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主体性问题及意义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究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究
摘 要 :哲学 家们对人 的主体性 问题 的思考在 哲学研 究史上 由来 已久 ,这一思想形成 于西方哲 学的历 史延展 过程 中,不 同时期 的哲学 家都 对这一 问题 进行 了深刻的 思考 ,古希腊 时期哲 学研 究开始关 注人 ,文艺复兴和启 蒙运动 时期人 的主体性 思想又得到 了不 同程度 的发展 。马克思 以先哲们这些直接 或间接 的理论 来源为基础 , 形成 了关于“人 的主体性”的思 想。在人 类社会逐渐发展 到信息化与 网络化 的时代 后 ,探 究如何使马克思“人的 主体性”思想在信息化与 网络化的影响 下更好 的向前发展 具有一定的现 类世界存在 以后 ,不 同时期 的哲学 家们都在 不 间断地 进行 着关 于主体性 问题的探寻 ,马克思在继承先 哲思想 的基础上开 创了 “能从事 实践活 动的现 实的人 ”的主体性 思想 。人类 社 会从 原始的农业社会发展 到工业社会 ,及 当今人类 社会 正在进入一个信息化 与网络化 的时代 ,关于人 的 主体性 思想在取 得辉煌胜 利 的同时也 正面 临着前所 未有 的困境 ,立足 于马克 思 “人 的主体性 ”这一 思想 , 来探寻 人的主体性 的当代意 义将是重要的学术取 向。
关键词 :马克思 ;人 的主体性 ;信 息化 与 网络化 基 金项 目:北京 高校 中国特 色社 会主 义理论研 究协 同创新 中心 (首都 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与 当代 中国文 化建设”项 目(PXM2016_014203—000107)。 收稿 日期 :20l8—08—27 作者 简介 :王晓娜 ,首都师 范大学马克思主 义学院硕 士研 究生 ;王 洪波 ,首都 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院副教 授 ,博 士。(北京 ,100048) 中图分类号 :B0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79{201 8}05—0022—06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摘要】主体性是一个涉及个人、群体和人类整体的重要概念。
在本文中,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主体性的意义和影响。
个人主体性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是个体意识和行为的核心。
群体主体性是指群体共同体验和价值观念的集体表现,是团体凝聚力的体现。
人类主体性则是历史和文化对人类自我认知和发展的影响。
主体性对社会影响巨大,不仅激发了创新和进步,也会引发分裂和冲突。
在心理层面,主体性的体验和表达对个体心理健康和个体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主体性在个人、群体和人类层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未来的影响和启示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主体性, 个人, 群体, 人类, 社会影响, 心理意义, 重要性, 发展,启示1. 引言1.1 引言介绍在人类社会中,个人、群体和人类作为主体性的存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个人作为最基本的主体,具有自我意识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可以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
群体则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具有集体意识和行动能力,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影响和改变。
而人类作为整体,拥有共同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形成了人类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个体意识和行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个人的主体性体现在对自我意识和独立选择的追求,群体的主体性体现在集体意识和共同目标的追求,人类的主体性体现在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的传承。
三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主体性。
本文将从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主体性的未来发展和启示。
通过对主体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1.2 主体性概念解释主体性概念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核心要素之一。
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都离不开主体性的影响。
个体的主体性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群体的主体性决定了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人类的主体性则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方向。
主体性实践及当下意义——对主体问题的一种回应
R so s n r ncn e c :u jcii kn n ep nea d T a se d n e S bet t i As iga d vy n
Va u i n fc n e o p o i g l e S g i a c f Ex l r n i
DI NG n Fe g
种 回 应 , 章 通 过 主 体 理论 的 一般 性 梳 理 , 践 主 体 的 演 进 和 “ 成 ” 来探 讨 马 克 思 的 实 践 主 体 性 和 主 体 存 在 方 文 实 生 ,
式, 以此 批 判 “ 体 的 黄 昏 ” 定 性 判 断 。 同时 , 过 对 目前 主 体 性 问题 的研 究探 讨 , 出该 问题研 究 的 当下 意 义 。 主 否 通 指 关键 词 : 体 ; 主 生成 ; 实践 ; 义 意 中 图分 类 号 :4 3 F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85 2 1 ) 3— 1 1— 4 10 2 1 (0 10 0 2 0
主 体 性 理 论 自笛 卡尔 认 识 论 主 体 性 开 始 , 胡塞 尔 和 哈 向
现的一些新 变化 , 发展的新动 向。
一
贝马斯的主体问性 , 以及基于后 工业 时代背景倾 向的后主体 性理论探讨过 渡 , 成为当下西方 现代 哲学对主体及 主体性 的 新一轮反思。如何看 待这种 主体 的消解 以及主体 间性 的发
第2 9卷
21 年 01
总 第 1 4期 2
第 3期
科 学 ・ 济 ・ 会 经 社
SCI EN CE ・EC0N 0M Y ・So CI ETY
Vo129,S . um No. 2 14 N o 3。2 1 . 01
主 体 性 实 践 及 当 下 意 义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与自然互为主客体,即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新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超越旧哲学的根本点。
马克思认为,人的完整性、自由性和全面性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里人的发展的愿景,关于人与自然的互主体性思想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文明时代,这一愿景实现的重要思想前提在于确立对待自然界的科学世界观,必须将自然界当作主体来理解。
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
由此而来的是把他自己的历史作为过程来理解,把对自然界的认识(这也作为支配自然界的实践力量而存在着)当作对他自己的现实躯体的认识。
”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类的存在,自然是人类“现实躯体”的一部分,唯有真正认识和尊重自然,才真正表明人完整地把握和全面地尊重自己。
完整意义上的真正自由的人,不可能仅将自然视为奴役的对象,因为被奴役者同时是剥夺人类自由的敌人。
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被视作为我所用的手段性、工具性存在,带来的只是虚幻的自由,塑造出的只是片面的和异化的人性,唯有把自然界视为人类的“现实躯体”,视为人类所有需要的源头和动力源,自觉地将自然界主体化,承认其目的性,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其存在的完整性、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的现实性。
开掘和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体系及其创新,特别是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对资本主义的哲学批判的意蕴。
新旧哲学的根本不同在于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超越以往旧哲学的突出表现在于,从长期被哲学家们所忽视的实践出发来阐释人类世界的本质,即实践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实践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性质。
马克思克服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思维,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共生相成的内在规律。
主体性的内在意蕴及其现实意义
主体性的内在意蕴及其现实意义王传玲”【内容提要】主体性问题长期以来在学院哲学中表现为纯粹的学术问题,挖掘其内在意蕴,其实质应置身于社会现实的存在关系中重建社会发展的价值规范。
它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应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
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两个维度来挖掘主体性的内在意蕴,特别是在本体论的维度把握主体间性体现出的现代社会主体性的现实需要,阐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资本增殖的逻辑。
资本的逻辑所支配的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发展悖论,致使人的主体性缺失,而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所无法解决的。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解决发展悖论问题,即社会主义如何驾驭资本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以主体性支配资本逻辑,以人的现实需求和生产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调控和引导资本,才能最终避免经济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主体性本体论认识论资本逻辑主体间性主体性问题是中西方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探讨的重要话题,并随着这一王传玲,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授。
主体性的内在意蕴及其现实意义问题的深入探究其影响已从哲学界辐射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时成为学术界最为炙手可热的理论话语。
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现,在现当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批判、反思、解构等声音也不可否认地成为学术界思想的主流,“拒斥主体性”“主体性终结”等理论呼声似乎向人们宣告现时代已进入主体性没落的时代。
其实质是“主体性”观念及与此相关的许多深层次的重要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深入反思与探究。
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随着不断翻新的新思潮、新概念和新学术人物的引进和更新,逐渐被耽搁并被繁复的话语所覆盖。
面向问题本身,对“主体性”观念进行进一步的批判性反思和省察,考究主体性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将仍然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重大课题。
一主体性的历史演进“主体”这个词,从词源学的角度看,来自拉丁文,意思是“在前面的东西”,也就是作为基础的东西。
主体性批判的意义及其限度
主体性批判的意义及其限度一、引言- 主体性批判的概述- 主体性批判的意义与价值- 主体性批判的研究目的和方法二、主体性批判的概念与内涵- 主体性批判的定义、起源、发展与演变- 主体性批判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 主体性批判的两大基本观点:自觉与变革三、主体性批判的价值与意义- 主体性批判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体性批判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 主体性批判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四、主体性批判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主体性批判的发展现状分析- 主体性批判发展中的挑战分析与建议- 未来主体性批判研究的展望与方向五、结论- 总结与回顾主体性批判的意义与限度-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主体性批判的前景与发展- 个人的理解与认识,以及未来的研究思考第一章引言主体性批判是一种具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特点的理论方法,对于研究和理解人类自身以及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主体性批判的意义、内涵和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深入探究这一理论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当代社会,主体性批判不仅成为一种理论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思想观念,旨在挖掘个体内在的潜能和理性,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意义和规律,并最终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从主体性批判的概念、内涵和意义等方面入手,旨在对主体性批判的研究方法和具体实践进行解析和探讨,帮助理解其现实意义和价值,同时也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基础和思路。
第二章主体性批判的概念与内涵主体性批判起源于20世纪,它是一种揭示人类理性与主体性的理论方法。
主体性批判最早的源头就是存在主义哲学,该思想强调个体自由、主观体验与情感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的深入,主体性批判在一些学科领域也逐渐被接受和应用,例如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
主体性批判理论的重要特点是提倡主体性和主观性,对于主体性能力的开发、主体性自我认同的提高和主体性实践的拓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主体性批判的定义、起源、发展与演变主体性批判,顾名思义,是一种揭示主体性的理论批判方法。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对人的主体性的解释及当代意义
才真正成为与人相区别且又作为人们认识对象的客体。 古
希黯 思想 孛的“ 认识你 自己” “ 和 人是万物 的尺度 ” 明人 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确立主体性
的存 在 , 的主体性 不是 人的思想 上的 自我 , 人 焉是逶过 实 践与 客体相对立 的存在 , 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对象性 的活
I e y Res ar Th or e chI
I学 — — — 一 埋 — — — 一 论 I
马 克 思 实 践 唯 物 主 义 对 人 的主体 性 的解 释及 当代 意义
张 仲 英
( 山东师范大学 政 法学院 , 山东 济南 201 50 4)
摘 要 :近代 哲学确立 了人 的主体性的地位 , 当今社会 的发展和 出现的 问题, 随着 后现代 主义者提 出了“ 消解主体性” 的
主体性问题是 自人类产生 以来就存在的 , 但人类对 主 体性 的 自觉意识 , 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原始社
会 由于人类 的实践水平 和认识能力 的低下 , 人只能匍匐于 自然力量 的摆 布之下 , 人相对于 自然的优越地位还没有体
马克思的实践 唯物主义从 现实的具体 的人 出发对人 的主体性做 了界定 , 避免 了抽象 的唯心主体观 。实践 的对 象 性 活 动是 确 立 主体 性 的 基 础 , 从 前 的一 切地位 。近代哲学 的“ 认
7 2
作者简介 :张仲英( 92 )女, 18 一 , 山东莒县人,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入学。
Z he X a nJ i U eY u
☆ 哲 学 研 究 ☆
出 的解 释 。
三、 实践唯物主义主体性思想的当代意义 在 当前 的哲学研究中 , 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 主义 去解 释主体性的思想 , 具有十分重要 的当代意义。随着当代西 方哲学的发展与人们对现代性问题反省的深入 , 某些 当代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时至今日,人类还很难形成整体的力量,因而还不能作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来起作用。许多学者认为,从本质上讲,现时代是一个国家主义的时代。这种国家主义就是以自己的国家为本位的共同体主义或群体主义。
社会的组织形式是由共同体的成员历史地造成的,国家是社会共同体的一种形式,不是其唯一的形式。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曾有过不知国家为何物的时期;在未来理想的社会状态中,国家也可能会由于不再需要而消亡。即使是在国家存在的历史过程中,国家主义也不是始终和必然合理的主体性原则。
在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的关系中,需要着重讨论的是构成人类整体的大规模的人群共同体如国家、民族同人类的关系。包含在国家和民族之内的各类群体同整个人类的关系,总是要通过国家和民族或以国家和民族为中介才能建立起来,因而必然从属于国家、民族同人类的关系。而国家、民族同人类在主体性问题上的矛盾,则集中在国家、民族本位与人类整体主义的关系上。
在强化的群体观念支配下,个人观念相对被弱化,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如果群体中的个人保持着足够的主体性,在群体整合个人的力量时,强化群体主体观念,以便实现这种力量的整合,会产生较好的群体效应,实现群体应有的功能。如果由于过分强调群体,以致压抑甚至牺牲了个人的主体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是很难实现群体的力量整合的,因为群体力量的整合需要借助于个人主体性的努力。在个人主体性被压抑或牺牲的条件下,即使勉强实现了群体的力量整合,也会是弱的整合,而不会是强的整合。有时可能暂时形成看似强势的群体力量整合,但由于群体内部对个人主体性的压抑,不断削弱群体内在的力量,最终也会使之转化为弱势群体。
民族与人类的关系同国家与人类的关系相类似,两者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重合或重叠的。特别是对于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来说,在那里,国家与民族直接合而为一。在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里,各民族通过融合或整合成为一个大民族的主体,进而在这个意义上实现民族与国家的同一性。由于民族和国家的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同一性,因而前面所说的国家主义同时也就表现为民族主义。这是以民族国家为本位的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
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性
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性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而在语文教学中,主体性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本文将从主体性的内涵、主体性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主体性的内涵主体性是指个体在社会、文化、教育环境中以自觉的姿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主体意识。
主体性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性是自觉性。
主体性意味着个体有自主的思维和行动能力,在学习中能够自觉地进行思考和实践,彰显出自己的主体地位。
2.主体性是参与性。
主体性要求个体积极参与学习和生活,做到个体与社会、学校、教育的互动与交流,促进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
3.主体性是创造性。
主体性强调个体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个体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断推动自己的发展和进步。
4.主体性是发展性。
主体性要求个体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二、主体性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主体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它对语文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主体性理念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使他们真正成为语言和文学的主人。
2.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主体性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主的思维和行动,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习的效果。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不仅是接受者,更是批判者、创新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有更强的求知欲和实践能力。
5. 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全面理解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述评
全面理解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述评提纲:第一章:导论介绍人的主体性的概念,谈论主体性哲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人的主体性的内涵阐述“主体”与“客体”的概念辨析,探讨人的主体性的内涵和特征,包括人的思维、意识、自由意志、情感等方面。
第三章:人的主体性的意义探讨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阐述主体性给人赋予了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人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分析人的主体性与人的社会实践之间的深刻联系,探讨人的主体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人的主体性如何推动社会变革。
第五章:主体性哲学的启示总结主体性哲学对于当代人类社会的启示和指引,展望未来人类的发展前景,探讨主体性哲学对于现代人类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结论: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第一章:导论人的主体性是哲学领域内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人的意识、自主性和主观性等方面的特征。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主体性逐渐被多个哲学流派作为研究的重点,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称之为主体性哲学。
主体性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的主体性的本质、人的主体性的意义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方面。
对人的主体性进行深入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人的价值观、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
因此,对主体性哲学的探究与研究具备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对主体性哲学的研究进行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并探讨人的主体性的内涵、意义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人的主体性的内涵在主体性哲学中,“主体”和“客体”是比较核心的概念。
主体是指具有意识、自主性和主观性等方面特征的人或者其他有机体,也可以理解为能够感知、认识和主观表达的主体,因此主体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而客体则是指那些不能感知、不能表达的物质实体和自然规律等。
人的主体性包括了很多方面,以下对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思维与意识人的思维与意识是体现人的主体性的一种方式。
主体性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
主体性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导语:身心健康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主体性即主观感觉的体验和意识形态与个人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将深入探讨主体性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并为读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
一、主体性对身体健康的影响1.影响免疫系统主体性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够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研究表明,乐观的人更容易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减少感染风险。
因此,保持良好的主体性体验,能有效提升个人身体健康水平。
2.改善心理健康主体性的体验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积极的主体性体验可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有效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减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理性的主体性体验还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力,促进个人心智的成熟与健康。
二、主体性对心灵健康的影响1.提升生活满意度主体性的积极体验与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积极的主体性体验可以改善个体对生活的评价,增强幸福感和满足感。
因此,重视主体性的体验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整体生活品质。
2.促进人际关系良好的主体性体验对个体的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影响。
积极的主体性体验能增加个体的社交吸引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此外,积极的主体性体验还能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有效解决冲突和促进合作,进一步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如何培养良好的主体性体验1.保持乐观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积极正面地面对,培养乐观的心态。
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方面,从中寻找快乐和满足感。
2.重视自我价值感要认识自己的价值和优点,关注个人的成就和进步。
在遭遇挫折时,要激励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
3.寻找身心平衡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关注身心的平衡。
通过运动、休闲娱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4.培养积极社交与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交互动,增加积极的人际关系。
可以参加社团组织、志愿者活动等,扩展社交圈,促进个体的主体性体验。
论人的主体性与思想政治工作法制化
论人的主体性与思想政治工作法制化在当今社会,人的主体性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法制化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人的主体性强调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自主、自觉和创造性,而思想政治工作法制化则是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表现为人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自主性意味着个体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决策,不盲目从众,对自身的行为和选择负责。
能动性则体现在个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主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而非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影响。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它使个体能够突破常规,提出新的想法、方法和观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个体的主体性得到尊重时,他们更愿意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动接受和内化相关的思想观念,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次,有利于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力和潜能。
当人们能够自主地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时,他们会更有热情和动力去追求进步,为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目标而努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例如,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强调灌输和服从,忽视了个体的自主思考和选择能力。
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功利主义、浮躁风气等,也可能影响个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此外,个体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素质也可能限制其主体性的展现。
思想政治工作法制化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它是指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法制化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其一,它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准则。
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其二,保障了公民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合法权益。
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受非法干涉和侵犯。
论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性存在及生态意义
论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性存在及生态意义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形态,从最早的细菌直至今的超级猿,都在不断的演化发展,最终达到了今日的多样性,其中也可以必然看到人类在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来源于拉尔夫威廉柯尔特(Ralph Waldo Emerson)的思想“在自然界中,人类是首要组成部分”(In Nature, Man is a principal element)。
在自然界中,人类不仅仅以被动者以外的角色参与其中,而是以主体性的存在,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参与,这种参与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含义。
首先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体性存在。
从最远的过去到今日,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已经逐渐形成了其主体性存在,而这种存在虽然有着漫长的过程,却也可以通过现实社会的特点来快速展现出来。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步从被动的被动者转变为自然界中的主体。
例如,在用人类技术来改造自然环境,比如控制气候由人类发起和控制;另一个就是人类开发出了新的迁移方式、改变社会生活,以及改变自然界中的物理结构,等等,都为自然界带来了新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是由人类这个主体通过自身的技术和行动所带来的,也正是人类以主体的角色参与到自然界的演变过程中的最重要的证据。
其次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生态意义。
人类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还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扮演着改变自然界、实现自然界平衡的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而这些都是由人类自身的行为、思想和意识所建立的生态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可以利用自身的能力,把自然资源利用得更加合理,把自然环境的破坏限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确保自然界的平衡性和完整性,也为自然资源的持续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案。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体性存在,还是在自然界中的生态意义,都需要建立在周期性的自然规律之上的,也就是说,人类只能是一个被动的角色,重新面对自然界的规律,让自然界能够按照其本身的规律自然发展。
主体性是否与人的问题解决能力相关?
主体性是否与人的问题解决能力相关?一、主体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力主体性是指个体在处理问题时主动采取行动、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的能力。
主体性的发展与个体的成长密切相关,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还反映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困难的态度。
1. 主体性的内涵与特点(300字)主体性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主动行动,并且具备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能力。
它与个体的个性密切相关,体现了一个人的独立性、自信心和自觉性等积极特征。
一个具备主体性的个体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主动出击,找到问题的关键,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持之以恒地进行实施,最终取得成功。
2. 主体性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300字)主体性与人的问题解决能力密切相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主体性能够激发个体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主体性的个体更加愿意主动面对问题,不会因为困难而退缩,而是勇敢地寻找解决方案。
其次,主体性能够提高个体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有主体性的个体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独立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再次,主体性能够增强个体的坚持和毅力。
主体性使个体能够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且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问题得以解决。
最后,主体性能够培养个体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有主体性的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做到高效解决问题。
二、培养主体性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主体性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有系统的方法和步骤。
下面是一些培养主体性的有效方法和步骤,可以帮助个体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1. 鼓励独立思考和行动(300字)通过鼓励个体独立思考和行动,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体性。
家庭和教育机构可以提供开放的环境和资源,鼓励个体主动探索和实践,并且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2. 提供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300字)为个体提供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可以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研究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它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的利益和群众的力量。
其中,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强调了人民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和地位。
本文旨在以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为基础,探讨其内涵、特点以及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人民主体思想的内涵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认为,人民是社会的创造者和主人。
人民主体不仅是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民主体思想强调,人民应该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动者,参与到社会变革的全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人民通过自我觉醒和自我解放,实现自己的自由、平等和尊严。
二、人民主体思想的特点1. 人民的创造能力:人民主体思想强调,人民拥有创造新社会、新文明的能力。
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力量源泉,他们具有自理能力和自我解放的潜能。
只有通过人民的主体性发挥出来,社会才能真正进步和发展。
2. 人民的集体力量:人民主体思想指出,人民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他们具有集体力量。
只有通过人民的集体行动和合作,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在这个过程中,人民通过团结合作,共同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幸福而奋斗。
3. 人民的历史使命:人民主体思想认为,人民有着自己的历史使命。
他们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责任人。
人民的历史使命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人民主体思想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1. 引导社会主义建设:人民主体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
它强调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只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扬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才能够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2. 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人民主体思想强调人民的利益至上,要求社会保障人民的公平和正义。
在当今社会,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人民主体思想提醒我们应该坚决摒弃一切不公平,为实现社会的平等、公正和和谐而奋斗。
3. 建立民主政治体制:人民主体思想倡导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
主体性在改善人际关系中有何作用?
主体性在改善人际关系中有何作用?一、增强沟通技巧主体性在改善人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主体性可以增强个体的沟通技巧,使其更加自信和坦诚地与他人交流。
主体性是指一个人拥有清晰的个人意识和自信的表达方式,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在人际交往中,主体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意图和情感。
通过展现主体性,我们可以建立更加真实和亲密的人际关系,从而改善与他人的沟通和理解。
二、促进自我认知其次,主体性有助于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
主体性要求人们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和清晰的定位。
通过发展主体性,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个人特点、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当我们了解自己的需要和意愿时,我们就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期望和信念,从而建立起更加稳固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三、培养共情能力此外,主体性还有助于培养个体的共情能力。
共情是指能够理解和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
主体性能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从而能够更加敏感地捕捉别人的情感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回应。
通过共情,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建立起更加深入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展现主体性,并通过共情来理解他人时,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人的需求,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关爱。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主体性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主体性的存在能够让我们更加真实和坦诚地面对自己和他人。
当我们展现主体性时,我们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不仅让自己感到愉悦和满足,同时也让他人感受到了真挚的关怀和尊重。
慎重选择自己展现主体性的时机和方式,我们可以建立起真实而亲密的交流,从而深化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主体性在改善人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增强沟通技巧、促进自我认知、培养共情能力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体性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互动和交流。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和发展主体性,以提升我们的人际关系质量,促进个人成长和幸福感。
主体性如何影响人对自己的评价?
主体性如何影响人对自己的评价?一、自身主体性的概念自身主体性是指个体对自我存在的主观体验和主动塑造的能力。
每个人拥有独特的主体性,即个体对自身价值、意义和独特性的认知和把握。
主体性对于个体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评价,还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二、主体性对自我评价的影响1. 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主体性影响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评价。
拥有强大的主体性的人倾向于对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有着积极、客观的评价。
他们更倾向于认可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且愿意主动追求个人发展和进步。
2. 对自身价值的认知主体性也影响着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知。
那些具有较高主体性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他们对自己有着积极的自我认同,能够更好地应对外界的评价和舆论压力。
3. 对自我期望的制定与实现主体性对个体的自我期望制定和实现过程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拥有较高主体性的人通常能够制定具有挑战性和可行性的目标,并主动追求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他们更加自信与坚定,具备不畏困难、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品质。
三、培养和提升个体的主体性1. 掌握自我独特性培养主体性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独特性。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兴趣爱好、潜能和才华进行深入思考,可以更好地发现自身的独特之处,从而建立起对自身的自信和自尊。
2. 积极寻求成长拥有主体性的人通常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善于寻求成长和变革。
通过学习、思考和不断尝试,个体能够逐渐超越自身的能力边界,从而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成就。
3. 建立积极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是培养主体性的重要环节。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拥有较高主体性的人能够从中找到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不被消极情绪所困扰,而是寻求解决和成长的机会。
4. 实践自我决定权培养主体性的关键是要让个体具备自我决定权。
个体需要拥有自主决策的能力,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并主动采取行动。
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轨迹,从而实现长期目标的实现。
探讨人的主体性(一)
探讨人的主体性(一)在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更加快速的发展。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日渐凸现,人及其全面发展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及其主体性问题也成为哲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对人的主体性问题作以探讨。
一、从认识主体的角度分析人的主体性认识的主体是在认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和功能的一方,是认识活动中的首要因素。
凡是探讨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家--不管他走的是哪一条哲学路线--都会承认一点:认识的主体是"人"。
不过对这个"人"的具体含义的理解,却因人而异。
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开篇即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他把苏格拉底的格言"认识你自己"视为一个绝对命令,视为哲学的"阿基米德点",视为一切研究的起始。
所以,我们就首先从认识结构的主客关系角度来分析作为主体的人。
(一)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的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服从自然的规律,并具有自然的一切特性。
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与自然的这种内在联系,古代哲学多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
但是,处于人类幼年时期的哲学家,更为关注世界的本体,真正将其思想明确地反映在认识论上,是在哲学走上较为清晰的路线之后。
走上唯物主义道路的哲学家们多坚持反映论。
他们坚信世界的一切均是物质的,认识不过是人对这些客观物质的反映,甚至说仅仅是复写。
而在那个人类初步积累经验的时代,形成知识的主要方法--归纳法,也似乎证实了这一观点。
也即是说,人们只要把所观察到的现象加以归纳并给予简单证明,就可得到正确的、可以运用的规律。
但是,这时的"人"并没有从自然界中彰显出来,仍处于与客体的混沌关联之中,并不是真正的"人"。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样的人没有人之为人该具有的特性:没有人高于其外界的超越性,只机械地反映外物而没意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更没有身为主体所应该具有的主体性。
意义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意义的主体性与客体性意义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评价,是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悟。
在意义的描述中,主体性与客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探讨意义的主体性与客体性,并分别阐述它们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意义的主体性意义的主体性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评价是基于自身主体的立场和经验。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个人经验,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和解读。
因此,意义的主体性使每个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评价。
当人们面对同样的事件或者行为时,他们的反应往往有所不同。
比如,一幅画作,对于美术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从技法、画面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而对于非美术专业的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可能更注重作品传递的情感和主题。
这是因为两者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角度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意义的主体性所导致的。
意义的主体性在人类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人们思考、反思和创造的基础,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主体意识去理解世界、改变世界。
因此,意义的主体性对于促进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的主体意识,在与他人对话和交流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二、意义的客体性意义的客体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客体性与主体性相辅相成,主体通过客体来获取意义。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性质和作用赋予了它们独特的意义。
每个事物都有其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人们通过与事物相互作用,逐渐发现事物所包含的意义。
以自然环境为例,大自然的景色、山川、湖泊等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对登山爱好者来说,山峰的高耸、峭壁的险峻等都能激发其勇气和冒险精神;对摄影师来说,山水的平静与和谐可以为其作品增添美感。
这些意义是事物所固有的,与人的主观意识无关。
意义的客体性在社会交往中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语言具有客观性和共通性的特点,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传递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格尔受斯宾诺莎“实体就是主体”思想的启发,认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在黑格尔这里,主体已不再是笛卡尔意义上的“我思”,也不再是康德意义上的“先验主体”,而首先是绝对精神。人虽然也是主体,但他的主体地位是相对的。相对于表现为理性过程的历史世界即绝对精神,他又是客体,是绝对精神这个主体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或工具。而且,在黑格尔那里,主客体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人既是绝对精神的工具,又是它的体现;精神对人而言是主体,又是它的目标和完成。客观世界或客体本身也不是绝对的客体,劳动将它们变成人自我发展或自我表现的中介:当对象由劳动产生和形成后,它们就成了主体的一部分,主体从它们那里看到自己的需要和欲望。主体和客体统一于自在自为的历史过程,统一于绝对精神。知识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一个与客体相对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而是绝对精神在历史过程中展开的自我认识。这样,黑格尔就根本取消了近代西方哲学关于知识如何可能和是否可靠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突破近代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立场,相反,通过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最大程度地加强了这种立场,因而也就将近代西方哲学的内在矛盾极端化了。
主体性原则的这些特征,使主体性原则被确立以后,在一段时间,为人类更进一步的认识 自然 、改造自然以及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保障,为西方的资本主义 现代 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然而,由于主体性原则自身的内在矛盾,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 的发展,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日益尖锐化,最终导致它的衰落,也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但是,当我们说主体性原则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并不是说不存在主体或主体性了,而是说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传统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不再占据统治地位了。
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之上的“人类中心论”,导致了人类的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它漠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对科学技术一味地采取实用主义态度,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面对夸大或滥用主体性原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使人们重新来审视人的主体性原则。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上,不应当偏颇哪一方,而应当辩证的对待。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必须反对无条件的夸大“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同时也必须反对无原则的“非人类中心论”的思想,而应当主张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即是指当代人的活动不能破坏或损害后代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能力。它主张在确证人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通过人的能动活动“自觉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种和谐方式中,和谐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人的合理生存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终目标和目的。而且,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要实现人类自身代际之间和代内的和谐。可见,可持续发展中既包含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含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它为正确的理解和确立人的主体性原则指明了方向。
二
尽管在2O世纪的西方哲学中,主体性原则似乎不再风光,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作为在较长的时间内占据西方哲学主导地位的主体性原则,必定有它自身特原则的内在本质以及它的当代走向。概括起来,主体性原则有以下特征。
第一,理性原则。主体性哲学认为,人是一种理性动物,理性是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人高于其它动物的内在规定性。这种本质或规定性的一个显着体现就在于人具有运用理性来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都可以按照理性的原则建立起一种理想的和谐关系,甚至于个人自身也必须遵循理性的指导,用理性来调节或克制生命内部的各种感情、欲望和意志。“做理性的人”,这就是理性时代人性的典范。
三
主体性原则的衰落如同主体性原则的兴盛一样,具有内在的必然性。虽然,主体性的觉醒是人类成熟的标志,但是,主体性原则却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相互区别的基础之上,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为人对自然、主体对客体、自我对他人的统治。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类中心论”的确立和蔓延。
如果把主体的觉醒与笛卡尔联系在一起,那么,主体性原则的最终确立和完全阐明却与康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康德被休谟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试图通过他的批判哲学将西方哲学从这种困境中解救出来,为此,他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在康德看来,我思即自我意识,即是作为执行认识功能的主体,又是作为主体的认识功能。他说,外在世界是一个没有任何秩序的世界,只存在着“杂多”的认识材料,只有通过感性的认识形式(时空形式)把它们整理成经验现象,然后再通过理性的认识形式(知性范畴)把经验现象整理成知识。由此可见,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不是来自外在世界,而是来自于“自我意识”的“综合统一”。这样,康德就把近代哲学的内在理路推到了极致。世界的秩序出于理性,主体是认知者,也是立法者,理性给了主体认知的条件和能力,理性本身的普遍性保证了主体认知知识的可靠性。
论人的主体性问题及意义
论文 关键词:主体;客体;主体性原则;普遍必然性
论文摘要:主体性问题是近代西方 哲学 的基本原则,对它的论证和研究,构成了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主体问题产生、形成的 历史 必然性,以及主体性原则的内在本质和基本特点的论述,对主体性问题在正确处理人与 自然 关系问题上给我们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近代主体性问题的肇事者。在笛卡尔看来,追求知识的可靠性关键在于我们能够为知识找到一个确定的基础或基点,如果不能的话,我们将陷入无穷的荒谬和怀疑之中而无法自拔。笛卡尔通过怀疑原则,得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找到了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或基点,这就是我,或主体。从此,主体这个概念成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轴心。
当把主体性原则推到极致,也就应了“物极必反”这句老话。在十九世纪下半叶,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等思想家不约而同地揭示了理性主义的局限性,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得出了同一个结果,那就是理性并不是至高无上的主宰,相反,它是被决定的。在社会 经济 领域,马克思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使唯心主义风光不在;在哲学领域,尼采以酒神精神对抗日神精神,要求恢复人的内在生命力;在心理学领域,弗洛伊德发现了本我,说明人不是受理}生所支配,而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奴隶。进人20世纪之后,这种反唯心主义、理性主义和主体性的潜流终于汇集成为滔滔洪水,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主体性问题不仅仅是认识论的问题,也是伦 理学 、存在哲学、历史哲学等等学科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主要就认识论方面来探讨主体性问题。
一
什么是主体?什么是主体性问题或主体性原则?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探讨主体性问题产生的必然性。
如前所述,古代哲学中虽然已经蕴藏着主体性思想的萌芽,但主体性的正式确立,主体性问题的正式提出及研究却是近代哲学的事情。近代西方哲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变,即所谓的“认识论转向”,正是这一转向才使主体性问题凸现出来。为什么?因为西方自近代以来,科学进人了飞速 发展 的时期并逐步走向成熟,为人们提供了确实可靠的知识。面对这些科学知识,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科学知识的基础在哪里?获得科学知识的认识是如何可能的?这类问题不是科学本身所能回答的,而只能由哲学来回答,即是说,这是哲学的任务。因此,解决认识的基础和可能性问题成了近代哲学家的主要任务,认识论研究也就成为近代哲学的中心。与此相联,在认识论的范围内就必然要区分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因为客体的性质和特点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而构成哲学主题的只能是主体的性质和特点,所以,近代哲学家在区分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后,进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探讨主体的地位、能力、特点等问题,即主体性问题。由于近代哲学是从认识论角度来探讨主体性问题的,这样,映入近代哲学家眼帘的主体性就是意识、思维或理性的认识。因此,把意识、思维和理性设定为主体性,是近代西方哲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康德虽然以其独特的方式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突出了主体在认识论中的地位、作用和能动性,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消极后果,即人们认识的对象只是现象界,而对现象界后面的物自体却是无法认识的。这样,康德只是在现象界的范围内解决了主客体对立的问题,但真正的本质、绝对的本质,即世界本身,仍然在主体之外,说白了,还是没有解决。
在高扬的理性主义旗帜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抽象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所取代。特别是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在人们的观念上树立起了人是自然的主人的信念,自然变成了人类征服的对象。与此同时,从神学教义中解放出来的自然科学也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在对自然过程控制和干预中建立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实验研究方法,从而使远离经验的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具有了强烈的工具性和可操作性特征,科学由此获得了新的力量。19世纪电力技术革命的诞生再次显示了人对自然力的支配,表明人类不仅能驾驭自然力,而且还能利用被改造了的自然力去控制其他自然物质过程。
第四,自我完善原则。人是能够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这是人的主体性最鲜明的体现。创造性和自由是人类完成自我完善的两大动力:人为自由而去创造,人创造就因为他是自由的。动物没有创造性,因为它们的本性是现成所予的存在,它们的生活仅仅是重复演奏物种已经谱写好了的行为乐章而已,而人的本质则是尚未成为现实的理想性的存在,因而人在创造性地实现他自己。总而言之,人是自我完善的。正是为了实现自我完善,人创造了文化和各种见证其本质力量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