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关于“上浮、下沉、漂浮、悬浮”几个概念
关于“上浮、下沉、漂浮、悬浮”几个概念一、“上浮”、“下沉”是过程,“漂浮”、“悬浮”是状态。
⒈物体浸没在液体中,F浮>G物时,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开始上浮时,整个物体仍然浸没在液体中,浮力大小不变。
随着物体在液体中位置不断升高,最终将有一部分物体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若仍为F浮>G物,物体继续上浮。
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逐渐增大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逐渐减小,F浮就逐渐减小,直到F浮减小到与物体的重力相等时,物体的上浮运动才结束,此时物体处在受力平衡状态(F浮=G物),漂浮在液面上。
所以,漂浮是上浮的结果。
⒉当浸没物体的重力大于物体所受的浮力时,物体下沉,直到受到容器底部对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为止。
此时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
二、悬浮和漂浮的异同相同点是:都是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即F浮=G物不同点是:⒈排开液体体积不同。
悬浮时V排=V物;漂浮时V排<V物。
⒉密度不同。
悬浮时,ρ物=ρ液,而漂浮是,ρ物<ρ液。
⒊同一物体不可能在同种液体中既悬浮又漂浮。
饺子的浮沉:生饺子被放入锅中时便沉到锅底,煮熟的饺子就浮起来了,如果把饺子放凉,再放入锅中,又会沉到锅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生饺子放人锅中,由于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煮熟的饺子因为饺子内气体受热膨胀,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饺子上浮;凉的熟饺子因遇冷体积缩小使浮力减小,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
把一个物体浸入某种液体中,要判断它的沉浮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判断:①比较重力和浮力:使物体完全浸没入液体中,计算出其受的浮力,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判断其浮沉,若F浮> G ,则上浮(最后漂浮,此时F浮=G);若F浮= G(可以浸没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则悬浮;若F浮< G(最后沉底,此时F浮=G-N支持),则下沉;②比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通过比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若ρ物>ρ液,则其重力大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力即完全浸没时的浮力,物体下沉;若ρ物=ρ液,则物体的重力等于同体积液体的重力即完全浸没时的浮力,物体悬浮;若ρ物<ρ液,则其重力小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力即完全浸没时的浮力,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上.利用浮力知识求物体或液体的密度:1.对于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而浮力F浮= ρ液gV排,重力G物=ρ物gV排,因F浮≈G物,只要知道V排与V物的关系和ρ液(或ρ物)就可求出ρ物(或ρ液)。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含教学反思)
时间:___月____日
1.1、物体在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教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学
过程与方法:
目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 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 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提供材料回形针 10 枚,木块 3 块,学生实验。 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 改变的。 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 第 4 面的实验报告单上。(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 不会发生改变的。) 板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 沉 木块 浮 塑料块 浮
课后 案。如在做“收集事实推测探究”这个环节的实验后,发现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 反思 沉浮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影响时,我并没有告诉他们结论的正确与否,而是给他们准备
了四个大小相同,但轻重不一样圆柱体和四个轻重相同,但大小不一样的瓶子,让他 们自己通过探究去找答案。
当然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需要学校、家庭、甚 至是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 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并能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沉与浮的解释与原理
沉与浮的解释与原理沉与浮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运动状态。
当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会浮起。
沉的原理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定律来解释。
阿基米德定律表明,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除液体的重量,即浮力等于被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而物体的重力等于其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会沉下去,因为液体无法提供足够的浮力抵抗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会浮起来,因为液体提供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因此,沉与浮的状态取决于物体和液体之间的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浮的原理与沉的原理相同,只是大小关系相反。
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会浮起来。
浮力由被排开液体的重量决定,而物体的重力由其质量决定。
如果物体的质量较小,那么物体所受的重力就较小,此时浮力较大,物体就会浮起来。
相反,如果物体的质量较大,那么物体所受的重力也较大,此时浮力较小,物体就会下沉。
沉与浮的解释和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实例更好地理解。
当我们在水中放入一个轻而小的球体,比如一个乒乓球,我们会看到球体浮在水的表面上。
这是因为乒乓球的重力较小,无法克服水对它的浮力,所以乒乓球会浮起来。
而当我们在水中放入一个较重的小球体,比如一个金属球,我们会看到金属球下沉到水的底部。
这是因为金属球的重力较大,超过了水对它的浮力,所以金属球会下沉。
另外,当我们将一个海绵放入水中,我们会看到海绵慢慢地吸水,直到整个海绵都被水浸泡。
这是因为海绵的质量较小,所以它的重力也较小,无法克服水对它的浮力,所以海绵会浮起来。
总而言之,沉与浮是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和液体之间的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会浮起来。
这一运动状态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定律来解释,即浮力等于被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沉下去;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浮起来。
五年级科学下册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4教案 教科版
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教学设计理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教学设计中突出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的原认知,把学生的前概念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增长点。
2.指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探究能力,建构科学概念。
3.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交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同时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和自主性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有的会浮,有的会沉。
2.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与物体的重量和大小有关。
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比重的浮的可能性大;重量相同的物体,大的比小的浮的可能性大。
过程与方法:1.知道科学观察要确定统一的标准。
2.经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探究过程。
3.学会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原因,初步了解实验中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对研究物体沉浮现象产生兴趣。
2.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能不断完善、修正自己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探究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
四、教学关键帮助学生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指导学生准确控制实验中的变量。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泡沫、木块、胡萝卜、蜡烛、小石块、曲别针、马铃薯、橡皮泥、硬纸块、小瓶、细沙、简易天平、观察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小刀、可以放入水中研究的小物体。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沉浮现象教师出示几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见度比较大的),如,彩色厚吹塑板、胡萝卜、大块彩色橡皮、啤酒瓶盖等。
(从学生身边常见物体入手,便于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起来,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谈话提出问题:如果把这几个物体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待学生回答后,教师逐个演示,根据实验现象指导学生认识什么现象是“沉”、什么现象是“浮”。
演示时,最后放瓶盖。
先把瓶盖盖沿朝上轻轻放在水面,会看到瓶盖“浮”在水面,然后,教师再把瓶盖放入水底,轻轻松手,又会看到瓶盖“沉”在水底。
第二单元 沉与浮 (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沉与浮第一节谁沉谁浮1、物体放入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易沉。
3、实验活动一:观察不同物体的沉与浮实验材料:苹果、梨子、蜡烛、松木块、小石块、塑料尺、回形针、水槽、水。
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至少能完全淹没所有的物体)。
(2)将苹果、梨子、蜡烛、松木块、小石块、塑料尺、回形针等一一缓慢按入水中后再松开,观察它们各自的沉浮情况(稳定后,触底不动为沉,不触底为浮)并记录下来。
4、实验活动二:比较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三种材料的漂浮能力实验猜想: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更强。
实验材料: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水槽、水、垫圈(重物)、镊子。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
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材料上添加重物。
不改变的因素:三种材料的形状和体积、水量、重物的规格及添加方法。
改变的因素:材料本身。
实验步骤:(1)往水槽里倒入适量的清水,待水面静止后,放入松木板,待其漂浮状态稳定后,用镊子夹取垫圈轻轻加在松木板上面的中间位置,逐次添加,看它最多能承载多少重物而不沉。
(2)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比较另外两种材料。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相同形状和体积的松木板、塑料板、泡沫板漂浮能力有强有弱漂浮能力由强到弱为:泡沫板、松木板、塑料板。
第二节改变沉浮1、当潜艇主压载舱注满水时,潜艇从水面潜入水下。
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时候,潜艇从水下浮出水面。
2、水密隔舱,这一船舶结构大约发明于我国唐代,宋代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是我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
3、实验活动2:怎样让实心橡皮泥浮上来实验猜想:改变橡皮泥球的形状或将橡皮泥球绑在漂浮能力强的物体上可以让橡皮泥球浮起来。
实验材料:实心橡皮泥球、乒乓球、带盖塑料瓶、水槽、水。
实验步骤及现象:4、怎样让浮的物体下沉,沉的物体上浮?答: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在物体上捆绑重物、在物体中装重物等方法让浮的物体下沉。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和重量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和重量当我们把球或木块等物体放入水中时,会发现它们的重量看起来好像变轻了一些,并且能够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放入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浮力的影响。
浮力是指水或其他液体施加在浸没物体上向上的力。
这个力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所产生的压力。
在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情况下,水分子从各个方向袭击物体表面,这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
如果这个力大于物体本身的重量,那么物体就会浮在水中。
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有关。
该物体所占据的空间越大,它排开的液体体积就越多。
这些被排开的液体分子所施加的压力总和就越大,所以浮力也就越大。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密度是指物体质量与其体积的比率。
水是一个密度较大的液体,在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水中。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那么它就会下沉。
当一个物体在水中浮动时,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这个浮力可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到。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当一个物体浸入一定液体中,它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斥的液体的体积,即:浮力 = 排斥的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重力加速度而物体的重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所以当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浮动时,浮力等于其重量。
如果浮力大于重量,物体就会浮起来,否则它会下沉。
这种关系在水的运动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潜水员下潜时必须考虑到浮力的影响,以保持在水中的平衡和稳定。
潜水艇也利用了浮力的原理,通过控制水的排放和吸入来控制潜行的深度。
总之,浮力的基本原理是当物体浸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时,液体的压力向上施加一个力,使物体浮起来。
这个浮力等于被液体排斥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通过理解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体在水中的行为,以及液体的运动和应用。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沉和浮PPT课件详解
致 某些 西 方学 者 以为 现 在 根本 没 有这 种 建 筑的 实 物。
3. 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 发达, 一直到 明清时 代,在 技术条 件完备 且有需 求的 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
4
.
多
样
性
意
味
着
差
异
,
我
国
的
民
族
多
样
性
决
定
了
以
民
族
为
载
体
的
文
化
的
多
样
性
,
这
种
文
化
的
多
样
性
11.
今
天
我
们
提
倡
的
创
新
,
并
不
是
要
抛
开
先
哲
时
贤
的
成
果
另
起
炉
灶
,
而
是
要
站
在
前
辈
的
肩
膀
上
一
步
一
个
脚
印
地
前
进
,
并
努
力
超
越
前
人
。
12
.
微
笑
像
和
煦
的
春
风
,
微
笑
像
温
暖
的
阳
光
,
它
蕴
涵
着
一
种
神
奇
的
力
量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复习试题(填空式)(含答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第一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2、小石块、回形针、橡皮在水中要( 沉)。
泡沫塑料块、蜡烛、萝卜在水中要( 浮)。
3、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变)。
把橡皮切成小块、把几个回形针穿起来在水中还是要( 沉)到水底,把萝卜切成小块还是( 浮)在水面上。
第二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 质量)和( 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3、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4、同样重量的物体,可以改变它的(体积),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的状态。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沉浮的。
6、潜艇在水中既能上浮也能下沉,当往压载舱里住满海水后,潜艇会(下浮)。
7、轮船从河流驶入海里,轮船会(浮起来)一些,(选填“浮起来”或“沉下去”)第三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轮船在水中排开水的重量叫做轮船的(排水量)。
2、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3、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4、同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它的沉浮状态(不变)。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6、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7、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相同),因为它们排开的水量相同。
第四节造一艘小船1、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姓名:家长签字: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一种)材料构成的实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3、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不变)。
4、在水中沉的物体有:砖块、小石块、回形针、橡皮、湿木头等。
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块、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干木头等。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
3、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当重量相同时,(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4、探索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况,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它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的。
要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重量的关系,应选用一组(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要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体积的关系,应选用一组(重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材料。
5、实验表明:当体积相同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当轻重相同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所以,同样大小的物体,可以通过改变它的(重量)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同样重量的物体,可以通过改变它的(体积大小)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
6、带盖的空瓶会(浮在水面上),装1/3瓶水会(上浮),装1/2瓶水会(悬在水中),装满水会(下沉)。
往空瓶子里逐渐加水,空瓶子会慢慢地(往下沉)。
7、(潜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在水中的沉浮状况的,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五年级科学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解析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理。
2. 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实验。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物体浮力与物体密度、水密度之间的关系。
2. 学会在实验中合理控制变量。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石头、木块、铁块、塑料泡沫、盐水、清水等。
2. 实验器材:电子秤、量筒、容器、搅拌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浮沉现象,如船舶、救生圈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探究浮沉原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浮沉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物体浮沉与物体密度、水密度之间的关系。
3. 总结浮沉原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理:物体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时,物体上浮;物体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时,物体悬浮;物体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时,物体下沉。
4. 应用拓展: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为什么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如何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浮沉原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物体浮沉原理,强调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分析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教学方法和实验设计进行改进,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课堂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浮沉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指导。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4、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将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重量变重,体积变大,放在水中是沉,沉浮状况没有改变;5、在日常生活中,萝卜木块泡沫塑料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小石子橡皮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材料都有关;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8、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9、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13、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1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而且方向相反;1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16、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17、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19、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20、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21、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2、一个物体重5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一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23、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24、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25、科学探究要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过程;26、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二、连线淹不死人的湖改变物体的体积钢铁造的轮船改变物体的重量潜水艇改变液体的密度6、把两个重量相等的马铃薯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在甲水槽中马铃薯下沉,在乙水槽中马铃薯上浮,这可能是什么原因答:两个水槽中的水不一样,一个是清水,一个是浓盐水;你有什么办法让甲水槽中的马铃薯浮起来答:加食盐;你有什么办法让乙水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答:加清水;8、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课本P9答:①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②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③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船沿,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④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9、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课本P14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10、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11、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石块放入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12、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13、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答:用同一个马铃薯做实验,此时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只与所浸入的液体有关;马铃薯在清水的杯子里沉;在浓盐水糖水中浮;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P20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相反要上浮;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16、我们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的感觉重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答:这是因为水桶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17.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质量有关;19、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上浮的原因;答: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浓盐水轻,马铃薯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所以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上浮的;20、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主橡皮泥浮起来吗答:1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碗形;2把橡皮泥放在木块或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物上;第二单元热一、填空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而是衣服起到了保温作用;1、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晒太阳、吃热的食物等方法来保暖;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3、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4、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5、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6、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7、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8、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9、同体积的冷水比热水重;10、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11、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的;12、钢条、木块、空气中,传热性能最好的是钢条,传热性能最差的是空气;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13、有的物体需要散热,这时要尽可能加快热传递,有的物体需要保温,这时要尽可能减慢热传递;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当物体受冷后,微粒运动减慢,微粒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15、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都架在滚轴上;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17、装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会下沉,装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上浮,这说明同体积的热水比冷水轻;水在变热过程中,如果水温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二、选择1、下列哪种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AA、水管冻裂B、沸水外溢C、河水结冰2、下列哪种现象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冷胀原理;BA、热气球升空B、瘪了的乒乓球烫鼓起来C、气温计液柱上升3、下列物质中,C的热胀冷缩本领最弱;A、空气B、水C、铜球4、选出最容易传热的物体B;A、玻璃B、铝合金C、陶瓷5、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A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A、辐射B、对流C、传导6、坐在炉子或取暖气旁边,脸立刻感到热,说明热主要是以A的方式传播的;A、辐射B、对流C、传导7、下列物体中,热的良导体是CEF,热的不良导体是ABD;A、玻璃B、橡胶C、铜片D、石块E、铝勺F、钨丝8、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B;A、这些材料能生热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C、这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9、冬天,我国北方地区房子里的暖气应安装在房间的C;A、上方B、中间C、下方10、铜、铁、铝三种金属中传热速度最快的是A;A、铜1B、铁3C、铝2三、连线烧开水热辐射晒衣服热对流烤火热传导烧开水传导用热水袋取暖热对流火炉上的锅会烫手热辐射四、判断1、热传导一般是在固体中发生的一种传热方式;√2、钢条加热时会伸长变细; ×3、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实验操作题一按实验步骤分析把一个内径比铜球直径稍大的带柄环固定好,使铜球放在铜圈上时,铜球能顺利穿过铜圈;移出铜球,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再将铜球放在铜环上,铜球不能穿过铜环;把铜球浸入冷水中后,再将其放在铜环上,铜球能穿过铜环;这个实验说明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二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有什么办法让它浮起来吗方法1: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方法2:在水中加盐;1、用电茶壶烧开水,为什么水不能装得太满答:为了防止水加热后因体积膨胀而溢出来,所以水不能装得太满;2、一火炉上有一茶壶,一个学生坐在火炉旁伸出手到暖,这里面的热传递方式有哪些答:热辐射至男孩子;热传导至茶壶;热对流至周围空气;3、家里来了客人,我给客人倒了一杯热水,客人没喝,这杯水就慢慢就凉了,直到与室温相同,这是为什么答:这是因为热量从热的水中跑到了房间的空气中;4、图为:同样的两个插有玻璃管的烧瓶分别放入冷热水中;这个实验说明了: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5、我们怎样能观察到热的传递方向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发现离酒精灯近的第一根火柴掉下来了,接着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都掉下来了;由此推测热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6、有三种材料,它们分别是铁板、塑料、木头;用手分别触摸它们,感觉很凉的是铁板;这是因为铁板的导热性能好,它能很快地把手上的热量带走;如果要制作一个食物低温保鲜盒,我会选择塑料材料;六、简答1、冬天里,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答:如运动跑步、晒太阳、烤火、加穿衣服、吃食物、取暖器取暖等;运动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取暖器、太阳等为我们带来热量;吃入的食物给我们提供能量;衣服能起到保温作用,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4、衣服会给我们带来热量吗如果不会,为什么我们穿衣服会感觉到暖和呢答:衣服不会给我们带来热量;人们感觉到热是因为热量是人体自己产生的,衣服只是有保温的作用,使温度不会散失,所以我们感觉到穿衣服会暖和;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还可以阴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5、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为什么夏季绷得比较松,冬季比较紧答: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夏季由于热胀变长较松,冬季由于冷缩变短较紧;电线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7、物体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答: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8、举例说明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答: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热辐射、热传导、对流;晒太阳是会感到温暖是热辐射,手冷时抱一个热水袋手会迅速变热,这利用的是热传导;将热水晾凉利用的是对流;10、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答:为了防止胎内空气受热膨胀而引起轮胎爆破1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我们有哪些方法P28答: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放在火炉上加热;放在热水中;14、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P34答: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15、怎样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P36答:①用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铜环;②用酒精灯加热铜球;③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④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⑤铜球冷却后,又能通过铜环了简记为:①准备;②加热;③试过;④冷却;⑤试过这个实验说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P40答: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18、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P44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19、水泥路面为什么要做成一块块的,而且块与块之间还留有缝隙答:因为水泥路面也有热胀冷缩现象,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水泥路面会因热胀冷缩被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会损坏;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一、填空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2、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3、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和圭表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计时器;5、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为使水鈡计时更加准确,我们可以控制滴漏速度;6、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水鈡和泄水型水鈡;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和盛水容器的形状是否规则、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匀有关;7、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8、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9、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无关;10、伽利略第一个发现了摆的等时性,惠更斯造出了摆鈡;11、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12、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线的长度,摆长是指从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13、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1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15、古代的人常用光影来计时;16、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上午:由长变短;下午:由短变长,方向变化是由西向东移动;17、水钟计时的原理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二、下面是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按步骤将下面的各个环节排序;1、检验成果2、寻找原因3、制定计划4、改进成果5、实施方案6、思考方案6→3→5→1→2→4三、判断1、我们可以控制摆长,使摆动次数达到需要的次数; √2、摆鈡一分钟摆动30次; √3、摆长为20厘米的摆比摆长为30厘米的摆,摆动得快;√4、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的速度一样;√四、选择1、现代社会计时工具有很多,但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A;A、电子钟B、石英鈡C、机械鈡2、有一个摆鈡每天都要走慢几秒钟,要调整它应该C;A、每天拨动指针B、增大摆长C、减小摆长五、简答1、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2、机械摆种隔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答:是出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少,最终会停下来;3、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答:如果没有钟表,我有以下方法知道时间:1、看太阳和影子;2、烧香记时;3、植物开花的时间花钟;4、上下课的规律;5、水钟;6、沙漏;7、滴漏等;4、你会用哪些方法来说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答:我会用以下方法知道时间过了一个小时:1、两个课间加一节课是一个小时;2、从上午自习到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是一个小时;3、写一篇500字的作文;4、看完一集电视剧等;2、“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有关吗”的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有关吗研究需要的材料:两个质量不同的摆、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铁架台;研究的步骤:①将两个摆分别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固定在铁架台上;②观察并记下摆在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我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3、“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的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研究需要的材料:一个摆、三根长度不同的绳子、铁架台;研究的步骤:①分三次分别用三根绳子将摆固定在铁架台上;②观察并记下摆在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我的结论: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绳子越长,摆的速度越慢;4、我能设计一个一分种计时器;①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剪开一个取上半部,一个取下半部;②将瓶盖上钻一小孔;③将两个塑料瓶组装起来,标上刻度;见课本56页5、日晷测时:①在阳光下将日晷底板平放,按指南针指示的方向调整好方向,②看底盘上的水平尺调整底盘的平衡,③将日晷晷面与立柱的夹角按当地的纬度固定,④观察晷针指示的时间点为几点几分,即为当时的时间;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一、填空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2、“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日心说”其主要观点是1、地球是球形;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其主要观点是1、地球是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3、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4、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5、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6、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7、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8、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9、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这种现象就是恒星的周年视差,它证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一年;10、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11、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12、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13、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14、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15、地球在自传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沉浮的原理
沉浮的原理沉浮,是物体在液体中上下浮动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游泳时身体在水中的浮沉、船只在海面上的漂浮等。
这些现象都可以通过沉浮的原理来解释。
沉浮的原理主要是由物体的密度和浮力共同决定的。
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而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支持力。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时,物体会上浮。
这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而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所产生的。
液体对物体的压力是由于液体的重力和液体分子的碰撞所产生的。
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分子会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压力,这就是浮力。
而这个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移有关,也就是说,当物体下沉时,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会增大,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当物体上浮时,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会减小,从而产生一个向下的浮力。
除了密度和浮力之外,物体的形状也会影响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
比如,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在液体中可能会产生不规则的浮力分布,从而导致物体的不稳定浮动。
而一个形状规则的物体则会受到均匀的浮力分布,从而保持稳定的浮动状态。
总的来说,沉浮的原理是由物体的密度、浮力和形状共同决定的。
当我们理解了这些原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沉浮现象,比如设计船只的结构、制定游泳姿势等。
同时,通过对沉浮原理的研究,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比如大气中的气团上升和下沉、地壳板块的运动等。
因此,沉浮的原理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我们认识自然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浮沉现象是指物体在水中的上浮或下沉的情况。
在水中,物体的浮沉情况取决于物体的密度和浮力的大小。
本文将会解释浮沉现象的原理,并且探讨一些与浮沉现象相关的实际应用。
1. 浮沉现象的原理在物理学中,浮沉现象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当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除液体的重量。
这意味着,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它将会上浮;反之,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它将会下沉。
2. 浮力的计算浮力是决定物体浮沉现象的关键因素。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浮 = ρ液体 × V物体 × g,其中F浮表示浮力,ρ液体表示液体的密度,V物体表示物体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推断出两个重要的结论:- 对于相同的物体,在密度相同的液体中,其浮力与物体体积成正比。
- 对于相同的物体,在相同的液体中,其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3. 影响浮沉的因素除了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之外,浮沉现象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 形状:物体的形状对浮沉现象有影响。
例如,一个空心的物体比一个实心的物体更容易上浮,因为空心物体的体积较大。
- 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张力对浮沉现象也有影响。
表面张力使液体在表面形成一个薄膜,可以阻碍物体的上浮或下沉。
- 粘滞力:粘滞力会减缓物体运动的速度,因此会影响物体的上浮或下沉。
4. 实际应用浮沉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 船舶设计:在设计船舶时,需要考虑船体的密度以及运载的货物的密度。
船舶的设计需要保证整个系统的浮力大于或等于总重力,以确保船只能够浮在水面上。
- 潜水艇:潜水艇通过控制其密度来控制自身的浮沉。
通过在潜水艇中注入或排出水,可以改变潜水艇的密度,从而实现上浮或下沉。
- 美洲杯帆船比赛:在帆船比赛中,帆船的设计和绳索的调整非常关键。
通过调整绳索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帆船的形状和重心,从而控制帆船的浮沉,提高速度和稳定性。
沉与浮的原理及应用
沉与浮的原理及应用1. 概述沉与浮是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根据物体与液体的相对密度,物体可以沉入液体中或者浮出液体。
沉与浮的原理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即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2. 沉与浮的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液体中,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出液体。
具体来说,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浮力,这是因为物体排开的液体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根据潜水艇原理。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沉没;而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浮起。
3. 沉与浮的应用3.1 载重浮子载重浮子是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制作的一种浮动装置。
通过调整浮子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可以控制浮子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浮起和沉没的功能。
载重浮子在航海、渔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渔网的浮标、海上浮标等。
3.2 潜水艇潜水艇是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实现在水中下沉和浮出水面的航行器。
通过对潜水艇内部的水的排放和注入控制潜水艇的密度,进而实现潜水和浮出水面的功能。
潜水艇在海洋探索、军事作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3 船舶浮舱船舶浮舱是一种应用沉与浮原理的设备,用于控制船舶的浮力和稳定性。
通过改变浮舱内部的水的排放和注入,可以调整船舶的浮力,从而使船舶在水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船舶浮舱广泛应用于船舶、平台等领域。
3.4 水上救生衣水上救生衣是一种应用沉与浮原理的救生装备。
水上救生衣内部充气后,可以提供足够的浮力,使人在水中保持浮起的状态,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水上救生衣在水上运动、海上救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4. 总结沉与浮是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其原理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解释。
沉与浮的应用广泛,包括载重浮子、潜水艇、船舶浮舱和水上救生衣等。
通过对沉与浮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研究,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多基于此原理的有价值的产品和技术。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1教材解读《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沉和浮》单元的第一课。
在水中,木头是浮的,石头是沉的;泡沫塑料是浮的,铁块是沉的……沉和浮是同学们都曾亲眼见过的非常熟识的现象。
所以,同学对于“沉和浮”有感性认识,但同时,对于“沉和浮”他们也有着很多似懂非懂的问题:在水中,木头是浮的,木头做的船也是浮;在水中,钢铁是沉的,但钢铁做的船却可以漂移在水面上的。
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系呢?……在这里主要涉及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内容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中详细开展观测讨论活动。
同学们观测讨论物体沉浮的活动,从小纸片、小铁盖在水中的沉出现象开始。
因判别小纸片、小铁盖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涌现冲突,引出观测物体沉浮的方法问题。
这里,需要选择一种沉浮结果不简单产生分歧的观测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来观测各种物体的沉浮状况,这是后续讨论活动的基础。
物体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依据同学的生活阅历,他们会试着做出一些说明或推想: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这里,同学头脑中的轻重、大小概念,是生活中的模糊概念,所以他们这种推想与实际的观测结果确定会发生冲突。
当同学的认知发生冲突时,恰恰是我们教学的最正确时机。
设计理念“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
学习材料是同学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技能的基本载体。
在探究学习中,老师通过材料的选取和组合以及交给同学时的次序,可以援助同学发觉和提出问题。
为了使材料的结构更清晰,让孩子们更简单看出其结构,学具的发放有时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
在讨论“沉浮和大小、轻重”的关系时,由于每组材料之间都有极强的先后规律顺次,因此材料就需要分阶段发放。
从而使同学在亲身经受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随着探究活动不断深入,使同学在渐渐繁复的问题中思维活动主动地进展和有效地推动,继而给人以剧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同学去进一步发觉。
物体在水中的三种状态
物体在水中的三种状态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它的分子结构使得它具有许多奇妙的性质。
物体在水中的状态也因此变得相当丰富多样,本文将介绍物体在水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沉没、悬浮。
漂浮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它会漂浮在水面上。
这种状态被称为漂浮。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许多漂浮的物体,比如木头、泡沫、橡皮等等。
这些物体都比水轻,所以它们会被水的浮力推向水面。
浮力是指水对物体的向上推力,它的大小取决于水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也就是说,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
如果物体的重量大于浮力,它就会下沉;如果物体的重量小于浮力,它就会漂浮。
漂浮的物体在水中感受到的阻力比在空气中感受到的阻力小得多。
这是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得多,所以它对物体的阻力也大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水中轻松地推动一个漂浮的物体,而在空气中却很难推动它。
沉没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它会沉没到水底。
这种状态被称为沉没。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许多沉没的物体,比如铁块、石头、钢球等等。
这些物体都比水重,所以它们被水的重力拉向水底。
沉没的物体在水中感受到的阻力比在空气中感受到的阻力大得多。
这是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得多,所以它对物体的阻力也大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水中很难推动一个沉没的物体,而在空气中却相对容易推动它。
悬浮有些物体既不会漂浮也不会沉没,它们会悬浮在水中。
这种状态被称为悬浮。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许多悬浮的物体,比如沙子、石粉、烟雾等等。
这些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所以它们既不会被水的浮力推向水面,也不会被水的重力拉向水底。
悬浮的物体在水中感受到的阻力比在空气中感受到的阻力大得多。
这是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得多,所以它对物体的阻力也大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水中很难推动一个悬浮的物体,而在空气中却相对容易推动它。
总结物体在水中的三种状态分别是漂浮、沉没、悬浮。
漂浮的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沉没的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而悬浮的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
为什么物体在水中会浮起或沉下
为什么物体在水中会浮起或沉下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是由其密度和浮力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密度是指物体在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质量,而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推力。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沉下;反之,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浮起。
一、密度与浮力的关系密度与浮力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除的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即F=ρVg。
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排除液体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使得物体向上浮起;反之,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小于其自身的重力,使得物体向下沉。
二、物体浮沉的原因1.浮力大于重力: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因此物体会浮起。
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将一个塑料球放入水中,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球就会浮在水的表面。
2.浮力小于重力: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其自身的重力,因此物体会沉下。
同样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将一块金属板放入水中,金属板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受到的浮力小于其自身的重力,金属板就会沉到水底。
三、浮力的应用浮力的概念和原理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船只的浮力原理。
船只的船体底部是凹进去的,这样可以减小船底面积,从而减小了船自身的重量。
当一艘船放入水中时,船的体积就会排除掉一部分水,因此受到一个往上的浮力,使得船浮在水面上。
而船只上的货物、人员和设备等则增加了船的总重量,使得浮力仍然大于重力,保持了船的浮起状态。
此外,浮力还能用于水中的游泳和潜水。
通过掌握浮力的原理,游泳者可以通过改变身体的姿势和动作来调整自身受浮力的大小,实现在水中游动的目的。
密度与水相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情况
密度与水相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情况
密度与水相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情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浮力平衡:当一个物体的密度与水相同时,它会在水中处于浮力平衡状态。
浮力是由于水对物体的推浮作用,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浮力和物体的重力相互平衡,使得物体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2. 完全浸没:尽管密度相同,但物体的形状和表面特性也会影响其在水中的行为。
如果物体形状合适,密度相同的物体将会完全浸没在水中,不浮出水面也不沉入水底。
3. 任意方向浮力平衡:不同于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沉入水中,密度小于水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密度等于水的物体可以在水中任意方向平衡浮力。
这意味着该物体可以在水中自由悬浮,不会沉到水底也不会漂到水面。
4. 稳定性:密度与水相同的物体在水中通常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
即使发生微小的扰动,物体也会自行调整姿态,保持平衡状态。
5. 应用:这种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设计浮标、浮筒、潜水装置等工程和装备。
在这些情况下,通过控制物体的密度,可以使其在水中特定深度或位置上浮。
总的来说,密度与水相同的物体在水中的表现具有平衡和稳定性,这种特性在水中工程、设计和实验中有一些实际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两块、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泡沫塑料块用橡皮筋绑在一起放入
水里,会有变化吗?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物体
大小 两枚 三枚
预测
理由
结果
回形针
四枚
更多
两块
泡沫塑 料块 三块
四块
更多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的重量和体积变大,在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观察物体的沉浮 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观察物体的沉浮
把石块和木块分别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注意事项:
1.必须将物体轻轻从水面放入水底
2.物体在水中碰到容器底部的现象叫“沉”;
不接触容器底部的现象叫“浮”。
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 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 素有关呢?
重量?
体积?
……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同一种材料,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 中的沉浮情况会改变吗?
※湿粉笔在水中是 沉 的。
更小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的重量和体积变小,在
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 沉 的。 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把更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会有变 化吗? ※一块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是 浮 的。
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小石块
回形针
苹果
橡在水中的沉浮
注意事项: 1.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快速预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把预 测和理由填在表格中; 2.做实验验证结果; 3.把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里。 小石块 预测 理由 结果 泡沫 塑料块 回形针 蜡烛 橡皮 苹果
把湿粉笔切成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会有变化吗?推测 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苹果在水中是 浮 的。 把苹果切成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会有变化吗?推测把
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物体
大小 一半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预测
理由
结果
湿粉笔
更小
一半 苹果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
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