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
提问在课程中作用与意义
提问的作用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师 生互动和交流。
提问的意义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可以展示自 己的思考成果,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问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其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 途径
REPORTING
传统观念转变,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转变教学理念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 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尊重学生差异
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智能,采用个 性化的教学策略。
营造民主氛围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 氛围。
专业素养提升,增强驾驭课堂能力
REPORTING
课程内容及特点分析
课程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道德 、法律、国情、心理健康等方面 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 质、法律意识和国民素养。
课程特点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 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具有 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 性的特点。
学生需求与兴趣点挖掘
学生需求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对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社会适 应等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
• 设计实验方案:对实验组采用新的提问策略,对照组保持 原有教学方式。
实验设计思路及实施过程描述
准备阶段
对实验组的教师进行培训,熟悉新的提问策略。
实施阶段
在实验组的课堂上应用新的提问策略,对照组保持原有教学方式, 持续一个学期。
收集数据
记录两个班级的课堂表现、学生成绩等数据。
数据收集整理方法论述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2 提 问策 略 不恰 当。
在 初 中思 想 品德 教 学 中 , 有 些 教 师 虽 然 意 识 到 了 提 问 的重 要 性 , 但 却 只 对
初 中思想品德课堂提 问形式 进行改进 , 没有对初 中思想 品德课 堂提 问策 略进行 深入 的研 究。具体来说 , 大部 分思 想 品德教 师在初 中思 想 品德教 学 中, 只 是简
对此 , 在 初 中思 想 品 德 教 学 中 , 教 师 可 将 一 些 有 深 度 的 问题 引 入 教 学 , 引 导
学生思考 问题 , 了解初 中思想品德 内涵 ,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 的思想 品德水平 。
综上所述 , 在 初 中思 想 品 德 教 学 中 , 教师要根 据学生 的实 际特点 , 充 分 发 挥
想 品德课 堂提问对教学效率 提高的促进作 用 , 这 就使得初 中思想 品德 课堂 提问
难 以对课 堂教学 内容形成有 力的支撑 。
在 初 中思 想 品德 教 学 中 , 大部 分 教师 只重 视对 学生所 学 知识 的考查 , 忽 视
对学生思维能 力的考查 。这就使得学生对 思想 品德课堂 提问感 到害怕 , 无 法通
单地对 学生的基础知识进 行考 查 , 忽视 对学 生思 维能力 的培 养 , 没 有 发 挥 出 初
中思 想品德课堂提 问的作用 。 在初 中思想品德教学 中 , 有 的教 师为 了考查 学生 的知识 掌握 程度 , 会 给学
生 提 出一 系 列 的记 忆 性 问题 。 但 是 , 在 这样 的背 景下 , 学 生 只 能 机 械 地 记 忆 知
率 的提 高 。 1 . 缺 乏 有 力 支撑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探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课程之一。
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入理解。
探究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对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问题设计及其重要性在教学中,老师通常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获取知识。
良好的课堂问题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引导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欲望; 2.层次清晰,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3.贴近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并促进情感认知;4.鼓励创新,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思维能力。
二、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探究1.问题设计要贴近生活《道德与法治》知识是直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的,老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应该注重问题的实际性和生活性。
在探究道德规范问题时,可以设计类似于“如果你发现了一块掉在地上的钱,你会怎么做?这种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思考中贴近自身生活,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
2.问题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在探究法律法规问题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为什么要设立法律?法律对于社会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对法律意识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题设计要层次清晰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尚处在发展阶段,因此问题设计要具有层次清晰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能力的问题。
在探究法治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个人违反法律后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为什么要严格执行法律?”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建立对法律的基本认识。
4.问题设计要鼓励创新在课堂问题设计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探究道德问题时,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和探索。
“你认为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你又是如何形成这样的观念的?”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沈阳
10 0 13 0)
要: 近年 来 , 在新课 程标准的引导下 , 课堂提 问逐 渐得 到重视 。通过分析初 中思想品德 有效提 问应遵循的原则 , 索课 堂有效 探
提 问的 策略 , 使提 问艺术更好地应 用于教 学实践 中, 不断提 高初 中思想品德课 堂教 学水平。
关键词 : 中思想品德 ; 初 课堂提 问; 学策略 教 爱 因斯 坦 曾 经 说 过 ,提 出 问题 比解 决 问 题 更 重 “ 问 题 来 巩 固学 生 的 基 础 知 识 , 力 挖 掘 教 材 的 内 容 , 努 创 设 出带 有 创 新 特 点 的 问题 。 二 、 想 品 德 课 堂 有 效 提 问 的 策 略 思 1激 发 学 生 对 提 问 的兴 趣 . “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 学 生 有 了兴 趣 便 会 形 成 学 兴 , 习 的 强大 动力 , 而 主 动探 索 知 识 、 与教 学 活 动 , 从 参 积 极 认 真 地 回答 教 师 提 出 的 每 一 个 问题 。反 之 , 缺 乏 兴 在 趣 的课 堂 中 , 生 只会 被 动接 受 知识 , 教 师 的提 问也 学 对
要 , 为后 者 仅仅 是 方 法 和实验 的过 程 , 提 出 问题则 因 而 要 找 到 问 题 的关 键 、 害 。” 以看 出 , 要 可 良好 的 课 堂 提 问 是 一 门 艺 术 , 能 优 化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它 激 兴 趣 , 迪 学 生 的 思 维 。然 而 , 期 以 来 , 师 一 直 对 课 启 长 教 堂 提 问 缺 乏 足 够 的认 识 , 没 有 形 成 有 效 的 提 问 模 式 , 也
成 了 良好 教 学 开 端 , 而 使 整 堂课 都 充 满 活 力 。在 思 想 从 品 德 教 学 中 , 教 师 可 列 举 一 些 新 颖 的贴 近 学 生 现 实 生
《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5篇
《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5篇第一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四川省仪陇县新政初级中学校龚禧然一、查阅文献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标准》,建构主义理论,系统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并浏览了初中数学教学网等相关网页。
1、《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每一个目标要求都没有离开“算”,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
而且,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对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
2、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3.系统教学理论系统论认为,教学系统是实现一定教育目的,各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具有教育功能的综合体。
一般系统论强调从整体出发分析系统内部要素以及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设计系统,反对将教学系统简单分解为独立的部分进行设计。
系统论的整体性观点则强调研究和处理事物时,要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始终着重从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考察和处理对象,以求得整体功能的优化。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人 的思想品德都是在与人交往及实践过程中产生并定型的。 因此 , 初中思想 品德 课 堂教学要将课堂教学与学生 已有的感性认识相结合 , 为初 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提供 良好的辅助作用 。 为达到这一 目标 ,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过程 中 , 要避免一味地照本宣科和空洞说教 , 要将课 堂教学 和丰富多彩 的社 会生活及家
一
课的教学 中, 笔者在透彻研究课本知识 的基础一 就“ L, 四大保护线 ” 自我保 和“
护” 的关系提出三个问题 : 什么是四大保护线? 我国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 保护的 理由是什 么? 四大保护” 否能充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 是 学生通过 回答问 题, 一方面学 习了知识 , 另一方面提高了概括归纳能力 。 就初中学 生对 “ 当今还有 没有必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精神” “ 、艰苦奋斗精神是不是已经没有存 在的必要 ” 等问题在认识上存在的偏差 , 笔者在课堂教学 中提 出了如下问题 : 古今 中外有哪 些人通过艰苦奋斗获得 了成功?他们是如何获得成功 的?通过思考 以上两个问 题, 你形成了什么认识 ? 在我国 目前条件下 , 要解决经济发展的深层 次问题 , 破解
一
系列逐层深 人的问题 , 以有效理顺 学生思路 。 可 总之 , 在初 中思想 品德课堂教
学提 问中 , 教师在设计一个提 问时 , 必须注 意该 问题 与其 他问题的关 系 , 不能孤
[1
. !
二
立设问 , 要将设立 的问题构成一个体 系, 由简单 到复杂 , 保证学生能逐步加深 、 巩
就 业 难 题 . 要 艰 苦 奋 斗 吗 ? 些 提 问 有较 强 的 针 对 性 , 生 在 思 考 的过 程 中 能 需 这 学
有效增强 明辨是非的能 力并提高思 想觉悟 , 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 从
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
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有效地教授初中思想政治课,是每一个思政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策略和评价反馈三个方面探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教学理念1. 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思政课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实际,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思政课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审辩、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和重大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问题的多维度视角。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政课教学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通过学习先进的人物事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追求真理、崇尚正义,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培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课堂教学策略1. 多样化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教学形式相结合。
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注重情境化教学,将思政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2. 强化实践教学思政课教学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观社会机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感受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思政课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思政课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显现,促使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开始重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以求通过更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本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使学生能够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获得真实提高。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1.课堂提问的深度不够。
从本质上说,课堂提问的直接目的在于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探究与学习指明方向。
因此,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所进行的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
但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并不到位,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课堂提问的真实目的。
部分教师从主观上认为课堂提问的作用与意义是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过渡的作用。
因此,教师所提的问题过于浅显,学生只需要对教材进行翻阅就可以得到答案,根本不需要进行思考,进而无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意识,无法发挥课堂提问的真实效力。
2.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
与此同时,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后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与思考,甚至在提问后直接给出答案,其目的在于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这就导致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只是一个形式,仍旧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没有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3.互动交流性不强。
此外,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中,教师没有重视互动交流,没有加强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与交流。
在实践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重视在课堂提问后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也没有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
这就导致教师在提问后,学生只能单独思考,并不能通过激烈的交流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无法发挥课堂提问的真实效力。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的提效策略1.明确目标,设定更有效的问题。
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课堂提问是传播知识、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
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形成浓厚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可以说,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必先从实现“有效课堂提问”开始。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
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如教学七年级下册《诚信为本》时,用简笔画画出“小木偶奇遇记”里的比洛丘,先问学生认不认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再提问他的鼻子为什么会越来越长,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再顺势诱导学生联系教材,谈谈为什么要讲诚信及如何做个诚信的人。
二、要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
如教学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富起来》时,由“春天的故事”引入改革开放话题后,可提问学生:改革“改”的是什么?是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7学生经过充分讨论,联系教材得出结论后,教师再用“足履关系”作比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一来,“改革的实质和目标”这个疑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
如教学八年级上册《勿以恶小而为之》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抓住“危险的诱惑”这一点,可以提出这些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良诱惑?它们有什么危害?为什么青少年学生最容易受诱惑?青少年应该怎样抵制不良诱惑?以网络为例,说说你怎样避免网络的不良诱惑。
这样提问既便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身边的各种“诱惑”,初步具备对各种“诱惑”的辨别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明辨是非,自觉理智地拒绝不良诱惑,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
中学课程资源ZHONGXUE KECHENG ZIYUAN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摘要:有效提问是构建思想品德有效课堂的基础,课堂提问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突出针对性、难易适度、突出层次性、具备开放性、科学把控课堂提问时机、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六个方面,在提问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提问提问策略随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清晰,而且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更加注重师生互动。
以有效提问的方式增加思想品德课堂互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融洽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有效提问能突出思想品德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向,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为构建高效思想品德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提问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一、问题设计要突出针对性思想品德问题设计需要与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突出针对性,使学生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问题设计中要明确教学目标,以此提高问题设计的针对性。
例如,在“外交政策”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外交政策有整体了解,并对外交政策的施政方针、目标有一定认识,结合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短片,并根据教学内容和视频内容提出问题:“你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吗?你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实施有怎样的看法?你如何看待独立外交的重要性?你能列举我国外交活动中独立性的体现吗?如果你是外交官,会对朝鲜半岛问题有怎样的看法呢?”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能够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做出一一解答,从而使学生对整体知识内容有更加清晰的把握,进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独立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教学篇•高效课堂一、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能单纯地依靠老师的课堂讲解,还应该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在教授思想品德课程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个人思想与国家、集体思想的融合,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根据老师的课堂提问,学生可以不断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去,拥有独立的自主发言权,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性,积极参与,进行知识以及行为准则的培养,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的发扬,提高学生的素质,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优秀品格的青年。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与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是完全不同的,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者,学生为被动者,教师主动将知识输入学生的大脑之中,而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则需要教师与学生充分配合,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尽可能地主动表达自己,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中,与教师形成良性的互动。
2.层次性原则层次性作为一个课堂的评定指标,在思想品德课上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课堂上问题的设定必须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层次性会使问题变得多样、丰富与生动。
所提问题的层次性必须要充分地经过探讨与设定,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逐渐递进。
教师在对问题的制定与对学生的提问当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与水平,使问题的结构趋于合理化,不要使问题的难度过大,以免学生丧失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同时,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也应该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尊重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生来设计不同的问题。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1.问题设置要有清晰性和启发性为了使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有效性,教师必须对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陈述,确保学生可以听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改进策略探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改进策略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生接触道德和法治知识的重要平台,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一些提问方式单一、内容重复、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策略进行改进,探索更有效的提问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方式进行改进,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针对性的提问策略改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策略进行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研究意义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培养的重要阶段,而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改进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提问策略的不足之处,可以更好地发现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优化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提问策略的改进也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果。
深入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改进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效果。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改进策略进行探析,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提问策略探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提问策略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价值追求,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有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改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在思品教学中,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思想品德的教学实践,对此我有一些思考:有“疑”,“才”问。
“疑”的解释:①疑问,有怀疑或不理解的问题。
在思品教学中,可以理解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探讨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践行的标准,可以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尺度。
②设疑。
即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把握“才”的问题“才问”:才——通“材”,素材。
意思是说,我们要精心设计好提问的素材。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广泛搜集素材构思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
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
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所提问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教学任务,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例如,我在讲《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时,搜集了一个吸毒女孩的flash,仔细斟酌问题,既要引发学生思考又能达到预设的目标。
思考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导致这个女学生陷入吸毒的泥潭,有哪些方面的原因?(2)我们从她的遭遇中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层次递进、步步探究,有准备、有预设的提问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焕发出生成的火花。
才——刚才,即时机。
意思是说,我们要把握提问的“时机”。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在学生思维的“节骨眼儿”上提问,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学法教法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余克亮(福建省南平市洋后学校福建南平353000)【摘要】思想品德是以培养学生素质和品德为根本的一门德育实践课程。
在这一培养实践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师生双方之间的良好互动与有效交流。
“有效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艺术性提问。
”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规武器”,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充分发挥不可或缺且“由小见大”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在于:促进学生思考,启发学习思维;促进教学关系,引发良好互动;促进教学反馈,增强信息交流;促进语言表达,引领持续发展等。
本文结合初中思品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在简要解析课堂教学提问现状问题基础上,就如何增强其有效性研究方面,试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初中思品有效课堂互动教学艺术提问实践与感悟【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28-01在学校教育中,任何一种完整的课程活动都是在教学内容连接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活动等三种因素组成,而且任何学科及其课程活动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表现形式。
不仅如此,无论应试活动模式还是素质活动程序,始终离不开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
因为它不仅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课堂活动常用的基本手段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直接决定着师生双方的互动情况,也就直接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立足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立场,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述自身研究和感悟的点滴观点。
一、简析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提问现状以及研究意义从目前情况看来,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提问缺乏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缺乏目的性。
许多提问的随意性较大,要么让学生只需回答“是”或“不是”,要么没有思考价值,要么无从思考,无益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培养。
②缺乏合理性。
所提问题没有坡度和梯度,缺乏规则性、有序性和连贯性,无益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③缺乏主体性。
有些提问模棱两可、模糊不清,有时候即使给了学生回答的机会,却加入教师个人的评价而扰乱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让他们难有明确的主体定位感。
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探讨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进行有效的提问,以达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略地谈谈我在这问题上的一点经验。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同时也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还是沟通师生思想的主要渠道。
初中思想品德课一定要摒弃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纯粹的理论,否则学生就觉得枯燥无味,而应该是让学生在情境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
教师必须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多通过创设情境,形象再现生活场景,让材料和问题自然衔接,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索欲,调动学生的思维动力,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注重问题设计提问的质量和问题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并未进行问题设计而是即兴提问,这样的问题往往偏离教学重点和关键,或仅仅限于较低水平。
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挖掘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多种水平的问题。
首先,所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当,问题过难,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问题过易,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
其次,课堂提问应尽量形成系列,环环紧扣教学内容,对于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应通过提问来加以区别,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把问题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对理论的进一步思考并加深理解知识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也要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中。
社会热点问题通常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因此社会热点资源是教师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对于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来说更是如此。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有效提问”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有效提问”引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对道德观念、价值观的理解与内化。
因此,探讨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提问的重要性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在思想品德课上,有效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
提问的原则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目的性原则:提问应明确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避免无目的的随意提问。
针对性原则:提问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确保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启发性原则:提问应能够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循序渐进原则:提问应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提问的类型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类型的提问方式,如:知识性问题:针对课本知识点进行的提问,旨在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理解性问题:要求学生解释、阐述或举例说明某个概念或观点,以检验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分析性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个现象或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以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应用性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问的策略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以提高提问效果:提问前先思考:教师在提问前应充分考虑问题的目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问题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后,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回答,避免匆忙给出答案或跳过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应通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回答积极性,让他们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注重问题的层次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初中思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21年精选文档
初中思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21年精选文档初中思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021年精选文档初中思想产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课堂教学工作需要有效的提问带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课堂教学工作高效进行。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和探索的心理,也能帮助学生更大胆地质疑一切,发挥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
本人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性与技巧进行了研究、尝试,并着重探讨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
一、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性提问是开展任何课堂教学工作的关键手段。
提问的方式因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俗话说:“学习始于思考,思考源自怀疑”。
教师应明确有效课堂提问的内涵,充分挖掘课堂提问的潜在作用。
有效的课堂提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迅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主体者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完全符合课堂教学实际与学生学习、成长特点的,能够真正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和探索的积极性;有效的课堂提问简洁、明确、难度适中,能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和探索方向。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一)巧妙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师在教学过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新知识被有目的地渗透到精彩有趣的情节、场景或故事中,需要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这就是问题情境教学。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缩短师生、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课堂学习在互动中进行,充分整合教师、学生和教材,形成课堂学习的合力。
(二)把握提问契机,实现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找准出发点,在没有疑问的地方设疑,在被问到问题时及时处理,抓住提问的最佳时机,充分发挥提问的最大效果。
例如,在新旧知识的转换中,通过有趣的问题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程的兴趣;在教材的难点和重点部分;当学生局限于固定的思维;理论与现实的偏差导致学生思想混乱;学生的新旧知识容易混淆;当学生的思维陷入困境时;在新课程结束前,设置具有丰富思维价值的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点到面、从浅到深,逐步将学生引入积极思维和积极探索的广阔空间。
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教师的提问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和目的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或是对课程内容的思考而提出的质疑,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和课程内容深入思索的一种反映。
本课题是针对目前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难以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参与度不高情况下就如何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而提出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有效性引言:在新课改过程中,老师们比较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但对问题缺乏有效设计。
有时提问随意性大,问题过多、过于简单,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
对学生思维没有任何启发作用,也不能引起学生发问,时间长了会失去对回答问题的兴趣。
有时问题又过难,脱离学生实际。
提问如何才有效?是笔者的研究方向。
研究过程和方法: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主要成果:一、目前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的一般现状研究分析1、对问题缺乏精心设计在新课改的今天,老师们比较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但对问题缺乏有效设计。
有时提问随意性大,问题过多、过于简单,如“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和他人进行合作吗?”“你有过和别人合作的经历吗?这类问题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
对学生思维没有任何启发作用,也不能引起学生发问,时间长了会失去对回答问题的兴趣。
有时问题又过难,脱离学生实际。
2.对学生回答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及时评价课堂上的一切都是变化的,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回答往往反映出学生在一些问题上的模糊甚至错误认识,这需要老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对学生回答给以足够的重视,对学生回答进行必要引导和及时评价,以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就只想把学生往预先设定的答案上引导,而很少根据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对进行有效引导和评价。
如一位老师在讲诚信时问“你的朋友不信任你,你感到怎样?学生答“无所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长期以来,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课堂,课堂的导向在于提问,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向,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领会新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的重要途径。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问代教、满堂问的现象一直普遍存在。
课堂中教师所提的问题,有的是一些简单的事实性问题,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或通过记忆、背诵回答;有的是一些不适合全班讨论,而学生自己经过独立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等等。
因此,我认为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
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政治教师对提问的类型、方法、技巧、态度等方面缺乏良好的设计,大大降低了提问的有效性。
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思品课堂上学生活动增加,学习积极性提高,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性,这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主要表现在:一是目的不明确。
现在课堂上很多提问是教师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 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无益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二是设计不合理。
提的问题没有梯度,问题之间不连贯,课堂散乱,学生也没心听,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是主体性不强。
提的问题模棱两可,模糊不清,有时候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加入个人的评价,扰乱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让学生没有正确的主体定位感。
四是不给学生充分地思考余地,候答时间过短。
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暴露出提问的形式和内容陈旧、老套.。
五是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 有些学生浑水摸鱼说“懂了”老师也不再深挖,导致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扎实,提出的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效益的提高,我就把研究课题放在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上,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
(二文献综述在课堂教学上, 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对它的研究可以追述到2000 多年前孔子的“启发式”提问和苏格拉底“产婆式”提问, 他们用提问成功地引导学生学习, 至今为人称颂。
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非常多,都聚焦在真实的课堂,上关注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
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
一是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共性研究,即课堂提问研究;二是结合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
此次,我主要查阅了国内外教师课堂提问和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堂提问的相关著作和论文,也查阅了教学、德育方面的相关书籍。
现将有关教师课堂提问和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堂提问的国内外文献做如下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思想品德课属于道德教育范畴,世界各国主要实施道德教育的课程名称不尽相同,例如:美国主要是社会课、英国和德国主要是宗教课、日本主要是道德课等。
我查阅了国外近二十年来有关教师课堂提问和道德教育课的教师课堂提问两大方面的研究成果,现分别予以综述。
1、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国外许多研究者对提问的功能探讨较多。
具代表性的有: 早在1912 年心理学家史蒂文斯从实证主义的角度研究提问,第一个在他的报告中指出,教师们大约每天提问395 个问题,并且教师之间差异比较大。
1967 年心理学家帕特等要求190 个小学教师各自提供他们的提问理由。
结果发现,69%的教师认为,提问是为了检查理解,有助于知识的教学;54%的认为提问目的在于诊断学生的困难;47%的把提问看作是对事实的记忆;只有10%的教师声称,提问是为了激励学生思考。
1973 年,特纳把类似的研究汇总,表列了提问的12 种功能。
瑞格的研究更为具体,他要了解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教师提问的特别理由。
他要求参加查询的36 位教师各自提供 5 个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在当天的一节课内向学生提出的,然后说明他们为什么提出问题的原因。
可以说,教师提问的原因,涵盖了一些教师期待提问达到的功能。
美国教学论专家L.H.克拉克和Ls. 斯塔尔则认为课堂提问有19 种功能。
加里·D·鲍里奇则2002 年在他的《有效教学方法》中,把提问的功能归结为:(1吸引兴趣和吸引注意力;(2发现问题及检查;(3回忆具体知识或信息;(4课堂管理;(5鼓励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6组织或指导学习。
2、教师课堂提问的分类在提问的类型上,早期的心理学家把提问分成两大系统即“开放与封闭”和“记忆与思考”。
①开放性问题允许有广泛的回应范围,不仅包括认知的要求,还包括情感的表现、移情的作用、态度和价值。
封闭性问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的答案,它要求学生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选择反应。
记忆性的问题需要学生回忆以已有的信息,它是教师经常提问的一种类型。
相反,思考性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信息去创造新的信息。
一般说来,60%以上的教师在提问中关心的是对事实的记忆。
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广泛采用的提问类型是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系统。
根据布鲁姆的理论把提问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类型,这一分类系统的优点在于,它超越了在以前研究中常用到的简单的“回忆与思考”相对的二分法,而且它也粗略的描绘了问题类型的层次。
在此基础上,瑞格根据对教师的调查,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模式。
表1:提问的分类一、认知水平1、记忆资料、命名、观察、分类、朗读、准备已知的定义义2、推论、比较、提供简单的叙述和解释、提供已知原理的的例子3、提供理由、原因、动机、或假设设4、难题的解决,原因的序列列5、评估论题、价值体系或个人的工作作二、推理、情感、管理理0推理,直觉的推测、创造、开放放F鼓励情感和同情的表达达M班级、小组和个人的管理,包括指向学生的注意力,控制,检查是否理解了任务,寻求服从加拉赫和阿什纳等人把问题分为四种:(1认知记忆型问题:即只要求简单的回忆知识的问题。
(2集中型问题:即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思考题。
(3分歧型问题:即能引起学生思考,但无正确答案的启发性问题。
这类问题能够激发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
(4评价型问题:即要求学生对某种行动做出判断的问题。
克拉克等人认为,口头课堂提问要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良好的问题。
一个好问题应该使用明确和直接的语言表达的、能被学生理解的问题,它必须与课堂教学的目标相一致。
好的问题一定能够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
好的问题一定要要求解决疑难和发人深思。
另外,好的问题必须与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兴趣相适应。
好的问题必须与提问的目的相适应。
第二,良好提问的先决条件。
教师在准备关键问题时应考虑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l教学的目的;(2提问的目的;(3哪些类型的问题最适合于实现这些目的;(4是否应该提那些属于情感领域的问题;(5通过提问能在多大范围内实现目的。
第三,良好的提问技术。
把提问看成是了解班级存在着什么问题并试图加以解决,不是对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的检查。
平时个别提问时不应拘泥于形式。
教师应以愉快、友好、从容、谈话式的态度来提问。
提问在班级中应比较平均的分配问题,这有利于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
3、教师课堂提问的策略第一,布朗和爱德蒙森通过试验的方法提出了他们的观点。
首先,他们提出了10个提高提问策略的问题;其次,用五点量表进行排序:1=完全同意,2=同意,3=中立,4=不同意,5=完全不同意。
第二,克拉克等人在《中学教学法》一书中,提到良好的提问要满足三个条件。
良好的问题;良好问题的先决条件;良好的提问技术。
第三,加里·D·鲍里奇2002 年在他的《有效教学方法》中,对教师的提问提出了以下建议:(1实现计划好想要问的问题;(2提问的风格应该是简洁、清除、主题很强的;(3给学生时间思考;(4让学生保持悬念;(5在对问题进行重新导向或继续探寻之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他们的回答;(6对学生的回答应作出及时的反馈。
第四,古德和布罗菲2002 年在《透视课堂》一书中,对教师课堂提问提出以下策略:问题要清除、有目的、简短、自然、有序、发人深省;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如何回答问题;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对学生回答提供反馈。
表2:提问的策略平均数A、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指名提问,而不是仅仅依靠自愿者 1.83B、如果一个学生回答错误,最好是提问班里的其他学生来改正它 2.97C、教师不应该提他自己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3.57D、如果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最好改变一下提问的角度,而不是让别的学生来回答1.69E、重要的问题应该用书面的形式来回答,而不是口头讨论 4.06(卜完全同意,2=同意,3=一般,4=不同意,5=完全不同意F、向全班提问 2.63G、先指名再提问 2.57H、及时表扬正确的答案 1.54I、让学生相互提问 3.91J、在课堂教学中,依次向每个学生系统提问 4.11(1二总是,2=经常,3=有时,4=偶尔,5=从不二、国内课堂提问研究的综述我查阅了国内近二十年来有关教师课堂提问和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堂提问两大方面的文献。
其中著作十余本,论文近八十篇。
现将国内有关这两大方面的研究分别予以综述。
1、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研究的很多,从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提问的功能主要集中在检查已学、启发思维、增进参与、提供反馈等方面。
现将有代表性的阐述综述如下:第一,施良方,崔允漷1999 年在《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中,认为问答行为即提问行为的功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诱发学生参与教学;提供线索;提供练习与反馈机会;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
第二,孙菊如,陈春荣等人2006 年在《课堂教学艺术》中,把提问的功能总结为: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
第三,许高厚1998 年在《课堂教学技艺》中,把提问的功能归结为五个方面:检查已学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获得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调整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傅道春2001 年在《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中,提到提问具有引起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学习、提供学生参与机会、评价、反馈、启发思维、管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