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散佚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散佚的原因
1.保存介质的缺乏和不易长期保存的结果。
书写介质的不理想,导致大量先秦文献散佚。
后来纸被发明出来,但是纸也不易保存,同时由于古代传播文字的工具不够完备,书籍全靠手写,如有一种删繁存简足以概括多种内容的书籍出现,便会抛弃其他各家的图书。
2.战乱和兵燹的破坏。
首先是秦始皇焚书。
到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这是书的第二次厄运。
“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兢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滕囊”,这是书的第三次厄运。
属刘石乱华,京华覆灭,朝章阙典,从而失坠”,这是古籍的第四次厄运。
北周攻破江陵,萧绎将所有书籍焚烧于外城,此为第五厄。
宇文化及、王世充兵役,损失大半,造成了书的第六次厄运。
唐朝大量图书“俄顷悉灰于安、史”,是为第七厄。
唐代文宗时有书十二库,五万多卷,昭宗被朱温逼迫迁都洛阳,旧存书籍“荡然无存”,成为第八厄。
宋徽宗有书七万多卷,及金人破汴京,太清楼、秘阁所置之三馆书及天下州府图,为之一空,造成史籍的第九次厄运。
南宋书籍将近六万卷,元军破临安“,封书库,收史馆礼寺图书,及百司符告敕”,造成史籍的第十次厄运此“十厄”之中,九厄是由战火造成史籍的散佚和破坏。
3.近现代外国列强侵略的影响。
伴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一些居心叵测的外国学者也以游历、访问、考察、探险和传教为名,深入我国内地对古籍大肆搜购并将其运到国外。
例如有名的敦煌石室的写本、刻本古书,是我国的文化宝藏。
但是英国的斯坦因和法国的伯希和先后来到敦煌“,各得六朝及唐五代宋初人所画卷子至夥,正与汉晋简牍同时发见,斯坦因二次来游之日也……斯氏已得三四千卷,伯氏所得约六千卷,并有古梵文、古波斯文及突厥、回鹘诸国文字无算,俱携之以去”。
据调查所得,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有七千卷左右,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有四千卷左右,日本则有两千卷左右。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近代史上并不鲜见。
4.统治阶级加强思想文化统治的恶果。
自秦始皇始,历代帝王大都重视加强中央集权,至明清君主
专制达到顶峰。
而集权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思想文化的专省图书馆付之一炬。
我国学者柳亚子先生有志于述南明史,积累了大批史料,日军占领香港时,全部损失。
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5.个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古人著书藏书的动机和指导思想非常复杂,古代儒家重要的典籍如《尚书》、《诗经》和《春秋》等,固然为后人保存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但也由于受编辑者的指导思想影响,许多珍贵的材料在编辑的过程中被丢弃了。
司马迁认为“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形成了后来的诗三百。
班固认为《,书》也是孔子编订的“,故《书》之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刘知几亦认为“至孔子,观书于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乃
删其善者,定为《尚书》”。
至于《春秋》,孔子则以鲁史旧文,用的是“笔削”的方法。
无论这些典籍是否均由孔子删定,它们都受到了大规模的删减是肯定的。
所删内容当然基于作者的个人观念,如孔子著春秋,就是想借“微言大义”使“乱臣贼子惧”,另外,在古代还存在重德轻艺的思想,使人们对涉及技艺方面的书籍不够重视,导致了这类书籍的灭亡。
个人思想观念对书籍存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讨论起来极其复杂,除上所论,张舜徽还提到“由于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重视文词,鄙弃朴学,对于朴实说理的书籍容易疏忽,从而促使这一类图书的散失”,再者“由于藏书家过分看重书籍,深闭固拒,不肯借人阅览,以致湮没散佚”。
6.保管不善,水火虫蛀等自然灾害,也使不少典籍残缺损失。
纸出现于西汉前期,后东汉蔡伦进行改进,至魏晋六朝完全取代了竹木简和缣帛。
纸是一种非常方便的书写介质,具有成本低、寿命长的优点,不过其缺点也显而易见,虫蛀、火灾、腐蚀都极容易造成书籍的毁坏。
7.质量低劣之书往往被淘汰消亡,由于作者时代,阶级,等种种原因。
由于事物不断向前发展,重修图书盛行,造成了原书的散失”。
金毓黻曾说“刘宋以前,后汉史有九家,自范晔《后汉书》成,而九家之书皆废。
又如唐以前晋史有十八家,唐太宗官修之《晋书》成,而十八家之书皆废,陈寿《三国志》未成之前,三国之史,各有作者,不只一家,自陈书行,而诸家之书,日就湮废……晋代之十六国,亦各有史,流传
颇盛,后魏崔鸿本之,以作《十六国春秋》,诸国之史,即渐以湮废,而自宋以来,鸿之本书,亦不见著录”。
于书写介质的不足导致大量史籍的亡佚,在中国古代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