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之中见深刻--听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

合集下载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3篇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3篇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3篇篇一: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读到《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的结尾,我感动的流泪了,书中孩子狄姆和爸爸见面后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向别人介绍他的爸爸,那是因为,他已经离开爸爸太久,他爱他的爸爸,他要告诉别人他也有爸爸,他的爸爸也爱他,他需要爸爸,他渴望和爸爸在一起……最后的一页画面,是灰暗的夜色里,狄姆和妈妈在空旷的站台上,眺望着铁轨伸向的远方……那是爸爸来和去的方向。

我相信,虽然狄姆的爸爸妈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分手了,但最后,他们也许还会在一起——为了狄姆。

但不论什么,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忘记,给予孩子始终如一的爱。

因为这真的真的很重要。

篇二: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今天下午,我看了绘本书《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教我们懂得了爱和怎样去爱,希望同学们都来读读这本书。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蒂姆来到车站,他要接他的爸爸焦尼。

突然,一个兴奋的声音传了出来,那正是焦尼的声音,焦尼向蒂姆奔了过去,抱起蒂姆举过头顶,就这样焦尼和蒂姆开始了他们俩的一天。

他们来到了热狗店、电影院、比萨店、咖啡店······每经过一个地方,蒂姆都要大声向人们说:“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焦尼带着蒂姆来到图书馆,借书时他同样骄傲的对阿姨说:“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焦尼看了一下表,说:“还有三分钟。

”说着把蒂姆带上了电车,大声对大家说:“大家停一停好吗?他是我的儿子,世界上最好的儿子,他叫蒂姆!”焦尼把蒂姆抱下车,紧紧的盯着他,一个眼神,饱含着浓浓的爱,这就是父爱。

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的爸爸,在我发烧时抱我去医院,在我遇到难题时耐心的给我讲解,在我受到挫折时鼓励我要有信心战胜困难,这一点一滴都是爱啊!篇三: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从《我的爸爸叫焦尼》这个故事中,我认识了一对有真挚感情的父子。

父亲叫焦尼,特别爱儿子;儿子叫狄姆,特别爱父亲。

狄姆的父母分别在两个城市工作,狄姆跟着母亲生活。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范文5篇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范文5篇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范文5篇《我的爸爸叫焦尼》本书主要内容是一个非常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孩子可以从中得到情感的认同及纾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爸爸叫焦尼》绘本故事读后感,以供大家参考借鉴!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1曾经看过一本书,我读了后当场便流下了泪水。

书的名字叫:<<我的爸爸叫焦尼>>。

书中讲了一个12岁的小男孩,因为父母离异,从何小便跟着妈妈生活。

一年中,他可以和爸爸单独生活一天。

小男孩12岁那年便又一次见到了自己爸爸。

这一天,小男孩早早的起床,吃完早饭后便骑上车子来到了电车站,一个人静静的向远方望去,好像在等着什么。

突然,一阵电车的轰鸣声映入了小男孩的耳朵里,而小男孩的爸爸就乘坐着这辆电车。

“轰隆!”电车门打开了,只见一个成熟的男人从电车门中走了出来。

“爸爸!”小男孩一眼被辨认出了他。

“好儿子!”爸爸也在人群中回答着小男孩。

小男孩被他爸爸一把抱了起来。

“哎呦,一年不见你都比你妈重了!走,我们去度过我们幸福的一天吧!”小男孩说:“我们去游乐园吧!”“好!”于是两人便向游乐园走去。

“海盗船,爸爸我要玩!”“好,我去买票。

”爸爸买了票后,我们便走了进去。

一开始摇的并不高。

到高潮的时候,爸爸突然喊道:“大家来看,这就是我的儿子!最令我骄傲的儿子!”声音大得好像巴不得全世界都听到。

小男孩呆了,不一会便回应着喊道:“这就是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叫焦尼!”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又去了咖啡馆,刚到门前,小男孩便对稍低的老伯伯说:“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哦!”老伯伯对他笑了笑。

时间一点一点的在流逝,转眼间还有10分钟就要和爸爸说再见了。

但是,爸爸依然说还早着呢。

一瞬间,爸爸一把抱起儿子,把他抱上了车。

将儿子放了下来,大喊道:“请大家等一下,听我说一句话。

”一瞬间,车上安静了下来,就连在穿袜子的老爷爷也停止了动作。

“这是我的儿子。

”说着,便把小男孩抱了起来。

继续说道:“这是我的儿子,我最爱的儿子。

【观窦桂梅《我的爸爸叫焦尼》教学实录有感】我的爸爸叫焦尼窦桂梅

【观窦桂梅《我的爸爸叫焦尼》教学实录有感】我的爸爸叫焦尼窦桂梅

【观窦桂梅《我的爸爸叫焦尼》教学实录有感】我的爸爸叫焦尼窦桂梅观窦桂梅《我的爸爸叫焦尼》教学实录有感新课程标准一直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现实中很少能有老师真正做得到,很多老师都是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很少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

但是窦桂梅老师的课《我的爸爸叫焦尼》却能真正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这给我带来了深刻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老师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窦老师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抛出一系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中,并一步步引导先生理解课文。

一开始,窦桂梅老师首先是有感情地朗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文中的情景中徜徉,进而触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紧接着,窦桂梅老师趁热打铁,抛出一系列问题,如:狄姆会对检票的老伯伯说什么呢?爸爸抱儿子上车干什么呢?然后借助这些问题,引领着学生走进课文中,让学生化身为主人公,亲自去体会课文中主人公内心所隐含的思想感情。

接着,引导学生尝试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对读得不好的地方,耐心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老师有感情地朗读,以及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深层内涵的理解,体现了窦老师重视对学生的引导,通过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深刻内涵。

二、老师重视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提问、推动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自主思考问题,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窦桂梅老师在朗读的过程中提问学生,“爸爸,抱儿子上车干什么呢?” 学生纷纷独立自主思考,接着各自谈出自己的理解。

有的学生说爸爸会对儿子说,“跟我一起回家吧。

”有的说爸爸会对全火车的人说,“这是我儿子,他叫狄姆。

”窦老师通过提问,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形成自己的一番见解。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去赞美母爱,讴歌母亲。

但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父爱的书——《我的爸爸叫焦尼》,同样感人至深。

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故事的主人公叫狄姆,他生长在一个离异家庭。

狄姆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自己的爸爸,但是有一次,他可以和爸爸待一整天。

爸爸坐着火车从很遥远的城市来。

他们父子二人终于相见。

双方都带来满满的激动。

爸爸这一天去带着他去吃热狗,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吃披萨饼,去图书馆里借书。

只要见熟人或生人狄姆,都会像别人介绍自己的爸爸焦尼,到了晚上,爸爸就要走了,他向全车厢里的人介绍自己最好的儿子——狄姆,最后结尾发出疑问:“所以爸爸一定还会回来吧?拉着我最喜欢的爸爸。

”这短短的一篇文章,却碰触我内心深处的温柔。

我觉得它打动我的不是多么华丽的语言,也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而是简单的表达,更是父与子温馨相处的故事。

在文章的开头,狄姆没有见到焦尼的时候,字里行间有着盖不住的凄凉,凄凉之余又有着浓郁的期盼,狄姆是多么想见到自己的爸爸呀!在狄姆见到焦尼之后,所有的文字都温馨了起来,仿佛狄姆见到自己的爸爸焦尼后,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在狄姆和焦尼相处的这段短暂时光里,我觉得他们都在尽全力爱着对方。

他们都很珍惜这份爱。

我想焦尼一定想过岁月静好,我愿陪你度过天荒地老。

每逢人,不管熟人也好,陌生人也罢。

狄姆都会向他们介绍自己最好的爸爸焦尼,这就是童言无忌,他没有什么顾虑,他骄傲自己有个爸爸焦尼,他就会表达,因为他爱焦尼。

教你也没让狄姆失望,一个大男人会对全车厢的人介绍自己的儿子,那得鼓起多大的勇气。

我想对蒂姆说:“你有一个爱你的爸爸,虽然你们相隔天涯,但你们的心却拴在一起。

狄姆的火车一定会回来的,载着你最好的爸爸,因为我相信这就是爱的力量。

”父爱不一定是深沉的,他们也可以表露出来,父爱肯定是细腻的。

父爱如山,但更如水。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通用10篇)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通用10篇)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通用10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1近日,我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虽然故事不长,但看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男主人公的名字叫狄姆,他的爸爸叫焦尼,狄姆的爸爸妈妈因为某些原因而分开了,狄姆长期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他多么想爸爸也在身边。

盼望已久的一天到来了,狄姆要去火车站接爸爸。

在跟爸爸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里,狄姆都说不出的开心,他向每一个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热情地介绍“这是我爸爸,我的爸爸叫焦尼。

”口气是那么的自豪,他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是有爸爸的,我的爸爸就在我身旁,他叫焦尼。

同样,焦尼也为自已拥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在火车还没开动之前,爸爸抱起狄姆进了火车,对每一位火车上的人大声而自豪地说:“这是我的儿子,他叫狄姆!”读完后我感动地差点落泪了,狄姆真的太可怜了,不能天天和爸爸在一起,不能像我们一样拥有一个完整的家,也不能每天有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

相比之下,我是多么幸福!虽然狄姆的家并不完整,但一点也没影响爸爸和狄姆之间的爱。

是啊,只要心中有爱,就算分离,这份爱还是会永远留在心间。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2读完后,觉得这个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爸爸焦尼和儿子狄姆一起买热狗,去图书馆,咖啡馆,披萨店,火车站,他们吃得玩得很开心,一起度过开心难忘的一天,最后爸爸焦尼坐火车离开之后,小迪姆还在火车站里不肯离去,自豪的向路人讲起自己的爸爸。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3读过《我的爸爸叫焦尼》之后,我觉得这个叫狄姆的小男孩很可怜,因为他好长时间没有见过爸爸了,现在爸爸只有一天的时间陪他。

狄姆和爸爸在一起的这一天非常珍贵。

窦桂梅我的爸爸叫焦尼

窦桂梅我的爸爸叫焦尼

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听窦桂梅《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我的爸爸是焦尼》与其它的绘本一样,也是图像为主,文字为辅。

文字很洗练,用学生的话说是“枯燥无味”,讲述的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小男孩,与不在一起生活的爸爸共度一天的事。

小男孩狄姆先后五次对认识不认识的人说同样一句话: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

而爸爸在快要出发的火车上,对同一车厢不同的乘客自豪的宣布:这是我的儿子,我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

最后的结尾没有文字,只有妈妈搂着狄姆看着远方……但这样简练的文字,窦老师以她精深的专业素养、高潮的教学技巧、艺术化的教学语言,让我们知道绘本与绘本教学可以是: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1.从简单的文字中体会不简单《我的爸爸是焦尼》故事语言很简单,但是蕴意深刻。

上课开始,窦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帮我们系过鞋带,甚至帮我们包过书皮,也许还教我们骑过自行车,这个人就是——爸爸!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谈到母爱,但今天,在脑海里要搜索的,是自己对于父亲的感受。

把“父亲”这个词语放在嘴里细细咀嚼,你品味到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和我们一起分享!在学生交流后,老师就带着孩子们的感受走进了《我的爸爸叫焦尼》这个故事。

窦老师用近乎配音演员的、变化多端的语言朗读绘本,让学生边看课件上的画面边倾听。

关键处她停顿下来,让学生猜想:这个环节(电影院门口)狄姆会对检票的伯伯说什么?学生按各自的理解猜完后,窦老师干脆将话筒递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学生模仿着老师,虽不至于和老师那样能够炉火纯青,但也有声有色。

师生一起读完了这本绘本的大半部分后,老师接着问:哪些地方印象特别深刻?从而提炼出狄姆和爸爸各自说的那些话,再归纳出文字表达上的风格:简单的表达。

这个从文字开始的环节,看似闲庭信步,其实大有深意。

《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在“朗读的要领”里指出:朗读之前与之后一定要进行讨论,特别是朗读后的讨论,对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尤为重要。

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

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

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1今天读了《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下面是我的读后感。

爸爸和孩子只呆在一起过了一天,但他们做了很多事情。

他们第一个去的地方是个热狗店,他们一起吃了热狗,孩子吃的是热狗,爸爸买的是汉堡。

他们第二个地方去了电影院。

电影看完之后他们去吃了午餐。

小孩吃的是橘子汁和披萨,爸爸吃的是鸡蛋卷和啤酒。

吃饭完已经很晚了,他们去的了一家图书馆,图书馆的小姐是去他们幼儿园讲故事的老师。

他们借了两本书,最后他们去了一家咖啡店,孩子要的是苹果汁和一个小蛋糕,爸爸吃了一个肉松面包和咖啡。

然后爸爸要走了,到火车站的'路上,孩子紧紧的握住爸爸的手。

等车走的时候,孩子一直等妈妈来接他。

孩子还能听到火车铁轨颠簸的声音。

我觉得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因为爸爸和孩子度过了很愉快的一天,我觉得最后爸爸走了,就像我的爸爸出差了,我也很伤心。

爸爸虽然和孩子分开了,但是他对孩子的爱一直没有变。

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2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了狄姆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所以他不能每天和爸爸在一起,可是这一天,他的愿望实现了。

在爸爸下车的时候,狄姆说:“我们去放松一下吧!”当他们还没有走多远的时候,就看见一家热狗店,爸爸要了两份热狗。

吃完热狗后,蒂姆说:“我想看电影。

”他们去了电影院。

看完电影后,爸爸说:“我饿了,能不能陪我吃顿饭?”蒂姆说:“好。

”他们又去披萨店吃饭。

吃完饭后,天已经很晚了。

可是爸爸说:还有时间。

我们去图书馆吧!他们就又去图书馆。

在图书馆里,他们看了很多书。

狄姆还想从图书馆里借本书,爸爸同意了。

最后他们去借了书。

在这本书里,我发现爸爸很理解孩子,孩子要干什么事他都会同意。

我还发现,孩子很理解爸爸,爸爸想吃一顿饭,他就陪着他一起去。

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3今天我看完了《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写实的书,它主要讲的是一个小孩子的爸爸和他并不住在一个城市,很长时间才能去看他。

简单之中见深刻--听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

简单之中见深刻--听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

简单之中见深刻——听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一课有感10月21日,我有幸在何校长的带领下,与韦芳、王文英、郭丽娟、刘秀玲老师参加了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举办的“名师之路”之西部六省首届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

谢谢校领导给我们年轻教师这样一次宝贵的机会。

在本次活动中,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观摩了各位名师的课堂教学,我觉得收获之大无法用语言可以形容,走进名师,我一次又一次的发现他们的可贵,一次又一次的感叹原来课堂可以如此的精彩,一次又一次的寻找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位名师身上都有许许多多的亮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我仅针对窦桂梅老师的《我的爸爸叫焦尼》这一节课谈一点我的浅薄的认识。

窦桂梅老师是北京清华附小的校长,全国特级教师,当我听到她的第一句导入的时候,我就深深的被她的语言魅力折服。

她是这样说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人经常帮我们系鞋带、包书皮、教我们骑自行车,他一定是我们的——父亲。

我们常常会谈到母爱,但今天,在脑海里,要搜索的是自己对父亲的感受。

当把父亲这个词放在嘴里咀嚼的时候,会有什么味道?或许是快乐或许是伤感又或许是……心灵深处的感动……”窦老师深情的话语,磁铁般紧紧吸引着在场上千人的心,就这样,我们走进了窦老师的阅读示范课《我的爸爸叫焦尼》。

这是一堂温馨而感人至深的绘本阅读课《我的爸爸叫焦尼》。

这本著名的外国绘本,故事语言简单,蕴意深刻。

窦老师宛如一位语言大师,又好似一位童话创作者,用自己亲和的语言,智慧的思想,细腻的情感引领着孩子们细致地解读着。

整节课围绕“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的主题来展开,细腻而唯美、大气而智慧。

她的一呼一吸、一颦一笑、一招一式深深地牵引着、感染着在场每一位师生。

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读懂那些文字吗?如果是这么简单的话,那只叫做读字,不叫做读书。

窦老师抓住绘本中的两句重要的语言“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和“这是我儿子,他叫狄姆!”指导学生阅读文本。

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我的爸爸叫焦尼》的教学体会

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我的爸爸叫焦尼》的教学体会

么重要的一呼——儿子的话一直贯穿全
书。这是重要的感情线索与纽带。而恰恰 是这句简单的话,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绵 延不断的爱。有了这样的表达,即便是分 离,又怕什么呢7 当年。我教低年级图画书《我爸爸》 时,反复朗读的是“这就是我爸爸,他真 的很酷”,孩子们的心情是愉悦的。但读 这本书中的这句话时,说实话心情没有 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因为对于父母名字 的呼唤,那是平等中的尊重,平等中的 亲近。“爸爸”是公用的,唯独爸爸的名 字是独一无二的,爸爸的名字的味道, 似乎你朗读的声音越大,你心中的滋味 越丰富。 梅子涵说:“一个文学家一个画家他 寻找了一个我们所想不到的一个角度, 把这个故事放到那个角度里面。”这个故 事的一束光,在我眼里,也许就是儿子和 父亲的话。我们意想不到的这个看似平 常普通的话,明明是那么的简单。可就在 作家特殊的情境、特殊的家庭背景的布 置下,艺术地被表现了出来。所以我们说 生活总是在平地上这样地行走着,而文
声地自豪地告诉所有人——“这孩子,是
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的 时候,你的心情会怎样? 爸爸的话和儿子的话有异曲同工之 妙!两个人说的话,身份不同,表达形式
却相同,心情也是相同的——他们必须
向别人宣布,这是我爸爸(儿子),他叫焦 尼(狄姆)!我想,如果没有了这两句相得 益彰的话,这本书,就失去了一半的魅 力!然而,这魅力须在画面描绘的情境 中,才体会得那么有滋有味。 “未曾表达的爱就是不存在。” 原来,爱竟然如此简单,简单到只要 大声呼喊对方的名字。可我们呢?我们天 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很少跟人家说,这 是我的妈妈!她叫……这是我的爸爸!他 叫……也许,我们这些黄皮肤的中国人, 过于含蓄,不善于表达;也许,因为天天 在一起的缘故,你想不到应该这样说,或 者更羞于表达。至少,我就没有大声告诉 过父母,我爱她或他,更别说呼喊他们的 名字。

阅读,让孩子愉快地旅行--听窦桂梅老师的阅读课《我的爸爸叫焦尼》随感

阅读,让孩子愉快地旅行--听窦桂梅老师的阅读课《我的爸爸叫焦尼》随感
特别 注意 课堂 教学 与现 实生 活 的沟通 , 让教 学贴 近生 活 , 联 系实 际 。 教 学让 人 回味无 穷 。 听 了窦老 师 的这节 课 ,我学 到 了很多 阅读 教学 的方法 ,更 使我 个人 会弯 下 腰给 我们 系鞋 带 ,会像 做 艺术 品一样 为 我们 包 书皮 ,会 感 同身受 的是 一堂 课 ,可 以给人 很 多思考 ,让 人受 到 启迪 ,让 我想 让 我 们坐 在他 的 肩上 快乐地 大 吼大 叫 …… ”这样 的导 入 ,把 孩子 带 到 了平 常 的语 文课 堂 ,我们 关注 最 多的是 这节 课 的教学 任 务能 否完 在开 课环 节 ,窦 老师 运用 了这 样 的开 场 白 : “ 在 我们 的家里 ,有 一
中有 太 多这 样 的单亲 家庭 ,有 太 多像 焦尼 这样 的单 亲孩 子 ,他们 幼 渐 远 去 ,看 着 爸爸 的身 影渐 渐模 糊 … …如 果 仅 限于看 画面 的 内容 , 小 的心灵 要 承受 成年 人 的错误 带 给他 们的 痛苦 ,他 们渴 望父 爱 ,渴 可能 孩子感 受 没那 么深 ,不 妨让 孩 子设想 自 己这样 与 父母 分别 的情 望母 爱 ,渴 望有 一个 父母 都在 的 温馨 的家 。怎样 让这 部 分孩 子在 父 景 。这 样 ,不 需教 师多 费 口舌 ,孩子对 画面 的感悟 定 会有 较高 的境 母离 异 的情 况下 愉快 地学 习 ,健康 地成 长 ,也 是作 为老 师义 不容 辞 界 : 爸 爸走 了 ,生活 还得 继续 ;爸 爸妈 妈不 能给 自己一个 完整 的家 , 的责 任 。在 这堂 课上 ,窦 老师 以课 堂 为起 点来 实施 生活 化 的教学 , 生活 也得 继续 ;教 孩子 正确 面对 生 活 ,愈品 愈感 受到 窦老 师 的 阅读

读《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

读《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

读《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读《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1暑假我再次读了《我的爸爸叫焦尼》。

这本书作者是瑞典作家汉伯格,主要写了一个离婚家庭的孩子狄姆和他好久没见的爸爸焦尼一起度过了幸福的一天。

单亲家庭通常都让人十分心痛,可是这本书却完全不同,它所呈现的确是如此的细腻、美好和充满希望。

这一天,火车把狄姆日日夜夜思念的爸爸带来了,他们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一起买热狗,一起吃比萨,一起在图书馆看书…….狄姆向所有人介绍:“瞧,这是我爸爸焦尼。

他今天和我在一起。

”爸爸向所有在车厢的人宣布:“瞧!这是我的儿子狄姆。

”他边说着边把狄姆举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爸爸最后还是坐火车走了。

但是狄姆一点儿也不伤心,因为他今天和爸爸一起很快乐,很幸福。

而且他还知道了爸爸爱自己。

狄姆望着火车心想:爸爸一定还会回来看我的。

我不禁想到民工家庭的孩子,他们就像候鸟一样,只有寒假和暑假才能与父母团聚。

但是他们心中和狄姆一样怀有美好的期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未停止。

城里的孩子多幸福啊!他们有爸爸妈妈的呵护,爷爷奶奶的关怀,外公外婆的照料。

我们应当学会感激,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

在父母忙完一天的工作时献上一杯热茶;在外公外婆做家务时帮忙;在爷爷奶奶腰酸背痛时为他们捶背。

今后我也会面对许许多多的困难,我要想像狄姆一样乐观地去面对。

《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很多。

这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啊!读《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2近日,我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虽然故事不长,但看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男主人公的名字叫狄姆,他的爸爸叫焦尼,狄姆的爸爸妈妈因为某些原因而分开了,狄姆长期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他多么想爸爸也在身边。

听窦桂梅老师课有感

听窦桂梅老师课有感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有感通阳小学赵越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有感在这酷暑难耐的六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观摩读书课———一本瑞典作家波•R•汉伯格的小画书《我的爸爸叫焦尼》。

如同夏日的一场及时雨洗涤着我的心灵.第一次听窦老师的课,深深吸引我的是她那甜美的声音和亲切的诵读,可以这么说她的声音是我听过的课当中最好听的一位。

让人感到新鲜和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她讲的故事是那样的扣人心弦。

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最好的读书赏学课,在听这一节课之前我有一个观点是绘本只适合低年级的孩子阅读,听完这一节课以后我觉得我原来的观点需要改一改,绘本凭着它那丰富形象的画面,简短的文字,可以根据书的内容适合不同的人群去阅读。

窦桂梅老师,并非我想象之中的老教师,她40出头,但看上去也就三十几岁,我怎么也不会相信一个饱经评优课、观摩课的女教师,却依然保持着秀美的容貌,匀称的身材,浑身上下充溢着的朝气,看不出丝毫疲惫,这不禁让我有些惊诧了。

这就是我们大家都十分欣赏的名师窦桂梅吗?窦老师以《我的爸爸叫焦尼》这一本情节并不复杂的“小人书”为教学蓝本,从“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写一写”四方面入手,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不断地引导学生品味感受。

教学一开始,窦桂梅老师以低沉温婉、深情款款、饱含磁性的声音再现故事情节,老师的动情引领着学生们入境入情,同时也让与会者在故事结尾的时候回味无穷。

1、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纵观两节课,文章语言简单,蕴意深刻。

窦老师紧抓一个主题“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通过文中人物两句话“这是我爸爸,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这两句简单的语言表达,反复地让孩子们朗读,比较各种各样的语气语调,直到找到最切合当时情景的读法为止。

通过朗读体会文本所蕴涵的丰富情感,这份浓浓的父子情。

2、细致的观察,精彩的发现窦老师注重细节,精选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以小见大,从不同侧面映射出父爱的动人光彩;而且善于紧扣语言文字重锤敲击,去演绎子爱父丰富具体的内涵。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

For everyone first, for everyone later.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1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非常让我感动,爸爸说:我好想见你。

虽然狄姆没说什么,但他肯定也很高兴。

他们出了车站后去了热狗店买了两个热狗,狄姆还自豪地跟热狗店的阿姨说:我的爸爸叫焦尼!这简单的一句话就代表着他深深的爱着他的爸爸。

接着他们去了电影院,爸爸坐在那里不时的发笑,因为他的喉咙在发颤,也有可能是爸爸终于见到了他那可爱的儿子。

之后又去了比萨饼店,在他们要付钱的时候,蒂姆大声的叫道:我爸爸要付钱啦!因为他很喜欢她的爸爸。

走出店里,爸爸快要走了,可是爸爸还是和狄姆去了图书馆。

他们并排坐在椅子上,狄姆想:“要是时间能停下来就好了,火车要是不开了就好了。

”从这句话我想到了狄姆很想让爸爸永远陪着他不让爸爸离开他。

最后爸爸和狄姆去了车站,爸爸抱着他进了火车,他说:大家听一下好吗?很多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他说:这孩子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他把狄姆从车上又抱到了车站让他等着妈妈来接他,一位叔叔走过,狄姆依然为他的爸爸感到自豪的说: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表现了狄姆爱着爸爸,爸爸也爱着狄姆,我真的非常的感动!《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2在寒假里,我读了《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

这本书虽然故事简短,但含义深厚,让我体会到这对父子俩的亲情。

这个故事讲的是:小男孩狄姆,在火车站等待着爸爸焦尼坐的火车,父子俩见面时十分激动,焦尼带着儿子狄姆到处逛逛。

他们买了吃的,来填饱肚子,买了电影票看电影……每次买完东西,狄姆都会大声地说:“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当爸爸焦尼准备回去的时候,焦尼也会向大家大声介绍自己的儿子狄姆。

每当读到这儿时,我都会很感动,面对无数个陌生人,他们都敢大声地说出来,没有一丝害羞,没有一丝害怕,满是自豪,那是因为在狄姆眼中,焦尼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在爸爸焦尼的眼中,狄姆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儿子。

哈尔滨市南岗区建文小学果艺红观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

哈尔滨市南岗区建文小学果艺红观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

观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哈尔滨市南岗区建文小学果艺红1.在阅读中进行猜测--------猜猜,迪姆会对电影院门口的老伯伯说些什么?猜猜,爸爸要抱儿子上火车坐些什么呢?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瞧!火车上已经坐了很多人,有……生读2.师生对读,这种方式,音乐的渲染,值得借鉴。

3.故事听到这,你一定有话要说,有情感要表达。

第二板块:重点研读“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分析这句话: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学习简单的表达。

这么简单的表达,却在文章中出现了五次,那为什么呀?那就把你们这些感受都装到你们的心里,看看是不是如你们说的。

看一看1. 出示热狗店、电影院、图画,先观察动作神态,再引导朗读加上师的配合:哎哟,我老了,耳朵背了,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师:2. 在披萨店遇见邻居哥哥引导读出自然的语气。

3. 在图书馆向人介绍爸爸。

先观察动作,再读。

这次读要自然,因为是邻居。

4. 在图书馆引导学生既读出夸耀又按耐不住的,还要压低嗓门的。

5. 以下任选一个场景,读。

6. 出现车站的场景,体会情感的变化。

同样的一句话,却饱含着依依不舍。

小结:那么简单的一句话,出现的场景相同吗?说话的对象相同吗?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在我们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作者有时依依不舍、有时自豪,有时又那么---悲伤。

下一版块-----体会爸爸的话:这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蒂姆。

看这句话,在表达样式上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为什么这句话不像蒂姆的话只出现了一次,却给你留下了那么深刻的印象呢?联系生活实际---如果是你的爸爸,他会这么做吗?一般成年人可能会有所顾忌。

你们看这个车厢里,有男的,有女的,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

朗读这句话。

是什么让爸爸这个成年人这样做呢?让他按耐不住自己的感情,现在我们回到书中,观察爸爸,然后我们再来朗读这句话。

出示第一幅图:车站相见—奔(比较跑,用成语概括—迫不及待)、举、搂、抱、牵(小组讨论)出示图提上动词通过动词体会爸爸的动作,体会简单的表达。

窦桂梅我的爸爸叫焦尼观后感

窦桂梅我的爸爸叫焦尼观后感

窦桂梅我的爸爸叫焦尼观后感
故事里的小男孩狄姆,他和爸爸焦尼之间的感情那可真是深厚得很。

你看,爸爸焦尼不常陪伴在狄姆身边,但是当他们相聚的那一天,就像整个世界都只有他们父子俩似的。

那种感觉,就好像是黑暗里突然照进来一束超级亮的光。

狄姆在这一天里,他的那种兴奋和自豪都要从身体里溢出来了。

他向周围的人不停地介绍“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

这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情感。

就像我小时候,要是我爸爸从外地回来,我也想拉着他向全世界炫耀,说“看,这就是我超级棒的爸爸”。

而焦尼呢,他对狄姆也是满满的爱。

他陪着狄姆做各种事,一起坐火车,一起去餐馆,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爱。

虽然他们的相处时间很短暂,但是这短暂的时光却像宝石一样珍贵。

这让我想到,有时候爱不一定是要长时间的陪伴,像这样短暂而浓烈的相聚也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爱意。

窦桂梅老师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像是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幅画,慢慢地在我眼前展开。

我能清楚地看到狄姆的小脸蛋,他眼睛里闪烁的光,还有焦尼那充满父爱的眼神。

这故事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我觉得我比狄姆要幸运多了,我可以经常见到我的家人,可是我有时候还会惹他们生气,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

这个故事就像一颗温暖的小太阳,照进了我的心里,让我明白了亲情的珍贵,不管是相聚还是分离,爱永远都在那里。

【汇编】《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

【汇编】《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1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我的爸爸叫焦尼》里面的内容,我给你说说吧。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的爸爸在外地工作,一年只回家一次,而且两三天。

那天,小男孩的爸爸说十二点准时到火车站,于是,小男孩就在火车站等他爸爸,过了好久,他的爸爸还是没有回来,小男孩很着急,心想:爸爸怎么还没有到啊?过了十二点,小男孩听见轰隆隆的火车声,啊!爸爸终于到了!他很高兴!他的爸爸下火车后,带他去了好多地方玩,玩了差不多一整天,小男孩饿了,爸爸买了两条热狗一起吃,小男孩很高兴,见到每一个人都说:“这是我的爸爸焦尼!”第二天,爸爸带着小男孩去买了一本书,到了下午爸爸要回去了,小男孩依依不舍的把他爸爸送去火车站,最后火车还是开走了!小男孩看着那辆火车,坐在凳子上。

突然一个叔叔走来,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我在送我的爸爸去外地工作,我的爸爸叫焦尼!”看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是:要珍惜每一刻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不要惹爸爸妈妈生气,要孝顺爸爸妈妈,而且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我要向这本书的小男孩学习。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2一个冬天的早晨,一辆火车呜呜地开过来了,上面载着狄姆最喜欢的爸爸焦尼来了。

秋天,妈妈和爸爸离了婚,妈妈和狄姆搬到了这座镇子上,从此狄姆再也没有见过爸爸,可今天,爸爸能和狄姆一起度过一天。

今天,狄姆告诉许多人:“这时我的爸爸,他叫焦尼。

”今天,狄姆跟爸爸去了很多地方,今天,爸爸在火车上说:“这是我的儿子,他叫狄姆。

”爸爸临走时说的话让狄姆不能忘怀,更让我深深的被感动了,爸爸说:“狄姆,爸爸还会回来的!”这句话缠绕在狄姆的心头,火车,一定还会回来的!爸爸妈妈离婚的孩子也许就是这样,日思夜想的盼着他们回来,狄姆也是这样,爸爸走时很念念不舍,爸爸上车时也不停的向爸爸挥着手,还对旁边的叔叔说:“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

”这,表达了亲情!离婚的孩子就是这么不幸!但狄姆丝毫没有在意这一点,爸爸的话一直在狄姆的心头回荡,爸爸,一定还会回来的!《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3天我去了新华书店,那里的人好多呀。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3篇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3篇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3篇
我的爸爸叫焦尼读后感(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是《我的爸爸叫焦尼》,书中主要写了遭受父母婚姻裂变的孩子狄姆,在与爸爸在一起的这一天里,与爸爸做了一些他们喜欢的事,并告诉热狗店的阿姨、电影院的伯伯、图书馆的姐姐:“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

”最后,焦尼把狄姆抱上火车,告诉火车上的所有人:“这是我的儿子,这是最好的孩子,他叫狄姆。


文中的狄姆即使遭受父母婚姻的裂变,但他并没有伤心,更没有哭泣,而是乐观地去面对生活,乐观地面对困难,离婚不代表从此以后就是仇人,还是可以再见面的,最后一句话说:“马上会再见面的。

”所以,火车一定还会回来,拉着狄姆最喜欢的爸爸——焦尼。

读到最后,看见狄姆的妈妈抱着狄姆,看着远去的火车,那幅画面深深地让我感动,在他们嘴里没有责骂,只有他们心里那无尽的关怀,希望爸爸在大城市

说;“
狄姆!
“这是我的……”我们常常认为作为父母就应该为我们做事,父母在身边没有什么不对。

有时还会抱怨父母,抱怨父母没有安排好一些事……可是如果我们过一段时间离开父母的生活,我们就会想念父母,我们要学会知足,像小狄姆,过很长时间才能见到爸爸,但一直爱爸爸的小狄姆会用足、用满这一天和爸爸快乐的生活,他很知足因为爸爸能来,他也很盼望爸爸下一次来的日子早些到来。

我们应该学会知足、满足,但心中仍然像小狄姆一样怀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仅供参考。

读《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

读《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

读《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
陈筱箐;金萍(指导老师)
【期刊名称】《好儿童画报》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在假期里.我读了瑞典作者汉伯格的作品—《我的爸爸叫焦尼》。

书中讲的虽然是一个不完整家庭的故事,但却充满了亲情和浓浓的爱……
【总页数】1页(P27)
【作者】陈筱箐;金萍(指导老师)
【作者单位】上海市普陀区联建小学四(3)班;上海市普陀区联建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
【相关文献】
1.我的爸爸叫焦尼
2.我的爸爸叫焦尼
3.阅读,让孩子愉快地旅行--听窦桂梅老师的阅读课《我的爸爸叫焦尼》随感
4.爸爸,今天我读懂了你--读《非常爸爸》有感
5.剖析文本细节之浓绿万枝红一点——从窦桂梅《我的爸爸叫焦尼》看文本细节剖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之中见深刻
——听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一课有感
10月21日,我有幸在何校长的带领下,与韦芳、王文英、郭丽娟、刘秀玲老师参加了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举办的“名师之路”之西部六省首届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

谢谢校领导给我们年轻教师这样一次宝贵的机会。

在本次活动中,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观摩了各位名师的课堂教学,我觉得收获之大无法用语言可以形容,走进名师,我一次又一次的发现他们的可贵,一次又一次的感叹原来课堂可以如此的精彩,一次又一次的寻找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位名师身上都有许许多多的亮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我仅针对窦桂梅老师的《我的爸爸叫焦尼》这一节课谈一点我的浅薄的认识。

窦桂梅老师是北京清华附小的校长,全国特级教师,当我听到她的第一句导入的时候,我就深深的被她的语言魅力折服。

她是这样说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人经常帮我们系鞋带、包书皮、教我们骑自行车,他一定是我们的——父亲。

我们常常会谈到母爱,但今天,在脑海里,要搜索的是自己对父亲的感受。

当把父亲这个词放在嘴里咀嚼的时候,会有什么味道?
或许是快乐
或许是伤感
又或许是……心灵深处的感动……”
窦老师深情的话语,磁铁般紧紧吸引着在场上千人的心,就这样,我们走进了窦老师的阅读示范课《我的爸爸叫焦尼》。

这是一堂温馨而感人至深的绘本阅读课《我的爸爸叫焦尼》。

这本著名的外国绘本,故事语言简单,蕴意深刻。

窦老师宛如一位语言大师,又好似一位童话创作者,用自己亲和的语言,智慧的思想,细腻的情感引领着孩子们细致地解读着。

整节课围绕“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的主题来展开,细腻而唯美、大气而智慧。

她的一呼一吸、一颦一笑、一招一式深深地牵引着、感染着在场每一位师生。

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读懂那些文字吗?如果是这么简单的话,那只叫做读字,不叫做读书。

窦老师抓住绘本中的两句重要的语言“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和“这是我儿子,他叫狄姆!”指导学生阅读文本。

并感受语言表达的“简单”,却又传达出丰富的“感动”。

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往往不乏丰富的感动,却恰恰缺少简单的表达。


读绘本,不单要读文,还要读图;不单要读懂绘本的内容,还要学会如何表达。

一本薄薄的图画书,窦老师不仅仅带领孩子品读文字,从字斟句酌中挖掘思想,而且让孩子去认真观察绘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等等,请孩子们说说这些表明了什么,引领孩子自然地领会作者表达的主题。

还让孩子们去观察这本书绘图的色彩,封面封底的红色,书中画面的灰暗,从中去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甚至于让孩子观察故事中人物服装的颜色,爸爸的橙色围巾,妈妈的橙色衣服、绿色围巾,儿子的橙绿相间格子围巾,告诉我们什么?在为时两节课的教学中,窦老师就这样通过故事抓住场景、人物、语言、动作、插图颜色、插图设计、来指导学生读、写、及创作的升华。

体现了窦老师对文学内涵的独特解读能力,真可谓底蕴厚实!如果换成是别的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也许只会当成一个发生在父子身上的故事来教,最多也不过引导学生体会父子之爱。

她却不!学完《我的爸爸叫焦尼》,学生在她的语言感召下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亲情之爱,还有“珍惜”——对圆满家庭的珍惜,对“爱”的珍惜,对所拥有一切的珍惜;更有“自信”——在并不圆满的家庭里要自信,在
没有父亲的日子里要自信,在失意的时候更要自信!她认为:语文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在语文中获得情感和品格的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滋养,得到成长。

精彩的课结束得总那么快,但窦老师精湛的教学却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引领着我的思想。

如她所愿:简单的课堂,丰富的感动。

走进窦老师的课堂,总有太多想表达的冲动,奈何又无从说起。

似乎所有的语言,所有的情感都不足以表达我内心对她的这份痴迷,这份迷恋。

我喜欢她的声音,不仅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那带着女性的温柔、北方女性的豪爽,把语言传递的那么好听!当然音色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然的,但是就是这样天然的嗓音加上嗓音里的内容,让我深深感动并折服。

我喜欢她在课堂上的生命活力!讲台上的窦老师,她的眼神,她的教态,俨然有种大家风范。

举手投足间,她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学生们能够感到的蕴涵着真情和真爱的美。

她的板书从来都是一笔一划,横平竖直,板书的工整和运笔行文都给人以一种美的欣赏。

她的教学方式其实并没有很花哨,就是强调——朗读。

但是她能够让朗读富有活力,让自己的语言和孩子们的话语富有活力。

最重要的是,我喜欢她的教学智慧与教学理念——朗读。

窦老师的课堂没有只言片语的讲析,只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这就是朗读的魅力!这样的读,给语文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

在她的感染下,孩子们的朗读潜能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表现也越来越出色。

比如文中出现最多的一句话:“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这是我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窦老师反复引导,反复让孩子们朗读这些句子,比较各种各样的语气语调,直到找到最切合当时情景的读法为止。

这样的课堂绝不仅是活跃,也不仅仅是孩子们获得表达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感化。

“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

正是窦老师“先声夺人”的激情演绎,唤醒了学生沉睡的心灵,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为走进文本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也预约了课堂教学的精彩。

一堂精彩的课很快结束了,但窦老师的教学技艺却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引领着我的思想。

她教会我的,是要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深刻地解读文本;是要善于捕捉课堂的点滴契机点燃学生的激情。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必须一点一滴的学起,一点一滴的改正自己、提高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课堂上的更加生动,更加高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