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放大器的复合教学法设计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教案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原理;2. 掌握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3. 学会分析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4. 能够应用三极管进行电路设计。
教学内容:第一章:三极管的基本结构1.1 三极管的组成1.2 三极管的类型1.3 三极管的符号第二章: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1 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的作用2.2 三极管的偏置条件2.3 三极管的放大过程第三章: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3.1 电流放大原理3.2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3.3 电流放大倍数的影响因素第四章: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4.1 输入特性4.2 输出特性4.3 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第五章:三极管的应用5.1 放大电路设计5.2 开关电路设计5.3 稳压电路设计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 采用演示法,展示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三极管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4.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三极管基本概念的理解;2. 作业练习,巩固学生对三极管工作原理的掌握;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三极管实物和电路图;2. 多媒体教学课件;3. 实验器材:三极管、电阻、电容等元件。
教学建议:1. 建议在讲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时,结合实物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2. 在讲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时,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三极管的放大过程;3. 在分析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时,引导学生观察特性曲线,深入理解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4.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三极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六章:三极管的参数及其测量6.1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6.2 三极管参数的测量方法6.3 常用三极管参数的识读与选择第七章: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7.1 放大电路的基本类型7.2 放大电路的设计步骤7.3 放大电路性能分析第八章: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8.1 音频放大器8.2 模拟信号放大器8.3 数字信号放大器第九章: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优化与调整9.1 放大电路的优化方法9.2 放大电路的调整步骤9.3 放大电路的故障排查与维修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10.2 三极管技术的未来发展10.3 拓展阅读与研究建议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应用实例中的三极管放大电路;2. 采用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放大电路的优化与调整;3. 采用讨论法,探讨三极管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未来应用的可能性。
课程设计---放大器的设计

放大器的设计一、设计要求在如图所示的电桥中,电阻R=10kΩ,R的最大值为50kΩ,设电桥电压为3.5V,试设计一个放大器,当电桥电阻变化ΔR=0Ω时,放大器输出0V,当电桥电阻变话ΔR=50Ω时,放大器输出4.0V。
[1]二、参考电路R110.05kohm R29.95kohmR39.95kohmR410.05kohm123U1OPAM P_3T_VIRT UAL123U2OPAM P_3T_VIRT UAL123U3OPAM P_3T_VIRT UAL4.000V+-R51kohmR676.1905kohmR71kohmR81kohmR91kohmR101kohmR1176.1905kohmV2220V 50Hz 0DegT1TS_MISC_25_TO_11243D13N257R12100ohmD21N747AC190uFR13502ohm三,工作原理1,电桥:采用4个R=10k Ω的电阻组成电桥,将阻值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ΔV ),作为放大电路的输入。
2,放大器:根据精密放大电路的公式计算输出电压Id o u R R R R u ⎪⎪⎭⎫ ⎝⎛+-=538921,其中21I I Id u u u -=,即电桥两端压差。
当Ic I I u u u ==21时,当IcB A u u u ==中电流为零,Ic O O u u u ==21,输出电压0=O u 。
可见,电路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
差模放大倍数数值越大,共模抑制比越高。
当输入信号中含有共模噪声时,也将被抑制[2]。
3,稳压管:稳压管在反向击穿时,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或者说在一定的功率损耗范围内),端电压几乎不变,表现出稳压特性。
1I u 2I u Ou四,参数计算 1、测量电桥的计算()()V 7413.150101010102.53)(133=-⨯⨯⨯⨯=∆-⨯∆-+∆+=(R R R R R R V U()()()V R R R R R R V 7588.150101010102.532U 33=+⨯⨯⨯⨯=∆+⨯∆-+∆+=VV V U U Vo 0175.07413.17588.1121=-=-=2、放大电路的计算 (R 7 =R 9, R 5=R 10, R 6=R 11)如果对于V o1=0.0175V 时,输出电压为 4.0V ,则有放大倍数为4.0/0.0175=228.5714倍。
共发放大器课程设计

共发放大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共发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电路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运用公式计算共发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分析影响放大倍数的因素。
3. 学生了解共发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如稳定性、频率响应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共发放大器电路的搭建,并进行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共发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掌握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原理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实验和实践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电子技术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理论知识:- 共发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共发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功能及工作过程- 影响共发放大器放大倍数的因素及计算方法- 共发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稳定性等性能特点2. 实践操作:- 共发放大器电路的搭建与调试- 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共发放大器性能的因素- 针对实际问题,优化共发放大器电路设计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共发放大器基本原理、电路组成及分类- 第二课时:共发放大器工作过程、放大倍数计算- 第三课时:共发放大器性能分析、实践操作指导- 第四课时:实验操作、数据分析与优化设计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组织和安排。
音响放大电路设计与制作教案(详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
2.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元件进行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3. 掌握音响放大电路的调试与优化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音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2. 常用电子元件的选择与使用。
3. 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步骤。
4. 音响放大电路的制作方法。
5. 音响放大电路的调试与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电子元件、电路板、multimeter 等。
2. 教学软件:电路设计软件(如Altium Designer、Cadence 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思考音响设备是如何放大声音的。
2. 理论讲解:讲解音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常用电子元件的选择与使用。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个简单的音响放大电路设计案例。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5. 成果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音响放大电路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6. 调试与优化:指导学生使用multimeter 等工具对音响放大电路进行调试,优化电路性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音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3. 学生能够对音响放大电路进行调试与优化,提高电路性能。
六、教学方法1. 采用“理论+ 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2. 利用电路设计软件,进行虚拟仿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响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3. 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音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讲解音响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介绍其主要由功放芯片、音源信号处理电路、功率输出电路等部分组成。
2. 常用电子元件的选择与使用: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功放芯片、电阻、电容等元件,并讲解其作用。
3. 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步骤:讲解如何根据音源信号的特性进行电路设计,包括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参数的计算。
音响放大器课程设计

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摘要:音响放大器所需要设计的电路为话筒放大器,音调控制器及功率放大器。
话音放大器的作用是不失真的放大声音信号(最高信号达到10kHz)。
其输入阻抗应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音调控制器主要是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因此音调控制器的电路可由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组成。
关键词:音响放大器;话放级;音调控制级;功放级1设计内容1.1设计目的(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会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设计要求(1)设计并制作一个音响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要求:①额定功率:P。
>=1W②负载阻抗:R=8Ω③频率范围:40Hz~10kHz④话放级输入灵敏度:5mV⑤输入阻抗:R>>20Ω⑥系统的总电压增益A>560倍(55dB)(2)设计电路结构,选择电路元件,计算确定元件参数,画出实用原理电路图。
(3)自拟实验方法、步骤及数据表格,提出测试所需仪器及元器件的规格、数量,交指导教师审核。
(4).批准后,进实验室进行组装、调试,并测试其主要性能参数。
1.3参考方案(1).电路图设计①确定目标:设计整个系统是由那些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并画出音响放大器方框图。
②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功能,选择各模块所用电路形式。
③参数选择:根据系统指标的要求,确定各模块电路中元件的参数。
④总电路图:连接各模块电路。
(2).电路安装、调试①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自行焊接电路板。
②在每个模块电路的输入端加一信号,测试输出端信号,以验证每个模块能否达到所规定的指标。
③重点调试每一级的输出波形。
④将各模块电路连起来,整机调试,并测量该系统的各项指标。
2设计方案:2.1设计方案分析论证(1).音响放大器设计思路①由于话筒的输出信号一般只有5mV左右,而输出阻抗达到20kΩ(亦有低输出阻抗的话筒如20Ω,200Ω等),所以话音放大器的作用是不失真的放大声音信号(最高信号达到10kHz)。
《电工电子》教学课件03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运算电路的设计

(一)输入级:一般是由BJT、JFET或MOSFET组成 的高性能差分放大电路,它必须对共模信号有很强的 抑制力,而且采用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形式。
(二)电压放大级: 提供高的电压增益,以保证运
放的运算精度。中间级的电路形式多为差分电路和带 有源负载的高增益放大器。
图 (b)为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集 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是指开环时,输出电 压与差模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在线性区uo Aod (uP uN。) 由于Aod高达几十万倍,所以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 区时的最大输入电压Up-Un的数值仅为几十~一 百多μV。当其大于此值时,集成运放的输出不是, +Uom就是-Uom,即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
(三)输出级:一般是由电压跟随器或互补电压跟随 器所组成,以降低输出电阻,提高带负载能力。
(四)偏置电路:提供稳定的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的 偏置电流,以稳定工作点。
3.1.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符号和电压传输特性
(a)
(b)
图 (a) 为运算放大器的符号。 运算放大器的符号中有 三个引线端,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一个称为同相 输入端,即该端输入信号变化的极性与输出端相同,用 符号‘+’表示;另一个称为反相输入端,即该端输入信 号变化的极性与输出端相反,用符号“-”表示。输出端 在输入端的另一侧,在符号边框内标有‘+’号。大多数 型号的集成运放均为两组电源供电。
和电容元件位置互换,便得到图所示的微微分,即实现 了微分运算。
vO
iR R
iC R
RC
dvC dt
RC
dvi dt
3.2.4 微分电路的作用 微分电路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在线性系统中,除
音响放大电路设计与制作教案(详案)

音响放大电路设计与制作教案(详案)章节一:音响放大电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音响放大电路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音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3. 了解音响放大电路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内容:1. 音响放大电路的作用:将输入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幅度,以驱动扬声器发声。
2. 音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利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等电子器件放大信号。
3. 音响放大电路的组成: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电源等。
4. 音响放大电路的分类:功率放大器、音频放大器、调制放大器等。
5. 音响放大电路的应用:音响设备、广播设备、手机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音响设备中放大电路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基本原理和组成:通过PPT或实物展示音响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和组件。
3. 分类和应用:展示不同类型的音响放大电路及其应用场景。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音响放大电路的应用和实例。
章节二:晶体管放大电路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2. 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
3. 学会分析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参数和性能。
教学内容:1.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利用晶体管的放大作用放大信号。
2.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电压增益等。
3.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参数和性能:频率响应、线性度、功耗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晶体管在音响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2. 讲解基本原理和操作:通过PPT或实物展示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和操作过程。
3. 分析输入输出特性:利用实验数据或示波器展示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
4. 参数和性能分析:分析晶体管放大电路的重要参数和性能指标。
章节三: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教学目标:1. 了解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和步骤。
3. 学会制作功率放大器电路并进行测试。
教学内容:1.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提供足够的功率驱动扬声器发声。
2.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选择合适的晶体管、电路参数和反馈网络。
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

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一、项目要求:1、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2、掌握共发射极电路的静态分析。
3、掌握分压式电路的分析。
4、掌握射极输出器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生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掌握各种放大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特点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感受实际生活中放大电路的使用场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项目分析木项目是电子基础上,对电子电路有更深的认识,让学生从亲身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重点: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各种知识,准确计算电路参数。
突破重点、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
四、教学策略分析1、学习者分析学生学习该项目之前己经掌握了三极管的知识。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老师可以采用实践的传播知识。
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发现新知识,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老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五、时间安排(总课时:1 6课时)任务一: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2课时。
任务二:共发射极放大电路,4课时。
任务三:工作点稳定,4课时。
任务四:射极跟随器,2课时。
任务五:放大电路测试,4课时六、项目实施1、示范项目:详细讲解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和作用,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和功率分配的原理,了解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扩大量程的方法和计算,最后是简单混联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2、学生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组3-4名,计算结果。
小组分组情况;测试数据3、检查指导:由教师巡回检查同学的做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各小组间相互交流。
七、项目评价各组介绍做题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同时各小组间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做点评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o
40
5 0
计来 观察 元件 参 数 变 化 对 电路 参 数 的影 响 过 程 却更 为直 观. 在教 学 活动 中 , 用 多种 方 式 结 合 采 的复合 教 学设计 更 能被学 生接受 , 电子技 术 课 在 程 的重 要 知识点 , 采用 复合 教学 方式 可 以增 强 学 生对 重要 知识 的理解 与掌 握. [ 参考 文献 ]
输 入 电 阻 r和输 出电阻 r 等参 数 , 要 时需 要 对 I o 必
电路 的动态 范 围和失真 情况进 行 讨论 .
在 多年 的 电子 技术课 程教 学 的实 际 中 , 我们 总结 出采用参 数计算 、 软件仿 真 和程 序分 析 相结 合 的复 合教 学方式 , 使在 教学 中不 失严 密 性 的 同
\ / 、、 ,
\
、 /
√
l 、 , 、 一 、
/
图 4为 偏置 电阻 兄 变化 时对 静态 工作 点 ,
、
l
嚣
—
商
— 景 |
娃晰
—u _ |
矗 盆 # 嚣豁 § 一 堡 瓤
# 刚 趟 馨 F 爱 § 鞲
弱
, 和
三个 参 数 的影 响 变 化 曲线 . 图线 可 从
对重要 知识 点 的理解 与掌握 .
[ 关键词] 电子技术; 基本放大器 ; 参数计算 ; u im软件 ; aa 软件 M hs i M tb l
[ 中图分类 号 ] N 1. [ 献标 志码 ] [ T 70 2 文 A 文章 编 号 ]6 3— 02 2 1 )4— 0 8- 3 17 8 1 (02 0 07 0 电子技 术课 程 是 有 关 电子类 专 业 的学 科 基 础 性课 程 , 主要 目的是 使学 生 掌握 电子 技术 有 其
1
’
r’
一
一
一
1
’
一
1
1
—
1
一
’ ’…
分析 电路逻 辑严 密 , 别对 电路 元 件参 数 固定 的 特
o5 0
。
I
l
一
…
0 : 。 ¨ _ r l
1 0
一一 一- 一一 …一 .r ,一 ,~一 一一… 一 = ’ 0 ~ 一l
21 0 2年 8月
重庆文理学 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unl f h nqn nvrt f r n cecs( a r c n eE io ) ora o ogigU ie i o t adSi e N t a Si c dt n C sy A s n ul e i
Au ., 2 2 g 01 V0 _ N . l31 o4
一
款 专 门用 于 电子 电 路 的仿 真 与设 计 的工 具 软
件, 它可 以在 Wid w n o s下运 行 , 一个 完 整 的集 是
成化设 计 环境 , 具有 丰 富的元 器 件库 和虚拟 仪 其
器仪表库 , 能提供 电路详细 的各种分析功能 , 并 还 能开设 试验 环 境 无 法 进 行 的观 测 开 路 、 路 、 短 漏 电等非 常态 现象 的仿真 j .
针对 如图 1所 示 的 电 路 , 然 取 = 10、 仍 0
c = 1 、R6 = 7 5 k 、 2 = 7 5 k 、 2V 1 . Q R6 . Q Rc
=
2k 、 =1k . 基 础 知识 可 知 , n R Q 从 电路 元
件 的参 数变 化 都会 引起 电路 静 态 参 数 和 动 态 参
数 的变 化 . Muti 软 件 的仿 真 分 析 中 , 以 在 ls im 可
l /~
、
通过 改变元 件参 数来 观察 电路 状 态 的变化 , 这 但
种变 化 的 观 察 比较 孤 立 , 利 于 对 比. 采 用 不 而 Ma a 件程 序分 析 , 以 清 楚 地 观 察 到 元 件 t b软 l 可 参 数 的变 化对 电路 状态 影 响 的变 化 过程r .
1 Q = 0 0 2 7 m A 、, Q = 2. 7 mA 、 V E : 5. 8 . 2 c 2 c0 1
f
‘
\ /。 一
~
/ \ \ √/
,
,
V .若 取 R =2k , 电路 的动态 参 数 为 A Q 则
一
一
…
8 、 8 i
k = 14 Q 、 。 . 4k r
利 用 Maa 件强 大 的程 序设 计功 能 , 以 tb软 l 可 利 用程 序设 计来 分析 电路 , 特别 是 在讨 论 电路 元
件 参数 的变 化 对 电路 的状 态 和参 数 的变 化 过 程 的分 析上 , 优点 特别 突 出 J 其 .
( 国国家 仪 器公 司 ) 发 的 Mu im 软 件 就 是 美 开 hs i
时, 增强 教学 的直 观性 与趣 味性 以便 于学 生 学 习 与掌握 , 加深 对 重 要 知识 点 的 理解 . 文 以如 图 本 1所 示 的分 压偏 置 式基 本放 大 器为 例 , 阐述 来 复 合式 教学设 计在 电子 技术课 程教 学 中的应用 .
对于如图 1 所示的电路 , 其静态工作点所包 含 的 4个参数 由以下 的计算公 式 确定 J :
0 =0 7V( 为 0 3V) . 锗 . ,
~
() 1
Q
一
一
,
Q一( 1+J) 一 BR
( ) 1+ R
’
() 2
I c Q:0 IQ lQ B E,
3
Ve c一,口 R c Q= c( c+R ) .
() 4
在给定 电路参数的情况下 , 分压偏置 式基本放 大电路 的静 态工作点可 以由( ) 4 式计算确定 . 1 一()
第3 l卷
第 4期
基 本 放 大 器 的 复 合 教 学 法 设 计
邓 于
( 重庆文理学院电子 电气工程学院 ,重庆 永川 426 ) 0 10
[ 摘 要] 文章以电子技术课程 中的基本放 大器知识点为教 学示例 , 采用理论推导、 软件仿 真 和程序 设计 相 结合 的 复合教 学设 计 , 实现 了知 识 严 密性 、 观性 与趣 味 性 的结合 , 强 了学 生 直 增
髓 单 一 攮 鞴 ~ 髓 蒜 一| 嫩 l 堍i 黪i x ≮… ~ l s ≈ 一将 i ≮ F— ]
蜮燃 i 燃 啦 避 撬 毫
图 3 失真情况 下的输入 / 输出波形
3 Maa 件 程 序 分 析 tb软 l
0 3V. . 而当 3 8k <R 1<4 . . Q 6 03
态 , 时的静 态参数 较大 、。=, :4mA 、 此 , 。
图2 线性放大状态下的输入/ 输出波形
=
以图 1 示 的 电路 为 例 , Muti 的运 行 所 在 ls im
环 境下设 计 完成 电路 以后 以进行 电路 的各 种 可
4
《
0
技术 的提 高 , 电路 的软件仿 真 在 电子 技术课 程 的
1 0 2 O 3 0 4 0 5 0
1 5 ’ 。 5 0 0
教学 中得 到 了越 来越 广泛 的应 用 , 选择 与利 用 可
的软 件也越 来越 多 . 在对 比电路 元 件参 数变 化 但 对 电路 的静态 与动态 参数 的影 响 时 , 利用 程序 设
利 用计算 的方 法 分 析 放 大 电路 主要 包 含 电
路 的静 态分 析和 动态分 析 , 以在 分 别 画 出 电路 可
的直流 通路 图和交 流通 路 图的情 况 下完 成. 大 放 电路 的静态分 析 主要计 算 电路 的静态 工 作点 , 包 含 p、 、c ,Q和 。 4个 参 数 ; 放 大 电 路 而
关 的基 本原 理 、 本 概 念 和 基本 分 析 方 法 , 立 基 树 电子 电路最 基 本 的分 析 、 计算 和设 计 的理 念 . 在 课 程 的理 论教 学 中 , 能单调 采用 理论 推 导 的方 不 法 讲授 , 但理 论 推 导 又不 可避 免 ; 而在 课 程 的实
1 电路参数 的计算与分析
Rc = 2 k . Q
2 M ls 软 件 仿 真 分 析 uti im
在 电子 技 术 的 教 学 中 , D 仿 真 得 到 了 越 EA 来越广 泛 的应用 , 而可 以用 于 电子技 术 仿 真 的软 件很 多 , 有 其 特 点 与 优 点 . 各 由美 国 N 公 司 I
号交 流 电阻 , 值 为 其 = T, ( b +[ 1 b ] .
在 输 入信号 过 大 时 所 引 起 的 失 真情 况 下 的输 入 与输 出波形 对 比, 对 比波形 中可 以得 出 电路 的 从 许多 性能 . 多 的 对 比 分 析 可 以 通 过 修 改 电 更 路 中 元 件 的 参 数 、 置 电 路 故 障 、 换 虚 拟 仪 设 更
k i , q时 电路 处 于线性 放大 状态 , 此时 静态 参 数 的
数值 可 以 由公 式计 算 , 态 工 作点 , , 静 、 和 的数 值都 随 的改 变而 变化 .
7 9
参 数分 析 、 障 模 拟 等 . 2为 放 大 器 在 线性 放 故 图
0 1 、一 .
《
[ 收稿 日期] 0 2— 4-0 21 0 6 [ 作者简介] 邓于 (9 0一) 男 , 16 , 重庆璧山人 , 实验师 , 主要从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78
阻 , h为 晶体 管 基 极一 发 射 极 之 间 的 等 效 小 信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