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重点笔记-4溶媒:
(完整版)药剂学复习重点归纳_人卫版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3.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药剂学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据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用溶剂的种类(一)水溶剂是最常用的极性溶剂。
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的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 3.醚类甘油。
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
5.酯类油酸乙酯。
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的油相。
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溶剂的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能,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
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和时的浓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亦可用质量摩尔浓度mol/kg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来表示。
药剂学常见口诀
药剂学常见口诀1.片剂四大辅料(1)填充剂:淀粉、蔗糖、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可压性淀粉)、无机盐类、甘露醇记忆口诀:淀粉蔗糖和糊精,混合使用防松散;乳糖微晶预胶化,粉末直接可压片;微晶具有多功能,填充干黏和崩解。
口诀解析:①淀粉、蔗糖和糊精,三者通常混合使用,而且混合使用还可以防止片剂松散;②:乳糖、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可用作粉末直接压片;③:微晶纤维素具有多种功能,可作为填充剂、干黏合剂和崩解剂使用。
(2)黏合剂:淀粉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甲基纤维素(MC)、乙基纤维素(EC),其他:聚维酮(PVP)、明胶、聚乙二醇(PEG)记忆方法:黏合剂多含“纤维素”。
(3)崩解剂: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CMS-Na,高效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泡腾崩解剂[碳酸氢钠(小苏打)和枸橼酸]记忆口诀:崩解淀粉羧淀钠,低代交联小苏打。
口诀解析:羧淀钠—羧甲基淀粉钠;低代—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小苏打—泡腾崩解剂。
(4)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月桂醇硫酸镁、氢化植物油记忆口诀:润滑多涂“镁粉油”片剂四大辅料总结口诀:填充吃饱靠淀粉,糖精乳盐也得补润湿用水浆黏合,聚胶纤维少不了崩解破坏干淀粉,火眼金睛用排除润滑得擦镁粉油,聚乙二醇多面手*注意:辅料英文也得记:M多代表甲基; E多代表乙基;P多代表丙基、也代表“聚”; H 多代表羟基;C 在前面的时候多代表羧基、在最后出现多代表纤维素2.片剂薄膜包衣材料胃溶型: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维酮,PVP)、丙烯酸树脂Ⅳ号、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肠溶型:醋酸纤维素钛酸酯(CAP)/邻苯二甲醋酸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钛酸酯(HPMCP)、丙烯酸树脂类(Ⅰ、Ⅱ、Ⅲ)水不溶型: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口诀:胃溶羟丙甲维酮,肠能加个钛酸酯(P),乙基乙酸都不溶。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
引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质量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药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药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正文内容:一、药剂学概述1.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药剂学与药理学、药物化学的关系3.药剂剂型的分类和特点4.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指标5.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药物的溶解性和分配系数2.药物的晶体学和物相转变3.药物的溶液与胶体4.药物的离子化和配位化学5.药物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三、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1.药物配方设计原则2.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3.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4.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5.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四、药物释放与吸收1.药物的口服给药途径2.药物的肠道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3.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代谢4.药物的肝肠循环5.药物的体内分布和排泄途径五、药剂学的应用与前沿研究1.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2.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概念和方法3.药剂学在新型药物研发中的应用4.药剂学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5.药剂学与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总结:本文围绕药剂学的重点知识展开了详细的总结。
首先介绍了药剂学的概述,包括定义、研究内容和药剂剂型的分类。
接着详细讨论了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性、晶体学和离子化等。
然后重点介绍了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包括配方设计原则、制剂稳定性评价和质量评价等。
接下来探讨了药物释放与吸收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展示了药剂学在药物治疗个体化、新型药物研发和纳米药物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前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专业的指导。
药剂学归纳笔记
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 .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粉体最基本的性质是粒子的大小、粒度分布与形状, 粉体的比表面积、密度、孔隙率、流动性、润湿性等。
散剂的概念和分类【掌】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3.2.2 散剂的特点【掌】1.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2.外用有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3 .工艺简单,剂量易控,便于婴幼儿服。
4.贮运、携带比较方便散剂的制备【熟】工艺流程:粉碎与筛分一混合一分剂量一质检一包装储存3.3.1 颗粒剂的概念【掌】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3.3.2 颗粒剂的分类可溶性、混悬型、泡腾性三类。
3.3.3 颗粒剂的特点使用方便,可以直接吞服,也可冲水饮用,药效较快。
3.3.4 颗粒剂的制备【熟】同片剂相似,但不需压片,将颗粒经整粒、分级,装袋即可3.3.5 颗粒剂的质量检查【熟】1.外观2.粒度3.干燥失重4.溶化性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掌】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2.特点1)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或提高药物稳定性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3)可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4)可延缓药物的释放5)可定位释放(口服肠溶、口服结肠靶向、直肠、阴道等胶囊)1.2 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掌】1.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2.风化性药物3.吸湿性很强的药物4.易溶性的刺激性药•工艺流程【熟】制备空胶囊-制备填充物料一填充一封口2 •空胶囊溶胶一蘸胶(制坯)—干燥一拔壳一切割一整理滴丸剂的概念【熟】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的基质加热融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经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
药剂学重点知识
药剂学重点知识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性质、作用机制、贮藏、配伍、副作用、毒理学及应用等相关知识的一门学科。
因为药剂学涵盖范围极为广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重点知识点。
下面就是一些药剂学重点知识的介绍。
一、药物分类药物分类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重点,它是基础中的基础,了解药物的分类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药物的性质和应用。
药物可以按其化学结构分类,按照其药理学分类,根据其治疗疾病的分类等等。
二、药物代谢方式药物代谢被称为药物动力学的一部分,它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等过程的科学,而药物代谢方式实际上就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药物代谢方式主要分为肝脏代谢、肾脏代谢、肠道代谢以及胰岛素的代谢等。
三、药物的贮藏药物的贮藏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药物的储存条件对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药物贮藏应该保持在正确的温度和湿度下,并能避免阳光直射和化学品的接触,特别是对于易受潮的药物及易氧化的药剂应特别注意防潮和防氧化。
四、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学科。
在药物的研究过程中,认识和掌握药物毒理学。
掌握药物毒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药物的毒性,并对药物的副作用、不良反应、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测。
五、药物剂量计算药物剂量计算也是一个药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为了使药物在治疗中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计算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法。
药物剂量计算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重量和吸收情况等因素以及药物的毒性和治疗方法等。
六、药用植物及其成分药用植物及其成分是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领域,许多著名的药用植物(如人参、黄连和阿胶等)已被广泛应用,它们的有效成分也成为药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了解药用植物及其成分的性质、作用机制及其对人体的影响等,对于合理用药和维护人们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总之,药剂学的知识非常广泛,并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全面阐述清楚的。
药剂学重点整理
药剂学重点整理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1.何为药剂学?制剂学和调剂学?①药剂学是研究剂型和制剂的处方设计、配置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的科学。
②研究药物制剂生产工艺理论的科学为制剂学;研究方剂的配置技术和理论的科学为调剂学。
2.何为药物制剂和药物制剂、给药系统?任何一种药物,在供临床应用前,都须制成适合于治疗或预防应用的、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这种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药物制剂是指具体药物按某一种剂型,根据药典或国家标准制成的供临床应用的药品。
给药系统是新剂型、新制剂的总称。
3.药物剂型的分类?①按物理外观形态分: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气态剂型。
②按分散系统分: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状液型、混悬液型、气态分散型、固体分散型、微粒型。
③按给药途径分: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给药剂型、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黏膜给药。
4.现代药剂学的进展?①第一代为简单加工供口服与外用的汤剂、酒剂、灸剂、条剂、膏剂、丹剂、丸剂、散剂。
②第二代为片剂、注射剂、胶囊剂与气雾剂等。
③第三代为缓释、控释给药系统。
④靶向给药系统。
⑤自调式或脉冲式给药系统。
5.何为药典?及药典基本情况?①药典是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是一个国家药品生产、检验与使用的依据。
②中国药典(Ch.P.),为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其中自1963版分两部,自2005版分为三部,一部收载中药及中成药,二部收载化学药,三部收载生物技术药物③美国药典USP;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EP;国际药典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包括?①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②药品安全试验规范(GLP),③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④药物供应管理规范(GSP)7.何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凡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配置、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称为处方药;患者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称为非处方药。
药剂学重点知识归纳
药剂学重点知识归纳
药剂学重点知识归纳
一、溶剂
1、分类:
(1)按成分分类:水溶性和非水溶性。
(2)按作用分类:稀释溶液、溶出溶液、固溶体溶液。
2、溶剂作用:
(1)改变溶质形态:改变溶质的溶解和吸收;
(2)改变溶剂性质:增强溶质的溶解度;
(3)控制剂型:控制药物制剂的形态,如固体药物制剂。
三、药物动力学
1、分类:
(1)按作用类型分类:口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肤吸收、肠外给药和肠内给药。
(2)按特性分类:渐进型药物、快速型药物、慢速型药物等。
2、药物动力学:
(1)通量:指每单位时间内经药物通道运输药物的数量,常用量纲为毫克/毫升每小时;
(2)吸收速率常数:是药物吸收过程中每秒钟吸收的比例,常用量纲为小时-1;
(3)分布容积:指某一时刻一定量的药物分布在全身渗漏体空间的容积,常用量纲为升/公斤;
(4)清除率:指药物被机体清除的速率,常用量纲为小时-1。
药剂学归纳笔记
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得需要而制备得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就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得标准、为适应防治得需要而制备得不同给药形式得具体品种,简称制剂,就是药剂学所研究得对象。
3.药剂学:就是研究药物制剂得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与合理应用得综合性技术科学。
1、药典就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得法典。
1、处方系指医疗与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得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 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粉体最基本得性质就是粒子得大小、粒度分布与形状, 粉体得比表面积、密度、孔隙率、流动性、润湿性等。
散剂得概念与分类【掌】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得粉末状制剂。
3、2、2散剂得特点【掌】 1.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2.外用有保护与收敛等作用; 3.工艺简单,剂量易控,便于婴幼儿服。
4.贮运、携带比较方便散剂得制备【熟】工艺流程:粉碎与筛分→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储存3、3、1颗粒剂得概念【掌】药物与适宜得辅料配合而制成得颗粒状制剂。
3、3、2颗粒剂得分类可溶性、混悬型、泡腾性三类。
3、3、3颗粒剂得特点使用方便,可以直接吞服,也可冲水饮用,药效较快。
3、3、4颗粒剂得制备【熟】同片剂相似,但不需压片,将颗粒经整粒、分级,装袋即可3、3、5颗粒剂得质量检查【熟】 1.外观 2.粒度3.干燥失重 4.溶化性胶囊剂得概念与特点1.概念【掌】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得固体制剂。
2.特点1)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或提高药物稳定性2)药物得生物利用度较高3)可弥补其她剂型得不足4)可延缓药物得释放5)可定位释放(口服肠溶、口服结肠靶向、直肠、阴道等胶囊)1、2不宜制成胶囊剂得药物【掌】1.药物得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2.风化性药物3.吸湿性很强得药物4.易溶性得刺激性药.工艺流程【熟】制备空胶囊→制备填充物料→填充→封口2.空胶囊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切割―整理滴丸剂得概念【熟】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得基质加热融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得冷凝液中,经收缩冷凝而制成得小丸状制剂。
医药师专业课复习重点总结
医药师专业课复习重点总结一、药剂学药剂学是医药师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主要涉及药物的制剂、配方、药物储存条件以及药物剂量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药剂学的复习重点:1. 药剂学基础知识- 药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 药物的质量控制和储存要求- 药物溶解和离子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药物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计算2. 药物配方学- 固体制剂的制备和包装要求- 液体制剂的制备和稀释计算- 气体制剂的制备和储存要求- 配方调剂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3. 药物剂量学- 药物剂量的计算和调整- 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的计算- 特殊人群剂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儿童和老年人的药物剂量调整规则4. 药物配伍学- 药物相容性和不相容性评估方法- 药物配伍禁忌与相容性数据的查阅- 静脉注射药物的配伍规则和注意事项- 输液和注射用药的药物配伍问题二、药理学药理学是医药师考试中另一个重要科目,主要涉及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物代谢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药理学的复习重点:1.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和信号传导机制- 药物对离子通道和药物靶蛋白的作用- 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场景2. 药效学与药物代谢学- 药物的药效学参数评价与分析-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和药物相互作用概念- 药物副作用和药理毒理学的基本概念3. 常用药物分类和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的选择- 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药物治疗中的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三、临床药学临床药学是医药师考试中涉及到临床实践的重要科目,主要包括临床药学知识、药物治疗监测、治疗方案设计和药物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临床药学的复习重点:1. 临床药学知识- 临床用药指南的理解和应用- 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严重疾病和急救情况下的药物选择和管理- 药物过敏和不良反应处理方法2. 药物治疗监测- 药物治疗的评价和监测指标- 临床实验室指标对药物治疗的监测- 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方法- 药物治疗中的药物相互作用检测与管理3. 治疗方案设计和药物信息咨询- 基于患者病情和基础情况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 药物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解读与咨询- 常见药物的特殊用法和用量- 药物信息的查阅和提供方法通过对以上三个科目的综合复习,相信你已经对医药师考试的重点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制剂: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
方剂:按医生处方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
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第二章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第一节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一、影响溶解度因素:1、药物的极性和晶格引力2、溶剂的极性3、温度4、药物的晶形5、粒子大小6、加入第三种物质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制成可溶性盐2、引入亲水基团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1)、同系物C链长,增溶大(2)、分子量大,增溶小(3)、加入顺序(4)用量、配比第二节流变学简介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技交流科学。
牛顿液体:一般为低分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牛顿液体的粘度η是一个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非牛顿液体: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 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现象第三节粉体学一、粉体学:研究具有各种形状的粒子集合体的性质的科学。
二、粒子径测定方法:1、光学显微镜法2、筛分法3、库尔特计数法4、沉降法5、比表面积法三、比表面积的测定:1、吸附法(BET法) 2、透过法 3、折射法四、粉体的流动性:用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内磨擦系数衡量。
执业药师考试复习之药剂学复习笔记
执业药师考试复习之药剂学复习笔记2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参加执业药师考试,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寻找复习笔记。
为了帮助大家合理复习,我整理了药剂学相关复习笔记供大家参考。
溶解度定义|表示方法1.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
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提法: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及乎不溶或不溶。
一般以一份溶质(1g或1ml)溶于若干毫升溶剂中表示。
2.影响因素(1)药物的极性:极性相似者相溶。
(2)溶剂的极性(溶剂化与氢键缔合)(3)温度影响:温度对固体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影响很大,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lnX=ΔHf/RT(1/TF-1/T)式中X为溶质的溶解度(摩尔分数);T为溶解时的温度;ΔHf为摩尔溶解热;R为气体常数。
由公式可见药物的溶解度与温度成正比。
但应注意溶解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过程。
当ΔHf>0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ΔHf<0时,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下降。
一般来说药物的溶解度是一个吸热过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以升高温度有利于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4)晶型:药物晶型不同,其物性不同,如mp、bp、S等。
稳定晶型表现为高的mp、bp,而S(溶解度)小。
亚稳晶型或无定型一般mp、bp低,而S大,但亚稳晶型不稳定,溶解同时加入抑晶剂。
(5)粒子大小:药物微粉化(μm级)后可增加溶解度。
(6)加入第三种物质:增加溶解度原因:络合、复盐形成或改变溶剂极性。
减小溶解度原因:同离子效应。
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之非极性溶剂1.脂肪油:脂肪油系指麻油、豆油、棉籽油、花生油等植物油。
能溶解油溶性药物,本品多用于外用液体制剂,如洗剂、搽剂等。
脂肪油易氧化、酸败。
2.液体石蜡:本品为饱和烷烃化合物,化学性质稳定。
可分为轻质与重质两种,能与非极性溶剂混合,能溶剂生物碱、挥发油及一些非极性药物等,在胃肠代中不分解不吸收,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可做口服制剂与搽剂的溶剂。
药剂学重点内容复习资料
药剂学重点内容复习资料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设计、制备、配制、质量控制和存储的基础性学科,是现代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习药剂学的学生而言,复习药剂学的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重点内容进行简要梳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备考复习工作。
一、药学基础知识1.药理学的主要概念和内容;2.药品目录体系及其特点;3.常见的药物分类方法及各类药物的特点;4.药物的贮存方式和时间。
以上基础知识是药学的基础,学生需要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并能将不同的药物分类进行比较和分类。
二、药物的化学、物理和理化属性1.各种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特点;2.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重要性;3.药物的理化特性和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以上内容需要学生熟知各种药物的性质,理解药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对特定药物的作用和结构设计的影响。
三、药品的剂型设计1.药品的剂型及其特点,例如:片剂、胶囊、注射剂、口服溶液等;2.各种剂型的特点和应用;3.剂型中常用的辅料及其作用和特点。
以上内容是剂型设计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熟悉各种剂型的特点和应用,理解各种辅料和药品的相容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辅料。
四、药物配方设计和制备1.药物配方设计的基本要素;2.药物配方设计的常用方法和重要性;3.药品配方的制备技术和方法;4.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以上内容是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药物制剂设计和制备的关键环节,如药物的基本要素、配方设计的方法、药品制备技术等。
五、配方计算1.配方计算的基本原理,例如药物浓度和量的关系等;2.流量的计算和测量;3.计算药品的剂量和浓度。
以上内容涉及到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学会计算药物的各种度量标准以及剂量计算。
六、药物稳定性和贮存1.药物稳定性的概念和意义;2.药物贮存的基本条件和方法;3.各种药物贮存条件和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以上内容是稳定性评估和药物贮存的基本环节,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药物的稳定性和贮存条件,合理地贮存药品,确保药品的质量。
2023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考试复习知识点_9
2023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考试复习知识点
2023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考试复习知识点【九】
一、滴丸制备的常用载体有哪些
1、常用的载体
(1)水溶性:聚乙二醇(PEG) 类,以PEG4000或6000为宜。
它们的熔点低(55-60℃),毒性较低,化学性质稳定(在100℃以上才分解)。
能与多数药物配伍,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亦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能使难溶____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载体中。
在溶剂蒸发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可阻止药物分子聚集。
(2)非水溶性: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可使药物缓慢释放,也可用于水溶性载体中以调节熔点。
2、缓释与控释制剂根本概念
1.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到达延长药效目的的制剂。
一般应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拟,给药次数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
提供平稳持久的血药浓度,缓释制剂药物的释放符合一级释药规律。
2.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以设定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
一般在规定的介质中,按要求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拟,给药次数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地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
广义地讲控释制剂包括控制释药的速度、方向和时间。
狭义的控释制剂是指在预定时间内以零级或近零级恒速释药的制剂。
3.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1)减少服药次数,使用方便,进步患者服药的顺应性。
(2)使血药浓度平稳,防止或减少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
(3)减少用药总剂量,可用zui小剂量到达zui大药效。
助溶剂名词解释药剂学
助溶剂名词解释药剂学助溶剂在药剂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改善药物的可溶性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本文旨在对助溶剂的概念、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的解释。
一、概念助溶剂是指在制备药剂过程中,为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改善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与药物配伍使用的辅助性溶剂。
它们通常是水溶性的有机化合物,能够与药物形成溶液或乳剂。
二、分类1. 极性溶剂:如水、醇类(乙醇、丙醇等)和酯类(乙酸乙酯、丁酮等)。
这类助溶剂能够增加药物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 无极性溶剂:如醚类(甲醚、乙醚等)和烃类(正己烷、氯仿等)。
这类溶剂常用于溶解脂溶性药物,改善其溶解度和吸收性。
三、作用机制助溶剂在药物配伍中起到多种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溶解作用:助溶剂通过与药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等)使药物分散于溶液中,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2. 稳定作用:助溶剂能够抑制药物的晶体生长和聚集,保持药物的溶解度并避免析出。
3. 渗透作用:助溶剂能够改善药物在生物膜中的渗透性,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4. 溶媒调节作用:助溶剂能够改变溶液的pH值,调节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四、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助溶剂在药剂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口服制剂:对于一些溶解度较低的药物,可以通过加入助溶剂来提高其溶解度,从而增加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同时,助溶剂也能够改善药物的味道和口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 注射剂:助溶剂常用于配制注射剂的溶媒,使药物能够均匀分布在溶液中,提高注射剂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3. 外用制剂:助溶剂可用于溶解外用制剂中的活性成分,提高药物在皮肤上的分散性和渗透性,增强药效。
4. 眼用制剂:助溶剂在眼用制剂中扮演着溶解药物的角色,使液体制剂便于滴眼使用,并提高药物在眼部的吸收和疗效。
5. 鼻腔制剂:助溶剂可用于溶解鼻腔制剂中的药物,促进药物在鼻黏膜上的吸收,提高药效。
药剂学重点背诵
药剂学重点背诵名词解释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增溶剂: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助溶剂:助溶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可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潜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HLB: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
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包合技术:一种分子被包藏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形成包合物。
筛分径:又称孔隙通过相当径。
当粒子通过粗筛网且被截留在细筛网时,可用筛下直径和筛上直径表示,其平均径用粗细筛孔直径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表示。
中位径:也叫中值径,在累积分布图中累积值正好为50%所对应的粒子径,常用D50表示。
松密度:在没有受外力时堆体积较大,此时的堆密度称为松密度。
休止角: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所受重力和粒子间摩擦力达到平衡而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的最大角。
临界相对湿度:通常把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微球:药物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骨架实体,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实体中,其大小因使用目的而异,通常微球的粒径范围为1~250um。
微囊: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包裹而成药库型胶囊(微囊)技术。
被动靶向:利用载体将药物导向特定部位,药物被人体生理过程自动吞噬或截留实现靶向的制剂主动靶向:药物或载体修饰后,可将定向送至靶区浓集而发挥药效的制剂。
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有: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官吸收。
增溶剂15—18 去污剂13—15 O/W型乳化剂8—16 W/O型乳化剂3--8润湿剂7—11 消泡剂1--3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外观性状,片重差异,硬度和脆碎度,崩解度,溶出度和释放度,含量均匀度。
药剂学整理笔记复习重点
③体积等价径:即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球体的直径,可用库尔特计 数器测得。
本法可以用于测定混悬剂、乳剂、脂质体、粉末 药物等的粒径分布。
④有效径:即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因此 又称Stocks径。
具有两亲基团,亲水、亲油。 二、分类: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 肥皂类:高级脂肪酸的盐,硬酯酸、油酸、月桂酸 一般外 用。
2、 硫酸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叶桂醇硫酸钠,SLS), 乳化性强,稳定,软膏剂乳化剂。
3、磺酸化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广泛应用的洗涤剂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合物 新洁尔灭等,由于其毒性较 大,常用作消毒杀菌剂,在酸、碱性溶液中均稳定。 (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 制成可溶性盐(如难溶性弱酸或碱制成盐可增加药物溶解
度。)
2、 引入亲水基团
1.烃基:药物分子中引入烃基,可改变溶解度、离解度、分配系数,还可增加位阻,从而增加稳定性。 2.卤素:卤索是很强的吸电子基,可影响分子间的电荷分布和脂溶性及药物作用时间。 3.羟基和巯基:引入羟基可增强与受体的结合力,增加水溶性,改变生物活性。
常用的助溶剂:一类是无机化合物如碘化钾、氯化钠等;一类
是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
钠等。
4、 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增加难溶性药物
的溶解度
潜溶剂:混合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的溶剂中溶解度出现极大 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第三节 粉体学
最新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重点总结
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重点总结1. 概述质量要求:均匀相制剂应是澄明液体、非均匀相应分散均匀;浓度应准确,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的应无刺激性,具防腐能力、不发生霉变。
分类:按分散系统分1、均匀相液体制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2、非均匀相液体制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
按给药途径分:1、内服液体制剂2、外用液体制剂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一、液体制剂常用溶剂:(一)、极性溶剂: 1、水:不稳定,易霉变2、甘油:有保湿、滋润。
含水10%无刺激性,含甘油30%以上有防腐作用。
3、二甲基亚砜(二)、半极性溶剂:1、乙醇:20%以上有防腐作用。
2、丙二醇:与水的混合溶剂能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加稳定性。
3、聚乙二醇PEG:300-600 ,对易水解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三)、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体石蜡、醋酸乙脂二、液体制剂的防腐:防腐剂:1、酸碱及其盐类2、中性化合物类3、汞化合物类4、季铵化合物类1、苯甲酸与苯甲酸钠:PH4最适与尼泊金联用防发霉、发酵2、羟苯酯类:尼泊金类3、山梨酸4、苯扎溴铵:新洁尔灭三、液体制剂的矫味与着色:矫味剂:1、甜味剂2、芳香剂3、胶浆剂4、泡腾剂着色剂:1、天然色素2、合成色素第三节溶液型液体制剂一、溶液剂: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均匀分散的澄清液体制剂,指低分子溶液。
溶解法和稀释法二、糖浆剂: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单糖浆:纯蔗糖的近饱合水溶液,浓度为85%(g/ml) 、64.7%(g/g) 。
制备:1、热溶法2、冷溶法3、混合法:适于制备含药糖浆注意:含乙醇可加甘油助溶,药物为水性浸出制剂,需纯化后加入。
三、芳香水剂:指芳香挥发性药物(挥发油多)的饱合或近饱合水溶液。
浓芳香水剂:用乙醇和水制成的含大量的挥发油的溶液。
第四节溶胶剂溶胶剂:指固体药物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一、溶胶的性质:1、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2、电学性质:界面动电现象3、运动学性质:布朗运动4、稳定性:热学不稳定体系溶胶对电解质特别敏感,加入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使溶胶剂具亲水胶体所性质而增加稳定性,这种胶体称保护胶体。
药剂学重点 辅料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片剂四大辅料①填充剂:淀粉、蔗糖、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可压性淀粉)、无机盐类、甘露醇记忆口诀淀粉蔗糖和糊精混合使用防松散乳糖微晶预胶化粉末直接可压片注意:微晶具有多功能,填充干黏和崩解。
第一句:淀粉、蔗糖和糊精,三者通常混合使用,而且混合使用还可以防止片剂松散;第二句:乳糖、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可用作粉末直接压片;第三句:微晶纤维素具有多种功能,可作为填充剂、干黏合剂和崩解剂使用。
口诀包括了所有的填充剂及重要填充剂的功能。
②黏合剂:淀粉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甲基纤维素(MC)、乙基纤维素(EC),其他:聚维酮(PVP)、明胶、聚乙二醇(PEG)注意:黏合剂大多都属于纤维素类③崩解剂: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CMS-Na,高效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泡腾崩解剂[碳酸氢钠(小苏打)和枸橼酸]记忆口诀崩解淀粉羧淀钠低代交联小苏打含义:羧淀钠—羧甲基淀粉钠;低代—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小苏打—泡腾崩解剂④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月桂醇硫酸镁、氢化植物油。
注意:辅料的英文缩写。
M多代表甲基E多代表乙基P多代表丙基、也代表“聚”H多代表羟基C 在前面的时候多代表羧基在最后出现多代表纤维素二、片剂薄膜包衣材料胃溶型: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维酮,PVP)、丙烯酸树脂Ⅳ号、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肠溶型:醋酸纤维素钛酸酯(CAP)/邻苯二甲醋酸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钛酸酯(HPMCP)、丙烯酸树脂类(Ⅰ、Ⅱ、Ⅲ)水不溶型: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记忆口诀胃溶羟丙甲维酮肠能加个钛酸酯(P)乙基乙酸都不溶胃溶羟丙甲维酮:胃溶型的包括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和聚维酮;肠能加个钛酸酯:肠溶型的名字后面有钛酸酯。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药剂学是指研究药物的制剂、制剂性质、制备工艺及保存的科学。
它是制药学的重要分支,是药物的制剂方案设计和开发的基础。
在学习药剂学的过程中,有一些重点知识需要掌握,本文将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
一、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制剂的制备和保存很重要。
对于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进行维持和储存。
这些性质包括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电离度等。
掌握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
二、制剂分类及制剂设计制剂的分类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态制剂、无菌制剂等。
在药剂学中,我们需要学习这些制剂的设计原则。
制剂设计包括剂型选取、合理的制剂比例、制剂工艺、制剂性能的评价等。
制剂设计是制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药剂剂量的确定药物的剂量是治疗的关键因素。
剂量的确定必须根据药物的属性、途径、机理以及患者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剂量的不当使用会导致药物效果不佳或者副作用反应更加严重。
因此,药剂剂量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
四、制剂质量控制良好的制药质量是令人信服的药品使用的前提。
药剂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这些环节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试剂配制的质量控制、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成品的质量控制等。
健康的药品使用必须依赖于制剂的高品质,因此药剂学家需要掌握制剂质量控制的技术。
五、药剂毒理学药剂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不良反应及致病机理的科学。
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排泄及分布的途径影响药物的毒性。
药剂毒理学研究药物的副作用并为制药过程提供数据支持。
因此,掌握药剂毒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有着重要作用。
六、制剂的稳定性研究药物的制剂稳定性研究是指制剂在储存时主要成分和质量的稳定性。
制剂的稳定性研究是确保药物长期储存和运输的必要条件。
制剂的稳定性因素包括温度、光照、湿度、氧气,所以需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来进行稳性试验。
掌握制剂的稳定性知识对于药品生产过程的改进和优化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别同不中存在的各种阳离子与阴离子进行交换,可达到纯化水的目的。
在制备去离子水的过程中,阳、阴离子交换达到饱和时,树脂“失效”或“老化”。以高浓度酸碱分别处理后,可使树脂再生。多次再生后,若不能恢复其交换能力,则称为树脂的毒化。
四、注射用水
为重蒸馏所得的水,为无色、无臭、无味的澄明液体。pH值应为5.0~7.0。其它检查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之规定。
制备装置主要有:
(一)多效式蒸发蒸馏水器(配制大容量注射剂所必备)
(二)气压式蒸馏水器
(三)反渗透法制备注射用水
(四)四级截留高纯注射用水制备系统
(五)超滤法制备高纯水
为无色、澄明的糖浆状液体;味甜;有引湿性;相对密度不小于1.257。可与水、乙醇任意混合,在乙醚、氯仿、挥发油及脂肪油中均不溶。
高浓度甘油对中枢神经有直接作用和渗透障碍,可引起溶血或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氯化钠对溶血有一定的阻止作用。甘油不单作溶媒,常与乙醇、丙二醇、水等同时使用。如氯霉素注射液用55%甘油和25%乙醇混合作溶媒。以甘油作溶媒的有碘甘油、硼酸甘油等。
(五)其它:液状石蜡、鱼肝油等。
--------------------------------------------------------------------------------
有些药物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或不稳定,但在乙醇中溶解度大而又稳定。如洋地黄毒甙、西地兰、氢化可的松等的注射剂;樟脑制成醑剂;碘制成酊剂等;还有一些中药制成搽剂、酏剂和酒精溶液等。
乙醇是双溶性溶媒,在中药提取中大量使用,如生脉饮等。其它可用作消毒剂、防腐剂、分散剂、助溶剂以及引赤剂和燃料等。
二、甘油(丙三醇)
本品溶解范围广,丙二醇量适当时还可延长某些药物的疗效。丙二醇可因铁制容器污染色泽变黄,必须重新精制。
植物油及其他 一、注射用油
许多植物油可用作注射溶媒,主要为在20℃时能流动的脂肪酸酯的混合物,如麻油、花生油、茶油、棉子油等。主要用于不溶于水药物制成注射剂。
药典规定:注射用油应无异臭、无酸败味、色泽不得深于规定标准。在10℃时保持澄明,皂化价为185-200,碘价为78-128,酸价在0.56以下。
溶媒:
水一、自然界中的水
约占地表面积的3/4;在人体内约占体重的70%。
天然水中所含成分较为复杂。可分为三类: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
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对水质标准和卫生要求作了明确规定。
用于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水源,应适当加以净化处理。
二、蒸馏水
将饮用水加热到沸腾使之汽化,再冷却汽化水,变为液体的水,称为蒸馏水。
其它可用作分散剂、助溶剂、混悬剂、增塑剂、防腐剂、滑润泻剂以及利水剂等。
三、丙二醇为无色澄明粘稠液体,与水、乙醇、甘油相混溶,但不能与脂肪相混溶。通常使用1,2丙二醇。性稳定,250℃以上可被氧化成丙醛、乳酸、丙酮酸及醋酸。注射给药毒性较小,动物慢速静注时耐受量较大,但注射速度快时可致动物死亡。78%丙二醇可使组织坏死。体外试验发现各种浓度丙二醇会使红细胞全溶血,氯化钠、氯化钙、葡萄糖、甘露醇、枸橼酸钠、苯甲酸钠等对其溶血作用有一定程度阻抑性。
醇一、乙醇(酒精)
乙醇为无色澄明液体,微有特臭,味灼烈;易挥发,易燃烧;沸点约为78℃,相对密度不大于0.8129,无水乙醇凝固点为-130℃,与水、甘油、挥发油、氯仿及乙醚等可任意混合。
注射给药毒性较小,作注射用溶媒是时,醇浓度可高达50%,但浓度超过10%时肌注或皮下注射刺激性较大。 乙醇易透过人红细胞膜使红细胞变性或溶血。
(二)二甲基亚砜(二甲亚砜;DMSO):本品几乎是无臭、无色透明的液体,味苦,可与水、乙醇、丙酮等完全混溶,在无条件下也可与醚、苯、氯仿完全混溶。对乙炔、含硫化合物及其它不饱和烃都具有很大的溶解能力;许多无机盐也溶于其中。本品溶解范围很广,易被皮肤和粘膜吸收,有“万能溶媒”之称。常用于抗癌药、抗麻风药及一些激素的溶媒;可作为一些外用药的基质,以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局部使用有止痛、抗菌、消炎等作用。
酸价:指中和1g油脂中含有的游离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明游离脂肪酸的多少,越多表示油脂水解酸败愈严重。
皂化价:是指皂化1g油脂所需氢氧化的毫克数。皂化价较高则脂肪酸分子量较小。
碘价:指100g油脂与碘起加成反应时所需碘的克数。表明油脂中不饱和键的多少。一般情况下,碘价过高的油脂,不饱和键多,容易氧化而不稳定,也易与氧化性药物起作用。碘价过低的油含有不与碘作用的杂质如固醇、蜡或矿物油等。
植物油的精制可分以下几步:1、用氢氧化钾(钠)中和游离脂肪酸;2、蒸汽除臭;3、无水氯化钙脱水;4、活性碳或白陶土脱色Βιβλιοθήκη 5、150℃,1-2小时干热灭菌。
二、其他用油植物油常用于中草药萃取并作溶媒,如紫草油、黄连油等。也可用作基质如与蜂蜡制成单软膏。还可用作泻下剂如蓖麻油等。
三、其它溶媒
(一)聚乙二醇(PEG):为环氧已烷水解产物的聚合物,分子量200-600,为中等到粘度、无色略带微臭的液体,略有吸湿性,化学性质稳定。本品能与水、乙醇混合,不溶于醚。其药用安全性似丙二醇。以不同浓度PEG作溶媒的注射剂有:洋地黄毒甙注射液(PEG-300),毒毛旋花子甙G注射液(PEG-300),黄体酮注射液(丙二醇:苯甲醇:PEG=15:5:80);PEG对四环素、肾上腺素、咖啡因、毒毛旋花素、吗啡等有延效作用。大分子与低分子混合常用作软膏与霜剂的基质。
(三)油酸乙酯:为浅黄色油状液体,有微臭;不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氯仿及脂肪油等相混合。性质似脂肪油而粘度较小,在5℃时仍能保持澄明。可迅速被组织吸收,贮藏后会变色。可增加激素类药的药效,如苯丙酸睾丸素与丙酸睾丸素的注射液。
(四)苯甲酸苄酯:为无色结晶或油状液体,不溶于水与甘油,能溶于乙醇、氯仿、乙醚并与脂肪油相混合,有些不溶于油而溶于苯甲酸苄酯的药物,可借此达到与油相混溶的目的,如二巯基丙醇在水中易分解,且不溶于植物油中,可先溶于苯甲酸苄酯,再用植物油稀释。
电渗析法的基本原理:聚苯乙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膜(简称阳膜)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膜(简称阴膜),其结构与离子交换树脂相同,是立体交联聚合物,其高分子链的空间可以允许离子选择透过,因此,离子交换膜可视为薄膜状的离子交换树脂。阳膜上的基团带负电,能吸引和通过带正电的阳离子而排斥带负电的阴离子,阴膜上的基团带正电,作用与阳膜相反。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膜对电渗析层水中的阴、阳离子吸引和排斥起了进一步的选择分离作用。
凡是医疗上使用的水无特别限定时,一般是指蒸馏水。
一般用作:溶媒、稀释剂、清洗(洁)剂、接触剂等。
三、去离子水
是用离子交换法(又称化学交换法)或电渗析法制备的一种比较纯净的水。与蒸馏法比,生产设备简单,节约燃料和冷却水,且水质化学纯度高。但往往不能全部除去水中的有机杂质,不能供注射用。只能作为制备注射用水的水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