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合集下载

主体和主体性的含义

主体和主体性的含义

主体和主体性的含义主体性,即主体的属性。

对主体性概念的认识,应该回归性之载体,从认识主体开始。

主体是主体性的物质承载,如果撇开主体来谈主体性,就容易陷入抽象的泥潭。

主体是一个有多学科、多意义的词语,我们这里所说的主体,当然指的是哲学范畴的主体。

主体的概念来自哪里,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因为有客体,才会有主体,因此对于主体的理解从来都要放在主客体关系中审视。

一、主体早期的主体与本体是同义语。

从唯物主义一元论来讲,世界上一切运动和变化的实在本体就是物质,即自然界本身。

然而,统一的物质世界并非浑然一体,而是拥有多层次并与周边不断发生作用的存在物。

这样的作用中,就区分出了主体和客体,作用的发出者,主动者被看做是主体,作用的接受者、被动者则是客体,但由于存在物之间作用的相互性,主体又是客体,客体也同样是主体,他们的区别仅仅是相对的,就此意义而言,主体并非人的专属概念。

这就是广义上讲的主体和客体,能动的、主动的和受动的、被动的成为主体和客体的区分准则,同样也决定了没有主体客体无从谈起,没有客体主体也无以存在。

而广义上的主客体相对而言地位并不固定,即主体亦有可能是客体,客体也亦有可能是主体。

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体现为共存的矛盾关系。

也因为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矛盾关系,让广义主客体把握起来就有了难度。

人并非天生的主体,物也不是天生的客体。

人可以是主体,当然就也可以是客体,“人类无一例外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万事万物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类也不例外。

”而狭义上讲的主客体的概念,反倒是我们平时使用比较多、通常所指的主客体,即主体为人,客体为人之外的身外之物。

主体的活动便是人的活动,人活动的对象便是客体。

因此这里概念的内涵界限被限定的很小,主体只能是人,客体只能是物,只要是客体的物就不具有任何主体相关的意义。

但当主体即人成为别个主体即别个人的活动对象,那么这时候他就成为别个人,即活动主体的客体。

所以在狭义的主客体概念里,主客体问题被简单化处理。

主体性的内涵_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

主体性的内涵_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

第31卷 第1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Vol.31 No.1Journal of S outhw 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Jan.,2005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和学新(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天津市300191)摘 要: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概念,全面、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对此必须给以科学的解答。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性内涵;主体性结构;主体性存在形态;主体性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5)01-0065-07 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程,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开展教育教学实验也有10余年的历史了。

但迄今为止,人们对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仍缺乏一个基本的理解和把握。

这势必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

本文拟对主体性概念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等基本理论问题做一探讨,以期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有所裨益。

一、主体性教育必须辩证、综合地理解主体性的内涵 目前来看,人们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更多的是从自在规定的角度来界定主体性,如认为主体性就是人性,主体性就是人的主观性,主体性就是人的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等,这些认识主要是从作为主体人的自身来看待主体性。

主张主体性就是人性,是就人与自然、与对象世界的动态区别而言的。

应当说主体性是人性,但主体性不等于人性,正如说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一样。

说主体性是人性是因为它的确是人所独有的东西,动物不会有主体性。

说它不等于人性,是因为它只是许许多多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即人在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

文化主体性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实现

文化主体性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实现

文化主体性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实现目录一、内容简述 (2)(一)背景与意义 (3)(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4)二、文化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5)(一)文化主体性的定义 (6)(二)文化主体性的构成要素 (7)1. 文化自觉 (8)2. 文化自信 (9)3. 文化自强 (10)(三)文化主体性的特征 (12)1. 主体性 (13)2. 民族性 (14)3. 时代性 (15)三、文化主体性的价值实现 (16)(一)文化主体性与文化传承 (18)1. 传承的重要性 (19)2. 传承的方式与途径 (20)(二)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创新 (22)1. 创新的必要性 (23)2. 创新的路径与方法 (24)(三)文化主体性与文化交流 (26)1. 交流的价值 (27)2. 交流的策略与技巧 (28)(四)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发展 (29)1. 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30)2. 发展的战略与措施 (31)四、结论与展望 (33)(一)主要结论 (34)(二)未来展望 (35)一、内容简述在全球化浪潮中,文化多样性受到普遍关注,而文化主体性则成为探讨的核心议题。

文化主体性指的是特定文化群体在认知、解释和表达其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时的主导地位和能力。

这一概念不仅关乎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身份建构,也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文化主体性的价值实现对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和提升每个文化群体的文化主体性,可以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主体性的发挥有助于构建开放、包容、互鉴的文化交流格局,推动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文化主体性的实现并非易事,我们面临着文化冲突、文化同质化等多重挑战。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文化主体性的实现: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尊重差异,建立平等、互鉴、对话的文化交流关系;鼓励文化创新,激发文化群体的创造力和活力;加强政策引导,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1、教育主体性的涵义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这一主体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新需要时,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的身心向高一级水平发展。

苏联一位著名教育家指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每一位优秀教师工作中的座右铭。

”这句话凝练地表达了教学工作最本质的规律,教师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内动力,形成稳定、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中的成功者。

用系统论观点阐述,教师和学生同为一个教学系统中的两大要素。

要使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教与学两个单位功能之和,教师的思想、认识、心灵都应向学生开放,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和教师教学活动同步运转的要素,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是教师的主观愿望,而且也是学生的内在要求。

这样师生共同形成的合力就足以战胜教改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达到预期目的。

2、教育史依据在教育发展史中,本来就一直存在着重视和忽视培养学生主动性的两种倾向及斗争。

早在300 多年前,夸美纽斯就在他的经典著作《大教学论》的扉页上开宗明义地写道:我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100 多年前,著名的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被誉为“教师的教师”的第斯多惠又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19 世纪俄国卓越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应该仅仅是帮助学生克服理解某一现象时的困难,不是教,而只是帮助学。

”20 世纪初期,苏联著名女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在思考关于真正的民主学校发展趋势时指出:“未来学校应该是学生的自由联合,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共同的努力为自己铺设一条通向思考王国的道路。

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师只是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年长同志,他们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地学习,他给学生以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

”我国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主体性思想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涵集中表现在它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社会历史性等方面。

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着特殊的实践价值。

标签:马克思;主体性;实践;当代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人的主体地位似乎在丧失,变成了金钱、财富和机器的奴隶,人们对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越来越感到无奈和厌烦,开始转向注重对主体、对人的研究,试图从通过对它们的深入探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多理论工作者在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中便出现了转向,开始注重对马克思主体性的探讨,试图从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寻找提高人的主体地位、摆脱精神危机的良方。

一、现实的主体性具有能動性人成为主体并具有能动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首先是现实的人,即一个有血有肉的并具有从事实际活动能力的人。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主体性的存在。

马克思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表现在:首先,主体能动性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人是具有意识的主体。

人具有高度抽象、具有理性的意识,它能够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提供载体和可能,而人的这种意识是其他任何动物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1〕其次,主体能动性还表现为主体具有明确的选择性。

马克思认为,主体的这种选择性是来源于其自身的目的性以及客体的复杂性程度。

人的活动不仅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选择的活动,选择做或不做以及做的程度。

从主体的不同需要、目的到主体进行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手段,再到主体进行活动的方式等等,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选择。

再次,主体能动性体现在主体存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人的主体能动性不仅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而且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这种功能的实质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人的主体能动性就是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

主体性教学_内涵与特征_和学新

主体性教学_内涵与特征_和学新

第1卷第3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N o.3 2001年9月Jo ur nal o f China U niver sity of G 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Sep.2001主体性教学:内涵与特征a和学新(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天津300191)摘 要: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活动。

它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交往活动而在与课程内容之间发挥和建构双方主体性的双重双向对象化活动。

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注重教学活动的完整性以活动为原则,强调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教学活动的自主、开放和创造。

关键词:主体性教学;内涵;特征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01)03-0044-07 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活动。

当今提出“主体性教学”的概念实际上是顺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主体性的凸现在教育领域中的折射和显现,同时也是教学本质研究的深化和升华。

因此,主体性教学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也有其独特的鲜明特征。

一、主体性教学的内涵主体性教学观站在时代的高度,揭示和凸现了教学的主体性本质,是对以往教学本质观的扬弃和超越。

其具体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性教学是教师、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双重双向对象化活动所谓双向对象化活动就是发生对象性关系的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双向的相互转化和相互创造的双重过程,是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能动而现实的统一过程[1]。

所谓客体主体化指作为同实践主体相对应并发生着现实相互作用的实践客体,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实践主体所产生的一种反向性作用和影响,使客体性的东西转化为主体性的东西的过程,是客体在主体身上映现自身、确证自身和实现自身,是主体被客体所改造,是主体的完善和发展。

所谓主体客体化就是主体通过能动而现实的实践和观念的方式,对实践客体的积极的作用、影响和改造,以及将主体自身的各种本质力量和主体性结构能动地对象化出去,并渗入、融合到客体之中,使客体成为一种属人存在,成为主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主体的“化身”和“投影”,成为确证和体现人的主体性的“作品”的过程。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摘要】主体性是一个涉及个人、群体和人类整体的重要概念。

在本文中,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主体性的意义和影响。

个人主体性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是个体意识和行为的核心。

群体主体性是指群体共同体验和价值观念的集体表现,是团体凝聚力的体现。

人类主体性则是历史和文化对人类自我认知和发展的影响。

主体性对社会影响巨大,不仅激发了创新和进步,也会引发分裂和冲突。

在心理层面,主体性的体验和表达对个体心理健康和个体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主体性在个人、群体和人类层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未来的影响和启示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主体性, 个人, 群体, 人类, 社会影响, 心理意义, 重要性, 发展,启示1. 引言1.1 引言介绍在人类社会中,个人、群体和人类作为主体性的存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个人作为最基本的主体,具有自我意识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可以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

群体则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具有集体意识和行动能力,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影响和改变。

而人类作为整体,拥有共同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形成了人类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个体意识和行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个人的主体性体现在对自我意识和独立选择的追求,群体的主体性体现在集体意识和共同目标的追求,人类的主体性体现在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的传承。

三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主体性。

本文将从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主体性的未来发展和启示。

通过对主体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1.2 主体性概念解释主体性概念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核心要素之一。

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都离不开主体性的影响。

个体的主体性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群体的主体性决定了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人类的主体性则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阐述

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阐述

主体马克思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

所谓“主体”,有人类整体、人类整体之下的群体以及人类个体三个层次,它在哲学上根据语境的不同主要有三种含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主体就是本体,是一种实体范畴,表示事物属性的承担者,例如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言:“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主体和客体分别代表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和对象,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能动与受动的关系;在历史观的意义上,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本身具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表示一种历史范畴。

此外,主体还在方法论和支配关系上使用。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是在前人的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他汲取了前人研究的合理因素,将人的主体性从认识层面提升到了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高度,最终使主体性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使这一理论达到了科学水平。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主体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主体性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是人在历史中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在意识领域与实践活动领域中对对象的不尽探索和对意义、崇高的不懈追求。

它是绝对与相对、理想与现实、形上与形下的有机结合,是人在历史生存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开放性状态。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在人的主体性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主体性的真正形成,必然是在以往历史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而这种实践的主体性一旦形成,便可以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体性所天然包含的能动性及创造性,从而对历史进程施加反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必须在他的生活范围里面,在绝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5页”概言之,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它构成主体选择性的前提和条件;社会发展的选择性是主体自觉把握和利用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式,第二位的,它构成历史发展的目的性之维。

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阐述

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阐述

主体马克思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

所谓“主体”,有人类整体、人类整体之下的群体以及人类个体三个层次,它在哲学上根据语境的不同主要有三种含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主体就是本体,是一种实体范畴,表示事物属性的承担者,例如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言:“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主体和客体分别代表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和对象,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能动与受动的关系;在历史观的意义上,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本身具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表示一种历史范畴。

此外,主体还在方法论和支配关系上使用。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是在前人的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他汲取了前人研究的合理因素,将人的主体性从认识层面提升到了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高度,最终使主体性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使这一理论达到了科学水平。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主体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主体性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是人在历史中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在意识领域与实践活动领域中对对象的不尽探索和对意义、崇高的不懈追求。

它是绝对与相对、理想与现实、形上与形下的有机结合,是人在历史生存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开放性状态。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在人的主体性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主体性的真正形成,必然是在以往历史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而这种实践的主体性一旦形成,便可以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体性所天然包含的能动性及创造性,从而对历史进程施加反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必须在他的生活范围里面,在绝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5页”概言之,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它构成主体选择性的前提和条件;社会发展的选择性是主体自觉把握和利用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式,第二位的,它构成历史发展的目的性之维。

最终版教育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

最终版教育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

教育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小组成员:卢阳阳、蔡丽芬、廖城城、付新琴2015年11月11日一. 教育主体(一).教育主体与主体教育的概念1.主体从哲学的角度讲,主体包含了本体论和认识论两方面的含义。

(1)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属性、关系、状态、运动变化等的基质、载体和承担者。

主体作为一个关系性哲学范畴,除了可以从认识和实践角度思考外,还可以从交往、发展以至存在的角度去把握,即可以从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他人、主体与自我的多重复杂关系中去认识和理解其本质及特性。

从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可以认识和把握主体在其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的本质和特性。

马克思说:“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

”交往是人作为“类”存在(社会存在)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

从交往的角度,人作为个体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不仅有认知活动,也有情感活动;在与他人的对应关系中,个体认识和发现了自我,因而是交往的主体。

但个体除了存在于上述两重关系网中外,还作为具有独立性的个体存在于“我”的性质(属性)、状态(载体)、关系(思维、情感)中即本体中,从主体与自我的角度,个体既是自我的物质和意识的主体,也是存在和思维的主体。

前两种关系阐明了人的“他在性”,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其后一种关系说明了人的“我在性”。

但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都不应该忘记“主体是现实的人”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也就是说,主体是人在与客体、与他人、与自我的现实关系确立起来的。

(2)认识论上的主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通过与认识和实践的客体相对应、相关联而获得其规定性的。

具体说就是指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个体、社会集团以及整个人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不是本体论,而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实际活动中相对于活动客体所处的态势而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

也就是说,主体是人,但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主体,只有在同一实体的关系中通过自觉的、能动的活动而获得了对于客体的主动姿态,发挥了自身的能动作用并对客体取得了支配地位的人,才能成为主体。

主体性含义及批判

主体性含义及批判

文艺复兴主体和主体性的思想是文艺复兴以来才有的。

在古希腊时代虽然已经具有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但还没有明确形成主体性的思想,那时的人们所理解的人还不能说是一个主体,他们所理解的自然也还不是客体,古人所理解的人尚与自然处于和谐一体的状态。

尽管没有人系统地阐述过主体性思想,但近代哲学中却到处充斥着人是主体的观念。

主体性思想构成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和文化中关于人的理论和观念(诸如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的基础,甚至成为人们行为的指针,近代以来人类的许多进步与灾难都与主体性思想有关。

所谓的主体性大致有这样一些含义:人是中心。

人是万物之灵,一切都是为人而存在的。

人类的一切活动也都应当以人为中心、为宗旨而展开。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类中心主义。

人是目的。

人的行为是为自己的,即是自为的。

不能把人当作工具,社会活动应当以人为目的,是为人服务的。

一个人也不应当把他人当作工具,以之为自己谋利益。

不把人作为目的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应当以人为本。

人是自然的主人,人是主体,而自然是客体。

因为人是惟一能够从自然状态中将自身解脱出来并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生物。

这就是说,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意识和实践活动来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控制自然。

这样,自然就成为被人类改造的对象,人类就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

主体性就是主体的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体现为人不仅能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还能够创造客观世界,把世界改造成更符合人们要求的状态。

主体性就是自主性。

人一方面是自然的主人,能够控制自然,另一方面又是自己的主人,能够决定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命运。

因而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自由,作为主体的人,他是有自由意志的。

具有这样一些性质的动物,被称之为“主体”。

作为个人,这样的主体就是“自我”。

人之所以是这样一个主体,根本原因在于他具有意识:是意识使人与自然物体和动物区别开来,是意识使人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是意识使人能够做出决断,能够认识并控制一定的自然规律,是意识使人具有自主的能中世纪神学主体性思想是针对中世纪神学对人的蔑视,或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中人的异化现象而提出来的。

主体性_以人为本_的精神内核

主体性_以人为本_的精神内核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在当代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实际运用。

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但正是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的真正发现和合理诠释才会有“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精辟提炼。

笔者认为,肯定和高扬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

一、主体性内涵的历史澄明一般说来,主体性是指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

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基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主体性具有不同的理论内涵。

在人对人处于依赖关系的古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处于一种自在自发的状态,群体主体的活动方式使社会呈现为主体的无主体状态,人作为主体的地位以及人的主体性都不可能得到充分展现,这使得古希腊哲学得出了人、物同源同性的结论。

人们仅从实体和属性的角度界定主体和主体性,没有自觉认识到人类作为实体存在的特殊性,更没有发现人类自身对世界的能动作用,所谓主体性在此时处于潜在和萌芽阶段。

在西方“黑暗的中世纪”,落后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社会关系使刚刚萌芽的人的主体性被虚幻神秘的、无处不在的神性所遮蔽。

西方近代大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隶属关系,促使理论把人和主体统一起来,出现了专用于表达人的能动创造性的主体性范畴。

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的发现”和对神的反叛,使人类的主体性重新得到了人自身的信任。

围绕如何弘扬人的主体性,西方哲学关于主体性的理论经历了从古希腊的实体主体到近代的认知主体,再到现代的生命主体的发展过程。

从文艺复兴经康德时代再到黑格尔等人的德国唯心主义时期,是近代认知主体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对主体性问题的理解主要停留在主客二分式的经验思维方式上,认为主体性就是人在外部对象世界中的外部行动自由。

而后,包括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在内,都反对单纯从外部的实践活动这一立场来理解人的主体性,注重人的精神自由的实现和内在自我的完善;主张从本体论的高度来理解人的主体性,认为主体性是通过人的精神逐步超越经验自我,不断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而实现的。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一、主体性:人、作家作为主体的前提条件在人类活动中人是主体,在文学创作中作家是主体。

这种说法并没什么不对。

但是,有人把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体是人”这一命题变成了:“人从来和永远是主体”,断然认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主体,并以此否定人作为客体存在的可能,这就颇令人费解了。

人成为主体是有条件的。

这个条件并不仅仅像人们一般所表述的那样:只要人作为活动的施动者和承担者,人就是主体。

不错,人作为主体,必然处于与特定客体的特定关系之中,并成为活动的承担者和对客体的施动者,这是起码的要求。

但是,奴隶在劳动中虽然作为活动的承担者和对客体的施动者,然而,他们是在一种强制性压服之下,戴着脚镣去承担活动的,他们显然不是主体。

我以为,人是否作为主体存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是否具有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存在的根本条件和前提。

主体性和主体是两个有联系而又不相同的概念。

主体性指的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而主体指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一些文章往往把两个概念等同混用)。

那么,主体性的内涵是什么?有的学者把主体性解释为主观性,这是欠妥的。

主体性和主观性虽然在英文中同出“Subjectivity”一词,但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主体性不同于主观性,后者一般指主体看待和处理问题的一种态度,往往是在认识与对象实际不相符合的意义上使用的,而不是作为人的某种本质属性的规定,所以不能把主体性解释为主观性。

主体性也不能笼统地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观点去理解,简单地归结为独立自主、自我决定、自由自决、自我、自我意识或个人特殊性、个体价值等,因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主体性已被抽象化。

对主体性的内涵作出科学论述的是马克思。

他谈到在一般劳动中“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文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1]显然,“支配”客体的属性正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因而也就是主体性的本质内涵之一。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

保 证 了 自我 的 同一 性 。黑 格 尔 坚 持 知 识
在 古 希 腊 哲 学 语 境 中 ,主 体 指 代 了 万 事 万 物 的终 极 原 因和 本 体 ;所 谓 “ 主 体” , 有人 类整 体 、 人 类 整 体 之 下 的 群 体
以及 人 类 个 体 三 个 层 次 ,它 在 哲 学 上 根
状态。
[ 关键词】 主体性 :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 ; 主体性理论


马 克 思 主 义 主 体 性 的 内涵
这 种 实 践 的 主 体 性 一 旦 形 成 .便 可 以 在 遵 循 历 史 规 律 的前 提 下 ,发 挥 主 体 性 所 天 然包 含 的 能 动 性 及创 造 性 ,从 而对 历
体 和 主 体相 统 一 的哲 学 。 总体说来 , 西 方
近 代 哲 学 体 现 的是 一 种 理 性 主 义 的文 化 模 式 。这 种 文 化模 式 “ 以 理性 和科 学 知 识
据 语 境 的不 同 主 要 有 三 种 含 义 :在 本 体 论的意义上 . 主体 就 是 本 体 , 是 一 种 实 体
统 哲 学 中 的绝 对 无 限 主 体 。 这 一 置 换 并
非 一 个 简 单 的 否 定 过 程 。 在 颠 覆 整 个 西
史规律的认识” , 这就决定 了 , “ 当人 们 一
旦 认 识 到 自 己 的某 种 行 为 具 有 自取 灭 亡 的威胁之时 . 人就 可 能 改 变 自己 的行 为 . 寻 求 最 有 利 于 自己根 本 利 益 的历 史 发 展 的实现形式 ” , 因之 虽 然 历 史 规 律 具 有 不
式” 。
马 克 思 在 书 中 写 到 :如 果 他 要 进 行

论小学教育中的主体性

论小学教育中的主体性

论小学教育中的主体性一. 教育中对于主体性的认识。

主体性教育的概念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界定。

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认为主体性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增强和发展人的现代性、有效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过程,通过主体性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现代思想、自我意识,能有效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自主地进行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人;从教学活动的角度来看主体性教育是指教师主体引导学生主体依据认识规律进行学习、认识与实践,以获得发展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方向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主体性教育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和教育系统的主体性。

从上述表达中我们不难看出主体性教育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有主体性的人,也就是说在教育中我们要始终抓住人为主体,以受教育着为主体,而开展教学活动。

二、我国在主体性教育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的不足。

(一)从教育的目标来看我国在主体性教育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教育还是为了考试的分数,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的好坏和一个教师的教育的成绩的好坏的时候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在这样的教学体制下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

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智育是硬任务,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是软任务。

在智育上,有强调文化知识的掌握。

同时又由于考试方法的陈旧,命题水平的不高,在文化知识的考核上往往将学生导向死记硬背的境地,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的发挥。

例如:一些学校人文教育形同虚设、人文精神衰颓已成为不争事实。

(二)从教学的内容来看我国在主体性教育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的不足。

传统教育不顾教育的基本规律,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授课的内容完全是书本上的一些理论性的东西,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所以传统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往往是缺乏情感热情和独立人格的物质的人。

传统教育学把课型大致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测验课,这种划分只强调了知识目标,忽视了学生的能力、情感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探讨一、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特征(一)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动,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行。

在过去教学中,人们一直把教育者当作主体,把受教育者看成是客体,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学习主体积极性、主动性的提升,不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顺利实行。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

首先,教师协助学生理解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无论效果怎样,它都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选择才能转化为学生的东西;其次,教师应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这些层面上来讲,都是围绕受教育者展开的,受教育者不是教育者教什么,他就接受和吸收什么,受教育者会对教育者所传授的内容实行筛选和选择,以保证这些东西能够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

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促动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提升。

总的来说,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者引导下处理外界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特征1.选择性。

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选择性,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对学习对象的选择。

受教育者经历了学什么、为什么学到怎么学这个过程,在此期间他都需要对这些内容实行选择;在学习中,受教育者不是对什么事物都要实行深入分析和思考的,而是有选择的,总是选择哪些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内容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

不过,在形形色色事物的诱惑下,受教育者的选择也存有着片面性,比如,人们对网络游戏的理解往往从不会到会再到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这种对游戏的接受过程就存有着消极的方面。

马克思也曾说过:“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是这同时也是可能毁坏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行为,所以认真地考虑这种选择。

何谓主体性?一个实践哲学的考察

何谓主体性?一个实践哲学的考察

何谓主体性?一个实践哲学的考察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文化建设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根本的出发点。

从理论来讲,主体性是一个哲学范畴,指的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与对象性客体形成的关系、地位、作用和影响的性质。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可以从文化建构主体性、文化内核主体性、文化方法主体性三个层次理解。

文化建构主体性文化建构主体性指的是文化建构者的主体性,是由谁来建构、由谁来发展文化,最终要服务于谁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建构主体性体现在中华民族作为整体在由古至今数千年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和主创者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是人类社会中非常特殊的民族和文明,核心就在于其在文明发展的数千年历史中始终保持了民族主体的一致性和文明记录的连续性。

尽管中华民族的内涵外延在不断变化和扩大,中华民族的活动范围从数千年前的黄河—长江区域,逐渐拓展到东亚乃至漂洋过海散布到全世界。

中华民族主体也从最早的炎黄子孙到华夏民族到今天包括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整体。

但是中华民族经历数千年的文明演化和民族交融,始终具有内在的血脉连续性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共同性和融合性,呈现出文明的统一性。

这种稳定且连续的民族主体性和主体意识,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是较为少见的。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内在高度一致的统一性和向心的主体性。

坚持中华民族文化建构主体性,就是要始终把文化建设权、创制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因为只有中国人最能够了解中国社会、中国国情和中国人的心声,知道中国老百姓所思所想,说出他们心里的话,创造他们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建构让中国老百姓舒畅生活的文化制度和文化环境。

坚持中华民族文化建构主体性既不能食古不化,因为当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是当代中华民族,当代中华民族创建的文化就要符合历史现实,符合时代需要,适应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需求;当然,更不能食洋不化、盲目照搬。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主体性和适用性,盲目照搬外来文化既会水土不服,让人民群众反感错愕,最终也会割裂文化共同体,这也从根本上违背了坚持中华民族文化建构主体性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对策作者:杨双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本文概述了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及特点,论述了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必要性,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缺乏主体性的表现及原因。

探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对策:教育者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对策一、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及特点学生主体性的含义:一是指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学校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和指定方针政策,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二是指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性的特点: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学生占主体地位;学习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模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的有效性。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依据:“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它重视人的自由与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必要性新的课程改革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观念、更新角色的要求。

新的教学改革是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自主学习。

而在现实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是政治课堂对学生主体的控制、学生对于课堂的依赖,学生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无法发挥。

这样的现状使得它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也不能适应人才素质的要求。

因此发挥学生主体性有其现实意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1、教育方法上采用说教式,单向灌输根据思想政治课自身的特点,概念原理等纯理论内容较多,比较深奥。

教育者采用理论灌输对学生进行说教式教育,告诉他们如何做是对的,应该树立怎样的三观,完全是教育者的独角戏,学生基本上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更谈不上互动发挥他们的能动性。

2、思想政治教育者观念陈旧,专业技能不过关教师对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理解的不够深入,不能很好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导致在教育过程中重形式轻实质,形式多内容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