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阅读答案陈亮
梅花知识竞答
梅花知识竞答
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
A、陈亮《梅花》
B、王安石《梅花》
二、梅花与()合称“花中四友”
A、山茶花、水仙、迎春
B、荷花、兰花、菊花
三、梅花的生长顺序是()
A、先开花后长叶
B、先长叶后开花
四、梅花原产地是()
A、中国
B、日本
五、“梅开五福”象征()
A、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B、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
六、()并称为“中国四大梅园”。
A、苏州光福梅园、南京梅花山梅园、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
B、武汉东湖磨山梅园、南京梅花山梅园、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
七、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可追溯到()时期
A、六朝
B、唐朝
八、国画大师齐白石为自己的书斋取名为()
A、梅花草堂
B、百梅书屋。
2019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含答案
2018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班级:姓名:成绩:学习目标:1.能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它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解答意象类题目的一般步骤。
学习重点:学会分析意象的含义和作用课时安排: 四课时第一、二课时学习目标:熟悉考点,梳理整合形象鉴赏考点知识学习过程:自学交流一、考点样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命题探讨品读诗歌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开始。
诗歌形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高考考查重点放在景物形象(即意象)上。
对意象的考查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的:一是辨析所用的意象,二是把握形象特征及思想感情,三是兼及意境的把握。
意境分析是诗歌鉴赏中的难点。
不过从近两年的命题看,考得很浅,多是要求分析景象(画面)特征或气氛特点。
二、知识整合一、意象类意象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术语,也是一个重点。
什么是意象?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诗中所写的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
诗歌意象因物象而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具有意象的作品往往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一)鉴赏人物形象1.知识梳理诗歌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前者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如《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后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的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
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只有如此,才能对人物形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其次要对所描写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形象特点,理解形象意义;再次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揭示作者情感。
陈 亮《梅花》古诗赏析
陈亮《梅花》古诗赏析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陈亮陈亮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政论家、词人,他胸怀大志,力主抗金恢复中原,和他的挚友辛弃疾一样,是一位爱国志士。
他很少作诗,集中仅存这首咏梅花的五律。
历来评选宋诗者,也很少注意,但这首诗是咏梅的佳作,也确能代表作者的气质和性格,和《龙川词》中几首咏梅词相比,显得更有特色。
诗的头两句“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对梅花的形态,略加描绘。
作者以疏枝横玉,写已开的梅花;以小萼缀珠,写未开的梅萼。
“瘦”,以见梅花的清姿;“光”,以见梅萼的俊采。
用语相当质朴。
明代毛晋跋陈亮的《龙川词》说:陈同甫词“不作一妖语媚语。
”他的诗文也是这样,在《书作论法后》一文中他曾写道:“大凡论不必作好语言,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
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辞而自然典丽。
”他的《咏梅》诗,正是以“意与理胜”见长的。
第三四两句:“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写梅花的标格。
梅花开放,正当隆冬,百花还在沉睡当中,梅花却最先苏醒。
向南的枝条,只要一朵冲寒先放,马上就带动全枝的次第争开。
南枝开了,北枝也不甘示弱,不管是水边篱落、雪后园林,全不选择。
“梅占百花魁”,它香在百花之先,不与百花竞艳。
它是一种温馨高洁的花,冷艳幽香,赢得千古诗人的赞赏。
第五六两句,写梅花的精神,“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数点梅花天地心”,见到梅花,人们便有春已归来的感觉。
她不怕冰风的摧折,不怕寒雪的埋藏,这种傲雪凌霜的精神,正是梅花品格高贵之所在。
结尾两句“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是写梅花的命运。
笛曲有“梅花落”,又称“梅花三弄”、“落梅花”。
花谢花开自有时,在梅花原不介意,但诗人表示惜花之意,感到玉笛横吹“落梅花”,似乎在催花早谢,所以感叹说:玉笛呵!你休得吹这三弄的哀曲吧,梅花自有自己的命运,东君正在为梅花作主张呢!“我劝东君多作主,永留清瘦雪霜姿。
陈亮梅花古诗翻译
陈亮梅花古诗翻译陈亮《梅花》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①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②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③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④【注释】①玉瘦:指梅花雪白且小巧。
珠光:指梅萼像珠玉那样具有光彩。
②先变:此指梅花首先开放。
后香:随后开放,散发香气。
③雪埋藏:梅花斗雪而开,常被大雪覆盖。
④玉笛:用玉制成的笛子。
三弄:即《梅花三弄》,又称《梅花落》,笛子吹奏曲。
东君:春天之神。
主张:主宰。
【译文】疏落的枝头横开着洁白清瘦的梅花,另一些细小的花萼好像点缀着珠玉,光洁无瑕。
只要一朵梅花首先开放,紧接着各种花儿争奇斗艳,香气亦佳。
梅花为了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不怕严寒大雪压。
玉笛啊,你不要吹奏《梅花落》的哀曲吧,梅花自有自己的命运,有东君作主,谁也奈何不了它!【总案】在文学史上,以“咏梅”为题材的诗词作品不少,且不乏流传千古的名篇。
例如,林逋的《山园小梅》赞颂了梅花的脱俗。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花的孤傲自比。
陈亮的《浪淘沙·梅》:“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
”极力称颂梅花的高洁。
显然,这些咏梅诗词都是有寄托的。
陈亮这首咏梅诗也不是泛泛之作,它特别推崇梅花傲霜斗雪精神和冰清玉洁的品格,这与作者的思想性格是吻合的。
作为南宋的著名爱国词人,他心系国家安危,力主收复国土,抗金事业虽屡遭挫折,也不灰心丧志,始终保持着崇高的民族气节。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作者咏梅,其实就是咏怀,间接表达了自己的志趣。
梅花的阅读题答案
梅花的阅读题答案导读:诗词《梅花》阅读题及答案梅花陈亮①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②,东君③正主张。
【注】①陈亮,南宋词人,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
②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
③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2)“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句中的“横”和“点”历来为人称道,任选一字赏析。
(2分)(3)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参考答案(1)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
(答对两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2)“横”写出了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的情态,同时表现出白雪覆盖下梅枝的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表达作者爱梅惜梅之情。
“点”写出了白雪下的梅花花萼晶莹剔透,点缀着梅枝,表达作者爱梅惜梅之情。
(3)寄寓了作者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对抗金的胜利充满了必胜信心的爱国之情,以及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美好愿望。
(答对两点即可)小学语文《梅花》阅读题邻居陈老师家来了两位从美国回来的亲人——陈老师的儿子和孙女梅花。
梅花很喜欢和我在一起。
‖我到厨房洗碗,她就帮我递碗筷;我到院里浇花,她总帮我提水;看电视节目时,她总挨在我座位旁……就这样,邻居们都说我和她是“双胞胎”了。
‖和梅花在一起是很愉快的,她告诉过我很多美国的事情。
我奇怪,梅花从小生长在美国,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有一天我向她问了这个问题,梅花兴奋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怎么能忘掉祖国的语言呢?”我又问:“你不是从小就生活在美国吗?你怎么是中国人呢?”梅花不高兴了,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说:“我爷爷、爸爸都是中国人,我怎么不是中国人呢?”看她的脸色,我知道她生气了。
第二天,听陈老师说,梅花哭了,边哭还边嘀咕着要留在中国做中国人。
一天下午,我正要写作文,忽然听到梅花的`哭诉:“我不去,就是不去!我要留在中国……”我明白了她哭闹的原因,但不知怎么办才好。
2020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古诗意象例释之梅花
2020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古诗意象例释之梅花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所以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例1: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例2: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2)凌寒不屈的顽强例1: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可见,梅之傲骨,同时它还担当了春的使者。
例2:张谓《早梅》诗云:“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春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许浑《早梅》亦云:“素艳雪凝树。
”寒梅花发,似玉如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例3: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纵然青女要下霜来摧折梅花,但过早开放的梅花依然是亭亭玉立,花容清丽,足见其傲骨。
例4:杨亿《少年游》的上片“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在雪里寻梅,从梅花处得到春的讯息。
诗人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开放在雪中的梅花,不但色白如雪,清峻高雅,还是春的使者,传递温情的驿使!(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鲁迅先生曾精辟地用梅花作比:“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
”他还请人为他篆刻“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操。
可见,梅花在中国文人眼中是不同于其它花卉的,它的高洁更是与众不同。
例1:南朝鲍照的《梅花落》:“庭中有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梅花》原文翻译以及赏析精选十一篇
《梅花》原文翻译以及赏析精选十一篇篇1:梅花原文、翻译、赏析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
西园清夜片尘无。
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
谁擫昭华吹古调,散花便满衣裾。
只疑幽梦在清都。
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注释藉草:以草荐地而坐。
玉扶疏:指梅枝舒展。
昭华:即玉管。
古调:指笛曲《梅花落》。
一本作“古怨”。
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注释藉草:以草荐地而坐。
玉扶疏:指梅枝舒展。
擫:用手按捺。
昭华:即玉管。
古调:指笛曲《梅花落》。
一本作“古怨”。
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赏析此词借赏梅抒写爱国情怀。
上片写月夜对酒赏梅,是实景。
下片写忽听《梅花落》,不禁梦绕清都,是虚景。
张孝祥词以雄奇奔放称,风格近苏轼。
但此词却清幽含蓄,虽婉约名家亦不能过;而寄意收复中原,情真调高。
篇2:梅花原文、翻译、赏析作品原文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品注释⑴凌寒:冒着严寒。
⑵遥:远远地。
知:知道。
⑶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作品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创作背景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两次辞相两次再任,放弃了改革。
这首诗是王安石罢相之后退居钟山后所作。
作品鉴赏“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身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
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
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
“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
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梅花 阅读附答案
梅花阅读附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知识、练习题、试卷大全、教案教学、课件大全、知识扩展、阅读答案、课文内容、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hinese knowledge, practice questions, exam papers, lesson plans, courseware, knowledge expansion, reading answers, text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梅花阅读附答案梅花陈焕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一、教学目标:1、回顾学过的诗歌,总结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2、分析具体诗歌中的典型意象,进而理解诗歌内容。
二、教学重点:目标 1教学难点:目标 2三、教学过程:(一)明确概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就叫意象。
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二)常见意象及其内涵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李煜《虞美人》)3.以折柳表惜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唐李白《忆秦娥》)4.以“蝉”喻品行高洁。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宋姜夔《扬州慢》)“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唐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唐刘禹锡《乌衣巷》)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意象一、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陈亮《梅花》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这首诗通过颂扬梅花的坚贞不屈的精神,寄托自己爱国思想。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二、凌寒不屈的顽强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最美丽的春色。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可见梅之傲骨,同时它还担当了春的使者。
三、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王冕《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是诗人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四、隐者高士的象征张可久《天净沙·鲁卿庵中》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这首诗宛如一幅淡远幽雅的山水画,是对友人鲁卿隐居山中的礼赞,亦是自己一片向往之情的真实流露。
诗人将我们带入渺无人迹的深幽境地,但秋高气爽,何来“探梅”之说,其实这“梅”便是如梅之高洁隐士——鲁卿。
以梅比隐者,隐者亦是梅。
五、清冷淡雅的美人苏轼《定风波红梅》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这首咏物词,通过红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来书写自己迁谪后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情,表现了作者不愿屈节从流的态度和达观洒脱的品格。
词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
因“迟”开而与桃杏同放。
梅花生就冰清玉洁之姿,怎合姹紫嫣红之群?所以“乔装改扮”,尽显美姿丰神。
六、传递情感与祝福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梅花陈亮文言文翻译
原文:梅以苦寒开,独秀众芳。
凌霜傲雪,独立于风霜之中,而不失其香。
此花也,真君子之风也。
余尝观其枝干之坚劲,花叶之繁茂,足以比德于君子矣。
故作《梅花》以赞之。
梅花开于冬,独占春光。
虽非桃李之艳丽,而其风骨高洁,令人敬仰。
余每见梅花,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想当年,英雄豪杰,多以梅花自喻,以表达其高洁之志。
梅花者,实为中华民族之精神象征也。
梅花香自苦寒来,非是人间富贵花。
其色如雪,其香如兰,其韵如松。
虽经风霜,而不改其本色。
此花也,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花也。
余观梅花,犹观君子。
其节操高洁,其品行端正,其意志坚定。
余愿以梅花为师,学习其高洁之德,坚守其正直之志。
虽身处乱世,亦当保持高洁之节,不屈不挠,以正道自守。
梅花之美,非止于形,更在于神。
其神,如隐士之清高,如高士之孤傲。
此花也,真隐士之花,真高士之花也。
余愿以梅花为伴,隐于山林之间,与清风明月为伍,与松柏为邻,以追求精神之自由。
嗟乎!梅花虽小,其志气之高,其精神之坚,实为世间所罕见。
余虽不才,愿效梅花之高洁,以追求真理,坚守正义,不屈服于任何邪恶势力。
愿天下之人,皆能效仿梅花,成为真正的君子。
翻译:《梅花》梅花在严寒中绽放,独自在百花中脱颖而出。
它凌驾于霜雪之上,独立于风霜之中,却依然保持其芬芳。
这种花,真是君子的风范。
我曾经观察它的枝干坚韧,花叶繁茂,足以与君子的品德相媲美。
因此,我作《梅花》来赞美它。
梅花在冬季开放,独自占据了春天的光辉。
虽然不如桃李那样艳丽,但它的风骨高洁,令人敬佩。
我每次看到梅花,都会自然地产生怀古之情。
想到当年,英雄豪杰们多以梅花自比,以表达他们高洁的志向。
梅花,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梅花香气来自严寒,并非人间富贵之花。
它的颜色如雪,香气如兰,韵致如松。
尽管经历了风霜,却不改其本色。
这种花,真是富贵不能腐蚀,贫贱不能改变,威武不能屈服的花。
我看梅花,就像我看君子。
它的节操高洁,品行端正,意志坚定。
我愿以梅花为师,学习它的高洁品德,坚守它的正直志向。
咏物诗赏析MicrosoftWord文档
初三语文诗歌复习学案(咏物诗)一、咏物诗的一般特点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
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二、咏物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咏物诗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1)拟人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2)侧面烘托具体描写上,咏物诗通常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白莲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就是用“月晓风清”的背景,写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来。
(3)托物言志: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手法:托物言志(4)比喻:写物的特征时使用比喻往往更形象生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眼中,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 万千条柳枝都垂下绿色的丝条;“垂緌引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看到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冠缨,故比作“垂緌”(古人结在领下的帽带下垂部分)。
(5)对比、衬托:为了更加突出物本身的特征,常常把所咏之物跟其他物进行对比,或者用其他物来衬托所咏之物。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①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更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成为文人雅士的象征。
②古往今来咏梅的诗词歌赋,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
南朝陆凯《赠范晔》一诗,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之外,也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
崔道融《梅花》诗云“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就已经很清晰地写出了梅花形与神的清雅。
宋元时代,更注重写其意象之美和标格之贞。
前者代表是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充分展现了梅的意象之美,尤为世人所称道。
林逋自称“梅妻鹤子”,以梅为妻,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
后者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甚至愿以身化梅,“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完全进入一种“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
③梅花之美,胜在韵致。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直观地表现出梅花芳华自赏、玉洁冰清的雅韵;吴文英“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则写出其临溪照水、清浅横斜的风姿;苏轼“偶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更是写出了它孤瘦清寒却又不乏旖旎的独胜风情。
④梅花之美,还重在品格。
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陈亮“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等诗句,便是赋予它以丰富的人格魅力。
⑤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
陆游赞它“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元代诗人杨维帧也称其“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梅花阅读答案参考
梅花阅读答案参考梅花阅读答案参考「篇一」梅花二首阅读及参考答案梅花二首苏轼其一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其二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注】《梅花二首》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1)简要分析《其一》如何描写梅花的'。
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
(4分)(2)《其二》“开自无聊落更愁”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做分析。
(3分)(3)《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9.(1)衬托手法。
以“草”“棘”的枯败衬梅花的夺目;以狂风暴雪之恶衬梅花的坚强。
特点:野梅超群脱俗、卓然不凡、坚强不屈。
(2)用梅花的开则无所依赖,落则满腔愁情,喻指作者贬谪途中的孤寂落寞。
(3)对梅花同情、尊敬与赏识,诗人孤寂与痛楚,坚强与通达。
梅花阅读答案参考「篇二」梅花绝句(其二)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其三)陆游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环境中的梅花,均以_____一词突出所写梅花的特点。
(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的异同。
(1)恶劣更(2)相同之处:两首诗都运用了象征(或托物言志)手法,通过描写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的梅花,表达对拥有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不卑躬屈膝的气节的人的赞美。
不同之处:前一首运用了设问的.手法,突出了在“层冰积雪”的恶劣的环境之下梅花的高标逸韵,使诗意有波澜;以景语作结,意味无穷。
后一首以景语开头,以议论兼抒情句结尾,突出了梅花高坚的气节。
解析(1)先分别找出两首诗中描写环境的诗句,前一首是“正是层冰积雪时”,后一首是“雪虐风号愈凛然”;然后对此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第一空应填的内容。
对于第二空,最简便的方法便是逐字逐句对比两首诗,找出其中相同的字或词,再根据诗歌内容明确答案。
梅花的读书笔记的答案
梅花的读书笔记的答案梅花陈焕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①似妇人。
梅花绝句陆游闻道梅花坼②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①留侯:张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以出色的智谋协助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夺得天下。
大功告成后,及时功成身退。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里赞留侯张良说:“余以为其人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②坼:裂开,此谓花朵绽开。
8.这两首诗中的前两句分别写出了梅花绽放时的不同状态,请简要分析。
(5分)9.这两首诗中的后两句是如何借助奇特的想象表达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的?请加以分析。
(6分)试题答案:8.陈诗的头两句写在高山僻雅之地忽然看到一树梅花,“惊起晓妆匀”五字,写出了红梅初绽,风韵嫣然,极有情致。
陆诗的头两句写出了梅花不畏寒冷,笑迎晨风,纷繁似雪,遍开山中。
9.陈诗的后两句将梅花与辅佐刘邦取得天下后被封留侯却能摈弃人间富贵的张良联想在一起,自甘独幽的梅与品质高洁的张良是相似的,借张良的典故歌颂了梅花自守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喜爱。
(3分)陆诗的后两句则将自己和梅花联系起来,诗人想:有什么方法能把自己化为千万个人,让每一枝梅花之前都有个自己呢?诗人对梅的狂态、赏梅的痴情,通过这一设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3分)《梅花》阅读答案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17分)梅花书屋张岱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乃造书屋一大间。
旁广耳室如纱幮①,设卧榻。
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
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
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
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
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
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
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
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
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
慕倪迂“清閟②”,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选自《陶庵梦忆》)【注】①幮(chú):古代一种似橱形的帐子。
梅花的阅读题答案
三一文库()〔梅花的阅读题答案〕导语:多做阅读题目,有利于同学们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梅花的阅读题答案,供各位参阅。
诗词《梅花》阅读题及答案▲梅花▲陈亮①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②,东君③正主张。
【注】①陈亮,南宋词人,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
②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
③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2)“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句中的“横”和“点”历来为人称道,任选一字赏析。
(2分)(3)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参考答案(1)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
(答对两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2)“横”写出了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的情态,同时表现出白雪覆盖下梅枝的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表达作者爱梅惜梅之情。
“点”写出了白雪下的梅花花萼晶莹剔透,点缀着梅枝,表达作者爱梅惜梅之情。
(3)寄寓了作者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对抗金的胜利充满了必胜信心的爱国之情,以及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美好愿望。
(答对两点即可)小学语文《梅花》阅读题邻居陈老师家来了两位从美国回来的亲人——陈老师的儿子和孙女梅花。
梅花很喜欢和我在一起。
‖我到厨房洗碗,她就帮我递碗筷;我到院里浇花,她总帮我提水;看电视节目时,她总挨在我座位旁……就这样,邻居们都说我和她是“双胞胎”了。
‖和梅花在一起是很愉快的,她告诉过我很多美国的事情。
我奇怪,梅花从小生长在美国,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有一天我向她问了这个问题,梅花兴奋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怎么能忘掉祖国的语言呢?”我又问:“你不是从小就生活在美国吗?你怎么是中国人呢?”梅花不高兴了,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说:“我爷爷、爸爸都是中国人,我怎么不是中国人呢?”看她的脸色,我知道她生气了。
第二天,听陈老师说,梅花哭了,边哭还边嘀咕着要留在中国做中国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阅读答案陈亮【篇一:安徽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专项对点训练6word版含答案]】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胡逸老致虚庵黄庭坚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②①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1)胡逸老这一形象有何特点?请简要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认为本诗的颈联为“奇句”“奇语”。
那么,“奇”在哪里?请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高雅,不慕名利;仁爱,能济困扶危;闲逸,旷达。
(2)①化静为动。
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出”“来”二字,将山水写活了。
②化实为虚。
把山比作画图,尽可让读者想象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图”,夜来风雨是隔窗听到,并非眼见,也是虚写实事。
③情景交融。
前句写视觉,后句写听觉,整联都有能视能听的主体存在。
宴坐的闲适,听雨的从容,都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说出其中两点即可)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融上人兰若綦毋潜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注】④③(2)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②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
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
(从“以响衬静”角度作答亦可)③讲究炼字。
“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
[题组二景物形象]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京秋周密烟水阔。
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
碧砧度韵,银床飘叶。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
怨歌长、琼壶暗缺。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
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词的上片首句从远处落笔,“烟水阔”展现出辽阔苍茫的自然景色,“高林”“晚蜩”“碧砧”“银床”,景物由远及近,这四句色彩冷淡,声响凄清,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湖天秋暮图。
4.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李益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这两首诗所写的景物各有何特点?分别表现了怎样的主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两首诗分别抓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片断来表情达意,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请分别赏析李诗中“绿”、王诗中“新”“旧”三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李诗表现了西北风光的壮丽迷人,王诗描绘了“秋月照长城”的边塞壮阔之景。
李诗表现了将士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王诗渲染了征人深重的思乡之愁。
(2)李诗抓取军中驰猎的片段,将士早晚都在操练,作好随时迎敌的准备,表现出他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决胜信念。
王诗抓住军中饮宴一个镜头,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闷无聊。
(3)“绿”字动词化,它不仅写出了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
“新”指的是新曲调,“旧”指的是不变的别情,意在表明无论琵琶曲如何变换新曲调,其曲词中依然蕴涵着不变的别情,“新声”与“旧别情”互相影射,形成诗意的波折,渲染出边愁的深重。
[题组三事物形象]5.(经典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郑城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是一首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上阕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梅”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是虽然不难,但要归纳完整却相当不易,从上阕看,有梅开的时间、花香、姿态、地点等几个方面的描写,“春未到”“雪”是梅开的时间;“香异”写梅开之异香,其中“异”,是“非常”的意思;“一枝斜”是写梅开的姿态;“野人家”指村野人家,是梅花开放的“地点”。
答案:从梅开花的时间和梅花的色香以及山野梅花的姿态等方面来写梅:说它是花,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却又香得出奇。
这样写既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又表明它的颜色洁白,香气高雅,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
(2)这首词的下阕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梅”怎样的品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对比的手法很容易答对,“富贵”对“冷落”,“玉堂”对“竹篱”,“琼榭”对“茅舍”,还有“两地不同栽”明显运用了对比(对照)手法。
梅的品质考生即使不读本词,也容易想到其凌寒而开的骄傲、孤高,而本词在此基础上,突出其贫富对比的背景,以“一般开”来昭示梅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独立自我、始终不变的高洁品质。
答案:下阕运用了对比手法,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地虽不同,开则无异。
写出了梅纯洁而又高傲的品质,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情操。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梅花[宋]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注】①陈亮,南宋著名词人,他胸怀大志,坚决反对投降派的主张,力主抗金恢复中原。
②三弄:指古曲《梅花三弄》。
③东君:司春之神。
(1)“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写了梅花怎样的特点和品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是其仅有的咏梅诗作,有人评价说能代表诗人的气质与性格。
你是如何理解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打击、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2)《梅花》一诗,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志,对抗金的胜利、国家的前途,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严冬阻挡不了春天到来的脚步,深雪哪能埋藏梅花的芬芳气息,《梅花落》的哀曲阻挡不了梅花的芬芳;那么,投降派的种种苟且的言论又怎能阻挡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呢?进一步以颂赞梅花的挺然独立来表达对投降派的强烈谴责,寄托了自己一生力主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
②③①【篇二:高一语文-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语文试题】/p> 高一语文 2016.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