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保护机制

合集下载

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

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

浅析刑事诉讼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摘要:随着人权保护思想的发展,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备受各方关注。

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平等的诉讼地位,也应当享有相应的诉讼权利。

但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却缺乏足够的保障。

因此,应从立法上完善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建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机制,以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

关键词: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目前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司法实践中,人们都将关注的重心放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上。

毫无疑问,在刑事诉讼中,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被追诉对象,面对的是强大的司法机关,因而需要给予他们较全面的诉讼权利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但是,在笔者看来,我们在强调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同时,也应看到,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作为当事人,其在刑事诉讼中也应享有相应的权利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被害人法律地位的演变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指其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直接遭受犯罪侵害并参与诉讼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在历史上经历了曲折的变化过程。

在古代的弹劾式诉讼制度中,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不加区分,被害人拥有独立的起诉权。

没有被害人的起诉,法院不会自行发动审判活动,被害人实际上居于原告人的地位。

而随着国家追诉原则的产生,这种建立在私人追诉原则基础上的诉讼制度逐渐为纠问式诉讼制度所取代。

而在纠问式诉讼制度中,对犯罪的追诉被视为国家专门机构的法定职责,追诉也被视为一种国家职能活动,被害人不再担当原告人的角色而处于证人的地位,其主要任务是协助追诉部门完成对被追诉者进行定罪惩罚。

被害人的这种诉讼地位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至于在近代西方各国完成司法改革之后,被害人的地位也并没有得到立即的改变。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国际人权保障运动的广泛开展,加强对被害人在刑事司法中的权利保障普遍成为各国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被害人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和诉讼角色问题终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解析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

解析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

解析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是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我国法律体系中设置了一系列相关规定和措施。

本文将对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进行解析,并探讨其现状与问题。

一、被害人的权益保障法律基础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了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其中包括被害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等。

这些权益的保护为被害人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有力地维护了被害人的正当利益。

此外,我国还颁布了《被害人保护法》,对被害人权益的保障作出了更为细致和全面的规定。

二、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现状尽管我国法律为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提供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对于一些复杂的刑事案件,被害人参与程度较低,知情权得不到充分保障,导致被害人对案件进展和判决结果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满意。

其次,一些涉及经济赔偿的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赔偿金额难以落地执行。

再者,一些被害人在刑事案件过程中面临报复的风险,对其人身安全也存在一定的威胁。

这些问题均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解决。

三、改进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权益保护的措施为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在刑事案件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改进现状。

首先,要加强被害人的知情权保护,完善案件信息公开机制,通过适当的方式向被害人及其家属及时通报案件进展情况和判决结果。

其次,应建立健全的赔偿机制,加大对被害人财产权益的保护和赔偿力度,确保赔偿金额的有效执行。

同时,要加强对被害人的人身安全保护,建立健全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机制,预防和处置被害人报复事件。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救济机制,对未能得到及时、公正赔偿的被害人提供有效救济途径。

四、加强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加强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权益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法律意义。

首先,尊重和保护被害人的权益是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和体现,体现了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原则。

刑事诉讼法中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

刑事诉讼法中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

刑事诉讼法中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在刑事案件之中,作为犯罪行为直接受害者的被害者,在进行刑事诉讼过程中与犯罪嫌疑人的地位是一样的重要的。

并且自身的诉讼行为对最后的案件处理结果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以及其他的司法解释之中又增加了一条保障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法律规定,并且这条规定也得到了对应的落实,这也就代表着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趋向于人性化,但是缺陷就是刑事案件被害人的相关权利保护在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之中却很少被提及,这样的法律条款对于被害者自身的利益保护完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于还会进一步侵害被害者的合法权益,长此以往带来的后果就是司法公信力的降低。

基于此本文先从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权利保护现状分析出发,并在文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对今后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提供一定的保护。

标签:刑事案件;被害人;权利保护;现状;解决对策1 当前刑事案件中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问题分析1.1被害者的案件侦查参与权有限作为刑事案件中的受害者,受害者除了需要与犯罪嫌疑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之外,并且在案件的侦查环节中被害者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参与,这种方式也是刑事案件被害人进行自我权利维护的有效方式之一。

但是就当前现行的《刑事诉讼法》来看,其中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的参与权进行的较大的限制。

尤其是在刑事案件的侦查环节中,法律只允许对应的侦查人员做到全程参与,而被害人自身的参与权却得到了极大的限制。

1.2被害者得到法律帮助的权利较少从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制度中的解释来看,刑事案件中的被害者委托诉讼代理人制度的时间要晚于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制度的建立时间,同时对于诉讼代理人自身权利规定也并不详细,这就导致被害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三者之间出现了权利失衡的问题,导致被害者的合法权利保障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的出现了操作上困难这一点与法学理念之中的价值平衡完全不符。

除此之外,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也明确指出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在条件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具有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在审判的环节中法官也可以从被告人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辩护人,但是却缺少被害者申请法律援助的规定,这就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因为缺少对应的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对于被害者时候需要法律援助的情形法官也不会多加考虑,自然也就不会为被害者制定相应的诉讼代理人。

浅析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

浅析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

浅析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摘要]刑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直接关系着其权利的保护状况和损害的弥补程度,保护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有利于刑事诉讼架构的平衡,有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公正,也是保护公民人权的必然要求。

由于我国在刑事被害人保护方面存在缺陷,如何完善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权利缺位;国家补偿在传统的法学理论体系中,刑事被害人只是诉讼学的概念。

在古代弹劾式诉讼制度中,刑事被害人拥有独立的起诉权;之后由于纠问制诉讼制度的取代,国家追诉原则产生,检察机关行使控诉职能,取代被害人成为当事人。

被害人的这种诉讼地位,不能充分反映其惩罚犯罪、要求补偿的愿望,不足以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也应运而生。

一、刑事被害人保护的内涵刑事被害人又叫犯罪被害人,是指在犯罪过程中作为犯罪人对立面因而遭受犯罪行为侵害使其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的人。

[1]刑事被害人是犯罪案件的当事人,他的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与诉讼结局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

二、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在法律实施中的不足刑事被害人作为相对弱势群体,理应得到保护。

然而,我国刑事被害人在法律中的规定以及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却无法体现对其加强保护,无法使其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一)纠问制诉讼制度中,刑事被害人的权利缺位并受到限制[2]在纠问制诉讼制度中,检察机关取代刑事被害人的地位,成为诉讼的当事人。

虽然我国现行刑诉法将被害人的地位提升为当事人,并将被害人陈述作为法定证据形式,但实际上却没有配套的规定与制度,缺乏可操作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刑事被害人作为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对象,理应享有对整个案件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但事实上被害人的自诉权和直接起诉权受诉讼成本的制约却很难行使,以致无法通过诉讼谋取公正的权利。

其次,公诉转自诉的情形存在缺陷。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诉转自诉情形,愿意是保护被害人,但是因被害人的弱势地位,其无法迅速有效搜集证据,由于证据不足,法院往往说服其撤诉或者裁定不起诉,进而无法及时保护其合法权益。

浅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保护

浅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保护

浅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保护我国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

本文主要从刑事被害人特征入手,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对刑事被害人保护存在的缺陷,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被害人保护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能为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的保护制度有所裨益。

标签: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权利保障一、刑事被害人概述(一)刑事被害人的概念被害人也称被害者、受害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诉讼理论上,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指其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并因此而参加刑事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也有学者将刑事被害人分为广义上的被害人和狭义上的被害人,广义上,刑事被害人是指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自然人、法人及国家;狭义上,刑事被害人则仅包括自然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和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广义上的被害人泛指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包括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以及反诉中的反诉人;而狭义上的被害人仅指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

为了论述的清晰,本文讨论的焦点为公诉案件中的自然人被害人。

(二)刑事被害人的特征被害人的特征包括每个具体被害人的特征,也包括所有被害人的共同特征,这是个性与共性的结合。

主要有以下几点:(1)其合法行为遭到犯罪行为的侵害。

(2)刑事被害人遭受的侵害必须是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

(3)刑事被害人是案件的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刑事被害人是案件的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可以分为自诉案件中的当事人和公诉案件中的当事人两种。

(4)刑事被害人与诉讼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是刑事司法中人权保护的重要方面,不应该让被害人成为“被刑事司法遗忘的人”。

二、对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意义(一)有利于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刑事诉讼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惩罚犯罪,即通过“行使国家刑罚权,发现和证实犯罪、惩罚犯罪人来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的个人安全不受犯罪行为的侵害”。

刑法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赔偿刑事司法与救济机制

刑法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赔偿刑事司法与救济机制

刑法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赔偿刑事司法与救济机制在刑法中,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并给予他们相应的赔偿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为了确保被害人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和合理的赔偿,刑事司法系统和救济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刑法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赔偿的相关问题,并分析刑事司法与救济机制在这一领域的作用。

一、被害人权益保护的重要性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是受害最直接和最严重的一方,他们的权益受到了直接的侵犯和损害。

因此,保护被害人的权益不仅是基本的人权要求,也是刑事司法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受到侵权行为的补偿:被害人所受到的伤害应该得到恰当的赔偿。

这不仅可以弥补他们所承受的损失,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减少同类犯罪的发生。

2. 被害人的尊严和安全:被害人有权得到适当的保护,以确保他们的尊严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这包括提供安全的庇护所和必要的警戒措施,以保障被害人不再次遭受伤害。

3. 参与刑事司法程序的权利:被害人有权参与刑事司法程序,包括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对被告人提出指控或提供相关证据。

这有助于确保司法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二、刑事司法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刑法赋予刑事司法系统对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审判和制裁的权力,同时也要求其对被害人的权益进行保护。

刑事司法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被害人的告知权:被害人有权知悉他们的权益和参与刑事司法程序的途径。

司法机构应向被害人提供相关信息和法律援助,以保障他们的知情权。

2. 受害人权益的代理和辅助:如果被害人因为年龄、健康状况、性别等原因不能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益,刑事司法系统应该提供相应的代理和辅助措施,确保被害人权益的充分保护。

3. 参与刑事司法程序的权利:被害人可以通过指派律师、提供证据和出庭作证等方式参与刑事司法程序,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和透明。

三、救济机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除了刑事司法程序中的权益保护,救济机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保护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保护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保护当我们谈论刑事案件时,常常关注的是被告人和刑罚。

然而,在追求公平正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另一方面,即被害人的权益和保护。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保护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其意义和必要性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被害人保护的意义在于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安全感。

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身体压力,尤其是在犯罪行为对其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况下。

因此,对被害人来说,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法律系统应该致力于建立一个完善的支持体系,通过为受害者提供专业辅导和人性化关怀,协助其走出心理阴影,重建生活信心。

其次,被害人保护的重要性在于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合理的保护。

在面对刑事案件时,被害人通常是对案件细节和程序不熟悉的,他们需要得到法律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律援助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以确保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能够积极参与并获得公正对待。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儿童、老人和身体残疾者等,应该针对其特殊需求提供额外的保护和支持。

此外,被害人保护也需要在刑事案件调查和审判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其隐私权。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害人的个人信息应该受到保护,避免不必要的曝光和侵犯。

在信息保护方面,政府和执法部门应该加强监管,确保调查过程的透明度和信息安全。

同时,相关法律也需要明确规定被害人的隐私权,以避免个人信息被滥用或泄露。

除了个体层面的被害人保护,社会层面也应该加强对受害人的支持和保护。

刑事案件的发生给受害人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经济和社会负担。

为此,社会应该为受害人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援,包括经济援助、就业机会和培训等方面的帮助,以帮助他们重建正常的生活。

在刑事案件中,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和利益是一个多方面、复杂的工作。

除了政府部门的责任外,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为被害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人性化和公正的刑事司法体系,保护所有人的权益,并为受害人提供应有的保护与关爱。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与司法保护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与司法保护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与司法保护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并因此产生损失或危害的个人、单位或群体。

被害人权益保护是司法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为其提供必要的救济与保护。

本文将就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与司法保护进行探讨。

一、被害人权益的含义与重要性被害人权益指的是被害人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人身权利、财产权益和个人尊严等方面。

被害人权益的保护是司法公正与人权尊重的体现,它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的实现以及社会治安与稳定的维护。

1. 清晰的权益界定: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界定应明确、清晰,既要保护被害人的基本权利,如生命权、人身安全权等,也要保护其财产权益和名誉权等。

2.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保障被害人的权益,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使刑事犯罪的被害人得到法律上的补偿与救济。

3. 帮助恢复被害人心理: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常常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创伤。

通过维护被害人的权益并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助,可以帮助被害人更好地恢复生活。

二、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权益的司法保护措施1. 司法救助制度的建立:为了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司法救助制度。

这个制度中包括了经济赔偿、法律援助、法庭支持等多个方面的保护措施,确保被害人在法律程序中得到必要的帮助。

2. 赔偿制度的完善: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害人的权益受到了损害,可以通过司法赔偿获得经济补偿。

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被害人能够顺利获得赔偿。

3. 隐私保护机制: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的个人隐私需要得到保护。

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被害人的个人隐私,避免被进一步侵害。

4. 涉外案件中的保护:在涉外刑事案件中,被害人身处陌生环境,语言不通等问题会给其权益的保护带来困难。

因此,相关司法机关应加强对涉外刑事案件被害人的保护力度,提供必要的翻译和辅助。

5. 心理辅助与康复:刑事案件对被害人的心理伤害常常较为严重。

被害人权益刑事案件中的受害人保护

被害人权益刑事案件中的受害人保护

被害人权益刑事案件中的受害人保护在刑事案件中,受害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对象。

为了保护受害人的权益,法律逐步建立了受害人保护的制度。

本文将探讨被害人权益刑事案件中的受害人保护措施,并分析其目的和实施情况。

一、被害人权益刑事案件中的保护目的受害人保护制度的建立旨在确保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和维护。

具体而言,被害人权益刑事案件中的保护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公正审判:作为犯罪案件的直接受害人,被害人有权参与刑事诉讼程序,并享有公正审判的权利。

法庭应当尊重并听取受害人的陈述和意见,并保证其合法权益的发言权。

2. 安全保障:在刑事案件中,受害人可能面临来自犯罪分子的报复风险。

因此,受害人的安全保障是非常重要的。

警方和司法机关应采取措施确保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 经济赔偿:被害人在犯罪行为中遭受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伤害,可能还会引发财产损失。

受害人保护制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确保被害人获得合理的经济赔偿,帮助其恢复受损的权益。

4. 心理支持:犯罪行为对受害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损害。

为了帮助受害人克服心理创伤,受害人保护制度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使其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二、被害人权益刑事案件中的保护措施为了实现被害人的权益保护目标,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刑事诉讼程序中。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保护措施:1. 受害人陈述:受害人有权在法庭上陈述被害经过,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法庭应当充分尊重受害人的陈述,并将其作为裁决的重要参考。

2. 身份保密:在一些敏感案件中,特别是性犯罪案件中,受害人的身份需要得到保密。

法庭和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受害人的身份不被公开披露。

3. 赔偿保障:被害人有权通过刑事诉讼程序向犯罪分子要求经济赔偿。

法庭应当对被害人的经济损失进行认定,并依法判决被告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4. 保护措施:对于受到报复威胁的受害人,司法机关应当提供特殊的保护措施,比如提供身份保护、安全住所和警卫等。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救助措施分析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救助措施分析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救助措施分析从法律角度来看,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除了是案件中的受害者,也是法律保护的对象。

因此,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和救助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被害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础、保护机制和救助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被害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础作为刑事案件的直接受害者,被害人享有一定的权益。

这些权益的保护除了体现在司法程序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案件的审判结果。

被害人权益的法律基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被害人的权益,例如被害人有权参与刑事诉讼的权利,可以申请参与庭审,并提出证人、辩论、质证等权利。

2. 刑法规定刑法规定了被害人的权益,例如被害人享有人身保护权、财产权、姓名权等基本权益。

同时,刑法还规定了对于被害人所受损害的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如侵犯其人身权益的犯罪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二、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保护机制为了保护被害人的权益,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的保护机制。

主要包括:1. 侦查阶段的保护侦查阶段是刑事案件的开始阶段,其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至关重要。

侦查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对被害人进行尊重、关心和保护,不得歧视被害人,不得阻止被害人对案件进行申诉并应及时告知被害人的权益。

2. 庭审阶段的保护在庭审阶段,为保护被害人权益,法庭会充分听取被害人的陈述和申辩意见,并依法保障被害人的出庭权、询问权、辩论权等。

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机制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可以选择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通过刑事诉讼程序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并要求其赔偿损失。

三、被害人救助措施分析除了保护被害人的权益,我国还提供了一系列的救助措施,以帮助被害人重建生活和心理。

1. 心理救助刑事案件对被害人的心理伤害往往是深远且持久的。

为了帮助被害人度过心理困境,法院、检察院等机构会配备心理医生和专业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等服务。

2. 经济救助部分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经济损失,为了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建立了国家救助基金。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机制的完善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机制的完善
6 5
序, 但是 , 于种 种原 因 , 由 刑事 被 害人及 其 近 亲属 的利 交 给联邦 法院 的调查结 果 的报告 中, 必须 包括一 份 “ 被 益往往得 不 到有效 的保护 。 现实生活 中 , 时有发 生的涉 害人 被 害状 态 的陈述 ”即从被 害人 的角度 来陈述犯 罪 , 法涉诉 上访 事件 中 ,有 相 当一部分 是刑事案 件 中 的被 及其结果。该规定的 目的是使法院在未曾见过被害人 害人及 其 近亲属 因被犯 罪侵 害后 ,不能得 到加 害人 的 或 未曾 听取 被害人 陈述 的情况 下不 能审 判罪犯 。被害 赔偿 , 又不 能及 时获得 国家 或者来 自社会 的救济 , 从而 人状 态 的陈述可 以令法 官充分 注 意到被 害人 由于 犯罪 社 肉体和精 神 的损害 , 这样 , 法 使刑 事被 害人及其 近亲属 的生活陷入 困境甚 至绝境 。 行 为而遭受 的经 济 、 会 、 我 国刑 法 和 刑诉 法 都 规 定 了被 害人 有 获 得 赔 偿 官 就可 以综合 考虑被 告 人和被 害人 及其 家属 的情 况进 英国 18 年《 9 5 刑事起诉法》 不排除个人的刑事 的权利 , 但在获得赔偿 的权利范围上却作了不利于被 行量刑。 但是 私诉 案件 由起诉 人进 害 人 的限制 , 规定 被 害人 只能就 犯罪 行 为所 导 致 的物 起诉 权 , 制止无根 据 的起 诉 。 检察署 长一般 不予接 管 。 质损害要求赔偿 , 而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 。与一般 行诉讼 , ( ) 二 在对 刑事 被害 人 的补偿 方 面 侵权 行 为相 比犯罪 行 为 的性 质更 为严 重 , 果 不 能在 如 自新西兰 16 年颁布《 93 刑事损害补偿法》 以来 , 提起刑事附带 民事诉讼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 则会严 英、 、 、 、 美 德 法 奥地 利 、 兰 、 兰 、 尔兰 、 芬 荷 爱 比利 时 、 丹 重 损害 刑事 被 害人 的合 法权 益 , 而且 也 与 民法 的有 关 麦 、 森堡 、 萄牙 、 典 、 卢 葡 瑞 西班 牙 、 大利 亚 、3 、 澳 1本 韩 规 定相 冲突 。 国和我 国香 港地 区 、 台湾地 区等相 继 建立 了被 害人 救 济 制度 。比较 典型 的是 澳大 利亚 , 自上世纪 6 代开 0年 二、 刑事被害人保护的域外立法 比较 始 ,澳 大 利亚 不 断加大 刑 事被 害人 权 利保 护 的力 度 。 以新 南威 尔士 州 为 例 , 事 伤 害 赔 偿 法 、 害 者权 利 刑 受 “ 战” 二 以后 , 随着 世 界 人权 保 护 运 动 的开 展 , 刑 宪章、 受害者支持和恢复法等各种保障被害人权利 的 事被害人保护运动也开始博兴 。尤其在二十世纪 6 O 专 门法 律 、 规相 继 出 台 , 法 而且 随 之 建立 了恢 复性 司 年 代 以后 ,被 害人 的保 护 得 到 了越 来 越 多 国 家 的关 法 、 害 人登记 、 费 心里 辅 导等 各项 制 度 , 被 害人 被 免 为 注 , 于被 害人 权 利保 障 的研究 也 不断 深 化 。许 多 国 关 权 利保护 提供 了完 整 、充分 的法 律依据 和有效 的运行 家 的刑 事 司法 开始 从 以保 护被 追诉 者为 中心 , 展成 发 机制。 不仅 如此 , 以政府 设立 的受 害者管理局 为主管部 为 同等 保 护被 害人 和 被追诉 者 权利 , 重 二者 之 间 的 注 门的各种 专 门机构也得 以全 面建 立 , 政府机 构 、 且 非政 协 调 与平衡 , 在相 关法 律 中增加 规定 被 害 人权 利 保 护 府 组织 以及 民间组织相 互 配合 ,为被 害人权 利保护 提 的专 门条 款 , 制定 和 通过 有关保 护 被害 人 权利 的专 门 供 了全方 位 的组 织保 障 。关 于被 害人 国家赔 偿 的程 序 法 律或规 范 性文 件 。 与赔 偿标 准完整 、 严密 , 为这 项工 作 的顺 利开 展提供 了 ( ) 诉讼 权益 保 障方 面 一 在 可供操作 的技术规 范 。 事案件 的直接受 害人 、 刑 间接受 总 的来 看 , 陆法 系 国家赋 予 刑事 被 害人 较 广泛 害人或者 已经死 亡 的受 害人 的直 接亲 属 ,都 有权要求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救助机制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救助机制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救助机制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案件的直接受害者,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和救助是司法体系应尽的责任。

本文将探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权益保护与救助机制,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一、被害人权益保护机制1. 法律保护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享有法律保护。

法律规定了被害人的权利,例如,被害人有权以被害人的身份参与刑事诉讼,并享有法律援助的权益。

2. 证人保护被害人有时也是关键证人。

为了保护被害人的安全和利益,法律规定了证人保护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隐名化、隐居、切实保护证人的身份不被泄露等。

3. 家庭支持在一些案件中,被害人可能需要家庭支持来承受案件带来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相关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应提供家庭支持服务,例如心理辅导和经济救助。

二、被害人救助机制1. 经济救助刑事案件可能给被害人和其家属带来经济负担。

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为被害人提供经济救助,包括支付医疗费用、补偿损失等。

2. 心理救助刑事案件对被害人的心理健康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应设立心理救助中心,为被害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困境。

3. 法律救助被害人常常对法律程序了解有限。

为了保障他们的权益,应提供法律救助,向被害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指导,协助他们了解案件进展和维权途径。

三、政府与社会机构的责任政府和社会机构在刑事案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责任包括:1. 设立相关机构和部门政府应设立专门机构和部门,负责协调和管理被害人权益保护与救助工作。

这些机构可以与警察、检察院、法院等合作,协商解决相关问题。

2.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被害人权益保护和救助的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经济援助政策、证人保护规定等。

3. 加强宣传和教育政府和社会机构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加对被害人权益保护和救助的重视程度。

4. 合作与协调政府应与非政府组织、社区机构等密切合作,共同推进被害人权益保护和救助工作。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机制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机制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机制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是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的核心要求之一。

为了确保被害人能够获得公正和适当的补偿,国家和社会建立了一系列的机制来保护被害人的权益。

本文将探讨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机制,并分析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一、被害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础刑事诉讼法是维护被害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基础。

根据该法律规定,被害人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和赔偿权等。

这些权益确保了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的合法地位和合理权益,使其能够积极参与诉讼过程并获得相应的补偿。

二、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机制1. 被害人角色的明确化为了保护被害人的权益,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被害人的地位,并确定其为刑事诉讼中的一方。

这一规定确保了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的参与权,使其能够拥有辩护权、申诉权和请求赔偿的权利。

2. 被害人权益的保护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和赔偿权。

知情权使被害人了解案件的进展和自己的权益;参与权使被害人以当事人身份参与辩论和申诉;申诉权保障了被害人对不公正判决的救济;赔偿权使被害人有权获得经济赔偿。

三、被害人救助机制1. 被害人救助基金我国设立了被害人救助基金,用于救助因刑事犯罪而遭受损失的被害人。

基金主要通过提供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和心理救助等方式,帮助被害人渡过难关。

2. 被害人保护令被害人保护令是一种法律手段,旨在保护被害人免受施暴者的侵害。

法院可以根据被害人的申请,采取限制施暴者接近被害人的措施,确保被害人的人身安全。

四、被害人权益保护的问题与改进1. 资源不足问题在一些地区和案件中,被害人权益保护机制的资源配置相对不足。

这导致被害人在参与刑事诉讼和获得补偿上面临困难。

2. 保密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一些案件中,被害人因为恐惧和信息不对称,不敢积极参与刑事诉讼流程。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被害人的心理和法律援助,以保证其合法权益。

3. 法律赔偿机制的不完善目前我国刑事赔偿制度尚不完善,被害人在获得经济赔偿方面面临困难。

浅谈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保护-论文

浅谈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保护-论文

浅谈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摘要:刑事制度的建立,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更多的是关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而对于某个刑事案件中的直接受害者即被害人却常常被忽略。

随着国家法制化的发展,世界人权保障和社会民主文明发展的趋势,被害人的地位同样需要利用法律进行有效地保护。

如何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是健全法制进程和刑事诉讼中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在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不能忽略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应当建立健全法制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

关键词:刑事案件被害人合法权益一、刑事案件中保护被害人权益的原因及意义被害人作为刑事案件中的直接被害人,是刑事诉讼的启动因素之一,而犯罪是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破坏,并不是把犯罪者查办了,社会就稳定了,必须把遭受犯罪侵害最严重的部分———被害方的心理修复了,整个社会秩序才能恢复。

正如有学者所讲的:“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关系是对立的,双方的诉讼权利保障构成了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基本内容,忽视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不适当的。

”在追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行为不力或追溯结果严重违背法律时,会导致被害人对国家权威和法律产生怀疑,进而法制尊严也无处可寻。

因此,在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不能忽略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应当建立健全法制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是关于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明确的法律规定。

法律确认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也就确认了被害人与案件处理结果的利害关系的不可分割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确认了被害人与被告人相同的诉讼地位,确认了在法律上与被告人具有同等的被保护权,有效地防止过分忽视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不良状况;2、确认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使被害人个人权利对国家权利的制约力度增加,促进司法监督体制的完善;3、奠定了被害人控诉犯罪权利和请求赔偿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障与救助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障与救助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障与救助在刑事案件中,保障被害人的权益并提供救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被害人应当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照顾,同时我们也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体系,以确保被害人的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和有效的救助。

本文将从被害人权益保障、救助机制和刑事司法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被害人权益保障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保障是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法律体系,确保被害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

这包括被害人的人身安全、财产权益、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权益。

同时,我们也需要确保被害人在法律程序中的参与权,包括对案件进展的了解、陈述权及申诉权等。

只有通过法律的明确规定和切实的执行,才能够保障被害人的权益得到有效的维护。

在司法实践中,法庭、检察院和警察等司法部门应当积极履行起保障被害人权益的责任。

法庭在审理案件时,应当重视被害人的权益,充分听取被害人的陈述,并保证被害人在庭审中的安全和尊严。

同时,检察院和警察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权益,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

在整个司法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与被害人及其家属进行及时沟通,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以确保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二、被害人救助机制除了权益保障外,建立被害人救助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被害人救助机制的建立旨在为被害人提供必要的心理、经济和法律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被害人救助的范围应当包括精神和身体上的康复、经济赔偿、法律援助等方面。

在心理上,被害人可能遭受到严重的创伤和打击,因此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并逐渐恢复自信。

同时,经济上的救助也是必要的。

被害人可能因为刑事案件受到了财产的损失,因此需要得到合理的经济赔偿来弥补其损失。

此外,法律援助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被害人来说,他们需要得到法律上的帮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刑事司法实践中的被害人权益保障与救助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保障被害人的权益并提供救助是司法机关应尽的责任。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救助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救助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救助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或经济损失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被害人的权益保护与救助是司法机关和社会各方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与救助进行探讨。

一、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权益的保护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是一项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证据权益的保护被害人作为案件的当事人,有权提供证据和参与诉讼。

司法机关应当保护被害人的证据权益,确保被害人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比如,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证据,应予以保密处理,避免对被害人的二次伤害。

2. 参与权益的保护被害人有权参与诉讼活动,了解案件进展和权益保护情况,对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进行监督。

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向被害人通报案件办理情况,听取被害人的意见和建议,在侦查、审判等各个环节为被害人争取合法权益。

3. 赔偿权益的保护被害人有权获得经济赔偿,满足因犯罪行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司法机关应当依法判决并执行赔偿决定,确保被害人的经济权益得到保障。

4. 人身权益的保护被害人有权得到应有的社会关爱和心理支持。

司法机关应当积极协助被害人获得心理疏导和社会救助,确保被害人的人身权益得到全面保护。

二、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权益的救助1. 心理救助刑事案件的经历对被害人造成的心理创伤是显而易见的。

司法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的心理救助机制,为受害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力量,开展心理援助工作,为被害人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2. 法律援助对于经济困难的被害人,司法机关应当积极提供法律援助,确保其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法律援助可以包括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诉讼代理和经济援助等,为被害人提供必要的司法保障。

3. 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加强对被害人权益的关注和支持,搭建平台,提供资源,促进被害人的康复和融入社会。

可以通过成立相关基金会、协会,为被害人提供经济援助、工作机会和社会支持,实现对被害人的全面救助。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研究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研究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法制建设也在逐渐地完善。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中,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仍需要深入研究和加强保障。

本文将从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的概念、保障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的概念被害人的权利保障是一种法律上的保护机制,目的是保障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益。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的权利有:知情权、申诉权、参加诉讼权、赔偿权等。

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应该是一个全面、完整、有效的体系,是刑事案件公正审判的关键之一。

二、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的内容1、知情权: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有权了解案件的进展,被告的案情和自己权利的保障情况。

法院、检察院和公安等机关应及时、充分地向被害人提供案情信息,保证其知情权。

2、申诉权:被害人对刑事案件有权申诉。

例如,认为判决不公或者对判决的量刑不满意,被害人可以向上级法院或者检察院提出申诉。

在申诉过程中,法院、检察院应认真审查被害人提供的证据,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3、参加诉讼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应当被保障其参加的权利。

被害人可以作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等身份参与到刑事诉讼中。

4、赔偿权:如果被害人因被告的行为受到了损失,被告应该依法赔偿。

被害人有权得到经济赔偿和精神赔偿,为被害人的损失和伤害提供相应救济。

以上是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要权利,由于本文的篇幅有限,可能还有其他权利在此未能详细阐述。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权利是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应该被保护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三、存在的问题虽然当前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保障被害人的权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问题:1、实际保障不足:在某些地区和情况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际保障。

例如,案情通报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未能保障被害人知情权;或者法庭不允许被害人到场听审,限制了其参加诉讼的权利。

2、理论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对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仍然存在一些理论上的争议。

刑事案件受害人权益保护研究

刑事案件受害人权益保护研究

刑事案件受害人权益保护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刑事案件受害人权益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刑事案件的发生往往给受害人带来身心上的伤害,因此,保护受害人的权益是法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刑事案件受害人权益保护进行探讨。

首先,刑事案件受害人常常遭受身体损害和财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应该加大对受害人的救助和赔偿力度。

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受害人救助机制,为受害人提供必要的医疗和心理援助。

同时,要完善赔偿制度,确保受害人获得合理的经济赔偿,以弥补其所遭受的损失。

受害人权益保护的核心是“把损害受害人权益的当事人从受害人中分担出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刑事案件受害人在案件侦办和司法审判中应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起一套受害人保护的法律机制。

首先,应加强对刑事案件受害人权利的立法保障,确保受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

其次,要提高受害人参与刑事案件的意识和能力,为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教育,使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法院和检察院要依法保护受害人的权益,确保受害人在刑事案件中的证言能够被采纳和审慎评估,避免受害人被二次伤害。

此外,要严惩侵害刑事案件受害人权益的行为。

在刑事诉讼中,受害人通常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受到威胁和恐吓。

为了维护受害人的权益,应提高打击犯罪分子的力度,加大对侵害受害人犯罪的打击力度。

同时,要加强刑事司法机关的监督和指导,防止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行为,以确保案件侦办和审判的公正性。

另外,要加强社会各界对刑事案件受害人权益的关注和保护。

公众应该提高对受害人的关注度,关注他们的遭遇和困境。

同时,媒体也应当积极报道和关注刑事案件受害人的权益保护问题,促使社会对受害人的关爱和支持。

此外,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为受害人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

在保护刑事案件受害人权益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

浅析刑事被害人的保障

浅析刑事被害人的保障

浅析刑事被害人的保障

摘要:刑事诉讼制度的建立,犯罪被认作是对代表阶级或广大人民利益的国家的侵害,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被害人本身不受重视。

被害人的权利得不到妥善保障,在很多情况下,被害人连其所受的直接损失都难以索回,更别提精神赔偿了。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远不如其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被害人陈述仅仅被视为在国家对犯罪人的诉讼中的依据的诸多证据的一种。

所以,被害人在刑事司法中的权利保障成为司法的重要目标。

由于受条件、条件、国家制度、司法水平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现行刑诉法在完善对被害利保护的同时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①现行刑诉法对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概念和范围没有予以界定②公诉案件中被害人自诉权的行使缺乏程序保障③没有将精神损害列进赔偿范围④没有建立国家补偿制度⑤立法与司法对被害人的援助几乎是一片空缺.被害人保障,能切实保障被害人的正当权益和正当要求。

有利于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保证刑诉的公正,促进刑事诉讼立法的日趋完善。


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保护机制
摘要现存的法律中,刑事被害人的权利及救济途径一度遭到忽视,刑事被害人没有独立的上诉权,对案件的知情权受到严重限制,获得民事赔偿的范围狭窄,在获得诉讼代理上受到限制等诸多不足之处。

司法实践中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及救济机制。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保护机制权利保障赔偿和补偿
对刑事被害人问题的研究和重视对我国现实的司法状况和刑事
诉讼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理论有利于刑事诉讼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也有利于在实践中
一、我国现行法律对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的缺失
(一)被害人对案件的控告权受限
刑事被害人作为犯罪直接侵害的对象,本应非常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

但在实践中,被害人的控告权和知悉权都受到严重限制。

现行法律规定,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在实际中公安机关不按照检察院的通知办理时,检察院是没有强制力的。

(二)被害人没有独立的上诉权获得民事赔偿的范围狭窄
被害人作为刑事当事人却没有独立的上诉权,被害人对法院作出
的判决不服只能向检察院提起抗诉,而检察院作为公诉机关不轻易提起抗诉。

现行法律规定,被害人只能就犯罪所遭受的物质损害提起赔偿请求,却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

犯罪是严重的侵权行为,而刑事被害人却不能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也更是得不到切实的维护。

(三)国家救助政策缺位
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由于被告人经济方面的原因沦为“空判”的现象很普遍。

刑事被害人在权利遭受侵害后,经济上又陷入困境,从而出现了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上访不断的现象。

这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司法制度中的一个大的漏洞。

二、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认识和立法中出现的误区
国家公诉制度的建立后,犯罪成了对国家的侵害,对罪犯的惩罚就成为国家的公权。

这种观点不合理,因为国家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是要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事实上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并不是一回事。

现行立法虽然将刑事被害人列为当事人,但是由于法律规定不明确致使被害人在接到法院判决又得不到实际赔偿的情况下,也无其他切实可行的途径获得救助。

(二)缺乏对被害人合法权利的保障
现行法律虽然已经对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失赔偿作了明确规定,但
是常常会出现由于被告人自身的经济原因,出现被害人在接到法院的赔偿判决书后却迟迟得不到实际的赔偿,致使经济陷入困境而危害社会的稳定。

司法实践中,由于司法操作人员的办案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差异,导致对被害人人身方面的合法权益的保护的重视,而忽视了对被害人财产权益的保护。

此不足之处还需在以后的立法及司法中予以重视。

三、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机制的构想
近年来,对于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及司法实践,关于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构想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保障刑事被害人的知悉权
采用公诉制度强化了对犯罪的追究,却忽视了被害人的权利。

由此,笔者认为,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应当赋予被害人有了解案件在每一个诉讼阶段上的进展及案件不能继续进行的原因等知情的权利。

“为此应当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有定期向被害人汇报案件进展情况的义务。


(二)赋予刑事被害人上诉权和法律援助权
现行立法未赋予刑事被害人直接的上诉权,只给予其申请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权利。

笔者认为,在对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可以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赋予刑事被害人独立的上诉权。

法律虽规定,被害人有参加诉讼的权利,却未赋予其享有法律援助的权利。

事实上被害人是弱者,公诉方在对犯罪人进行追究时,并不完全站
在被害人的立场上。

因此应当在被害人处境不利的情况下为其指定负有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代理。

考虑到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并非真正的控方,所以被害人在获得法律援助方面的范围和方式方面较被告人应更为严格些。

(三)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有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能够为被害人提供更为直接的保护,为此要扩大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范围,就必须加强保证“民事”方面的独立性。

精神损害赔偿在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是合理的。

对于精神损害赔偿,应当和民事诉讼一致,由法官根据相关规定自由裁量。

刑事被害人作为犯罪人直接侵害的对象,其身心和财产方面都受到极大伤害,在犯罪人不能及时赔偿的情况下,国家和社会应当给以足够的帮助。

为此,赋予刑事被害人应有的权利,建构国家和社会救助制度势在必行。

注释:
石时态,张坤世.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机制之反思与完善.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12).第76页.
参考文献:
[1]杨正万.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唐文胜.犯罪损害赔偿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3]郭宏,赵淑光.论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机制的完善.法学与法制建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