i ei i L i - ncek g U N i JA L v wn r e g, I a j hci X ou n ( L eer ntu f Cii lL b rt yMe in ,N n n e rl o i lo af g Mitr P A R sac Is tt o l c a oao dc e af g G n a s t N n n lay h ie na r i i e H pa f i i C mm n P A N n n 10 2, in s ,C i ) o ad, L , aj g2 0 0 Ja gu hn i a
po ns cpeit no i et ci .Ji eet no ni C nio i , h u ao c r a d rg ot rdci f o t s ut n o t t i f tC P at de re m t df ts n i o jn d r o n d co a - b s i a o
a t- n i o is ma e h g l pe i c frt e d a n ss o n iSa a tb d e y b ih y s cf h i g o i fRA.An iet l n td p oen a tb d e r i o t- i l a e r t i n i o is a e u r i
idu e t r d c in o u o n i o is Ge e i a tr u h a e e p l mo p s o h i lia i g n c he p o u t fa ta tb d e . o n t fc o s s c s g n oy r him ft e ct l tn c u r n
lcl rd cd i teji s f A p t n n ec rln t e t ei teR y oi susm y oal po u e n a e t a dt i l ae p pi A snva t se a y n h o toR i s h t i d u d nh li
Absr t: A o ±n v la t a tb d e v e n de c b d r c n l n p t n swi h u ti rh i t ac l t0 o e u o n i o isha e b e s r e e e ty i a i t t r e ma od a t r- i e h
维普资讯

28 ・ 9
第2 1卷
第 3期
医 学 研 究 生 学 报
J u n l fMe ia o tr d ae o r a d c lP sga u ts o
Vo . No 3 1 21 .
Ma . 0 r 2 08
20 0 8年 3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抗 -C C P抗体 在 类 风 湿性 关 节 炎 中 的 临 床 意 义
黄 梅 , 贾 丽综述 , 李晓军审校
( 南京 军 区南京 总 医院解 放军 临床 检验 医学 研究 所 , 江苏 南京 2 0 0 ) 10 2
摘要 : 近年来 , 在类风湿性 关节炎 ( A) R 患者中发现 了多种新 的 自身抗 体 , 特别是 针对 自身抗 原瓜 氨酸肽 如聚丝 蛋 白和它的环状形式即环瓜氨酸肽 ( C ) 自身抗 体 , CP的 因其 在 R A诊 断 中具 有高 度敏感 性和特 异性 而尤 受关 注。 大量研究表明 , C P抗体可作 为 R 抗一C A早期诊 断及预 后评估 的有效 血清学 标记 。联 合检查 抗一C C P抗 体 以及 类风 湿因子( F 和抗一a R ) s 抗体 , 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 的特异性 。抗瓜 氨酸蛋 白抗体产生于 R A患 者的关节局部 , 关 节滑膜内的瓜氨酸肽可能是导致 R A患者产生 自身抗 体的诱因 。遗传 因素 如肽基精 氨酸脱亚 氨基酶基 因 P D 的 A I 多态性 , 可能 与 自身耐受失衡并诱导针对瓜氨酸肽 的 自身免疫反应 有关 。 关键词 : 瓜 氨酸肽 ; 聚丝蛋 白; 类风湿性关节炎 ; 自身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