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户的演化逻辑与分类
农户分类管理制度
农户分类管理制度一、前言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的供给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保障农户的利益,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建立农户分类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农户分类管理的理论依据1.农户的发展阶段不同根据农户的生产水平、规模、技术水平、经营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农户分成不同的类别。
一是技术水平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现代农户,他们可以承担一定的示范作用,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是技术水平较差、经营规模较小的传统农户,他们在生产和经营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三是技术水平较中、经营规模较适中的中小农户,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农户的属性不同根据农户所处地域、种植条件、经济来源等属性的差异,可以将农户分成不同的类别。
一是山区农户,他们的种植条件和经济来源都与丘陵山地有关,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有着自己的特点。
二是平原农户,他们的种植条件和经济来源都与平原地区有关,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三是沿海农户,他们的种植条件和经济来源都与海岸地区有关,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3.农户的发展需求不同根据农户的生产、生活、经营需求的差异,可以将农户分成不同的类别。
一是生产需求较为集中的农户,他们在生产方面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二是生活需求较为集中的农户,他们在生活方面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三是经营需求较为集中的农户,他们在经营方面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引导。
三、农户分类管理制度的目标1.促进农业的现代化通过分类管理,可以进一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能力。
2.改善农户的生产条件通过分类管理,可以进一步改善农户的生产条件,提高农户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水平,提高农户的生产能力。
3.保障农户的生活水平通过分类管理,可以进一步保障农户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户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标准,提高农户的生活能力。
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
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一、古代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此时期,人们开始从采集与狩猎过渡到农耕,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社会形态。
经过漫长的发展与积累,中国古代农业逐渐完善,为后来的农村社会奠定了基础。
1. 农业技术的改进与发展古代农业技术的改进对于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业产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早期的农民主要通过简单的手工工具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土地的耕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通过改进工具和技术,如犁和耕田机等,提高了农作物的种植效率。
此外, 更好的灌溉系统和农作物保护措施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
这些改进的技术和方法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农田制度的建立与演变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核心是土地,而农田制度在古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从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制度,到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再到秦汉时期的县制制度,不断地完善和调整着农田制度。
这些制度的不断演变与调整,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推动了古代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中国古代农民的生活农民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耕种和生产,在谋生的同时也承担了社会的基本经济支柱。
了解它们的生活状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运作与变迁。
1. 农民的生活方式古代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相对简朴,主要以耕地养家为主。
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动,以确保农田的耕作和农作物的种植。
农民在农闲时会参与到社区的公共事务中,如道路、水利设施和村庄的维护等,以保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2. 社会地位与经济条件古代中国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条件与农民的工作成果和土地的多少密切相关。
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努力和经济状况购买并拥有不同大小的农田。
土地越多,农民的社会地位与财富就越高,与此同时,他们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任务。
3. 家庭与社区生活农民的家庭生活与社区的紧密联系也是古代中国农民生活的一部分。
发展历程农村
发展历程农村
农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给自足农业时代
在自给自足农业时代,农村居民主要以农业为生,以种植粮食、养殖牲畜为主要生产方式。
农民一般都生活在传统的农村社区中,过着与外部世界隔离的生活。
第二阶段:农村工业化时代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开始涌现出一些小规模的工业企业。
这些企业以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为主,给农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并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
第三阶段:农村改革开放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渐兴起,乡镇企业逐渐壮大,城乡之间的流动与交流也增多。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推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并鼓励农村居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四阶段:农村现代化时代
当前,中国农村正处于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政府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旨在通过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措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阶段的发展历程表明,农村经济不断进步,从单一的自给自足农业发展到农村工业化、农村改革开放、农村现代化等多
元化的发展模式,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农村地区的发展与城市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减小。
应用文-论从传统农户到现代农户的分化与变迁
论从传统农户到现代农户的分化与变迁'本文认为市场机制促使传统农户背离原有家庭周期运动规律,加快社会分化与变迁。
农户社会分化的均衡条件为: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劳动力培养的均衡、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均衡、农村资金技术需求与资金技术供给的均衡。
本文从城乡联系角度,分析了培育现代农户的思路。
\xa0农户是农村社会的基本细胞,既是生活消费及社区活动主体,也是重要的生产经营主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强化了农户的地位与作用。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亿万农户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视。
要引导和促进农户分化与变迁,使农村从以传统农户为主体的社会结构演变为以现代农户为主体的社会结构,不断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历史上,传统农户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维持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生计状况。
大多数农户的社会交往范围仅限于居住地附近的几个村庄,耕地、牲畜、劳作始终是农户生活的主要内容,以小农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难以破除周而复始的凝滞化状态。
农户家庭趋于小型化,在典型的核心家庭中,中青年夫妇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承担赡养老人及养育子女的社会责任。
家庭劳动力数量、学龄人口、有无病人等人口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农户的生计状况。
从一对年轻夫妇在父母操持下,新房和组建新的家庭开始,农户的家庭周期运动就呈现与上一代大致相同的轨迹。
他们承袭了双方父母的社会关系,以及生儿育女的家庭理念,在农村社区生活中支撑着门户。
对于传统农户,耕地是最重要生产资料,种植和养殖是最主要生产活动。
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农户很少有扩大土地生产经营规模的可能性。
在小块耕地上,提高生产收入的传统途径是精耕细作,进行劳动密集型生产经营。
传统农户很少有能力引进新型种、养设备与技术。
个别农户调整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或发展养殖业,使家庭生计状况有所改善。
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市场活动是定期的村镇集市贸易,广大农民或买或卖,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作为维系传统农户家庭周期的必要条件。
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在古代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主要是以农民为主体,由各种各样的农民
群体组成,如家族、社区、村庄等。
家族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而社区和
村庄则是家族的集合体,其中通常有一些村长、村干部等社会职能组织。
在这种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中,亲属关系和地域关系是农民行为和社会关
系的核心。
近代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农村开放的进程中,家庭农场开始向集体化发展,村寨社区也随之
发生了改变。
大部分农民加入了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社会
结构中崭露头角。
同时,随着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对乡村
社会结构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在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结构进一步发生了变迁。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乡村社会结构呈现出新的特点。
农民工数量增加,城市居民向乡村置业,部分城市居民搬到农村定居,都
对乡村社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随着
中国农村开放的不断深化,乡村社会结构也在不断演变。
要深入了解中国
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只有全面把握乡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才能更好
地推动中国农村开放和发展。
最新论从传统农户到现代农户的分化与变迁
论从传统农户到现代农户的分化与变迁论文关键词:农户;家庭周期;社会分化;城乡联系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市场机制促使传统农户背离原有家庭周期运动规律,加快社会分化与变迁。
农户社会分化的均衡条件为: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劳动力培养的均衡、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均衡、农村资金技术需求与资金技术供给的均衡。
本文从城乡联系角度,分析了培育现代农户的思路。
编辑。
农户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细胞,既是生活消费及社区活动主体,也是重要的生产经营主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强化了农户的地位与作用。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亿万农户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视。
要引导和促进农户分化与变迁,使农村从以传统农户为主体的社会结构演变为以现代农户为主体的社会结构,不断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传统农户的家庭周期运动规律历史上,传统农户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维持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生计状况。
大多数农户的社会交往范围仅限于居住地附近的几个村庄,耕地、牲畜、劳作始终是农户生活的主要内容,以小农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难以破除周而复始的凝滞化状态。
1.家庭、人口和生活。
农户家庭趋于小型化,在典型的核心家庭中,中青年夫妇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承担赡养老人及养育子女的社会责任。
家庭劳动力数量、学龄人口、有无病人等人口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农户的生计状况。
从一对年轻夫妇在父母操持下,建筑新房和组建新的家庭开始,农户的家庭周期运动就呈现与上一代大致相同的轨迹。
他们承袭了双方父母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生儿育女的家庭理念,在农村社区生活中支撑着门户。
2.耕地、种植和养殖。
对于传统农户,耕地是最重要生产资料,种植和养殖是最主要生产活动。
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农户很少有扩大土地生产经营规模的可能性。
在小块耕地上,提高生产收入的传统途径是精耕细作,进行劳动密集型生产经营。
传统农户很少有能力引进新型种、养机械设备与技术。
浅谈中国农民的历史演变进程
浅谈中国农民的历史演变进程作者:孔庆东来源:《大众科学·下旬》2019年第01期摘要:中国农民的历史演变进程: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近代中国还是现代中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这一群体。
传统的农民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他们曾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但是由于农民这一特殊阶层的特殊性格特征,也使他们自身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被经济浪潮裹胁下他们的性格也发生了明显的蜕变。
传统中国是典型费孝通意义的"乡土中国"。
农民以地为生、以农为业、安土重迁。
工业发展受阻。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建立政权以后,随着农村土地改革计划的完成,农村居民均获得土地,随着合作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自耕农"的身份很快由来得极快的"农业合作社社员"变为"人民公社社员","社员"的身份直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的1984年。
关键词:农村;历史;农民收入一,农村现状的情况和历史分析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农村居民开始实际上重新拥有土地,即理论上的"包产到户",农民开始完全拥有土地的经营权。
过去的以粮食生产为主的集体经济转为农户自主经营的私营经济。
农村由过去的种植业为主转向多种产业,乡镇企业(1990年代以后基本上全部转化为私人企业即"民营企业")获得较快发展。
至此,按照农业生产结构变化和就业途经,农民群体开始演化。
什么是农民?人们谈到"农民"时想到的都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且也是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份或准身份,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社区乃至社会的组织方式,一种文化模式乃至心理结构。
显然,我国"农民"仍然主要是一个身份概念而不是一个职业概念。
"从农民到农业者"的演进在我国远未完成,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农民身份者,这一事实比我国有大量人口实际上在田间劳作一事更深刻地体现了我国暂时的不发达状态。
中国农民分化的不同职业阶层
(四 ) 乡
:
镇企 业 管理者 阶
工有本质 区 别
,
.
他 们不是 除了
”
“
层 它 是 由乡 镇 企 业 的 厂 长 ( 经 理 ) 会 计 科室 负责 人 供销 业 务 人员等共同组成 的群体
。 、 、 、
两 只 手 以 外 自由得 一无 所有
,
阶
的无 产者 而 是 拥 有 一 份 所 有 权 可使用和 支配 的生产 资料 但 数 量 不足 的 剩 余 劳 动者
理 襄慈 葵 摄慈进
现阶 段 我国农
民分 化可
业三班倒 农业早 中晚 是 他们 生 活 的真 实写 照
,
,
”
(六 ) 私 营 企 业 主
阶层 它
,
:
是 由生产资料私人 占有 雇工 包
, ,
8
( 三 ) 农 村 干部 阶 层 : 它
、
人 以 上 自担 风险 自享 盈利 的 企 业 主 组 成 的 群体
。
不 国 民 职 层 农 化 分 业 中 的 同 阶
概 括为如 下八 种职 业 阶层 一
括 村 民委 员 会 村支 部 成员 及 村 民 小组主要 负责人
.
他 们拥 有
、
他们一
,
企 业 人 财物 的 支配 权 生 产 经 营 决 策权与 利 润 分 配权 其 个 人 收入 显 著 高 于 其 他 职 业 阶 层
,
,
(二 )农 民 工
阶层 它 是 指
、
:
是 由拥有 某种专 门技 艺或 经 营 能力 从 事 某 项专业 劳 动 或 自 主经 营 的小 型 工业 运输 业 建 筑业 商业饮食 服务业 修理业 等行 业 的 农 民 组 成 的 群 体
我国农村居民分化的成因及趋势
村各 类企业重新 出现 高速发展 的势头 , 农村 居民分化和转 移 的
步伐 也随之加 快。在东南亚会融 危机 的 19 9 7年, 国家实行} 理 f 7
四是乡镇办、 办的集体所有 制企业 的经 营管理者 。包 括 村
民办教师 、 乡村医牛 、 民技 术 员和 乡镇 文化馆 的义 艺工 作者 农
等。
。者 《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001 统 显示 ,0 0年全国农村居 2 ) 20
民为 9 8 9 7万人 , 2 1. 这样 庞大 的社会 群 体的政 治安定 、 经济 发
是农村政 治、 经济、 社会生活等 各方面的组织者 、 导者和管理 领
三是 由乡镇、 村集体 业 中的本 地职工组 成的 乡镇企业 集
体劳动者阶层 。他们拥有本 企业 生产 资料的共 同所 有权 和 业
的牛产经营权 ,在取得与外 聘民工相 同甚至 更 多劳动报 酬外 ,
还从企业利 润 『分 到 …份红 利 ,这 一阶层 在全 国的分 布不均 f 1
匀。
为利益 同的阶层
一
入 商, 以近几年来这个雇工阶层 人数大幅度增加 。 所
七是个体 工商户阶 层。这个 阶层 是指 从事某项专业劳动或 自主经营 小型 工、 服 务行 业的农村居 民。在 生产和经营上丰 商、 要依赖于 自己的生产资料和 家庭 劳动力 。个体 = 1商户在地区分 = 布上不平衡 , 并且其收入状况也 参差小齐 。 八是指拥 有一 定生产 资料 、 有 ‘ 雇 定数量 雇_ 有 定经 L、
专业户和通过 农业 产业化经营被纳 入到市场 的承 包大户 , 他们 约 占农户总数的 1 % 是农业 劳动者 中最富裕的人 ; 一类是 由 0, 第
居 民的私营企业业 =阶层 。近几年来私营 业 已成为农村非农 } 三
中国古代的历史农业与农民
中国古代的历史农业与农民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社会,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承担着耕种土地、生产农产品的责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农业发展与农民的地位。
一、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农业的国家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部分地区就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
最早的农业是以采集、打猎为主的,人们开始种植和饲养一些简单的农作物和家畜。
随着社会的演变和人口的增长,农业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
在中国古代,农业主要通过耕种和养殖来进行。
耕种包括犁地、播种、施肥等活动,而养殖则包括饲养牲畜、养蚕等。
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社会地位的提升,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二、农民的生活与地位农民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劳动力,由于大部分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农民在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古代农民通常分为两类:自耕农和佃农。
自耕农是指拥有一定土地,自己耕种的农民。
他们拥有土地所有权,自主决定耕种的作物和种植的方式。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种植农作物,希望能够获得丰收和更好的生活。
佃农则是没有自己的土地,通过租赁他人的土地进行耕种的农民。
由于没有土地所有权,他们需要向地主交纳一定的租金或作物来换取土地的使用权。
佃农的生活相对较为艰苦,他们面临着较高的租金压力和劳动强度。
无论是自耕农还是佃农,古代农民的生活都与土地息息相关。
他们需要耕种、施肥、收割作物,并承担着风雨、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冲击。
与此同时,他们也经历着税收和徭役的压迫。
尽管如此,农民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土地上,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农业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农业在技术方面也有了重要的发展。
古代农民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农业技术体系。
在农耕方面,古代农民使用犁具、耕牛等工具进行耕种,采用秧田栽培、双季作等方式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现代农民形成的三个维度分析
现代农民形成的三个维度分析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现代农民在我国逐渐形成了新的特点和形态。
他们既继承了传统农民的耕种技术和农业知识,又具备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科技应用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现代农民的形成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经济维度现代农民在经济维度上表现为产业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和收入增长化。
在产业多元化方面,现代农民不再只依靠传统的种植或养殖业务,而是通过多种多样的产业和经营方式来实现收入增长。
一些现代农民向农业产业化、种养业结合、农旅融合等方向发展,不断拓宽经营领域,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经营规模化方面,现代农民逐渐摆脱了小农经济的困境,通过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实现了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提高了效益和竞争力。
在收入增长化方面,现代农民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服务增值等方式,不断增加收入来源和数额,提高了生活水平和财富积累。
经济维度是现代农民形成的重要维度之一,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文化维度现代农民在文化维度上表现为思想观念的更新、技能素质的提升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在思想观念的更新方面,现代农民不再囿于传统的经验和观念,而是借鉴和吸收了现代管理、市场营销、科技创新等理念,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思维和新理念。
在技能素质的提升方面,现代农民不再只是单一的劳动者,而是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增强的多面手,拥有一定的管理、营销、科技等技能,适应了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在文明习惯的养成方面,现代农民注重礼貌、卫生、环保、法制等方面的养成,提高了自身素质和家庭形象,有助于健康、和谐的社会关系建设。
文化维度是现代农民形成的重要支撑,也是现代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要素。
三、社会维度现代农民在社会维度上表现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公共服务的参与。
在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方面,现代农民通过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整合资源、强强联合,形成了规模效应和区域优势,提高了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浅谈建国以来小农户思想演进历程及政策展望
浅谈建国以来小农户思想演进历程及政策展望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在思想观念和政策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农户作为中国农村的主体,其思想演进历程和政策展望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着重探讨建国以来小农户思想演进历程及政策展望,以期了解小农户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
一、小农户思想演进历程1. 建国初期:生产主体地位稳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农村以小农户为主体,农村人口占据绝大多数。
在政策上,小农户被视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民的政策,保障他们的土地、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
这一时期,小农户的生产积极性较高,农业生产较为稳定。
2. 文革期间:集体化运动和大跃进文革期间,中国农村经历了一场意识形态的洗礼,农村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集体化运动和大跃进。
农村人口逐渐加入集体化的农村合作组织,小农户失去了土地私有的生产资料,开始参与大规模的集体生产。
在这一时期,小农户思想逐渐转变为集体主义和集体所有制观念。
3. 改革开放:小农户的经济自主权得到恢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小农户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权得到了恢复,他们开始在自己的田地上进行经济活动,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这一时期,小农户逐渐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4. 当代农村:小农户思想多元化随着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小农户思想观念也日益多元化。
在经济方面,一部分小农户开始发展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部分小农户则在政策扶持下选择就业外出,追求更好的生活。
在精神层面,一些小农户开始重视环保、健康等议题,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
小农户思想观念从以往的生产主体向综合发展的多元化思想转变,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政策展望1. 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是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保障小农户的土地承包权不受侵犯,鼓励土地流转,推动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新农人发展历程
新农人发展历程
新农人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新农人发展初期,主要是以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科技人员等为主体的创业创新者,他们开始尝试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农业生产、销售等领域,探索新的农业经营模式。
成长阶段: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农人群体逐渐扩大,涵盖了更多的职业背景和领域,包括农业科技、农业金融、农业电商等,他们通过创新实践,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提升阶段: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新农人开始注重品质品牌建设、产业链整合、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提升,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模式,同时注重与消费者需求的对接,寻求更高的附加值。
成熟阶段:随着新农人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开始在农业产业链、联合体、集群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合作和创新实践,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和品牌,推动了我国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总的来说,新农人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过程,他们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等手段,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古代农业的演变
兴起
战国
青铜器小巧精美
秦
西汉
用煤冶铁(最早)
“丝国”(丝绸之路)
东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青瓷
三国
魏晋
南北朝
灌钢法(硬度高、性能好)
白瓷
隋
唐
缂丝技艺
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五代十国
北宋
普遍用煤冶铁
江西景德镇成为“瓷都”;五大地方瓷窑
租佃经营谨此于自耕农经营(租佃契约)
第三次中原人口大量南迁(靖康之)
南宋
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元
明
自耕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鼓励小农垦荒
租佃经营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
清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鼓励小农垦荒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演变
时期
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丝织业与棉织业
陶瓷业
南宋
用焦炭冶铁
棉花传入内地
元
元代黄道婆:脚踏三锭纺车;
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
青花和釉里红(进入彩瓷时代)
明
流行焦炭冶铁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斗彩和五彩瓷
明中后期开始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明代中叶后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占据主导地位
清
丝织业的发展未曾间断
粉彩和珐琅彩
中国古代商业的演变过程
时期
商业的发展
东汉
王景治河,千载无忧
田庄式经营(依附关系强)
三国
翻车(曹魏,马钧)
370多种农书中包含了大量的水利建设内容。
初步开发江南
中国古代农业制度的演化
中国古代农业制度的演化概述中国古代农业制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演化和变革。
农业制度的演化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出,还对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始农业时期中国古代的农业制度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这个时期的人们以狩猎、采集和渔捞为生,农业生产非常有限。
人们过着游牧的生活方式,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和农田,对土地的使用权意识很弱。
公共农业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定居并进行农业生产。
在公共农业时期,土地属于全体公民共同所有,通过部落或村落共同管理和分配。
人们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农业耕种,实行共同劳动和收益。
农奴制度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农奴制度逐渐形成并延续了数百年。
农奴制度中,土地和农民的劳动力属于地主所有。
地主以赋税的形式剥削农民的劳动成果,导致农民生活贫困。
土地和劳动力的私有化加剧了社会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
封建农业时期隋唐时期,农业制度逐渐转变为封建农业制度。
皇帝和贵族拥有大量土地,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和地方官员作为封地。
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土地保障和农田扩张的动力。
农业改革时期宋朝后期开始出现农业改革运动。
该时期的农业制度演化较为复杂,封建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和生产方式逐渐瓦解,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土地使用权和自主经营权。
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机遇。
结论中国古代农业制度的演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从原始农业时期到农奴制度、封建农业时期再到农业改革时期,每个时期的制度变迁对社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农业制度的演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础。
参考资料1. 张燕生. (2001). 中国古代农业制度的研究. 清华大学出版社.2. 丁邦新. (2003).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从_二元结构_到_三元结构_中国_农民工_的户籍演变路径及其解决方案
摘要:我国的“农民工”实质上构成了二元户籍之外的“第三种户籍”,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待遇,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解决“农民工”问题可以考虑实施两步走战略:首先变现在的户籍“三元结构”为“新二元结构”,然后实施“新二元结构”到“一元结构”的转变。
关键词:农民工;户籍;新二元结构中图分类号:F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275(2008)02-0134-04From“DualityStructure”to“Three-dimensionStructure”———RegisteredPermanentResidenceofPeasantWorkerinChinaYUEPeng1,2,HUANGJie-yu1(1.SchoolofEconomicandManagement,YunchengUniversity,Yuncheng,Shanxi044000,China;2.SchoolofEconomicandManagement,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Abstract:Peasantworkerformsthethirdkindofregisteredpermanentresidencewhichnotincludeinthedualityregis-teredpermanentresidenceexistedinChina.Thediscriminatorytreatmenttopeasantworkerhadalreadyseriouslyhin-deredthefurther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Solvingtheproblemaboutpeasantworkercanbeimplementtwostagestrategies:atfirstwecantransferfrom“three-dimensionstructure”to“newdualitystructure”;andthenimplementthetransitionfrom“newdualitystructure”to“singlestructure”.Itsimplementingcourseisthehugesocialsystemengi-neering.WhethercouldsolvetheproblemaboutpeasantworkernotonlyconcernstheeconomicandsocietalsustainabledevelopmentbutalsochallengesandteststheabilityofadministrationofChinagovernment.Keywords:peasantworker;registeredpermanentresidence;newdualitystructure从“二元结构”到“三元结构”———中国“农民工”的户籍演变路径及其解决方案岳澎1,2,黄解宇1(1.山西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山西运城044000;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20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的发展,在我国出现了一种特殊社会阶层———“农民工”。
中国古代农民的构成及其变化
中国古代农民的构成及其变化一、问题的提出及笔者的研究态度关于中国古代农民构成的历史,史学界一些流行观点似乎有待商榷,而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入研究,笔者感到的问题有:(1)农民只是指或主要是指佃农吗?人们只要说到封建时代的农民,便会意识到佃农,因为人们认为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和农民,与地主处于对立面的农民当然是佃农了,然而佃农真能代表整个农民,可以不顾及与佃农并存的自耕农吗?事情正是这样,一些研究者忽视了自耕农的大量存在,农民结构就难于认清了。
(2)与第一个问题相联系,自耕农和佃农在农民构成中各占何种地位,谁是主体,有无变化?(3)古代的地主与农民构成是什幺关系,是绝对地与农民概念不兼容,不能在一定意义上被视为农民吗?(4)小土地所有制和小农制经济如何成为封建经济基础和专制基础?一些研究者是这样指出的,但是古代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是聚讼多年而不决的问题,且不说土地国有和私有的问题,就以多数人认为的大上地所有制在土地制度中占主导地位来说,小土地所有制又何以能有那样的作用呢?看来它同农民构成及与国家的关系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农民构成是研究农民问题的基础,设若连那些人是农民都不清楚,恐怕难于对与此相关的社会基本矛盾、阶级关系、等级关系、政府政策及其归宿、政治斗争及农民运动、中国古代历史特点等一系列重要历史问题作出准确的说明,因此对农民构成史值得下功夫作一番考查。
关于古代农民构成史,仅见几篇专题或涉及较多的论文,有王毓铨:激《写作提纲》[1],刘毓璜:《试论西汉时代的自耕农经济》[2],束世澄:《论汉宋间佃农身份》[3],杨国宜:《宋代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生活》[4]以及笔者的《关于中国封建时代自耕农的若干考查》[5]、《清代自耕农与地主对土地的占有》[6]等。
可以说研究尚很缺乏,但相关问题讨论很多,如土地所有制、农民战争都曾经是争论的热点,岐见多,这就使研讨的问题复杂化,增大了难度。
笔者对这题目范围大、时间跨度长、研究岐议多的论题,虽颇有兴趣,也有所接触,拜读了上述时贤的论文,还阅览了侯外庐《关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些普遍原理》[7]等论着,从各种观点中汲取可供加工的成份,但是研究还很不够,这裏想把探讨对象的时间定位在战国至清代,更主要的只是想提出一些思路和初步意见,以便向方家请教。
农村社会结构的演化研究
农村社会结构的演化研究农村社会结构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农村社会结构也在不断演化。
本文将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农村社会结构的演化过程。
一、农村社会结构的起源和发展农村社会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部落。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通过部落的形式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农村社会结构。
随着农业的兴起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得农村社会结构逐渐形成。
农村社会结构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
在封建社会时期,农村社会结构主要以地主、农民和佃农为基本阶层。
地主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拥有土地和财富,掌握着经济和政治的主导权。
而农民和佃农则是生产力的担当者,通过劳动为地主创造利益。
在农村社会结构的演化过程中,农业生产的发展功不可没。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结构逐渐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
农民作为农村社会的主体,对农村社会结构的演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劳动和创造的努力,推动了农村社会结构的进步与发展。
二、农村社会结构的特点和变化农村社会结构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较强。
相比城市社会的流动性较大,农村社会结构相对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这是因为农村社会的人口流动较少,且农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主要依赖于土地,这一特点限制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性。
其次,农村社会结构的层次清晰。
在农村社会中,各个阶层的身份和地位相对固定。
一般来说,地主居于社会的顶层,农民和佃农则是社会的基本阶层。
这种社会层次结构在农村社会中长期存在。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城乡人口流动,使得农村社会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三、农村社会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农村社会结构的演化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还与历史、文化、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户的演化逻辑与分类[摘要]本文基于历史视角讨论了农户的演变与分类问题。
指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内卷‛模式,农户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和作为生产与消费的联合体发生的变异,以新的劳动价值观为基础的‚拐杖‛逻辑与农户演化规律。
并对农户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指出了各种农户的基本特征与演化趋势。
从演化的角度证明了适度规模的、劳动和资本密集的、高效的家庭式农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框架农户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一般地说,‚三农‛问题研究应该以农户的科学分类为前提。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农户正处于一个以大分化和多维转型为特征的快速发展时期。
延续上千年的中国传统农户,在过去20多年的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中,沿着多维几何路径以多层次多重方式快速地分化与转型,以致使所有的‚三农‛问题都呈现出多样性、多质性、多维性和高度的复杂性。
这种情况几乎使所有的以泛泛而谈的一般农户为出发点的‚三农‛问题研究,或是黯然失色、陷于空洞,或是丧失科学价值,相关对策建议也显得不得要领。
正确认识农户的演化规律和分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对农户进行科学分类,已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然而,到目前为止,基于经济视角的农户分类研究并不多见,仅有的一些分类也大体上是基于农户的一些表面特征或某单一静态视角,有的则缺乏系统性。
例如,将农户分为贫困农户、维持型农户和市场型农户,或将农户分为小农户、种养大户、一兼农户、二兼农户、非农农户等。
农户的科学分类必需以农户的演化规律为基础,并能够反映各类农户的发展趋势。
本文对中国农户分化的研究,是以黄宗智‚拐杖‛逻辑下的、具有道义小农特征的传统农户为逻辑起点,在遵循‚拐杖‛演化逻辑的前提下,重点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劳动生产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因素对传统农户演化及其特征的影响,分析传统农户发生了哪些变化,其演变逻辑、路径与方向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对农户进行科学分类并指出各类农户的发展趋势。
二、黄宗智‚拐杖‛逻辑下的传统农户黄宗智‚拐杖‛逻辑下的传统农户在中国至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中国小农经济存在着严重的‚过密化‛这一事实为前提,并同时认为这种‚过密化‛源自农户家庭不能解雇多余的劳动力。
中国农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过密化‛的问题,这种‚农业过密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迫使中国农户转向单一的种植农业[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至少从17世纪起就已经基本上只生产粮食(黄宗智,2002)];由于制度方面的原因(如均田地的政治政策和多子继承制等),这种农户的农业生产规模一般较小;这样,当农户农业的过密化达到这样的程度:农户家庭无法通过单一的粮食种植来维持全部家庭成员的生存时,它就会转向劳动密集型的高产出的棉花种植与纺织或桑蚕业,或者在种植业之外寻求作为补充性收入来源的副业生产。
中国传统农户之所以能够做出这种结合性的产业选择,是基于一般农户经济单位的组织性逻辑:它既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消费单位,同时它的劳动力是既定的,因此,它会做出一个资本主义生产单位所不会做出的抉择,会愿意为(低于市场工资报酬的)自家消费之用而种植口粮,它会为了增加家庭收人而结合主业和副业、结合主要劳动力和辅助性劳动力的使用。
因此,中国传统农户的基本特征是:它必需借助于农业与副业生产这两条‚拐杖‛才能维持生存和小农经济的延续,其中农业是农户经济的主业和基础。
同时,这一特征隐含的前提是:中国传统农户的农业生产存在着‚过密化‛、小规模的问题,并且遵从一般农户的组织性逻辑。
最后,由上述前提必然会得出这样的推论:当传统农户试图以劳动密集投入的形式增加总产出时,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率和边际报酬递减的趋势,即‚内卷‛化。
这样,可以将我国的传统农户的演化逻辑和特征概括为:农业过密-既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消费单位、农户家庭不能解雇多余的劳动力-单一的种植农业(口粮种植)-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拐杖‛逻辑-边际劳动生产率和边际报酬的递减倾向。
三、中国农户的分化与演变逻辑直到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农户基本上仍然是延续上千年的传统农户,他们依然是按照‚拐杖‛逻辑并在多少已有所发展的农业领域和仍然很传统的副业领域,沿着劳动密集、边际报酬递减的路径维持着农户经济的运行。
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9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规模参与国际市场与全球资本大量进入背景下形成的城市经济的大发展,过去20多年发生的革命性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经济的商品化与市场化发展,从不同层面、以不同的力度冲击着传统农户,使其在人多地少、劳动密集的状况没有多大改变的条件下出现了分化,形成了具有不同倾向性的、特征显著的农户。
对我国传统农户分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基本层面的事实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从1978-2004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增加了7.6倍。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一方面使大量的人口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在为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产业多元化提供条件的同时,为农户的分化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使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使农业劳动者处于半就业状态,从而使农业收入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形成了农户分化的内在动力。
(2)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农业产业结构已从‚以粮为纲‛的单一种植业转向‚粮食-果蔬-肉鱼‛并重的农业结构。
从1978--2004年,狭义农业(种植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从80%降低到50.1%,而牧渔业所占比例则从17%上升到43.5%。
同时,在种植业内部,到2004年,蔬菜和水果占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37%。
也就是说,到2004年粮食、果蔬、肉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分别是31.6%、18.5%和43.5%。
这种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同传统农业一直沿着‚以粮为纲‛的单一方向的发展路径完全不同。
(3)农村就业结构的多元化。
1978年中国农村几乎是单一的农业就业结构,但到2004年,其就业结构:农业为61.6%,工业为10.9%,建筑业为6.8%,商业、服务业及其他为20.7%(总就业人口为49695.3万人)。
(4)城市化对农村人口的吸纳。
从1978--2004年,城镇人口在全国人15中所占比例由18%上升到42%,上升了24个百分点,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约1亿人。
上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村就业结构的多元化、城市化进程对农村人口的吸纳以及其他因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冲击着传统农户,使其出现了多元化分化的格局。
这种推动农户分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如下: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使我国农业大体上摆脱了传统的‚内卷‛式的发展模式。
根据黄宗智的研究,中国传统农业或农户经济大体上是沿着‚劳动投人的密集度增加-总产出增加-边际劳动生产率递减‛的路径发展的,劳动生产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部分农户由粮食种植转向棉花种植与纺织或转向桑蚕业,就属于这种‚内卷‛化的生产模式;20世纪50-70年代末,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在投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农业机械、良种、化肥等)的条件下,依赖原来劳动量的约4倍的投入,粮食总产量提高了约3倍。
这是可观的成绩,但是,每劳动日的报酬不仅没有提高,实际上是降低了。
相比较而言,在过去20多年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说明中国农业大体上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内卷‛式的发展模式。
尽管中国农业的‚过密化‛问题仍然很严重--那是人口自然增长太快的结果,但单位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
2004年,农业就业人员大体上维持在1985年的水平上(30596万人与30352万人),但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则由2541.6亿元提高到21224.9亿元,增加了8.35倍。
这种状态在粮食种植业的表现是:在粮食亩产逐步提高的前提下,单位土地投入的劳动越来越少了。
在陕西关中地区,许多农户投入粮食种植的劳动已很少了,播种与收割雇用机器作业,除草使用除草剂。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这种提高主要是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一些专业化经营,但农业仍面临严重的‚过密化‛、小规模的问题。
2.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与农村就业结构的多元化促使与推动了农户的多元化发展,使传统农户的分化形成了一种发散状、多路径、多方位的演化格局。
3.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半工半农的农户成为一种重要的农户形式,从而使‚既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消费单位、不能解雇多余的劳动力‛这一传统农户的质的规定性面临挑战。
问题的关键在于外出务工的性质,是一种补充性的劳动,还是一种替代性的就业选择?过去的农户所从事的副业劳动与今天农民工所从事的劳动是不同性质的就业活动,其产业性质亦是不同的。
前者的副业劳动仅是农业生产的一种补充,‚长江三角洲的农村手工业实际上从未成为一种耕作之外的替代性选择,而始终是作为耕作的补充的‘副业’活动‛(黄宗智,2006)。
其原因之一是当时手工业的劳动生产力水平很低,收入水平也很低,还不是独立的谋生就业形式。
因此,对于过去的农户来说,尽管已外出从事副业生产,但家庭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和作为生产与消费的联合体仍然是完整的。
而如今农民工所从事的就业劳动,至少就其性质而言,一部分已具有了替代性,已是独立的谋生就业形式。
这样,农户成员的外出务工活动就或多或少地破坏了农户作为一个生产单位的完整性,尤其是当务工劳动已占很大比重而农业劳动无论是在劳动投入还是收入方面都已占很小的比重这种状况已趋于稳定时,农户作为一个生产单位的功能就严重地退化了;相应地,农户作为生产与消费的联合体也就大大被削弱了,特别是作为自给自足的生产与消费的联合体大大被削弱了。
这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结果:农户家庭仍是一个消费单位,它的消费内容与形式货币化、社会化了,形成了一种居民化趋势。
至此,是不是说‚拐杖‛逻辑已经失效了?或者说这种农户已可以甩掉农业这条‚拐杖‛?对于这一问题,黄宗智是从农业仍是农户的家庭保险的角度来证明的:‚口粮地等于是一种社会保障,或者说是经济保险,因为如果一旦在城市失业,起码还有家可归,有地可糊口‛,‚外出打临时工的风险又反过来迫使人们依赖家里的小规模口粮地作为保险‛(黄宗智,2006)。
对此,需要说明两点:(1)这种证明是基于农户经济运行的特殊情况(一旦遇到意外),而不是基于正常情况;(2)口粮种植作为一种家庭保险,是以农户是一个独立的消费单位和社会保障、保险的不发达状态为前提的,并且与务工劳动的稳定性、收入水平和农业收入在总收人中的占比有关。
实际上,‚拐杖‛逻辑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农户的一种结合性择业逻辑,它既可以沿着‚内卷‛化的方向运行,也可以沿着‚去内卷‛化的方向运行,甚至是沿着反‚拐杖‛逻辑的方向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