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动人的北平》word学案

合集下载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动人的北平目标:通过学习《动人的北平》,学生能够了解并领略北平的风土人情,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文化的尊重。

一、前导活动1. 引入:通过呈现北平的图片,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是否听说过北平这个地方。

2. 通过班级讨论并介绍北平的背景和历史,让学生对北平有一定了解。

二、内容学习1. 听读导入:播放录制好的录音,播放北平的风景和历史背景音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北平的魅力。

2. 分组阅读《动人的北平》,每个小组负责阅读其中的一篇文章。

3. 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阅读的文章内容,并让学生彼此交流对北平的看法和印象。

三、拓展活动1. 观影活动:播放一部与北平有关的电影或纪录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北平的历史和文化。

2. 导视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参观同学家乡的老建筑或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用相机记录下来,并在下节课中进行导视。

四、交流展示1. 学生展示他们拍摄的照片和记录的导视内容,共同交流他们对老建筑和历史遗迹的认识和感受。

2. 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导视文章或照片收集成册,形成一本小册子,让其他同学借阅并参观他们的家乡。

五、总结反思1.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北平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也更加珍惜和尊重。

2. 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北平有哪些特点?你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你有何帮助?3.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分享他们对北平的了解和本节课的感受。

六、作业布置1. 作业一: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北平的文章,记录下他们对北平的理解和感受。

2. 作业二:让学生继续收集家乡的老建筑或历史遗迹的照片,并用一段文字进行导视。

七、评价方式1. 通过学生阅读以及小组分享和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北平的了解和对历史的敏感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导视收集的照片评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消化和思考能力。

备注: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动人的北平》这篇文章引发学生对北平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并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尊重。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提升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动人的北平》的结构和主题思想。

2.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

3. 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动人的北平》的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

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四、教学难点:1. 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写作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六、课文解析七、人物分析八、情节解读九、北平文化特色探讨十、教学评价与反思六、课文解析1. 解析课文《动人的北平》的结构,分析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各部分的作用。

2.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及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七、人物分析1. 分析课文《动人的北平》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2. 探讨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文中的表现,如动作、语言、神态等。

八、情节解读1. 解读课文《动人的北平》中的主要情节,分析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 探讨课文中的转折点和冲突,以及它们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九、北平文化特色探讨1. 介绍北平的历史背景,如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

2. 探讨北平的文化特色,如风俗习惯、建筑风格、文艺作品等。

十、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评价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

2.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散文部分第一单元《动人的北平》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散文部分第一单元《动人的北平》Word版含答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一、分析教材高中语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文学品位,进而提高和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设置选修教材则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感悟能力的有效途径,《动人的北平》是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散文部分第一单元第一篇。

本单元在内容上,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章富有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教人学会思考、学会体验心灵。

本文之所以被选作精读课文,是因为林语堂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大师。

他用博大,真切,幽默,闲适相融合的文风创作出了具有独特格调的小品散文,《动人的北平》就是其中的一篇。

他的作品总是欢悦的,用抒情的笔调写世上的人和事,表达着对人生的热爱。

他把北平的景象,以一幅幅小画面呈现出来,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

本单元学习重点是品味散文浓重的感情,体会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隽永,把握散文形散与神聚的艺术特性,从而使学生学会阅读散文。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对散文中用抒情语言所表达出的情感和内涵的鉴赏。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形神相依的规律。

三、教学设想:1、教学时数:两课时。

2、教学方法:新教材强调“重视积累,感情熏陶和培养语感”,而科学的方法可以提高效率,因此采用以下方法:1、诵读法:大纲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重音,语调,语速,体会作者的感情等,通过诵读,得出整体印象,感觉文章的气质,通过诵读发现精妙词句,体会其作用。

2、研讨法。

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课堂内的研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手段: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北京欢迎你》的MTV,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和绚丽的画面中,走进北京。

,北京成了奥运的符号,而福娃,鸟巢,水立方,又成了北京的符号。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 Word版含解析

动人的北平诗海拾贝春思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解读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

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的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

三、四句由开头两句生发而来,继续写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肠,进一层表达了思妇之情。

五、六两句,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她对爱情忠贞不贰的高尚情操。

全诗以景寄情,委婉动人。

林语堂(1895-1976),文学家。

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福建龙溪人。

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

1932年起编《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推动了小品文的创作,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1936年旅居美国。

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

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

1966年定居台北。

著有《剪拂集》《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大荒集》《我的话》《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无所不谈》《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和《语堂文存》等。

1923年,林语堂结束了他在欧美的留学生活,在北大任教。

那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复古势力和从新文化运动中分化出的资产阶级右翼势力在思想、文化方面开始合流。

当时的北京正处于军阀统治之下,本文所描绘的古老的北平五方杂处、兼容并蓄,在人们传统的生活状态之下,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变革的思想暗流涌动。

作者为当时语丝派的急先锋,指斥过所谓“中华民国”实为“中华官国”。

但在本文中,他却只表达了对自己生活过的这座城市的怀念与留恋。

论语派1932年9月《论语》在上海创刊,林语堂、郁达夫等先后任主编。

1937年8月因抗战爆发而停刊,1946年12月复刊,至1949年5月停刊。

提倡“幽默”及“语录体”文学,发表抒写“性灵”的小品文、掌故丛谈等。

现代文学史上,一般把在该刊及《人间世》《宇宙风》等同类刊物上发表小品文的主要作家称为“论语派”。

高中语文 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动人的北平幽默的话语非凡的智慧林语堂的幽默,并不是单纯的搞笑,他的幽默,折射出他的机敏与睿智,同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深刻的思想凝结而成的哲理密切相关。

一次,林语堂应邀参加一所学校的毕业典礼,在他前面有不少人做演讲,都讲得冗长乏味。

轮到他演讲时,时间已经过了正午,学生们已经开始不耐烦了。

林语堂走上讲台,开口就说:“绅士的演讲,应当像女孩子穿的裙子一样,愈短愈好。

”此言一出,全场哄堂大笑,听众们精神为之一振。

林语堂的这句幽默语,对那些“懒婆娘的裹脚布”似的演讲,提出了中肯的批评,紧紧抓住了听众的心理。

这句话就成为演讲界知名度极高的名言,广为流传,至今不衰。

林语堂曾经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去做关于中国文化的演讲。

他在演讲中大谈中国文化的优越性,认为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人生哲学,中国的都比西方的好。

美国学生既觉得耳目一新,又颇为怀疑。

有一位女学生实在忍不住了,举手发言,问:“林博士,您好像是说,什么东西都是你们中国的最好,难道我们美国没有一样东西比得上中国的吗?”林语堂略加思考,乐呵呵地回答:“有的,你们美国的抽水马桶要比中国的好啊!”这机智的回答,引起满堂哄笑。

林语堂在这里幽默地指出美国人追求物质享受的特点,是大实话,但似褒实贬,发人深思。

一、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年出生于福建龙溪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

1976年3月26日于香港去世,4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82岁。

代表作品有《大荒集》《京华烟云》等。

二、整体感知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身居北平的所见景象,表现了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故土与西方文化土壤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对本国历史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容新旧事物的喜悦,对故都平民百姓的亲和。

人教版选修《动人的北平》word教案

人教版选修《动人的北平》word教案

教学流程:一、课前汇报师:请下一组组员来进行课前汇报生:略二、定向导学1、了解散文的特点2、通过对各段落的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自主探究师: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研读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面问题1、作者眼中的北平“动人”之处何在?2、文章描写“动人的北平”采用了什么角度?3、作者是怎样把“散”有机的整合起来的?4、品味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生:汇报四、精讲点拨1、作者眼中的北平“动人”之处何在?明确:1、自然风光;2、城市景象;3、街巷院落风光;4、贫民生活景象;5、文化气息2、文章描写“动人的北平”采用了什么角度明确:意在写北平全貌,各种景象、各色人等尽收眼底,把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小景小物尽情地描绘出来。

局部看时微观的,但放在一起就是整体的。

3、作者是怎样把“散”有机的整合起来的?明确:用“总-----分”的结构,第一段为全文总起,提纲挈领。

统领全篇,余下各个段落是第一段的分述;其次,文章围绕北平的“性格”-----老成、豪爽、包容、守旧融新等老邪,尽管写的开,但在精神上聚得拢,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4、品味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明确:语言特点:1、形象化的语言;2、抒情的语句,多以第一人称,让人身临其境五、归纳总结1、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所得2、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3、林语堂散文语言的特点:1、形象化的语言;2、抒情的语句六、有效训练以《动人的家乡》为题,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来描述你眼中的绥中板书动人的北平林语堂形散---------神聚包罗万象热爱反思课题动人的北平第1课时整理人:丁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林语堂;2、培养学生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来体会北平“动人”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和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本国文化的热情。

重点分析文章的段落难点散文神与形的表达方式教具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课文,初读课文2、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分析3、分析文章的段落,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特别关注:分析文章的段落,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知识链接:作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理解故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动人的北平》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

2. 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3. 探讨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及其对故乡的描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

2. 难点: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理解故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词句和结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3. 分析课文内容,讨论作者对北平的描述和感受。

4. 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修辞手法,体会语言美。

5. 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理解故乡,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写一篇《我心中的故乡》的作文,以此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动人的北平》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老北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

2. 邀请当地的老一辈人士,分享他们关于家乡的故事和记忆,让学生感受故乡的情感纽带。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讲解了课文内容,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人的北平》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北平的历史和文化。

1.2 教学内容教师简要介绍《动人的北平》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平的历史和文化。

学生分享他们对北平的了解和感受。

1.4 作业学生选择一张北平的图片或一段关于北平的描述,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二章:文学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2.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2.3 教学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文章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2.4 作业学生选择一篇文章,分析其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历史背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人的北平》文章所处的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教师介绍北平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事件。

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平的历史背景。

学生分组讨论历史事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3.4 作业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写下对这个事件的理解和感受,并思考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四章:文化探索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平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教师介绍北平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学生了解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平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学生分组讨论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4.4 作业学生选择一种文化特色或传统,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思考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创作中。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提高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识。

2. 通过学习《动人的北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动人的北平》是一篇描述北平历史变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北平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忧。

2.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北平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作品内容。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作品中的形象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 感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从作品中感悟到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5. 总结拓展: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北平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提升。

3. 学生感悟作者爱国情怀的表现。

五、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北平的历史文化,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2. 学习其他描述北平的文学作品,比较其写作特点和情感表达。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北平的历史图片和相关视频,增强学生对历史场景的直观感受。

2. 引入专家讲座或邀请历史学者进行guest lectures,以加深学生对北平历史文化的理解。

3.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故宫、天坛等历史遗迹,让学生亲身体验北平的文化魅力。

4. 开展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共同研究北平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特色,培养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动人的北平》文本。

2.北平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3.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

4.实地考察所需的相关安排和指导材料。

动人的北平学案

动人的北平学案

班级: 姓名: 考号:高二语文学案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编辑人:秦娥【学习目标】1、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形散神不散并能借助散文的文眼把握散文的基本内容;2、了解散文的结构方式并能准确划分层次段落;3、能找出概括角度并准确概括文章内容。

【重点难点 】1、借助散文的文眼把握散文的基本内容;2、理清层次段落并找准概括角度。

【考情分析】1.与本课学习相关的考纲要求:⑴.分析综合 C①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②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⑵.鉴赏评价 D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⑶.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2.题型和分值:1道单选题3分,2道主观题11分,总计14分。

【课前预习案】(知识建构)1.阅读下面关于作家作品的资料,并用红笔勾画出重点内容。

(1)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

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林语堂把在台北阳明山家中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

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

(2)代表作品有: 《翦拂集》、《京华烟云》、《孔子的智慧》、语录《我的话》、《吾国吾民》、《一夕话》、《金圣叹之生理学》、《苏东坡传》、《生活的艺术》、《人生不过如此》、《论解嘲》等文化著作。

(3)他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

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的气息。

它以真情和独见,构成了林语堂的“个人笔调”。

具体到一篇文章,则放开手脚,上下勾连,集中起一个高密度的材料群,知识群。

他那些闲谈文化的散文,知识量更大。

语言上朴实无华,不堆砌,不追新,干净质朴,口语化程度很高。

2.阅读下面的文体常识并用红笔勾画重点内容(1)散文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一单元动人的北平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一单元动人的北平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一单元动人的北平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木屐.( ) ②老妪.( ) ③媲.美( )④嗜.好( ) ⑤珐琅..( ) ⑥褴褛..( )⑦街衢.( ) ⑧颐.和园( ) ⑨画舫.( )⑩裸.体( ) ⑪墙垣.( )答案 ①jī ②yù ③pì ④shì ⑤fàlánɡ ⑥lánlǚ⑦qú ⑧yí ⑨fǎnɡ ⑩luǒ ⑪yuán(2)多音字①露⎩⎪⎨⎪⎧ 露.着暴露. ②藉⎩⎪⎨⎪⎧ 慰藉.狼藉.③杉⎩⎪⎨⎪⎧ 杉.树 杉.木 ④笼⎩⎪⎨⎪⎧ 笼.子 笼.罩⑤蒙⎩⎪⎨⎪⎧蒙.古 蒙.骗 承蒙. ⑥佣⎩⎪⎨⎪⎧ 女佣. 佣.金⑦轴⎩⎪⎨⎪⎧ 中轴.压轴. ⑧刹⎩⎪⎨⎪⎧ 什刹.海 刹.车答案 ①lòu/lù ②jiè/jí ③shān/shā ④lónɡ/lǒnɡ⑤Měnɡ/mēnɡ/ménɡ⑥yōnɡ/yònɡ ⑦zhóu/zhòu⑧chà/shā2.辨清字形(1)⎩⎪⎨⎪⎧ 诙 恢 (2)⎩⎪⎨⎪⎧ 藉 籍(3)⎩⎪⎨⎪⎧蔼 霭 (4)⎩⎪⎨⎪⎧ 嬉 嘻 (5)⎩⎪⎨⎪⎧ 裸 踝 (6)⎩⎪⎨⎪⎧ 舫 妨防答案 (1)诙谐 恢复 (2)狼藉 国籍 (3)和蔼 暮霭 (4)嬉戏 嘻嘻哈哈 (5)裸体 脚踝 (6)画舫 妨碍 防护3.辨析词语(1)偶尔·偶然二者都是副词,但“偶尔”是说行为发生的次数少,不经常;而“偶然”是说某种情况的产生不是必然的,表示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意思,二者不能互换。

“偶尔”侧重在它的副词性,与“经常”相对;“偶然”侧重在它的形容词性,与“必然”相对。

例句:①“美国一家研究中心的报告称,吃一只烤鸡腿就等同于吸60支烟。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 Word版含解析

动人的北平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木屐.( ) ②老妪.( ) ③媲.美( ) ④嗜.好( ) ⑤珐琅..( ) ⑥褴褛..( ) ⑦街衢.( ) ⑧颐.和园( ) ⑨画舫.( ) ⑩裸.体( ) ⑪墙垣.( ) 答案 ①jī ②yù ③pì ④shì ⑤fà lán ɡ ⑥lán lǚ⑦qú ⑧yí ⑨fǎnɡ ⑩luǒ ⑪yuán(2)多音字①露⎩⎪⎨⎪⎧ 露.着( )暴露.( ) ②藉⎩⎪⎨⎪⎧ 慰藉.( )狼藉.( ) ③杉⎩⎪⎨⎪⎧ 杉.树( )杉.木( ) ④笼⎩⎪⎨⎪⎧笼.子( )笼.罩( ) ⑤蒙⎩⎪⎨⎪⎧ 蒙.古( )蒙.骗( )承蒙.( ) ⑥佣⎩⎪⎨⎪⎧ 女佣.( )佣.金( )⑦轴⎩⎪⎨⎪⎧ 中轴.( )压轴.( ) ⑧刹⎩⎪⎨⎪⎧什刹.海( )刹.车( ) 答案 ①lòu /lù ②jiè/jí ③shān /shā ④lón ɡ/lǒnɡ ⑤Měnɡ/mēn ɡ/mén ɡ ⑥yōnɡ/yòn ɡ ⑦zhóu/zhòu ⑧chà/shā2.辨清字形(1)⎩⎪⎨⎪⎧ 诙( )恢( ) (2)⎩⎪⎨⎪⎧ 藉( )籍( ) (3)⎩⎪⎨⎪⎧蔼( )霭( ) (4)⎩⎪⎨⎪⎧嬉( )嘻( ) (5)⎩⎪⎨⎪⎧ 裸( )踝( ) (6)⎩⎪⎨⎪⎧舫( )妨( )防( ) 答案 (1)诙谐 恢复 (2)狼藉 国籍 (3)和蔼 暮霭 (4)嬉戏 嘻嘻哈哈 (5)裸体 脚踝(6)画舫 妨碍 防护3.辨析词语(1)偶尔·偶然二者都是副词,但“偶尔”是说行为发生的次数少,不经常;而“偶然”是说某种情况的产生不是必然的,表示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意思,二者不能互换。

“偶尔”侧重在它的副词性,与“经常”相对;“偶然”侧重在它的形容词性,与“必然”相对。

2023年《动人的北平》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_1

2023年《动人的北平》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_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23年《动人的北平》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收拾一、预习导学(提前发学案,学生自学部分)1、清除字词障碍(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2、作家作品推荐(鼓励学生上网查阅,开阔学生视野)3、了解时代背景4、摘抄初读时你认为的名言、警句、优美话(学生会抓住初读时最有感触的句子或段落来摘抄)二、合作探索1、初读感触(有的学生抓住了语言的美,有的学生抓住了情感的真,有的抓住了写法的妙)2、赏析课文(提出问题,学生课堂分组合作探索)学生的初读感触,总结起来恰好就是我们要赏析的内容。

提问:(1)题目是“动人的北平”中央语在北平上,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北平的?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个方面的内容,几个方面用一个词概括。

(该题设计是为了训练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2)你认为哪些语言、内容能打动你?说明缘故(让学生体问散文语言躲藏的浓情深意)(3)和《故都的秋》对照阅读(进一步了解散文的特点、体味第1页/共2页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散文的语言)三、拓展延伸1、阅读林语堂的散文集及小说《京华烟云》2、散文习作练习(摹写)散文第一单元精读篇目有了范例,几个略读篇目也就有章法可循,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汉家寨》侧重于几个景物画面的描写,《特利尔的幽灵》侧重的是形散神聚和出色的语句。

散文单元第一单元精读和略读篇目的教学设计,其他单元也可参照,只不过单元于单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每个单元后的一篇文章就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几个单元学完以后,学生对“形散神聚”“情理兼备”“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的现代散文,就有了全面的了解控制。

至于能否写好一篇散文,还要看文字的堆积和语言的锤炼,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持久训练的过程。

选修教材的诗歌和散文单元,在学习时我认为不能平均使使劲气,应该侧重于散文单元,散文单元的学习应该和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出题类型、模式挂起钩来,起到专题训练的效果,尽管有些急功近利,谁能说不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呢?普自琼[《动人的北平》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盛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人教版选修《动人的北平》word教学实录

人教版选修《动人的北平》word教学实录

《动人的北平》课堂实录动人的北平》浙江省安吉县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分钟) 浙江省安吉县高级中学余桂萍(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45 分钟) 安吉(课前播放《动人的北平》图片配乐视频)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是哪个城市的景象吗?生:北平师:看着这些古朴的照片,时光倒流到七十年,北平在林语堂的心里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跟随散文名家林语堂,走进这座古城——北平。

同学们读过写北平的文章吗?生:老舍的《想北平》。

师:那么,初读林语堂的这篇散文,你有什么印象?生:写得很好。

师:写得很好,好在哪里?生:写了很多的人,很多的事,写得很生动,让人读来平易近人,接近生活。

师:从你的表述中,我发现你读得很认真。

(教师示意一位女同学回答)生:我觉得他的文章不做作,不矫情,很自然,很流畅。

师:嗯,很好,你们说的我也有同感,那么林语堂写了北平的哪些人和事呢?写了北平哪些动人之处呢?文章读过后,大家找出一些概括性很强的句子吗?我请几位同学说说。

(同学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关键词)生1: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珠玉之城。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梦境。

珠玉之城梦境生2: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

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师:“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这是概括性的句子吗?生2:(思考)这句话是说北平是清新的。

师:请另外同学补充。

生3:北平是清静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

它是一个理想的城市。

农村幽静幽静与城市舒适舒适相媲美。

清静幽静舒适生3: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老成的品格。

北平又像是是一株古木老树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老成古木老树藉之得畅茂。

生4:北平有多样性多样性——多样的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色彩。

多样性色彩(教师完成相关关键词板书)教师完成相关关键词板书)相关关键词板书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找到第11 段后就不太找到“北平是” “北平像” “北平有“之类的概括性句子了。

(带领学生齐读11 段)生:使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原由,可列举下列三点加以说明。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散文部分动人的北平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散文部分动人的北平学案

散文部分动人的北平【画面内容】画面上“故宫面馆”的厨师笑容满面地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嘴里说道:“这可是老佛爷最爱吃的面条,三十元,值!”顾客被惊得大汗淋漓,脑后有一个大大的“贵”字。

【寓意点评】当今社会,某些商家已经将世界文化遗产当成了赚钱的筹码和工具,完全是顶着传承文化虚名、行垄断牟利之实的伪文化。

既没有遵循公平交易的市场原则,也没有体现经济对文化的足够尊重。

[识作者]国际文化使者——林语堂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

他博学多才,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己任,辛勤笔耕,在文学、历史、语言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林语堂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一生写了60多本书,上千篇文章。

《京华烟云》和《风声鹤唳》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分别在海峡两岸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21种文字,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种,其读者遍布全球各地,影响极为广泛,在国际上享有“文化使者”的美誉。

他为人类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著有《剪拂集》《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大荒集》《我的话》《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无所不谈》《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和《语堂文存》等。

[探背景]林语堂曾经两度在北京生活,即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的三年(1916—1919)和留学归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的三年(1923—1926)。

林语堂在北京居住的时间少于在上海和美国,并且经济状况也大不如上海时期和美国时期,但是他却对北京文化情有独钟。

他不仅有专门探讨北京文化的专著《辉煌的北京》,而且还有以北京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散文及随笔,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文化选择与感情倾向。

人教版-语文-高二-动人的北平教案

人教版-语文-高二-动人的北平教案

作者优雅的情怀。
分析
4、与《故都的秋》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散文抒情的独
特性,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完美结合。
拓展
明确:从选材、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进行对比进而 探 究 8 分钟
明确本文“形”与“神”的完美结合的方法。
三、拓展探究:
布置
以“奥运北京”为题,进行散文口头创作,达到形 作 业
神兼备。
四、布置作业:将“奥运北京”写成形散神聚的小散
文(300 字)
《动人的北平》教案
精心校对版本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动人的北平
林语堂
魁梧老人
板 古木老树 书 珠玉之城 设 国王梦境 计 清静院落
旧与新的色彩
理想居住城市
完美结合


选材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精心校对版本
由城市的符号,引出北京的符号,你眼中的北京是怎

样的? 二、合作探究文本
筛选

1、找学生介绍作者林语堂生平、作品及风格。
信 息 32 分
2、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本文描写了北平的哪些方 归 纳 钟

面?
概括
3、通过描写北平的这些方面要突出北平的什么特点, 合 作

进而明确本文的神呢?
探究
明确:本文的神表现在两个方面:故都北平的动人, 比 较
教学 重点
1、通过整体感知,筛选信息,把握北平的动人之处。 2、与《故都的秋》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与深刻 性。
教学难较阅读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拓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师生 时间 活动 分配
精心校对版本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一、 情景导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人的北平【学习目标】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结构层次。

2.探究北平动人之处,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品味散文语言,感受作者对北平复杂而深厚的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1.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与深刻性。

2.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散文家、小说家、学者。

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

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著有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用英文写成),小说《红牡丹》,杂文集《剪拂集》《大荒集》《我的话》以及《锦秀集》《幽默小品集》《行素集》《欧风美雨》《月亮与臭虫》《啼笑皆非》《无所不谈》等。

2.走近作品:本文写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既描写了当时北平自然的、文化的和生活的各种景象,又写出了北平的独特“性格”和它的“动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课堂学习】自主预习1.字音识记魁梧( ) 狭隘( ) 老妪( ) 媲美( ) 楼榭( ) 镶嵌( ) 墙垣( ) 画舫( ) 遨游( ) 街衢( ) 嗜好( ) 颐和园( ) 褴褛( ) 诙谐( )2.辨形组词⎩⎪⎨⎪⎧ 诙 恢 ⎩⎪⎨⎪⎧ 藉 籍 ⎩⎪⎨⎪⎧ 蔼 霭 ⎩⎪⎨⎪⎧ 嬉 嘻 ⎩⎪⎨⎪⎧ 裸 踝3. 近义辨析(1)嗜好·爱好“嗜好”一般用作名词,“爱好”除作名词外还可以作动词。

“嗜好”是指习惯成癖的爱好,因此,语义比“爱好”重,而且常含有贬义。

例句:①那儿很自由地去追求你的学问、娱乐、________,或者去赌博和搞政治。

②我的业余________是听音乐。

(2)凋敝·凋零二者都有衰败的意思。

“凋敝”指生活困苦,事业衰败。

“凋零”指草木凋谢零落。

例句:①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旅游业________,各国各展神通揽客。

②为了使这位年轻女孩的生命之花不早早________,广大爱心市民纷纷慷慨解囊。

合作探究1.你认为北平的动人之处在哪里?(请从文中选出段落或语句,并从内容或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赏析)2.文章选取了怎样的角度展现北平的动人?3、当代人阅读本文具有怎样的意义?【拓展训练】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魁梧(kuí)狼藉(jiè)狭隘(ài)媲美(pì)B.嗜好(shì) 压轴(yà) 裸体(luǒ) 轴承(zhóu)C.珐琅(fà) 街衢(qú) 露脸(lù) 褴褛(lǚ)D.祈年(qí) 露天(lù) 调查(diào) 嬉戏(xī)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它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

B.那里是皇帝祈年风风雨雨之处。

C.这就是北平的兼容并包之处,你可以和贤人与恶人往来,和学者与赌徒往来,或者和画家往来。

D.看着车夫们沿途互相取乐,笑论别人的不幸遭遇,你会有莫名其妙之感。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奇多疑,有的宽怀大量,豪爽达观。

B.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

C.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D.它有城楼与齐楼,它有庙宇、古老花园、寺塔。

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以及每一座桥梁,都具有历史典故。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

⑤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B.④③⑤①②C.⑤②①④③D.⑤③④①②5.请以“初春的雪”为描写中心,运用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两种修辞方法,写一段生动形象的话,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与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山坡上的羊群纳张元(1)碧绿的山坡上,是悠游的羊群。

羊群在山坡上像一些棉花状的云朵,波涛起伏,悠游自在。

这些都是爷爷的羊群。

爷爷歪戴着汗腻的毡帽,斜挎着膻味很浓的羊皮褂。

手里捏着吆羊棍,嘴里一边咬着一根很少冒烟的烟斗,一边哼哼地吆喝着羊群。

不时细眯着眼睛,出神地欣赏着这一片蓝天下的洁白。

(2)爷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牧羊人。

旧社会他还小,给土司家当放羊娃;解放后,他年轻力壮,给生产队牧羊;土地到户,他老了,就给自个儿牧羊。

爷爷的一生都是在悠长的牧歌中,伴随着羊群的奔跑而度过的。

长期与羊群朝夕共处,就对羊有了感情。

在爷爷的眼中,一只羊就是一个人,人与羊只是外形长相不同,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爷爷一辈子不吃羊肉,他也反对别人杀他的羊。

生产队时,有一年二月八“转山节”,队长要拉他的头羊去杀了祭奠山神,爷爷死活不干,他跟队长大吵一架,然后手提大板斧通宵达旦地守在羊圈门口,谁要敢来拉羊,他就跟人拼命。

(3)爷爷很会牧羊,夏天他把羊群往高山赶,夏天的高山嫩草多,羊爱吃;冬天是枯草期,他就把羊群赶下河谷,去舔吃那些沾附在石头上的盐硝,舔够了盐硝,爷爷就爬上树去揪一些嫩叶下来给羊群加餐。

所以,爷爷的羊群一年四季都油光水滑,膘肥体壮。

不像别的牧羊人,羊群几天拉稀,几天害瘟,瘦骨嶙峋,毛掉得像瘌痢头上的头发,东一块,西一块的。

每年的冬季是爷爷最快乐的时候,欢蹦乱跳的小羊羔一个接一个地来到这个世上,爷爷为自己的羊群不断兴旺壮大,喜得整天乐呵呵的。

小羊羔撒野不听话的时候,他骂起它们来,口气亲热得就像在骂他调皮的小孙子。

(4)在苍凉悠长的牧歌中,爷爷的头发一天白似一天,连走路都一步三喘,但他还是不辞劳苦地放牧着他的羊群。

家里人放心不下,劝他不要再牧羊了,坡陡路险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谁也负责不起,就在家里好好休息吧。

爷爷瞪人一眼,不高兴地一扭头,谁也不理。

家里人都觉得爷爷如此固执,真是不可思议,只有我明白,羊群是爷爷的命根子,他所放牧的不仅仅是一群羊,而是他的美好希望,他在放牧一个彝家老人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我考上大学时,爷爷比我还高兴,他硬要卖一只羊给我到大城市做费用,我说,算了,爷爷,那些羊都是您的命根子,卖了它们,您会睡不着觉的。

爷爷脸一虎:你以为爷爷是那种小气的人吗?在我读大学的几年中,爷爷每学期都要卖一只羊给我做学费。

有时,我说,爷爷,家里已经给我钱了,您不要再卖羊了。

爷爷又把脸一虎:别人给的管别人,这是爷爷的一点心意。

(5)大学毕业,我留在城里工作。

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超强度的快节奏生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使我这个从千里彝山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无所适从。

我感到心劳力竭,疲惫不堪。

于是,写信向家人诉说在城里讨生活的艰辛,言语中流露出颇多的意志消沉和感情沮丧。

爷爷托人捎口信给我,说他听了我的信后很是为我着急,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他不识字无法给我写信,但托人转告我:凡事要看开一点,想淡一点,就以牧羊一样的心情来对待生活,你就不累了。

我听后略有所悟……(6)我羡慕那些山坡上悠游自在的羊群,我更羡慕像爷爷这样淳朴厚道、心底无私的牧羊人。

他们淡泊名利,心境透明宁静,所以,他们放牧生活。

不然的话,就会被生活所放牧。

(选自《中国艺术报》有改动)6.第一段把爷爷牧羊的情景写得很美。

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爷爷除了年纪大了还要固执地坚持放羊,在其它方面也不乏“固执”。

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章主要写爷爷,但为什么第(3)段还要写“别的牧羊人”,结尾又要写“像爷爷这样”的牧羊人?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山坡上悠游自在的羊群与一生都处在牧歌中的爷爷,组成充满诗意的形象。

请理解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幽默林语堂1967年后,林语堂定居台北,经常应邀出席许多集会。

最令他头痛的是会上冗长的演讲。

有一次,林语堂参加台北一个学校的毕业典礼,在他讲话之前,上台讲话的人都是长篇大论。

在大多数与会者期待中,林先生走上主席台,时间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半了。

林语堂面对台下的听众,眼神有些令人捉摸不透。

他缓缓开口:“绅士的演讲,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话音刚落,他立即转身,置无数眼球的注视于不顾,径直回到自己的座位。

台下的人还没反应过来,都在发愣,全场鸦雀无声,短暂的静寂过后,随即是满场的掌声和笑声。

早就声名远扬的林氏幽默在校园被人称作“幽默大师”,主要是因为他的随笔创作,林语堂随笔写作中的幽默乃一家之长,他不会用笑话引人发笑,而是在生活中捕捉有幽默感的事物透出哲理,并使人会心一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