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教案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历史教案设计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历史教案设计章节一:俄国的历史转折1.1 背景知识: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的历史背景,包括沙皇制度、农奴制度等。
1.2 俄国革命:详细介绍1905年俄国革命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俄国历史的影响。
1.3 十月革命:深入分析1917年十月革命的过程、原因和结果,探讨其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章节二:日本的历史转折2.1 明治维新: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成果,分析其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2 日本的扩张:探讨20世纪初日本扩张的原因和过程,包括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东南亚的影响。
2.3 第二次世界大战:分析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和战败原因,以及战后日本的发展和与邻国的关系。
章节三:俄国的改革与现代化3.1 彼得大帝的改革:了解彼得大帝的改革措施,分析其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3.2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深入探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措施,评价其对俄国历史的影响。
3.3 苏联的建立与解体:分析苏联建立和解体的原因,探讨其对俄国历史的影响。
章节四:日本的现代化与国际化4.1 日本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了解日本在20世纪的经济起飞,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影响。
4.2 日本的殖民扩张:探讨日本在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行为,评价其对亚洲地区的影响。
4.3 日本的战后重建与国际关系:分析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探讨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章节五:俄国和日本的比较分析5.1 政治体制的比较:比较俄国和日本在历史转折期的政治体制,探讨其对两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5.2 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俄国和日本在历史转折期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评价其异同和影响。
5.3 历史转折对两国的影响:总结俄国和日本历史转折期的影响,探讨其对两国未来的启示。
六、俄国历史转折的深远影响6.1 社会主义阵营的的形成:探讨俄国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特别是在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初中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精选教案3篇
初中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精选教案3篇下面时是我为大家提供中考历史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精选教案3篇一1.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巩固沙皇统治。
3.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4.内容:(1)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高价)钱赎买这块份地。
(体现了这次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民的一场剥削与掠夺)5.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7.局限性: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日本面临幕府统治危机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入侵)(内忧和外患)2.时间:1868年开始3.领导者:明治天皇4.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5.性质:是明治天皇政府实施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局限性: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初中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精选教案3篇二目标知识能力使学生了解俄国和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性转折。
评价前者,培养学生辨证的分析问题和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比较后者,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方法主体参与——体验教学;创设情境——感受教学;分组学习——探究教学情感态度理解两次改革在本国历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教学重点一是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二是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初中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精选教案大全
初中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精选教案大全第一章:俄国11年改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俄国1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改革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矛盾。
二、教学内容1. 俄国11年改革的背景:农奴制危机、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2. 改革的内容:农奴制改革、司法制度改革、军事制度改革。
3. 改革的影响:加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政治体制改革。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改革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比较俄国11年改革与中国近代改革的异同。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2. 辅助材料:有关俄国11年改革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
五、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俄国11年改革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考查学生对改革影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二章:日本明治维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改革是强国之路,但改革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挑战。
二、教学内容1.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黑船压力、国内矛盾。
2. 改革的内容:政治制度改革、经济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
3. 改革的影响:实现日本现代化、增强国家实力、改变国际地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改革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改革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近代改革的异同。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2. 辅助材料: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
五、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六、俄国十月革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内容及影响。
九上历史《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案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一、俄国废除农奴制背景(原因):①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
②19世纪中期,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③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目的:①为维护沙皇统治和贵族、地主利益;②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主要内容★: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性质★:它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场改革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但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日本明治维新原因:①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②幕府的封建统治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一些大名和武士地位下降使他们对将军不满,要求改变现状,同商人、新兴地主日益接近;④西方列强的侵略打开日本的大门明治维新的内容★:A.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经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C.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D.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明治维新取得成功原因:①日本的幕府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②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经过斗争,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③倒幕派建立新政权以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④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性质★: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产生的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
日本强大起来了,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与大化改新的比较:与大化改新的相似之处:①改革派在天皇的支持下,在斗争中获胜,取得政权,由天皇政府颁布诏书进行改革;②改革都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③在改革中都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历史教案设计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历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1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2)掌握俄国和日本由封建国家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转折过程;(3)能够分析比较两个国家的改革异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1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原因及意义;(2)运用史料对比法,探讨俄国和日本改革过程中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理解改革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曲折;(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提高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1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2)俄国和日本改革过程中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如何分析比较两个国家的改革异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如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2)提问:这些改革对国家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1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2)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俄国和日本改革过程中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史料对比法:(1)展示相关史料,让学生分析比较俄国和日本改革的异同;(2)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思考改革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1)教师点评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强调改革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曲折,但只有改革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四、课后作业2. 思考: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举例说明。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设计.俄国 日本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俄国 日本的历史转折》陵前中学:怡红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生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客观的和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对他们本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进步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俄国1861年的改革及历史意义。
2、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1、如何使学生感知这两次改革促使俄国和日本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2、通过探究俄国1861年的改革的进步性和 局限性教育学生正确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基本熟悉本课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经过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各国或早或晚的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在这样一个大的世界背景下俄国和日本也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转折》。
2、讲授新课俄国废除农奴制师:让生默读课文,思考回答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怎样?生: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结果?生:农奴制的阻碍师:农奴制是怎样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让一生阅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然后回答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到农奴制的严重阻碍。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他们没有劳动的积极性,生产效率极低,工厂中缺少大量的自由的劳动力;同时,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工业用品的能力极低,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
广大农奴不堪忍受封建国家日益沉重的剥削,时常发动起义(多媒体展示俄国农奴图片)。
第19课 俄、日历史转折的教学设计
俄国、日本历史转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掌握俄国农奴制的危机、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等基本史实。
2、能比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在历史背景、改革的领导人物、改革的影响等方面的异同。
3、通过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学习,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重点难点重点:一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二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课,引导学生认识两次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以及改革对俄日两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
教学过程一、俄国农奴制改革(也称1861年改革)改革根本的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如何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作用: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局限: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三、日本明治维新背景(1)幕府统治的危机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2)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四、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进步性: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命运的民族危机局限性:3、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4、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五、随堂练习:史料解读: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农民暴动;农奴制改革(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挽救统治危机六、能力提升1、判断题: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错:是为了摆脱统治危机②俄国、日本通过改革最终都摆脱了民族危机错:俄国并没有出现过民族危机2、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初中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大全
初中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精选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俄国1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分析俄国和日本由封建国家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异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法,分析俄国1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2)运用史料分析法,深入探讨俄国和日本历史转折的原因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俄国1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俄国和日本由封建国家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异同。
2. 教学难点:(1)俄国1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2)如何评价俄国和日本历史转折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俄国和日本为何要进行改革。
(2)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史料,激发学生对俄国1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俄国1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两国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3. 课堂讲解:(1)讲解俄国1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讲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3)分析俄国和日本由封建国家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异同。
4.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俄国和日本历史转折的原因和影响。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俄国和日本历史转折的意义。
四、课后作业1. 比较俄国1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总结其原因和影响。
2.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俄国和日本历史转折的意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检验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日俄战争教案
题目:日俄战争
班级: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日俄之间领土争端的历史原因。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战争对于国际关系格局的巨大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历次战争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战争对于人类财富的破坏,树立珍爱和平的价值观。
日俄之战以无可避免
我们在来看看国际社会对于此事的态度。英国为抑制俄国在远东扩张,与日本缔结同盟。德国为在远东牵制俄国,竭力挑唆日俄开战。(法俄同盟已经形成,缓解法国对自己的压力)。法国则支持俄国,反对英日同盟。美国也怂恿日俄开战,以在日俄两败俱伤之际坐收渔人之利。在各国列强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背景下,日俄双方加紧扩军备战,以图一决雌雄。
4、战争影响
教师承接:(这次战争是近代亚洲史,甚至是世界史上一次意义长大的战争。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次战争对于亚洲国家以及世界格局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日俄战争的影响
A、俄国暂时退出争夺中国的斗争
B、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特工天才明石元二郎在欧洲资助列宁发动俄国1905年革命,把俄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为后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讲述新课
1、爆发的原因:
19世纪末叶以来日俄两国为称霸远东对中国东北和朝鲜矛盾不断激化。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获胜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关于把中国辽东半岛割让日本这一条,在沙俄看来等于是抢食其禁脔。教师提问:(为什么俄国对于港口的需求如此急切?)学生回答:(………)教师拓展:(我们知道俄国地处高纬,海岸线漫长,却由于气候原因大多不适宜做为港口。由彼得大帝开始,在其随后的几个世纪里俄国不断的对外扩张,目的除了掠夺土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取得利于出海的不冻港口。17世纪到18世纪,俄罗斯经过和土耳其的长期战争,才取得的了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塞瓦斯托波尔。俄国在东亚的唯一个港口还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通过《中俄北京条约》从清政府手中夺取的——海参崴,并且此港口每年尚有100---110天的结冰期,不能满足军事力量在战争条件下对于港口的需求)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1新人教版
150多年前美国海军统帅佩里用武力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人为他立碑,每年在他叩关纪念日举办纪念活动。
2005年,莫斯科人民为沙皇【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1新人教版2020-12-12【关键字】教案、建议、道路、方法、环节、动力、模式、增长、认识、问题、矛盾、难点、体制、文明、公正、快速、合作、统一、发展、加深、建立、提出、掌握、了解、措施、安全、意识、力量、地位、精神、需要、政策、能力、制度、方式、差距、作用、标准、规模、反映、关系、造就、增强、分析、塑造、形成、制约、推行、引导、鼓励、强化、教育、崛起、巩固、促进、加强、扩大、创新、改革、适应、实现、提高、推动、中心课型:新授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程标准: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列出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及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各项措施;知道幕府统治面临的各方面危机和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及历史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和观看图片,认识改革在对俄日两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同一时期发生的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教师:当这位英勇的准将踢开日本大门时,日本走出来了,他们在1853年之后一个半世纪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经济传奇之一。
而那位引领俄罗斯抛弃落后社会制度的勇敢改革者却是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他遭到精心策划的未遂刺杀至少5次。
历史就是这样耐人寻味,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两国当年历史的复杂和微妙。
日俄战争的影响与启示教案
日俄战争的影响与启示日俄战争是20世纪早期亚洲最具影响力和最重要的战争之一,该战争也是20世纪初期世界体系的大事件之一。
自该战争结束以来,它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对日本和俄罗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亚洲、欧洲和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 影响和信仰在日俄战争前,日本和俄罗斯都是亚洲大国。
日本通过西方化和现代化,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一支现代化的军事大国。
而俄罗斯则是拥有高科技和数百万军队数量的欧洲大国。
然而,在鸦片战争之后,日本意识到需要改革,而俄罗斯则不敢面对社会问题和政治内部紊乱的局面。
这导致日本在军事上一步步逼近俄罗斯,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日本战胜了俄罗斯,在整个世界上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使其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工业强国。
这次胜利促进了日本人的特权和信仰,也打乱了俄罗斯的价值观以及国家意识形态。
在日本,这次胜利使得所有人都相信用勇气和智慧就可以超越其他国家,这也导致了日军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大规模侵略。
在俄罗斯,这次战争迫使国家重新考虑其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上的问题,为20世纪早期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 经济和军事日俄战争对日本和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加速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进程,并将日本推进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前列。
他们使用的实用主义哲学对于日本的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这个哲学理念也传到了其他国家。
在军事方面,日本在战争中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赢得了全世界的注目和尊重。
但是,这也导致了日本在后来的战争中变得过于自信和好战,这在二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而对于俄罗斯,由于战争期间俄罗斯经济一直在支撑大战的特大型军备,这也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并影响到其强大的经济模式。
三. 外交关系日俄战争也对亚洲和欧洲的外交关系产生了影响。
这次战争进一步证明了西方列强不再是亚洲唯一的超级大国。
日本战胜了俄罗斯,显示出在任何地方或任何时间,只要有实力,就可以与更强大的力量捍卫自己的利益。
俄国日本历史转折教案
俄国日本历史转折教案教案: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转折一、教学目标1.了解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背景和关系发展;2.掌握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背景和关系发展;2.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背景和关系发展1.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当前的中俄关系和中日关系,引起学生对于俄国与日本的历史关系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介绍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背景和关系发展(15分钟)使用多媒体资料和教材,向学生介绍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背景,包括双方的地理位置、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
3.学生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俄国与日本曾经有过哪些接触和交流?-俄国与日本之间存在哪些地缘政治和经济冲突?4.分组讨论结果汇报(10分钟)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
5.知识总结(10分钟)带领学生总结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背景和关系发展,强调双方之间的争端和矛盾。
第二课时: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于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转折时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介绍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20分钟)使用多媒体资料和教材,向学生介绍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包括外东正纪事件、日俄战争等。
3.分组阅读与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篇与俄国与日本历史转折时期相关的材料,让他们阅读并讨论其中的观点、论据和结论。
4.小组合作展示(15分钟)。
初中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合集
初中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精选教案合集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转折,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1.2 引导学生了解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转折对两国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
1.1.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二、知识点讲解2.1 俄国的历史转折2.1.1 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内容、影响2.1.2 俄国十月革命:背景、过程、结果2.1.3 苏联解体:原因、过程、影响2.2 日本的历史转折2.2.1 日本明治维新:背景、内容、影响2.2.2 日本偷袭珍珠港:背景、过程、结果2.2.3 日本二战后的发展:原因、过程、影响三、教学内容3.1 俄国的历史转折3.1.1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分析俄国封建农奴制的矛盾和危机。
3.1.2 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介绍11年改革的主要措施。
3.1.3 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探讨改革对俄国农业、工业、政治、社会的影响。
3.2 日本的历史转折3.2.1 明治维新的背景:分析日本封建幕府统治的矛盾和危机。
3.2.2 明治维新的内容:介绍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
3.2.3 明治维新的影响:探讨明治维新对日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概述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转折事件。
4.1.2 学生能够分析俄国和日本历史转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4.1.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2 过程与方法4.2.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4.2.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4.2.3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撰写论文,提高表达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 学生能够认识历史转折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爱国情怀。
4.3.2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4.3.3 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培养全球观念。
教学设计5: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2.难点俄、日改革促使俄、日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俄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二、教学过程1.导入前一阶段我们讲过,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解放战争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俄国和日本则是通过改革部分的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加快了俄、日的资本主义发展步伐。
2.新授16世纪中期,俄国成长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
到19世纪中期,由于农奴制的阻碍,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
农奴境况十分悲惨,他们不堪忍受地主和封建国家日益沉重的剥削,时常发动起义,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一方面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实际是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以沙皇为首的农奴主实行的改革。
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学生归纳后教师总结强调):①“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收取份地赎金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这次改革有其积极意义:1861年改革从性质上看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收取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资金,这些都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
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将军的政府设在江户(今天的东京),称为幕府。
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
6 藤野先生-2024-2025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配套教案
6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明确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融情于叙事中的写法。
3.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效果。
4.学习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受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透过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1)明确文章的双线索。
(2)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本课的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把握本文的线索,体味含义丰富的语言,特别是反语的作用。
3.学习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老师们一路陪伴着大家成长,其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遇到一位令他终身难忘的老师。
他是谁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老师吧。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藤野先生》,解开心中的疑惑。
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6 藤野先生(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布置预习这篇课文的作者,了解这课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4)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27—1935年期间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代表作有《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
有多种版本的《鲁迅全集》行世。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方案
通过两年的历史学习,九年级学生已对历史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总体而言,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尚在进一步培养中,而且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日本近代史的了解仅来源于影视,有一定的认知。根椐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历史知识储备、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有限来说,老师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启发式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内忧 (政治、经济)
2、外患(外交)
3、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
(二)明治维新内容
(三)明治维新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
一、本课希望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历史知识,深化历史认识,发展思维能力。
课本剧的设计实施及随后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体现了教学的过程性和生成性。
二、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触颇多,现将我的一点心得总结如下:
1、导入新颖,学生兴味盎然。
2、采取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学习”的教学方法。
3、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求同找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教学中的不足:
学生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还不了解,对一历史事件往往停留在表面,很少深入研究。另外,由于学生课外知识较少,对于资料收集等有时较难开展,不过经过尝试,将会不断完善和改进。只要我们教师心系学生,就一定能把学生教好,学生也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科目:初中历史
教学对象:九年级
课时:1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为日本的野心不断膨胀,以及第二次日俄交锋埋下伏笔
5、可悲的观众——清政府
教师承接:(那么针对这场发生在清政府领土上的战争,清政府又是什么态度了,他难道就会允许两个资本主义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同学们翻到课本186页找找当时清政府的态度)
而现在在东亚,一个充满了利益与机遇的地区,如果俄国再能得到一个优良的港口,那么在这东亚的角逐以及俄国日后的发展意义是巨大的,经过长时间的勘察俄国目标锁定在了自然条件优越的辽东半岛。所以俄国联合法国与德国在条约签订的当天出面干涉,不惜以武力像要挟,逼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这就是历史上称作的“三国干涉还辽。而日本在经过甲午战争的消耗过后,无力发动新的战争,只好在美英的调停下向清政府索要白银3000万两不甘的退出辽东半岛,这也就埋下了日后日俄战争的隐患。
二、讲述新课
1、爆发的原因:
19世纪末叶以来日俄两国为称霸远东对中国东北和朝鲜矛盾不断激化。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获胜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关于把中国辽东半岛割让日本这一条,在沙俄看来等于是抢食其禁脔。教师提问:(为什么俄国对于港口的需求如此急切?)学生回答:(………)教师拓展:(我们知道俄国地处高纬,海岸线漫长,却由于气候原因大多不适宜做为港口。由彼得大帝开始,在其随后的几个世纪里俄国不断的对外扩张,目的除了掠夺土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取得利于出海的不冻港口。17世纪到18世纪,俄罗斯经过和土耳其的长期战争,才取得的了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塞瓦斯托波尔。俄国在东亚的唯一个港口还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通过《中俄北京条约》从清政府手中夺取的——海参崴,并且此港口每年尚有100---110天的结冰期,不能满足军事力量在战争条件下对于港口的需求)
教师提问:(当时苏伊士运河已经开通了,为什么俄国的波罗地海舰队不经过苏伊士运河,而要绕道好望角了?)
3、战争的结果:
俄国被迫于1905年9月5日在朴茨茅斯同日本签订和约。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及经济上之“卓越利益”,并且不得阻碍或干涉日本对朝鲜的任何措置。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以及有关的其他特权,均移让与日本政府。俄国将由长春(宽城子)至旅顺口之铁路及一切支线,以及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和煤矿,均转让与日本政府。此外,条约还规定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一切岛屿永远让与日本。
历史教案
题目:日俄战争
班级:09文综
姓名:***
学号:83
页数:4页
日俄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日俄之间领土争端的历史原因。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战争对于国际关系格局的巨大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历次战争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战争对于人类财富的破坏,树立珍爱和平的价值观。
日俄之战以无可避免
我们在来看看国际社会对于此事的态度。英国为抑制俄国在远东扩张,与日本缔结同盟。德国为在远东牵制俄国,竭力挑唆日俄开战。(法俄同盟已经形成,缓解法国对自己的压力)。法国则支持俄国,反对英日同盟。美国也怂恿日俄开战,以在日俄两败俱伤之际坐收渔人之利。在各国列强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背景下,日俄双方加紧扩军备战,以图一决雌雄。
2、 战争的经过:在英、美、德等国的煽动下,1904年2月8日夜间,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停泊在中国旅顺港的俄国舰队,是为战争之始。此次战争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陆路战场。主要发生在中国的辽东半岛,东北地区。大的战役有辽东登陆,辽阳之战,奉天大会战。由于俄国装备落后,指挥不当和轻敌思想严重等原因,致使俄军皆遭失败。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1904年日俄在中国的土地上打的如火如荼,那么作为统治者的清政府却又做了什么了。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划辽河以东地区为日俄两军“交战区”,并严令地方军政长官对人民群众“加意严防”,“切实弹压”。看着自己的子民因为别的两个国家的一场掠夺战争而饱受灾难,而坐视不理。这样的政府不亡就真的是没天理了)
【教学重点】:历次日俄战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日俄战争形成的背景,及爆发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关键问题设计
一、新课导入
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从刚刚访问结束的越南飞至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州州府南萨哈林斯克,换乘小型飞机后抵达与日本有争议的北方四岛的国后岛。据日本媒体报道,这是包括苏联时期在内的首位国家元首登上北方四岛。随后,日本首相菅直人发表公开讲话称,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问日俄间存在争议的国后岛表示遗憾,并称俄方的访问伤害了日本民众的感情。日本国内也掀起了,对于俄罗斯领导人登岛的强烈抗议活动。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回应此事时强硬的说道“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但却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日俄之间的四岛之争究竟源于那次战争?为什么俄罗斯会强占日本的北方四岛而不于预归还了?为什么国际社会对于日俄的领土争端没有做出任何调停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俄罗斯这两个国家之间前世今生的爱恨情仇,以解读这一奇怪的现象————日俄战争。
教师提问:(而反观俄国在赶走了日本之后有做了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拓展:(1897年底,俄国舰队擅自闯进中国旅顺口;翌年3月,沙皇政府以军事压力为后盾,强行向中国政府“租借”旅顺、大连及其附近海域,霸占整个辽东半岛,从而在远东取得了梦寐以求的不冻港。1900年俄国乘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同时它也力图将朝鲜占为己有。这与日本所制定的“大陆政策”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
6、课堂小结
此外,这次战争很大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留日知识分子的神经,让他们从中看出专制国(俄国)永远无法战胜立宪国(日本)的道理,从而促进了中国的立宪民权运动,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同时日本在战后夺去的俄国库页岛、海参崴等领土也为后来两国的再次战争埋下了伏笔,那么后来的战争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爆发的呢?战争的结局有是什么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教师扩展:(明石元二,日本陆军大将,天才的特工王者,日俄战争期间资助发动俄国1905年革命,把俄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被称为一人可抵十个师团的人物。具机敏反应能力,特注重数据的统计分析,没事就喜欢逛逛赌场,他看着圆盘上的指针疯狂地旋转,脑袋也跟着飞速运算,每每都能正确指出指针对着的数字,最后赚的盆满钵满,后来被摩纳哥赌场拒绝进入。据说有这种待遇的日本人只有两个,除了他还有一个就是二战时期的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他精通8国外语;性格古怪,不拘小节,不爱洗澡,衣服不穿到破不换,身边永远有一支小猫,他不修边幅到了变态的程度。一次去晋见山县有朋元帅,谈他的设想,谈着谈着想撒尿了,憋又憋不住,这位就那么坐在那里撒起来了!一直把山县元帅的鞋都弄湿。后来问他干嘛不去厕所?他的回答居然是:“那不太烦了嘛”。他的行为超越一般武士道儒教式的典型范畴,能深深体会现代战争是一种物理能量及政治策略冲击的产物,所以能在情报史上享有盛名)
4、战争影响
教师承接:(这次战争是近代亚洲史,甚至是世界史上一次意义长大的战争。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次战争对于亚争的影响
A、俄国暂时退出争夺中国的斗争
B、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特工天才明石元二郎在欧洲资助列宁发动俄国1905年革命,把俄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为后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师拓展:(提出旅顺争夺战的小故事,日军有围困旅顺达5个多月。俄军战后尚有火炮610门,炮弹20.3万发。堆积如山的物资,黑面包、黄豆)
(二)海上战场。旅顺的太平洋舰队、波罗地海舰队被歼,俄国海军在当时世界海军排行榜上列第3位,派往远东进行支援的是一支无比强大的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共有多达38艘战列舰。由7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及一些辅助舰船组成的舰队。途中经过北海、大西洋、印度洋、中国海,航行220多天,航程近18000海里(几乎相当于绕地球一圈),这么漫长的航,这么长的航行时间使舰队官兵士气低落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