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对果蔬保鲜剂成分的探究,认识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性质,了解通过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一类物质性质的方法。
(二)通过对果蔬保鲜剂成分性质的探究,提高通过科学探究获取并加工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对于证明无明显实验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的一般思路。
(三)通过对果蔬保鲜剂使用注意事项的研究,体会化学品的保存、选择和使用与物质性质的重要关系,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四)通过对化学品在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体会科学地利用物质性质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学科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价值。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处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主题下的二级主题:“常见的物质”中的知识范畴,是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是对常见的酸的学习中所形成的“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巩固和加深,同时也为后面从微观本质认识酸与碱的反应奠定基础。
在真实的情境下,借助实验探究,将常见的碱的学习过程与问题的解决过程相融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又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通过物质类别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在生活中还积累了一些选择和使用化学品的经验;在面对真实复杂的问题时,愿意从化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解决。
但在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上,还缺少相应的巩固,应用也不够灵活;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尚未形成较完整的探究思路;对化学品的安全、合理使用缺少更为丰富的想法和措施。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果蔬保鲜剂成分的了解,认识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对果蔬保鲜剂成分的研究,了解通过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一类物质性质的方法。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认识气调型【图片引入】蔬果腐烂有哪些方法可以保鲜呢?【资料】气调型果蔬保鲜交流经验提出真实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常见的碱的教案
常见的碱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碱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常见碱的命名和常见化学方程式。
3. 了解碱的应用领域与作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碱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常见碱的命名和常见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难点:1. 掌握碱的应用领域与作用。
四、教学准备:教材、实验装置、实验材料、幻灯片、化学试剂、碱性物质。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 引导学生复习酸和碱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相互作用。
2. 提出问题:碱是什么?常见的碱有哪些?第二步:讲解碱的定义和性质1. 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碱的定义:碱是能够溶于水产生氢氧根离子( -OH) 的化合物。
2. 解释碱的性质:呈碱性溶液,能中和酸,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第三步:介绍常见碱的命名和化学方程式1. 列举常见碱的名称: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钙(Ca(OH)2)等。
2. 根据离解式,讲解碱的化学方程式:碱 + 水→盐 + 水。
第四步:实验演示1.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酚酞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解释碱的中和性质。
2.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测定pH值的变化,展示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第五步:讲解碱的应用领域与作用1. 介绍碱的应用领域:肥皂制造、清洁剂、中和酸性土壤等。
2. 解释碱的作用:中和酸的效果、清洁和去污能力。
第六步:课堂练习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讨论。
2. 批改练习题,解答学生提问。
六、教学总结:1. 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概括碱的定义和性质。
3. 强调常见碱的命名和化学方程式。
4. 总结碱的应用领域与作用。
七、作业布置:1. 回答课堂练习题。
2. 阅读相关教材,总结碱的应用案例,并写下感想。
以上便是常见的碱的教案,通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碱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通过实验演示、课堂互动和练习题的参与,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增强对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基本操作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
【重点难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是重点,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是难点。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品】仪器:试管、镊子、表面皿、滴管。
药品: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熟石灰、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稀盐酸、大理石。
那么,NaOH能否与CO2反应呢?请同学们实验,并思考实验现象中的道理。
学生思考。
质疑,再次激发兴趣。
【探究实验四】指导学生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的对比实验。
【提问】如何知道氢氧化钠是否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呢?请设计你的方案。
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价。
学生操作实验,体验不同反应的不同结果。
学生思考、讨论。
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考严密性的科学素养。
【探究实验五】指导学生做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
在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浓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振荡烧杯,观察。
观察现象、思考问题。
讨论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最后得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正确结论。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及书写这一类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板书】2.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整理笔记,加深理解氢氧化钠的性质。
巩固、理解、记忆。
【追问】你认为以上的实验严密吗?为确认反应真的发生了,你想补充什么实验?【补充实验】向塑料瓶中的溶液里滴加稀HCl,观察现象。
【提问】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结论?学生反思。
学生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
加强对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的培养。
让学生在实验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
【提问】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钠应如何保存?分析如何保存NaOH的方法及其原因。
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
常见的碱教案
常见的碱教案教案一:主题:了解碱的特性和用途目标:1. 认识碱的定义和特性;2. 理解碱的用途和重要性;3. 掌握几种常见的碱及其作用。
时间:1课时资源:1. PPT演示;2. 碱性物质示例: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3. 实验材料:酸性溶液、酸碱指示剂、滴管、试管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发学生思考问题:“我们平时在哪些场景中会用到碱呢?” - 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思考碱的特性。
2. 呈现:- 使用PPT展示碱的定义、性质和特性,并重点介绍常见的几种碱性物质。
- 对比酸和碱的特性,引导学生理解酸碱的中和反应。
3. 实验:- 将酸性溶液倒入试管中,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 给学生分发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氨水,让他们观察和测试这些碱对酸的中和作用。
4. 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碱的特性和用途,以及常见的碱性物质。
5. 拓展:- 分组让学生调研和报告一个特定的碱性物质的用途和应用范围。
评估:1. 提问学生对于碱的定义、特性和用途;2. 综合评价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案二:主题:酸碱中和反应目标: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规律;2. 掌握常见酸碱反应的平衡方程式;3.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时间:1课时资源:1. PPT演示;2. 实验材料:酸性和碱性溶液、酚酞指示剂、滴管、试管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展示一张图片,出示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反应呢?”- 引导学生思考,指导他们回忆酸碱中和反应的内容。
2. 呈现:- 使用PPT展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规律,并给出常见的酸碱反应方程式。
3. 实验:- 将酸性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慢慢滴入碱性溶液,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4. 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让他们解释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5. 应用:- 通过教师案例或学生调研,介绍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加工、医药制剂等领域。
初中化学常见的碱的教案
初中化学常见的碱的教案
主题:常见的碱
目标:学生了解常见的碱及其性质,掌握常见的碱的命名和化学式,了解碱的应用和作用。
一、导入(5分钟)
让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简单介绍什么是碱,以及碱的性质。
二、学习常见的碱(15分钟)
1. 讲解常见的碱有哪些,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
2. 理解碱的性质:碱的PH值大于7,能与酸中和产生盐和水,能与酸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
三、探究实验(15分钟)
1. 实验一:观察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
材料:碳酸钠、盐酸、试管。
步骤:将碳酸钠加入盐酸中,观察气体的释放和试管口的气泡。
2. 实验二:观察氨水和醋酸的反应。
材料:氨水、醋酸、试管。
步骤:将氨水滴入醋酸中,观察溶液的变化和产生的气味。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请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对于碳酸钠和氨水属于什么物质。
2. 总结碱的性质和常见的碱有哪些。
五、拓展应用(10分钟)
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常见物质是碱性物质,并举例说明其应用和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你知道哪些常见的碱?它们的化学式和性质是什么?
2.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碱的应用和作用。
【教学心得】
这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碱的性质和常见的碱,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
究能力。
同时,拓展应用环节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碱性物质的应用和作用,不断提升自己的化学素养。
初中化学常见的碱教案
初中化学常见的碱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碱的性质和常见种类;2. 掌握碱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3. 能够正确使用指示剂检测酸碱性。
教学重点:1. 碱的定义和性质;2. 碱的常见种类;3. 指示剂的类型和使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碱的酸中和反应;2. 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学科教学大纲》;2. 实验器材:试管、酚酞溶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碱的概念,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碱,并讨论其常见的应用和性质。
二、讲解碱的性质和常见种类(15分钟)1. 碱是指在水中产生氢氧化物离子的化合物,具有苦味和腐蚀性。
2. 常见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并介绍它们的化学式和性质。
三、探究碱与酸的中和反应(10分钟)1. 结合实验,观察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并观察生成的盐和水。
2. 引导学生总结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化学方程式。
四、学习使用指示剂检测酸碱性(10分钟)1. 介绍酚酞、溴蓝和酚酞等常见指示剂,在试验中演示它们检测酸碱性的方法和原理。
2. 让学生进行操作实验,体会指示剂的变色反应。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碱的性质和常见种类;2. 引导学生思考碱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与酸的作用进行对比。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碱的性质和常见种类,掌握碱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能够正确使用指示剂检测酸碱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
同时,需要引导学生探索碱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让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教版九年级下化学10.1《常见的碱》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化学10.1《常见的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碱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常见的碱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判定物质是否为碱。
二、教学重点1.碱的概念和性质;2.常见的碱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种常见的碱溶液,测试纸,实验器材;2.学生准备:笔记本、教科书。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酸的知识,向学生提问:你们能回忆一下酸的性质和常见的酸吗?2.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有什么不同?学习碱的概念(10分钟)1.老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碱的定义和性质。
2.老师使用示意图,解释碱的离子性、导电性和腐蚀性等性质。
3.学生跟随着教材,记笔记以加深对碱的概念的理解。
学习常见的碱(15分钟)1.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常见的碱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比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等。
2.老师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展示不同碱溶液的特征,如溶液的颜色、导电性等。
3.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并加深对常见碱的理解。
碱的实验检测(15分钟)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用盐酸作为试剂,依次将三种溶液中加入盐酸,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2.学生们共同讨论反应结果,判断出哪些溶液是碱性溶液。
3.老师指导学生总结,建立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
巩固与拓展(15分钟)1.老师提供更多的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碱,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案例中学习,如肥皂、洗衣粉等。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碱的实际应用调查研究。
3.学生逐一报告实验结果和调查研究结果,分享彼此的发现和经验。
五、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碱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了常见的碱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
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判断物质是否为碱。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和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六、课后作业1.阅读教科书,复习本节课的内容;2.思考一下碱的实际应用,并写一篇简短的作文;3.向身边的人询问一下他们对碱的了解和应用。
常见的碱教案
常见的碱教案
常见的碱教案有:
1. 硷的概念和性质:介绍什么是碱以及常见的碱的种类,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以及它们的性质,如溶解性、pH值等。
2. 碱的酸碱中和反应:讲解碱与酸的中和反应,示例包括酸碱滴定反应、酸雨中和等。
3. 碱的应用和实验:介绍碱的实际应用,如肥皂的制作、清洁剂、护肤品等。
还可以包括一些与碱相关的实验,如中和实验、酸碱指示剂实验等。
4. 碱的危害和安全使用:讲解碱对人体和环境可能带来的危害,如眼睛、皮肤的灼伤等。
同时,提醒学生正确使用碱类物质,并介绍相关的安全措施。
5. 碱的应用案例研究:选取一些实际案例,如家庭清洁产品中碱的使用,或者碱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碱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碱教案内容,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知识水平,可以适当调整和扩展内容。
《常见的碱作业设计方案》
《常见的碱》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碱的观点及性质;2. 掌握常见碱的种类和用途;3. 能够正确区分碱和酸;4.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碱的观点及性质;2. 常见碱的种类和用途;3. 碱和酸的区分;4. 碱的实验操作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1. 碱的性质和种类;2. 碱和酸的区分;3. 实验操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械、教学实验用品等;2. 学生准备:进修笔记、实验报告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碱物质,引发学生对碱的认识和兴趣;2. 讲解:介绍碱的观点、性质、种类和用途,引导学生理解碱的重要性;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碱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碱的认识;4.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稳固知识。
六、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包括碱的观点、性质、种类和用途,并写出至少三种常见碱的名称及其用途;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碱实验进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实验心得;3. 知识扩展:要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碱的知识,并撰写一篇关于碱的钻研报告。
七、教学评判:1. 学生教室表现:观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听课态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2. 作业评判: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进行评分,评判学生对碱的掌握水平;3. 知识检测: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碱知识的小测验,检测学生的进修效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2. 教学改进:总结教学经验,找出不足的地方,不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本次《常见的碱》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碱的相关知识,提高进修效果。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
人教版初中化学常见的碱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常见的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能够区分不同碱的特点。
3. 能够正确使用试剂和仪器开展实验,探究碱的性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正确理解酸碱中和反应。
三、教学内容
1.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
2. 碱的性质:碱呈碱性滴试纸变蓝色、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等。
3. 碱的用途:氢氧化钠用作家庭肥皂、清洁剂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钠、氨水等常见碱的物质,引导学生了解碱的性质和用途。
2. 讲解:介绍碱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理解碱的化学性质。
3. 实验:进行实验验证碱的性质,让学生亲自操作试剂和仪器,探究碱的化学反应。
4. 总结:总结碱的性质和用途,强调碱与酸的中和反应,澄清学生疑惑。
五、巩固与拓展
1. 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掌握碱的化学性质。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开展更多的碱的实验,探究碱的更多化学性质。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常见的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碱的特点,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及时回顾与总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本节课将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碱性物质的存在和作用。例如,在讲解氨水的去污原理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氨水清洗衣物上的油渍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碱性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此外,还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如氨水工厂的生产过程、石灰水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碱性物质的生产和应用场景。
5.多元化作业布置:我布置了多种类型的作业,如教材练习题、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案例亮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和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等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些亮点都是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成功之处。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结合教材和实验,系统地讲解碱性物质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首先,我会讲解碱性物质的基本概念,如碱的定义、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等;然后,通过实验演示和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碱性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溶解性、腐蚀性等;最后,我会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讲解碱性物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氨水在清洁剂中的应用、石灰水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等。
3.小组讨论与合作:在学生掌握碱性物质的基本知识后,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际问题。
4.总结归纳与知识体系:在小组讨论后,我邀请学生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梳理。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石灰水清洗墙面,引发学生对碱性物质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更好地导入新课。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25
课题常见的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并了解其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酸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碱性物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辨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
【教具准备】白色点滴板、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氢氧化钠”内容,回答: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51.为什么氢氧化钠俗名叫“火碱,烧碱,苛性钠”?2.不慎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如何处理?【活动与探究1】请同学们按P实验10-5完成实验,并作好记录。
55【展示交流】各组展示实验现象及分析【归纳总结】Na0H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解,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2.化学性质:有强烈的腐蚀性。
3.用途: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含有Na0H。
【活动与探究2】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55实验10-6记录现象并分析原因。
【展示交流】各组展示实验现象及分析【活动与探究3】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56“探究”,作好记录,并归纳出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展示交流】2.(1)Ca(0H)2 +C02=CaC03↓+H2(2)2Na0H +C02 =Na2C03+H2【归纳总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1.使指示剂变色。
2.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提出问题】为什么酸、碱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4】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57实验10-7,并作好实验记录。
【展示交流】各组实验现象1.蒸馏水,乙醇不导电。
2.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导电。
【归纳总结】盐酸能导电是因为HC1溶于水时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H+和C1-,硫酸能导电是因为H2SO4在水中电离出自由移动H+和S042-,Na0H溶液能导电是因为Na0H在水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0H-。
常见的碱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氧化钙的共 酞溶液变什么色吗?它
同化学性质 们的溶液也可以使紫色
石蕊溶液变蓝色。共同
结构决定性
的化学性质是?
质,通过微
找出化学性
提出问题:不同的碱 看微观示意图:它们的溶液 观示意图,
质相似的原 溶液的化学性质相同, 中有氢氧根离子
找出本质原
因
为什么?
因
板书 二、化学性质
1.与二氧化碳反应 Ca(OH)2+CO2=Ca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一、
CaO + H2O=Ca(OH)2 放热
生石灰
熟石灰
使用软件,动态介
绍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
(烧杯、药匙、玻璃
棒)、药品(半药匙蒸
发皿中的氢氧化钙、蒸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实验 让学生学
小
馏水、酚酞溶液)和实 探究,记录实验现象并汇报 会团队合作
组
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探究,
合 探究实验
提高动手实
作 1:氢氧化
氧 学性质 化 钙
粉刷墙壁,过一段时间 后,墙壁变得坚硬而白 净,为什么呢?
合,增强学 生学以致用 的认识。
和
氢
氧
化
钠
的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
思考老师的问题。
问题情境,
化 引出氢氧化 碳是否也能发生化学反
激发学生动
学 钠的化学性 应呢?
脑思索.
性质
质
演示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塑料 培养学生的
质 移动终端的 质?(使用移动终端发 案。
教学中,促
探 小组讨论群 送到化学讨论组中)
(完整word版)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参与合作乐于探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环县木钵初中黄过平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促进工农业的生产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材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之后的又一教学内容,主要探究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已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这为学习常见的碱的性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学习方法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学生对碱的学习已有了一定的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发展,真正实现“教学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在“常见的碱”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知识的对比,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演绎的能力。
使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又形成了互帮互助意识.因此我把这节课的设计重点放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作学习上,我通过“白纸变红字”,“清水变牛奶"这两个魔术设置教学情境,引出课题。
为了增强对比性,我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物理性质和用途设置成表格类比形式,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验证性试验探究,分组完成导学案;然后师生再次互动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经过小组内的讨论与合作,以复习提问形式带过了碱的第一个化学性质碱和指示剂的反应,回顾了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顺利的引出了碱的第二个化学性质,将重点放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反应这个知识点上,让每组学生尝试着设计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装置,学生展示后教师进行验证。
常见的碱浙教版教案
常见的碱浙教版教案【篇一:常见的碱教案】常见的碱(人教版第十单元课题2第三课时)教案设计者:常琳工作单位:宁江五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二、过程和方法1、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概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能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解释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探究,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难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讲授过程中知识容量大,上课的效果并不逊色于多媒体教学。
对于常态教学有比较好的借鉴作用。
存在的问题是时间相对紧张,要求教师有能力掌控好上课的节奏。
本节课有两个主要的优点: 1、作为常态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讲授过程中力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把复杂的知识条理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把单一的知识网络化。
开始就用一些趣味实验将问题印入学生的大脑,然后通过生活中的多种材料将化学知识层层深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知识与技能,感悟学习方法。
2、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和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
教学时注重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思考,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3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第3课时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概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2.能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解释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探究,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胶头滴管、点滴板、烧杯、软塑料瓶、橡皮塞、分液漏斗、烧杯、NaOH、Ca(OH)2固体及溶液,稀硫酸、稀盐酸、二氧化碳气体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2分钟[提问]:谁吃过未成熟的柿子,有什么感觉?知道为什么吗?[讲解]:这是因为柿子里含有碱性物质。
[追问]:谁还品尝过类似涩味的物质?吃过的学生回答:涩味。
议论产生涩味的原因。
学生抢答:松花蛋、碱面、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样的味道等等。
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类碱性物质——常见的碱。
欲。
新课讲授26分钟研究物质的性质一般先从物理性质入手,请大家注意观察,认真思考。
[展示]:表面皿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提问]:谁能描述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物理性质?[展示]: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试剂瓶标签[提问]:认真观察,你发现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还有什么共性?[追问]:因为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强腐蚀性,它们俗称什么?[温馨提示]: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提问]:观察表面皿中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你发现了什么?[追问]:这个现象叫做“潮解”,这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具有什么性质?是什么变化?利用这个性质有何用途?[实验]:将一药匙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加入3ml水中振荡,并触摸试管壁。
常见的碱的教案
常见的碱的教案常见的碱的教案(精选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常见的碱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常见的碱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生活中的一些酸和碱2.学会用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这两种酸碱指示剂鉴别酸和碱,掌握它们遇酸、碱变色的规律3.了解著名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史实,拓宽对酸碱指示剂的认识过程与方法1.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农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PPT课件在“班班通”设备上应用的探索2.学生分组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突显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讨论、客观分析、认真归纳、注重反思的科学探究的习惯2.引导学生感悟化学科学的魅力,感悟化学源于生活的真谛3.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学生已有分组实验的基础,本节教学可进一步加强实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对酸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碱相对陌生,应从生活中常见物质入手导入新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层次差异,应分别对待。
重点难点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这两种酸碱指示剂鉴别酸和碱及其变色规律教学过程一、师生互致问候二、课题导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初中化学非常重要的单元----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学习之旅,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科学探究中获取更多的化学知识,收获更多的快乐。
好,下面我们一起开启全新的学习: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板书课题)三、概述(第一阶段)“酸”对同学们来讲一定不陌生。
大家还记得在前面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学习中也接触到了叫酸名的两种物质,是什么呢(稀盐酸、稀硫酸)(板书稀盐酸、稀硫酸)对,它们也是酸。
“碱”对大家来说可能没有酸那么熟悉,其实你也遇到过。
在我们以前的化学学习也接触了碱,例如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使用的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板书氢氧化钙),还有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氢氧化钠(板书氢氧化钠),它们也都是碱。
常见的碱教案
常见的碱教案【篇一:常见的碱案例反思】常见的碱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老师:同学们,你们好!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碱吗?学生:有熟石灰,有草木灰,有氢氧化钠……板书:二、几种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naoh)演示: {实验10—6},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互相交流。
(学生很注意看并在互相交谈议论)板书: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同时放热,易潮解(密封保存)。
展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鸡爪和一只新鲜的鸡爪。
学生:唉哟!(惊讶)老师:由此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回答:有很强的腐蚀性。
老师: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使用时要小心,戴上手套。
老师:因为它有强的腐蚀性,皮肤触上就象火烧一样,所以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板书: 2、特性:强的腐蚀性3、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提问:如果不小心,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学生:用水冲洗。
设问:氢氧化钠有以上的性质,但它有那些用途?(引导学生看书55页)课件展示:氢氧化钠的用途(略)提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常见的碱?学生:熟石灰。
板书:(2)氢氧化钙{ca(oh)2}演示:{实验10—7}学生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归纳出氢氧化钙的一些性质与用途。
板书: 1、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2、特性:有腐蚀性。
3、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制备:cao+h2o=ca(oh)2(放出大量热)生石灰熟石灰4、用途:提问:常见的碱还有哪些?这些碱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板书:(3)碱的化学性质学生实验:活动与探究(1)、(2)、(3)老师巡堂指导,引导学生回忆、归纳、类推,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归纳和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有趣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后来认识常见的碱。
本节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比较多,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等。
需要三个课时来完成。
本节课是第三课时,主要探究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后,
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
质性质的基础和方法。
2、学习方法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
础。
三、设计思想
总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归纳总结常见碱的性
和NaOH的反应。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质,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合作,探究CO
2
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3)探究CO
和NaOH的反应。
2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的性质
1、教学重点:NaOH和Ca(OH)
2
2、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过程
八、学习评价设计
[学生学业评价设想]
在评价方面新课标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和目标达成情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学生学业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纸笔评价,另一方面是过程表现性评价。
纸笔评价是通过试题测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是否过到能力与方法目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而过程表现性评价则反映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过程情况如何,是否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上两方面综合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是总结性与过程性的结合,是发展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是全面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是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在量化的基础上发展质性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及时间安排]
◆纸笔评价(在课外进行,时间5分钟)
1、氢氧化钠是一种色的体,在空气中易吸收而发生潮解,故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剂,俗名叫、、。
2、氢氧化钙是一种色的体,俗名叫、。
它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该反应(“放出”或“吸收”)大量的热。
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
的冲洗,再涂上溶液。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证明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
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
5、请用三种不同方法区别氢氧化钙和稀硫酸两瓶无色溶液,只需写出试剂名称:
◆表现性评价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探究
小组成员:
主题: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探究
(1) NaOH固体露置在空气中前后的变化
实验操作:把洗净的鸡爪放在装有约20%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观察浸泡前后
实验操作: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然后加少量水。
实验操作:在白色点滴板上分别滴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然后分别滴
2
++
通入NaOH溶液中是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
但同学们都能根据反应物、把CO
2
生成物的不同性质,或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设计独特新颖、有趣,所以大家都很棒,特别是积极参与了讨论和评价的同学。
那么,大家认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呢?
九、本教学设计的特点
1、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入手,通过设置情景,引入对常见碱的性质的学
习,再用碱的有关性质来解释有关日常现象,使本节的教学设计体现出
从“生活——化学——生活”的鲜明主线。
和NaOH的反应设计成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设计方案,通过明显的
2、把CO
2
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使学生科学探究实验现象来证明CO
2
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的化学素质得到提高。
十、教学反思
此教案是为学生基础比较好的兴趣班而设计的。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引入对有关碱的性质的学习,再用碱的有关性质来解释有关日常现象,使本节课体现出从“生活——化学——生活”的鲜明主线。
同时,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通过对CO
和NaOH能否反应的实验探究,不但加深了学
2
生对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整堂课的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设计出很多精彩的方案。
这也使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学生思维的激发点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如何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并引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如何寻找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赞扬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真正扮演好“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角色,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当然,此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超时10分钟,原因是没有把握好学生的讨论时间而造成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