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开题报告许口小学王道往一、问题的提出1、背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提问作为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重要外显形式。
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有着启发学生思维、提供教学线索、教会学生学习的功能。
研究课堂提问,尤其是课堂的有效提问,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也是贯彻新课程理念,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2、现状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
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
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究其原因,与学生对课文的自学得不到落实,教师提问的内容只能处于浅层化或不管学生实际,盲目透用外来教案设计的问题不无关系。
问题设计的随意化,导致我们的课堂里充斥着太多的无效提问。
3、地位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教学对话中,由教师发问学生回答而引起的课堂学习,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教学行为方式。
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于课堂提问,国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
但对于我们学校教师来说,对课堂提问的理解还有失偏颇,运用起来大多满足于为问而问,不管实效。
由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艺术化的、有效性的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课堂,课堂的导向在于提问,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向,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领会新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提问是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
课堂提问是否得法,课堂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课堂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广大教师的重视。
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1)教师提问多,满堂灌,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的问题没有梯度,问题之间不连贯,课堂散乱,学生也没心听;(3)提的问题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让学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感;(4)提问的形式和内容陈旧、老套,问题缺乏新意;(5)提问对象太盲目,有些学生浑水摸鱼说“懂了”老师也不再深挖,导致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扎实。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效益的提高,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值得每个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纵观全球教育改革的走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突破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社会,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是自己学习的主人。
所以,现代教学论研究主张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既研究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完整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开题报告●薛坪镇薛坪中心小学一、课题的提出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曾一度让众多一线教师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
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充满精彩的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然而,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更多的教师则是“新瓶装旧水”,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课堂教学还如从前一样——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学生语文素养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
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本课题针对普遍存在于小学语文常态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的现实问题而提出。
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依然普遍存在着。
其典型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等等。
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
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
师生实际的精力付出与实际收效之比实在不协调、不对等。
(二)、本课题针对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惯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而提出。
以上分析的常态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许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都会时常发生,但往往屈从于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而怠慢、忽视并最终放弃了对自身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真正审问、慎思与研究。
造成新课改的理念与现实行为的人为割裂的尴尬。
除此,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与惰性也抑制了教师创新思维的发展,屏蔽了问题解决的新角度与新出路,使得“无效低效”这一重大问题的实际研究与解决始终停留在口头上,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提问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提问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阶段,而提问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提问内容难易不均衡、提问方式陈旧单一等问题,导致提问效果不尽如人意。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提问的类型、特点、应用、策略与技巧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提问这一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对提问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效果进行评估与总结,可以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完善与提高。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提问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策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确保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提问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提问的类型、特点、策略和技巧,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提问,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对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研究,可以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研究意义】2. 正文2.1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重要性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他们更加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启发他们的思维,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小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小学吴素丽李云霞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要使学生参与课堂、并且是有效地参与课堂,关键还在于教师提问的效度,教师的提问必须是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必须是有效的提问。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地提问,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要提高提问的效度,必须要从有效提问特点入手进行突破。
课题研究的意义: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一种常用的基本手段,《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
钱梦龙先生认为提问就是有目的设疑。
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因此,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性、独立性和批判性。
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使课堂提问科学而精彩、有效而有趣,使学生喜闻乐答。
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语文教学质量提高之目标方可指日可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上半叶。
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教师( effective teacher )?对教师课堂提问技巧还没有作深入的研究。
最早掀起课堂提问实证研究的是美国学者斯蒂文思( 1912 ),他在调查中发现:美国中小学教师课堂上所提的 66% 的问题 , 属于直接从教科书上提取的记忆型的问题,教师不善于设计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这种提问的低效在近期另一项来自英美学者的调查中被进一步证实,而斯蒂文思认为,“有效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教学的核心,也就是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9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9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一、课题研究的名称《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效性研究》本课题研究项目于20xx年1月由延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课题编号为:125YWX-2401。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而学生的有效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长久以来我发现学生的课前预习虽然每天都在进行着,但是收效甚微,没有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是“伪预习”。
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更不要说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造成学生不求甚解、敷衍应付,逐渐产生“厌学” 情绪。
因此“学生有效预习”的落实,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举足轻重,值得探讨和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表明,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年了,而且触及习惯培养的研究非常多。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也强调要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理论依据叶圣陶关于教育的理论。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尤其是小学生,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
如:提前预习的习惯。
由于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必然会有一些学习“暂时落后” 的孩子,而帮助这些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就是预习。
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
四、实用价值预习是学好语文关键的第一步,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
《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5篇
《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5篇第一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四川省仪陇县新政初级中学校龚禧然一、查阅文献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标准》,建构主义理论,系统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并浏览了初中数学教学网等相关网页。
1、《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每一个目标要求都没有离开“算”,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
而且,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对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
2、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3.系统教学理论系统论认为,教学系统是实现一定教育目的,各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具有教育功能的综合体。
一般系统论强调从整体出发分析系统内部要素以及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设计系统,反对将教学系统简单分解为独立的部分进行设计。
系统论的整体性观点则强调研究和处理事物时,要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始终着重从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考察和处理对象,以求得整体功能的优化。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素养的重要阵地。
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成绩。
近年来,学科新课程的推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普及等因素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教师和教育研究者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研究拟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教学实验等方法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2)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3)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教学实验等方法,探讨不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4)总结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教学实验等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对不同教学策略的认知和使用情况,并对认知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2)实地观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教师和学生在不同教学策略下的教学和学习情况。
(3)教学实验: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设置教学实验,比较不同教学策略的教学效果,分析教学实验结果。
三、论文大纲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目的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4 研究意义和价值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特点分析2.1 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2.2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特点2.3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策略的重要性第三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3.1 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3.2 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3.3 不同教学策略的优缺点分析第四章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4.1 实证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4.2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样本特点4.3 教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方法第五章研究结果及分析5.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5.2 实地观察结果与分析5.3 教学实验结果与分析第六章结论与建议6.1 研究结论6.2 研究局限及展望6.3 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参考文献四、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互动的研究开题报告孙梅芝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互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城头实验学校孙梅芝一、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互动的研究》课题编号:sh2011grkt92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本课题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课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这一课题中做了一些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学互动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但在课堂互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很多的课堂“互动”只是形式上的、浅表层次的,而且进展较慢,收效不甚理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少数人动,多数人不动;学生动,老师不动;形式上动,本质上不动;毫无秩序的互动。
这显然不是新课程的目的,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互动应该是种积极的、真实有效的课堂互动。
(2)国内外很多一线教师已经越来越关注这一课题的研究,这为本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入带来了更多的帮助。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的有效互动起来必须解决如下两方面问题:1改变单一型互动。
课堂互动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
但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时,可以让学生全体、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三种身份出现。
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可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改变点缀型互动。
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其内容也应是多种多样的。
但由于现行的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视为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更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换意见,发出和体验彼此的心声;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
这种互动是贴着“新课标”标签的形式互动,没有互动实质。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国内外教育家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都阐明了师生互动的内涵和特征,都强调了现代教学中“师生积极互动”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是有效的教学工具,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却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如提问不充分、不具体、不深入等,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本研究旨在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进行调查,探究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从而改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研究内容1. 问题意义当今,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探究原因,提出改进策略,对于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2. 研究目的(1) 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的提问现状,分析其不足之处;(2) 探究教师提问不够有效的原因;(3) 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以改善教学质量。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小学语文教师对提问过程的看法和认识,对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反应进行分析。
同时,采用访谈法,了解教师对提问的具体操作和思考过程,以及学生对提问的反应和影响。
4. 研究策略(1) 分析小学语文教师提问现状,找出不足之处;(2) 查找相关文献,了解现有研究成果,为提出策略提供依据;(3)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数据;(4) 借助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所需信息;(5)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结果如下:(1) 描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现状;(2) 分析造成提问不足的原因;(3) 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改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四、研究方案1. 研究内容本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3) 研究方法和分析;(4) 研究结果和分析;(5) 研究结论和建议。
2020年精选《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精选《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课堂观察法、教学实践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
1、文献研究法。
(1)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以及课堂提问设计的有关理论。
(2)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课题的理论和方法,调整教学思路。
2、调查分析法。
采用师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针对“提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依据。
(1)调查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发现问题,确定操作要点。
(2)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课堂有效提问方面运用的新方法、取得的新经验。
(3)调查教师进行小学课堂提问设计的研究实施后的学生发展情况,为课题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优质教学的实际操作。
3、课堂观察法。
对课堂的教学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交流,在此基础上谋求课堂提问技巧改进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4、教学实践法。
结合调查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在教学中进行新的提问方式的尝试,在摸索中寻找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提高教师有效提问的技巧。
5、经验总结法。
广泛总结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的条件:1、课题组成员都具有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都曾参加过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并获得较好的名次。
他们都是从事小学一线教学且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都曾参与过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都对课题研究有着较高的热情。
2、课题组每周都开展科组活动,讨论交流课题研究的进度,遇到的问题及相互交流思想、信息等。
结合存在的问题,组织和安排下阶段的工作。
课题组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教师们提供学习的平台。
3、完善课题研究制度,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①、科研例会制:包括每两周一次课题研讨会、每月一次读书报告会、每两月一次课例研讨会。
②、课题阶段检查制:对课题研究做好过程性检查工作,不定期对有关教师和学生进行检查,了解试验进展情况,督促课题过程性研究的开展,及时进行过程性研究小结,为结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完整版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课堂,课堂的导向在于提问,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向,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领会新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提问是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
课堂提问是否得法,课堂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课堂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广大教师的重视。
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1)教师提问多,满堂灌,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的问题没有梯度,问题之间不连贯,课堂散乱,学生也没心听;(3)提的问题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让学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感;(4)提问的形式和内容陈旧、老套,问题缺乏新意;(5)提问对象太盲目,有些学生浑水摸鱼说“懂了”老师也不再深挖,导致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扎实。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效益的提高,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值得每个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纵观全球教育改革的走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突破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社会,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是自己学习的主人。
小学课堂提问小技巧的研究开题报告
《课堂提问的小技巧研究》开题报告赵树立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背景“在教学中‘课堂提问小技巧’的研究”,是遵循心理学、教育学及教育教学规律,坚持需要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原则。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让老师们意识到在学习活动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创造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
同时让老师对正确的提问原则有所了解,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提问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省内外的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纽带。
让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由问题的设计来体现。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
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
关于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省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
但我们学校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小技巧,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促使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研究的意义。
“课堂提问小技巧”课题的研究,可以让老师们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同时让老师对正确提问的技巧有所了解,且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提问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进而提高教学成绩。
四、课题界定。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小技巧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课堂氛围,学生心理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同、所授内容的不同而巧妙地提问的智慧!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的应用,或者说提问时的一些小聪明。
《课堂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课堂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其主要表现有:(1) 教师主宰。
(2) 主客体错位。
(3) 忽视差异。
(4) 知能脱节。
(5) 重负低效。
(6) 物式灌注。
(7) 追求形式。
(8) 发展畸形。
总之,课堂教学失去了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依托,也失去了课堂教学核心的生长性质,使课堂生活变得暗淡无光,缺乏生机和活力。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
”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性,对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二、课题界定和理论依据(1)“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的唯一指标。
具体来说,有效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之比,即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结果;效益是产出、收益,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
因此,评价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有效化:是指对影响教学效果、效率、效益的诸因素进行理性分析,找出影响有效教学的“致命因子”,再通过实践研究使这些因子逐步得到优化,探索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教学“有效”。
(3)“课堂教学有效化” :指在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与特点,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程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准备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
2020年《语文学科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语文学科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是鼓舞学生追根溯源,掌握知识的动力。
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对课堂提问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存在以下问题:1、简单化提问。
教师往往随意提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难度的问题,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际上有效性不高。
2、惩罚式提问。
在课堂上出现学生"走神"、"睡觉"等情况,这时如果老师突然对这个学生提问,学生显然是回答不出来的,这种惩罚式的提问,不仅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容易破坏师生之间的感情,更无有效性可言。
3、形式化提问。
老师在有人听课的情况下,往往为提问而提问,提问流于形式,只是形式上的热闹,至于有效性更无从谈起。
二、研究对象课堂提问形式分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我们这次研究将教师的课堂提问作为研究对象。
三、文献综述1、苏格拉底的教育理论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
知识是可以通过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
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面临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
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
思维活跃了,探究问题的热情才会爆发出来。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一切探究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
3、课堂教学论课堂教学论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兴奋点上提出问题四、研究内容1、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现状。
2、语文教师有效性提问的艺术。
五、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拟定为一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xx年4月-6月):(1)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计划及明确分工;(2)查看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二阶段:组织与实施阶段(xx年6月-xx年2月):(1)听课,记录教师课堂提问情况;(2)针对教师课堂提问情况,制定课堂提问策略;(3)再次听课,验证课堂提问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提问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提问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一项重要手段。
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提问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技巧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效果。
一、提问的目的和意义1.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思维等认知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欲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提问的内容1. 知识性问题:用于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识字、理解课文、解释词语的意思等。
2.理解性问题:用于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概括课文的主题、找出关键句、总结课文的教育意义等。
3.分析性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如找出课文的结构、分析词语的构成等。
4.应用性问题: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如运用课文中的语句进行写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
三、提问的方法和技巧1.直接提问法:教师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反应。
3.启发式提问法:教师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维。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适时地点名法:通过适时地点名学生的名字,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增加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
5.鼓励性提问法: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表情,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四、提问的注意事项1.提问要有目的性:提问时要明确目的,选择合适的问题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开题报告
许口小学王道往
一、问题的提出
1、背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提问作为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重要外显形式。
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有着启发学生思维、提供教学线索、教会学生学习的功能。
研究课堂提问,尤其是课堂的有效提问,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也是贯彻新课程理念,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2、现状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
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
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究其原因,与学生对课文的自学得不到落实,教师提问的内容只能处于浅层化或不管学生实际,盲目透用外来教案设计的问题不无关系。
问题设计的随意化,导致我们的课堂里充斥着太多的无效提问。
3、地位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教学对话中,由教师发问学生回答而引起的课堂学习,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教学行为方式。
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于课堂提问,国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
但对于我们学校教师来说,对课堂提问的理解还有失偏颇,运用起来大多满足于为问而问,不管实效。
由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艺术化的、有效性的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课题的界定
1、不同的人对课堂提问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有人则认为师问和生问都是课堂提问形式;而《现代汉语词典》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
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对课堂提问的界定是:课堂提问是在课堂环境中,教师向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2、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整体性、启发性、层次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提问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问的研究始于两千多年前。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
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堂教学论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
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
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
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与分析常态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通过调查,呈现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就教师在课堂中提问时存在的问题,具体从问题的梯度和效度、等待时间及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
2、有效性问题情境的研究。
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不足,难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就会引起智力困窘状态。
这样的状况人们称之为心问题情境。
如何造成问题情景?教师的提问设计大有天地。
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
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那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所以,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也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3、教师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问题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
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促进学生领悟方法、有理有据地进行思考。
所以我们旨在通过教师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们的提问艺术。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培养教师课堂提问的效率意识,促进转变观念,构建有效互动的语文课堂。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3、形成各种成果材料,为成果的推广提供范例。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1、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随机在1-6年级中各选一个班级,在语文学科进行实验。
(2)文献法。
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3)调查法。
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4)经验总结法。
广泛总结参加实验教师和学生的宝贵经验。
2、研究思路
(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前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其产生原因,澄清教师的教学观念,来改变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
(2)以课堂为载体,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共同行为三方面研究问题情境创设的一般操作模式,总结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类型及途径。
(3)从课堂提问的类型、特点、提问的过程、要求等方面总结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
七、课题的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为一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做好实验前测;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5月):围绕课题开展专题研究。
第三阶段:全面总结实验情况;整理课题实施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八、本课题的成果形式
1、撰写研究报告。
2、撰写《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论文、案例、教学设计。
王道往
2012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