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合集下载

论人的主体性问题及意义

论人的主体性问题及意义
但是,当人们把自己确立为一个知识出发点的主体时,实际上也就把世界作为在自己之外,与自己相对的客体设定了。知识的任务便是如何达到这客体,认识这客体。但是由于主体和客体根本属于不同的范畴(一个属于认识论,一个属于本体论),它们之间没有内在的关联,这样,主体关于客体的知识并不能由于知识起点的可靠而得到保证,即起点的可靠不等于结果的可靠。怎么办?笛卡尔通过上帝的存在来保证主体关于客体的知识的可靠性。但对于别的哲学家来说,特别是对于经验主义哲学家来说,这种解决办法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因为在人们的感觉经验中经验不到上帝的存在。然而,经验主义哲学家同样也面临着如何证明知识的可靠性问题,虽然诉诸经验看起来要比诉诸上帝更可靠,但实际上经验主义却导致了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因此,从踌躇满志地追求可靠的知识,到承认可靠的知识不可靠,近代西方哲学的内在矛盾在英国经验主义那里拉响了第一声警报。
黑格尔受斯宾诺莎“实体就是主体”思想的启发,认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在黑格尔这里,主体已不再是笛卡尔意义上的“我思”,也不再是康德意义上的“先验主体”,而首先是绝对精神。人虽然也是主体,但他的主体地位是相对的。相对于表现为理性过程的历史世界即绝对精神,他又是客体,是绝对精神这个主体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或工具。而且,在黑格尔那里,主客体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人既是绝对精神的工具,又是它的体现;精神对人而言是主体,又是它的目标和完成。客观世界或客体本身也不是绝对的客体,劳动将它们变成人自我发展或自我表现的中介:当对象由劳动产生和形成后,它们就成了主体的一部分,主体从它们那里看到自己的需要和欲望。主体和客体统一于自在自为的历史过程,统一于绝对精神。知识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一个与客体相对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而是绝对精神在历史过程中展开的自我认识。这样,黑格尔就根本取消了近代西方哲学关于知识如何可能和是否可靠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突破近代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立场,相反,通过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最大程度地加强了这种立场,因而也就将近代西方哲学的内在矛盾极端化了。

对“以人为本”中人的主体性的理解

对“以人为本”中人的主体性的理解
科学发展观 的核心是 以人为本。 科学 理解 以人为本 的内涵 , 应首先 从社会历史观层 面看待“ 。 人” 人可贵于物的根本原 因是人具有主体性 , 内在地表现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 目的、 有计划 的 自 觉活动 ,除人 以外的世间万物都不具备能动地反 映外部世界并改 造外 部世界的能力 , 只有人才具备 自主性 、 目的性 、 能动性 和创造性 , 是唯 人 具有主体性 的社会存在物。其次是 “ ” 本 这个概念 。以人为本的本 , 不 是“ 原” 本 的本 , 而是 “ 本” 根 的本 , 是要 回答在我们生活 的这个世界上 , 什么最重要 、 最值得我们关 注。 以人为本就是说 , 人最重要 , 人是人 的活 动及社会发展的终极 目的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的最终衡量尺度应该 是看人本身得到 了多大程度的发展。 马克思说 , 未来的高级社会是 实现 人 的全面 自由发展的这样 一个 形态。以人为本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唯 物史观 , 坚持把人作为社会 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发展理念。 这一理念对于 新 时期保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以人为本” 现了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体 人存在于社会 之中, 不仅如此 , 人还是社会 的主体 , 人是社会之本 。 人 的主体性是通过人的实践 活动实现的 ,二 者密不可分。这里所说的 人, 是从事物质生产 活动的有 生命 的现实 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 是人 的最 本质活动” 所 以在 理解人的主体性 时 , , 内在地蕴含着 实践观 点。 1人类社会是人交互作用构成的 . 人类社会是人 的集合体 , 是人们彼 此影响 、 交互作 用形成 的, 也就 是马克思认 为的“ 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对于社会的本质 , 。 马克 思主义认为 “ 社会 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 人类社会 是通过人 的劳 动 , 而诞生的。人类社会的产生 , 表现为人们为 了生存 , 进行生产 劳动以解 决吃 、 、 、 喝 住 穿等 问题 , 生产出必要物质生活资料, 出人 的基本生存 创造 条件, 归根结底是人们依靠 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 能动地认识 、 征服和改造 自然界 , 通过相互分工协作 的劳动实践 ,仓 造 出属人世界——人 的社 0 会。 2人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推动者 . 社会历史可 以看做是人们 的劳动过程 的延续 ,历史 的首要前 提无 疑是人们 的生存和世代繁衍。 所有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前提 , 就是能够进 行生命活动 的人 , 有了人的存 在 , 社会才能够不断发展进步。而且 , 为 作 主体的人 , 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马克思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一 条就明确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 包括费尔 巴哈的唯物 主义) 的主 要缺点是 : 对对象 、 现实 感性 , 只是从 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 而不是把它 们当作感性 的人的活动 , 实践去理解 , 当作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 在 ” 这里 , 在马克思批判 旧唯物主义 的缺 陷时 , 强调人是一个 能动的主体 , 把主体性思想引入历史发展过程 中, 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还 说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 自己 目的的人 的活 动而 已” 也就是说 , “ , 历史 的 发展首先表现为人们在其 目的支配和需要激发下的人的活动 。“ 人们 的 需要是多层次多领域的需要 , 为了满足这些需 要 , 人们 就必须不断地进 行生产劳动和其他实践 活动 ,也就不断地为社会创造 了物质和精神财 富, 推动 了社会向越来越高级 的形态发展。” 由此 可见 , 社会 的发展是作 为主体人的有 目的 、 意识 的活动的结果。 有 3人 民群众是历史 的创造者 . 每个人追求 自己的生 活, 自己创造 自己的历 史 , 人民群众创造 了社 会历史。 马克思 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 , 历史是 由人们意志活动 的“ 合力” 推动 的, 这个合力决定 了历史 的前进方向和进度。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 生产发展的历史 , 人是生产力要素 中最活跃 、 不可或缺的要素。人 民 最 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的生产活动是社 他们 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社会的精神财富也源 于人 民群众的实践 , 人民群 众直接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人 民群众也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 从 而不断推动社会形态 的进步 。 马克思最重视人 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 他谋 求 的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的运 动 , 为实现全人类解 是 放和人的全 面发展 的运动 。 在社会 主义社会 中, 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以

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模块一:研究概况主体性问题自80年代初起,首先在我国哲学界凸起,然后迅速地渗入各相关的学科领域。

仅从哲学界来说,它最初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为人们所关注,继而又向两个领域深入具体地分化、发展。

一个是认识论领域,一个是社会历史观领域。

随着研究的进展,主体性问题在理论上的重要性和现实中的意义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然而,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在不同的主客体关系中其自身的差异性,使得主体性问题又成为目前理论界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

总体来说,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

对于这一问题,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一方面是主体性的概念,其中,主体的自由度和交互主体的研究是对主体概念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是主体性原则,首先在这个原则能否成立的问题上有争论,其次在同意主体性原则成立的学者中对主体性原则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二是关于物质观中的主体性问题。

关于物质观中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方面:其一,主体性的物质前提。

在这一问题上,一些学者与坚持主体性哲学的学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这些学者认为,主体性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拒斥形而上学”、“反对本体论化”为名,否定主体性的物质前提,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其二,主体性和受动性。

这里事实上如何正确认识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的问题。

三是认识论中的主体性问题。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从而大大加深了对认识活动的主体性问题的理解。

四是社会历史观中的主体性问题。

社会历史观领域中的主体性问题比认识论领域更为复杂,围绕着社会历史观领域中的主体性问题,学者们主要探讨了选择论与决定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问题。

这其中,选择论与合目的性强调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性因素,而决定论与合规律性则强调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性因素。

模块二:论点摘要一、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关于主体和主体性原则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方面:其一是主体性的概念,其中,主体的自由度和交互主体的研究是对主体概念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其二是主体性原则,首先在这个原则能否成立的问题上有争论,其次在同意主体性原则成立的学者中对主体性原则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摘要】主体性是一个涉及个人、群体和人类整体的重要概念。

在本文中,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主体性的意义和影响。

个人主体性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是个体意识和行为的核心。

群体主体性是指群体共同体验和价值观念的集体表现,是团体凝聚力的体现。

人类主体性则是历史和文化对人类自我认知和发展的影响。

主体性对社会影响巨大,不仅激发了创新和进步,也会引发分裂和冲突。

在心理层面,主体性的体验和表达对个体心理健康和个体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主体性在个人、群体和人类层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未来的影响和启示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主体性, 个人, 群体, 人类, 社会影响, 心理意义, 重要性, 发展,启示1. 引言1.1 引言介绍在人类社会中,个人、群体和人类作为主体性的存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个人作为最基本的主体,具有自我意识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可以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

群体则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具有集体意识和行动能力,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影响和改变。

而人类作为整体,拥有共同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形成了人类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个体意识和行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个人的主体性体现在对自我意识和独立选择的追求,群体的主体性体现在集体意识和共同目标的追求,人类的主体性体现在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的传承。

三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主体性。

本文将从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主体性的未来发展和启示。

通过对主体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1.2 主体性概念解释主体性概念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核心要素之一。

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都离不开主体性的影响。

个体的主体性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群体的主体性决定了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人类的主体性则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方向。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与自然互为主客体,即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新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超越旧哲学的根本点。

马克思认为,人的完整性、自由性和全面性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里人的发展的愿景,关于人与自然的互主体性思想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文明时代,这一愿景实现的重要思想前提在于确立对待自然界的科学世界观,必须将自然界当作主体来理解。

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

由此而来的是把他自己的历史作为过程来理解,把对自然界的认识(这也作为支配自然界的实践力量而存在着)当作对他自己的现实躯体的认识。

”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类的存在,自然是人类“现实躯体”的一部分,唯有真正认识和尊重自然,才真正表明人完整地把握和全面地尊重自己。

完整意义上的真正自由的人,不可能仅将自然视为奴役的对象,因为被奴役者同时是剥夺人类自由的敌人。

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被视作为我所用的手段性、工具性存在,带来的只是虚幻的自由,塑造出的只是片面的和异化的人性,唯有把自然界视为人类的“现实躯体”,视为人类所有需要的源头和动力源,自觉地将自然界主体化,承认其目的性,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其存在的完整性、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的现实性。

开掘和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体系及其创新,特别是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对资本主义的哲学批判的意蕴。

新旧哲学的根本不同在于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超越以往旧哲学的突出表现在于,从长期被哲学家们所忽视的实践出发来阐释人类世界的本质,即实践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实践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性质。

马克思克服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思维,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共生相成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阐述

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阐述

主体马克思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

所谓“主体”,有人类整体、人类整体之下的群体以及人类个体三个层次,它在哲学上根据语境的不同主要有三种含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主体就是本体,是一种实体范畴,表示事物属性的承担者,例如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言:“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主体和客体分别代表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和对象,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能动与受动的关系;在历史观的意义上,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本身具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表示一种历史范畴。

此外,主体还在方法论和支配关系上使用。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是在前人的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他汲取了前人研究的合理因素,将人的主体性从认识层面提升到了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高度,最终使主体性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使这一理论达到了科学水平。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主体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主体性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是人在历史中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在意识领域与实践活动领域中对对象的不尽探索和对意义、崇高的不懈追求。

它是绝对与相对、理想与现实、形上与形下的有机结合,是人在历史生存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开放性状态。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在人的主体性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主体性的真正形成,必然是在以往历史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而这种实践的主体性一旦形成,便可以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体性所天然包含的能动性及创造性,从而对历史进程施加反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必须在他的生活范围里面,在绝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5页”概言之,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它构成主体选择性的前提和条件;社会发展的选择性是主体自觉把握和利用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式,第二位的,它构成历史发展的目的性之维。

如何对待人的主体性问题

如何对待人的主体性问题

如何对待人的主体性问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是以主体性的觉醒以及主客二分作为基础的,并且在实践中最终确立了主体性原则及其主体、客体的特征。

不存在一个与自然客体相区别并高于自然客体的主体,就不存在人类对客体进行认识和改造的前提,也就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保护环境。

4.3 如何对待人的主体性问题?在吸收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主体、客体的内涵;在承认人类主体、自然客体相对可分的基础上,在承认人的自发性、受动性的基础上,更大地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重构主体性的观念;构建一个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的主体性观念,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护自然,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5 重构主体性,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的主体性的发挥在确证人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使自然界、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自身获得更全面而又和谐的发展。

(1)强调主客体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与现代性把个人与他人、他物的关系看做是外在的、偶然的、派生的相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强调内在关系,强调个人与他人、他物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

4.5 重构主体性,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2)承认主体性是自主性与依附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自主性指的是人类源于自然而又超越于自然,人可以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作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

但是,这种自主不是完全独立的自主。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然。

能动性指的是在实践活动(包括环境保护)过程中,人类是将自然作为认识和改造对象的,并且这样的认识和改造具有目的性、选择性、计划性和预见性。

(3)承认交互性的主体性。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的,也就是处理“人类主体-自然客体”之间的关系的。

在这一过程中,既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 可持续发展观。

主体性_人民性和人性化

主体性_人民性和人性化

产阶级革命及其政权的建立产生过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人类社会进入 21 世纪 , 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 本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目标 , 其价值取向已经远远超出它的本初涵义 , 可以将之概括为主体 性 、人民性和人性化 。主体性是指人是手段, 又是目的 ; 人民性是指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和发 展的主体与动力 ; 人性化是指执政党和政府在制定和执行路线、 方针 、政策时必须重视人文关怀。 关键词 : 以人为本; 主体性; 人民性 ; 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 : D66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000- 0129 /K ( 2009) 01- 0053- 04
的最终爆发与此种错误认识有着 发 展战略, 对 内改革,
人民性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人与人之间产生着广泛而 深刻的联系 , 这种联系构成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 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生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 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 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赋予新的科学内涵, 坚持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 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紧紧把握住 了时代的主题, 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对马 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与 人的发展理论 的重大创新。 它明确告诉人们在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历史征程中, 必须重视人的发展。人是目的与 手段的统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要开 发人的工具理性 , 又要关注人的价值诉求。社会 发展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和最终价值 取向 , 即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
以人为本
思想最早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 马克思主义认为
主体性
人是手段, 又是目的
[ 2]
的意大利; 自产生伊始, 它就对资本主义的萌芽、 发展, 以及资产阶级发动武装革命, 推翻封建地 主和贵族的统治 , 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发挥了重要 作用。 人类社会进入到 21 世纪, 中国共产党结合国 情 , 适时提出以人为本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展目标, 其理论内涵和社会价值已经远远超出 它的本初意义。对此 ,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 志指出 : 坚持以人为本 ,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 展、促发展 ,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 化权益 ,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 人民 方面内容。

论人的主体性及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构建

论人的主体性及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构建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认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人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强化。

如何正确发挥主体性,形成有利于时代特点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当代认识论研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0本文采用联系实际、纵向比较、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上对“人的主体性”中的传统问题和新课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以下新的见解和研究方法。

首先,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及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论证研究主体性问题的必要性。

其次,系统考察主体性思想的由来和发展轨迹,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兼论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相关内容。

再次,对主体性的含义进行新的理解和概括,在主体性的主要特征方面,能辩证地处理自主性、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为对主体性的反思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理论基础。

最后,围绕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概念及特征,提出教育应以“培养具有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人”为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性道德人格构建下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humancognitionhasmarkedsomenewcharacteristicswithmoreandmoreemphasesonhumanbeingsasthemainbody.ItbecomesabigissueformodemresearchersonepistemologytostudyhowproperexertionofmenasprincipalpartsCanformprineipalmoralpersonalityinfavorofthetimes.Inthispaper,theauthorhasmadeasystematicandin·depthdiscussionontheoldissuesandnewtasksofthesubjectof’humanasthemainbody’,fromtheperspectivesoftheoryandpracticebyadoptingtheresearchmethodsofapplyingtheorytopractice,makingportraitcomparisonsandreferringtohistoricalrecords,andputforwardsomenewviewpointsandresearchmethods.Researchproceduresareasfollows.Firstly,todemonstratethenecessityofstudyingtheproblemofsubjectsunderthecircumstanceoffreemarketeconomy,knowledge-basedeconomyanddevelopmentofthewestregions.Secondly'tomakeasystemicstudyofthehistoryanddevelopmentalorbitofsubjectideology,withmoretimeandenergyonthetheoryinMarxistPhilosophy,andwithsomereferencetorelatedcontentsinWesternPhilosophyandtraditionalChinesePhilosophy.Thirdly,tOmakesomenewperceptionandgeneralizationofthemeaningofsubjects,andtOdialecticallydealwiththeirmajortraitssuchasindependence,activityandpassivity,toprovidepreconditionsandtheoreticalbasesforthereflectionofsubjects.Fourthly,toputforwardaproposalthateducationshouldaimtotrainpeopletobemoral-judgematicandmoral-selective,andaseriesofmeasurestoimplementit,onthebasisoftheconceptsandfeaturesofsubjectmoralpersonality.Keyword:SUbjeetSUbjectethicpersonalityconstructionY{05321创新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模块一:研究概况主体性问题自80年代初起,首先在我国哲学界凸起,然后迅速地渗入各相关的学科领域。

仅从哲学界来说,它最初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为人们所关注,继而又向两个领域深入具体地分化、发展。

一个是认识论领域,一个是社会历史观领域。

随着研究的进展,主体性问题在理论上的重要性和现实中的意义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然而,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在不同的主客体关系中其自身的差异性,使得主体性问题又成为目前理论界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

总体来说,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

对于这一问题,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一方面是主体性的概念,其中,主体的自由度和交互主体的研究是对主体概念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是主体性原则,首先在这个原则能否成立的问题上有争论,其次在同意主体性原则成立的学者中对主体性原则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二是关于物质观中的主体性问题。

关于物质观中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方面:其一,主体性的物质前提。

在这一问题上,一些学者与坚持主体性哲学的学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这些学者认为,主体性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拒斥形而上学”、“反对本体论化”为名,否定主体性的物质前提,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其二,主体性和受动性。

这里事实上如何正确认识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的问题。

三是认识论中的主体性问题。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从而大大加深了对认识活动的主体性问题的理解。

四是社会历史观中的主体性问题。

社会历史观领域中的主体性问题比认识论领域更为复杂,围绕着社会历史观领域中的主体性问题,学者们主要探讨了选择论与决定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问题。

这其中,选择论与合目的性强调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性因素,而决定论与合规律性则强调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性因素。

模块二:论点摘要一、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关于主体和主体性原则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方面:其一是主体性的概念,其中,主体的自由度和交互主体的研究是对主体概念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其二是主体性原则,首先在这个原则能否成立的问题上有争论,其次在同意主体性原则成立的学者中对主体性原则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摘要】本文探讨了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在我们对个人主体性、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进行了概念的介绍。

在详细讨论了个人主体性的特征、群体主体性的特征,以及人类主体性的共同特征。

同时分析了不同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主体性在社会中的作用。

在强调了主体性的重要性,探讨了主体性的发展与变化,以及未来主体性的趋势。

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个人、群体和人类在社会中的主体性,促使人们对主体性的理解产生新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个人主体性、群体主体性、人类主体性、特征、关系、作用、重要性、发展、变化、未来趋势。

1. 引言1.1 个人主体性的概念个人主体性是指个体作为独立的自我存在和行为的能力,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具有自主意识和行为力的重要特征。

个人主体性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和特质。

个人主体性包括个体的思维、情感、意愿和行为,是个体与外部世界进行互动时所展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1.2 群体主体性的概念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们对群体主体性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多种理论和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群体主体性是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和关联的结果,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群体主体性是群体成员共同认同和归属感的体现,是群体凝聚力和稳定性的表现。

无论是哪种观点,都强调了群体主体性在社会集体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深入研究群体主体性的概念和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群体行为和社会互动的规律,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3 人类主体性的概念在人类主体性中,个体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相互交融。

个体主体性是每个人在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独特性,是人类主体性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而群体主体性是指人类作为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人类主体性中的集体表现。

2. 正文2.1 个人主体性的特征个人主体性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具有独立意志、自主选择和行动能力的特征。

一人的主体性及异化理论

一人的主体性及异化理论

一人的主体性及异化理论适用相关理论介绍一(人的主体性:人性是人在与外物的关系中所显示的区别于动物的那些性质;主体性则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显现的区别于客体的那些主动性。

简言之~人之存在的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显示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具体表现为人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创造性等。

自主性既是人的一种内在要求~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感性显现。

有自主性的人~常常自觉地把自己视为主~把外物视为客;把自己视为主动者~把外物视为被动者.;进而~把人视为世界的主人~万物之灵长。

譬如~孟子有“万物皆备于我”的说法~普罗泰哥拉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康德有“人为自然立法”的观念~马克思恩格斯有要做世界的主人一一“自由的人”的思想。

尽管这些思想的内容不完全相同~科学性也不同~但在强调人是外物之主人一点上是相同的。

所谓自为性也就是活动着的主体的自觉性。

此种自觉性又可作两方面理解:一是对客体之规律性的自觉~一是对主体内在目的和使命的自觉。

主体活动的自为性又是相对于自在性而言的。

自在性也就是自发性或盲目性。

物只有自在性而无自为性。

人起初也只有自在性~只是在长期的社会文化陶冶和自身的实践中才渐渐生发出自为性来。

创造性常常最能显示人的现实的自由自觉性~创造活动本身对主体来说就是一种自由的活动~甚至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不仅艺术创造是如此~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发现和发明是如此~就连艰苦的创造性的体力劳动也是如此。

创造活动的成果则更能使主体实现自由~因为此种产品常常可以打破自然对人的活动的限制~使人冲破时间、空间的本来束缚~到更大的时空范围中去活动。

人正是依靠自己创造的东西不断跃升出动物界~不断超越出旧的自我的。

所以~要发挥人的主体性~归根到底就是要发挥人的创造性;发展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能够创造的主体存在。

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同时也就是其成员能够充分发挥创造性的社会;同样~一个杰出人物之所以超群出众~也是因为他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以人为本”中的“人”及其主体xing

“以人为本”中的“人”及其主体xing
人作为人类的主体性及其实质。人类区别于其他的类的本质,马克思作过详细的论证,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子稿》中,马克思像费尔巴哈一样,把人作为类来抽象,他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仅仅由于这个缘故,人是类的存在物。在其后,他又补充说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诚然,在这里还保留着费尔巴哈的术语和痕迹,但就其思想实质而言,这一提法与费尔巴哈是根本不同的,费尔巴晗谈的类本质是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而马克思则认为,对世界的能动改造是人的类本质。由此看来,人类的主体性就是通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客体性得到确认的,这说明了两个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一,人类是从物质自然界分化发展而来,并仍然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其二人类的存在和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人类主体的这种自然属性表明其永远不能摆脱外部自然和自身自然的制约。那么,人类的主体性的实质,就是对两个关系的协调处理与解答,也可以说是人类与客观外在世界的和谐共荣。
“以人为本”中的“人”及其主体xing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作为理论前提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三种存在形态理论,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起点和当代人本主义理论及发展观的立足点,应包括:一是作为类存在意义上的一切人,即人类;二是作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即人群、集体、社会;三是作为独立个体和个性的人,即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人群或人类。
人作为个人的的主体性及其实质。在马克思看来,人就其现实性上讲,只能通过个人而存在,离开现实的个人,人不过是一种空洞的抽象,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个人作为人的一种最现实、最直观的存在形态,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能动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和个性的存在物。从这一定义可以直观地看出几个不同区别:①个人与群体、人类相区别因为它把个人看作是有生命的,有个性的个人,而不是群体或者类;②个人与个性有区别,因为它把个人看作一个表现自己的过程,而个性只不过是表现自己过程中的方式;③这一定义也体现了个人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的辩证统一因为既承认个人是有肉体生命和精神的自然属性的生命性,又确认了个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条件下从事物质活动的、能动表现自己社会属性的个性。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个人的主体性表现是在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的自觉改造和创新,其主体性的实质就是追求个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时至今日,人类还很难形成整体的力量,因而还不能作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来起作用。许多学者认为,从本质上讲,现时代是一个国家主义的时代。这种国家主义就是以自己的国家为本位的共同体主义或群体主义。
社会的组织形式是由共同体的成员历史地造成的,国家是社会共同体的一种形式,不是其唯一的形式。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曾有过不知国家为何物的时期;在未来理想的社会状态中,国家也可能会由于不再需要而消亡。即使是在国家存在的历史过程中,国家主义也不是始终和必然合理的主体性原则。
在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的关系中,需要着重讨论的是构成人类整体的大规模的人群共同体如国家、民族同人类的关系。包含在国家和民族之内的各类群体同整个人类的关系,总是要通过国家和民族或以国家和民族为中介才能建立起来,因而必然从属于国家、民族同人类的关系。而国家、民族同人类在主体性问题上的矛盾,则集中在国家、民族本位与人类整体主义的关系上。
在强化的群体观念支配下,个人观念相对被弱化,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如果群体中的个人保持着足够的主体性,在群体整合个人的力量时,强化群体主体观念,以便实现这种力量的整合,会产生较好的群体效应,实现群体应有的功能。如果由于过分强调群体,以致压抑甚至牺牲了个人的主体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是很难实现群体的力量整合的,因为群体力量的整合需要借助于个人主体性的努力。在个人主体性被压抑或牺牲的条件下,即使勉强实现了群体的力量整合,也会是弱的整合,而不会是强的整合。有时可能暂时形成看似强势的群体力量整合,但由于群体内部对个人主体性的压抑,不断削弱群体内在的力量,最终也会使之转化为弱势群体。
民族与人类的关系同国家与人类的关系相类似,两者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重合或重叠的。特别是对于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来说,在那里,国家与民族直接合而为一。在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里,各民族通过融合或整合成为一个大民族的主体,进而在这个意义上实现民族与国家的同一性。由于民族和国家的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同一性,因而前面所说的国家主义同时也就表现为民族主义。这是以民族国家为本位的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

主体性的名词解释

主体性的名词解释

主体性的名词解释主体性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思想、行动和判断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它是个体或集体的独立性和自我决策能力的体现,也是个体或集体对自身行为负责并承担后果的能力。

主体性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主体性的觉醒和强化是个体能力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阶段。

一个具有强烈的主体性的人在面对各种情况和选择时能够做到理性思考、主动选择,并承担决策的结果。

主体性使得人能够根据自身的判断、价值观和目标来引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外界的诱导、影响或压力所左右。

在个体层面上,主体性是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的基础。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具有自己的思维、感情和意愿。

主体性使得我们具备了认识和评价自身存在和价值的能力,并能够通过思考和决策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具备自信、自主、自律、自省等品质,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主体性在集体和社会层面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一个民主、公正和平等的社会中,每个公民都是独立的主体。

他们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以达到社会的良好运行和共同的利益。

主体性的觉醒使得每个公民都能够以自己的眼光审视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公共事务,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而对于集体的组织和机构来说,主体性的提升意味着更好的团结和合作,更高效的管理和决策,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然而,要实现主体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影响,包括媒体、社交网络、商业广告等。

这些外部的干扰可能会迷惑人的判断和价值观,削弱主体性的力量。

此外,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也会对个体的主体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一些权威主义和集权化的社会中,个体的主体性往往受到限制,甚至被剥夺。

因此,保护和强化主体性,使每个人能够成为独立思考的主体,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为了培养和加强主体性,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

首先,个体应该注重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培养自信心、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主体性

主体性

所谓“主体”,有人类整体、人类整体之下的群体以及人类个体三个层次,它在哲学上根据语境的不同主要有三种含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主体就是本体,是一种实体范畴,表示事物属性的承担者,例如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言:“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主体和客体分别代表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和对象,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能动与受动的关系;在历史观的意义上,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本身具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表示一种历史范畴。

此外,主体还在方法论和支配关系上使用。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是在前人的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他汲取了前人研究的合理因素,将人的主体性从认识层面提升到了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高度,最终使主体性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使这一理论达到了科学水平。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主体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主体性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是人在历史中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在意识领域与实践活动领域中对对象的不尽探索和对意义、崇高的不懈追求。

它是绝对与相对、理想与现实、形上与形下的有机结合,是人在历史生存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开放性状态。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在人的主体性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主体性的真正形成,必然是在以往历史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而这种实践的主体性一旦形成,便可以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体性所天然包含的能动性及创造性,从而对历史进程施加反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必须在他的生活范围里面,在绝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5页”概言之,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它构成主体选择性的前提和条件;社会发展的选择性是主体自觉把握和利用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式,第二位的,它构成历史发展的目的性之维。

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圣才出品】

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圣才出品】

第4章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重构4.1 复习笔记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1.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1)大约在三四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

人由动物界的古猿进化而来,仅就自然属性而言,人与其他高等动物并无本质的差别,人也依赖于自然而存在。

但是,就社会属性而言,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存在物有着比较大的差别。

(2)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非常微小,人类几乎是在完全顺应自然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生存的。

(3)只是到了距今约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不断加速的技术革命,人类才进入到狩猎——采集者社会。

①在此社会中,人类以小规模的狩猎采集群体而存在,人类知识与狩猎采集实践混为一体,科学没有从生产中分离出来,而是以萌芽形式存在着。

②在“准劳动”的过程中,人们依靠自己制造的石器、木器等工具,在住地附近收集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和猎取动物(包括水生动物)。

这时的人类已经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

③人类主要依靠自己的肌肉力量来与环境抗争,应用简单的石器工具进行狩猎和采集活动,获得自然界现成的产品;生产基本上只有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几乎没有物质生产。

(4)从大约1万年前开始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开始进人原始农业阶段。

①在这一阶段,制造工具已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制造工具的质量、功能、数目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有了质的进步。

②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也就出现了,人从动物界中分化、独立出来,从事谷物生产和动物饲养。

③这一次革命的意义是重大的。

它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了一定提高之后的产物,是人类理性的体现。

之后,手工业和商业开始繁荣起来,城市化过程开始了。

④青铜器的发明可看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材料技术革命,文字的产生可看做是人类历史上继语言产生之后的又一次信息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永久的意义。

(5)在农业文明阶段,农业、畜牧业的生产是利用动植物的特性,创造适当的条件,强化动植物的生长机制,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①使用的物质资源主要是水、阳光、土地,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如风力、水力、畜力等,所使用的工具是金属犁。

论个体主体性与社会主体性

论个体主体性与社会主体性

,
因 此它
,
为 r 叙述 的方便 我们可 以 将人 的主体性
,
和它所活动的对象 的关系仍然是模糊 不清 的 没 有主体 和 客体之分 人 与动物 最 根本的 区 别 在 于
人 的实践性 正是人的实践性使人获得 了主体的

的多种存在形 态概括为个体主体性 与社会 主 体 性 个体主体性 与社会主体性 的根 本 区 别在 于 前 者仅仅 囿于 个 人 如 果个体 主体在共活动 ! 认识
52
. 。 , , 。 , 。 , 。 、 , ,
,
,
个 人 不 能 孤 立 地 在社 会 1 取得幸
` ,

,
,
福 必 须把 自已 系统化在国家之 !
, 、 。
因此 个 人 是

,
一 种虚假的存在 只有 社会整体 国 家 和 法才是
真实的存在 业 里 士多德也持同样的观 点 他认 为 人是社 会性 动物 个 人 只 有在社 会 和 国家 生 活 ! 才能实 现 真 正 的白我 才是真 正 的人
、 ,
_
,
,
,
,
,

在时
,
间上个 人 家庭 和 农村公社先 于 国 家 而 存在 但 是 在性质 h 国家先 于 和高 于 个 人 家庭 农村公


它 表 现 了主体对现实 的一 种超



就是说 国家 和 社会生 活是个 人 存 在 和 活 动
。 , 。 ,
,
类 历 史的发 展 同样是如此 人 的本质力址 和 能力

,
的 目标或 日的 柏拉 图和 亚里 士 多德看到 了人 的 社会主体性 有一定的合理 因 素 但是 他们用社 会主体性 否定 了个体主休性 使人的个休主体性 完全 消融在社会 主体性 当 卜 这种 看法 却 是 错误 的 这种 理 论的直 接后果就是 否 定 r 主体 的 具体 的物质承担 者的 存在 国家与社会是无 数个体的 集 合 否认 r 个 体主体性 主休性就成 了 一 种没 有 根 基的抽象存在 甚 至 成为宗教神学 中神秘莫 测 的虚 幻之物

互为主体性理论在当代哲学视野中的应用

互为主体性理论在当代哲学视野中的应用

互为主体性理论在当代哲学视野中的应用导言互为主体性理论是指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并且在人与世界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一理论强调个体与集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强调人类作为社会群体的成员,在个体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与他人的关系密不可分。

互为主体性理论的基本概念互为主体性理论最初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认为在人们相互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客观世界上孤立存在的个体,更重要的是他们构成了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由每个个体相互联系和作用而形成。

在这种关系中,每个个体都拥有独特的自我意识和行动能力,同时也受到他人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互为主体性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互为主体性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以及个人成长。

通过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在这种联系中实现自己的发展和价值。

例如,在工作环境中,倡导互为主体性可以促进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并激发每个成员的创造力和责任感;在家庭生活中,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和支持可以促进家庭和睦、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互为主体性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中,互为主体性理论也有重要意义。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关联。

教育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对方身上获得启发和帮助。

通过应用互为主体性理论,教育者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个体特点和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互为主体性理论对社会问题的启示此外,互为主体性理论还可以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当今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人际关系紧张、社会矛盾突出等。

通过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合作、携手前行。

只有意识到每个个体都是整个社会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尊重每个人独特性和尊严,才能建立起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个人主体·集体主体·类主体·社会主体

个人主体·集体主体·类主体·社会主体

个人主体·集体主体·类主体·社会主体摘要: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他的人学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主体概念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关键环节。

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并不是关于某种单纯要素的简单概念,而是内在地包含着多种要素及其矛盾关系的复杂概念。

厘清马克思主体概念的内涵,对于理解马克思整个体系的逻辑结构、理论内涵和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ス丶�词:马克思;个人主体;集体主体;类主体;社会主体�ブ型挤掷嗪牛�B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04-0189-04��收稿日期:2008-04-15�ぷ髡呒蚪椋汉椴ǎ�1970-),女,浙江绍兴市人,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人学。

�ヒ弧⒙砜怂贾饕逭苎�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哲学�オヂ砜怂嫉闹魈謇砺墼谒�的人学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主体概念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关键环节。

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并不是关于某种单纯要素的简单概念,而是内在地包含着多种要素及其矛盾关系的复杂概念。

在马克思那里,主体概念主要有四种不同的含义和层次,即个人主体、集体主体、类主体和社会主体。

只有厘清马克思的主体概念,才能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主体理论,从而科学地阐发其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个人主体�ピ谙�解了黑格尔凭思辨想象力虚构出来的那个具有无限性、普遍性和绝对性的精神主体,以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新哲学中的肉体的、感性的自然人之后,马克思确立了以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这种现实的个人是一个有着具体、丰富内涵的概念。

�ナ紫龋�现实的个人是自然的人。

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1]“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有生命的个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他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如同一组俄罗斯套娃,既可以相互独立,又可以相互包含。

如何看待和处理这几个层次的主体性的关系,这本身就标志着特定主体的主体性的实际发展水平。

一、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个人和群体都可以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

在由个人组成的群体中,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存在着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对立的关系。

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十分重视个人和群体的统一。

他说:“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但是这个统一只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

”“真理和完善只是各个本质上相同的实体的结合和统一。

哲学最高和最后的原则,因此就是人与人的统一。

”他所说的“团体”可以理解为社会,人与团体的关系表明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存在。

就主体性而言,群体与个人的关系,可因其主导方面的不同而分成两种类型:(1)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主体性的关系;(2)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和群体主体性的关系。

第一种类型: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主体性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作为主导的观念而被强调的是: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在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群体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即集体的主体性取代了个人的主体性。

在强化的群体观念支配下,个人观念相对被弱化,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

如果群体中的个人保持着足够的主体性,在群体整合个人的力量时,强化群体主体观念,以便实现这种力量的整合,会产生较好的群体效应,实现群体应有的功能。

如果由于过分强调群体,以致压抑甚至牺牲了个人的主体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是很难实现群体的力量整合的,因为群体力量的整合需要借助于个人主体性的努力。

在个人主体性被压抑或牺牲的条件下,即使勉强实现了群体的力量整合,也会是弱的整合,而不会是强的整合。

有时可能暂时形成看似强势的群体力量整合,但由于群体内部对个人主体性的压抑,不断削弱群体内在的力量,最终也会使之转化为弱势群体。

人在本性上似乎既是合群的又是不合群的,合群的一面使他在群体中不再感到孤独,他在群体中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获得某种安全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等等。

但在群体压抑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人成为个性泯灭的群体之一员,甚至仅仅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滴水时,孤独感又会弥漫他的心头,并且很可能更乐于守住一份还有几分主体感的孤独。

作为人群共同体的民族或国家,在与其成员的关系中都存在着这类问题,解决好群体与个人的矛盾,不论对群体抑或对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

国家的统一、稳定、强盛和繁荣,无疑是生活于其中的每个公民的利益的根本保证。

因此,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增进国家的强盛和繁荣,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国家实力的增强应当更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的个性得到尽可能全面的发展,实现其应有的主体性。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的国家制度必须体现这一民族对自己权利和地位的感情”。

如果国家不以人民为目的,而使国家本身成为目的,把人民变成实现这种目的的纯粹的手段或工具,就会窒息人的个性和主体性,成为对于人来说异化了的存在。

这时,人们就会抵制过度泛滥的国家的主体性,发展起新的健康合理的群体主体性,以改良、改革或革命的方式重建能与公民的个人主体性相协调的国家这种社会群体的主体性。

历史证明,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关系的保持,是以维护必要的个人主体性为前提的;如果破坏了这种前提,就必然会导致这种群体和个人关系的瓦解。

第二种类型: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和群体主体性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首要的价值是个人及其自由即主体性的价值。

群体的存在以保障个人权益和促进个人发展为目的。

个人的主体性成为这种群体的主导因素,群体所包含的个人越多,整体就越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多变和不确定。

个人的主体性总的说来是群体中积极的力量,但这种主体性的自由发挥也不无滥用的危险,然而从整体上讲,其利远远大于其弊。

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时说,这个民族刚刚从中世纪沉重的压力下解脱出来,用15世纪意大利画家、哲学家雷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的话说,就是他们认识到“人,只要下定决心办什么事,就没有办不成的。

”对于这样一个民族来说,强调个人虽说可能过了些头,却也未可厚非。

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人的主体精神空前的迸发,由此而开启了近代以西方为主导的文明发展。

正是这种个人主体性的充分张扬,推动了民族和国家作为社会群体的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

具有主体性的个人的存在,是整个群体具有主体性的本体论前提。

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和行为事实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在群体之中的表现,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和群体关系。

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和群体关系,较为符合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性。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相应于每个人个性的发展,每个人也变得对于自己更有价值,因而对于他人也能够更有价值。

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因而也更具有主体性的人,在自己的存在上就有了更大程度的生命的充实。

而当个人有了更多的充满主体性的生命力时,由个人组成的群体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生命力。

这里所体现的是群体主体性对于个人主体性的依赖关系。

当然,个人也依赖于群体所提供的人际条件,使他能够实现自己的主体性。

个人的主体性是一个人不可让予的权利,是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的权利。

由具有个人主体性的人们组成的群体,理所当然地应当保护个人作为主体的个性和权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它就不配成为这样的个人主体的群体。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人作为个体,拒绝让自己被一种生活秩序消化掉,这种秩序只会使他成为维持整体而起作用的一种功能。

”这是在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个人主体性的重要特征。

个人主体拒绝群体对自身的异化,坚持了个人应有的主体性;而在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之间保持着必要的张力,也有利于群体的健康发展。

认为人作为个体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实体”,这种观念也许可以追溯到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在笛卡尔看来,人以及人的灵魂都是实体,而所谓实体乃是“无需其它存在者即能存在”的存在者。

就这个意义而言,个人主义就是个体主义。

标志着现代社会的本质属性的“现代性”,在群体和个人关系上,意味着对自我的理解由群体主义向个人主义的重大转变。

“现代性不是把社会或共同体看成首要的东西,……而是把社会理解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自愿地结合到一起的独立的个人的聚合体。

”人不可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绝对独立,但可以在不依附于他人的意义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人。

现代社会得以形成的人学前提,就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个人的生成。

近代以来个人和群体关系的历史变化表明,单纯的个人主义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群体主义来加以补充。

也就是说,在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之间,需要一种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避免极端个人主义和极端群体主义的弊端。

这不是思辨中逻辑的反复推演,而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要求。

二、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在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的关系中,需要着重讨论的是构成人类整体的大规模的人群共同体如国家、民族同人类的关系。

包含在国家和民族之内的各类群体同整个人类的关系,总是要通过国家和民族或以国家和民族为中介才能建立起来,因而必然从属于国家、民族同人类的关系。

而国家、民族同人类在主体性问题上的矛盾,则集中在国家、民族本位与人类整体主义的关系上。

法国哲学家埃里克?维易给“国家”下了一个被人们看作是属于自由哲学的定义:“国家是历史共同体的组织,共同体组成国家后就能做出种种决定。

”国家就是意味着导致共同意志和主体自由会合的东西,后者是在个人意识中作为对于一种特殊目标的追求而被体验到的。

这个“定义”远不是精确的,但它道出了国家作为群体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形成某种共同意志和做出种种决定。

明确这一点,对于目前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国家作为群体首先是以组成它的个人即公民为基础的,它的主体性归根到底是群体选择的自由,国家的作用是借助每个个人实现的,并且通过每个个人达到国家的自我意识。

黑格尔说,“……每个国家对别国来说都是独立自主的。

现实精神的自为的存在在这种独立性中达到了它的定在,所以独立自主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自由和最高的荣誉。

”在国与国之间,每个国家都力图作为真正独立的主体存在和发挥影响,国家这个群体的主体性就是国家的主权,其核心是自主做出决定的权力。

时至今日,人类还很难形成整体的力量,因而还不能作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来起作用。

许多学者认为,从本质上讲,现时代是一个国家主义的时代。

这种国家主义就是以自己的国家为本位的共同体主义或群体主义。

社会的组织形式是由共同体的成员历史地造成的,国家是社会共同体的一种形式,不是其唯一的形式。

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曾有过不知国家为何物的时期;在未来理想的社会状态中,国家也可能会由于不再需要而消亡。

即使是在国家存在的历史过程中,国家主义也不是始终和必然合理的主体性原则。

民族与人类的关系同国家与人类的关系相类似,两者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重合或重叠的。

特别是对于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来说,在那里,国家与民族直接合而为一。

在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里,各民族通过融合或整合成为一个大民族的主体,进而在这个意义上实现民族与国家的同一性。

由于民族和国家的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同一性,因而前面所说的国家主义同时也就表现为民族主义。

这是以民族国家为本位的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

以本民族的国家为本位,如果以排斥和损害别的国家或民族为前提,那么就是一种自私和狭隘的民族主义。

以自私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来对待其他民族,如果其他民族“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在各个民族之间就永远不会有和平。

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许多腥风血雨,都发生在民族和民族之间的冲突中。

民族和民族之间的战争状态,不符合任何民族的根本利益。

即使力量强大的民族可以用暴力征服和统治弱小民族,它也无法在这种统治中获得安宁,因为奴役别的民族的民族不可能是自由的。

为了解决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纷争,实现永久和平,德国哲学家康德依据社会契约论的原则,主张在各个民族国家之间建立国际间合理的契约关系。

他说:“各个民族作为国家也正如个人一样,……它们每一个都可以而且应该为了自身安全的缘故,要求别的民族和自己一道进入一种类似公民体制的体制,在其中可以确保每一个民族自己的权利。

这会是一种各民族的联盟,但却不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同康德生活的18世纪相比,今日世界的国际关系和民族关系已经大为改善。

在一些国家和民族之间,正在逐步形成一种既各自保持独立和主权,又相互、交往和合作的国际关系和民族关系。

但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两个超级大国企图主宰世界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