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圈模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答辩-支撑圈冲压模具设计CAD CAM
UG三维图形及CAM加工
一、落料拉深三维图
UG三维图形及CAM加工
二、冲孔切边模
UG三维图形及CAM加工
三、翻孔模
UG三维图形及CAM加工
CAM加工凹模
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收获了很多, 如下:
可以熟练运用AUTO CAD和office软件 的基本功能,以及UG NX2的曲线造型功 能;
可以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的书籍来搜寻自 己所需要的东西;
这次设计让我明白了自己还存在很多 问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软件的使用 还不够熟练;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等
工艺方案的选择
方案(1)、(2)、均属于单工序冲压,其模具 结构简单、寿命长、制造周期短、投产快,而且 对于刚刚设计模具的新手都是比较合适的。方案 (3),(4)均采用不同的复合,(4)优点是: 工序集中,生产效率有所提高,需要模具、压力 机和操作人员较少,制造相对周期长。方案(3) 生产力高,可实行自动化生产,劳动强度低。但 此类模具结构复杂,设计困难,在安装、调试、 维修较困难,制造周期较长,适合于大型企业生 产。 综上所述,最终采用方案四。
行业背景
模具的应用极为广泛,大量生产 的机电产品,如汽车、自行车、 缝纫机、照相机、电机、电器、 仪表等,以及日用器具的制造都 应用大量模具。总之,模具的使 用大到航天军工,小到精密电子 器件。
产品介绍及工艺分析
本产品是由材料08钢,厚度为 1.5mm制成。在工作时受力均匀, 保证轴线垂直端面起支撑作用。
支撑圈冲压成形模具CAD/CAM
导 师: 答辩人: 专 业:
论文框架
一、行业背景 二、产品介绍及工艺分析 三、工艺方案的选择
3
四、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4
支撑板零件模具的设计
( )考 虑到模 具强 度 ,在 冲裁 阶 段决 定将 冲孔 、 1
切 边 、落 料分成 3个 工位 完成 。 ( ) 将 冲裁 凹模 集 中在 一 块模 板上 ,使 整 副模 2 具 结构 紧凑 。 ( ) 采用 双侧 刃进行 定距 ,步 距 3 rm。这 样做 3 6 a 的好处 是 条料 宽 度要 求 不 严 格 ;省 去 挡 料 销 ;操 作
跳 步模 结构 如 图 3所示 。其 特点 如下 :
计 方便 ,这 里 我们 采 用 的是 分 离 式 ,使 用 螺 钉 和 圆
柱 销将 导料 板 直 接 固定 在 凹 模板 上 ,导料 板 之 间 的 距 离大 于条料 的宽 度 0 0 m . 5 m。
4 .弯 曲模 结构 特点
弯 曲模结 构如 图 4 示 。其特 点如下 : 所 ( ) 凹模 采用 镶 拼 式 ,凹模 型 腔 由 ( 曲 凹模 1 弯 3 、弯 曲凹模 4和 凹模 板 l )3 零 件 组 成 。这种 结 5 个 构使零 件 的 加 工 方 便 ,降 低 了模 具 加 工 难 度 ,方 便
模具制造未使用高精度加 工设备 ,仅使用普通
块走 丝线切 割机 J -凸 凹模 及 固定 板 和卸 料 板 型孔 , jv n
故 成本 较 低 ,现 已投 入 生 产 。经 生产 实践 证 明 ,此
用 双侧 刃 进 行 定位 ,控 制 条 料 的 步 距 精 度 。设 计 要 点 :侧 刃长 度 等 于 条 料 的 送 料 进 距 ,侧 刃 属 于切 边
7 .卸料 板
£
毒
3 上模板 .
4 .上垫板
5 .固定板 6 .橡胶垫
支撑圈冲压模具设计
支撑圈冲压模具设计1.引言支撑圈冲压模具是一种专门用于生产支撑圈零部件的工具。
在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中,支撑圈被广泛应用于底盘系统,用于加强车身结构的稳定性和刚性。
支撑圈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对于保证支撑圈零部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支撑圈冲压模具设计的相关知识。
2.支撑圈冲压工艺支撑圈冲压工艺包括模具结构设计、工艺参数选择和冲压工艺规程等内容。
在模具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支撑圈的形状和尺寸,选用合适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下模、顶针、导向柱等。
工艺参数选择包括冲床的压力、速度和行程等参数,以及模具的间隙和冲头的尺寸。
冲压工艺规程则包括模具的安装调试和冲压过程中的操作要求。
3.支撑圈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支撑圈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上模、下模、顶针、导向柱、导向板和底板等。
上模用于支撑圈的成型,下模用于支撑圈的定位和成型,顶针和导向柱用于定位支撑圈的位置,导向板用于辅助支撑圈的成型,底板用于支撑模具的结构。
4.冲压模具的选材和热处理支撑圈冲压模具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以保证模具的强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材料有优质合金工具钢和优质碳结构钢,其硬度需达到HRC48-52、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淬火和回火,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5.模具的加工和装配支撑圈冲压模具的加工主要包括车削、铣削、磨削和电火花加工等工艺。
加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模具的尺寸和形状的精度,以及模具表面的光洁度。
模具的装配包括上模、下模、顶针、导向柱和导向板等零部件的装配,以及模具的调试和检验。
6.冲压模具的使用与维护支撑圈冲压模具的使用应按照工艺规程进行,要注意模具的安装和调试,以及冲压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模具的维护包括定期检查、清洁、润滑和更换磨损部件等。
同时,对模具的储存和保养也十分重要,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7.总结支撑圈冲压模具设计是保证支撑圈零部件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
设计者需要综合考虑支撑圈的形状和尺寸,选用合适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进行精确的加工和装配,以及进行科学的使用和维护。
塑模支撑盘设计说明书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汽车工程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设计题目:塑料支撑盘学号:设计人:指导老师:前言塑料模具课程设综合实训是在具备了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塑料模具设计,机械与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等必要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次课程设计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相对较难,模具结构相对复杂,对我们初学模具设计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考验。
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本次设计以支架注塑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分析,最后是模具的设计计算等一系列模具设计的所有过程。
能很好的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
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使用了AutoCAD、UG等软件。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目录汽车工程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 (1)设计题目:塑料支撑盘 (1)学号: (1)设计人: (1)指导老师: (1)前言 (1)1.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4)1.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5)1.2.1塑件的分析 (5)1.2.2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5)1.2.3塑件的表面质量分析 (5)1.3明确塑件生产批量 (5)2.注射机型号的选择与校核 (5)2.1 估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6)2.2注射机的工艺参数如下表: (6)2.3注射机参数校核 (7)3. 确定模具结构及模架选择 (8)3.1确定成形方法 (8)3.2确定型腔数量及布局形式 (8)3.3分型面的设计 (9)3.3.1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9)3. 4 浇注系统的设计 (10)3.4.1浇注系统的形式 (10)3.4.2主流道的设计 (10)3.4.3分流道的设计 (11)3.4.4浇口设计: (12)3.5脱模机构设计与选择 (12)3.5.1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12)3.5.2塑件推出的基本方式选择 (13)3.5.3.确定脱模方式 (13)3.6选用标准模架: (13)4.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4)4.1 凹模设计: (14)4.2凸模的结构设计: (14)4.3结构与辅助零部件设计: (14)4.3.1导柱的设计: (14)4.3.2导套的设计: (15)5.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5)5.1型腔尺寸的计算 (17)5.2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厚度计算: (18)6.冷却系统 (18)7. 模具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19)7.1 模具的特点: (19)7.2 模具的工作过程: (19)8.填写工艺卡片 (20)附图 (21)设计小结 (26)参考文献 (27)1.塑件的工艺分析1.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化学和物理特性 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
支撑圈冲压模说明书
目录一、冲压件综合分析................................ . (2)1、零件图分析 (2)2、冲裁工艺及拉深工艺的审查 (2)二、零件的排样 (3)1、确定修边余量 (3)2、计算毛坯直径 (4)3、计算相对厚度 (4)4、冲裁的排样 (4)5、搭边的计算 (4)6、材料的利用率 (5)三、工艺方案的确定 (6)1、工艺方案的分析 (5)2、工序的组合和顺序确定 (5)四、主要参数设计计算 (6)1、冲裁方式及冲压力的计算 (6)2、拉深次数及拉深力的计算 (7)3、压力机的选择 (8)五、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 (8)1.1落料凸、凹模双边间隙 (8)1.2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8)2.1拉深凸、凹模单边间隙 (9)2.2 拉深工件零件结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9)3、模具部件结构设计 (10)六、设计体会 (13)七、参考文献 (14)一、冲压件综合分析1、零件图分析设计题目:支撑圈的拉伸模 原始数据零件名称:支撑圈 生产批量:大批量材 料:08钢,厚度t=0.5mm 零件简图:如图所示零件图2、冲裁工艺及拉深工艺的审查⑴材料:该冲压件的材料为08钢市碳素工具钢,具有良好的可拉深性能。
制件精度要求不高,根据技术要求,由冲裁和拉深即可成型。
⑵零件的拉深工艺性分析:这是一个不带底的阶梯零件,其尺寸精度、各处的圆角半径均符合拉深工艺要求。
该零件为轴对称旋转体拉深件,变形均匀,模具加工工艺性最好。
该零件形状比较简单,可以采用落料-拉深成阶梯和底部冲孔的方案加工。
但是能否一次拉伸达到零件所需要求,需进行计算。
参照冲压手册确定合理的修边余量。
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由图知工件底部圆角半径mm R 5.1=,所以取拉深凹模的圆角半径mm t Rd 5.15.033=⨯==。
而mm Rd Rp 5.1~9.0)1~6.0(==,现取其为mm 5.1。
这个数值满足拉深件对凸模以及凹模对其圆角半径大小的要求。
支撑轴工艺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支撑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二、完成的内容:(1)零件图一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一套(3)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三、初始资料:零件图样、生产纲领、(单件小批量)、生产条件(在工厂中,利用现有的机床及工艺装备进行加工生产)。
班级:xxxxx学生:xxxx指导教师:xxxx目录一、前言 0二、生产类型的确定—单件生产 (2)三、零件的分析 (1)3.1、零件的功用 (1)3.2、零件的工艺分析 (3)四、工艺规程的设计 (4)4.1、毛坯的种类——圆钢 (4)4.2、基准的选择 (4)4.3、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方案分析 (4)五、设计心得体会 (6)六、参考文献 (6)附件:零件图纸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一套一、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全面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今年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课程设计说明书是课程设计总结性文件,作为零件加工的重要依据,它根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材料的选择,结构分析等需求而编写的文件。
课程设计的零件——支撑轴,在装配中对轴起到连接、定位、支撑的作用。
分析零件的尺寸、形状、结构特点、结构公益性,从而进行毛坯材料的选择,加工路线的分析。
我个人的感想是,希望经历了这次课程的设计,对自己的将来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通过这次课程设计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的不完善,实践能力的缺乏,设计之中不免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二、生产类型的确定—单件生产依据零件的生产纲领和零件的重量(5.8公斤),且为数控车铣床铣头而加工的,是专用设备的制造,所以该零件为单件生产。
三、零件的分析3.1、零件的功用支撑轴是数控车铣加工机床附件万能铣头上的一个零件,该零件与另一侧支撑轴共同支撑万能铣头的摆动体,使万能铣头的主轴随摆动体摆动至铣头需要的主轴加工角度,实现不同角度的加工,该件作用是连接、定位、支撑。
支撑板零件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
支撑板零件模具设计
材料:Q235A
厚度:2mm
批量:大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技术参数):
1.冲压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排样设计与计算
3.总体方案分析与设计
4.冲压工艺计算及模具关键结构设计、计算
5.冲压设备选用
6.绘制模具总装配图和模具零件图
7.编写设计说明书
主要参考资料:
1.李奇涵主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成虹主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欧阳波仪编著.现代冷冲模设计应用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4.王卫卫主编.材料成形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杨玉英主编.实用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4.。
支撑连接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1
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一、设计课题及设计任务书 (2)1.1 设计课题 (2)1.2模具设计的基本作用 (2)1.3模具设计的基本内容 (3)1.4 设计任务书 (4)二、工艺方案分析及确定 (5)2.1 零件的工艺分析 (5)2.2 工艺方案的确定 (5)2.3 排样的确定 (6)三、落料工艺设计与计算 (8)3.1 冲压力与压力中心的计算 (8)3.2压力机的选择 (9)3.3压力机的主要参数为 (9)3.4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0)3.5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1)四、主平面上的冲孔模设计与计算 (16)4.1冲孔冲裁工艺性分析 (16)4.2冲孔工艺方案的确定 (17)4.3工件冲孔模结构形式的确定 (18)4.4冲孔工艺参数计算 (18)4.5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9)4.6冲孔零部件的设计 (20)五、弯曲模的设计 (26)5.1弯曲变形过程的特点 (26)5.2弯曲冲压的工艺分析 (27)5.3.弯曲工艺方案的确定 (27)5.4弯曲工艺计算 (28)5.5弯曲力的计算机压力机的选择 (28)5.6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计算 (29)5.7压力机参数校核 (31)六、弯曲面的冲孔模具设计与计算 (32)6.1冲孔冲裁工艺性分析 (32)6.2冲孔工艺方案的确定 (33)6.4冲孔工艺参数计算 (34)6.5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35)6.6冲孔零部件的设计 (36)七、致谢 (40)八、参考文献 (40)模具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单工序模是指只有一个工位,只完成一道工序的冲模,它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伸模、翻孔模和整形模等。
单工序模是一种简单、精密的冲压模具,高精度和高寿命等优越性,适用于各种冲压行业的生产。
单工序模模涉及冲压成形理论、冲压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以及模具材料中的许多关键技术。
因此,从技术综合方面对单工序模进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支撑圈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计算说明 (2)
一、引言 (2)
二、工艺分析 (3)
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6)
四、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6)
五、必要的尺寸计算 (6)
六、选定设备 (13)
七、有关模具的设计计算 (14)
八、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5)
九、模具零件的加工 (15)
十、模具的装配 (16)
十一、冲孔模的工艺分析 (17)
十二、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9)
图1—1
二、工艺分析
这是一个不带底面的内孔翻边件,零件是形状对称,无凹陷或其他形状突变,属于典型的板料冲压件。
零件外形上只有底面外径有公差要求,。
该零件形状比较简单,尺寸小。
初步确定其生
参考文献
[1] 自编. 冲模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广东工业大学,2008.
[2] 自编. 冲模图册. 广东工业大学,2008.
[3] 姜奎华主编.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4] 罗益旋主编. 最新冲压新工艺新技术及模具设计实用手册[M]. 长春: 吉林出版发行集团, 2004年.
[5] 李体彬编著.冲压成形工艺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3
[6] 彭建声编著.冷冲压技术问答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7。
支撑圈模具设计说明书
支撑圈模具设计说明书支撑圈模具设计说明书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说明支撑圈模具设计的细节和要求,以确保设计符合需求并满足相关标准和法规。
2:范围2.1 产品描述支撑圈模具是用于制造支撑圈的工具,支撑圈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中的设备和机械装配过程中。
2.2 目标受众本文档的目标受众包括设计师、工程师和制造商,以及任何参与支撑圈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相关人员。
3:设计要求3.1 尺寸和材料支撑圈模具的尺寸必须与最终产品的尺寸一致,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和制造。
材料选择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并考虑产品使用环境和要求。
3.2 结构和构造支撑圈模具应采用合适的结构和构造,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模具应易于安装和拆卸,并能够容易地调整和维修。
3.3 操作和控制支撑圈模具设计应考虑操作和控制的方便性。
设计应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说明,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地使用模具,并且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3.4 其他要求根据实际需求,支撑圈模具设计可能还需要满足其他特定的要求,例如防护措施、适应特殊环境等。
4: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4.1 支撑圈模具设计图纸4.2 材料清单4.3 装配和安装说明4.4 操作手册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模具模具是制造过程中用于制造产品的工具或机器。
它包括形状复杂的金属组件或塑料组件,用于生产具有相同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5.2 支撑圈支撑圈是一种用于提供支撑和固定的环形构件。
它常用于各种设备和机械装配中,以保证安全和稳定性。
6: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支撑圈模具设计的要求和细节,包括尺寸和材料、结构和构造、操作和控制等方面。
附件部分提供了支撑圈模具设计图纸、材料清单、装配和安装说明以及操作手册。
根据法律名词及注释的说明,本文档提供了相关术语的解释和理解。
支撑座塑件课程设计
支撑座塑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支撑座塑件的基本概念,掌握其作用与分类。
2. 学生能掌握支撑座塑件的制作工艺,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要求。
3. 学生能了解支撑座塑件的材料特性,理解不同材料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支撑座塑件的简易设计与制作。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支撑座塑件的检测与评估方法。
3. 学生能运用团队协作,完成支撑座塑件的创意设计及制作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支撑座塑件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细节与规范。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尝试新方法,勇于突破传统思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支撑座塑件的概念与作用- 引导学生了解支撑座塑件的定义,探讨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2. 支撑座塑件的分类与制作工艺- 介绍支撑座塑件的分类,分析各类支撑座塑件的制作工艺。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3. 支撑座塑件材料特性- 讲解不同材料在支撑座塑件中的应用,分析各种材料的优缺点。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4. 支撑座塑件设计与制作-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支撑座塑件的简易设计和制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5. 支撑座塑件检测与评估- 教授学生如何对支撑座塑件进行检测与评估,确保产品质量。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6. 创意设计及制作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完成支撑座塑件的创意设计及制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支撑座塑件的概念与作用第二课时:支撑座塑件的分类与制作工艺第三课时:支撑座塑件材料特性第四课时:支撑座塑件设计与制作(上)第五课时:支撑座塑件设计与制作(下)第六课时:支撑座塑件检测与评估第七课时:创意设计及制作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支撑座塑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材料特性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支架弯曲模具设计说明书 精品
第1章绪论近几年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模具质量、模具寿命明显提高,模具交货期较前缩短,模具C A D/C A M技术也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1.1国内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1.1国内模具的现状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机、家电和通信等行业零部件的成形。
由于冲压工艺具有生产率高,能成形复杂零件,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在某些领域已经取代机械加工,并正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预测到本世纪中,机械零部件中60%的粗加工,80%的精加工要由模具来完成。
因此冲压技术对发展生产、增加效益、更新产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经调查,全国模具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分布情况大致如下: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工艺过程实施,产品质量检验和监督工作的人员占总数的42%;其次是具体生产设备的操作,模具的制造、调试和维修,从事这类工作的是智能型操作人员,占总数的26%;三是从事生产组织,技术指导和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占总数的14%;四是从事模具营销工作和售后技术服务的人员,占总数的9%;五是个体、行政管理人员,占总数的9%。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已从机床工业中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而且其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的产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模具工业发展十分迅速;近年来,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约有17000多个模具制造厂点,从业人数60多万;2001年中国模具工业总产值达320亿元人民币,中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高的要求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着中国模具工业更快地发展。
2001年中国大陆制造业对模具的市场需求量约为430亿元人民币;今后几年仍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对于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需求的增长将远超过每年10%的增幅。
线圈支架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目录 (1)1.塑件的材料及结构分析 (3)1.1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3)1.1.1结构分析 (3)1.1.2尺寸精度分析 (3)1.1.3表面质量分析 (4)1.1.4计算塑件的体积和重量 (4)1.1.5塑件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 (4)2.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5)2.1型腔数目的确定 (5)2.2型腔的分布 (5)2.3分型面的设计 (6)2.4浇注系统设计 (6)2.4.1 主流道 (7)2.4.2 分流道设计 (7)2.4.3 浇口形式及位置的选择 (8)2.4.4 剪切速率的校核 (9)2.4.5 主流道剪切速率校核 (9)2.4.6 浇口剪切速率的校核 (10)2.5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10)2.5.1 定模的结构设计 (10)2.5.2 动模的结构设计 (10)3.抽芯系统设计 (11)3.1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 (11)3.2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12)4.1型腔和型芯工作尺寸计算 (14)4.2型腔侧壁厚度计算 (14)4.3模具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计算 (15)4.3.1 塑料熔体释放的热量 (16)4.3.2 高温喷嘴向模具的接触传热 (16)4.3.3 注射模通过自然冷却传导走的热量 (16)4.4.1 由锁模力选定注射机 (18)4.4.2 最大注塑量的校核 (18)4.4.3 锁模力的校核 (18)4.4.4 塑化能力的校核 (19)5. 绘制模具总装图及动作原理 (20)6.总结 (22)7.参考文献 (23)1.塑件的材料及结构分析1.1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1.1.1结构分析见零件图,该零件总体形状为圆形。
尺寸如图1.1;上表面有一个圆滑曲面。
就此看来,模具设计时无须设置复杂机构,该零件属于中等复杂程度。
塑件图1.11.1.2尺寸精度分析技术要求中提出该塑件的尺寸公差IT3(SJ1372-78)。
由以上分析可见,该零件的尺寸精度中等偏上,对应的模具相关零件的尺寸加工可以保证。
支撑板课程设计说明书1 2
摘要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广泛的基础工艺装备。
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性、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本设计课题是支撑板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主要包括落料冲孔复合模及其弯曲模设计。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支撑板落料冲孔复合模及其弯曲模的设计步骤过程。
支撑板复合模采用倒装式结构,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生产效率高优点。
该部分设计包括了对支撑板的冲裁工艺性分析;工件的排样与搭边计算;冲压力及冲压中心的计算;对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如冲裁间隙的选择、凸模、凸凹模和凹模刃口部分尺寸计算,结构尺寸的确定;对模具标准件的选用分析,目前,模具零件大多已经标准化,设计时选用标准件,如模架主要零部件,导柱、导套、上下模座、弹性元件等。
根据冲压力的计算进行了压力机的选择。
弯曲模的设计与复合模的设计类似,弯曲模结构上略为简单。
这部分设计内容包括支撑板弯曲工艺分析;弯曲力计算;对弯曲后工件弯曲回弹量计算;弯曲模主要零件的设计,即凸模和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结构尺寸的设计。
对模具标准件的选用分析,如模架主要零部件,导柱、导套、上下模座、垫板、固定板等。
关键词:冲压工艺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弯曲模设计AbstractDie industrial production is the use of broad-bas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Mold parts demonstrated by the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complexity, high consistency, high productivity and low consumption of other processing methods can not be compared. Die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level of a country's level of the important manufacturing standards and to a large extent determine the quality, effectiveness a nd capability to develop new products. The design issue is support plate parts stamp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including blanking punching and bending die compound die design.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support plate blanking of punching and bending die-step process of design.S upport plate of a flip-style structure, easy to operate with safe, high-productivity advantage. The design includes some of the support plate blanking of the analysis; parts of the layout and take-calculated and ram-pressure center of the calculation; Die major parts of the design, such as punching gap choice, punch, Tuao Mould and Die edge of the size, structure size to be confirmed; die on the selection of standard parts, at present, most of mold parts have been standardized, the de sign criteria of selection, such as die-main parts, I.-I. Case, - Block, from top to bottom, flexible components,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pressure presses a choice.Bending Die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a similar model, slightly bending die on the simple structure. This part of the design include support plate bending process analysis; bending of the calculation; bending after the rebound in terms of bending the workpiece; bending die major parts of the design, that is, punch and die work of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ize, structure size of the design. Die standard part of the selection of major components such as die-I.-I. Case, from top to bottom-Block, Dianban the fixed plate, and so on.Keywords: Stamping Process Blanking Piercing Design of Piercing Compound mold Design of Bending mold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零件工艺分析及确定工艺方案 (1)1.1产品零件图 (1)1.2 零件材料性能分析 (1)1.3工件工艺分析 (1)1.3.1 冲裁结构的工艺性 (1)1.3.2 弯曲结构的工艺性: (2)1.4工艺方案的确定 (3)2冲孔落料模设计及计算 (3)2.1半成品零件图 (3)2.2工件工艺分析 (3)2.3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4)2.4 排样计算 (4)2.4.1 搭边值的确定: (4)2.4.2 条料长度的确定: (5)2.5 确定材料的利用率 (5)2.6计算冲裁力 (6)2.7计算压力中心 (7)2.8 压力机的选用及校核 (10)3 冲孔落料模零、部件结构设计 (11)3.1 凸、凹模结构设计 (11)3.1.1 凸模 (11)3.1.2 凹模 (14)3.1.3凸、凹模工作尺寸计算 (16)3.2 定位形式与结构设计 (17)3.2.1 设计原则 (17)3.3.2定位零件机构与应用 (18)3.3 卸料结构设计 (18)3.4复合模导向、安装和有关零、部件 (19)3.4.1 导向 (19)3.4.2结构件与安装 (19)3.4.3模具自制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21)4 弯曲模设计计算 (22)4.1弯曲力的计算及压力机的选择 (22)4.1.1 弯曲力的计算 (22)4.1.2 弯曲用压力机的额定压力的确定 (22)4.2 弯曲件的回弹 (22)4.3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 (23)4.3.1 凸、凹模间隙 (23)4.3.2 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与公差 (23)4.4 弯曲模零件总体尺寸的确定 (23)4.4.1 凸、凹模尺寸 (23)4.4.2 上、下模座尺寸 (24)4.4.3 紧固件选用 (24)4.4.4模具自制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24)5 模具装配 (24)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设计计算说明 (2)
一、引言 (2)
二、工艺分析 (3)
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6)
四、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6)
五、必要的尺寸计算 (6)
六、选定设备 (13)
七、有关模具的设计计算 (14)
八、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5)
九、模具零件的加工 (15)
十、模具的装配 (16)
十一、冲孔模的工艺分析 (17)
十二、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9)
图1—1
二、工艺分析
这是一个不带底面的内孔翻边件,零件是形状对称,无凹陷或其他形状突变,属于典型的板料冲压件。
零件外形上只有底面外径有公差要求,。
该零件形状比较简单,尺寸小。
初步确定其生
参考文献
[1] 自编. 冲模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广东工业大学,2008.
[2] 自编. 冲模图册. 广东工业大学,2008.
[3] 姜奎华主编.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4] 罗益旋主编. 最新冲压新工艺新技术及模具设计实用手册[M]. 长春: 吉林出版发行集团, 2004年.
[5] 李体彬编著.冲压成形工艺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3
[6] 彭建声编著.冷冲压技术问答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