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方法论的演变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摘要:本文以特定时期著名的语法理论和语法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在一个世纪的演变与发展,并试图找出语法研究方法演变与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语法研究、方法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况1898年,马建忠参阅西洋语法,写出了《马氏文通》,才标志着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全面建立。
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问世,这是以白话文为对象,全面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第一部力作。
《新著国语文法》建立句本位,打破了《马氏文通》以来的“词类本位”的传统。
他把句子划分成主语、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性的附加语、副词性附加语等六种成分,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分析句子的方法,建立了完备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
这个时期,语法专题论文较少,最重要的当推赵元任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1926)。
1938年,陈望道等人在上海发起了关于文法革新的讨论,这场讨论的目的是“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缔造中国文法体系”。
真正建立起新的汉语语法体系的是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42)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此外,还有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1948)美国赵元任的《国语入门》(1948)(《北京口语语法》)等重要作品问世。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汉语语法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党和政府的提倡,社会上很快掀起了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
这个时期可以称作语法学的发展时期。
毛泽东对有关人士指示:“在报上写文章及为学校写文法教科书”,要在全社会普及“文法教育”。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从此开始普及语法知识,重要的著作有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51)、吕叔湘的《语法学习》(1951)和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1952)等。
一些学者进行科学的语法研究,对当时及以后的语言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王力的《汉语史稿》和陆志韦的《汉语构词法》等。
功能主义语言学
功能主义语言学
是一种语言研究的方法论,它认为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并将语
言视为一种社会工具。
这一理论的发展源于20世纪初期,在语言学、
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应用。
在的视角下,语言是一种工具,可以用来达成不同的交际目的。
因此,语言的研究应该关注它的实际用途,而不仅仅是语言本身。
这一观点
与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存在明显不同,结构主义关注的是语言的结
构和系统,而不太关心它的使用。
另外,也承认语言使用者的多样性。
因为语言是为了交际而存在的,
而社会中的人存在不同的交际需要和习惯,因此不同的人和社会群体
在语言使用上可能会具有不同的风格和习惯。
这一观点也受到了语用
学和社会语言学领域的支持。
在中,语言学家会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 语言的功能是什么?
2. 语言使用者的背景和社会情境如何影响语言使用?
3. 语言交际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探讨这些问题,旨在找出语言的实际用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
用语言。
例如,可以用来帮助人们学习第二语言,因为了解目标语言的实际用途可以更好地指导语言学习。
此外,通过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语言使用情况,我们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文化。
总的来说,是一种以实际用途为导向的语言研究方法论。
它的核心理念是语言是为了交际而存在的,而语言使用者和社会情境的多样性应该得到关注。
这一方法论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
语言研究的行为主义——布龙菲尔德语言学方法论研究
1 3  ̄1 5 9 3 9 0年 被 人 称 作 “ 龙 菲尔 德 时代 ” 布 。布
洛克 ( B o h 在悼 念布龙 菲 尔德 的文章 里高度 B・ lc ) 评价 了布 氏对于 语 言学 的贡献 :如果 说今天 我们 “ 在描 写分 析方法 的应 用 上 , 在某 些 方 面 比他 的方
菲尔 德携 其学 生参加 了美 洲 印第 安语 的调查 与研
me ia i guitc t y i t o rc n ln s is s ud n o f Bl omfed Ti e . l il m s Ke r s: oo il y wo d bl mfed;s r c ur ls ; b h vir s ;de c i i i uitc t u t a im e a o im s rptve lng s is;me ho f ca sfc — t d o l s iia
to in
由索 绪 尔 ( edn n eS u s r) 立 的结 F r ia dd a sue 创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已成为比较语言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过去数
十年以来东方语言学领域的思想基础。
今天,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在许多国家都有
强大的影响力。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的最具代表性的代表是黄显礼,他于20世纪五位著名语言学家
之一,提出了语言类型及其变化观念,将海量数据统一归纳为两个变化模式:语音及文字变化模式,完成了20世纪中国语言学的理论建构。
他还认为语言活动与意义的建立有着
密切的关系。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学说的另一个重要指示性人物是陈淑华,她的主要思想是以学
习为核心,强调量化的同时注意质化。
她指出,语言学研究不能仅仅追求理论上的正确,而应该致力于调节不同语言系统内部的关系来完善语言系统。
为了解决语言学研究中存在
的复杂问题她提出了系统语言学论,强调从理论上建立新的语言系统,充分利用新概念来处理语言问题。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虽然受到国外学者的认可,但由于内地语言形态复杂,仍需要
不断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发现新的语言发展模式,加强现代语言学工作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仅靠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思考,探究解决语言学领域
中的问题。
这样,中国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对语言学的研究及文化传
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芳.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J]. 中华语文,2010(6):8-13.
[2] 伍晓慧.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的再认识[J]. 世界汉语学会学报,2004(1):105-116.。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
语⾔学理论及流派,最全语⾔学流派布拉格学派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批语⾔学家和⽂艺理论家。
⼴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学会等语⾔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学会传统的当代语⾔学家。
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承认语⾔是⼀个符号系统,但不把语⾔形式与超语⾔因素截然分开,重视语⾔的共时研究,但并不把它与历时研究割裂开来;他们还接受了俄国语⾔学家库尔德内的功能观,对语⾔进⾏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因⽽⾃称为结构-功能学派。
这个学派颇有影响。
美国语⾔学家鲍林格作过这样的评价:"在欧洲语⾔学团体中,影响最⼤的莫过于布拉格语⾔学会,美国语⾔学的每⼀项重要发展,都与这⼀学派的学说有关。
"这⼀学派的先驱者是马泰修斯。
1926年10⽉,他与雅科布逊,哈弗拉奈克,贝克尔等6⼈发起,建⽴了布拉格语⾔学会。
参加学会的外族⼈中,以俄罗斯⼈最多,除雅科布逊外,著名的有:特鲁贝茨柯依,卡尔采夫斯基,柯别茨基,依萨钦柯等。
俄罗斯翼成员⼤多专注于语⾔内部结构的研究,忽视语⾔与超语⾔因素的关系。
捷克斯洛伐克的会员多数⽐较重视语⾔与社会的关系,注意语⾔理论的应⽤性。
他们被称为捷克翼或马泰修斯翼。
捷克翼的会员中除马泰修斯,哈弗拉奈克外,著名的还有:特伦卡,温伽尔特,穆卡硕夫斯基,⽡海克,斯卡利奇卡,柯⽇奈克,何拉莱克,特罗斯特,奥别尔普法尔采,博尔道夫,诺⽡克,鲍利尼等。
布拉格学派在第⼀届国际语⾔学会议(海⽛,1928)上,第⼀次把他们的⾳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的反响。
该学派集体观点的全⾯叙述见于他们在第⼀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
《论纲》强调语⾔是⼀种功能体系,评价任何语⾔现象都应从它所达到的⽬的,所起的功能着眼。
1929年出版会刊《布拉格语⾔学会论丛》。
1935年创办期刊《词和⽂》。
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占领和⽀解,学会为振奋民族精神,合写了⽂集《关于语⾔和诗歌的读物》。
词法的名词解释
词法的名词解释词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研究语言的基本单位——词的形成、构成和运用规律的学科。
它研究的是词汇的形态和结构,即词的构成要素、构词方法以及词的形态变化等。
在语言学中,词法被认为是语言学的基础,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还能揭示语言的规则和变化,为语言的教学和翻译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词法的起源与发展词法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当时的学者开始研究词汇的形态与关系,并给予了语素、词根、词缀等概念。
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将词法作为研究重点。
随着时代的推移,词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和方法论。
从早期的形态学和词源学,到后来的词汇学和构词学,词法研究逐渐丰富和完善。
现代的词法学主要研究词的形态变化和构词规则,通过对词的内部成分和外部关系的分析,揭示出词汇的内在规律和语义演变。
二、词法的相关概念解释1. 语素(Morpheme)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是构成词语的基本成分。
它具有一定的意义,无法再细分或分离为更小的单位。
语素可以是独立词(如“书”、“车”等),也可以是不能独立使用的前缀、后缀或词根(如“美”、“不”等)。
2. 词形变化(Inflection)词形变化指的是词语在不同的语法环境中,根据其词性、数、格、时态、语气等因素发生的形态变化。
词形变化可以通过词尾的加减、元音的变化等方式来实现,如英语中的动词变位以及名词的复数形式等。
3. 构词规则(Word Formation)构词规则是指词汇在语言中形成和衍生的规则。
它通过组合和变形语素来创造新的单词,依据不同的语言以及语系,构词规则有所不同。
常见的构词规则包括派生、合成、缩略、转化等,通过这些规则,我们能够创造出符合语法和语义要求的新词。
4. 同义词(Synonym)同义词是指在某种语言中,具有相同或近似意思的词语。
同义词在语言表达中具有替代和丰富语言表达的作用,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描述一个概念或表达一个情感。
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语言学纲要
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语言学纲要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人类社会中,语言无疑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它承载着人们思想、情感和知识的表达。
因此,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理解语言这一普遍现象。
无论是在任何时空背景下,人类都会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语言学的研究可以揭示语言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规律,进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社会和认知的发展过程。
通过对语言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一步认识到语言与人类思维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我们拓展思维方式,增加对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知。
其次,语言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推动语言教育和语言技术的发展。
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语言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通过对语言结构、语言规则和语义的研究,我们可以系统地教授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同时,语言学的研究也与现代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如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领域,通过对语言特征和语言处理机制的研究,可以不断改进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为人类社会提供更智能和高效的沟通工具。
综上所述,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不可低估。
通过深入探索语言这一普遍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社会和认知的发展,增强我们对世界多样性的认知。
同时,语言学的发展也为语言教育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语言学研究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并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益处。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编写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探讨和分析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引言部分将对语言学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概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义和范畴,并简要说明它在人类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语言学研究的意义。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语言学研究对于认识和理解语言现象的重要性。
试析现代语言学的发展
言共性 ( 史蒂芬 ・ 平克 , o ) 2 4 。美 国语 言学家乔姆 斯基认 为人类具有 o 本世纪的前五十年结构主 义语言学 开始 登上历 史的舞台 , 为当 相 同的语言能力 , 成 人脑中存在着与 生俱来的 普遍语法 。乔 姆斯基十 时主流的一种研究语言学 , 其研究方法体现 了语 言的系统性 和层次性 , 分赞赏德 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把语言看成是“ 限手段的无 限运用 的思 有 语言分析得更加科学 、 系统 , 而推动 了语言学 的发展 。其 后 , 5 从 1 7年 想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 指导下 , 9 生成语言学试图根据人 脑中的 普遍语 诞生了一种新的语言学派——美国语言学家乔姆 斯基的转换 生成语言 法 以有限的规则系统和原 则系统 生成无限 的句子。 以乔姆 斯基为代 学。转换生成语言学侧重点不像美国描写语言学 那样描写语 言行为而 表的 生成语言学正试图建立一种 公式 化的一般 语言结构理 论 , 以此 是为了分析语言现象 、 解释语言能力、 寻求语 言共性。转换生成 语言学 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 , 寻求语言的共同特性 , 从而认识 和揭示人类语言 的语言观是 语言” 这个概念不 是实 际存 在的东 西 , 它是 由人脑 里特定 的本质特点 。这个也是现代语 言学的 主要的发展 方 向, 发展对 人文 其 的语法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 转化而 成的 , 而人 脑中 的语 法 是实实在 在 学科 、 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 的发展具有 重要 的意义。语 言学 的研 究有 存在的 , 并且具有普遍性。因此 , 转换生成语言学 通过演绎法和 高度形 着非常美好的发展前景 。 式化的研究方法 , 试图探寻出体现在人脑中的知识系统和“ 普遍语法 ” 。 四 、 语 结 这一研究方法因其巨大的影响 力在当时语 言学 界被称之 为 “ 乔姆斯 基 纵观语言的发展历 史, 语言学家们随着视野的不断扩 大 , 对语言的 革命 , 而且在 现在语言学 界仍然 占着举 足轻重 的地 位 , 大大地促进 了 探索亦不断深入 , 如今还在上下求索。由于语言学方法论 的不断创新 , 现 代语 言学的发展。 静态 、 孤立的语言学的研究正 逐步向动 态、 系统 的研究 转变 , 单一 性的 二 、 代 语 言 学 的 发 展 趋 势 现 研究正逐渐向综合 性 的研究 发展。这 促使 语言 研究 的范 围越来 越广 综 观 语言 学的 发展 历 史 , 各个 语 言 学 派 的 目的都 只 有 一 个 , 就 泛 , 更加能够有效、 全面 、 系统的阐释语言 的本质特性 , 揭示人 类共有的 是 研究 语言 本 生 , 即语 言的形 式结 构及 其演 变 ( 秀生 , 9 1 。鉴 语言规律 , 纪 19 ) 从而揭示人类的本 质特征。语 言学动态 的多学 科的综 合性 于 不 同的语 言观 , 言 学 方 法论 , 个 语 言 学 派 的侧 重 点 各 不 相 发展趋势将使它在当代 人类社会文化研究中放 出奇异的光彩。 语 各 同 , 而 浏览 语 言 学 发 展 的历 史长 河 , 言 学 的发 展 趋 势 显 而 易 然 语 见 。 刚开始 语 言学 家们仅 仅局 限于 人类 已有 的话语 资 料 , 注 各种 关 语 言 实体 ( 如音 位 、 、 子 等 ) 描 述 各 自 的特 征 , 其 进 行 分 类 , 词 句 , 将 阐释其 中 的关 系。 事实 上这 仅 仅 阐释 了静 止语 言 的 结构 。 当然 这 种 静态 的语 言研 究 方法有 利于 认识 这个 语 言系统 , 是这种 静 止的 但 研 究对 于 全面 认识 人类语 言 的 本 质 特性 还 远远 不 够 。任 何 有规 律 的系统 都不 可 能是 静止 的 、 完全 封 闭 的 , 它总 会 和 其他 系统 发 生联 【 参考文献】 [ ] 罗伯特 ・ 1 迪克森. 言兴衰论 [ . 语 M] 朱晓农等译. 北京 : 北京
中国语言学科学方法论
中国语言学科学方法论
一、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中国语言学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的“说文”是第一部中国语言学研究的著作,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都对语言的研
究有着突出的表现,后来秦汉时期出现了韩非子、《说文解字》、《通用
字典》等著作,证明了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已经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随着中
国文化在东亚和世界的传播,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也经历了从局部到全局的
拓展。
20世纪初,随着中国语言学家将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融入中国语言
学研究,中国语言学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中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后来,随着中国各个地区话语的不断深入研究,特
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南方地区语言方面的详细考察,中国语言学的研
究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动力。
中国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一是统计法,即通过统计对象来探索
语言特征,如统计发音、比较词汇、测定标准语或调查表达。
二是实验法,通过实验评估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记录语言使用者偏好的属性,来探索
语言的本质。
三是文献分析,这是对古代或现代文字和文献的分析,以及
意译文学作品的研究,以便于发现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化。
此外。
中国语言学科学方法论
中国语言学科学方法论语言学学科的发展要有理论作为指导。
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得益于以哲学理论作为指导,而中国语言学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文化专制和文化禁锢。
汉代到东晋是语义研究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等有实用价值的词典,这是由于当时统治者实行了推崇儒术提倡读经的文化政策。
南北朝至明末,语言研究的中心转向了音韵学,这是由于统治者推崇佛经,佛经从梵文译成汉文需要研究音韵,于是《切韵》《广韵》《中原音韵》等韵书和一些韵图相继出现。
清朝初年,大批文人为逃避现实而从事古书的整理和考证,于是出现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等,产生了一大批有学术影响的清儒,并使语言研究进入了音韵、文字、训诂全面发展的时期。
这三个时期是中国语言学史上成果最丰硕的时期,但未产生具有开拓性的语言理论体系。
清末,中国语言学受到西方语言学的影响,走上了模仿的道路。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虽然创立了中国文法学,但模仿的印迹颇明显,未能创立起符合汉语特点的语法学。
《马氏文通》引起了中国语言研究格局的方向性转变。
在此之前,中国语言研究是“小学”的天下,“小学”也称“文字学”,其出发点是文字,在文字基础上开展音、形、义的研究,分别形成了文字、音韵、训诂。
在此之后,中国语言研究引进西方的研究格局,语音、词汇、语法三分,而以语法为语言研究的中心。
从文字中心到语法中心,改变了中国语言研究的全局,这一格局值得反思。
《马氏文通》以来一百年的汉语研究基本上是在西方语言学理论引导下进行的。
吕叔湘说:“过去,中国没有系统的语法论著,也就没有系统的语法理论,所有理论都是外来的。
外国的理论在那儿翻新,咱们也就跟着转。
”中国从没有语法到有语法,是进步,但语法是在跟着转的情况下产生、发展、变化的,当发现西方理论同汉语不相适应时,值得反思。
中国语言学对外国语言学应采取什么态度?我们既不能偏执地排斥,整个语言学发展史在西方出现了众多理论,这点不可否认;但也不能盲目崇拜,应坚持汉语的独特之处,有借鉴地采纳适合于中国语言学研究的理论。
论拉波夫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论拉波夫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影响拉波夫对语言学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开创了社会语言学,而且在于他突破了语言学传统的研究方法,有创新语言学研究方法之功。
本文试图就拉波夫所开创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来讨论他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巨大影响。
标签:语言学拉波夫方法论影响美国语言学家拉波夫是社会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语言学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开创了社会语言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语言观,而且在于他突破了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
本文试图就拉波夫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讨论他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巨大影响。
一、拉波夫之前的语言学研究方法语言学史是语言观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语言研究方法嬗变的历史。
在拉波夫开创社会语言学,创新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之前,语言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二百多年前,语言学还处于哲学的附庸地位,只研究传统的规范的语法,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因此缺乏系统的语言学研究方法。
直到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欧洲语言学研究才彻底摆脱了其附属地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语言学开始把语言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法虽辉煌了一个世纪,为语言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它只注重研究古语言,而不注重研究现有的活语言的局限性,最终被新崛起的语言学方法所取代。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针对历史比较语言学只考察语言成分历时变化的缺陷,开始对语言整体的性质加以研究。
既进行历时研究又进行共时考察,区分了语言和言语,指出语言才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闪烁着光辉的语言学理论及他所开创的结构分析的方法论,把语言研究引入新的轨道,引导着后来的语言学家们继续在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领域中不断探索,使语言学内部结构研究得以大大深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最终战胜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实际上是语言观和方法论的胜利。
《阿旺丹德尔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范文
《阿旺丹德尔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阿旺丹德尔(Awang Dandel)作为一位卓越的语言学家,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在语言学领域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深邃的理论洞见为语言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旨在系统阐述阿旺丹德尔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的主要内容,对其学术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影响与贡献。
二、阿旺丹德尔语言学理论概述阿旺丹德尔的语言学理论主要围绕语言的结构、功能、演变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展开。
他强调语言的系统性、历史性和社会性,认为语言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理论构建上,阿旺丹德尔注重实证研究和跨学科融合,将语言学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相结合,以全面揭示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三、阿旺丹德尔语言学方法研究阿旺丹德尔在语言学方法上倡导实证研究、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他注重从实际语言现象出发,运用语言学理论知识对语言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他强调在田野调查中观察语言使用者,以获得更为真实的语言资料。
此外,他还主张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历史文献中的语言现象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揭示语言的演变规律。
四、阿旺丹德尔理论的价值与影响阿旺丹德尔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为语言学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启示。
他的理论强调语言的系统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为语言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他的方法论为实证研究和跨学科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推动了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此外,阿旺丹德尔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对于理解语言、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人类认识自身和世界提供了新的途径。
五、阿旺丹德尔理论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阿旺丹德尔的理论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语言结构研究方面,其理论为揭示语言的层次性、递归性和系统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语言功能研究方面,其理论为探讨语言的交际功能、认知功能和文化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语言演变研究方面,其理论为揭示语言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变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语言学实验与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语言学实验与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语言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语言结构、语言变异、语言习得、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研究方法在语言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但是,在语言学实验与理论研究中,仍有许多方法论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一、实验设计的问题实验设计是实验研究的基础,一个科学的实验设计能够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语言学实验中,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可重复性问题语言行为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时间、基础能力、语境等等,所以语言实验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实验条件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尽可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权衡问题语言学实验往往存在着研究对象的数量、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实验过程的实用性、实验得出的结论的普适性等诸多问题,研究人员需要权衡这些问题,找到最适合的实验设计方案。
3. 操作性问题语言学实验的操作性问题也需要特别关注。
在实验中,需要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运用合适的语言刺激等,都需要认真考虑,以保证实验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数据分析的问题数据分析是语言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分析的严谨性和有效性。
在语言学实验中,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量的问题语言学实验中采集到的数据往往比较庞大,对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注意数据量的数量和质量,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处理的问题语言学实验中采集到的数据通常需要进行预处理、清理和标注,数据处理的错误会导致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数据处理需要严谨,避免出现经验主义或者课题组成员主观化倾向。
3. 数据分析方法的问题在语言学实验中,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也存在问题。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线性回归、变量分析等,这些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问题进行选择,同时还需要注意方法的有效性、可比性等。
语言学发展历程
语言学发展历程
19世纪的历史语言学
琼斯的发现,启发了语言研究者的想象。
此后的100多年里,除了语言历史比较研究外,其他方面的研究都黯然失色了。
20世纪初期到中叶的描写语言学
到了20世纪,语言研究的重点开始从语言变化转向语言描写。
这种转变的发起人是瑞士语言学家F·索绪尔。
索绪尔之后,结构语言学迅速发展,不久便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伦敦学派和莫斯科学派。
它们分别从功能、音位、语符、控制等不同的角度发展了结构语言学。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哲学基础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哲学基础方法论与研究方法当代中国话语研究是一门探讨当代中国社会语言及话语现象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包括语言文字、口语表达、网络语言等多种形式的话语现象。
在当代中国这样一个发展迅猛、变化多样的社会背景下,对话语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而要进行这门学科的研究,必须依靠哲学基础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支持。
要进行当代中国话语研究,必须有一定的哲学基础方法论。
哲学提供了对话语现象进行思辨和解读的理论基础,而方法论则指导了研究者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研究。
在哲学基础方法论方面,研究者可以从人类语言的本质和功能出发,探讨话语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和影响。
还可以运用符号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来分析和解读话语现象。
研究方法是确保当代中国话语研究有效进行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进行实证的、客观的研究,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真实的情况。
在当代中国的话语研究中,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语料库分析、内容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证研究方案和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获取到详实的数据和可靠的结论,从而揭示当代中国话语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在进行当代中国话语研究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注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不同渠道获得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尽量获取全面的信息。
还应该注意对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话语现象的细节和背后的意义,而定量分析则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客观且统计的数据支持。
两者的结合可以使研究更加全面和准确。
要注意研究结果的解读和展示。
研究者应该结合具体的研究结果,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论分析,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并将其通过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展示给他人。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是一门具有广阔前景和深远意义的学科,它不仅可以揭示当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问题,还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通过坚持哲学基础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指导,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当代中国话语研究,并取得更加重要的研究成果。
语言学及其研究方法
1学方法、转换生成语言学方法和综合性的方法。
指出了语言研究应由“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转换, 通过循序渐进的层次对比研究,抓住寓于语言深部的综合特征, 从而准确把握对比中的语言特征, 充分发挥对比语言的对策性。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 Contrastive analysis) 在1980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语言与语言学辞典》中, 将contrastive analysis 只译作“对比分析”, 许多属于对比语言学范畴的我国学者们的论著, 也大都冠以“比较”二字, 归在比较语言学的领域。
也就是说, 对于对比语言学这门学科, 人们还缺乏充分认识。
然而就方法论而言, 对比语言学是一门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 它只是共时地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考查分析, 指出它们之间的语音、语法、词汇等各个部门里的同异点, 并努力运用哲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去说明这些同异点之所以产生的根源。
一、对比语言学的历史演变虽然对比语言学的研究经历了较长的孕育期, 但真正的研究史只有短短的五十多年。
如果要讨论对比语言学的雏形, 我们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
公元初年,佛教开始传入我国; 接着, 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 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汉字文化圈。
在这种吸收消化异族文化与学习吸取异邦文明的过程中, 无疑将首先对其运载工具—— 语言进行研究, 而这种研究也只能是建立在同民族的语言比较对比的基础上。
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我国古代的先哲们译释佛教经典, 五六世纪的日本人“训读”我们的古文的工作都可以认为是对比性的。
不过, 事实告诉我们, 这种译释或“训读”远远不是一种建立在严格的语言科学基础上的成体系的工作, 因此, 我们无从把它划入对比语言学的范畴。
而真正的对比语言学诞生于20 世纪50 年代, 它是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和外国语教育发展的联合产物。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一、语言的社会性社会语言学认为,应该从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语言本身存在方式的角度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
这里包含两层含义:1、从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看,语言的生命取决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
语言不仅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法国社会心理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梅耶认为,语言学是一种社会科学,要想了解语言的变化,就必须了解社会的变化。
房德里耶斯指出,唯有研究语言的社会作用,才能懂得语言的本质。
弗斯在继承了英国语言学历来重视语言应用研究传统的同时,深受英国功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坚持认为语言研究必须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
在他看来,语言不仅有形式意义,还有情景意义,因此应当在社会环境中描写和分析语言。
韩礼德进一步发展了弗斯的学说,建立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功能、语篇、人际功能都与语言的社会环境以及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存在着密切联系。
2、从语言本身的存在方式看,不同语言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具有社会性。
但这里的社会事实非指语言和社会间的关系,也非指语言所表达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是抽象的、同质的社会心理系统,即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集体意识”,即索绪尔所说的“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真正对象是语言,而言语是无序的,“语言科学不仅可以没有言语活动的其它要素,而且正是没有这些要素掺杂在其间,才能建立起来。
”但是,特定语言系统中每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对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共同的,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同样掌握了语言系统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语言是不是一个抽象同质的形式系统。
社会语言学认为,同一个语言社会中的成员,常常分属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因此掌握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有差别的,即语言是一个由符号的各种变异形式构成的系统。
语言学中的科学方法论
DUFE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浅析日语学习中的科学方法论学号: 2015100607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姓名:董烨教师评阅意见:论文成绩□95 □90 □85 □80 □75 □70 □65 □60 □60以下摘要:任何学科的发展和研究都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语言学研究当然也是如此。
在当今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论著更是层出不穷,如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通时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等。
语言学研究的迅猛发展,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体现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本文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先后介绍了语言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体现和科学方法论在日语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些日常语言学习中归纳的简单的科学方法论。
通过这些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加深记忆。
同时,也唤起自己对语言学中方法论的探索精神。
今后会尝试摸索更多的适合用于语言学的科学方法论,拓宽语言研究的道路。
关键词:语言学科学方法论日语学习共时通时目录一、语言学 (3)二、科学方法论 (3)三、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体现 (4)(一)共时语言学 (4)(二)历时语言学 (4)四、科学方法论在日语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5)(一)“对比”出真知 (5)(二)“经验”的误导 (6)五、总结 (7)六、参考文献 (8)一、语言学从牙牙学语开始,人就和语言扯上了关系。
这种关系对于人类来说就像空气一样,虽然每天都在运用它进行人类活动,但是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
但是对于搞语言研究的专家学者来说,语言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应用工具,而是上升到了一门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学问。
一般笼统地称其为语言学。
语言学顾名思义,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是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的实证科学。
语言学不仅拥有非常古老的历史,其研究领域也非常广泛。
其中的语音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翻译学偏向于社会科学范畴,而语源、语史的研究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
语言学横跨三个领域,又与文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所以科学的方法论对于繁纷复杂的语言学来说非常重要。
语言学共时与历时研究
我们把索绪尔以上说的这许多话简单概括为,共时语 言学要排除时间的干扰,它只描写语言的静止状态, 研究组成语言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历时语言学是 在时间流程中去研究,它只研究语言各个要素的变化
,而各个要素的变化又只能在语言系统之外去研究,
不牵扯到语言系统;虽然要素变化结果最终要反映在 系统上。因此,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是绝对对立, 是不容许有妥协的。
2. 索绪尔的语言共时研究,并不否定语言在时间上
的变化,而是作为一种方法论手段暂时撇开微小
的变化罢了。语言总是一点一滴的变化着的,‘ 语言状态’这个概念仅仅是近似的。在静态语言 学中正像在其他科学中一样,对既定的材料若不 加以限定使之单纯化,任何论证都是不可能的。
3. 索绪尔认为,在历时的轴上只看到个别要素的变
索绪尔又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两者的关系“共时和历时 是有独立性的又是相互依赖的,就好比一根树干,把树干
竖着切开,纵剖面呈现出一幅复杂图案,然后再横着切开
,横剖面又呈现出另一幅不同的画面。横剖面上的图形相 当于语言在某个时期的状态,纵剖面上的图形相当于语言
长期演化的过程。纵剖面和横剖面是对立的,他们属于不
比如,“来”,在古代汉语里和现代汉语里都是动词,孤 立地看它,几乎古今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可是,从“来
”与其他要素的组合关系看,情况就大不一样。上古汉语
的来不带宾语。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这些例句的“来”都不带宾语。
可是在现代汉语里,不仅可以说“来人”,“来客了”,
真正地唯一现实的语言,至于这种要素的语源考察对于使 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群众来说未必是重要的。
例如,鲁迅的一段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诚然,如太炎先生 说:‘乍见熟人而相寒暄曰“好呀”,“呀”即“呼”字 ,应人之称曰:“是唉”,“唉”即“也”字。但即使我 们知道了这两个字,也不用‘好呼’或‘是也’,还是用 ‘好呀’或‘是哎’。因为白话是写给现代人看的,并非 是写给上周秦汉的鬼看的。列福尔马茨基也有类似的看法 ,他说:“的确,一切说话的人在共时性的范围内找到了 这种语言,他把这种语言当做听从的工具,为了便于掌握 它,他应当知道这种机构,他绝不深入到历史的语音,历 史语法和历史的词的事实。” 我们认为,索绪尔强调语言攻势研究的重要性,正是从使用语 言的现实考虑问题的,并非是隔断语言历史或“反历史主 义的”。
语言学方法论
语言学方法论
语言学方法论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探索和建立科学的研究方法。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研究者们把重点放在语言学的可比性和以及如何从事系统语言学研究等方面,那段时期,相关的研究成果丰硕,比如系统语言学研究的奠基性理论:格拉斯特现象以及广义语言学的主题理论,均为系统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随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方法论研究出现了重大转变,相关研究从主要关注语言学的可比性和系统研究转向关注方法论自身。
研究者们以跨学科、跨文化及跨语言研究为研究重点,探索了新的语言学研究方法。
其中,Eggins等人提出了“描述及数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意在描述研究的样本,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前文提及的格拉斯特现象,不仅解决了语言学可比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发展出了一种可衡量的研究方法;语料库研究的发展,丰富了语言学研究的资源,允许研究者从基础的口述语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据此归纳出更具体的结论,从而更好地探究语言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
此外,语言学方法论研究也发展出了数字语言学的概念,它结合了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以便更好地分析和处理语言数据,从分析词汇到识别句法结构,这一概念给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另外,语言学方法论研究致力于把语言学方法引入其他领域,如社会学、史学和心理学,从而使其他学科也能通过语言学方法来研究。
最后,通过反思,我们可以认识到语言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
语言学方法论的研究仍在继续,将会提供给研究者们更丰富的、更有价值的资源,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探究各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研究方法论的演变
作者:张艳翠李晓明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3期
摘要:语言研究方法论是语言研究的方法体系和哲学基础,是语言研究的最高层次。
本文通过对各时期占主流地位的语言学派进行梳理,分析其主要观点及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进而阐释语言研究方法论的具体演变过程。
关键词:语言研究方法论演变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1(c)-0236-01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具体指的是科学研究活动中所遵循的指导思想。
语言研究方法论指的是探讨语言研究的方法体系和哲学基础,它处于语言研究的最高层次。
自语言学科诞生以来,语言学家受其他学科思想的影响在不同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对语言进行研究,不同的方法论原则影响着语言学者对语言研究采用的具体方法、操作技术和研究方式,进而影响着不同语言学派的形成。
1 语文学方法
从文献的记载来看,语言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
但是,无论从公认的世界语言三大发源地(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罗马),还是从其他具有悠久语言研究传统的国家或者地区(古代阿拉伯、古代斯拉夫)的研究特点看,19世纪之前的语言研究基本上是依附于其他学科,或者为其他学科服务,如古印度的语言学家研究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和阅读古代印度的宗教颂歌《吠陀经》,没有把语言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因而没有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而也谈不上方法论上的指导。
2 从历史比较方法到辩证思维方法
19世纪初期,在语言研究的内部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在生物进化学说、比较解剖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语言学家开始把语言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语言学史上的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派——历史比较语言学也因此建立起来。
此学派研究语言的典型程序是广泛收集大量现代语言和古代书面语材料,通过细致分析,找出语音对应规律的同源形式,在此基础上确定被比较语言中最古老的语言特征,然后根据这些特征逐层构拟不同阶段的原始形式,并进行构拟亲属语言的原始母语。
所以从方法论上看,历史比较语言学遵照严格的历史主义原则。
19世纪中期进入普通语言学时代,创始人洪堡特开阔视野和研究思路,把眼光放在结构差异突出,类型迥异的各类语言之上,洪堡特是19世纪最富哲学头脑最执着追求辨证精神的语言学家之一,在他的学术研究中,辩证的思想及其相关的研究方法突出的体现出来,具体而言充分体现在对一系列对比关系,比如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经验和思辨,语言和言语等方面的研究上,所以普通语言学时代,其方法论原则是辨证的思想。
3 从结构主义原则方法论到理性主义,演绎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创始人索绪尔在结构主义原则方法论的指导下研究语言,他立足于语言内部结构去研究语言,区分语言和言语,内部和外部语言学,共时和历时研究,把语言看成是不同层次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所构成的系统。
在索绪尔的影响下结构主义语言学分为三大有影响的学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三个学派在不同的方法论原则的指导下,研究侧重点不一样,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是布拉格学派,方法论原则是结构功能主义。
这一学派强调语言的系统性,强调语言在已知语言社团中所发挥的作用,语言和言语行为之间有某种联系,因此分析文体就是分析语言的不同功能,这种功能的基础就是语言的结构。
二是哥本哈根学派,研究语言的方法论原则是形式主义和逻辑主义。
他继承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特点偏重纯理论的研究,把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关于语言是形式而不是问题等论点发挥到极致,认为传统的语言学所采纳的归纳方法只能指出不同语言的差异,而不能引导研究者得出他们所要追求的常量,因而不能建立语言理论,真正的语言学必须是演绎的,并且在追求形式化过程中,把语言学和数理逻辑学紧密结合。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之三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相比较来说更加注重描写,强调形式的描写与分析,提出根据“分布”划分词类的标准,有意无意排斥意义的作用,研究方法是一种典型的行为主义,理论基础是人类无法认识他们从未尽力过的事情,只有不同的人都能够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有效的确认或者反驳一项科学理论,而不是用人的内省或者直觉。
1957年,转换生成语言学诞生。
其理论是欧美语言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生成语言学强调理性主义,先天论,演绎的方法,强调解释力,认为任何一种语言的说话者都掌握并且内化一种有生成能力的语法,这套语法能够表达他的语言知识,把语言定义为一套规则和原理,研究方法是假设-演绎,追随哲学上的理性主义。
4 从描写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方法到实证主义
20世纪60年代中期韩礼德进入系统功能语法研究时期,系统功能语法是描写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系统语法:将语言看做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研究这个系统的构成以及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功能语法解释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一种手段,基于这样的一种假设,语言需要完成的功能决定了语言的系统和形式。
系统理论的一个目的是按一定的原则进行描述性的分类,利用数据统计的方法,统计出一种语言变体在特定场合中出现的可能性或者频率。
社会语言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
研究方法上重视通过田野调查获取日常生活中自然使用的第一手语言材料,要求这些材料具有可验证性,注重对材料做定量分析。
社会语言学鲜明的实证主义,兼具形式学派和功能学派两者的特点。
5 非客观主义经验主义的方法论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型。
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重学科,他针对当时很火热的生成语言学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和运用从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认识的根本。
认知语言学非客观主义的经验主义哲学,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感知,认知方式等作为立足点研究语言,通过有规律的观察和科学有效的调查方法,采用自然观察和内省的方法,观察反应认知活动的语言现象,然后找出观查对象或者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分析他们内在的认知取向。
这是非实证性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远新.语言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
[2] 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3] 李建芳.从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看转换生成语法的方法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7.
[4] 辛志英,黄国文.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J].外语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