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合集下载

建筑基础知识教案模板范文

建筑基础知识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种类。

2. 使学生掌握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对建筑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建筑设计的概念及特点。

2. 中国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1. 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2.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组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建筑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各异。

二、讲授新课1. 建筑的基本概念:介绍建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种类。

2. 建筑材料:讲解建筑材料的选择、特点及应用,如砖、瓦、木、石、钢材等。

3. 建筑结构:阐述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稳定性、美观性等,并举例说明。

4. 建筑设计:分析建筑设计的要素,如功能、环境、审美等,并举例说明。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一个既安全又美观的建筑结构?3.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建筑基础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中国古代建筑: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如斗拱结构、色彩装饰等,并举例说明。

2. 现代建筑:介绍现代建筑的特点,如高度、功能、环保等,并举例说明。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有哪些异同?2.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展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考试成绩: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建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要素;(2)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熟悉建筑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通过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3)通过评价与反馈,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述1. 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2. 建筑设计的原则和要素3. 建筑设计的作用和意义第二章: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2. 设计方案的构思与表达3. 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完善第三章: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1. 建筑设计的方法概述2. 建筑设计的表现技巧3. 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第四章:建筑设计的规范与标准1. 建筑设计规范的基本内容2. 建筑设计标准的作用和意义3. 建筑设计规范的适用与遵守第五章:建筑设计的评价与反馈1. 建筑设计评价的原则和方法2. 建筑设计评价的内容和标准3. 建筑设计评价的反馈与改进三、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设计基础》2. 案例素材:国内外优秀建筑设计案例3. 设计软件:AutoCAD、SketchUp等4.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设计实验室等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建筑设计成果,如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合理性、美观性等;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建筑设计成果和过程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建筑设计项目;2. 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国内外优秀建筑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 鼓励学生开展设计竞赛和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六、教学实施1. 教学方式: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建筑设计基础(中职)教案

建筑设计基础(中职)教案

建筑设计基础(中职)教案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中职)- 课时数:XX学时- 授课对象:中职学生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基础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并帮助他们具备以下技能和知识:1.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理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要素和关键流程;3. 学会使用建筑设计软件进行建模和绘图;4. 培养创新思维和设计技巧。

三、教学内容1. 建筑设计基础概述:- 建筑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建筑设计师的角色和责任;- 常见建筑设计风格和流派的介绍。

2. 建筑设计要素:- 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 照明设计和环境效果;- 色彩搭配和装饰设计。

3. 建筑设计流程:- 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和制作;- 施工过程和监理管理;- 建筑验收和竣工。

4. 建筑设计软件应用:- AutoCAD的基本操作和绘图技巧;- SketchUp的建模和渲染方法;- Revit的三维建模和设计分析。

5. 创新思维与设计技巧:- 设计理念的提炼和表达;- 建筑设计中的创意激发和创新方法;- 样板间设计和场景还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包括手绘和电脑辅助设计。

- 互动: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创意和思考能力。

-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实际建筑项目中进行观摩和研究。

五、考核方式学生的研究成果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考核:- 课堂作业:包括设计绘图、模型制作等。

- 设计项目: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建筑设计项目,并进行展示和评审。

- 研究笔记和报告:学生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和思考,并提交相应的研究笔记和报告。

六、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提供以下资源:- 教材:选用经典建筑设计教材作为教学参考。

- 软件:提供AutoCAD、SketchUp和Revit等建筑设计软件的免费试用版本。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简介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到建筑的物理、化学、数学、美学、历史等诸多领域。

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方法,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2. 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应该以实际项目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深入,从而掌握真正有用的技能。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设计流程和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1.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能;2.理解建筑设计的流程和方法;3.熟悉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4.理解建筑安全、环保和节能理念。

3.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2.提高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品位。

3.3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4. 教学方法4.1 实践教学法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应该以实践操作为主,将理论教学与实际项目结合起来。

在课程中,设计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建筑设计项目,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具体实践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4.2 讨论教学法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讨论教学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讨论可以是设计讲座、设计研究会、小组讨论等形式,通过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原则,提高设计水平,增强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3 作品展示教学法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作品展示教学法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模型等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

作品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设计原则和技能。

5. 结论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理念应该以实际项目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设计流程和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教案1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教案1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建筑设计基础》教材第二章“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具体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的程序与步骤以及建筑设计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2. 了解建筑设计的程序与步骤,明确各阶段任务。

3. 学会运用基本设计方法进行建筑初步设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重点:建筑设计程序与步骤的掌握,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建筑案例图片、设计图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优秀建筑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背后所遵循的设计原则。

2. 基本原则讲解:(1)功能性原则:建筑要满足使用功能,合理布局。

(3)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与美观的前提下,降低建筑成本。

(4)可持续性原则:建筑要注重生态、节能、环保。

3. 设计程序与步骤:(1)前期调研:了解项目背景、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

(2)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设计概念,进行方案创作。

(3)初步设计:对方案进行深化,确定建筑形态、结构、材料等。

(4)施工图设计: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指导施工。

4. 设计方法讲解:(1)平面布局设计:根据功能需求,合理划分空间,确定房间大小、形状、朝向等。

(2)立面设计:考虑建筑物的外观效果,进行立面造型设计。

(3)结构设计: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4)材料与构造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美观、经济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方式。

5. 实践情景引入:以某校园教学楼设计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设计。

6. 例题讲解:以某住宅楼设计为例,讲解设计过程及注意事项。

7.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初步设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建筑设计草图。

六、板书设计1. 建筑设计基本原则(1)功能性原则(2)美观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4)可持续性原则2. 设计程序与步骤(1)前期调研(2)方案设计(3)初步设计(4)施工图设计3. 设计方法(1)平面布局设计(2)立面设计(3)结构设计(4)材料与构造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某中学综合楼设计。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一、引言建筑设计是一门既重要又广泛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建筑规划到施工管理的方方面面。

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和全面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让他们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

本课程将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和理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熟悉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3. 掌握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工具和软件;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建筑设计概述1.1 建筑设计的定义和作用1.2 建筑设计的分类和特点1.3 建筑设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建筑设计原则2.1 空间规划与布局2.2 功能性和实用性2.3 美学和审美价值2.4 结构和技术性要求3. 建筑设计过程3.1 前期调研与需求分析3.2 概念设计与方案选择3.3 设计深化与施工图制作3.4 施工管理与监督4. 建筑设计工具与软件4.1 手绘与建模工具4.2 CAD和BIM软件应用4.3 渲染和动画软件使用技巧5. 建筑设计实践5.1 建筑设计案例分享5.2 学生团队设计项目5.3 实地考察和工地参观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建筑设计操作,熟练运用建筑设计工具和软件,并通过实践提升他们的设计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建筑设计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地考察和工地参观: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建筑设计案例和施工现场,加深他们对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占4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的表现等。

2. 期中考试(占30%):考察学生对建筑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作品(占30%):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小型建筑设计项目,并提交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

建筑基础知识教案设计模板

建筑基础知识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2. 使学生掌握建筑的基本种类、材料和结构。

3. 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建筑图片、模型或实物3. 教学辅助工具(如尺子、绘图工具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一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建筑的特点。

2. 提问:什么是建筑?建筑有哪些功能?二、讲授新课1. 建筑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介绍建筑的定义,包括居住、工作、娱乐等多种功能。

- 简述建筑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的遮风挡雨到现代的高楼大厦。

2. 建筑的种类- 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别墅等。

- 公共建筑:学校、医院、图书馆等。

- 工业建筑:工厂、仓库等。

- 交通运输建筑:机场、火车站、港口等。

3. 建筑的材料- 传统材料:木材、砖、瓦、石等。

- 现代材料:钢材、混凝土、玻璃、塑料等。

4. 建筑的结构- 框架结构:梁、柱、板等组成。

- 砌体结构:墙体、柱等组成。

- 混凝土结构:梁、板、柱等组成。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自己熟悉的建筑,并分析其结构特点。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建筑的基础知识。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建筑,提高审美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建筑?建筑有哪些种类?2. 引导学生思考:建筑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二、讲授新课1.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功能性:满足使用需求。

- 经济性:合理利用资源。

- 美观性:体现建筑美学。

- 安全性:确保建筑稳定。

2. 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 施工阶段: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

- 竣工阶段:验收、交付使用。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座自己感兴趣的建筑物,总结其设计特点。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一、课程单元、章节: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概念和初步的认识;2、熟悉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3、了解中外建筑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2、难点:建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进度:讲授新课:1.建筑的基本概念1学时2.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0.5学时3.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0.5学时4.中外建筑简介1学时五、课时数:3课时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教学方法:新课讲授,教学演示与板书结合。

教辅方式:课堂提问及解答七、思考、练习题、作业:1、思考总结中国建筑自己的特色。

2、复习学习重点,提前准备下节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具。

八、参考书:1、《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拉索P.;LaseauPaul;邱贤丰,中国建工出版社3、《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复泰译,中国建工出版社4、《外部空间论》,(日)卢原义信著5、《建筑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工出版社6、《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邹德侬译中国建工出版社7、《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美),汤纪敏包志禹译中国建工出版社九、教学小结、后记:1.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即时迅速掌握操所学知识。

2.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课程内容外,及时引入课程外的实践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中认识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十、教学内容、过程(附后):(一)、讲授新课1、介绍专业特点,学习的要求,以及该学科发展的历程。

学科的形成以及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第一章节:建筑的基本概念(1)建筑及其范围(2)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3、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4、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1)掌握设计的意义(2)明确设计的程序(3)培养设计意识,转换设计思维5、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1)中国建筑发展简介,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特征(2)外国建筑发展简介(二)、学时小结理清章节脉络,强调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复习小结。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建筑设计基础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90148Z10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s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
学时/学分:64/4
先修课程:制图原理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教材、教学参考书:
1、《建筑初步》(第三版),清华大学田学哲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一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是是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所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并与造型基础、中外建筑史等课程相互穿插。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建筑、建筑设计与表现、建筑结构选型、建筑构造、建筑规范和建筑制图的基础知识。

通过课堂讲授和专题设计训练,教授学生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结构选型、小型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和快速设计。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建筑以及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初步的建设设计方法。

2、通过课堂互动教学,让学生在理解建筑基本结构选型和规范知识的前提下,思考其设计运用。

3、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动手设计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基地考察:通过实地踏勘和资料查询,对基地本身及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并体验基地条件、环境影响因素、周边社区的优劣等,并以分析图的形式进行表述。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建筑类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建筑类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设计软件进行初步设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观。

教学重点:1.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2. 建筑设计软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建筑设计软件的熟练操作。

2. 设计方案的创意与实施。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PPT。

2. 建筑设计软件(如AutoCAD、SketchUp等)。

3. 实例建筑图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典型建筑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建筑设计的意义。

2. 提问:建筑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如何实现这些要求?二、讲授新课1. 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结构安全等。

2. 讲解建筑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界面布局、工具栏操作等。

3. 以实例分析,展示如何运用建筑设计软件进行初步设计。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用一个实例建筑进行设计。

2. 指导学生使用建筑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包括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剖面设计等。

3.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解答疑问。

四、成果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设计成果,教师点评。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设计要点。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所选实例建筑的详细设计,包括平面、立面、剖面等。

2. 分析设计过程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建筑设计技能。

3. 通过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提高设计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有了一定的了解。

2. 学生能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软件进行初步设计。

3.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观得到提高。

建筑大学备课教案

建筑大学备课教案

教案名称:《建筑设计基础》课时:2课时(90分钟)年级:大一教材:《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 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与人类生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1.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2. 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步骤3. 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4. 建筑与人类生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建筑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建筑?建筑的作用是什么?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在哪里?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功能、形式、空间、结构、材料、美观等。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三、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步骤(20分钟)1. 教师介绍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如:调研、分析、构思、设计、评价等。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四、建筑设计创新与实践(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与实践途径。

第二课时:一、建筑与人类生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关系(15分钟)1. 教师介绍建筑与人类生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如:建筑与生活方式、建筑与生态环境、建筑与文化传承等。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认识到建筑与人类生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二、建筑设计实践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建筑设计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设计理念、方法和技术。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建筑设计实践案例的分析方法。

三、课堂讨论与交流(2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建筑设计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2. 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建筑设计教案

建筑设计教案

建筑设计教案教案题目: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教案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思维和创造能力;4. 提高学生的建筑设计表达和展示能力。

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1. 建筑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a. 建筑设计的定义与范围b. 建筑设计的原理与要素c. 建筑设计的风格与流派2. 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与方法a. 方案设计:功能需求与空间规划b. 平面布置:形体与比例关系c. 建筑造型:体量与立面设计d. 空间组织:体验与流线设计e. 材料与构造:技术与创新应用3. 建筑设计思维与创造能力培养a. 建筑设计思维的培养方法b. 创造力开发的技巧与策略4. 建筑设计表达与展示能力提升a. 手绘与图纸表达技巧b. 建筑模型制作与展示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与示范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法。

2. 实践与实例分析给学生提供建筑设计实例,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分析思考,加深他们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合作与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设计合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4. 评价与反馈通过评价学生的设计作品,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能力和表达技巧。

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设计基础教程2. 实例:建筑设计案例、建筑设计图纸3. 工具:绘图工具、建模工具、计算机软件教学评价:1. 作业评价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并对其进行评价,包括设计思想、表达技巧和创新程度等方面。

2. 项目评价指导学生进行建筑设计项目,并对其进行评价,包括方案的完整性、创造性和可实施性等方面。

3. 反馈与指导及时对学生的作业和项目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改进不足,并提供进一步的学习资源和建议。

建筑设计备课教案范文模板

建筑设计备课教案范文模板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授课班级: XX级XX班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现代建筑风格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 了解现代建筑风格的代表人物及其设计理念。

- 熟悉现代建筑风格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现代建筑风格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现代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构思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关注未来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 现代建筑风格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现代建筑风格的代表人物及其设计理念。

教学难点:- 如何将现代建筑风格与实际建筑设计相结合。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讨论法- 实践操作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现代建筑风格有什么了解?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建筑风格解析。

二、讲授新课1. 现代建筑风格的定义- 现代建筑风格是指在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变革而发展起来的建筑风格。

- 现代建筑风格强调功能主义、简洁明快、以人为本。

2. 现代建筑风格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现代建筑风格起源于欧洲,以功能主义为核心。

- 20世纪30年代,现代建筑风格传入我国,成为我国建筑设计的主流风格。

- 20世纪末,现代建筑风格逐渐走向多元化。

3. 现代建筑风格的代表人物-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美国著名建筑师,现代建筑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

- 莱特(Le Corbusier):瑞士建筑师,现代建筑风格的另一位代表人物。

4. 现代建筑风格的设计理念- 功能主义:强调建筑的功能性,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 简洁明快:追求简洁、明快的建筑形式,体现现代审美。

- 人本主义:关注人的需求,创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三、案例分析1. 以赖特的《流水别墅》为例,分析现代建筑风格的特点。

2. 以莱特的《朗香教堂》为例,分析现代建筑风格的设计理念。

四、课堂讨论1. 如何将现代建筑风格与实际建筑设计相结合?2. 在设计中如何体现现代建筑风格的特点?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现代建筑风格的定义、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和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教案设计

建筑设计教案设计

建筑设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建筑设计是建筑专业核心课程,它旨在促进学生对于建筑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技能。

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建筑设计教案设计的过程可以培养出扎实的设计基础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于以后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通过建立标准的建筑设计实验操作流程,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深入掌握建筑设计工具的使用。

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建立小组设计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在团队合作中实现知识的分享,取得更好的设计成果。

二、教学内容1.建筑设计的概念及其基础知识的掌握。

建筑设计教案设计应该符合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比如建筑设计的概念、建筑设计的分类、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等等。

2.建筑设计的规范应用的掌握。

建筑设计教案设计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涉及到建筑规范、材料选择、建筑机械、建筑施工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点。

3.建筑设计工具的使用。

建筑设计的实际操作中有很多工具和技能的应用,比如CAD软件、Revit软件、Sketchup技术等等。

这些工具和技术的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建筑设计素养。

三、教学方法1.以理论为基础,注重实践的教学实践。

建筑设计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同样重要,因此建筑设计教案设计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设计素养和设计能力。

2.通过小组设计和多元化的课堂讨论来促进学生的互动合作。

建筑设计是团队协作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设计和在课堂上进行多元化的讨论,让学生合作中获得知识的分享和更好的设计成果。

3.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建筑设计教案设计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实践操作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作用,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项目设计。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建筑设计的原理、方法与流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文化和社会背景等方面。

同时,课程将根据不同的重点内容,分为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理论讲授部分主要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践操作部分主要是通过设计案例分析和模拟设计项目实践操作。

2. 教学目标2.1 建筑设计理论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常用设计方法、设计流程等方面,培养其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思维能力。

2.2 建筑设计实践通过设计案例分析和模拟设计项目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项目的实际操作和设计流程,掌握建筑设计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其设计项目的整体管理能力及在项目技术细节方面的把握力。

2.3 建筑设计思维与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站在社会、历史、文化及当代生活角度去看待建筑,能够建立独立的创造性思维模式。

2.4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课程实践操作部分,将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助力学生更好地进行团队协作,提升团队能力和表述能力。

3. 教学大纲3.1 理论讲授部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空间、形体、结构、功能、美学等方面•建筑设计的常用方法–模块化、标准化、系统化、可持续化等•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管理等•建筑设计与社会背景–建筑的文化、历史、社会地位等方面•建筑设计的数字化转型–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设计的未来趋势–智能建筑、绿色建筑、人性化建筑等3.2 实践操作部分在本部分中,将以设计案例分析和模拟设计项目实践操作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建筑设计流程和技能。

3.2.1 设计案例分析本部分主要针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能够了解建筑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技巧。

•建筑物外立面设计案例分析–分析案例的需求、现状、设计目标、设计方案等方面•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案例分析–分析案例的需求、现状、设计目标、设计方案等方面•建筑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分析案例的需求、现状、设计目标、设计方案等方面3.2.2 模拟设计项目实践操作本部分将模拟建筑设计项目实践操作,观察学生的设计能力及整体管理能力的提升情况。

建筑设计教案汇编

建筑设计教案汇编

建筑设计教案汇编闽江学院教案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代码: 32140530 授课专业班级: 08环艺戊班授课教师:肖丹系别:美术学院年月日《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案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建立基本的建筑设计思维和正确的建筑观:帮助学生了解初步的建筑概念、理论和基础知识——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组成一般建筑的元素,中外建筑发展的背景知识等;2、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对设计过程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和一般了解: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作用;3、能运用所有的基本建筑概念、理论和基础知识,对中外建筑名作及自己的设计进行初步的理性评价;4、加强基于建筑设计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建筑设计表达;工作模型的制作,口头及文字表达与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了解初步的建筑概念、理论和基础知识——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组成一般建筑的元素。

2、加强基于建筑设计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建筑设计表达:徒手及工具的铅笔与墨线效果表现,工作模型的制作,口头及文字表达与交流。

三、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课堂教学中是互动,既重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教授,也重视学生在课程作业中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为主。

首先讲解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学生作业的过程继续补充建筑知识。

五、教学内容:(第1讲)讲课要点:1、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2、建筑设计的发展概况;3、设计的一般要求和依据;4、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方法;5、建筑使用构成和功能组织;6、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设计1、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1)、建筑的分类一、建筑是按照功能来分类,建筑还可以按照时间、规模、民族文化特征、材料技术特征等分类:(1)按照建筑功能分类,可分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农业建筑、工业建筑。

(2)按照建筑时间分类,可分为方代建筑、近代建筑、现代建筑、当代建筑、未来建筑。

建筑设计教案

建筑设计教案

建筑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解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概念;2.了解建筑设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3.学会运用设计软件和工具进行建筑设计;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

二、教学内容1.建筑设计概述1.1 建筑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1.2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1.3 建筑设计的分类和流程2.建筑设计的历史回顾2.1 古代建筑设计的特点和经典案例分析2.2 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和影响因素2.3 当代建筑设计的趋势和创新技术3.建筑设计软件和工具介绍3.1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3.2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3.3其他常用的建筑设计软件和工具4.建筑设计案例分析4.1 名建筑案例的解读和评析4.2 学生自主选择一项建筑设计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5.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5.1 设计理念的提炼和表达5.2 创新思维和设计方法的培养5.3 设计实践和作品展示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传授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2.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的建筑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设计原则和概念。

3.实践操作:使用建筑设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设计经验和观点,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

5.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

四、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设计作品评价: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意性、技术性、实用性等方面。

3.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建筑设计原理、案例及软件操作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教材:根据学生的教学需求选择适合的建筑设计教材。

2.建筑设计软件:提供学生使用的建筑设计软件和工具。

3.建筑设计案例:选取一些经典的建筑设计案例作为教学素材。

建筑设计教案

建筑设计教案

建筑设计教案教案标题:建筑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投影仪。

2. 建筑设计的实例图片或视频。

3. 建筑设计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解释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比例、平衡、对称等。

2. 展示建筑设计的实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建筑设计有更直观的认识。

三、步骤和流程(20分钟)1. 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2. 分析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了解每个步骤的重要性和关联性。

四、创造力培养(2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的创造力训练,如通过画图、模型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想法,并与同学分享和讨论。

五、团队合作(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建筑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建筑设计主题,并进行初步的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

六、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建筑设计项目或建筑展览。

2.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建筑设计作品展示和评比。

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小组建筑设计项目成果和展示。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中心区被视为城市发展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专家们认为中心 城区的再发展为现代城市的全面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美国城市中心 区再发展被广泛应用的7个规划和发展战略是:增加步行街、改建 室内购物中心、历史文物的保护、临水区域的开发、写字楼的开发、 建设重大活动场所、提高交通能力。
7、城市信息数字化 现代城市以通信、计算机及信息资源网络化为基础,广泛利用数 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 合,形成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念与调控手段已经显得越 来越重要。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数字城市”的综合建设已经促进 了经济贸易的发展。 8、社会活动国际化
3、按思维所运用的器官分: (1)、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理性思维) (2)、视觉思维(形象思维、感性思维)。 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点
①形象性 ②非逻辑性 ③粗略性 ④想象性
要解决好建筑设计的问题,需要的是一种全脑思维模式, 也就是充分利用人类左右脑各自的思维特点,解决建筑组织中 遇到的各类问题。形象思维主要运用右脑,强调直觉的感知、 形象的敏感,注重整体性、综合性、联系性;逻辑思维主要运 用左脑,注重分析、数字、语言等,具有严谨、理性的特征。
21世纪建筑趋势
l 、知识性:信息空间所具有的开放性、兼容性和流动性特点, 使得人们不出门而晓天下,因此要求建筑必须具有更多的知识内涵。 建筑所含的信息量、所拥有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建筑在市场中的地 位和价格走向。 2 、情感性:由于生产的高效、生活的集中和竞争的压力,人们 对建筑的要求从物质享受变为对精神愉悦的追求,美学、生态学、 心理学、住宅社会学、人体工效学、行为学等多种学科将在建筑中 得到体现,建筑文化与情感相互融合。 3、技术性:高新技术作为建筑的内在品质,在建筑的各个领域 大显其能,它的实质是通过数据的传播、转换和控制来实施完成建 筑物的各项预定功能。技术密集型大楼成为21世纪建筑的象征,更 多的工业文明将在建筑中得到体现。
第四节 建筑设计的一般要求和依据 一、建筑设计的一般要求
首先,要处理好建筑单体与周围环境的各种关系,以及 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设计;其次,要考虑建筑的功能、 建筑造型的选择、建筑结构的选择、建筑安全的保障, 以及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设计等;再次,需要注重的是空 间、技术、施工等细节的推敲与优化设计;最后是经济 和投资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要注意建筑的经济性。
建筑设计基础 主讲:曹宏岗
第一章 概



第一节 建筑的概念及意义 一、建筑与建筑艺术 建筑的概念: 1)建筑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条件,按 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形成 的物质环境. 2)建筑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 房屋或场所;如:学校、住宅、办公楼等 构筑物: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 如:纪念碑、水塔、烟囱等
4 、多元性:人类与自然、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潮、国际趋势与本国 国情相互融合互补,各种理论争鸣,建筑创作将更具理性,不再盲 从于某一学派,各种风格的建筑随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而 广泛存在,个性建筑将得到突出和体现。 5、生态性:环境保护是21世纪永恒的主题,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 、节约能源的重视,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各类生态建 筑、绿色建筑、环保节能建筑将更加受到大众青睐。
第二节 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一、设计的基本类型
一、创造型设计
二、优化型设计
二、思维模式的分类
1、按方向性的角度分: (1)、向内的内敛性思维 (2)、发散性思维 收敛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的基础,没有归纳、分析、想象, 就不会有创造。 2、按空间的广度分: (1)、整体式思维:整体式思维可以帮助设者住整体, 注意到整体的要求与目地 (2)、线性思维:线性思维可以增强局部的逻辑连贯性 (3)、跳跃式思维:跳跃式思维可以帮助设计者增强对 于各部分的联系能力以及想象力的发挥。
交通布局的全面立体化和大规模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将使 现代城市交通成为整个一体化服务系统。现代城市交通往往会利用 海、陆、空发展地面和地上的多种交通工具,形成一体化的立体交 通网络,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如统一时间表、一票制、驻车换乘 等时间和空间上的联合)给每一位市民提供完善的交通运输服务。 2、城市环境园林化 以人类与自然协调为宗旨的城市园林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 建设、环境保护的多种要求,使城市成为社会——经济——自然复 合生态系统和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 柏林市中心仍保留着长达6公里的森林绿化带,斯图加特市因在市区 保留丘陵葡萄种植园,堪培拉有一半的土地为保护地和国家公园。
4 、同质化:建筑材料的选用、功能的设计、室内外的环境,从厅 堂灯光布置到居室房间分隔,千篇一律。建设变成公式,整个城市 规整而又单调,小区内的建筑越来越雷同,小区之间也越来越相像, 个性被共性所湮灭。 5、抽象化:受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影响,建筑 的内涵变得更加费解,建筑的外观已不能完全展现其具有的功能。 为区分建筑的空间场所,表达建筑的用途和功能,只能借助于一些 符号对建筑进行空间定位,来恢复建筑的环境秩序。
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国际大都市,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口比例至少要达到25%,本科以上的比例不少于16%。但就各项指 标在国内领先的上海来说,上海目前的就业人口中,专科以上比例 仅为12%,其中本科以上只占4%。在知识结构层次方面,我国城 市与世界其他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
5、城市产业服务化 现代世界城市的产业结构正变得越来越软化,服务业的比重不断 上升,许多城市的服务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有的超 过80%,纽约、伦敦等以工业起家的城市在1980年代,将大量的工 业企业外迁,依托内河沿岸发展旅游业、服务业,使城市功能进行 置换,变得更为美丽、休闲、有品味。 6、中心城区再造化
二、建筑设计的依据 1. 社会文化 2. 地理环境 3. 政治与经济 4. 人的使用要求 5. 细节的要求 6.法律法规要求和依据
第二章 建筑设计的方法与内容
第一节 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一、建筑设计及其表达的内容 1. 建筑设计的内容 简单地说,建筑设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 筑单体与周边环境关系的处理(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即总图设计;二是建筑的功能设计(内部功能与空间 环境设计);三是建筑的外部形态设计 2. 建筑设计图式表达的内容 (1)构思草图 (2)分析图(3)总平面图(4)平面图 (5)立面图 (6)剖面图 (7)轴测图 (8)剖轴测图 (9)透视图 (10)剖透视图
伴随着主要经济活动和政治文化活动的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 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出现了更多的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城 市。这些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在全球经济、科技 发展与文化交流活动中的组织与协调功能越来越突出。现代化的国 际大都市通常都是开放度很大、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
9、城市发展个性化
世界城市建筑发展
20世纪建筑特点 1 、大型化:由于城市工业化造成的人口积聚和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之 间的矛盾,使得建筑在不断向高空生长的同时,也在向地下扩展,例 如北京的京广中心地下3层、地上52层,上海的金茂大厦地下3层、地 上88层,建筑的体型越来越大。 2 、复合化:由于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建筑空间已不再单独表现为 住宅或办公室,更多地将住宅、商场、办公楼、停车场结合为一体, 建筑具有了复合功能。 3 、智能化:由美国工业的电气化引发的智能技术,被美国纽约城市 广场建筑应用后,目前已扩延到了整个建筑领域。通过计算机和其他 高新技术对建筑进行控制,帮助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保证建筑的可靠运行,提高建筑价值。
▼ 原始社会——仅解决“住”的问题
西安半坡村遗址复原图是一个直壁浅竖穴的半穴居(室内居住面低
于室外80cm左右),中间有原木支撑,上部是由树木支干搭成的 方锥形屋顶,屋面涂以掺有粟、草茎之类的黄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阶级社会——超出“住”的范围
宫殿
生时 庙宇
陵墓
死后
▼ 随社会发展——房屋已超出一般“居住”的范围
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生命力。现代城市可以构筑多种产业功能, 但只突出一两项主功能,形成一两项强势产业是发展趋势。比如德 国的展览名城汉诺威、印刷机械和大学城海德堡,荷兰的港口城市 鹿特丹,意大利的服装名城米兰,瑞士的钟表之都洛桑等城市,都 靠一两个特色产业、强势产业闻名世界。
10、区域城市共生化 城市发展呈现区域内所有城市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态势,形成 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都市圈甚至跨国都市圈,区域城市一体化越来 越成为一种突出的趋势。
3、城市管理法治化 有关专家论述依法治市有四层含义。其一,城市政府是一个法人。 其二,每个城市管理部门建立前必须先立法,以充分体现管理机构 的法律权威性,而非行政权威性。其三,建立一整套城市管理的法 规。其四,以法律形式规定相关法规的执行机构权限,从源头上杜 绝职能重叠、权限架构混乱的现象。
4、城市居民知识化
第三节 建筑设计的发展概况
1、从历史上看,建筑发展经历了古典、近现代以及 当代三个大的阶段。 2、从空间范围上看,在古典时期,世界上产生了中 国传统建筑、古埃及建筑、西亚建筑、古印度建筑、 爱琴海域建筑、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等 3、近现代时期产生了现代主义建筑等 4、到了当代,建筑出现了“百家争鸣”多种风格流 派共存的状态
二、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与其它技术有着共性的一面,都是人类在利用 科学知识改造自然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产操作方法和 技能、工具、手段,它是科学与生产的中间环节。 三、建筑的性格: 1、空间性 2、艺术性:人们把建筑成为凝固的音乐。 3、社会性
四、建筑的基本构成 建筑局部构件有以下几部分。 (1)结构性部件:基础、柱子、梁、承重墙、楼 板等; (2)功能性构件:散水、楼梯、檐口、维护墙、阳 台等; (3)装饰性构件:天花板、线脚等; (4)环境部件:基地、道路、场地、绿化等。 在不同的建筑文化体系中,历经长时间的积淀,许 多建筑部件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文化符号,同时产生了大 量的专有名词,但彼此不具有通用性。如中国的“斗 拱”、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柱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