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泥土教学案1

合集下载

课文《甜甜的泥土》教案

课文《甜甜的泥土》教案

课文《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理解课文《甜甜的泥土》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掌握文中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技能目标1. 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珍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2.2 教学重点和难点2.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2.2.2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对小明的深厚爱意和无私奉献。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珍贵。

第三章:教学方法和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使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情境中。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用教学卡片和实物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课文插图或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曾经体验过甜甜的味道吗?它代表着什么?4.2 朗读和理解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节。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信息和人物关系。

4.3 分析和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和人物性格。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4 应用和拓展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亲情主题,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

采用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5.2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节。

《甜甜的泥土》教案15篇

《甜甜的泥土》教案15篇

《甜甜的泥土》教案《甜甜的泥土》教案15篇《甜甜的泥土》教案1一、教学目标1、品读语言,感悟母爱,启发学生融进爱的世界;2、了解小小说特点,理解小小说惊奇结尾的意义;3、适时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倡导批判性学习。

二、教学重点1、重点:感受母爱亲情。

2、难点:发散性思维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设想1、本文是一篇小小说,故事情节较简单,但立意深远,所以怎样让学生从简单的情节中体会缺位母爱的无所不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2、运用直观教具吸引学生注意力,采用讨论,分组交流和谈话的方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打开,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意见。

3、教时:1课时四、教学进程1、情境导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背影》,文中谈到了父子间相互眷念的深情。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篇文章——《甜甜的泥土》,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又会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呢?我们先不谈,请大家看一副图片(展示图片),看了这副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母爱的伟大、无私。

2、引出文章体裁(小小说):老师展示这副图画的用意何在?和文章主题有关,母爱和泥土有什么关系?文章哪些地方写到了甜甜的泥土?文章结尾,讲的是埋在土里的奶糖化掉了,不是大家想的埋起来,还做好标志,下次挖起来再吃,结尾显得有点突然。

美国作家欧亨利讲过有一种文章体裁结尾很具有惊奇性,大家可能依据自己的文学知识积累来猜猜这是什么文体?小小说。

小小说:人物、环境、情节,“微型小说”、“超短篇小说”。

3、小说的人物、环境是围绕情节来设置的,这篇小说是围绕什么样的情节写的呢?请同学读文章(设置小组交流活动),归纳总结文章情节。

4、请一位同学用自己语言简单复述文章内容:一位离异母亲给在新家庭中受虐的孩子送奶糖吃的故事。

离异母亲是“她”,受虐孩子是“王小亮”,这是文章的两个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呢?(板书)送奶糖吃奶糖缺位母爱埋奶糖无所不在融奶糖融于社会5、师生交流:读文章时感觉文中哪些语句对你触动比较大,怎么样体现出母爱的无私、伟大,缺少母爱的艰辛、悲惨,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归纳点拨。

课文《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

课文《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

课文《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甜甜的泥土》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中所传递的价值观。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高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利用多媒体资源,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庭、友谊和社会责任的认同,增强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2.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动机。

掌握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3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所传递的亲情和价值观,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高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与亲情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美好时光,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动机。

3.3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所传递的亲情和价值观,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3.4 口语表达与交际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场景,提高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指导和评价,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动机。

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

《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

《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甜甜的泥土”背后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懂得感恩和回报。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

(3)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学会关心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内容,理解“甜甜的泥土”背后的故事。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甜甜的泥土》。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句子和段落。

(3)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1)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3)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如何运用课文中的积极态度面对困难。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与家人分享课文中的故事,讨论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2. 课堂作业:(1)完成生字词卡片练习。

(2)通过绘画或制作手工作品,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苏教版《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甜甜的泥土》感悟伟大的母爱,体会人间至亲至爱犹如宽广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启发学生融进爱的世界,去发现美、感受爱?以下是本人收集的《甜甜的泥土教案》,仅供大家阅读参考!甜甜的泥土教案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小小说,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一个离异母亲对孩子深爱,文笔细腻,文字优美,特别是结尾新奇,意蕴丰富,值得玩味。

设计理念:从课文整体感知入手,明确小说三要素是基础,品味文学作品语言,体会母子深情,让学生学会说话是重点,探究结尾新奇是难点。

三大板块层层推进。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说话,主动说话,积极讨论,体会情感。

紧扣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让文学作品的韵味充盈课堂。

教学目标:1.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母子深情。

2.感受语言的清新自然和笔法的细腻。

3.学习巧妙的构思。

教学步骤:一、导入: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潸然泪下,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学生跟唱)是的,母爱的天空是温暖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作家黄飞的《甜甜的泥土》,感受母子深情。

板书:甜甜的泥土一、走进课文,整体感知:1.谈谈对课题的理解:泥土应该是苦涩的,怎么会是甜甜的呢?明确: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

2 这是一篇小说,有必要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1)简述故事情节,让学生初步体会立意的新奇。

A 学生说说故事情节。

B 以小标题的形式拟。

如: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化奶糖(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2)人物在怎样的环境下活动,有何作用?(在文中勾画环境描写的语句)A 学生朗读,标记环境描写的语句。

B 环境描写的作用: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令。

b.为下文把奶糖埋在雪中伏笔。

c.为人物的悲剧命运定下基调。

(3)说说文中人物:明确:离异母亲、小亮、同学、老师等三、阅读体验,品位语言1.你能从哪些字句中感受到母子情深?学法指导:品读语句,可结合人物描写方法、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或可进行一些联想。

《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

《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

《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小小说立意新颖,结尾惊奇的写法。

2、体会小小说告诉人们的人间至亲至爱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真情。

[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母爱亲情。

2、难点:小小说的写法特点。

[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播放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片断,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力量。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复述小小说的故事,同学们加以评价。

三、理清文章结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把这篇小小说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1—5):破题,又称“交代”。

交代矛盾和冲突发生前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等。

第二部分(6—18):故事的开端,或称“起因”。

通过对“她”的行动和语言描写,表现她内心的震撼和悲痛。

第三部分(19):故事的发展部分。

写王小亮得到奶糖后的欢乐情景。

第四部分(20—21):故事的高潮。

写王小亮在家里受后妈虐待的情况。

第五部分(22—24):故事的终结部分,也是矛盾冲突的'结果。

写王小亮感受到了至爱真情。

四、探究这篇课文以优美的文字、细腻的笔法表达了一个离异母亲对孩子的爱。

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种爱?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让学生通过读、品、演、议、思,了解作品内容,深入角色内心,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分享成功的欢乐,感受母亲的亲情和人间友情的熏陶。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说法,鼓励大胆发言。

五、品味语言研读句子,讨论问题。

1、“都放学了。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课文中有些故意省略的内容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明白。

你能联系上下文,说出“她”些什么吗?2、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

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

王小亮知道这包糖是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1、“她”(过去的妈妈)知道中午放学后儿子王小亮没有出校门回家,她更知道王小亮因为得不到现在的爸爸妈妈的爱抚而过着艰难的日子,如中午不能回家吃热饭,只能在学校里啃冷馍。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甜甜的泥土》教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理解小说中个性鲜明、富有人情味的人物形象;2. 掌握小说中的写作技法;3. 理解小说表达的主题思想。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2.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合作意识;4. 培养学生爱好文学作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说中的写作技法,理解小说表达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个性鲜明、富有人情味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课前导学,预习小说《甜甜的泥土》中的主要内容,把预习的结果以日记形式呈现出来。

在上课时可以对自己的预习结果进行讨论,加深对小说中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二)教学方式本节课采取小组合作形式,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

每个小组分配一段小说内容,学生们需要一起合作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技法,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三)教学内容1. 进入主题让学生读一遍第一章节,使用情感图谱,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对小说中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感受,并分享给同学。

2. 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1)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们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小凤仙、马晓峰等,给出相关的情节描写,并分析描写的技巧。

(3)结合小组的分析结果进行班级展示。

3. 主题思想的分析(1)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表现人性、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主题思想,并进行班级展示。

4. 写作技巧的应用(1)分析小说中的写作技巧。

(2)结合小组分工协作,让学生们准备小说中的写作技法并进行展示,演示分析小说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对话等。

(四)作业安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分析结果,写出关于小说的读后感。

五、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内在感受。

《甜甜的泥土》教案设计

《甜甜的泥土》教案设计

《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理解课文《甜甜的泥土》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生词和短语进行句子表达。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懂得珍惜家人对自己的爱。

2.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会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甜甜的泥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短文,通过讲述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从而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爱。

2.2 教学重点1.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2.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对亲情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认识。

2. 提问学生对家人的爱有什么感悟,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

1. 学生自读课文《甜甜的泥土》。

2. 老师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3 生词和短语学习1. 老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模仿。

2. 学生运用生词和短语进行句子表达,老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3.4 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目。

2. 老师批改并给予讲解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知识的掌握和对技能的运用。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和进步。

4.3 教师评价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5.2 亲子活动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一次亲情活动,如一起做饭、看电影等,增进亲子关系。

第六章:教学资源提供《甜甜的泥土》的原文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6.2 生词和短语列表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6.3 课堂练习题目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甜甜的泥土教案

甜甜的泥土教案

甜甜的泥土教案甜甜的泥土教案2篇甜甜的泥土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对比体会母子情深。

通过对结尾的探究理解本文的主题。

教学重点:对比手法;母子情深教学难点:本文的构思;主题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背景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幸福的,那么离开妈妈的孩子呢?也许今天的课文会给你带来答案,让我们一起走进黄飞的《甜甜的泥土》。

(ppt显示学习目标)二、研习:(一)夯实基础:听读课文,要求:听准字音;速看课文,看完后,想想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

讨论、交流糖是如何到达主人公的手里?(二)理解文意:谁是本文的主人公?除了他文中还有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王小亮被这些人包围着,他幸福吗?试说说理由文中运用对比的地方还有哪些?对比有何作用?看一篇文章,光了解它的基本意思是不够的,还得有自己的.见解。

(三)发现问题:再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看看课文有没有什么地方不合常理。

例如:泥土为啥是甜的?漫天飞雪的季节,糖怎么就化了?为什么在母亲的怀里没化?如此关心孩子的母亲怎就不知孩子在几班?她为何不能和传达室的老人聊聊相关情况?……三、小结:1、文章概括。

2、对照学习目标看看自己是否完成。

3、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选片段朗读,注意情感。

四、布置作业:1、如果王小亮就在你面前你打算送他什么礼物?2、请给王小亮写封信表示你对他的关心,注意信的格式。

甜甜的泥土教案2【教学目标】1、熟悉文本,能复述故事情节。

2、准确地说出“甜甜的泥土”的含义,理解文章的主旨:离异的母亲对孩子深厚又令人心酸的爱。

3、分析文中其他人物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理解立意的新奇,结局的惊奇。

【教学重难点】1.以人物为核心,理解作品主题。

2.新奇的立意和结尾。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亲情是永远不老的话题,《背影》中那份永恒的父子深情还在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扉。

母子情也同样弥足珍贵,一个失去母爱滋润的孩子会有怎样令人心酸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泥土》,去倾听王小亮的心声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其它学生认真倾听,感受你从“甜甜的泥土”中品尝到的别样滋味。

《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18篇)

《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18篇)

《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18篇)《甜甜的泥土》教案1备课人:巩丽萍导学目标1、体会离异的母亲对儿子的至爱之情;2、感受母子深情。

自学预习一、读准下列词语黯(àn)淡呆滞(zhì) 蹭(cèng) 蓦地(mò dì) 愣怔(lèng zheng) 吮(shǔn) 涮(shuàn)净晕眩(yūn xuàn)二、这篇小说描写了王小亮过去的妈妈送来了他最爱吃的奶糖,以及王小亮把糖分给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但是由于害怕现在妈妈不得不将糖埋藏在回家的路上,以至融化到泥土中。

正当他为糖化感到伤心时,他想到了母亲、老师、同学以及好心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甜到了心里。

三、自由朗读或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朗读时要注意的事项① 把握感情基调:沉重→快活。

悲愤凝重——喜悦明快② 叙事部分要妮妮动听地以讲述故事的风格来朗读。

③ 描写内容处理为场景感、画面感较强的描述风格。

④ 人物语言体现人物的年龄、性格、性别…… ⑤ 朗读节奏:轻快型、凝重型低沉型、高亢型舒缓型、紧张型四、母亲是个神圣伟大的称呼,让我们高唱一曲献给母亲的歌:“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 纪伯伦二、明确文章中的几个问题1、文章中的“她”是谁?到学校来干什么?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她到学校来是给心爱的儿子送最爱吃的奶糖我们可以从2、哪些语句看出她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专心致志地等候放学后的儿子、见不到儿子后内心的悲痛3、王小亮得到奶糖后,“惊喜极了”。

他知道这包奶糖是谁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知道。

�②吃了奶糖后,当晚就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

4、如果文中的王小亮就是你,那么你拿到母亲送来的奶糖会怎么办?课文中王小亮又是如何处置奶糖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先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过去的妈妈”送来的奶糖,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埋藏好奶糖。

甜甜的泥土教案

甜甜的泥土教案

甜甜的泥土教案【篇一: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母子深情。

2、学习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方法。

3、学习妙用对比的手法。

四、品味包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1、母子深情2、品味关键字词句。

3、理解“甜甜的泥土”的深刻含义。

课时:一节课教学内容:一、导入课题:(1分钟)老师讲述: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母爱,那么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对母爱有着怎样的渴望?社会都给了他们哪些关爱呢?带着这样两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作家黄飞的小小说《甜甜的泥土》。

板书:甜甜的泥土二、整体感知课文情节(8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合作解决生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

(指名一学生板演)(2)听写词语。

(指名一学生板演)呆滞夺眶而出气势汹汹情不自禁2、思考:文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为什么王小亮觉得泥土是甜甜的?明确:他将糖埋在路边的雪堆里,第二天糖与雪水融化渗入大地。

板书:糖3、问:糖哪来的?明确:王小亮的母亲(以前的妈妈)送来的。

总结:这一内容在小说的前端告诉了我们。

我们据此可以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为“母亲送糖”板书:(在“糖”前写)“--”和“送”4、请大家依照这样的句式简洁地概括一下文中后面的情节。

送糖--得(传)糖--分糖--埋糖--挖糖--尝糖(泥土)板书:得(传)糖--分糖--埋糖--挖糖--尝糖由此可见:糖是本文的线索。

本文的结构非常严谨、精致。

三、研读人物形象过去的妈妈:5、通过全文内容,我们知道送奶糖给王小亮的是她的亲生母亲(过去的妈妈),为什么文章开头却不直接点明这一点?明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6、这位母亲为什么送奶糖给王小亮?明确:为王小亮过生日7、她为什么不在家中为儿子过生日?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结合课文第11--18段内容)明确:她与王小亮的爸爸离婚了。

王小亮不她(亲生妈妈)住一起,并且两人难得见面。

8、虽然与王小亮的爸爸离婚了,可是小亮的妈妈依然惦记着儿子,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甜甜的泥土》教案(高邮开发区初中赵桂珠)

《甜甜的泥土》教案(高邮开发区初中赵桂珠)

《甜甜的泥土》教案(高邮开发区初中赵桂珠)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顾类似的课程或经验,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提出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和目的。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类似的课程或经验,例如之前的科学实验或观察活动。

2. 提出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例如探索甜甜的泥土的成分和特点。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甜甜的泥土的认知和期待。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2. 记录学生的分享和思考过程。

第二章:探索甜甜的泥土的成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甜甜的泥土成分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

2. 学生能够了解甜甜的泥土的主要成分。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甜甜的泥土的外观和质地。

2. 介绍甜甜的泥土的主要成分,如糖分、水分、有机物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甜甜的泥土的外观和质地,例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

2. 教师介绍甜甜的泥土的主要成分,并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和解释。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甜甜的泥土成分的理解和观点。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过程,记录学生的分享和讨论内容。

2. 学生完成简单的填空题或选择题,检验对甜甜的泥土成分的理解。

第三章:甜甜的泥土的口感和味道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甜甜的泥土的口感和味道的感知能力。

2. 学生能够描述甜甜的泥土的口感和味道特点。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尝试甜甜的泥土的口感和味道。

2. 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描述甜甜的泥土的口感和味道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尝试甜甜的泥土的口感和味道,例如用舌尖品尝或用手触摸。

2. 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描述甜甜的泥土的口感和味道特点,例如甜度、湿度、香气等。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察结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尝试和观察过程,记录学生的分享和讨论内容。

2. 学生完成简单的填空题或选择题,检验对甜甜的泥土口感和味道特点的理解。

《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3 篇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第三单元的内容安排上主题是“至爱亲情”。

至爱亲情,血浓于水。

本单元的课文中,一个背影,融注了深深的父爱;甜甜的泥土,蕴含着不言自喻的母爱;人琴俱亡,呈现了兄弟的手足之情;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单元主题与学生比拟贴近,但由于本单元五篇课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生活的现代相隔较远,学生不太简单了解:没有离开家庭的经受就不能深刻地感悟简简洁单背影中的深深父爱,处于安康家庭的孩子无法品尝出泥土中的“甜”味,家庭富有的孩子无法深刻体会贫困的父母宁可饿死也不为优越的条件而送走自己的孩子;现代的独生子女很难感受到兄弟的手足之情;……所以,怎样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很是关键。

教师应依据教学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够使教学拓展和力量迁移得到有效落实的情境,帮忙学生深刻感悟这种“至爱亲情”。

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人物身上、多个角度和侧面,去领会那种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从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肯定的升华作用,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爱我社会。

因此,教学中要留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拓展去熟悉人物的形象,体会文章中表现出的父母兄弟的至爱亲情。

作为教师,肯定要糊涂地意识到,学习本单元,决不只是简洁的学习文中写到的几个人物,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大事的同时,体会父母兄弟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引起共鸣,从而能够在平常的生活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深刻的爱、别人对自己无形的关爱……体会到人间到处有真情,做到课内外打通,不局限于课本,也不脱离开课本,在课本的根底上拓展、迁移,升华,将自己的体会形成文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依据本单元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

如围绕以《背影》为动身点,引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进展朱自清作品的风格探究;学习了《甜甜的泥土》后,指导学生进展社会调查,如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围绕《父母的心》可以进展中西文化的特色比拟等等。

《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设计

《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设计

《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设计《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设计《甜甜的泥土》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2、能力目标:理解“甜甜的泥土”的含义,体会小小说立意新颖,结尾惊奇的写法。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深沉伟大,学会珍惜母爱,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王小亮的亲生母亲对他的深沉的爱。

教学难点理解“甜甜的泥土”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老师讲述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一个八个月大的婴儿靠母亲咬断食指流出的鲜血,奇迹般地生存下来;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中,又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扛住了巨石,保住了身下的孩子,在弥留之际,她在手机上写下了这样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长大后一定要记得妈妈永远爱你!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3、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表达至爱亲情的文章——《甜甜的泥土》。

(板书题目、作者)二、、出示目标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2、理解“甜甜的泥土”的含义,体会小小说立意新颖,结尾惊奇的写法。

3、品味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母子深情。

三、设疑自探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准下列词语黯(àn)淡愠(yùn)色踉跄(liàng qiàng)馍(mó)蓦地(mò dì)吮(shǔn)渗(shèn)入蹭(cèng)呆滞(zhì)愣怔(lèng zheng)涮(shuàn)净晕眩(yūn xuàn)2、学生设疑:(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文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主要写谁?(3)、“甜甜的泥土”有什么含义?(4)、文中令你感动的语句有哪些?说出让你感动的原因?(1)、本文围绕什么线索如何展开故事情节(2)、文章中哪个人物留给你的印象最深?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3)、文章为什么以“甜甜的泥土”为题?四、解疑合探1、小组讨论自探过程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甜甜的泥土》教案

《甜甜的泥土》教案

《甜甜的泥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甜甜的泥土”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美好情感的体验。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母爱的伟大和亲情的可贵,培养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2)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情感,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甜甜的泥土”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甜甜的泥土”所代表的母爱和亲情。

2. 学会联系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提高情感素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小组合作学习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齐读课文《甜甜的泥土》。

(2)请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理解“甜甜的泥土”的象征意义。

3.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

(2)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甜甜的泥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感受。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在课文中学到的美好情感。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学生谈谈自己对母爱和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布置作业:回家后,写一篇关于“我身边的甜甜的泥土”的作文。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深入理解“甜甜的泥土”的象征意义,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甜甜的泥土》教案

《甜甜的泥土》教案

《甜甜的泥土》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和评价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2.理解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准备1.课文《甜甜的泥土》2.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泥土是什么味道的吗?有人说泥土是苦涩的,有人说泥土是芬芳的,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泥土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

三、分析课文1.分析主人公小明与母亲之间的感情。

a.描述小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b.描述母亲对小明深深的爱。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a.拟人手法:如“甜甜的泥土”。

b.象征手法:如“泥土”象征母爱。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课后思考,生活中你是如何感受母爱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题。

二、深入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a.描述小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b.描述母亲对小明深深的爱。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a.拟人手法:如“甜甜的泥土”。

b.象征手法:如“泥土”象征母爱。

三、课堂讨论1.讨论题目:如何理解课文中的“甜甜的泥土”?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题。

二、作文点评1.点评学生作文,分析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

2.提醒学生珍惜母爱,关爱他人。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课后阅读关于母爱的其他文章,感受母爱的伟大。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甜甜的泥土》,让学生深入理解母爱的伟大,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素养。

2.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甜甜的泥土》的课文教案

《甜甜的泥土》的课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所传达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美好情感。

(2)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分析人物形象,领会课文所传达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细腻的情感描写,如何引导学生体会。

(2)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适时停顿,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结构。

3. 学习生字词(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巩固学生记忆。

4. 分析人物形象(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2)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人物形象,领会课文所传达的道理。

5. 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

(2)引导学生思考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描绘一下你心中的“甜甜的泥土”。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课文中所传达的道理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甜甜的泥土的教学方案(最新)

甜甜的泥土的教学方案(最新)

甜甜的泥土的教学方案
1 导入:泥土是什么味道的,你听说过甜的泥土吗?为什么文中说“甜甜的泥土”?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准确地复述故事内容学生读文章,讨论与交流,复述故事内容
2 组织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讨论
3 读文章时感觉文中哪些语句对你触动比较大,为什么?朗读、分析、品味语句,
4 文中的王小亮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为什么?读课文,小组讨论。

5 故事最主要发生在两个主要人物之间,而文章还刻画了其他人物,怎么刻画的?这些人物的存在有没有必要,起到了什么作用?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已见
6 组织学生交流、探讨读课文,小组交流。

7 当王小亮发现奶糖融化后,“呆呆地凝视着”,此时此刻他可能想到了什么?请以第一人称写一段心理活动。

8 文章的结尾按理是个悲剧,可作者却在最后说“那泥土,甜丝丝的”,你能说说泥土为什么是甜甜的吗?学生思考、交流课后学习: 1、请你调查一下,现代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内容
板块
甜甜的泥土
认定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语言的清新自然和笔法的细腻。

学习巧妙的构思。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母子深情。

情感与态度: 人间至亲至爱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真情。

教学重点:感受母爱亲情。

教学难点:学习小小说立意新颖,结尾惊奇的写法
自主学习1初读:用圈读生字词的方法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黯淡()愠色()晕眩()蹭着()呆滞()踉跄()吮着()渗入()解释词语:踉跄:
呆滞:
惶然:
2.再读:整体概括(用几句简洁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本文写了
表达了
3. 品读:分层概括(找出贯穿全文内容的线索)
交流展示1、读准字音,将拼音写在黑板上。

2、解释词语,相互补充。

(如果有疑问提出来)
3、用几句简洁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4、分层概括(找出贯穿全文内容的线索)
经历一段故事:
选点概括(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个角度)
从看,
这是一个的故事体验一种滋味:
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你从中体验到了怎样的滋
味。

收获一点启示:
默读课文,思考
1、王小亮的遭遇已经很不幸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让奶糖被冰雪消融、渗入泥土呢?
2、经历了这些遭遇,小亮的心里为什么还会充满阳光呢?
3、学生提疑
传递一份真情:
1,今天是小亮的生日你打算为他送上一份什么礼物?
2,请你以小亮的身份给多多写一张名信片,帮多多的妈妈劝劝多多?要求:
(1 )主题鲜明、有说服力。

(2 )语言简练、委婉,50字左右。

(3)可适当引用名言。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你能想象出老师此时此刻的神情和心理活动吗?
请把这种神情和心理活动描述出来,不少于200字。

实践作业:
亲人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你们有没有想过也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哪怕为他们盛一次饭,捶一回背,今天,老师就布置你们一个作业,为一个你至亲至爱的人做一件事,来增进你们之间的亲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