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转帖连载264)(全文完)
宋朝历史书籍推荐3篇
宋朝历史书籍推荐篇一:《宋史》《宋史》是中国古代四大史书之一,也是宋代历史最权威的正史,记述了自宋太祖建立大宋开始到南宋灭亡的近300年历史。
该书作者共有40人,耗时19年完成编写。
《宋史》共计500余卷,几乎对宋代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和评说,是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宋史》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尤以文学、历史、地理、医学、宗教等方面的记述详尽丰富。
这些内容的生动描述,不仅描绘了宋朝的社会生活风貌,也展现了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不断升华的文化底蕴。
此外,《宋史》还较全面地介绍了宋代的政治状况、军事制度、法律制度、经济特点、科技成就等方面的情况。
《宋史》在史料收集、编写与撰写等方面也进行了很好的创新。
对于脱离实际的断章取义、偏颇宣扬等行为,《宋史》作出了较客观、公正的处理,从而使这部史书更为可靠、具有参考价值。
因此,《宋史》成为研究宋朝历史重要参考书不足为奇。
总之,《宋史》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献之一,它不仅记录了南宋的兴衰历程,也记录了中国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篇二:《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是明代司马光的著作,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之一,也是《资治通鉴》的续篇。
该书叙事深入,评注精辟,是明代文人所推崇的一部历史名著。
该书主要记述了明朝中期至明朝末年的历史纪事,共22卷,记录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件和演变过程,也对明朝末年的忌讳政治和大明朝后期的天灾人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且细致的记录和分析。
相对于《资治通鉴》来说,《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时代更为近,史料更为丰富、详实。
司马光在《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编写中耗时极长,但所获得的史料和信息量也是极为丰富而价值高的。
尤其对唐代、宋代、元代的记述,更多反映了治国之道和文化的发展。
总之,《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一部具有研究价值的文献,能够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篇三:《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是清代史学家钱大昕所撰写的一部历史文献,也是《资治通鉴》的续篇。
《北符见闻录》《宋史 高宗纪》(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徽庙过河数日,宣谕曰:“我梦四日并出,此中原争立之众。
不知中原之民尚肯推戴康王①否?”臣曰:“本朝德泽在民,至深至厚。
今虽暂立异姓,终必思宋,幸宽圣念。
”又曰:“我梦想不妄,第记此梦”,出御衣衣衬一领,拆领,写字于领中,曰:“可便即真,来救父母。
”并押计九字,负缝如故,付臣。
徽庙圣训曰:“如见上奏,有可清中原之谋,急举行之,无以予为念,且保守宗庙,洗雪积愤。
”又宣谕曰:“艺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用宦官,违者不祥。
故七圣相袭,未尝易辙。
每念靖康中,诛罚为甚,今日之祸,虽不止此,要知而戒焉。
”徽庙又令奏上云:“恐吾宗之德未泯士众推戴时宜速应天顺民保守取自家宗庙。
若不协顺,记得光武未立事否?”(节选自《北符见闻录》) 材料二:昔少康复立而祀夏,宣王复立而继周,光武复立而兴汉,晋元帝正位于建邺,唐肃宗即位于灵武;宋传九世而徽、钦陷于金,高宗缵图于南京。
六君者,史皆称为中兴,而有异同焉。
高宗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也。
况时危势逼,兵弱财匮,而事之难处又有甚于数君者乎?君子于此,盖亦有悯高宗之心,而重伤其所遭之不幸也。
然当其初立,因四方勤王之师,内相李纲,外任宗泽,天下之事宜无不可为者。
顾乃播迁穷僻,重以群盗之乱,权宜立国,确乎艰哉!其始惑于汪、黄,其终制于奸桧,恬堕猥懦,坐失事机。
甚而赵鼎、张浚相继窜斥,岳飞父子竟死于大功垂成之秋。
一时有志之士,为之扼腕切齿。
帝方偷安忍耻,匿怨忘亲,卒不免于来世之诮,悲夫!(节选自《宋史·高宗纪》) 【注】①康王:指宋徽宗之子赵构。
在金兵北掳徽钦二宗后,赵构即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恐吾宗之德A未泯B士众C推戴D时E宜速应天F顺民G保守H取自家宗庙。
宋代笔记小说目录
宋代笔记小说目录001《册府元龟》002《太平御览》1000卷003《三朝北盟会编》004《太平广记》005《唐会要》006《容斋随笔》007《资治通鉴》胡三省音注 008《全宋文》009《容斋随笔》总集 (南宋)洪迈撰 010《夷坚志全集》宋洪邁 011《续夷坚志》(宋)元好问撰 012《唐会要》宋王溥013《爱日斋丛抄》宋?叶釐 014《百官箴》(宋)許月卿撰 015《北梦琐言》宋?孙光宪陈尚君再补016《北狩见闻录》宋?曹勋 017《北溪字義》(宋)陳淳 018《北苑别录》(宋)赵汝砺著 019《碧雞漫志》 [宋]王灼020《避戎夜话》(宋)石茂良撰 022《泊宅編》[宋]方勺023《步里客谈》宋?陈长方 024《采石瓜洲毙亮记》(宋)蹇驹撰 025《草堂詩話》 [宋]蔡夢弼集錄 026《晁氏客语》(宋)晁说之撰 027《朝野遗记》(宋)佚名撰 028《乘轺录》(宋)路振029《仇池笔记》 [宋]苏轼030《淳熙三山志》宋梁克家著 031《淳熙玉堂杂记》(宋)周必大撰 032《从驾记》宋?陈随隐033《翠微先生北征录》(宋)华岳著 034《大宋宣和遗事》宋?佚名著 035《东谷所见》(宋)李之彦撰 036《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 037《东坡志林》[宋]苏轼038《东巡记》宋?赵彦卫039《洞天清録》(宋)趙希鵠撰 040《都城记胜》(宋)灌圃耐得翁 041《独醒杂志》(宋)曾敏行042《对床夜语》宋?范晞文撰 043《番禺雜記》(宋)鄭熊撰 044《艮岳记》宋?张淏045《耕禄槀》(宋)胡錡撰 046《公是先生弟子记》( 宋)刘敞撰 047《官箴》南宋•吕本中048《广清凉传》(宋)释延一撰 049《归田录》〔宋〕欧阳修撰 050《海岳名言》,著,米芾 051《韩忠献公遗事》(宋)强至撰 052《鹖冠子》(宋)陆佃 053《鹤林玉露》宋罗大经 054《鹤山笔录》(宋)魏了翁撰 055《画继》《画继补遗》宋?邓椿 056《雞肋》(宋)趙崇絢撰 057《甲申杂记》宋?王巩058《建炎复辟记》南宋?佚名 059《建炎时政记》南宋?李纲 060《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宋]李心傳撰 061《江表志》北宋?郑文宝 062《江淮异人录》(宋)吴淑撰 063《江邻幾杂志》[宋]江休复著 064《江南別錄》[宋]陳彭年 065《江南野史》[宋] 龙衮066《角力记》北宋?调露子 067《金七十论》(宋)陈天竺三藏真谛译068《晋阳秋续》刘宋檀道鸾着 069《靖康稗史箋證》(宋)確庵、耐庵编070《靖康传信录》宋李纲 071《靖康纪闻》(宋)丁特起著 072《郡斋读书志》宋?晁公武 073《开封府状》宋•佚名074《开禧德安守城录》(宋)王致远撰 075《睽车志》[宋] 郭彖076《困学纪闻》宋王应麟 077《括异志》宋?张师正 078《揽辔录》宋?范成大079《麈史》宋]王得臣080《乐府指迷》[宋]沈义父 081《冷斋夜话》宋]释惠洪 082《醴泉笔录》宋?江休复 083《丽情集》宋?张君房084《梁公九諫》 [宋] 佚名 085《辽志》 (宋)叶隆礼著086《林间录》 (宋)释惠洪撰 087《林灵素传》(宋)赵与时 088《麟臺故事》[宋]程俱089《岭外代答》〔宋〕周去非撰 090《六一诗话》[宋]欧阳修 091《龙川别志》宋]苏辙092《龙川略志》宋]苏辙093《虏庭事实》宋?文惟简 094《陸氏家制》,宋,陸九韶撰 095《欒城遺言》(宋)蘇籀記 096《罗湖野录》宋江西沙门晓莹集 097《洛阳缙绅旧闻记》宋张齐贤撰 098《茅亭客話》宋黄休復 099《蒙鞑备録》南宋孟珙 100《蒙斋笔谈》(宋)郑景望撰 101《梦窗稿 [南宋]102《梦粱录》(宋)吴自牧著 103《梦溪笔谈》北宋沈括 104《默记》宋]王铚105《南北朝杂》记 (宋)刘敞 106《寶慶四明志》(宋)胡矩修 107《南部新书》宋钱易撰 108《南唐近事》宋郑文宝 109《齐东野语》宋?周密 110《钱氏私志》宋?钱世昭 111《青溪寇轨》,宋,方勺 112《青箱杂记》宋吴处厚 113《全唐诗话》宋•尤袤 114《权书》(宋)苏洵115《儒林公议》[宋] 田况 116《儒言》(宋)晁説之撰 117《入越録》(宋)呂祖謙撰 118《三国杂事》[宋] 唐庚著 119《山家清事》(宋)林洪撰 120《賞心樂事》(宋)張鑑撰 121《少仪外傅》宋,吕祖谦撰 122《邵氏闻见前录》宋?邵伯温123《邵氏闻见后录》宋?邵博 124《渑水燕谈录》宋?王辟之 125《师友谈记》[宋]李廌126《十七史百将传》宋]张预著 127《十七史蒙求》(宋)王令撰 128《识小录》〔宋〕道人徐树丕 129《使辽语录》宋?陈襄130《昨梦录》南宋?康与之 131《守城录》(宋)陈规、汤璹撰 132《壽昌乘》(宋)佚名纂修 133《書集傳或問》(宋)陳大猷 134《四朝闻见录》宋叶绍翁135《松漠纪闻》(全) [宋]洪皓 136《宋朝事实》宋李攸著 137《宋景文公笔记》(宋)宋祁撰 138《隋唐嘉话》宋刘餗139《世范》宋袁采140《孫威敏征南錄》,宋,滕元發 141《唐语林》(宋)王谠142《唐子西文录》[宋] 唐庚强行父 143《棠阴比事》宋桂万荣 144《王氏談録》(宋)王欽臣撰 145《文昌雜錄》[宋]龐元英 146《文房四説》(宋)蔡襄147《闻见近录》宋)王巩著 148《瓮中人语》宋?韦承 149《吴船录》[宋]范成大150《吴越备史》(宋)钱俨撰 151《五代春秋》宋尹沫152《五代史阙文》(宋)王禹偁著 153《五国故事》[宋] 佚名著 154《武林旧事》宋周密155《西夏事略》宋王称撰 156《闲燕常谈》(宋)董弅 157《湘山野录》(宋)文莹著 158《心相篇》宋]陈希夷159《行营杂录》(宋)赵葵撰 160《续清凉传》(宋)张商英述 161《续世说》,宋,孔平仲 162《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宋?许亢宗163《延平答問》宋朱子撰 164《巖下放言》(宋)葉夢得撰 165《燕魏杂记》宋?吕颐浩 166《杨文公谈苑》[宋]杨亿口述黄鉴笔录 167《炀帝迷楼记》宋?佚名168《宜斋野乘》(宋)吴枋撰 169《游城南记》宋?张礼170《于役志》(宋)歐陽修撰 171《漁樵閑話录》(舊題宋)蘇軾撰 172《玉壶清话》(宋)文莹 173《寓简》宋?沈作喆174《云麓漫钞》(宋)赵彦卫撰 175《赵后遗事》宋?秦醇 176《折狱龟鉴》(南宋) 郑克 177《正蒙》〔北宋〕張載178《州縣提綱》(宋)不著撰人 179《晝簾緒論》(宋)胡太初撰 180《朱文公政训》宋?朱熹 181《隨隱漫録》(宋)陳世崇撰 182《杂纂七种》(宋)王君玉等。
如果这是宋史
如果这是宋史大宋王朝300年兴衰的全程解说,2008大宋王朝历史解读盛大开场,中国最绚丽王朝的盛开与谢幕,掀起2008大宋王朝热播,2008年历史阅读最大亮点,最具潜力畅销书,天涯论坛、新浪博客百万网友狂热点击.《如果这是宋史》掀起读史新一轮热潮。
历史的真相和权谋,战争和杀戮,天道和人欲在宋史开始。
白话正说宋史三百年。
听众朋友,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为大家播讲,由高山流云写的《如果这是宋史》。
本书从宋太祖赵匡胤充满传奇和争议的一生说起,全程解析大宋王朝的建立以及帝国初期的历史谜局;把中国五代十一国,各个朝代的更替以及一次次政权纷争一个个历史疑案,一一罗织在轻松幽默的解说之中,是一部长达300年的煌煌重史,在侃侃而谈中,尽解一切真相,尽得其中真味。
从远古流传至今的历史,本就是真假参半。
也许就在那些古老优雅的繁体字刚刚组合成官方史书的时候,它们就已经是些谎言了。
为了皇权的尊严,为了统治的需要,或者儒家所说的“为尊者讳,为贤者隐”,历代写史的人,把曾经的真相,隐藏在明暗交界的角落里,千年之后,只剩下了如果。
尤其是宋史,宋朝盛产太多的君子,随时定性别人是小人,无耻到根据需要篡改事实,甚至人身攻击,一切都太不可信了。
更何况,我还要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我个人的所谓发现和见解,所以,只能叫“如果这是宋史”了。
中国这一段的历史,要从一个人的离家出走开始,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是赵匡胤,当时的时候,已经21岁了,娶了媳妇,也有了儿子,此前的生活呀,平静得像是一潭死水,没有任何特别点儿的事情发生,至少史书上没有记载。
21年呐,就这么平淡,无聊的过去了,而且早婚早育,应该说活得很经典,和每一个忙着完成传宗接代任务的普通人一样。
但是,据说他出生的时候,却很不得了,据说声、光、电俱有,色、香、味俱全,而且之前的10个月他老妈就宣称了,梦到了太阳钻进了她的肚子。
朋友们,太阳在咱们中国是不是很好色啊!隔个百八十年的,就钻进女人肚子里一回,真是混账。
2021年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守住青山绿水,是中国传统自然观、宇宙观的体现。
失去了青山绿水,人们对众生万物的敬畏和想象,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对生活空间的叙述和表达,就失去了依托。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起点。
如在先秦古籍《山海经》(包含神话、地理、物产等内容)中,我们可以感受神州大地幅员之辽阔,见识山川物产之丰饶,更会为里面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所震惊。
日本民俗学家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前者指人类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对的即外部世界,二者相对独立、互为依存。
在虔诚仰慕并企图利用大自然之余,人类对神秘而又神圣的未知世界充满了敬畏。
循着对善灵瑞兽的正面想象,人类赋予自身走向自然的合法性;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又恰如其分地给予人类种种约束,避免因过度索取而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
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不仅在((博物志))《述异记》等历代文献中得以记载,而且在世代民众生活中实践传承。
我们在乡间田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正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象征边界。
敬畏在信仰中流淌,想象在仪式中演绎。
进入内部世界,民众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更有能动性,对秀美山水的悦纳更具艺术性,同时也更能反映民众的生活关学。
风水便是一例,它既能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又对民众寻求生存空间、布置生活格局产生实际作用。
姑且不谈风水的科学性,就其知识受众而言,风水通常被动地与个人运势、家庭盛衰和宗族繁衍相关联,在古代社会,甚至被认为会影响帝国兴亡,一切美好的期望都寄托于风水的选定、维系与改变。
这种宇宙观念及现实需求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营造风水环境,试图通过栽树遮蔽、引水通渠等具体操作办法,去争取风水宝地,有些村落及宗族之间甚至因为争风水、护风水产生了激烈的社会冲突。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连载127—130)高天流云A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连载127—130)高天流云A连载(127)伐蜀,再一次伐蜀!行军的路上,宋军数万将士心神激越,热血沸腾。
这不光是钱财的问题,这是个荣誉,这是昌盛富强的象征!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想起短短的39年前,那时中原大地的主人是后唐的庄宗皇帝李存勗。
从李存勗最初的起步姿态和成果来看,他已经势不可挡,马上就会席卷全国,统一天下。
那时,在公元925年9月末10月初,他就派出了自己的宗室亲王,魏王李继岌,以及大将郭崇韬去攻伐蜀国。
那是一个极度惊人,前无古人,也绝对后无来者的胜利。
巅峰时期的世袭雇佣军团沙佗人竟然只用了不到30天就越过了无数的蜀山天险,攻破了天府之国成都,迫使前蜀的后主王衍走出国门,白衣请降。
那么他们呢?现在的宋军会用多少时间?全军主帅王全斌尽量不去想这个问题,但是极度的兴奋,甚至焦灼感的狂热同样在他的全身奔流。
不为别的,创业,每个人都清醒地意识到这是在伟大的创业途中,而创业,是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大的享受!那么我们开始吧……首先,第一个目标……很遗憾,不是险峻崎岖的蜀道关隘,而是陕西境内的兴州(今陕西略阳)。
没办法,后蜀就算丢了秦、凤、成、阶四州,它的最前沿阵地仍然远在后蜀本土之外。
而在这里负责前敌守卫的,是后蜀国王孟昶除了王昭远之外的另一个亲信韩保正。
他领兵数万率先出蜀,赶在王全斌之前抵达了兴元(今陕西汉中东)。
公元964年12月初,战争正式开始,王全斌率军冲出凤州,直奔兴州。
兴州,是后蜀多年经营的军事重镇,不仅城高墙厚,兵甲充足,而且就连城外都因地势之险而修筑了一连串的兵寨据点,乾渠渡、万仞、燕子等等各寨都在史书中留下了名号。
但是后蜀军万万没有料到,就在开战当日,这些苦心经营的防线就像滚汤泼雪一样被宋军一一攻破,到当月的19日,后蜀重镇兴州就宣告陷落。
旗开得胜,可王全斌不屑一顾,他眼里最大的战利品是在兴州所缴获的40多万斛军粮,这给他的军队增添了巨大的补给。
他一刻都没有停顿,杀奔后蜀下一个据点――兴元。
如果这是宋史
如 果 这 是 宋 史
高 天 流 云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 的只是《如果这是 宋史的——第一 卷——大宋开国卷》 本书共七卷
如 果 这 是 宋 史
高 天 流 云
谢谢大家! 徐明帅
大 唐 的 终朱 结温 者 后 梁 —
二、五代十国
如 果 这 是 宋 史
高 天 流 云
唐 的 延 后 续 唐 沙 李 陀 存 人 勖 的 复 仇 — —
二、五代十国
如 果 这 是 宋 史
高 天 流 云
儿 皇后 帝晋 不石 可敬 思瑭 议
— —
二、五代十国
如 果 这 是 宋 史
高 天 流 云
让 世 人 记耶 得律 的德 契光 丹 人
五代十国(十一国)
如 果 这 是 宋 史
高 天 流 云
在五代十国(907~960 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 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 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 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 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 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 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 面。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 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 的中原政权;
二、五代十国
如 果 这 是 宋 史
高 天 流 云
于是,我们的主角—赵匡胤,那 么作为赵家长子的匡胤兄弟得怎 么办?还要靠老爹养活吗?他身 强力壮,整天游手好闲里出外进, 吃得比谁都多,而且连他都开始 生娃了,这不是要人命吗?综合 种种现实,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 条路,那就是走出家门,闯出一 片天空,就算不能赚出个家大业 大,也至少得把自己的一张嘴给 带出去,别给家里再添乱。—— 大宋的历史从此开始了
二、五代十国
如 果 这 是 宋 史
宋朝进行时:趣说宋朝300年(王朝开启卷)
都怪看的第一部讲历史的书是明朝那些事否则我一定给这本打五颗星作者叙述的还算很清晰不会像上本书一 样看完一头雾水不过有了上本书做铺垫这本看起来倒轻松了不少很认同作者提到的一句话是历史选择了我们而不 是我们创造了历史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永远有不同的看法看足了资料后有自己的判断便可另外宋史相对于明史来 说重文轻武所以确实少了些波澜壮阔因而读起来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并没那么多可惜**读书上这个作者能读的只 有这一本还期待着宋仁宗宋徽宗登场呢。
“幽云十六州”,是指幽州(今北京)、云州(今山西大同)、蓟州(今天津蓟州区)等十六个州,大致包 括现在的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这个地区是保护中原的重要屏障。失去这些地方,中原 地区就完全暴露在了契丹铁蹄之下,人们从此只能以血肉之躯来阻挡金戈铁马。
北方地区先后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王朝,产生了13位皇帝。为了和以前的朝代相区别,史家在这 些朝代面前加了一个“后”字。
在那个时代,煎、炸、烤、煮、蒸、爆、溜、炖、拌等中式烹饪方法被发扬光大,各种美食不断涌现,甚至 连一日三餐也是从那时开始的,要知道,此前咱们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
匡”是“纠正、振兴”的意思,“胤”是“延续、继承”的意思
若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这是他在复州的最大收获。
宋朝的最高决策机构其实被分成了三块,所谓“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三足鼎立是也。
一本介绍了宋朝初期历史(前两任皇帝)的不错的书。好在东边不亮西边亮,宋太宗重视文化,继承了太祖扬 文抑武的治国策略,是宋朝的经济、文化得以大力发展。
精彩摘录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
自古以来,中原政权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春秋战国时有戎狄,秦汉时有匈奴,唐朝有突厥。此时, 来自北方的威胁叫作契丹。
沧桑人间道上-第7章
第7章居易续谈(1)清-王士礻真吕宋国所产烟草,本名淡巴菰,又名金丝薰。
余既详之前卷,近京师又有制为鼻烟者,云可明日,尤有辟疫之功,以玻琉为瓶贮之,瓶之形象,种种不一。
颜色亦具红紫黄白黑绿诸色,白如水晶,红如火齐,极可爱玩。
以象齿为匙,就鼻嗅之,还纳于瓶。
皆内府置造,民间亦或仿而为之,终不及。
京官旧例:各衙门称谓,有一定仪注,不可那移。
如翰詹称老先生,吏部称选君、印君,员外以下称长官,科称掌科,道称道长是也。
自康熙丙子祭告回京,见闻顿异。
各部司及中行评博,无不称老先生者矣。
此亦觚不觚之一也。
邯郸人侯二,素不孝。
其母以米施乞者,二见而怒,痛捶而逐之,妻子泣谏不听。
未几,二遍体生毒疮,溃烂而死。
梦告其子曰:“我以忤逆不孝,罚往京师宣武门西车子营张二家作猪,汝可速往赎归,迟无及矣。
”子如其言,至京师宣武门,访张氏,果有牝豕,适生数子,其一,豕身人面,有髭,貌如其父。
子痛哭述其故,愿以十金赎归,张不听而杀之。
此康熙三十九年事。
江南道监察御史张瑗,题为逆恶之罪,既已正典于前朝,私竖之碑,岂宜传流于后世,亟请乾纲敕毁以儆奸邪,以垂鉴戒事:“恭闻我皇上前岁翠华南幸,命修岳飞之墓,赐题于谦之碑,诚以此二臣者,忠贯日月,义壮山河,故特表而扬之,以风示天下,夫善在必彰者,则恶在所必瘅。
臣奉命巡视西域,前往西山一带查阅。
至香山碧云寺,寺后峻宇缭墙,覆压数里,郁葱绵亘,金碧辉煌,疑是前代王侯寝宫。
询之土人,乃知为故明罪恶滔天、磔尸身后逆魏忠贤之墓。
墓上有穹碑二,忄乞然并立,大书“钦差总督东厂官旗办事掌惜薪司内府供用库尚膳监印务司礼监秉笔总督南海子提督保和等殿完吾魏公忠贤之墓。
”臣观览之下,不禁发指。
夫魏忠贤者,在故明天启时,窃操国柄,屠毒忠良,恶贯满盈,一时群小皆出其门。
德碑生祠,几遍天下,神人共愤,道路以目。
至崇祯初年,罪状发露,押往祖陵,潜行自尽,磔尸河间。
气迄今公论在人,尚恨戮尸不足以蔽厥辜。
乃畿辅近地,尚留此秽恶之迹,僭越之制,何以儆巨憝、昭大法哉?况当奉旨纂修《明史》之时,凡明季忠良被祸诸臣,无不立传表扬,以彰公道。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
苏轼
1.走近作者,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
学
2.把握全诗的主要内容
习
目
3.精读全诗,剖析写作特色
标 4.总结和归纳全诗表达的思想内涵
5.合作探究,巩固提升
人物简介
• 苏轼(1037年—1101年),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 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 苏东坡、苏仙、坡仙。 眉
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 市)人,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 家,历史治水名人。父为 苏洵,弟为苏辙,父子三 人并称“三苏”。
巩固练习
• 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 A.首句作者把酒问月,表现出对的赞美与向往,彰显出豪放的气
魄和浪漫的情怀。 • B.上片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情感波涛起伏,含蓄地
写出了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 C.下片无眠指的是因欣赏中秋而不想入睡的人。 • D. 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句蕴含深刻
合作探究
• 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 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 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 (1)词人借与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富有哲理;(2)诗的 意境豪放而阔大;(3)情怀乐观而旷达;(4)想象丰富,富有 浪漫色彩;(5)语言如行云流水。
合作探究
• 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 句的认识。
• 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美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 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本来是 自然的规律。
合作探究
•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
• 上阕中作者表现了厌倦尘世生活的偏向,我欲乘风归去, 但思虑过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转而放达开阔。或,作者的感情从抑郁惆怅到乐观 豁达。
《世说新语》排调原文及译文
《世说新语》排调原文及译文作者:刘义庆诸葛瑾为豫州,遣别驾到台,语云:“小儿知谈,卿可与语。
”连往诣恪,恪不与相见。
后于张辅吴坐中相遇,别驾唤恪:“咄咄郎君。
”恪因嘲之曰:“豫州乱矣,何咄咄之有?”答曰:“君明臣贤,未闻其乱。
”恪曰:“昔唐尧在上,四凶在下。
”答曰:“非唯四凶,亦有丹朱。
”于是一坐大笑。
晋文帝与二陈共车,过唤钟会同载,即驶车委去。
比出,已远。
既至,因嘲之曰:“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卿遥遥不至。
”会答曰:“矫然懿实,何必同群?”帝复问会:“皋繇何如人?”答曰:“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
”钟毓为黄门郎,有机警,在景王坐燕饮。
时陈群子玄伯、武周子元夏同在坐,共嘲毓。
景王曰:“皋繇何如人?”对曰:“古之懿士。
”顾谓玄伯、元夏曰:“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
”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
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
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帝悔之。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
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头责秦子羽云:“子曾不如太原温颙、颍川荀宇、范阳张华、士卿刘许、义阳邹湛、河南郑诩。
此数子者,或謇吃无宫商,或尪陋希言语,或淹伊多姿态,或讙哗少智谞,或口如含胶饴,或头如巾虀杵。
而犹以文采可观,意思详序,攀龙附凤,并登天府。
”王浑与妇钟氏共坐,见武子从庭过,浑欣然谓妇曰:“生儿如此,足慰人意。
”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啻如此!”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
张令共语。
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举手曰:“云闲陆士龙。
”荀答曰:“日下荀鸣鹤。
”陆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布尔矢?”荀答曰:“本谓云龙骙骙,定是山鹿野麋。
兽弱弩强,是以发迟。
如果这是宋史.7读后感10篇
如果这是宋史.7读后感10篇《如果这是宋史.7》是一本由高天流云著作,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这是宋史.7》读后感(一):两位奇葩很难想象吧,宋钦宗的皇位得到的还真是,异常容易;宋徽宗的太上皇位得来的那是一个爽快啊。
不得不赞叹这两位的奇葩才能,徽宗兄,没有那个能力就别揽个瓷器活,龙生九子,是有差别的,你哥行,不代表你也行。
国家不是让你和六贼来玩的。
宋钦宗估计是历代皇帝中,最不愿意从老子手中接过玉玺的吧,摊上那么个亲爹,真是大坑。
作者的废话真的好多啊。
《如果这是宋史.7》读后感(二):看到第七本一直以来清朝的历史是电视节目最多的素材,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不已唐,两晋,宋,明作为背景,这些才是中原人的王朝时代。
以前看《明朝那些事》虽然已经记不起来什么具体内容了,模模糊糊记得朱元璋的发家史是多莫具有逻辑,还有史上第一宰相的伟大。
宋这一代太多的人物赵匡胤,赵光义,司马光,苏轼,岳飞,王安石,神宗,范仲淹,一本书把这些人物都活生生串联在一起,人性的丑美与才华基本没什么联系。
不同人物的生存理念,到最后结局,起起落落,总有伟大的人在什么时候都会用强大的内心,面对所遇到一切,让人敬佩。
那种宽广理解让我读起来心里豁然开阔。
一种美,美好的时刻,平静的一塌糊涂。
《如果这是宋史.7》读后感(三):力荐这是一个交织着毁灭与梦幻的时代。
人类历史上最富足、繁华、文明的宋朝像一朵盛夏的花,终于开到荼縻了。
但此时,她灭吐蕃、破西夏、平内乱、复燕云……功绩之彪炳,完成了北宋所有宗祖的夙愿,达到顶峰。
建延福、修艮岳、赏花石,翎毛丹青,徽宗的风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缔造出有史以来最艺术的时代。
这些是各种族的帝王们都不曾达到的。
梦幻空花。
帝国骤然从顶峰跌落至万劫不复的谷底,最屈辱的时刻来到了。
在这段历史中,充满着方方面面的极致。
最奢靡的帝国,最荒唐的宰相,最庞大的官商,最憋屈的战事,最无耻的官员,以及最伟大的将军!在最黑暗的天空中,闪烁着最明亮璀璨的星辰,希望也在这时出现,河南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一户农家诞生了一个男孩儿,姓岳。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莫蒙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莫濛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莫濛,字子蒙,湖州归安人。
以祖荫..补将仕郎,累官至大理评事、提举广南市舶。
张子华以赃败,朝廷命濛往鞫之,濛正其罪。
又言秦熺、郑时中受子华赂,计直数千缗。
还朝,除大理寺正。
吏部火,连坐者数百人,久不决,命濛治之。
濛察其最可疑者留于狱,出余人为耳目以踪迹之,约三日复来,遂得其实,系者乃得释。
黄州通判奏亲擒盗五十余人,上命濛穷竟,既至,咸以冤告。
濛命囚去桎梏,引通判至庭,询窃发之由,斗敌之所、远近时日悉皆抵牾,折之,语塞。
濛具正犯数人奏上,余释之。
上谕辅臣曰:“莫濛非独晓刑狱,可俾理金谷。
”除户部员外郎。
朝廷遣濛措置浙西、江淮沙田芦场,上语之曰:“得此可助经费,归日以版曹..处卿。
”濛多方括责,得二百五十三万七千余亩。
言者论其丈量失实,责监饶州景德镇。
起知光化军。
谍知金渝盟郡乏舟众以为虑濛力为办集及敌犯境民赖以济时饷馈急,除淮南转运判官,濛迁延不之任,右司谏梁仲敏劾其慢命,竟罢官。
宣谕使汪澈为言于上,复旧职,召见,上谕曰:“朕常记向措置沙田甚不易。
”濛谢曰:“职尔,不敢避怨。
”上曰:“使任责者人人如卿,天下何事不成。
”未几,召除户部左曹郎中,出知扬州。
陛辞..,上以城圮,命濛增筑。
濛至州,规度城堙,县重赏激劝,阅数月告成。
除直宝文阁学士、大理少卿兼详定司敕令官,兼权知临安府。
未几,假工部尚书使金贺正旦..。
金庭锡宴,濛以本朝忌日不敢簪花听乐,金遣人趣赴,濛坚执不从,竟不能夺。
使还,除刑部侍郎,改工部侍郎兼临安府少尹,以言者罢。
起知鄂州。
卒于官,年六十一,赠正奉大夫。
(节选自《宋史·莫濛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谍知金渝盟/郡乏舟众/以为虑/濛力为办集/及敌犯境民/赖以济/B. 谍知金渝盟/郡乏舟/众以为虑/濛力为办集/及敌犯境/民赖以济/C. 谍知金渝/盟郡乏舟/众以为虑/濛力为办集/及敌犯境民/赖以济/D. 谍知金渝/盟郡乏舟众/以为虑/濛力为办集/及敌犯境/民赖以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祖荫,祖先荫封,后世子孙因先代官爵而受封赏。
有车载瓦瓮文言文
渑池道中文言文原文1. [文言文翻译]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译文:在渑池的道路上,有一辆满载瓦罐的车子堵住了狭窄的路道。
当时正值天气寒冷,路上覆盖着冰雪,又险峻又湿滑,(车子)进也不能,退也不能。
天色已近傍晚,行路的官员和商客成群结队,车马几千,排列拥挤在后面,但没有一点办法。
(这时)有一个名叫刘颇的人(骑着马)挥着马鞭赶来,问道:“车上的瓦罐(一共)值多少钱?”(赶车的人)回答说:“共值七八千贯钱。
”刘颇立刻打开行囊取出细绢交给那个赶车的人;又叫自己的童仆登上车子,弄断捆绑瓦罐的绳子,把瓦罐全部推到了山崖下。
一会儿功夫,车身变轻能够前进了,大家轰然叫好而纷纷向前。
2. 文言文阅读《渑池道上》做事冷静思考,用头脑做事,面对问题不慌张,冷静而果断地处理问题注:刘颇为人慷慨,豪侠果断翻译:在渑池的道路上,有一辆车载着瓦罐,堵住了狭窄的路道。
当时正值天气寒冷,路上覆盖着冰雪,山路险峻、湿滑,进退不能。
时间接近晚上,行路的官员和商客成群结队,车马有几千多,排列拥挤在后面,没有办法。
有一个叫刘颇的商客,挥着马鞭赶来,问道:“车上的瓦罐值多少钱?”回答说:“大约七八千。
”于是刘颇打开行囊取出作代币的代用品,立即偿还给那个人。
又命令童仆登上车子,弄断捆绑瓦罐的绳子,把瓦罐全推到山崖下。
一会儿,车变轻能够前进了,大家轰然叫好而纷纷向前。
3. 文言文浥池道上翻译及原文【《渑池道上》原文】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
属天寒,冰雪凌滑,进退不得。
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
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曰:“七八千。
”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
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须叟,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注释】渑池:地名,在河南省渑池县西。
属:适逢,刚巧。
向:将近。
铃铎:原系在牲口颈下铃,此处代指“牲口”。
缣:细绢。
结络:捆扎用的绳网。
悉:全部。
塞:阻塞。
凌:升,登。
关于宋朝你心中疑惑呢作文
关于宋朝你心中疑惑呢作文
嘿,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关于宇宙的那个谜一样的朝代——宋朝。
说实话,每当提起这个朝代,我就疑惑重重,心中汹涌澎湃。
作为一个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小伙子,我对这段光怪陆离的岁月充满了无限好奇心。
我最大的疑问就是:这个号称文治武功并重的朝代,为什么最终还是覆灭了呢?难道当年的宋人没有看清楚强盛的西夏、遥远的蒙古是如何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的疆土?还是说他们太过于自负,认为凭借精兵强将和雄厚的国力就可以无往不利?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啊!
宋朝文化发达是出了名的,可是你们知道当时的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吗?我在书里读到,有很多穷人连温饱都成问题,还要为了逃避赋税和徭役而流离失所。
怎么就会出现如此两极分化的社会呢?这也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地方。
再说,宋朝时期创造了许多人类文明的瑰宝,比如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等。
可是我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伟大创造的发明者们,最后竟然还是默默无闻,连个名字都无人知晓?他们当年的处境是怎样的?是否也遭受了当权者的无情打压?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
我还有一个很大的疑惑,那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怎么做到在战乱纷飞的年代崭露头角,一举夺得天下的?他的领导才能和智谋到底有多高超?为什么能够击败无数强敌,一步步走向最高统治地位?想到
这些,我就无比向往能亲临其境,目睹那个动荡而又波澜壮阔的年代。
说了这么多,你们是否也和我一样对这个朝代充满了好奇心呢?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去深入研究一番,把心中所有的疑团都给解开。
只有这样,我对宋朝的热爱和向往才能彻底被满足!。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隋唐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①加强中心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改变的重要缘由
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③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改变的特征
④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冲突与困局
⑤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2.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史料
出处
(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
《南唐书·张易传》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
A. 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
B. 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
C. 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定选择
D. 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
15.北京高校在1923年秋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一问的主题是“你信任当今的国会吗?”,下表是调查结果。这份调查本质上表明
学界男
学界女
商界
工界
政界
军界
记者界
B.英国史学观/商业斗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斗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斗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斗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斗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斗争
12.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
高中历史试题-中外纲要上第三单元试卷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训练题一、单选题1.(2023年江苏)鉴于唐末五代“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充足),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少)”,北宋统治者为保证各地赋税上交朝廷,采取的措施是()A.用文官担任枢密使B.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C.设参知政事为副相D.设置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2.(2022年湖北)北宋初年,朝廷设三司编定“会计录”“总括邦计,量入为出”,并设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这一措施旨在()A.扩大地方权力B.推进民族交融C.提升文官地位D.加强财政管理3.(2022年山东)据统计,989年北宋全国户数约650万,1110年增长到约2088万户。
这主要得益于()A.社会经济发展B.高产农作物引进C.对外贸易发达D.政府严格限制土地兼并4.(2023年浙江)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当时北方民族政权的担忧:“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
”在这一压力下,宋神宗()A.任用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B.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C.接受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D.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纸币5.(2022年北京)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越北方。
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也已定型。
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这一变化反映出()A.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B.门第观念日渐淡化C.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D.美洲白银大量流入6.(2022年甘肃)自晚唐五代至南宋时期,在南方地区除人口迅速增加之外,江南东路产田集中区粮食亩产量也大幅度提高,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这反映了()A.经济重心向南转移B.北方耕作技术落后C.休养生息成效显著D.江南地区发展滞后7.(2022年天津)下图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转移B.主流思想变化C.中央集权加强D.人口数量增长8.(2022年海南卷)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
《宋史卷三百六》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宋史卷三百六》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
父同文,有自传。
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解揭沂水主薄,徒知太和县。
江外民险悍多构讼,为《谕民诗》五十篇,因时俗耳目之事,以申规侮,老幼多传诵之。
每岁时必与狱囚约,遣归祀其先,皆如期而还。
迁光禄承,坐鞠狱陈州失实,免官。
久之,复授大理评事、知永嘉县。
境有陵塘之利,浚治以备水旱。
复为光禄寺承,转运使又上其政绩,连诏褒之。
景德二年,与赵安仁、晃迥、陈充、朱同知贡举,纶上言取士之法,多所规制,并纳用焉。
纶以三公、尚书、九列之任,唐末以来,有司渐繁,纲目不一,谓宜采《通礼》、《六典》令式,比类沿革,著为大典,时论称之,上颇嘉之。
三年,耀枢密直学士,上作诗宠之。
居无何,出知杭州,胡则时领发运,尝居杭州,肆纵不检,厚结李博,纶素恶之。
通判吴耀卿,则之党也,伺纶动静,密以报则。
皿时为当涂者所昵,因共裙扼纶过,徒知扬州、惟扬亦博、则巡内,持之益急,求改僻郡,徒徐州。
八年,复知青州。
岁饥,发公凛以救饿拜,全安甚众。
天禧四年冬,以疾求归故里,改太常少卿,分司南京。
五年,卒,年六十八。
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彻不食者数日。
与交游故旧,以信义著称。
士子渴见者,必询其所业,访其志尚,随才诱侮之。
尝云:”归老后,得十年在乡阁讲习,亦可以恢道济世。
”乐于荐士,每一奏十数人,皆当时知名士。
晚节为权幸所排,遂不复振。
善训子弟,虽至清显,不改其纯俭既没,家无余货。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六》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励不食者数日B.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励不食者数日C.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励不食者数日D.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励/不食者数日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比喻担任官职。
2023年高考语文经典作文素材专题12 循吏黄霸的治郡之才、耿直为官的宋璟和海瑞的兴国岁月
中华名人故事集锦(十二)引言:众所周知,作文的素材非常重要,高分作文的内容绝对不是仅仅靠现场写作就能凭空编写出来的,而一定是对平时积累的素材的重新整合,归纳利用。
纵观历年高考作文,都需要很强的逻辑思辨能力,需要支撑观点的事实论据,这就需要平时大量的素材积累,中外古今的名人故事便是非常有用的素材之一,因此本期开始,整理一系列古代贤人志士的故事,以便丰富写作素材,为高分作文打下良好基础,供各位学子阅读参考。
本期主要包括名人的治国兴国为官之道等内容,主要有循吏黄霸的治郡之才、耿直为官的宋璟和海瑞的兴国岁月等。
名人风采:循吏黄霸的治郡之才《汉书》中有专门的《循吏传》,记载了黄霸、龚遂等循吏的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黄霸(前130年—前51年)的故事。
黄霸一生经历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担任过御史大夫,官至丞相,政声颇佳,而让他名扬天下的则是其在颍川任上的治郡之才。
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以贤良高第身份担任扬州刺史的黄霸,转任为颍川郡太守,俸禄两千石。
到任后,他发现汉宣帝颁布的施恩于百姓的诏书,地方官吏却不让百姓知道,于是他遴选品行优秀的属吏,分散到治下各地宣传诏书,让民众都能知道皇上的旨意。
他还让乡官(一乡官吏之总称)都养上鸡和猪,以赡养鳏寡贫穷的人。
黄霸又制定了条规,发给基层小吏,由他们负责劝说百姓严防奸盗,安心于农耕蚕桑之业,节约使用货物资财,种树木、养牲畜,去掉浮华奢侈的浪费。
黄霸关心百姓疾苦,就连平民的家常琐事,都考虑得周到得体。
不论遇见官吏还是民众,黄霸都要向其了解有资治理的事情。
为更多了解民情,黄霸还常派官员微服私访。
有一次,黄霸派了一名年长且廉洁的下属秘密出行访察。
下属依言出发,不敢在驿亭住宿,饿了就在路边吃些食物,这时忽然飞来一只乌鸦,叼走了他手里的肉。
恰巧有人要去郡衙,看到了这一幕,就对黄霸讲了这件事。
下属回来后,黄霸迎上前慰劳他,说:“太辛苦了!在路上吃饭还被乌鸦抢走了肉。
”下属大惊,以为黄霸对他外出的起居情况都已知晓,对所问的事情丝毫不敢有所隐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转帖连载264)(全文完)连载(2651)说扬州,李庭芝在误解中赶走了文天祥,随即被元军重兵围困。
扬州城在10个月期间弹尽粮绝,城内达到了易子而食的程度,但仍然死战不降。
临安陷落,宋室投降。
谢道清和全国州郡发岂有此理归降手诏,元军派人持诏书到城下招降。
李庭芝说,我只知奉诏守城,没听说过以诏谕降的!副将姜才发弩射退来使。
不久,得知元军押解宋恭帝一行赴大都,正途经扬州。
李庭芝与姜才率兵4万夜袭瓜洲渡口,试图夺回宋室一行。
激战3个时辰仍未成功,只好退回扬州城内。
元军再次拿着谢道清的亲笔诏书到城下招降。
诏书云——“今吾与嗣君既以臣伏,卿尚为谁守城?”问得很符合程序,这个世界都是姓赵的,俺赵家都投降了,你还守什么城,这不是在妨碍正常的财产转移吗?说得多么理直气壮,李庭芝一时也说不出反驳的话,他在沉默中一箭射死元军的使者,以行动拒绝投降。
至此元军明白只剩下强攻一途了,之后半年之间双方苦战不休,蒙古人在扬州城下围起了一条长墙,以城外之城彻底封锁了扬州。
忽必烈适时送来了最后一次招降信,他许诺只要扬州投降,之前的抵抗、杀使者等行为全部赦免。
李庭芝有些心动了,恰好姜才冲出重围,去附近州县筹粮回来,他凛然道——“相公不过忍片时痛而已!”李庭芝幡然悔悟,人生除死无大事,与那片时之痛相比,他们有更在乎的东西。
10个月之后,福州小朝廷任命李庭芝为左相,派使者来召唤。
李庭芝命副副手朱焕留守,他与姜才率领7000名士兵北上泰州(今属江苏),准备从那里泛海南下。
李庭芝前脚走,朱焕立即就投降了。
扬州陷落,元军全军开拔追击李庭芝部,终于把他们围堵在泰州城内。
连载(2652)李庭芝、姜才终于力尽被俘。
元军主帅阿术责问李庭芝为什么不降,姜才大叫“不降者,是我!”阿术犹豫,蒙古人是重硬汉的,李庭芝、姜才无疑硬到了不可以思议的地步,当此天下已定的大势,实在没必要多杀。
一边的朱焕说话了,扬州积骸遍野,皆他们所为,不杀何待?一句话勾起了之前10个月里的杀戮怒火,阿术下令将李庭芝斩首,姜才剐杀。
临刑之日,原南宋江淮主将,那位应该七十九就死,非要活到八十三的夏贵特意赶来来观刑,姜才受刑中冷然发问——老贼,你看着我不感到惭愧吗?!扬州世代忠烈,闻听李、姜被害,全城百姓无不流泪。
这股忠直刚烈的气息一直留存了下去,直到数百年后明末清初时,这座硬到不可思议的城市也在与李、姜一样忠贞刚烈的史可法率领下,与清军死战,哪怕屠城十日也绝不投降!壮哉,扬州!茫茫神州,只剩下了独钓中原的钓鱼城。
至南宋小朝廷灭亡之时,钓鱼城的主将已经换了三任,当初让蒙哥城下饮恨的王坚第二年就被召回临安,不是为了嘉奖,而是贾似道等朝臣猜忌他,把他排挤到了普通州县去当地方官。
公元1264年,崖山之战前15年,王坚在和州知州任上郁郁而终。
钓鱼城的第二任主将是张钰。
张钰是王坚的部下,一个在某种程度上比王坚理加强悍坚硬。
他接手钓鱼城之后,不止是固守,而是适时出击。
当临安陷落时,他派部将突袭青居城,抓获元军安抚使刘才;3个月后,派兵弛援重庆,合力攻克凤顶寨,再之后收复泸州,捕杀叛将梅应春与元将熊耳,抓获熊耳夫人。
听说小朝廷在福建称帝,他在钓鱼城内辟建皇城,派出百余人南下寻访,准备接来长期独立。
当然,这百余人没法横越神州,再越过百万元兵,把小朝廷接到钓鱼城里来。
公元1275年的年底十二月,涪州降元,重庆告急,张钰按捺不住,留副手王立守城,自己率军攻入重庆,接任制帅之职,旋即克复涪州。
过了正月,张钰大会西南众将,联合忠、万两州军力连破元军十八砦,解大宁监之围。
一时间,西南振动,宋军在这一片区域里大有复兴之势。
天下大势如此,张钰注定了只是昙花一现。
元军集结重兵围困重庆,用的是扬州之战同样的战术,结局却没那么严重。
张钰的身边没有姜才,他的部将出卖了他。
张钰在巷战之余选择出逃,逃到涪州时被元军抓获,被押解到安西(今陕西西安),软禁在一座庙里。
回头说钓鱼城。
天下事,难说没有运气的存在。
南宋灭国,神州沦陷,钓鱼城天险也变得脆弱,原来自成体系,可以永远生存的山城,居然连续两年干旱,城里农田颗粒无收,据当地县志记载,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
金城汤池,非栗不守,到此地步,钓鱼城终于投降了。
这座从公元1240年由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始筑,至公元1279年正月最后一任守将王立出降,共抵抗蒙元整整40年,前期以击毙蒙古大汗蒙哥而光耀史册,后期独自支撑巴蜀危局被誉为独钓中原的旷世坚城终于倒了。
张钰在陕西听到消息,以弓弦自缢身亡。
钓鱼城投降的次月,流亡小朝廷在崖山全体覆灭。
这两件事接踵而至,南宋最后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
文天祥在这样的局势下被押解进元大都。
忽必烈的气度横贯胡汉,远不是传统印象中异族酋长的蛮横模样,他下令以上宾之礼接待文天祥。
当然,这是有目的的。
他希望文天祥投降,做他的臣子。
第一个出场的人是留梦炎。
留梦炎,公元1244年的南宋状元,公元1275时做到了南宋首相,看资历他与文天祥是那么的一致,元朝觉得他们会很有共同语言。
只是他们忘了,留梦炎在临安将破时选择了逃跑。
两人相见,文天祥身着南朝衣冠,面南而坐,意示绝不向元朝屈服。
留梦炎则一身元朝高官的服饰,早成了异族的鹰犬。
文天祥戟指喝骂——你好歹是一个状元宰相,有何面目去见江东父老?!连载(2654)留梦炎绝无羞惭,大恨而去。
第二个来劝降的人让文天祥痛断肝肠,居然是被降封为瀛国公的宋恭帝。
几年过去了,宋恭帝长成了一个小小少年,不知道北地生活是否让他忘记了江南,还记不记得自己小时候的那个身份。
文天祥让宋恭帝坐下,自己面北跪拜,痛哭流涕,连称“圣驾请回。
”姓赵的少年人在慌乱局促中不知说什么好,只好离开。
这之后,元朝想不出还要由谁来劝文天祥,按级别,总不成把谢道清请出来吧?第三个人是元朝的重臣平章政事阿合马。
大人物出场声势不凡,加上礼遇期已过,要来硬的了,阿合马直接命令文天祥跪下。
文天祥冷笑,南朝宰相为何要跪北朝宰相?阿合马加倍的趾高气扬,问道:“何以至此?”你一个南朝宰相,怎么到我北朝宰相的地盘来了,既然输了土地,那就等同于输了地位。
文天祥愈发傲然:“南朝若是早日用我为相,北人到不了南,南人更不会到北方。
”阿合马冷笑,提醒文天祥他手握生杀大权。
文天祥得其所哉,“亡国之人,要杀便杀!”这正是他所求之不得的。
阿合马悻悻然走开。
文天祥被关进了土牢里,简陋、肮脏都不足以形容这种囚室里的生活,蒙古人的用意非常明显,他们不信以软弱著称的宋人中变节最多例来最软的文人能挺住生活的折磨,尤其是文天祥从前的生活以奢侈舒适著称。
一个月之后,元朝宰相孛罗提审文天祥,地点定在了元朝军方重地枢密院,陪审的人是崖山海战的元军主帅张弘范。
困苦之后加以威临,蒙古人不信文天祥不屈服。
连载(2655)文天祥见孛罗,长揖不拜。
孛罗立即大怒,同样情形下,阿合马只是言语调侃,孛罗命令士兵强按文天祥下跪。
元朝士兵们“或抑项,或扼其背”,文天祥始终不屈。
他昂首高言——“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将相,灭亡诛戮,何代无之!我文天祥今日忠于宋我,以至于此,愿求早死!”孛罗见硬的不行,又自峙汉学功底深厚,可以在言谈中压倒文天祥。
他问——“汝谓有兴有废,且问盘古至今日,几帝几王,一一为我言之。
”文天祥不屑,这种小儿科问题不值一提——“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吾今日非应博学宏词、神童科,何暇泛论。
”孛罗更加不屑,直指问题中心——“汝辈弃德祐皇帝,另立二王,这是忠臣所为吗?”文天祥正色回应——“德祐失国,不此之时,社稷为重,君为轻。
另立二王,为社稷计,当然是忠。
”孛罗一笑,满是讥讽——“汝立二王,竟成何功?”这一句问得文天祥不由得不悲怆,数年间流离逃战艰辛苦困,真的是一无所获吗?他黯然自问,很快昂然回答——“立君以存社稷,存一日则尽一日臣子之责,何言成功!”孛罗得意了——“既知其不可,又何必为之?”文天祥忍不住泪下沾襟——“譬如父母有疾,虽不可疗治,但无不下药医治之理。
吾已尽心尽力,国亡,乃天命也。
今日我文天祥至此,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孛罗再没有话说,他建议忽必烈干脆杀了文天祥,杀得宋人愈千万,多此一个难道很特别,难道会丢天下不成?可很多人反对,包括张弘范。
这个亲手灭亡南宋的人上书忽必烈,加一句,张弘范病了,崖山海战之后这人很快病倒,这时快死了。
他说元朝应有新气象,应该与南宋相反,提倡节操,文天祥越是忠贞,就越要降服他。
这会对新国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至于如何降服,优待、威吓、劝说、困苦都用过了,当是时,似乎只有继续困苦还能有效,于是文天祥被押回到土牢中。
从这时起,这座土牢是文天祥两年多时间里的囚室。
连载(2656)文天祥在这座低矮潮湿的土牢中倍受折磨,每个人都认为他会痛苦,可事实上痛苦与折磨有时并不是一回事。
某些人的生存信条是,心安乐才能身安乐。
文天祥用诗歌记录了这段生活,那就是名传千古,也必将传至永恒的《正气歌》。
《正气歌并序》——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
土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
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
檐阴薪焚,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
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
骈肩杂沓,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
或圊溷毁尸,或腐鼠杂出,时则为秽气。
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余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
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
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在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渗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如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以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文天祥恪守忠义,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于困顿斗室中甘之如饴,自觉除死无大事,却不料世间仍有扰乱其心神之事。
他忽然接到了长女柳娘的信。
信中得知,失踪三年多的妻子儿女都承大都城中,被元人禁锢。
这封信很明显是暗示他,如果投降,全家安好;不降,后果不可言。
文天祥必须要在骨肉亲情与忠义名节之间做出选择,这是何等的艰难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