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考点聚焦+教材知识祥析+拉分典例】5-4密度知识的应用(图片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5.4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的大小。
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学会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知识链接:为了准确鉴别物质的种类,需要综合考虑物质的密度、气味、颜色、透明度、硬度、导热性、导电性、可燃性等物质性质,而不是简单地利用密度进行鉴别。
方法指导:解涉及多个物理量的计算题,应设法利用图、表,理清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到解题的公式和方法。
密度计算题中常隐含的三个条件:质量不变,如水结冰问题;体积不变,如瓶子问题;密度不变,如样品问题。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常见物质的密度自主阅读教材P96~9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对密度表的理解:(1)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不同;(2)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较大,气体的密度较小;(3)不同物质的密度可能相同,如酒精和煤油;(4)物质相同,状态不同,密度就不同,如冰和水。
2.有一个金属块,从外观上很难认出是哪种金属,现测得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为5.40cm3A.铝B.铜C.铅D.铁知识板块二密度知识的运用自主阅读教材P97~9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一铁球的质量是2.2kg,体积是0.4×10-3m3,试鉴定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ρ铁=7.9g/cm3)解:方法一:比较密度法。
铁球密度:ρ=mV=2.2kg0.4×10-3m3=5.5×103kg/m3,因为5.5×103kg/m3<7.9×103kg/m3,所以铁球是空心的。
方法二:比较质量法。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铁球的质量:m=ρV=7.9×103kg/m3×0.4×10-3m3=3.16kg,因为3.16kg>2.2kg,所以铁球是空心的。
方法三:比较体积法。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5.4密度知识的应用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过程与方法】1.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2.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教学难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天平、量筒、水、台秤、铅球等。
学生准备: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砖块、木板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同学们,我们这段时间学习了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密度、质量、体积,请问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三者的关系呢?生:三者的关系可用表达式来说明:对于同种物质,它的密度不受m和V 的影响。
师:我们还学习了测量质量和体积的仪器:天平和量筒。
请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器材使用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生:(描述使用方法,找几位同学补充,使表达更完整。
)师:课下我有几个问题,请大家帮助我来解决,每个实验小组都选择了一个探究课题,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了探究,我听说了,有些小组有“新”的发现,今天各小组将把自己的探究课题的进展情况,向同学们进行陈述报告。
二、新课教学1.回顾知识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
(1)密度的物理意义以水的密度为例,每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
(2)密度的测定方法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呢?(3)密度知识的应用a.根据密度鉴别物质;b.可以根据密度来选择材料;c.可以利用密度发现新物质。
(4)质量与密度的区别①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只是原来的12,但密度不变。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5.4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5.4密度知识的应用一、教学内容1. 密度公式及其应用:介绍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密度的测量:讲解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测量物体的密度,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计算和估算物体的密度。
3.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浮力、物体沉浮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定义及其公式,学会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密度实验。
3. 了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密度公式的运用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密度的测量方法及实验操作。
3.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浮力、物体沉浮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烧杯、量筒、砝码、漂浮物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笔记本、彩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生活中常见的密度现象,如用水测量物体密度、判断物体是否沉浮等,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密度定义及公式:详细解释密度的概念,给出密度公式,并解释其含义。
3. 密度公式的应用:举例讲解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密度、计算物体体积等。
4. 密度的测量:讲解如何利用实验器材测量物体密度,包括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5. 密度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密度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学会计算物体密度。
6.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浮力、物体沉浮等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进行分析。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密度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密度定义及公式。
2. 密度公式的应用举例。
3. 密度测量方法及实验步骤。
4.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利用密度公式计算一个已知体积物体的密度,并解释计算过程。
答案:假设物体体积为V,质量为m,密度为ρ,则密度公式为ρ=m/V。
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4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课时1) 教案(教学设计)
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请看:
1、区分物质,发现新物质。
2、计算密度、质量、体积。
(三)出示自探提纲,组织学生自探。
(5分钟)
自探提纲:完成练习册课前预习部分。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题号 1 2 3 4
展示 2 5 7 1
评价 6 3 4 随机(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
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7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板书设计
5.4密度知识的应用区分物质,发现新物质。
作业
布置
P98作业1、2、3、4、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5.4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案
《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能够设计盐、塑料制品等物质的密度测量方案(重点)●估测教室内空气的质量(重点)四、教学过程概述总流程※※※※※※※※※※※※※※※※※※※※※※※※※※※※※※※※※※※※※※※教学阶段课前准备教师活动拟定2个基础任务:1.用卷尺测量教室的长、宽、高;2.在家中做冰变水的实验,并观察体积变化情况?拟定4个探究任务:1.如何鉴别物质?2.如何利用密度测量体积?3.如何利用密度测量质量?4.如何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将拟定任务设计成导学案,下发班级,并作基础任务的安排。
在课前听取展讲要求、展讲规范等事宜。
选取便于学生展讲的教室并根据学生需要进行物品准备。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任务拟定让教师可以保证课堂内容的完整性,但展讲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展讲并互评。
培养学生表达、思维、展讲的能力,以及周末做实验的习惯。
技术使用网络等渠道查询时间安排课前两天※※※※※※※※※※※※※※※※※※※※※※※※※※※※※※※※※※※※※※※教学阶段课上环节①情境引入教师活动引入一个故事,帮助“张先生”判断戒指的组成材料,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产生物理源于生活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戒指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究竟如何判断”“方法是什么”等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引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认同“小知识大价值”的力量,同时引导学生对常见事物做理性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密度知识的兴趣。
技术使用PPT时间安排2min※※※※※※※※※※※※※※※※※※※※※※※※※※※※※※※※※※※※※※※教学阶段课上环节②回答点评学生活动个体或集体汇报预备性知识和新知预习知识。
教师活动教师相机指导易错点,演示指导难点。
时间安排5min。
(沪科版)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考点聚焦教材知识祥析拉分典例】4-3光的折射(图片版)
(沪科版)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考点聚焦教材知识祥析拉分典例】43光的折射(图片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光的折射现象,让孩子们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手操作,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的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光的折射原理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塑料管、水、彩笔。
2. 学具:每个学生一份透明塑料管、一份水、一份彩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光的传播和折射的基本概念,让孩子们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
2. 讲解:用教具进行演示,讲解光的折射现象,让孩子们观察并理解光的折射。
3. 实践: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用透明塑料管、水和彩笔,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记录下来。
4. 分享: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讨论光的折射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光的折射原理的深入理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思考本次课程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孩子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现象。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些光的折射现象的例子,下次上课分享。
也可以让学生研究光的折射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光的折射》课程设计中,有几个重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是活动的引入部分,是实践操作环节,是课后的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活动的引入部分:在课程的开始,我以讲述光的传播和折射的基本概念的方式引入,这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对光的折射现象的基本认识。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只有对光的传播和折射有了基本的了解,孩子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后续的实践操作。
二、实践操作环节:实践操作环节是本次课程的核心部分。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用透明塑料管、水和彩笔,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记录下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新版
进行分
启发学生
析, 指导学生 从“信息窗” 观察数据。 中找出相关信 息,并能应用 学生应用 这些信息解决
相关数据, 解 相应问题。
2012 年伦敦奥运会金牌是史上最大
决问题, 计算 从生活走
也是最重的金牌,质量达 421g ,直径 出金牌的密 【数据分据】
指导学生应用所给的信息解决问题, 度, 并与密度 向物理 85mm,厚 7mm。 强调解题规范。 表中纯金的 培养学生 指导学生看密度表(课本 P96) , 密度对比, 得
m V2 V1
算出所采样
从数据先
品的密度, 然 算出样品的密 后再利用密 度知识求出 “承启楼” 外 墙大约用土 多少吨。 度,再让学生 应用 m
V
算
出“承启楼” 外墙的质量, 突破了难点。
m
(g )
V
(cm3
积 V2 ) (cm )
3
V1(c
m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老师巡视指 导。
【数据分据】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解决问题, 求出承启外墙大约用土多少吨。 【创设情景】 学生观察、 激发学生 爱国爱乡的情 操
识 应用所学 市面上有传闻五角的硬币是铜制 作业 的,请设计一实验方案,验证这一传 闻。 知识解释生活 中现象,感受 物理就在我们 的生活中。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所用教材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八年级《义务教育教科书-物 理》 。本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四节内容,主要是运用密 教材 分析 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教材首先提出了三 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并把学生引向运用密 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密度知识很有用处,能解 决很多问题。教材注意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动脑思 考,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 究中的一些作用; (2)通过设计并进行实验,测定液体、固体的密度,使学生能运用密度 教学 目标 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一个 物理量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3)通过密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及密度概 念已初步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质的密度测量方法,及利用密 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不久,对 学情 分析 于物理学科中的科学探究的研究方法还没有熟练掌握,应用数学解 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都还较弱,许多方面的能力都有待提高。所以教师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引导、指导要恰当,及时激励 学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时 要层层推进、步步讨论、设计、实施才能有条有理的、顺其自然地 完成本节课的教与学任务。 设计 思路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应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生活走向物 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教案的设计以解决实际
(沪科版)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考点聚焦教材知识祥析拉分典例】5-1质量(图片版)
(沪科版)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考点聚焦教材知识祥析拉分典例】51质量(图片版)作为幼儿园教师,我深刻理解教育对于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
我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设计的一节幼儿园活动的经验和思路。
一、设计意图:在这次活动中,我希望通过有趣的手工制作,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质量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质量的概念。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手工制作的技巧。
难点:将质量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质量秤,物品(如水果、玩具等)。
2. 学具:手工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先向孩子们介绍质量的概念,并通过质量秤演示如何测量物品的质量。
2. 制作:然后,我会引导孩子们利用手工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质量秤。
4. 分享:我会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测量结果,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制作质量秤,理解质量的概念。
难点:将质量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也展现了很高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在实际操作中还对质量的测量有些困惑,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在下一个活动中,让孩子们自己设计一个质量秤,并用它来测量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这样,他们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质量的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以及对物理的兴趣。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沪科版)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考点聚焦教材知识祥析拉分典例】4-1光的反射(图片版)
《沪科版》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考点聚焦教材知识详析拉分典例】41光的反射(图片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中的第一节《光的反射》。
本节主要介绍光的反射现象,包括反射的定义、反射定律、反射类型以及反射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的反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反射在日常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反射的定义、反射定律和反射类型;2. 能够运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反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难点: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反射现象的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片、实验器材(反射镜、光线演示器等);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反射镜成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反射现象。
2. 知识讲解:(1)介绍光的反射的定义: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2)讲解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3)介绍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4)讲解反射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眼镜、雷达等。
3. 典例解析:分析一道有关光的反射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有关光的反射的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进行一次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光的反射定义2. 反射定律3. 反射类型4. 反射应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光的反射的定义和反射定律;2. 举例说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应用;3. 分析一道有关光的反射的例题。
答案:1. 光的反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镜面反射:如平面镜成像;漫反射:如光纤通信;3. (题目略)。
(沪科版)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考点聚焦教材知识祥析拉分典例】4-2平面镜成像(图片版)
(沪科版)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考点聚焦教材知识祥析拉分典例】42平面镜成像(图片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每个教学活动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准备。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提高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平面镜、蜡烛、卡片、木棒。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卡片、一支蜡烛、一根木棒。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平面镜的寓言故事,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 讲解:简要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让孩子们初步了解。
3. 实践: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 讨论:分组讨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6. 拓展:引导孩子们思考平面镜在其他生活中的应用。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直观地感受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平面镜的应用,并思考如何运用平面镜解决实际问题。
在设计这节幼儿园科学活动时,我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我选择的教具和学具都是为了让他们能够亲手操作,亲眼观察,从而加深对这一物理现象的理解。
实践环节是整个活动的主体,我让孩子们两两一组,使用平面镜、蜡烛、卡片和木棒进行实验。
在这一过程中,我密切关注每个孩子的操作,并适时提供帮助或引导他们思考。
观察到平面镜中蜡烛的像与实际蜡烛的位置关系后,我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5.4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5.4 密度知识的应用一、教学内容1. 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2. 密度公式及其应用3. 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4.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测量容器、测量尺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潜水员潜水和物体浮沉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知识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复习质量和体积的概念。
(2)教师引入密度的概念,讲解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特性。
(3)教师讲解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与密度相关的例题,如物体浸没问题、物体浮沉问题等,引导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与密度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
2.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一个体积为200cm³的铜块的密度。
3. 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0N,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6N,求该物体的密度。
答案:1. 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其特性包括: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 铜块的密度为8g/cm³。
3. 该物体的密度为0.6×10³kg/m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
3.反馈与评价: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练习,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密度知识的应用。
2.知识梳理:帮助学生梳理密度概念、计算公式、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要点,形成知识结构。
3.情感升华:强调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4.注重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练习,确保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密度计算。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拓展任务,如研究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4.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如船舶设计、物体浮沉条件等,让学生体会密度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使用动画或视频资料,展示密度的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创设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学习如何操作密度计,掌握测量技巧。
3.强化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预习作业:
-预习下一节内容,了解压强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5.4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5.4 密度知识的应用一、教学内容1. 密度知识的应用: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和判断。
2. 密度公式的掌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密度公式ρ = m/V 的含义及其应用。
3. 实际问题与理论知识的结合: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密度公式,并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判断。
2. 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密度公式,并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2.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如水肿病、掺水牛奶等,引导学生思考密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讲解密度公式的含义及其应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密度公式。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和判断。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程度。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密度公式:ρ = m/V2. 密度公式的应用: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计算七、作业设计(1)一块质量为200克的石头,密度为2.5克/立方厘米,求石头的体积。
(2)一瓶质量为500克的饮料,密度为1.0克/立方厘米,求饮料的体积。
2. 答案:(1)石头的体积为80立方厘米。
(2)饮料的体积为500立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掌握了密度公式,并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和判断。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5.4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案
一、新课引入二、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是。
(板书:密度知识的应用———密度表达式的推导)师:同学们如果我想测量一物体的密度,我们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富有激情的设问)生: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
师:你们的依据是什么?生:Vm=ρ师:(板书:测量物体密度的基本原理Vm=ρ)师:很好!那接下来就让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老师是怎样来测量一块橡皮泥的密度的呢?师:在PPT中先展示出,这一张图片。
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分析一下,老师是怎样测量橡皮泥的密度的呢?生:用天平直接测量了橡皮泥的质量,用量筒结合排水法测量了橡皮泥的体积。
师:那密度的最终表达式应该是怎样的呢?生:师:非常棒,请坐!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没有天平的情况下,老师是怎样测量出橡皮泥的密度的呢?(故作神秘的表情)师:在PPT中展示出,这一张图片。
请认真思考,老师到底是怎样得到橡皮泥的密度的呢?学生聚精会神的等待着挑战同学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们很好奇的盯着大屏幕许多同学举手抢答生:(迅速站起来,声音洪亮的回答)我觉得老师的这个实验方案精妙之处是:在没有天平的情况下解决物体的密度问题。
显然我们必须用已有的装置寻找到物体的质量。
我发现由第一、三幅图可以得到物体的体积,很显然第一、二幅图是用来得到质量的。
那么应该是利用了,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就可以得到质量的吧!师:(满意的点点头,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说的太好了,老师不用再解释什么了。
接下来,再邀请你上讲台,将你的密度表达式,写在黑板上。
生:(大方的走上讲台)水ρρ⋅--=1312V V V V师:那么我将完整的推证过程给大家演示一遍。
用擦除的功能将提前准备好的推证过程展示给学生。
生:同学们将完整的推证,在自己的学案上又认真的书写一遍。
师:亲爱的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在天平和量筒都没有的情况下,我是如何测得橡皮泥的密度的呢?(停顿一下后,故作神秘的慢悠悠的展示出这一张PPT )生:集中精力的观察着这幅神秘的装置图,生怕错过了什么。
八年级物理全册5.4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5.4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全册5.4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全册5.4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5。
4密度知识的应用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能用密度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2)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设计实验。
2、预习范围教材第5章第4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公式为 ,如果给出物体的密度与体积,那么m= ,同样,如果给出物体的密度与质量,那么物体的体积为V= ,那么可以得出密度公式有,, , 。
的应用。
2.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有哪三种方法?三、预习检测1.种子的好坏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成.好的种子颗粒饱满,空瘪的很少.下列关于选玉米种子的方法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相同质量比体积B.相同体积比质量C.比较一定颗粒的玉米的质量D.比较颗粒的大小2.有三枚戒指,其中一枚是纯金的,其它两枚分别用镀金的锌和铜制成,鉴别的方法是( )A.质量最大的是纯金的 B.光泽最亮的是纯金的C.密度最大的是纯金的 D.体积最小的是纯金的3.小明将体积相同的铁球和铜球分别放入已调节好的天平两托盘上(没有超过天平的量程,且ρ铁<ρ铜),天平恰好保持平衡,则( )A.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铁球一定是空心的C.两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目的是,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的玻璃管。
八年级物理全册《5.4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密度知识的应用1 / 52 / 5们来欣赏几组画面(多媒体播放):师: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
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三、密度与物质鉴别【思考并讨论】提出问题:如何鉴别一枚奖牌是不是纯金做成的?汇报交流。
生A:物质鉴别生B:求质量。
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思考:如何测奖牌的密度?在同学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小结:测出奖牌的密度后,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比较。
测奖牌的密度时,可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思考:用天平测得的奖牌质量是否精确?因此测出的奖牌密度是否精确?学生讨论并回答。
(课件展示例题)例1:小明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市兵兵球比赛,获得了一枚金牌。
他想知道该金牌是否是纯金的,于是利用实验室里的器材测出该金牌的质量是,体积为5cm3。
你能利用这些数据帮助他作出判断吗?教师点评:注意学生解题格式的规X性。
师:与上题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密度的知识来鉴别体育课上用的铅球是不是用纯铅做成的。
让学生通过计算学会如何鉴别物质,在计算密生G: 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只要测出了奖牌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奖牌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生H:大致一样生L、M:思考并独立解题。
通过几个不同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3 / 54 / 55 / 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沪科八年级教案5.4密度知识的应用
师: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多媒体展示。
例1、10m3的大理石的质量是多大?与多少m3的水的质量相等?
已知:V1=10m3ρ1=2.7×103kg/m3ρ2=1.×103kg/m3×10m3=2.7×104kg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本节内容。
四、布置作业
1、课本P99作业第5、6题。
2、上网查阅密度知识的广泛应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V2=m/ρ2=2.7×104kg/1.0×103kg/m3=27 m3
例2、小民的妈妈买了一条金项链,小民很想知道这条项链是不是纯金制成的?如果小民测得这条项链的质量是10g,体积是0.7cm3,则这条项链的密度是多少g/cm3,合多少kg/m3?它是不是纯金制成的呢?
引导学生参照例1自行解题,并注意格式规范。
项目
内容
课题
§5.4 密度知识的应用(共1课时,第1课时)
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物质的密度。2、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简单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表和练习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乐于探索自然的奥妙。
教学重、
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密度的应用。
难点运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密度的基础知识,那么密度知识有着怎样的应用呢?
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师:自然界的物质种类很多,课本上给出了一些常见的物质密度,请同学们看书,并查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