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亚军, 刘忠厚, 张鹏

作者单位:张亚军(内蒙古医学院,呼和浩特,010059), 刘忠厚(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张鹏(北京中医药大学)

刊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OSTEOPOROSIS

年,卷(期):2010,16(3)

被引用次数:0次

1.刘忠厚骨质疏松学 1998

2.王建华.张智海.钟平北京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调查分析 2008(2)

3.高建华.郑健辉.张瑞平广东江门地区2454人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调查 2006(5)

4.马宗军.王一农.马宁宁夏地区回族正常人群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研究 2008(4)

5.张秀梅.王亚平.魏玲格跟骨定量超声法评价正常女性骨丢失和骨质疏松患病率 2002(3)

6.李宁华.区品中.朱汉民中国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研究 2001(5)

7.颜晓东.王风.朱敏嘉广西南宁市健康人群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研究 2002(12)

8.吴伏娜.钟紫茹.韩全水深圳城区成年人峰值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患病率的调查 2004(8)

9.梁伟江.黄秀峰.韦荣耀广西百色城乡壮族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研究 2005(3)

10.安珍.王文志.杨定焯成都地区城乡人群原发性骨质疏松调查 2002(3)

11.张毅.曾平.李宁华北京崇文区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调查

2007(27)

12.赵晰.金明爱.张秀敏吉林省部分地区人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研究 2008(8)

13.周起敬.明庆华.徐汝昌昆明女性髋部骨密度及骨质疏松调查调查 2005(1)

14.吴琼.杨欣.何农定量超声法与双能X线吸收法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比较 2007(3)

15.何永清.张金海.顾宣欣浙江地区人群11926例跟骨骨密度研究 2008(2)

16.朱志鑫.张金海.顾宣欣浙北地区6330例跟骨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 2004(2)

17.张伏元.邓展生.伍峰原发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调查 2003(4)

18.崔锐.颜志祥.孙倩昀腰背痛、关节痛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情况调查分析 2002(5)

19.张秀梅.王亚平.魏玲格跟骨定量超声法评价正常女性骨丢失和骨质疏松患病率 2002(3)

20.Diaz CM.Carrasco PJL.Honorato PJ Study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lumbar spine and femoral neck in a Spanish population 1997(1)

21.刘明珠从全球的角度看亚洲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2004(4)

22.赵燕玲.潘子昂.王石麟中国原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 1998(4)

23.刘爱民.徐苓北京市髋都骨折发生率流行病学研究 1996(1)

24.区品中.刘红光.刘兴漠广州地区骨质疏松症合并髋部骨折骨密度阈值的研讨 2003(1)

25.Li NH.Ou PZ.Zhu HM Prevalence rate of osteoporosis in the mid-aged and elderly in selected parts of China 2002

26.江峰.覃芙.吴恒烜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1346例统计分析 2002(6)

27.Jordan KM.Cooper C Epidemiology of osteoporosis 2002(5)

28.Bostrom ne JM Future direction augmentation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bodies 1997

29.Ling X.Cummings SR.Mingwei Q Vertebral fractures in Beijing,China;the Beijing Osteoporosis Project 2000(10)

30.朱汉民老年骨质疏松症在我国的流行趋势 2000(3)

31.马锦富.杨定焯.安珍成都地区绝经后妇女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患病情况及骨密度变化 1999(4)

32.Owen RA.Melton LJ.Johnson KA Incidence of a Colle's fracture in a North American community 1982

33.Alffram PA.G'doram CHB Epidemiology of fractures of the foresrm 1962

34.Van Staa TP.Dennison EM.leufkens HG Epidemiology of fractures in England and WaIes 2001(6)

35.程立明.李健.林淦松.胡汉生.江洞庭265例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9(2)

36.朱汉民老年骨质疏松症在我国的流行趋势[期刊论文]-实用老年医学 2000(3)

37.罗林枝.徐苓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9)

38.符诗聪.胡建霖.罗仕华.许勇骨质疏松骨折的住院治疗费用(1996~2001年)统计[期刊论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3(2)

39.王佩芳.王培嘉.唐燕红.蔡定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费用2000-2004年统计[期刊论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3)

40.郝光亮.郝永强.晏焕青.张雄良.马永成.戴尅戎老年髋部骨折的住院治疗费用分析[期刊论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8(3)

41.黄燕兴.朱弼堃.张红髋部骨折住院治疗费用统计和分析(1998-2003年)[期刊论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5(2)

42.沈麒麟.谢琪.夏慧芬原发性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费用2003年统计[期刊论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6(2)

43.吴蓉.安晓好.吴文华.刘春云中老年妇女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的认知调查[期刊论文]-贵州医药 2005(11)

1.期刊论文高丽萍.林求诚.王和鸣.GAO Li-ping.LIN Qiu-cheng.WANG He-ming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危险

因素调查研究-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4)

依照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泉州地区绝经后妇女进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水平调查.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肾虚、血瘀、绝经年限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密切正相关,运动时间、E2、E2/T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密切负相关.中医指标肾虚和血瘀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不能被西医指标所取代.

2.学位论文朱国英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易发因素流行病学研究2000

目的:通过女性峰值骨量及标准差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分布特征和易发因素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量阈值及临床意义评价,并结合血清1,25(OH)<,2>D与绝经后骨丢失相关关系分析,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机理、易发因素和诊断标准.结论:降低分组年龄跨度、严格遵循峰值骨量研究人群的抽样标准可提高样本的同质性,使PBM值增大、标准差减小,有利于提高诊断结果的可信度.妇女绝经后有一个快速的骨丢失过程,而不同部位的骨丢失不同步,以L2-4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度最高、预测骨折危险性的诊断价值较大.而血清1,25(OH)<,2>D水平的低下是绝经后骨量丢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为维护骨骼健康,应维持其底物25(OH)D在正常范围值以上.

3.会议论文朱国英.王洪复维生素D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2002

本文依据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本实验室有关研究结果,对维生素D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中的机理、流行病学和临床应用等资料等做一综述.

4.期刊论文黄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护理-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21(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指发生在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在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本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尚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确切流行病学资料.朴俊红等综合分析了近5a来我国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结果,发现女性在60岁以后股骨颈骨密度累积丢失量达到25%左右,据此认为女性约在60岁以后就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1].因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正确护理是我国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就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5.学位论文张亚军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2009

现代研究表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该疾病以其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经济负担及低生活质量的特点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尤其对该疾病的防治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医体质学说在疾病防治的历史舞台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尚无涉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中医体质之间的研究,所以本研究初步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

本研究在综述了中医体质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以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系统评价的基础之上,通过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临床研究,探讨中医体质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性,一方面对骨质疏松症发病理论研究作出补充;另一方面提出经济、有效、可行的中医体质三级预防方案,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