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绪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人的社会化如何在特殊个性决定下,在环境作用下,形成个性化性格特征的。

内部借助个体生物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基因、血型、体质对个体的影响。

外部借助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理论,研究具体家庭、学校、小群体、社区、民族、历史环境、时代变迁对个人性格特征形成的影响。

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

包括社会动机的种类和理论说明,社会动机的外在表现特征、模式等内容。

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包括3个方面:一是对他人的认知,或叫人际认知。

如对他人个性特点、表情、行为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等。

二是对自己的认知,也叫自我认知。

包括自我评价、情绪自我认知等等。

三是归因问题,即研究人是怎样寻找自己的或他人的行为原因的。

4.研究社会态度和态度的改变。

什么影响人的态度发生变化,变化的过程与程度如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是一个动态研究过程。

对研究者而言,可以进行跟踪调查,对自我研究者而言,则是建立心理分析机制与习惯。

看自己心路变化历程。

(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这个层次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第一层次研究的基础上。

知己知彼。

再从自我研究引申到个体与个体间关系的研究。

主要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三个方面。

其中,人际关系研究主要探讨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的测量和改善。

人际沟通的主要内容包括沟通的类型、功能、程序以及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

社会影响的研究主要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是如何相互发生影响作用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有用有效果的理论是好理论。

(三)群体心理群体是指相互有着各种关系的各种人群,大大小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错综复杂。

大到民族心理,小到家风,都属于群体心理研究范畴。

人是怎样受其所在各种群体影响,群体内部各成员之间,领导者与成员之间,都是怎样发生相互影响的。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影响下做出的内隐或外显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1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220世纪40年代:“黄金时代”○3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危机”表现为“信仰危机”“身份危机”○41895年,勒温格做了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5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是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61908年,罗斯《社会心理学》。

当代社会心理学主要关注的问题:(1) 社会生活与心理顺应,社会生活和心理同化:○1适应是一种生存智慧。

○2社会生活涉及社会因果,社会标签和社会建立。

○3心理顺应的策略包括对现实的知觉差异,抵御应激和创伤后应激的能力,心力平衡,胜任生活,人际关系和个体自助。

(2) 社会认知:○1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系统判断,心理的归因,知觉者的期望和认知的曲解。

○2社会性偏见,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偏见特征,现代偏见的成因,对弱势群体的淡模,以及对暴力,抢劫,意外事故等受伤个体的无动于衷。

促使人们反思,生活的价值和做人的道理,提出和强制他行为的研究。

○3劝诫的策略和过程。

(无“根”:社会素质感,生命意识,法律意识,自我完善)○4社会的压力:包括人们对社会变化事件采取顺从和尊奉的方式所带来的压力,现代社会生活特有的人际关系和地位竞争带来的压力,社会变迁导致的文化错距,机会失衡。

(3) 就业和失业:一定职业风险,主要涉及个人空间和职业空间的定位,工作需要与休闲娱乐的失衡,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的转换,以及性别歧视等。

(4)现代社会的婚姻取向:○1婚姻学说○2婚姻风险○3不同文化对单身同居再婚和同性恋的看法○4艾滋病毒和艾滋病(5)生命周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心态生命周期的控制:○1童年期:食物,营养和抚养条件,虐待儿童,自闭症和多动症,行为障碍,媒体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儿童监护等。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奥尔波特: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寻在的影响。

2.T.M.安德烈耶娃:研究受所参加的社会团体之约的人们的行为活动的规律,以及这些团体本身的心理特征。

3.我国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时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4.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具有边缘性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独立学科,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包括社会动机种类和理论说明,社会动机的外在表现特征、模式等内容。

(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4)研究社会态度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3.群体心理4.应用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1.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①哲学方法论(1)方法论表示科学观点和方法的三种不同水平②一般方法论③具体的研究方法(2)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方法论:辩证唯物论(包括历史唯物论)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变量、信度和效度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一般观察法观察法公开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隐蔽参与观察法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室实验法具体研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方法现场实验法访谈法调查法问卷法档案研究法五、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1.偏向问题:(1)研究者(实验者)的偏向(2)被试者(被试)的偏向2.伦理问题:(1)实验性的欺骗(2)对被试隐私的侵犯(3)被试的痛苦3.遵循原则:(1)必须让被试者自愿地参加实验研究,被试者应当知道他们在研究中要做些什么。

(2)研究必须是“风险最小”,即在研究的设计没有必要让被试者冒险。

(3)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即在研究中让被试者承担的风险要与通过研究获得的利益平衡,这里的利益可以是对被试者而言的,也可以是对社会而言。

(4)价值中立原则。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孕育阶段(射虎哲学阶段)→形成阶段(社会经验论阶段)→确立(社会分析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界20~70年代*1908年.英.麦独孤※※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内容

社会心理学内容

社会心理学内容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心理学分支。

它主要研究社会的动态过程和社会互动的心理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社会认知:研究人们如何理解、判断和记忆社会信息,包括印象形成、认知边界、归因过程等。

2. 社会影响:研究人际互动和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的态度、行为和情感。

包括顺从、从众、少数派影响等。

3. 群体动力学:研究群体内部的互动和运作,包括群体认同、群体极化、集体行动等。

4. 社会关系: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维护和破裂的心理机制。

包括合作、竞争、亲近、冷漠等。

5. 社会认同:研究个体对自我身份和归属感的心理需求和建立。

包括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感、社会身份等。

6. 社会心理调节:研究人们如何适应社会规范和规则,包括社会责任感、社会公正感、社会支持等。

7. 社会心理病理学:研究社会因素和个体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交焦虑、群体恐慌等。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自尊=成功/抱负
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三)自尊的测量
罗森伯格发展了一个自尊量表。作为对自尊的单维测验已 得到广泛运用。这个量表简洁明了,易于实施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3.1 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
二、社会知觉的范围 (一)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 (二)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指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印象。
三、实证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 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 用研究。
1.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四)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 2.参与观察 (二)调查法 1.访谈法 2.问卷法 (三)档案研究法 (四)实验法
(一)早期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意识与无意识 在意识和无意识间还有潜意识。
2.“力必多” 这是精神分析论核心概念,是性本能。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5.人格结构
有三个层次: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 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 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
自我 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 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 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 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 超我 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 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 的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在正常情况下,三者相对平衡,个体能 得以适应环境与现实。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1908年美国罗斯的《社会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F·H·奥尔波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社会心理学贡献重大。

实验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父。

G·W·奥尔波特: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影响。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B=f(P,E) B:行为 P:个体 E:个体所处的情境 f:函数关系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这是(勒温)的观点。

《中国社会心理学简史》- 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说。

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启蒙期——哲学思辨,形成期——经验描述,确立期——实证分析。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哲学思辨阶段)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实验法(应用最广)观察法(自然观察、参与观察)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档案法(搜集资料、内容分析)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适度规模原则。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社会学习论班杜拉学习机制:联想、强化、模仿社会交换论霍曼斯经济学:投入—产出,行为准则:趋利避害符号互动论詹姆士、米德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语言、文字、记号)精神分析论荣格、霍尼、沙利文“集体无意识”“文化因素““人际社会学习论:起源:行为主义,代表:班杜拉学习机制:联想、强化、模仿。

观察学习: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行为、情感、思维等方面表现的学科。

它涵盖从个体行为到团体行为的各种因素,探究人类如何通过社会交互、归属感、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等因素达成合作和互惠,并探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认同和群体行为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是群体行为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在群体行为中,个体通常会在一定的认同感推动下进入相应的群体行为状态,从而产生某些行为模式。

这些行为模式往往是与自我价值、群体标准以及行为目标相协调的结果。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了群体行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不同的社会信仰、意识形态在群体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他们能够深入了解群体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群体行为中出现的问题。

二、社会影响和如何发生社会影响是指他人、群体或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影响通常包括了群体压力、社会认同、社会支持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它们都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了解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体行为以及心理。

社会心理学家关注的是社会影响如何发生,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个体行为、情感、思维等方面。

通过研究社会影响,人们可以了解到单个个体行为如何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何和其他个体的行为产生关联,并添强我们对于人们行为的了解。

三、群体协作和合作群体协作和合作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社会心理学中最核心的研究方向之一。

群体协作和合作通常涉及到大量的互惠、精神特征、情感等因素。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了人们如何进行群体协作、合作,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个体的情感、心理和行为等方面。

通过研究群体协作和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人们的感受、思考和意见等方面。

四、社会心理学中的其他研究方向除了上述三个方向,社会心理学科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研究方向。

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对于社会环境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这个方向主要关注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身份、自我概念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探索人们对社会环境的感知、态度、偏见和行为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对人类行为的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探索。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独立发展。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主要关注个体的心理过程和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0世纪中叶,社会心理学逐渐发展为一个更加广泛的领域,开始涉及更多与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相关的议题,如社会动力学、群体心理学和社会认知。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议题包括群体决策、群体行为、社会认同、人际关系和社会认知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运用了各种研究方法来探索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实验方法、问卷调查、观察和纵向研究。

实验方法通过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观察人们的行为来研究人类行为。

问卷调查则通过向受试者提问来收集数据。

观察方法则通过观察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来研究社会行为。

纵向研究则通过长期跟踪观察人们的行为来研究行为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概念社会心理学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这些理论和概念帮助解释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

其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感知理论、社会影响理论等。

•认知失调理论是指当个体持有矛盾的态度或观点时,会产生一种不适感,进而会努力寻找减轻这种不适感的方式。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理解和解释社会信息时,倾向于使用一些特定的认知策略和处理方式。

•自我感知理论是指个体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外界反馈来认识自己的内在状态和特点。

•社会影响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受到他人行为和观点的影响,并会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学术研究有重要意义,也对实践和应用有着广泛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答: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答: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

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4、研究社会态度改变。

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三、群体心理:大群体与小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心理与行为。

四、应用社会心理学:环境、健康、法律、宣传、教育等具体实践领域中的社会心理现象。

3、社会心理学有哪些具体研究方法?答:一、观察法: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从而探究变量间关系的方法。

1、自然观察法:即一般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下对人或动物行为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2、控制观察法: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行为进行观察的方法。

3、参与观察法:观察者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同时观察参与者行为的方法。

包括公开参与观察法和隐蔽参与观察法。

4、非参与观察法:观察者以旁观的方式观察被研究者行为的方法。

通常可借助于单向玻璃或录音、摄像等进行。

二、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通过系统地操纵某些变量以研究其他变量的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所进行的实验。

2、自然实验法:由环境因素自然操纵自变量,而非由实验者操纵的。

形式上与观察法相同,效果上与实验法相同。

如对自发事件引起的社会行为的研究。

3、现场实验: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三、调查法:又称询问法,是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根据被调查者的直接表达获得被研究者信息的方法。

1、访谈法:通过问答进行调查的方法。

包括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旨在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与心理过程。

虽然社会心理
学的定义有所不同,但该领域的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建立、维持和破坏人际关系。

他们探讨的问题包括爱情、友谊、群体行为以及人们之间的互动等。

2. 分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人类在不同的群
体中的行为。

他们研究的问题包括隶属感、群体合作、领导力以及人
们对不同群体的偏见或歧视等。

3. 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人们如何被社会中的其他人、社会结构和
文化等方面所影响。

他们探讨的问题包括权威、顺从、社会对个体行
为的期望以及对于少数群体的态度等。

4. 自我与个人认识。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人们如何理解自我和其他人、
自尊心的形成和变化、本质主义以及关于自我和他人之间关系的信念
等问题。

5. 教育和健康等实际问题。

社会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基础科学,还直接
应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例如教育领域中的团队合作、教学效果
评价等,以及健康领域中的心理干预、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之,社会心理学尝试解释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为我们提供一种认识自我和他人的模型,并通过科学的方法为社会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下思考、感受、行为的科学。

它涉及到个体和集体的各种行为、情感和认知。

1.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早期的心理学家如威廉·詹姆斯和埃米尔·杜尔凯姆开始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

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开始作为独立的学科被正式建立。

在20世纪的中后期,社会心理学得到了大力发展,出现了一些重要学派,包括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

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行为、情感和认知。

它关注个体和集体之间的互动,包括社会认知、群体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影响、偏见和歧视、交往技巧等。

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调查、观察等。

实验方法常用于研究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等问题;调查方法常用于研究群体行为、社会态度等问题;观察方法常用于研究群体互动、个体表现等问题。

4.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比如在商业领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企业推广产品、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改善服务质量等;在政治领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公众的态度、改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进步等。

5.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未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重点可能会更加注重应用和实践,积极探索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心理学家们遵循实证研究证伪的原则, 不断排除各种可能的假设。
采用大量科学研究方法,对思维、归因、 决策、成见、从众、团体动力、友谊等 基本心理过程进行研究。

本篇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社会态度、理解和信念是否合理?
我们给予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总是正确的吗?
我们的社会思维是如何形成的?

社会懈怠

当个人在群体中时,群体情境会降低个体 的评价顾忌,发生社会懈怠。
个人的责任被群体分散了,那么就容易导 致个体成员搭群体便车的现象。

去个体化

高水平的社会唤起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 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 个性。 其结果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减弱,而对 积极或消极的直接情境因素的反应性增强。

我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并以此来 减少我们内部的不适。
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态度做出 合理的推断,就如同我们观察他人一样。

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想要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
要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
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
从众(conformity)

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

思维、记忆和态度都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运 行的:一个是有意识和有意图的;另一个是 无意识和自动的,可以称为“双重加工”。 社会直觉不仅拥有难以言喻的影响力,也具 有棘手的危险性。

社会影响塑造行为

我们是社会的动物,我们所说所想均学自 他人。
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 渴望获得他人良好的评价。

社会心理学(共136张PPT)

社会心理学(共136张PPT)

致力于改善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15
一、社会学习论
– 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认为先前的学 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 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过程有三种机制:联想、强化和模仿
– 联想
• 看到白大褂,就想到打针,所以感到害怕。
– 强化 • 婴儿因第一次发出“妈妈”的叫声,得到了爱抚,以后为了得到这种 结果,会不断地叫“妈妈”。
• 研究方法:社会学方法 • 研究内容:
–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 个体的社会心理活动与其外部条件的联系
致力于改善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5
二、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社会行为
–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 系统,包括个体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 体决策等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满足家庭成员的多种需要:性、生育、经济、伦理、教育等。 社会交换理论对人际关系的解释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致力于改善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23
四、精神分析论
• 荣格(分析心理学)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 然主义倾向。
– 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 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 勒温的公式:B=f (P,E)。其中B-行为, P-人格, E-环境, f-函数关系
致力于改善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1
个体层面
2
人际层面
➢社会化 ➢自我意识 ➢社会动机 ➢社会知觉 ➢态度

社会心理学概述

社会心理学概述

第一课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标志: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出版;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

研究对象和范围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F.H。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

奥尔波特的定义(略)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本教材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得行为、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活动与个体所处的情境、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的区别: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但有所区别,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主观世界。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与所处情境的函数B:行为P:个体E :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R:反应0:中介S:刺激S O R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社会心理学范围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问题:人际沟通风俗、时尚是属于哪个层面的?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精神分析论:(一)弗洛尹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1.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在意识和潜意识间还有前意识(潜意识中可被召回)2.“力必多”:这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是性本能。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知识吴东红2011.12第一节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母体:心理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8年,社会学家罗斯(E.A.Ross)——《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F.H.奥尔波特(F.H.Allport)(1924):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G.W.Allport,1954):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C.A.Ellwood,1925)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强调群体行为,以及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综合性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勒温(K.Lewin,1936)的社会行为公式:B=f(P,E)B-behavior,行为P=person,个体F=function,函数E=environment,环境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在个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等。

(4)在社会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等。

专栏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关注的中心是个体关注的中心是群体和社会尝试通过分析即时的刺激、尝试通过分析一些社会变量,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来理解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解释社会行为社会规范等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和参与观察法国际上的核心学术刊物是国际上的核心学术刊物是美国心理学会(APA)的美国社会学会(ASA)的《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季刊》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艾宾浩斯(H.Ebbinghaus,1908):“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1、社会心理学涵义: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or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设法了解与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这个他人存在包括实际存在、想象中的存在或暗指的存在。

)2、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1)个体心理及行为(2)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心理和行为(3)群体心理及行为(4)应用社会心理学研究3、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潜在的问题:(1)研究偏向问题(2)伦理道德问题(3)价值中立问题(4)或然性问题4、伦理道德问题:(1)相应的伦理道德问题:1)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2)个人隐私的侵犯问题3)被试的痛苦问题及人身伤害【作为研究者,应该把可能发生的危险告诉被试,以被试自愿参加为原则,让被试自由做出决定;当被试对研究出现不良反应,意识到研究对自己不利,或对研究不再有兴趣时,被试应有随时退出的权利,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提出应急计划】(2)伦理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1)自愿参加的原则2)匿名和保密原则3)风险最小化原则(or书p71~74:(1)知情同意的原则:①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②实验性欺骗③角色扮演技术(2)避免伤害与最小危险原则(3)保护个人隐私原则(4)事后解释原则)第二章(小题目多)5、社会心理学的形成(3个时期):(1)哲学思辨阶段(孕育时期)(2)社会经验阶段(初创时期):1908年,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引论》出版,标志社会心理学诞生(3)实验分析阶段(形成时期):1924年,奥尔波特著作的《社会心理学》出版,运用实验的方法,标志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6、早期社会心理学主要流派(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冯特:10卷《民族心理学》(1920年)用十年写成,民族的语言风俗。

(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派(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派第三章7、社会化的定义: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1、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侧重心理学定义:美国奥尔吗波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

3、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4、美国学者霍兰德把社会心理学划分为:哲学思辨阶段、经验描述阶段、实证分析阶段5、二战后,社会心理学特点: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的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6、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1)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2)研究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

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者说明,求得理解。

3)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4)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5)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6)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7、学习过程的三种机制:联想(经典条件反射)强化(操作条件反射)模仿8、观察学习: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以及动机过程。

9、社会交换论:创始人:霍曼斯。

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①成功命题②刺激命题③价值命题④剥夺——满足命题⑤侵犯——赞同命题10、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11、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她批评弗洛伊德的“力比多”说,认为行为和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的驱力,而是由环境、教育决定,后天因素在神经症、精神病中起决定因素;男女心理差别由文化因素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xiaohaoyu1982@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的力量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的。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过程== 社会知觉,,社会态度人际过程-----吸引与亲密,,人际交往群体过程==攻击和亲社会行为,,从众与服从社会知觉的内容自我知觉==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吸引的影响因素:个人特质相似性互补性熟悉性接近性亲密的影响因素:依恋公平自我表露沟通攻击行为: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亲社会行为: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方法重点回答问题观察法描述现象的本质是什么?相关法预测知道了x,能预测y吗?实验法因果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吗?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实证主义的方法因其科学性占据着主要地位。

观察法:描述社会行为观察法:研究者观察人们的行为,并对其测量值或行为印象加以记录的一种方式。

观察法包括参与观察法和档案分析法。

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会产生互动并尽量不对情境进行任何改变。

档案分析法:观察法的一种形式,由研究者考察一个文化中所积累的文件记录或档案(如日记、小说、杂志、报纸等)。

观察法的局限1不同的观察者观察到的内容不一样2局限于特定群体、情境或某种特定类型的活动上3只能对行为进行描述,而无法推论因果关系。

4某些特定行为很少发生相关法:预测社会行为相关法:系统地测量两个或多个变量,继而评估其关联性的方法。

调查:相关法常用技术,选取一些人作为样本,询问其态度或者行为的研究方式。

相关法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借此可以判断一些难以观察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收集到更多的资料.缺点:相关不等于因果实验法:回答因果问题实验法:将参与者随机分派到不同的情境中,并确保除自变量外其它条件一致,借此探讨自变量所产生效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自变量:研究者操纵或改变的变量,目的是了解其是否会对其它变量产生影响。

因变量:研究者所测量的变量,目的上了解其是否会受到自变量的影响。

实验法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可以探询因果关系缺点:通常使用实验室情境设置社会知觉的含义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的内容1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2自我知觉3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第一节对他人知觉——印象形成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就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

一、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1、外表2、非言语线索3、行为不同的面部表情情绪类型面部表情愉快笑、嘴朝外上扩展,眼环形皱纹愤怒皱眉,眼睛变狭窄、咬紧牙关,面部发红悲哀哭,眼、眉拱起,嘴朝下,流泪,啜泣恐惧眼睛发愣,脸色苍白,发抖、竖毛姿态表情:除颜面以外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语调表情:情绪发生时在语言的音调、节奏和速度方面的变化二、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1、安德森的平均模型认为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体评价。

2、累加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加以平均.3、加权平均模型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三、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4刻板效应5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

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比较持久,是最鲜明的、最牢固的。

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变的。

局限性:1形成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周围不同环境或事物的影响2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可能歪曲被观察对象的印象3会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如何与陌生人建立良好第一印象?SOLER模式(G Egan艾根)S(squarely): 表示坐姿或站姿要面对别人O (open): 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L (lean):表示身体要微微前倾 E (eye-contact): 表示目光接触R (relax): 表示放松表现“我很尊重你,对你很有兴趣,我内心是接纳你的,我也不紧张,比较轻松”的印象。

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认知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较大作用。

对于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有时可起弥补作用。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象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晕轮效应一般产生在不熟悉的人之间或者伴随有严重情感倾向的人之间,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最能产生晕轮效应的是外表。

晕轮效应是很难避免的,它是人们快速认识他人的一种策略、方式,但有时却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结果。

平均判刑(年)罪名吸引人的不吸引人的控制组欺诈5.45 4.35 4.35偷窃2.80 5.20 5.10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刻板印象的形成1一是个人的亲身经验:当人们第一次与一个群体接触时,他们与一两个成员的互动就构成了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

2二是社会学习:从父母、老师、同学、课本及大众媒体习得而来。

四、社会知觉偏差1代表性直觉判断2可得性直觉判断3锚定效应4反事实思维代表性直觉判断代表性直觉判断指人们凭经验已经掌握了一些事物的“代表性特征”,当面对不确定的事件时,我们往往根据其是否出现了某一特定事物的“代表性特征”来进行判断。

可得性直觉判断可得性直觉判断是指人们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可记忆的、明显的和常见的例子和证据进行判断,即使是在他们拥有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评估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初始参照值,这个初始参照值像锚一样制约着评估结果。

反事实思维个体对不真实的条件或可能性进行替换的一种思维过程。

结果的接近性:指个体在事后知觉到的实现某一目标的难易程度。

第二节自我知觉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

一、自我概念——我是谁?生理自我: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相貌、年龄等心理自我:自己的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情绪、兴趣爱好、人生观等社会自我:自己的社会状况,如在团体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等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自我认识的途径)1他人的反馈2反射性评价3自我观察和内省4社会比较二、自我知觉的偏差——自我服务偏差1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诸如“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这样的外部因素。

2与他人相比,认为自己更好在多数方面,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更高。

伦理道德:大多数生意人认为自己比一般生意人更道德(1968和1977)。

工作能力:大多数外科医生认为自己患者的死亡率要低于平均水平。

驾驶技术:多数司机——甚至大部分曾因车祸而住院的司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司机驾车更安全且更熟练3盲目乐观对未来的生活事件盲目乐观开车人都知道酒后开车很危险,但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别人酒后开车可能会出车祸,但是自己喝了酒以后却是可以控制住的。

多数美国的大学生认为他们将比保险公司预测的死亡年龄多活十年左右。

4虚假同感效应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三、自我展示人们有一种自我表达的动机,即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认识1虚伪的谦逊(自我贬低)人们对外的自我展示和他们的自我感觉是不同的2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

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己的行为。

而恰恰是为了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3印象管理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个体期待。

第三节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归因就是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一、何时归因1、当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时2、负性的事件二、归因理论我们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时,通常会判断行为是出自个人的内在原因还是外在的环境因素。

内因—个体自身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能力、努力等。

外因—个体自身之外的原因如环境因素、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帮忙等。

凯利的三维理论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此人行动的一贯性:是不是总是表現出这样的行為。

多数人行动的一致性: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下都有相同的行为或反应。

行动的独特性:对其他对象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一贯性:小花平时从不缺课。

一致性:清明节放假的前一天,班上有一半以上的同學逃课。

独特性:小花只有语文课缺课,其他课都照常上了。

三、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我们在判断他人行为时,往往会低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高估内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分歧观察者倾向于做内部归因,强调行动者内在特征的作用;行动者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强调情境的作用。

社会态度一、态度的定义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成份A、态度的情感成分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因素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B、态度的行为意向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

C、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

二、特殊的态度——偏见偏见的定义偏见是一种态度,是人们依据有错误的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否定的态度。

偏见的认知成分——刻板印象偏见的情感成分——傲慢或敌意等偏见的行为意向——歧视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常见的偏见涉及到性别和种族等.偏见的影响刻板印象威胁当你置身于别人都预期你会表现得很差的情境当中,你的焦虑可能会使你证实这一信念。

媒体也能激起刻板印象威胁。

偏见的影响影响他人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也影响他人实际的行为表现,使对方按照自己的偏见去表现行为。

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从一个小学的几个班里随机选择了一些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几个月后,这几个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老师对他们的品行方面也做了比较好的评价。

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1对抗刻板印象2平等接触3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1、态度对行为的影响1形成新的行为2改变旧行为3预测人的行为态度在下列情况下更能预测我们的行为:1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2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紧密相关3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2、行为对态度的影响登门槛技巧当个体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接受小的要求改变了个体对自己的态度低价技术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好的条件,人们对此做出决定后再把原本好的条件拿走,人们还是会坚持先前的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