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绿色蝈蝈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的文艺笔调,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及拟人手法的运用,把蝈蝈的外形叫声及习性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快速阅读归纳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说说其作用,并积累美词佳句。

3、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以及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2、掌握描写动物的具体方法。

【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快速阅读的一般规律,有效地寻找介绍动物的有效信息;通过诵读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培养语感;通过观察动物画面,进行片断写作。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相应的课件,寻找动物特别是蝈蝈的图片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

课件备用。

学生:预习词语,查找资料,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并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动物。

【教学课时】一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画面)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的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

现在请大家来讲一讲你所熟悉的一种昆虫。

(学生自由发言)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的生活情趣。

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绿色蝈蝈教案【3篇】

绿色蝈蝈教案【3篇】

绿色蝈蝈教案【3篇】绿色蝈蝈教案1[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本教案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可操作性强。

一、情景导入有条件的地方可捉来实物,没条件的可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从蝈蝈的外形特征方面作一介绍。

二、整体感知课文1.快速看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并比较与同学们的介绍有何不同。

明确: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文中运用了描写性语言,将蝈蝈进行拟人化描写,写出了它的漂亮、可爱,透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引导学生对事物作生动介绍。

2.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明确: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3.学生相互介绍蝈蝈的特征。

三、重点研读,合作交流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2.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学生在研读讨论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语言生动传神,拟人贴切自然,突出事物特征。

四、问题研究有人说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不相吻合,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五、布置作业1.在小字本上抄写本文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短文。

3.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教学设计B]创意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备课,制作课件,讲课。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布置预习1.第一组负责本课的生字词的学习。

2.第二组负责介绍作者及其《昆虫记》。

3.第三组负责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4.第四组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5.第五组全面评价本文。

6.第六组质疑。

二、学生上台汇报他们的自主学习情况,并授课。

教师相机加以点拨。

绿色蝈蝈教案(优秀6篇)

绿色蝈蝈教案(优秀6篇)

绿色蝈蝈教案(优秀6篇)《绿色蝈蝈》教案篇一教学内容《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

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

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感受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外形,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

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学生猜谜:(课件展示)谜一: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

(蝉)谜二:绿袍元帅青头将,封王赐爵不关饷。

相逢总爱比高低,武功不如嗓门亮。

(蝈蝈)大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给猜出来的呢?(引导得出结论:根据谜语中讲的特点以及自己平时的观察)对,介绍事物,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

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蝈蝈特点的,他又是如何来介绍蝈蝈这些特点的。

2、板书课题:绿色蝈蝈(法)法布尔3、观察蝈蝈图片。

4、提问: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亨利。

法布尔(1823—19壹五)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

法布尔是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精选3篇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精选3篇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11一、学习目标:1、体会文中生动传神的语言。

2、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二、学习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三、课前准备:教师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课件,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

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四、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明确目标(可让学生读)(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解决阅读障碍,积累字词:扰乱哀鸣狩猎喧嚣暗哑沉寂静谧篡夺劫掠热爱弱肉强食隐隐约约津津有味2、再读课文,概括每段要点:阅读方法指导:1)快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

2)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示例:第1段:村里的人都去参加国庆,只有我一人倾听田野的节日音乐会。

(四)整体感知,问题探究:1、通过阅读文章,你发现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2、我们对蝈蝈的习性有了哪些了解?(五)重点研读,质疑答问,合作交流:(第二课时)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者句子,为什么?(六)类比阅读:《现代汉语小词典》对蝈蝈的介绍:蝈蝈[名]昆虫,绿色或褐色,善跳跃。

雄的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请比较:两者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七)拓展训练大自然是美丽精彩的。

请同学们欣赏以下画面,并就你最熟悉的来写一段文字。

给我们作一介绍。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掌握诸如“喑哑”“静谧”、“喙”等词语的音形义;能快速锁定阅读范围,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掌握说明对象的特点;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其《昆虫记》的地位和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作者及文章,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环境、社会的习惯,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健康思想。

【教学重点】1、认识蝈蝈,认识其外形及习性。

2、品味生动活泼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微小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绿色蝈蝈》教案15篇

《绿色蝈蝈》教案15篇

《绿色蝈蝈》教案15篇《绿色蝈蝈》教案1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快书阅读的一般规律,有效的寻找这类介绍动物的有效信息;然后学习拟人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并结合实际进行口头和书面片断描写。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

能力目标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学习并体会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阅读__、概述内容的能力;变换人称的好处。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法。

●教学设想: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速读课文,整体感知――问难质疑,合作探究――它山之石,写法借鉴——学以致用,拓展迁移——布置作业,及时巩固。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及步骤: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猜谜语2、展示图片,介绍作家3、积累字词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阅读指导(快速阅读:是从文字当中迅速汲取有效信息的的阅读方法,它可以一目十行,但不等于走马观花,要求快速抓住主要信息,最起码要知道__写了了哪些内容。

): 1、紧抓中心句2、紧抓关键词2、速读课文,感知内容,小组合作,思考:(1)__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2)蝈蝈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作者要先写蝈蝈的叫声?(3)蝈蝈的外表是什么样子的?(4)蝈蝈最喜欢吃什么?它还吃些什么食物?三、问难质疑,合作探究1、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2、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引导,其他学生解疑。

四、它山之石,写法借鉴作者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用了些什么手法?你觉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学习?五、学以致用,拓展迁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动物,结合自己平时对它们的了解,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并试着介绍它们的某个特点。

六、布置作业亲近大自然,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宽阔、诗意。

语文教案-语文《绿色蝈蝈》教案5篇

语文教案-语文《绿色蝈蝈》教案5篇

语文《绿色蝈蝈》教案5篇《绿色蝈蝈》一课选自人教版语文课本初一上册。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绿色蝈蝈》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语文《绿色蝈蝈》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通过速读,抓住事物的特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体感知、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通过品味、鉴赏的方式体会生动说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生动说明的方法。

2、体味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本文传神的语言。

教学难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研讨法、谈话法、活动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清字词的读音及含义,解决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

2、预习了解课文内容,捕捉第一印象,找出本文最吸引你的地方。

一、导入新课:伴随着这优美的乐曲,我们走进了今天的课堂。

能不能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森林里各种小动物、昆虫的鸣叫声)这些昆虫隐藏在茂盛的草丛里、浓密的树叶里,欢快地歌唱。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或研究过小昆虫呢?看来,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趣味,都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就去拜访这些朋友中的一位——绿色蝈蝈。

(板书课题)二、预习交流:1、字词交流。

2、请大家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情况交流一下。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

1823年出生于法国一户普通农民之家。

从小迷恋大自然。

在他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

后来通过自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

1875年开始著作《昆虫记》,1880年后的35年里一直在“荒石园”中从事昆虫学研究工作,1915年11月去世,留有《昆虫记》共十卷二百万字。

《绿色蝈蝈 》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

《绿色蝈蝈 》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

《绿色蝈蝈》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全文,抓住关键词句,简洁概括文章内容。

2.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3.体会文中生动传神的语言,学习细致描写动物。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快速阅读法筛选信息、概况内容;品味语言美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研讨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显示)猜猜看:1.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抓飞来将。

2.长长身体两排脚,阴湿暗地是家窝,剧毒咬人难忍痛,治病倒是好中药。

3.白天草里住,晚上空中游,金光闪闪动,见尾不见头。

4.小小飞贼,武器是针,抽别人血,养自己身。

二、作者、作品介绍1.多媒体展示一组精美的蝈蝈图片2.走近作者——法布尔:多媒体显示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近代杰出的昆虫学家,著名科普读物作家。

早年家境贫困,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曾给人家打短工放鸭子,以后又先后卖过柠檬,当过小学教员,研究过数学,但他的兴趣始终在生物学方面。

通过自学,先后取得物理、数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当时的法国教育部长曾邀他到巴黎,授予他“荣誉勋章”,还引他去见法国皇帝。

他过不惯那种生活,又回到乡村,继续研究工作。

法国学士院把最大的奖金送给他。

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可惜诺奖委员们还没得及作最后决议,便传来他离世的消息。

他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写成十大卷《昆虫记》(一作《昆虫的故事》)。

这是一部介绍昆虫生活情态的书。

在书中,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昆虫世界的秘密。

因此,他被人们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赞美“他的额上理应戴上一顶双层灿烂的皇冠”。

现在,他的故居和实验室已建成法布尔纪念馆。

鲁迅兄弟对法布尔的评价:鲁迅说:《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出示法布尔生活、工作的一组图片三、检查预习:1.读出下列划横线的字和词语喧嚣劫掠静谧酷爱吮吸满载而归喑哑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shòu猎cuàn夺rǎo乱更胜一chóu gōu火zhōng 斯wōjù xīsū作响3.请将划线处的文字表述换成成语:(1)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精品3篇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精品3篇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2【简介】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学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本文介绍了蝈蝈的一些习性,虽然生字词较多,但文章语句浅显,且十分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阅读。

为此,我们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人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能真正地自主。

合作式地进行学习。

基于这一思考,将整体感知、独特感悟这几部分共同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学习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已经具备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而且也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

《绿色蝈蝈》这一课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的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学生易于理解。

他们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语言有一定的赏析能力,授课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读、自己讨论。

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因此授课时要充分鼓动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此设置教学目标如下: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文章与语言的揣摩,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

3、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不断的向上攀登。

《绿色蝈蝈》教案

《绿色蝈蝈》教案

《绿色蝈蝈》教案《绿色蝈蝈》教案「篇一」创意说明:本教案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可操作性强。

一、情景导入有条件的地方可捉来实物,没条件的可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从蝈蝈的外形特征方面作一介绍。

二、整体感知课文1.快速看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并比较与同学们的介绍有何不同。

明确: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文中运用了描写性语言,将蝈蝈进行拟人化描写,写出了它的漂亮、可爱,透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引导学生对事物作生动介绍。

2.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明确: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3.学生相互介绍蝈蝈的特征。

三、重点研读,合作交流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2.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学生在研读讨论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语言生动传神,拟人贴切自然,突出事物特征。

四、问题研究有人说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不相吻合,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五、布置作业1.在小字本上抄写本文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短文。

3.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绿色蝈蝈》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重点、难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2.体会运用打比方的妙处。

导读提示: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

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作过中学教师,业余自学,花十二年的时间,先后取得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中学教书二十余年兢兢业业,同时业余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发表过非常出色的论文,得到达尔文的肯定。

《绿色蝈蝈》教案(优秀7篇)

《绿色蝈蝈》教案(优秀7篇)

《绿色蝈蝈》教案(优秀7篇)绿色蝈蝈教案篇一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对事物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丰富且奇特的想象跟联想。

加上他们童年时代对各种小动物、小昆虫的体验。

所以对《绿色蝈蝈》的学习,可结合他们的童年体验,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即可。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

本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

《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

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文中从绿色蝈蝈的声、形、斗、食、居五个方面来描写。

语言生动传神,尤其是拟人句,反映出作者对生物的人性关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信息,概述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感知内容、品味佳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培养阅读能力及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教学设想:《绿色蝈蝈》是一篇自读课文,它妙趣横生,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因而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说,要把语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既学习了语文,又了解了自然知识。

教学中将采用“朗读法”和“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1、了解法布尔及作品《昆虫记》。

2、布置学生课下认真进行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语: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的情景吧?也许你还记得夏夜捉萤火虫吧?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勤劳的蜜蜂,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也许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再跟随昆虫学家法布尔去认识一位新的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精品3篇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精品3篇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1、唤醒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2、掌握一般介绍动物的说明文的内容。

3、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拟人手法,积累文中的拟人句。

教学重点:1、利用快速阅读法归纳课文内容。

2、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快速而准确地抓住课文内容。

2、理解拟人句中透露出来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昆虫的世界》,并导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生活着大量的动物,走近它们,你会发现,它们也像人一样有不同的长相、习惯、性格,它们也劳动、婚恋、繁衍及死亡。

与它们共处,你会发觉生活原来如此多姿多彩,富有情趣。

法国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就是这样一个热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人,他耗费毕生精力观察研究昆虫,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昆虫记》。

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蝈蝈》就是其中一篇。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作者简介,简单介绍一下作者)二、自主学习,独立探究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动画,学生听读,并观看情景画面,初步感知全文。

2、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看完举起手。

3、速度最快的前五位同学谈看后知道了哪些及看得快的经验。

4、归纳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法:是从文字当中迅速汲取有效信息的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法的要求⑴去粗取精;⑵扫描跳跃阅读;⑶思维集中;⑷眼脑直映。

教师介绍:快速阅读可以一目十行,但不等于走马观花,它要求快速抓住主要信息,最起码要知道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像《绿色蝈蝈》这类介绍昆虫或动物活动的文章,常写哪些内容呢?内容⑴形态特征;⑵习性──吃、住、行、鸣叫、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等;⑶种类及分布等。

特点:一般一段有一个中心,常常以中心句的形式出现。

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往往有中心词。

5、再快速阅读这篇文章,看介绍了绿色蝈蝈的哪些方面?具有怎样的特征?三、合作交流,共同探究1、介绍拟人手法:作者将绿色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由于作者善于描写,并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3篇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3篇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5绿色蝈蝈法布尔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2、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3、品味文中美词佳句,并分析其作用。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教学流程创景导入——字词教学——语言品味——速读概括——课堂小结——阅读练习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2、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3、品味文中美词佳句,并分析其作用。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品味课文语言。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作者简介:法布尔与《昆虫记》1823年,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

童年时代他就迷上了花草虫鸟。

他不足19岁就立志研究昆虫。

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

为了进一步研究昆虫,1880年他用积攒的钱购买了一处坐落在荒地上的老旧民宅,他高兴地给这个宅子取名为荒石园。

年复一年,他在荒石园潜心研究昆虫,把研究成果屑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

二、字词教学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字词。

1)、给加线字注音。

喧嚣()劫掠()静谧()狩猎()酷爱()吮吸()气氛()满载而归()喑哑()狩猎()篡夺()扰乱()更胜一筹()篝火()螽斯()窸窣作响()莴苣()三、解释并造句弱肉强食庞然大物惊惶失措津津有味三、语言品味: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集合15篇)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集合15篇)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集合15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1教材内容说明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活灵活现。

先描述了蝈蝈的歌声,写出了声音的各种特点,如“柔和”“清脆”“尖锐”“窃窃私语”等,特别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接着又描写了蝈蝈的外形特点》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__重点内容写了蝈蝈的食物习性。

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饶有兴趣地介绍了蝈蝈喜欢吃的食物是蝉,又解开了蝈蝈喜欢吃的是蝉肚子的原因是既有肉又有甜食。

还介绍了蝈蝈之间的相处和睦,从不争吵的特点。

教材使用说明七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__又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因此让学生自主阅读,体验阅读过程中的快乐。

在探究交流中,深透理解文意,体会生动传神的文学笔法。

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关于蝈蝈生活的习性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__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__、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回忆所学课文《蝉》,2.比较写作内容写和作目的不同,3.两篇文体不同,4.明确__是介绍科学知识,5.说明的对象是蝈蝈。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学生领读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

学生领读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

强调易错音和易错字。

三、速读课文,提取信息四、再读课文,把握课文重点1、思考__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绿色蝈蝈的特点?2、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教师指导明确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蝈蝈的习性写了叫声和食性。

《绿色蝈蝈》教案(15篇)

《绿色蝈蝈》教案(15篇)

《绿色蝈蝈》教案(15篇)《绿色蝈蝈》教案1一、说教材:《绿色蝈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内自读篇目。

第四单元课文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

__出自法国的的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可谓名家名篇。

它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采用生动的文艺笔调,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及拟人手法的运用,把蝈蝈的外形叫声及习性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__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

根据__的内容和表达的特点,__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法布尔的笔触去感受奇妙的昆虫世界;在阅读中学会概括要点、品味语言、学会生动地表达;同时,通过阅读来走进“昆虫之父”法布尔,既可以感受他的探究精神,又可以通过品味他生动自然的语言来感受那浓浓的生命意识。

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是必要的,而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渗透一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说教法对本单元的教学,我们希望实现以下目标:情感和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几个方面: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注意结合自己所处的地域灵活处理课文内容;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__是一篇观察随笔,又是一篇优美散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拟人手法的运用,加强了__的表达效果,这一点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并在实践中运用。

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昆虫记》中的其他作品。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绿色蝈蝈》教案十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绿色蝈蝈》教案十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绿色蝈蝈》教案十篇绿色蝈蝈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锻炼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2、通过朗读文章与语言的揣摩,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

3、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学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本文介绍了蝈蝈的一些习性,虽然生字词较多,但文章语句浅显,且十分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阅读。

为此,我们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人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能真正地自主。

合作式地进行学习。

基于这一思考,将“整体感知〞。

“片段欣赏〞、“独特感悟〞这几局部共同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式]探究、合作、讨论的方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清字词的读音及含义,解决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

2、捕捉第一印象,找出本文最吸引你的地方。

一、导语:昆虫的世界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或研究过昆虫呢?有哪一位同学阿以介绍一种你最熟悉的或者是你印象最深刻的昆虫给老师、同学们知道?你可以从昆虫的形态、生活习性、食物习性、更或者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进行介绍。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但是我发现大家在讲到昆虫的声音时都是用一两句话带过了。

可能声音不好用文字表达。

而且在讲到昆虫的习性时,也只能是泛泛而谈,为什么?因为大家没有深入地进行过研究,所以印象就很模糊。

今天,我求将接触到厂一位伟大的昆虫学家,他热爱昆虫,对昆虫进行了几十年的孜孜不倦的研究,把一生都献给了昆虫事儿他就是法布尔。

同学们知道法布尔吗?(假设有学生知道,可由学生发言,师进行补充。

)法布尔是法国的著名昆虫学家,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写了一部很有影响力的书——《昆虫的故事》。

《昆虫的故事》原名《昆虫记》,这部书行文生动活泼,语言传神,内容多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很受青少年的喜爱。

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许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绿色蝈蝈》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6套)

《绿色蝈蝈》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6套)

《绿色蝈蝈》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6套)《绿色蝈蝈》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2.了解蝉的生活习性。

能力目标: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3.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德育目标: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

教学重心: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1.朗读法。

《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有人2.研讨点拨法。

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

教师适当点拨、归结。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小时候,知了歌唱、蜘蛛织网、蚂蚁搬家……这些趣事为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增加,慢慢地我们少了那份赏玩的心情。

但在法公有一名叫法布尔的人他却一生与昆虫相伴,并为它们书写历史,终究写成为了一部影响世界的大作《昆虫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篇《绿色蝈蝈》(板书课题:绿色蝈蝈)二、速读概括,感知文意。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勾画并疏解生字词。

(1)给加黑的字注音。

喧嚣()劫掠()静谧()酷爱()吮取()气氛()满载而归()喑哑()()(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òu()猎 cuàn()夺rǎo()乱gōu()火zhōng()斯xī ()sū()(3)请将横线处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或词语)。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绿色蝈蝈语文教案(优秀14篇)

绿色蝈蝈语文教案(优秀14篇)

绿色蝈蝈语文教案(优秀14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全文,抓住关键词句,简洁概括文章内容。

2.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3.体会文中生动传神的语言,学习细致描写动物。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快速阅读法筛选信息、概况内容;品味语言美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研讨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显示)猜猜看:1.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抓飞来将。

2.长长身体两排脚,阴湿暗地是家窝,剧毒咬人难忍痛,治病倒是好中药。

3.白天草里住,晚上空中游,金光闪闪动,见尾不见头。

4.小小飞贼,武器是针,抽别人血,养自己身。

二、作者、作品介绍1.多媒体展示一组精美的蝈蝈图片2.走近作者——法布尔:多媒体显示法布尔(1823—19壹五年),法国近代杰出的昆虫学家,著名科普读物作家。

早年家境贫困,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曾给人家打短工放鸭子,以后又先后卖过柠檬,当过小学教员,研究过数学,但他的兴趣始终在生物学方面。

通过自学,先后取得物理、数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当时的法国教育部长曾邀他到巴黎,授予他“荣誉勋章”,还引他去见法国皇帝。

他过不惯那种生活,又回到乡村,继续研究工作。

法国学士院把最大的奖金送给他。

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可惜诺奖委员们还没得及作最后决议,便传来他离世的消息。

他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写成十大卷《昆虫记》(一作《昆虫的故事》)。

这是一部介绍昆虫生活情态的书。

在书中,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昆虫世界的秘密。

因此,他被人们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赞美“他的额上理应戴上一顶双层灿烂的皇冠”。

现在,他的故居和实验室已建成法布尔纪念馆。

鲁迅兄弟对法布尔的评价:鲁迅说:《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出示法布尔生活、工作的一组图片三、检查预习:1.读出下列划横线的字和词语喧嚣劫掠静谧酷爱吮吸满载而归喑哑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shòu猎cuàn夺rǎo乱更胜一chóu gōu火zhōng 斯wōjù xīsū作响3.请将划线处的文字表述换成成语:(1)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初中七年级语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教案优秀8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教案优秀8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教案优秀8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概括要点。

2、了解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概括要点。

教学难点:变换人称的好处。

课时:一节教学设想: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拓展。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平台。

教学步骤:一.导入:看书中图片,观察蝈蝈,介绍它的外表特征。

请学生就自己以往掌握的知识,介绍蝈蝈的习性。

二.学习课文。

(一)教师领读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由此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介绍绿色蝈蝈的特征和习性。

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对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

(三)研读赏析:(1)读课文,理出各段大意。

1.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

2.蝉的哀号引出蝈蝈。

3.介绍蝈蝈的声音。

4-10.写蝈蝈的食物习性。

11.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

(2)速读课文,讨论并完成下列各题。

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习性?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3.课文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交流。

1.“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

2.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

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进,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

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3.“窃窃自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是拟人。

这样写亲切自然,形象生动。

(四)把课文再认真读一遍,画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段落或句子。

说出理由。

(五)体验拓展: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蝈蝈》公开课教案
清北学校林小红2011年11月9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吮取、窸窣作响、满载而归”等词语。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蝉的生活习性。

(二)能力目标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3.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三)德育目标
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2.研讨点拨法。

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

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疏通文字,理清课文层次。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要点。

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

[教学步骤]
一、趣味导入
1、猜谜:“大姐天天逛花园,二姐做饭香又甜。

三姐织布到天明,四弟弹琴夜黑天。

(猜四种昆虫)”谜底:蝴蝶、蜜蜂、蜘蛛、蝈蝈
2、欣赏图片:蝈蝈
3、导入课文(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法布尔与《昆虫记》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通过自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

他热爱昆虫,仔细观察大量昆虫活动,掌握了富足的第一手材料,用近20年的时间完成科学著作《昆虫记》,共十卷二百万字。

《昆虫的故事》:又名《昆虫记》,是一部有关昆虫的鸿篇巨制,共十卷。

作者以人性关照
虫性,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鲁迅
三、检查预习,读准下列词语:
扰乱喑哑哀号狩猎喧嚣哀鸣静谧篡夺沉寂酷爱窸窣作响
篝火吮取气氛劫掠满载而归
四、快速阅读,整体感知,了解绿色蝈蝈。

1、快速阅读全文,概括地说说:文章介绍了绿色蝈蝈哪三个方面的特点或习性?
明确:文章介绍了绿色蝈蝈的叫声、外表特征、食性三个方面的特点和习性。

2、本文是介绍蝈蝈的,文章开头有没有直接写蝈蝈?那么文章第1、2自然段在讲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没有。

写别人都在狂欢庆祝国庆,唯独“我”在倾听田野的演唱会,被休息的蝉的哀鸣声所吸引,这时主人公才正式登场。

写出昆虫们的音乐会比广场的狂欢更能吸引作者。

3、根据各自然段的内容,可将全文划分为几层?
第一层(1-2):“我”被昆虫的晚会所吸引,用蝉的休息时的哀鸣引出本文主人公蝈蝈。

第二层(3):描写蝈蝈的叫声。

第三层(4-11):介绍蝈蝈的习性,重点描写其食性。

五、精读片段,走近绿色蝈蝈
1、默读第三自然段,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蝈蝈声音特征的词语。

窃窃私语像滑轮……喑哑连续不断尖锐急促清脆柔和……
2、蝈蝈的形体特征如何?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浑身嫩绿淡白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大翼轻盈)
3、食性:蝈蝈的食物有哪些?
昆虫如:蝉、金龟子水果青草同类
六、解析称呼,感受作者情怀
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

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

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并流露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七、各抒己见,拓展训练:
通过阅读全文,你读到了一只什么样的蝈蝈?从哪里读到的?(要求:言之有据)
以“我读到了一只___的蝈蝈。

”句式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一只声音柔和的蝈蝈(3);一只漂亮、爱吃鲜肉的蝈蝈(4);
一只勇敢且爱吃蝉肉的蝈蝈(5);一只爱吃甜食和青草的蝈蝈(6—9);
一只因为吃同类而显得贪婪的蝈蝈(10)一只吃东西时自私但彼此和睦共居的蝈蝈(11)八、合作研讨:
(1)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2)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
(3)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试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

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普通的猎物一样。

”本语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5)《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

螽斯的一种。

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

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

也有称之为“哥哥”。

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笔法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1)课文第1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

“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热爱的事业的执著。

第2段写蝉在夜晚不再鸣叫,它要休息了。

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蝈蝈。

这是多么富有匠心的写作思路!
(2)作者是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蝈蝈喜欢吃蝉肚子的。

清晨,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谜——捕蝉为食。

又通过变换食物的花样,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这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3)“窃窃自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是拟人。

这样写亲切自然,形象生动。

(4)语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蝈蝈同类相食,拿螳螂来作比较。

这样写既能使读者了解其他昆虫的习性,又能突出蝈蝈的习性。

(5)本文的说明与一般的说明文不同,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妙趣横生,生动活泼。

九、师生共同归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1)文艺笔调。

本文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

(2)生动传神的语言。

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生动感人。

(3)拟人手法的运用。

这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4)通过比较来写蝈蝈。

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

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十、课堂小结
本文之所以把蝈蝈写得栩栩如生,将蝈蝈的生活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主要是因为作者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对自然的陶醉与痴迷。

先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再就是运用了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十一、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倾听中有所发现。

附:板书设计
绿叫声窃窃私语像滑轮……喑哑连续不断
色尖锐急促清脆柔和……
蝈︽外表浑身嫩绿淡白丝带身材优美
蝈法昆苗条匀称大翼轻盈
布虫食性昆虫如:蝉、金龟子
尔记水果青草同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