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七年级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法律对公民权益的保护,对社会的规范和秩序的维护,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对身边的事物有自己的见解。

但他们对于法律的认识还较浅显,法治意识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

2.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增强法治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依法办事,提高公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们与法律的关系。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依法办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依法办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实践活动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法律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法律的作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4.巩固(10分钟)提问:让学生回答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遵守法律。

5.拓展(10分钟)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如何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们与法律的关系。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1. 公民与法律的关系:公民既是法律的制定者,也是法律的遵守者、维护者和传播者。
1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13. 法律救济:法律救济是指通过法律手段对受到侵犯的权益进行恢复和补救。
14. 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为经济困难或特殊群体的公民提供法律帮助和服务。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法律的具体规定和条文感到困惑,难以理解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此外,他们可能对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存在疑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互动环节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经营者不得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3)劳动合同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和报酬权益。
(4)环境保护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和个人应当遵守环保法规,保护环境,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了解了基本的法律概念,如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他们可能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例如刑法、民法等,并对这些法律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学生可能还掌握了一些道德规范,如诚信、公平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针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案例、故事等形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互动和参与式的方式来学习。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内容主要包括: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何维护法律尊严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法制观念较为淡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学会维护法律尊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场景,让学生参与体验。

3.准备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交通规则、校规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法律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法律的概念、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从而提高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和实例。

2.制作PPT,展示教材内容和案例。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情景模拟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法律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合法,阐述理由。

小组成员共同归纳出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4.巩固(5分钟)提问:让学生回答法律的作用、公民与法律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到遵纪守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依法办事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 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 卫者。
环节三:树立信仰 活动:谈古论今—孝公之问活动:谈古论今—漫画 解析 提示:漫画反映了一些人法律至上意识明显不足, 遇事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是 缺乏法律信仰的现象。 结论:法律信仰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对法律的一种情 感。这种情感包括认同、信服、尊崇、敬畏等因素,它 是对法律意识的升华。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 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环节四:崇尚道德 活动:法治在线 结论:法律规定,12 岁以下公民不享有路权,如 果他们破解密码骑车上路出了问题,家长和共享单车公 司都负有一定责任。 单车公司应加强监督管理。小学生通过非法手段破 解密码骑走,无论是否遗失,都是违法行为。公安部门 应责成家长加强监护,如造成单车遗失破损的,更应追 究监护人的经济责任。对儿童来说,这种投机取巧会影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信仰,增强学法、
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
体的合法权益。知识目标: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理解
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初中学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世界观和
五、板书设计
通过授课、议课,教学相长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教 学中语言除了要求语言简练、严密、精确、理想化和通 用性外,还要力求生动幽默,化抽象为形象,化陌生为 课例研究综 熟悉,使语言本身具有形象美和艺术感染力。另外,教 述 师要有亲和力,这样学生的思维对话方式会越来越丰 富,课堂才会越来越精彩。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一种 “互动、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平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及其重要性;2. 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内容;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法意识;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道德与法治教材;2. 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并带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我国的法律体系、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法》等。

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发放一份案例,要求他们根据案例中的具体情况,讨论出案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教师在一旁引导和帮助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分组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或者对结果进行补充,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动氛围。

5. 全班总结(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案例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案件中出现的一些普遍存在的违法行为和应对方法。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6. 课堂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结合家庭、学校或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写一篇关于守法与违法的小议论文,并在下节课上交。

总结反思:通过这堂课的设计,我发现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问题,合作探究。

他们在分享环节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逐渐形成了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部分学生在总结环节中提出了与案例相关的其他问题,说明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进一步思考。

然而,在课堂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表现较为被动,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

其次,部分学生在写作环节时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写作指导和练习。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目标导学一:树立法治意识
活动一:谈古论今——孝公之问
2000多年前,秦孝公励精图治,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有一天,秦孝公问商鞅:这些制定出来的法律,如何让老百姓遵守呢?这一问被当代学者称为“孝公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难题”或“孝公之问”。

要解决“孝公难题”,让“纸上的法”变成“现实的法”,治本之策、当务之急就是培育人们的法治意识。

(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
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宣扬宪法的权威,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

教师讲述: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特别强调:法律至上。

活动二:漫画解读
问题:这两幅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
提示:漫画反映了一些人法律至上的意识明显不足,遇事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这是缺乏法治意识的现象。

活动三:法治与道德
(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树立法律信仰)
思考: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我们既是法律的受益者,也是法律的执行者。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法律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力量。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法律场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法律知识问答道具,用于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案例内容可以是:某学生因为违反校规校纪,被学校给予处分。

让学生思考:这个处分是否合法?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法律?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既是保护自己的武器,也是约束自己的规则。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法律知识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法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法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教学反思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

2.认识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遵守法律、敬仰法律的思想,增强法治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

难点树立法治意识,建设法治中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根据教材“探究与分享”的情境制作课件学生准备:搜集古今中外的法治格言或谚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国每年被公安机关抓获的违法犯罪青少年达十四五万,被人民检察院起诉的近四万。

这些青少年被父母亲含辛茄苦地养育长大,正值青春年华,还没对父母、对社会作出有益的回报,就要在铁窗下度过自己的人生黄金时期,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请同学们认真地思考,是什么原因使这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呢?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预防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呢?生:这些青少年因没有依法办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师:是啊,我们预防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就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设计意图】以问题导入新课,加深学生对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案例分析案例一小风是某校七年级的学生,一天中午他和几个同学在操场上踢球,这时来了几个九年级的学生强行占了他们踢球的场地。

为此,小风及其同学与他们发生了争执。

小风十分气愤,语言过激,引起九年级学生的不满,他们动手打了小风。

小风没有把这事告诉老师和家长,认为自己长大了,应该独立解决问题。

于是,他叫着上高中的表哥为他出气,表哥带了几个同学狠狠揍了那些欺负小风的九年级学生。

案例二武汉广播电台记者、共产党员杨威在汉口闹市区的一家餐馆就餐时,发现一个正在扒窃的歹徒。

杨威一把抓住歹徒的衣领,大喝一声:“快把钱包交出来!”在杨威的威逼下歹徒连声求饶。

这时,杨威向被盗人说:“同志,您的钱包被盜。

”可是被盗人否认自己钱包被盗。

歹徒立刻反扑过来,气势汹汹地说:“你诬陷好人!”七八个歹徒蜂拥而上,向杨威劈头盖脸打来。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并且能够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可能还不够清晰。

在生活学习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与法律相关的问题,但是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维护自身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对每个人的约束力。

2.如何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作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模拟法律实践,提高他们的法律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模拟法律实践的材料和工具。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的法律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法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知识的。

通过讨论,让学生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法律的问题,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4.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教学目标】知道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做法;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通过对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中国抗疫情》谈一谈:从中得出什么感悟?教师总结:全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作为现代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怎样依法办事、怎样肃立法律信仰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树立法治意识活动一:名言举例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思考:法治意识的内涵是什么?知识点:1.法治意识的内涵是什么?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3.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4.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活动二:抗疫中的中国民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公安民警以生命践行使命,用热血铸就警魂:在抗疫一线,他们与医护工作者并肩战斗;在社区村组,他们昼夜坚守;在国门口岸,他们严防风险输入……广大公安民警、辅警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守岗位、英勇奋战,筑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铜墙铁壁。

《我们与法律同行》优秀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优秀教学设计

明理 践行 立德 树人
展示本节课知识结构。 课堂小结(2
分钟)
归纳、梳理 知识点。
拓展空间:(5 分钟)
1.引导学生探讨在学习法律方 面、在遵守法律方面、在依法 维权方面、在思想道德方面的 具体行动 2.引导学生作好成果展示(尽 量关注更多学生)并点评
学生成果展 示(做法写 在过关本上 并幻灯展 示)
1. 展示卢梭的 名言
1.学生思
2. 图片:杜绝旅游中的不文明 考、小组合
行为仅仅靠法律行吗?
作讨论 分
3. 辨一辨:法治时代是否要提 享交流心得
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与体会。
4. 课外拓展阅读:依法治国和 2.并选代表
以德治国相结合
发表本组的
四、怎样树立 5. 普法进校园的图片
观点。
法律信仰? (养 能力
二、怎样学会 依法办事?(7 分钟)
三、树立法律 信仰的原因 (4 分钟)
1、展示青少年法律淡薄的数据 2、你怎么看待 7 岁的小学生骑 行共享单车? 3、探究与分享:小宇应该怎么 做?为什么?(请从下面的做 法中选择并说明理由。) 4、展示向居委会、妇联、当地 公安机关报案寻求帮助的事例 5、展示遭到破坏的共享单车图 片、广场舞扰民的事例 6、教师点评并展示知识点:依 法办事,就要树立法律意识; 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 法规;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 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尽量关注更多学生) 1、 展示公务员向宪法宣誓的
通过梳理知 识点,帮助 学生形成知 识体系。 培养学生判 断思维能力 和概括问题 的能力以及 解决问题的 能力
小试 牛刀 我练 我行
课堂练习(5 分钟)
展示练习题,教师点评、指导解 题方法。
1.学生自主 思考,完成 练习题 2. 小组互 评互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探究感悟
1. 1.学会依法办事的必要性(原因)P101①
展示课件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的尊崇和遵守。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活动二:小宇爸爸家暴
听案例,答问题:结合P101第1个“探究与分享”
1.你认为小宇爸爸的行为是否违法?
课堂小结
教师寄语: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对法律要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聆听,
思考
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知道要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为建设法治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
4.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在深化法治校园创建活动中,要求同学们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下列同学的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按照交通标识骑行自行车
②刻划、涂污国家名胜古迹
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④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建设法治中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因此,未成年人应该()
导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理解
教材再开发,图片、音频频引学生注意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开发,行动、音频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感悟
法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重点
1.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2.树立法治意识的做法

《我们与法律同行》示范课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我们与法律同行》示范课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2.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树立法治意识”。

本目主要帮助学生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并自觉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的认可、尊崇、遵守和服从法律。

本目主要讲述了三层意思。

其一,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

其二,法治意识的内涵。

其三,青少年要学会依法办事。

第二目“学会依法办事”。

本目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并学会依法办事。

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

其一,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

其二,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

其三,依法办事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其四,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1.树立法治意识并理解其重要性。

2.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

3.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4.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树立法治意识并理解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五、课堂练习1.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我们青少年应该( D )①树立法律信仰,增强法治意识②学会依法办事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④做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至12岁,明确在“特定情形、特别程序”前提下,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

这说明( C )①规范自身行为,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②青少年要依法自律,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国家权力机关推进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④青少年要增强自控能力,认清犯罪危害,预防犯罪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近年来,外卖队伍不断壮大,为了能准时送餐,部分外卖小哥逆向行驶、超速行驶、闯红灯……成为交通事故的高发群体。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 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素养目标】1.通过交流法治中国的建设,体会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政治认同)2.通观点辨析,掌握依法办事的要求,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法律观念)3.通过观看视频以及自主学习,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1.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2.做到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合理表达诉求【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选取歌曲、图片及视频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2.问题讨论法——结合情景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典型案例法——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典型案例,通过思考、讨论,从而树立法治观念,并内化为自身素质。

【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歌曲欣赏——《大家都守法》。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那这首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歌词?【我们都守法,幸福又安康】【学生回答】老师抓住要点,出示本节学习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设计意图】播放歌曲,渲染气氛,为导入新课做好铺垫环节二:讲授新课探究一:树立法治意识活动一:感受法治的作用师: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具备哪些法律素质,才能成为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到的内容。

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镜头下法治中国建设新气象的四幅图片。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是十八大习主席提出的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新16个字方针。

请同学们运用你的经验,结合四幅图片,说一说: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积极作用?(你也可以挑选其中的一幅图片来说说它的作用?)生: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的幸福。

【设计意图】本活动帮助学生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角度,感受法治的作用,思考在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七年级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七年级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七年级我们与法律同行授课方案1授课解析【授课目的】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奉,学会依法做事能力目标经过理解依法做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做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做事;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成立法律信奉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进者;经过用法律知识解析简单的案例,培育学生判断思想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依法做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做事;懂得要成立法律信奉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重点难点】授课重点:学会依法做事。

授课难点:成立法律信奉。

2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法治昌明则国泰民安,法治废弛则国乱民怨。

”想一想:法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总结: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依靠每个人对法律的敬爱和遵守。

作为现代公民要成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怎样依法做事、怎样成立法律信奉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商议的问题。

二、新课解说目标导学一:学会依法做事活动一:遵守纪规情况一: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 1 公里”的难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或很多!图为小学生骑行共享单车。

问题:你怎么对待这一行为?提示:这是不安全的行为,也是违反罪律的行为。

结论:因为没有遵守纪律,得不到幸福的保障,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推行条例》第 72 条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定年满 12 周岁。

情况二:近来,针对共享单车的破坏、私占、诈骗等各种不端行为频出。

思虑: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结果?结论:碰到道德的训斥,法律的处罚等。

问题:这两则案例给我们哪些共同的启示?教师总结:共享单车目前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使用者的守纪意识和守纪行为。

法律是所有行为的底线。

依法做事,要成立法律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篇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我们与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对法律的认识相对较浅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法律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的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他们在生活中能自觉遵守法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培养他们遵守法律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院、警察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认识?”让学生自由发言,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如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接着讲解法律的作用,如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自己寻找实例。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一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

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5.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学生阅读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小宇家的事,探讨: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交流点拨:小宇应该找到社区或当地政府,由他们出面劝说并制止爸爸的暴行,也可请求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妈妈的合法权益。

探究二:用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学生阅读教材P101下面探究与分享,中学生晓程如何应对不法侵害,探讨: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交流点拨:晓程可以告诉父母、老师,也可以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因为当我们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忍气吞声,不能纵容违法犯罪行为,而应通过合法的途径使问题得到解决,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七年级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能力目标通过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法治昌明则国泰民安,法治废弛则国乱民怨。


想一想:法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总结: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依靠每个人对法律的
尊崇和遵守。

作为现代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怎样依法办事、怎样树立法律信仰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学会依法办事
活动一:遵守法规
情景一: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1公里”的难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图为小学生骑行共享单车。

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一行为?
提示:这是不安全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结论:因为没有遵守法律,得不到幸福的保障,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情景二:近来,针对共享单车的破坏、私占、诈骗等各种不端行为频出。

思考: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
结论: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惩罚等。

问题:这两则案例给我们哪些共同的启示?
教师总结:共享单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使用者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

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

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之规定: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破坏更加严重者,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5条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予以定性。

活动二:你说我说
网友言论:共享单车余额不能退款,要怎么维权?
引导: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恶治暴,必要时通过法治的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利益。

教师总结:培养习惯
依法办事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目标导学二:树立法律信仰
活动三:谈古论今——孝公之问
2000多年前,秦孝公励精图治,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有一天,秦孝公问商鞅:这些制定出来的法律,如何让老百姓遵守呢?这一问被当代学者称为“孝公难题”或“孝公之问”。

要解决“孝公难题”,让“纸上的法”变成“现实的法”,治本之策、当务之急就是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

(教材P102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宣扬宪法的权威,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

教师讲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特别强调:法律至上。

活动四:漫画解读
问题:这两幅讽刺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
提示:漫画反映了一些人法律至上意识明显不足,遇事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这是缺乏法律信仰的现象。

活动五:法治与道德
(教材P102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教师归纳: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学会依法办事;认识了要树立法律信仰;明白了法治与道德的关系。

我们今后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法小公民。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多、理论性强,问题都比较抽象、难懂,很多法律用语是学生第一次见到。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列举材料、案例分析等形式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在探究发现中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情感。

本节课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设计的活动多,可能与课堂的有限时间冲突,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合理地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避免前松后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