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届高考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三)
2007年高考各省市文言文题目汇编(3)
2007年高考各省市文言文题目汇编(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宋)苏轼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
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
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
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
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其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
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
受苏轼“鸟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
②眊眊:昏乱,糊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忝其父祖耳忝:羞辱,有愧于。
B自饭期人之浅也期:看待。
C畏其敏畏:担忧。
D饮酒不衰衰:减退。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然后变风发乎情B.定国且不我怨其闻道也亦先乎吾臣死且不避C.又以病止酒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梅以曲为美置杯焉则胶1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③特恐死岭外,而天手之恩不及报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⑥所至翱翔徜样,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⑥D ②⑤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200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分类汇编(含详解)
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已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和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注:藩镇:指总领一万的军府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C )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
B.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屏除贪欲,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
C.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又有治绩,固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
D.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③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2007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荟萃
( )全 国 卷 I)阅 读 下 面 的 文 言 文 , 一 ( 完
成 8~ 1 1题 。 宋 均 字 叔 庠 , 南 阳 安 众 人 也 。 以 父 任 为
的一项 是 (
) 失 : 错。 过 募 : 求。 招 祠 : 祀。 祭 挠 : 碍。 阻
竞 不 肯 施 行 。 迁 九 江 太 守 , 多虎 暴 , 为 民 郡 数 患 , 募 设 槛 阱 而 犹 多 伤 害 ,均 日 : 夫 虎 豹 在 常 、 “
山, 鼋鼍 在 水 , 有 所 托 且 江 淮 之 有 猛 兽 , 各 、 犹 北 土之 有 鸡 豚 也 。 今 为 民 害 , 在 残 吏 , 劳 咎 而
均 尝 寝 病 , 姓 耆 老 为 祷 请 , 夕 问起 居 , 百 旦 其
为 民 爱 若 此 。 以疾 上 书 乞 免 。 帝使 中黄 门慰
那 些 狡 诈 刻 毒 的 人 , 会 带 来 灾 祸 ; 年 任 尚 却 早
书 令 时 即 想 以 此 向 上 陈 告 , 只 是 限 于 当 时 形 势 , 而 未敢 上奏 。 因
均 司 隶 校 尉 。数 月 , 为 河 内 太 守 , 化 大 行 。 出 政
; 官 义有 治 绩 , 而 深 受 皇 帝 赏 识 。他 因病 请 求 因
辞 职 时 , 帝 给 他 优 厚待 遇 , 仅 派 人 问 候 , 皇 不
同时仍 想委 以重任 。
D、 均 认 为 烦 苛 的 人 , 能 廉 洁 守 法 , 宋 可 而
长 。其俗 少 学者 而信 巫 鬼 , 为 立学校 , 绝 均 禁
9以 下 各 组 句 子 中 , 都 表 明 宋 均 恩 德 感 . 全 动 民众 的_组 是 ( 一 )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山东卷)
1~5 DBCCB 6~10 DCABC 11~12 AC13、文言文参考译文: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
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
”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
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
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
”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
”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
”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
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
”桓公说:“好呵!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
”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
”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
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增殖了。
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
各乡选用贤土,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
出令不改,人民就务正了。
这些就是爱民之道。
”桓公说:“人民富裕而又团结了,该如何使用他们呢?”管子说:“开发财源提倡百工,以保障人们的需用;贡献才力而尊崇贤士,以奖励人们求知;施刑罚不要苛刻,以有利于百姓。
实行这些措施没有私心,就能够团结众人;说话一定算数,法令就不会失灵。
这就是役使人民的办法。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
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三)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绿茵殷实音讯万马齐喑封妻荫子B.毒饵渎职句读初生牛犊穷兵黩武C.忌讳发髻雨霁觊觎东山丰功伟绩D.骆驼烙印落枕笼络人心落英缤纷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慌乱寒喧食不果腹文人相轻B.毕竟融洽真知卓见出奇致胜C.付梓泥淖各行其是风马牛不相及D.沉湎倾轧仗义直言万变不离其宗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句是()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
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是无需设问的。
B.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C.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外交部长李肇星专门指示邓清波总领事要尽一切力量,尽快中国遇难者身份。
②深圳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员工实行内部退养。
③美国白宫10日反驳了民主党领导人布什在越南战争时期曾“擅离职守”的指责。
A.核实富余有关 B.核定富余关于C.核实富裕关于 D.核定富裕有关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A.虽然伊拉克战争结束已一年多了,但是在首都巴格达和其它城镇仍时常响起振聋发聩的爆炸声,人们没有一点安全感。
B.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C.人们对制度改革怀着希望,充满了热情。
如果只是换汤不换药恐怕会伤了人们的心。
D.仅仅过了三个月,他像是变了一个人,进步非常大,让人另眼相看。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载着杨利伟顺利返回地球,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每一个中国人不能不为它骄傲。
2007年高考文言文韦丹
2007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
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
新罗国君死,诏拜侍封郎中往吊。
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费,。
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
还为容州刺史。
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
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惟两京耳”。
宪宗褒美。
乃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武阳郡公。
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
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
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
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
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
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
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
”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
会卒,年五十八。
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
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曰:“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 乃诏观察使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4、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孤:幼年丧父B.始城州,周十三里:构筑城墙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济:渡过难关D.与若期一月还之:约定时间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3分)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⑤免半赋,徐取其偿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2007--2011全国卷古文试题及答案
07)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
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
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
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
迁武昌太守。
远本倜傥,尚轻侠。
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
不取钱者,则??②水还之。
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
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
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
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
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
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
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
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
迁东阳太守。
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竭,不造诣。
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
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
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
”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何远传》)[注]①恩寄:对下级信任托付。
②??(liǎn):担运。
③糗(qiǔ):干粮。
④近畿(jī):京城附近地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与恢素善善:友好。
B.远本倜傥,尚轻侠尚:崇尚。
C.视贫细如子弟视:爱抚。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湖南卷)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南语文卷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飒.爽sà框.架kuàng 榛.莽zhēn大厦.shàB.睦.邻mù河畔.bàn 栖.息qǐ文牍.dúC.发酵.xiào 混淆.xiáo 绥靖.jìng 楔.子xiēD.手绢.juàn 轴.心zhóu 土坯.pī正.月zhèng答案:AB. 河畔pàn 栖息qīC. 发酵jiàoD.正月zhēng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寒冬腊月,买一些水仙,用小泥盆栽上或用小瓷碗盛清水供上,就可以坐对窗头案上着意欣赏一番B.与人间世事变幻、朝代更迭一样,罗布泊也经历了几荣几衰,曾经的浩瀚大湖如今变成了茫茫沙海。
C.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进利,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登上光辉灿烂的顶峰。
D.少小观潮江海上,常常壮怀激烈,遐想着未来;晚岁观潮,则大多回头审视自己的七色人生,咀嚼着多歧的命运答案:C 急功近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回到住所,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答案:D饶有兴味........:.很有兴味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
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未可厚非:厚非:过分责难、责备。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北京卷)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2分)1、按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默写古诗文。
(12分,每空1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2)安得广厦千万间,。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5),。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6)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思念家乡,但却无法回去,因为没有达到建立军功的目的”的两句是,。
(7)《出师表》中作者自述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8)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亲爱的同学们,你主持过班上的“元旦晚会”吗?下面是主持“元旦晚会”要经历的一些事情,请你好好解决。
(10分)2、班级征集“元旦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
请写出:(2分)3、根据节目表,合唱“新年好”之后是舞蹈“走近新时代”,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3分)4、晚会中,语文老师来表演节目,真是“三句不离本行”——他引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给我们出题:“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那么,李清照的这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请同学们用一句自己的话说说这其中的读书境界吧!(3分)5、晚会中,有一位同学“雅兴大发”,一连吟出了几句句式整齐一致的“雅句”,请你顺着“雅”的思路。
续上至少一句。
(2分)初中三年,光阴荏苒。
忆同学少年,良多趣味。
我们曾吟周敦颐《爱莲说》,立下君子之志;我们曾学毛泽东指点江山,歌颂风流人物;,……如今,这些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
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6—8题。
(6分)浣溪沙咏桔苏轼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①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②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语文文言文阅读精编注释及答案
五、(文言文阅读题解析汇编)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1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
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
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
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
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
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攻之先。
”竞不肯施行。
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
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
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
”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
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
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
均乃下书日:“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
”于是遂绝。
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
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闲乞还者数个人。
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
每有驳议,多合上旨。
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
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
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杜尉。
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数化大行。
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
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固留养疾。
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戎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
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建初元年,卒于家。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失:过错。
B.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募:招求。
C.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祠:祭祀。
文言文阅读练习1(2007广东高考真题)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2007年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
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
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
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
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①殆尽。
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见污本,问之。
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
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
讶曰:“狐似有意。
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
”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
比晓,又涂之。
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
”是岁,果入邑庠。
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
郭有抄本,爱惜臻至。
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
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
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
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
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
自是狐竞寂然。
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①泚:弄脏。
②狃:因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询问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友好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玩味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记载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心恚愤而.无如何 B.会王生者,以.故至山何前是而.今非也以.是益疑狐妄C.郭具言所.苦 D.不自选择,但决于.狐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态度的一组是() (3分)..和骄傲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B.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于是渐不信狐C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D.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辽宁卷)
今年的语文试题切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符合我省考生的实际,体现了语文新课程理念。
试题从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突出语文的实践性、时代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在继续体现对汉语的应用性考查、突出语言的规范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和突出山东地方特色,而且能够进行大胆探索和调整,突出了能力考查,注重分析探究。
在试卷结构上,增加了选做题,给予学生自主答题以更大的空间和自由,题目的设计也更具灵活性、开放性。
在选材上,视野开阔,角度新颖,比去年更具内在的统一性和审美性。
在总体把握上,适当地控制难度,并且注意把更多空间留给主观试题,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在完成主观性试题的过程中进行探究性思维,展示能力。
整套试卷设计严谨,整体性强,特点鲜明,整体质量高于2006年,较为充分地显示了山东省作为教育大省的水平和特色。
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一、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体现新课程理念,适当调整考试内容和题型结构,试题难度不高于去年。
试题没有超出2007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从设题形式、试题难度以及题量等方面来看与往年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在考试内容的要求、题型结构的设计上体现了新课改的选择性要求,更注重考查能力,在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较好地实现了既保证平稳过渡又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目标。
今年的试卷与去年相比,第Ⅰ卷以语音考查替代了标点符号考查;第Ⅱ卷的文言文翻译分值增长至10分;取消了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名篇名句填空题增加到6分;选做题要求考生从文学类和实用类两个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文本,按照要求作答,共18分。
这样调整的结果是,试卷的区分度和层次感更加突出,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等新课程特征,贯彻了《考试说明》“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查的原则,尤其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查”的精神,同时可以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我省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健康推进。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 字音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A 校对/校正角逐/ 钩心斗角参加/参差不齐B 湖泊/淡泊铜臭/乳臭未干毒蛇/虚与委蛇C 宝藏/矿藏呼吁/长吁短叹曾祖/ 曾经沧海D 熨帖/熨烫着落/不着边际慰藉/声名狼藉2 成语3 病句二、阅读下文,完成4-7题。
(12分,每小题3分)汉学是什么纪宝成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汉学研究当然也具有某些历史的局限;然而,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一代代汉学研究者的艰辛努力,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汉学不是我本人的研究专业,但是从人文学术的角度看,对话精神应当是所有人文学科包括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所共同持守的内在品质,同时这也是人文学术可以共同分享的价值命意。
一个和谐的世界,需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文化资源。
而不同文化所包含的诸多相似元素,早已为今天的对话提供了基础。
正如学者们曾经追索过的,孔夫子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许多文明中都可以找到共通的表述。
比如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有言:“你自己不想经受的事,不要对别人做;你自己向往苛求的事,也该希望别人得到。
”释迦牟尼同样“以己比人”,他说,“我如是,彼亦如是,彼如是,我亦如是;故不杀人,亦不使人杀人”。
基督教主张“爱邻如己”“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他们”。
伊斯兰教也强调“你自己喜欢什么,你就该稀罕别人得什么,你自己觉得什么是痛苦,你就该想到对别的所有人来说它也是痛苦”。
一言以蔽之,口之于味,有同嗜焉;耳之于声音,有同听焉;目之于色,有同美焉。
不同的文明历千年而不泯,必有其共同的追求和理想。
寓含其间的,是人类所渴望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试题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文成1 - 3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
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
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
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
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
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导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
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
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
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
还有另外一种主题精神弱化的现象。
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
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
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
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
2007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
2007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一、(15分,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niàng)校(xiào)对腼腆(tiǎn)一曝(pǜ)十寒B.匹(pǐ)配穿凿(záo)内讧(hòng)不肖(xiào)子孙C.莞(guǎn)尔搭讪(shàn)隽(juàn)永言简意赅(gāi)D.刹(shà)那机械(xiè)恪(kè)守草菅(jiān)人命【答案】B【考点】识记字音【解析】“选择读音前部正确的一组”,相对比较容易,可以因义定音,排除法与认定法相结合,逐项逐字分辨.【解答】A.“校”应读“jiào”;B.全部正确;C.“莞”应读“wǎn”;D.“刹”应读“chà”;故选:B2.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籍贯筹划家具百废待新B.翔实瞭望暴燥斐然成章C.肖像赢弱修葺一愁莫展D.迁徙戳穿针砭如愿以尝【答案】C【考点】识记字形【解析】本题考查易写错的字.主要有同音音近字、同音义近字、音形都近字、形似字.对于熟悉的字,首先要仔细阅读,仔细辨别,然后区分.对于不熟悉的字,先将词的表面意思弄清楚,再比较词中每个字的意思与词的整体意思是否和谐、一致.注意形近字的比较.【解答】.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筹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家具:家庭用具,主要指床、柜、桌、椅等.百废待新(兴):废:被废置的事情;待:等待;兴:兴办.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成语出处:王颖《海外赤子》:“百废待兴,一下子怎么能抓得过来.”.翔实:详细而确实.也作详实.瞭望:登高望远;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暴燥(躁):遇事急躁,容易发怒.斐然成章: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肖像:以某一个人为主体的画像或照片(多指没有风景风景陪衬的大幅相片).赢(羸)弱:瘦弱.修葺:修缮.一愁(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成语出处:《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迁徙:迁移.戳穿:刺穿;说破;揭穿.针砭:砭是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使用方法已经失传.“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如愿以尝(偿):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故选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毋庸,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文言文阅读练习1(2007广东高考真题)答案版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2007年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①郭生,邑之东山人。
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
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
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
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①殆尽。
恨甚。
【郭生家中闹狐患】郭生是邑县东山人。
(郭生)从小就喜欢读书,只是山村里没有地方请教,二十多岁了,字的笔画还有很多错误。
先前,(他)家里闹狐患,穿的、吃的和用的,经常会丢失,(他)深深地为狐患而感到苦恼。
有一天夜里读书后,(他)把诗卷放在桌案上,(第二天发现)被狐狸涂抹得乌黑一片,杂乱的地方甚至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了。
(他)于是挑选了那些稍为整洁的编辑起来读,仅仅只有六七十首,(他)心里非常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后来他又准备了二十多篇诗作,准备(拿来)向名流请教。
第二天早上起来,却看见(那二十多篇诗作)被翻了出来摊在桌案上,(上面)几乎被浓黑的墨汁涂满了,(郭生)非常愤恨(狐狸)。
②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见污本,问之。
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
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
讶曰:“狐似有意。
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
”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
比晓,又涂之。
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
”是岁,果入邑庠。
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王生为郭生解疑】恰巧有个姓王的读书人,因事到东山来,(他)一向跟郭生友好,便登门拜访(郭生)。
(王生)看到了被涂污了的诗卷,问郭生。
郭生详细说了他困苦的事情,并且拿出残存的诗文给王生看。
王生仔细玩味诗文,(狐狸)涂抹残留下来的字句,像春秋笔法(文字简约而意寓意褒贬)。
2007年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及古诗词欣赏
2007年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及古诗词欣赏(一)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写。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下列加点字与“教以书字”中的“书”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唯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翻译句子。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3、最能表现欧阳修勤奋学习的句子是哪句?4、欧阳修的成才,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家长的善于施教,这从文中的“_______________”一句即可看出。
(二)贾人渡河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
”立而观之,遂没。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贾人急号.曰②予.尔百金2、翻译句子。
①我济阴之巨室也。
②立而观之,遂没。
3、选出与原文内容相符合的一项()a、本文记叙了一巨商不讲信用,许百金而酬十金,最终逃脱不了灭顶之灾的事。
b、本文揭露了商人老奸巨猾、许金不酬,同时也讽刺了渔夫见利忘义、贪得无厌。
c、本文借一巨商翻船落水求救的故事,批判了渔夫的唯利是图、乘人之危。
d、本文写了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贾人许金能酬、说话算数;渔者财迷心窍、见死不救。
4、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理由是什么?5、请以故事中某一人物为对象,写一个简评,要求运用成语或名言警句。
(三)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为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共22分,其中选择题10分,简答题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莅(lì)临谥(yì)号剔除(tī) 卓著(zhuō)B. 孪(luán)生澄(dèng)清滑稽(jī) 整饬(chì)C. 辅弼(bì) 装帧(zhēn) 悄(qiǎo)然饮鸩(zhèn)止渴D. 熟稔(rěn) 遴选(lín) 整饬(chì) 一曝(pù)十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他在国内影视界和社会上知名度都很高,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
B. 张大户终于将惶恐不安的李某等人送上了法庭,但他自己却成了众矢之的,被千夫所指。
C.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中,李宇春中性化的打扮与演唱风格的干净利落得到了观众的极度张扬甚至是疯狂的追捧。
D. 既然“超级女声”是“海选”,就不应预设立什么报名条件,否则就失去了“海选”的本来意义,岂不是节外生枝?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B. 村部落选和单位推荐是当前选举人所走的必经之路,今后还可以进行“海选”。
只要符合选举人提名条件的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候选人提名。
C. “春兰杯”亚洲象棋锦标赛今年落户南京,它是继“天元杯”围棋锦标赛后我省举办的又一大型智力赛事。
在这次赛事中,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棋手将有一场智力争锋。
这标志着南京乃至江苏的智力型休闲活动已走出国门,走入亚洲。
D. 据了解,这所学校每年举办英语夏令营,此次前来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中国学生大约有40名左右。
4.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4分)( )“现在这里的稻田比村外的稻田小多了,可这里的水渠比过去种田的水渠大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届高考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三)十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崔思兢,则天朝,或告其从兄宣谋反,付御史张行岌按之。
告者先诱藏宣家妾。
而云:妾将发其谋,宣乃杀之,投尸于洛水。
行岌按,略无状。
则天怒,令重按。
行岌奏如初。
则天曰:“崔宣反状分明,汝宽纵之。
我令俊臣勘,汝毋悔。
”行岌曰:“臣推事不若俊臣,陛下委臣,须实状。
若顺旨妄族人,岂法官所守?臣必以为陛下试臣耳。
”则天厉色曰:“崔宣若实曾杀妾,反状自明矣,不获妾,如何自雪?”行岌惧,逼宣家令访妾。
思兢乃于中桥南北多置钱帛,募匿妾者。
数日,略无所闻,而其家每窃议事,则告者辄知之。
思兢揣家中有同谋者,乃佯谓宣妻曰:“须绢三百匹,顾刺客杀告者。
”而侵晨伏于台前。
宣家有馆客姓舒,婺州人,言行无缺,为宣家服役,宣委之同于子弟。
须臾,见其人至台赂阍人,以通于告者。
告者遂称云:“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台中惊扰。
思兢素重馆客,不知疑。
密随之,到天津桥,料其无由至台,乃骂之曰:“无赖险獠,崔家破家,必引汝同谋,何路自雪?汝幸能出崔家妾,我遗汝五百缣,归乡足成百年之业。
不然,则亦杀汝必矣。
”其人悔谢。
乃引思兢于告者之家,搜获其妾。
宣乃得免。
(刘肃《大唐新卷•卷494》)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而其家每窃议事,则告者辄知之。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不赂而胜之之势。
B.而云妾将发其谋,宣乃杀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须臾,见其人至台阁赂阍人。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思兢乃于中桥南北多置钱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选出全是描写“同谋者”言行的一组①先诱藏宣家妾。
②侵晨伏于台前。
③言行无缺。
④至台赂阍人。
⑤其人悔谢。
⑥引思兢于告者之家。
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⑤⑥D.②③④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发生在武则天时期的一件冤案:崔宣被人陷害谋反,几遭杀身之祸。
B.御史张行岌开始处理这个案件时,找不到一点证据,最后逼着崔宣家找妾,终于为崔宣洗雪冤屈。
C.由于每次在家中暗地里商量的事情,诬告者都能很快知晓,崔思兢由此断定家里有内奸,于是将计就计,查出内奸,搜获崔宣的妾。
D.崔思兢假装不知情,像对待自家子弟那样,委派姓舒的馆客到御史台,买通看门人,向诬告者传递崔家要雇主刺客的假消息。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宣的妾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
她被诬告者所收买,被藏起来,她能否被找出来,就成了办案的关键。
B.武则天开始相信诬告者的话,认为崔宣是谋反的,如果不是御史的坚持,崔宣早就被杀了。
C.御史张行岌是一位以事实为依据、执法严明的法官,他始终不畏淫威,并亲自明查暗访。
D.崔思兢平素非常重情义,这次崔思兢对忘恩负义的馆客说,只要他能找出崔家的妾,就送给他五百缣让他养老,否则他必遭杀身之祸。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⑪或告其从兄宣谋反,付御史张行岌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⑫陛下委臣,须实状。
若顺旨妄族人,岂法官所守?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⑬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B(就/竟然)2.B3.D(没有委派)4.C(有畏惧,没有亲自明查暗访)5.⑪有人诬告他的堂兄崔宣谋反,(皇上)交给御史张行岌察究这个案子。
⑫陛下把这个案子交给我,我就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形。
如果顺着陛下您的旨意随便族灭人家,这哪里是法官所应遵守的?⑬崔家雇人刺杀我,请让我把这件事上报给上级。
参考译文:崔思兢在武则天当政时,有人告他的堂兄崔宣谋反,于是武则天让御史张行岌审查这件事。
告密的人先用引诱的手段藏起了崔宣家的妾,却说崔妾将要揭发崔的阴谋,崔宣就杀了她,把尸体扔到了洛水中。
张行岌调查后,一点证据也没查出。
武则天很生气,命令重新审查。
重新审查后,张行岌上奏内容仍像上次一样。
武则天说:“崔宣造反的表现很清楚,你宽大放纵他。
我要让来俊臣调查,你可别后悔!”张行岌说:“我推断事情不如俊臣,陛下委托我来办这事,我得掌握实情,如果只顺从旨意胡乱的族灭人家,哪里是执法官应信守的?我认为陛下一定是在考试我罢了。
”武则天脸色严肃地说:“崔宣如果确曾杀了妾,造反的情形自然就清楚了。
不把他的妾找出来,怎么洗清自己?”张行岌害怕了,逼着崔宣家去寻找妾。
思兢于是在中桥南面北面,放了很多钱帛,悬赏广泛征求知道窝藏妾的人。
但过了好几天,一点消息也没听到。
可是他家每次偷偷商量的事,告密的人却都知道。
思兢揣测家中有同谋的人,于是假装对崔宣的妻子说:“得用三百匹绢,雇刺客杀死告密的人。
”而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思兢就潜伏在御史府前。
崔宣家有个门客姓舒,是婺州人,平时言行没有什么缺点,一直为崔宣家效劳。
崔宣委派他办事就跟委派子弟一样放心。
不一会儿,思兢就看见姓舒的那个人贿赂看门人,以便让他通报告密的人。
告密的人于是说道:“崔家雇人刺我,请让我把情况上报给上级。
”御史府中惊慌混乱。
思兢一向器重这个门客,没怀疑过他。
便偷偷尾随着他,到了天津桥,思兢估计他不会再到御史府去,就骂他说:“无赖阴险的獠子!崔家破家,一定供出你是同谋,看你有什么办法洗清自己!如果你侥幸能找出崔家的妾,我送你五百匹缣。
回到家乡足够建成百年的基业。
不这样做,那么你也一定会被杀。
”那个人又后悔又道歉,于是带着思兢到了告密者的家里,搜出了那个妾。
崔宣才得以免罪。
十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一5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
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
更始时,辟大司马府。
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
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世祖召见,赐以綮戟①,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
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蔚灭。
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
七年,迁南阳太守。
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时人方于召信臣②,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天下幸甚。
唯匈奴未譬圣德,威侮二垂,陵虐中国,臣恐武猛之将虽勤,亦未得解甲囊③弓也。
夫勤而不息亦怨。
劳而不休亦怨,怨恨之师,难复责功。
臣伏睹将帅之情,功臣之望,冀一休足于内郡,然后即戎出命,不敢有恨。
臣愚以为“师克在和不在众”,陛下虽垂念北边,亦当颇泄用之。
圣王之政,必因人心。
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刨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牧养不称,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八年,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
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郡受小职及臣齿壮力能经营剧事如使臣诗必有补益复受大位虽析珪④授爵所不辞也。
惟陛下哀矜!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注]①棨戟(qǐjī):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②如信臣:曾任南阳太守,做了许多为百姓谋福利的事。
③畿(gāo):盛弓箭和铠甲的口袋。
④析珪: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爵位高低,分颁珪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敕晓:奉皇命晓谕。
B.怨恨之师,难复责功责功:要求(他们)有功劳。
C.陛下虽垂念北边,亦当颇泄用之泄用:杂用,轮换交替调用之意。
D.超受大恩,牧养不称牧养:治理教化(一方)。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B.性节俭而政治清平C.造作水排,铸为农器D.威侮二垂,陵虐中国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与长史急焚其船其下圣人也亦远矣B.性节俭而政治清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C.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D.圣王之政,必因人心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4.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在建武元年中三次升迁,被皇上委以重任。
在当时政权还不很稳定的情况下,杜诗为天下安定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B.杜诗在任南阳太守时,一方面诛暴立威,一方面发展生产,使百姓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深得百姓爱戴,被称为父母官。
C.杜诗请求辞职的原因之一是:他理解守边将领长期在外,已有怨愤情绪,都希望能到内地郡中任职。
为朝廷计议,他愿意让出职位。
D.杜诗请求辞职的原因之二是:自己长期担任要职,在治理、教化百姓的过程中、确实也有不称职的地方。
于是上疏奏自动要求降职。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译文:C.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译文:参考答案1.A项,敕晓:告诫晓谕。
2.A项中“放纵”意为“不加约束,任其胡为”,B项中“节俭”意为“节约俭省”,C项中“造作”意为“制造”,这三个词的意义在现代的汉语中依然存在。
而D项中“中国”则指“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与今义不同。
3.A项中:前“其”为代词,作定语,“他们的”;后“其”为代词,作小主语,“他”。
B项中两个“而”均为连词,表并列关系,“又”、“并且”。
C项中:前“以”为动词,“认为”:后“以”为介词,“把”。
D项中:前“因”为介词,“依据”:后“因”为副词,“于是”、“就”。
4.D项,杜诗上书请求辞职所说,“牧养不称,奉职无效”,只是一个自谦的借口;而真正的原因是“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如真像D项所说,文末“帝惜其能”就显得不合情理了。
5.(1)部署郡中士兵,率领骑兵追逐袭击贼兵,杀死杨异等人,(2)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户户都丰足富实。
参考译文: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县人。
年轻时有才能,在郡里任功曹,有公正平和的美称。
政权更迭时,被征召做了大司马府的官员。
建武元年,在一年中迁升三次至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
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不法,在百姓中横行霸道,百姓惶恐惊慌。
杜诗告诫晓谕萧广,可他仍不改悔,于是将萧广去杀,回京后把这一情况向光武帝奏报。
光武帝召见他,赐给他染戟,又派他巡视河东,去讨伐降服反叛的贼人杨异等。
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谋划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焚毁他们的船只,部署郡中士兵,率领骑兵追逐袭击贼兵,杀死杨异等人,贼兵终于被消灭。
拜授为成阜昙令,到任三年,建树的政绩尤其显扬。
建武七年,升任南阳太守。
他生活节俭,施政清廉公平,以惩罚强暴树立威信,他还擅长计划谋略,顾恤和爱惜服劳役的百姓。
又设计制作水排,铸造农具,使(百姓)用力少,收效多,百姓感到很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