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S/AM/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微波法合成淀粉/AM/AMPS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第2 8卷 第 2期 20 0 8年 6月
安徽 理工 大学 学 报 ( 自然科学 版 )
J u n l fAn i nv riyo ce c n c n lg Nau a in e o r a hu ie st fS in ea d Te h oo y( t r l e c ) o U c S
量, 淀粉含 量及 微波 辐射功 率 对树 脂吸 水 率 的影响 。 果表 明在最 优 条件 下得 到的吸 水树 脂最 结 大吸 蒸馏 水率 为 22 0 / , TI 和偏光 分析 证 实合 成的树 脂 为 网状接 枝 共 聚物 。 6 g g F R 关键 词 : 微波辐射; 淀粉; 高吸水性树脂
tle t ri ptmie on ii ns ild wa e n o i z d c d to .FTI a d mi r s o n l ss de o s r t d t a he c po y e a R n c o c pe a a y i m n t a e h tt o l m r h s t i r e wor t uc ur . rna y n t k s r t e
中图分类 号 : Q3 6 3 T 1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6219 (080—090 17—0820)2 5—4 0
S ud n Sy h ss o pe b o be p yme t y o nt e i fSu rA s r ntCo ol r
a mo p e e wa t d e . Us n ,N me h ln — i— c y m i e ( t s h r s s u id ig N 一 t y e e bsa r l d NM B )a r s l k r u e b A s c o si e ,a s p r a — n s r e tc p l m e t r h a r l mi e( o b n o o y r s a c — c y a d AM ) 2 a r l mi o一 2 m e h l r p n s lo i a i AM P 一 - c ya d - t y p o a e u f n c cd( S)wa s
KH570-AM-淀粉接枝共聚物降滤失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8年第37卷第10期·4022·化 工 进展KH570-AM-淀粉接枝共聚物降滤失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王爱荣1,2,石海信2,童张法1,王梓民2,王伟建2(1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广西高校北部湾石油天然气资源有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 钦州 535011)摘要:以木薯淀粉(CSt )为原料,丙烯酰胺(AM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单体,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按质量比为1∶1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水相法合成淀粉-KH570-AM 接枝共聚物降滤失剂(CSt-KH570-AM ),探索了制备条件及其在钻井液中的应用。
适宜的制备条件是:总反应物溶液质量分数为20%,m (AM)/m (CSt)=2,KH570与引发剂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1%,溶液pH=4,反应时间3h ,温度50℃。
FTIR 证明AM 与KH570均已成功接枝到淀粉分子上;TGA-DSC 及Frontier-TGA 联用分析表明,CSt-KH570-AM 在245℃之前热稳定性良好;XRD 证明CSt-KH570-AM 属非晶结构。
在降滤失性能评价中,将CSt-KH570-AM 与CSt-AM (质量分数分别为2.5%与1.5%)复配添加到淡水基浆中可抗温至180℃,在140℃的NaCl 盐水基浆中可抗盐至饱和。
关键词:木薯淀粉;聚合;制备;降滤失剂;性能评价中图分类号:TE2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8)10–4022–07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 2018-0577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KH570-AM-starch graft copolymer asfiltrate reducing agentsWANG Airong 1, 2, SHI Haixin 2, TONG Zhangfa 1, WANG Zimin 2, WANG Weijian 2(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Guangxi, China; 2Guangx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Laboratory of Beibu Gulf Oil and Natural Gas Resource Effective Utilization, Qinzhou535011, Guangxi, China)Abstract: Using the cassava starch (CSt) as raw material ,the acrylamide (AM) and the γ-methacryloxypropyl trimethoxysilane (KH570) as monomer ,the ammonium persulfate and sodium bisulphite formed an redox initiation system with a mass ratio 1∶1. The cassava starch-graft-AM-KH570 copolymers (CSt-KH570-AM) were prepared by aqueous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f CSt-KH570-AM and its filtration control properties in the drilling fluid were studied.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that :the mass fraction of total reactants aqueous solution was 20%,the ratio of m (AM) to m (CSt) was 2,the KH570 and the initiator mass fractions were 30% and 1%,respectively, the solution pH was 4,the reaction time was 3h ,and the temperature was 50℃. The FTIR showed that both AM and KH570 had been successfully grafted onto starch molecules. TGA-DSC and Frontier-TG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mal stability of CSt-KH570-AM was good until the temperature reached 245℃. The XRD showed that CSt-KH570-AM was amorphous. In the evaluation of fluid loss performance ,CSt-KH570-AM and第一作者:王爱荣(198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淀粉基油田化学品研发。
木薯淀粉接枝含氟单体合成纸张施胶剂的研究
木薯淀粉接枝含氟单体合成纸张施胶剂的研究殷国栋;朱红祥;白云霞;陈世民【摘要】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用乳液聚合法合成淀粉-含氟丙烯酸酯(St-g-FA)接枝共聚物纸张施胶剂.单因素实验分析表明,反应温度为40℃时,接枝率、接枝效率和单体转化率分别达到31%、46%和100%,继续升高反应温度,接枝效率、接枝率和单体转化率均逐渐降低,55℃时甚至发生凝胶现象.单体转化率基本不受引发剂浓度影响,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随引发剂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0.0621 mol/L和0.0829 mol/L时达到最大值.单体转化率不受淀粉单元浓度的影响,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在淀粉单元浓度为0.257 mol/L和0.288 mol/L时达到最大值.乳化剂用量对接枝效率、接枝率和单体转化率没有显著影响.该施胶剂对提高纸张防油性能具有明显的效果.【期刊名称】《中国造纸》【年(卷),期】2010(029)002【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木薯淀粉;含氟丙烯酸酯;接枝聚合;施胶剂【作者】殷国栋;朱红祥;白云霞;陈世民【作者单位】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727.5;TQ316(*E-mail:***********.cn)Abstract: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 is used to synthesize graft copolymers as a new paper sizing agentwith cassava starch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which is grafted with fluorinated acrylate monomer(FA),using ammonium persulfate(APS)as initiator.The results of single facto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when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40℃,the percentage of grafting(PG),the grafting efficiency(GE)and the conversion of the monomers(C)is 31%,46%and 100%respectively,as the temperature continues to rise GE、PG andCwill decrease,even the gel occurswhe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at 55℃.The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has no effect onC,but has effect on PG and GE,they reach their top level at the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of 0.0621 mol/L and 0.0829 mol/L respectively.GE、PG andCare not affected by the dosage of the emulsifier.Results showed that starch grafted with fluorinated acrylate is efficient in improving paper's oil-proof ability.Key words:cassava starch;fluorinated acrylate monomer;graft polymerization;sizing agent目前接枝淀粉已经广泛应用于造纸过程,是重要的造纸化学品之一[1]。
淀粉接枝共聚合成吸水树脂工艺研究
吸水率达 4 2 0 , 但是吸水后, 树脂的凝胶强度低。当 交联剂质量为单体质 量的0 . 5 % 。 一 0 . 8 % 0 时, 随 着交
联 剂用量 的增加 , 水溶 性 高分 子化 合 物进 行 交联
关 哥 斟
并书督
t e l 1 N '
泪 . 胜 , ̄ 门 , 4 亡 1 ‘ U 内 1
4 5℃恒温水浴 中, 充分搅拌糊化 4 5 m i n ; 停止通氮
基有毒; 丙烯酸类树脂吸水率高, 但耐盐性差; 丙烯
酞胺类树脂 耐盐性高 , 但 吸水率低t o 。 因此 给实际生 产应用带来 了一定的困难。 本研究采用 淀粉 一 丙烯酸 一 丙烯 酞胺接 枝共聚 法, 由过硫 酸钱引发玉米淀粉 产生 自由基 , 再 与丙烯
梁仁 闻等
淀粉 接枝共聚合成吸水树脂工 艺研究
研 究与开发
渔 丝 全 丝 丝 〕
淀粉接枝共聚合成吸水树脂工艺研究
梁仁 闻 朱 斌
( 华南理工大学化 工学院, 广 东 广州 5 1 0 6 4 0 )
摘要 以淀粉 为原料 , 丙烯酸和 丙烯鱿胺为共聚 单体 过硫 酸按 为引发剂, N, N' 一 亚甲 基双丙烯酸胺为交联剂 , 采用接枝共聚法制备吸水树脂。研究 了引发别 用量 、 交联荆童 、 单体与淀粉质 量比以及 丙烯 酸和丙烯跳胺 质量比时产品 的吸水率的影响 。实脸 结果表 明: 当引发剂 占千物料质量的 0 . 6 %, 交联 剂质 量占单体质量的 0 . 8 % 0 , 单体与淀粉质量 比为 4 , 丙烯酸与丙烯鱿胺质量比为 1 . 3 3 , 产品的吸水率可超过 5 5 0 0 关健词 吸水树脂 : 淀粉 : 丙烯跳胺 : 丙烯酸: 接枝 共聚
表 1 单体比与吸水率的关 系( 单体与淀粉 质.比为 4 )
淀粉_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制备及其在造纸工业中应用研究新进展
[ P] 点, 除了能引发淀粉与丙烯酰胺( 接枝共 聚 外 , BC)
还可引发淀粉与其他单体接枝共聚, 例如丙烯腈( BQ)
[ R] 、 丙烯酸( 等。 最常用的铈盐为 LBQ , 使用时将其 BB)
溶于 " I0) S ; 的 *QO2, 再加入到淀粉悬浮液中, 这样 接枝效率高且均聚物少。 尽管 LBQ 引发活性高, 但价格昂贵。与廉价的过
发剂( 自由基) 进攻淀粉大分子, 通过夺氢反应产生淀 粉大分子自由基 , 然后引发接枝反应。
79:
引发体系 从上述机理可以看出淀粉能否接枝,主要决定于
淀粉分子上能否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可由物理或化学 方法产生, 化学引发最常用。 该法关键在于选择性能优 良的引发剂。 不同引发剂性能差异很大, 如淀粉与丙烯 腈接枝, L,KM引发比 C’2M效果好,而与苯乙烯接枝 L,KM 引发几乎不反应, 改用 N,!M>*!O! 引发, 接枝 效 率 明 显 提高。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反应常用引发体系有 以下几种:
一般是由自由基引发,研究者针对不同的引发体系得
*+,-./+!.0 4., ?+,?/+/8&0’ 0: @8>(>ABC /’= &87 /??)&D/8&0’ &’ ?/?,+ &’=$78+9 E,+, +,6&,E,=F GH?,+&I,’87 7.0E,= &8 ./= (00= /’= ,H8,’7&6, ?+07?,D87F 4., +,7,/+D. =&+,D8&0’ &’ 8., :$8$+, E/7 /)70 =&7D$77,=F *12345/6-0 78/+D.>/D+9)/I&=, (+/:8 D0?0)9I,+ ( @8>(>ABC) ?/?,+ /&=7 &’&8&/80+ 7978,I
AM/AMPS共聚物的合成与耐温抗盐性能研究
S ONG Hu a ,ZH A I Y o n g g a n g ,DI NG We i ,删 We n x i a n g 2 LI Fe n g。
,
( 1 .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N o r t h e a s t P e t r o l e u m U n i v e r s i t y ,D a q i n g 1 6 3 3 1 8 , C h i n a ;
A M/ A MP S共 聚 物 的合 成 与耐 温 抗 盐 性 能研 究
宋 华 , 翟永 刚 , 丁 伟 , 吴文祥 , 李 锋
( 1 . 东北石油大学化 学化 工学院 , 黑龙 江大庆 1 6 3 3 1 8 ; 2 .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 院, 黑龙 江大庆 1 6 3 3 1 8 )
i t y w h e n t h e i n i t i a t i o r i s( N H 4 ) 2 S 2 O 8 / N a HS O 2 C H 2 O H,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m o n o m e r i s 2 5 %, m a s s r a d i o o f A M P S t o A M e q u a l s t o 7 : 3 ,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i n i t i a t o r i n mo n o m e r i s 0 . 0 9 % ,m a s s r a d i o o f ( N H 4 ) 2 S 2 O 8 t o N a H S O 2 C H 2 O H i s 4: 1 , p H v a l u e i s 6 , t h e r e a c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i s 2 0℃ .I n c o m p a r i s o n w i t h h y d r o l y z e d p o t y a c ya r m i d e( HP A M, 3o l y m e r h a s b e t t e r p e r f o r m a n c e
改性淀粉类絮凝剂——接枝共聚(二)
改性淀粉类絮凝剂——接枝共聚(二)(2)淀粉-二甲基丙烯酸酯乙基季铵丙磺酸内盐接枝共聚物制备办法为将质量为w0的淀粉和水加到三颈瓶中,N2气氛庇护下,85℃以上糊化30min,电动搅拌使之匀称。
控温20~60℃,用酸调整pH值,加入一定量的,作用10min后,加入质量为w1单体二甲基丙烯酸酯乙基季铵丙磺酸内盐(DMAPS),定温下举行接枝共聚5h后,停止搅拌和加热,加入相当于反应体系体积3~4倍的丙酮使其沉淀分别,抽滤后将过滤物在中浸泡10h,在40~50℃烘箱中烘干至恒质量,得到粗接枝物。
其中反应条件m(淀粉)=1.0g,m(DMAPS)=3.0g,c(CAV)=5.0×10-3 mol/L,pH=2.0,温度=40℃,反应时光=5h,反应介质V(H2O)=50mL。
(3)淀粉-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淀粉-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可采纳反相乳液聚合法和水溶液聚合法。
①反相乳液聚合实例1 反应在带有搅拌的四口烧瓶中举行,预先加入定量的油[油:水(V/V)≥1.4]和以Span80、OP-4复配的8%复合乳化剂,通氮搅拌,使乳化剂所有溶解。
将淀粉配成10%的淀粉乳,加温使其溶胀。
两种单体配成总浓度为35%的水溶液,与淀粉混合后倒入油相,继续搅拌匀称。
加引发剂,水溶性引发剂加入水相,调pH,引发聚合反应。
其中,引发剂为/尿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过硫酸铵的浓度为2.30×10-4 mol/L,尿素浓度为1.70×10-3 mol/L;反应时光4h;反应温度50℃;乳化剂用量为8%; b.实例2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体积比的石蜡、水和乳化剂Span20,在氮气的庇护下乳化30min。
将丙烯酰胺(AM)与萃取后的(DMDAAC)水溶液按一定摩尔比配成浓度为45%的水溶液,与溶胀后的40%淀粉乳一并加入油相(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为1.5:1)。
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超强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超强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越来越稀缺,水的使用效率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超强吸水树脂在水处理、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从未开发的木薯淀粉,因其丰富的资源、价格便宜、无毒无害、生物降解性好等特点,成为开发超强吸水树脂的新兴材料。
二、研究内容和方案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木薯淀粉为基材,接枝丙烯酸,制备超强吸水树脂。
具体步骤为:以氯化钠水溶液为活性剂,将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然后经过纯化、干燥、研磨等步骤制得吸水树脂。
通过对制备条件的优化,探究影响制备效果的因素,考察吸水性能、离子交换性能等方面的性能,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开发一种新型的超强吸水树脂材料,具有木薯淀粉的优良特性和丙烯酸的高度分子交联特性,不仅能够解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还可以实现材料的再生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改善木薯淀粉利用效率,拓宽了开发木薯淀粉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四、预期目标和研究方案
1. 掌握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超强吸水树脂的制备技术;
2. 优化制备过程,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
3. 考察吸水性能、离子交换性能等方面的性能,并进行性能比较和分析;
4. 利用实验和理论探讨制备机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正交设计优化制备淀粉接枝AMPS高吸水树脂
正交设计优化制备淀粉接枝AMPS高吸水树脂作者:管仁贵柳婵褚菲菲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10期摘要: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合成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AMPS)接枝改性淀粉基高吸水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树脂的结构及吸水后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
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正交试验确定的较优工艺条件下,树脂对去离子水、自来水、生理盐水的吸液倍率分别为1 797.0、162.5、79.4 g/g;加压3 500 Pa条件下的保水率为74.4%。
综合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树脂在土壤中的保水缓释作用显著,并且随着树脂用量的增加而增强。
关键词:正交法;淀粉;AMPS;接枝;土壤保水中图分类号: TQ32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0-0265-03收稿日期:2013-12-27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编号:J13LD11);烟台大学青年基金(编号:HY11Z6)。
作者简介:管仁贵(1974—),男,山东日照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纳米及催化材料。
E-mail:guanrengui@。
淀粉基高吸水树脂因生产成本低、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且具有优越的吸水保水性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林园艺、沙漠治理等领域[1-2],而提高该类产品的综合吸液能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3]。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以下简称AMPS)分子中含有吸水性和耐盐性极强的离子型亲水基团磺酸基[4-5],丙烯酰胺(以下简称AM)单体上含有吸水性较强的非离子型基团酰胺基,本试验采用AM和AMPS与淀粉接枝共聚的方法得到分子链上含有2种不同类型亲水基团的吸水树脂[6-7],并利用基团间的协同互补效应提高树脂的吸水保水能力。
1材料与方法1.1试剂与仪器主要试剂有:可溶性淀粉、AMPS、过硫酸钾(KPS)、氢氧化钠(NaOH)、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M。
广西大学本科学位论文-木薯淀粉微球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
广西大学毕业论文课题木薯淀粉微球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 2008级(2)班学号 0804100410姓名林广明指导教师谢新玲年月日摘要淀粉微球是一种新型功能性高分子微球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作为药物载体在医药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而实际的应用,在废水处理及重金属富集回收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中淀粉微球粒径的大小对其应用有很大影响,淀粉微球合成工艺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论文以木薯淀粉为原料,Span-80和Tween-80为乳化剂,液体石蜡为油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淀粉微球。
通过单因素实验讨论了淀粉浓度、油水比、交联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和引发剂浓度对淀粉微球平均粒径的影响。
得到制备木薯淀粉微球的最优工艺条件:淀粉浓度为10%,油水比为8:1,交联剂MBA浓度为0.8%,引发剂过硫酸铵浓度为1.2%,乳化剂浓度为14.4%(以上浓度变化均以总水量为25 ml(即25 g)为基准)。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淀粉微球平均粒径10.2 μm,粒径主要分布在6~30 μm。
得到的淀粉微球呈球形,表面粗糙多孔,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木薯淀粉淀粉微球反相乳液聚合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cassava starch microspheresAbstractStarch microspheres is a novel functional polymer microsphere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biodegradable, non-toxic, non-immunogenic, etc. It has been extensiv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medical field as a carrier for targeted drug,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s will be very broad in the fiel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recovery. The particle size of starch microspheres has a great influence in its application.In this paper, the starch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from cassava starch through reversed phase emulsion system, using Span-80 and Tween-80 as emulsifier, whiteruss as oil phase, N,N'-methylene-bisacrylamide as crosslinker, Ammonium persulfate as initiator. Using the diameter of CCSM as response variable, cassava starch concentration, oil and water phase volume ratio, the amount of crosslinking agent, initiator dosage and the amount of emulsifier were study by single factor design experiment. The optimum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were decided by experiments as follows: cassava starch concentration of 10%, water and oil phase volume ratio of 8:1, the crosslinking agent MBA concentration of 0.8%, initiator over the ammonium sulfate concentration of 1.2%, emulsifier concentration of 14.4%(The above concentration changes are based on the total amount of water 25 ml (25 g) as a benchmark).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the starch microspheres prepar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is 10.2 μm, the particle size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6~30 μm. The starch microspheres were spherical, surface roughness, with many shallow holes.Key words: cassava; starch microspheres; reversed phrase emulsion;polymeriz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П第一章文献综述. (1)1.1 高分子微球材料概述 (1)1.2 淀粉及变性淀粉 (1)1.2.1 淀粉的分子结构 (1)1.2.2 淀粉粒的形态 (2)1.2.3 淀粉粒的糊化与回生 (3)1.2.4 变性淀粉 (3)1.3 淀粉微球 (3)1.3.1 淀粉微球概述 (3)1.3.2 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 (4)1.3.3 淀粉微球的应用 (5)1.3.4 淀粉微球研究进展 (7)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8)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1.4.2 主要研究内容 (9)第二章淀粉微球的制备 (10)2.1 引言 (10)2.2 实验部分 (10)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10)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11)2.2.3 淀粉微球的制备 (12)2.2.4 淀粉微球平均粒径的测定 (12)2.3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12)2.3.1 淀粉浓度对微球平均粒径的影响 (12)2.3.2 油水比对微球平均粒径的影响 (13)2.3.3 交联剂浓度对微球平均粒径的影响 (14)2.3.4 引发剂浓度对微球评球平均粒径的影响 (15)2.3.5 乳化剂浓度对微球平均粒径的影响 (16)2.4 小结 (17)第三章淀粉微球的表征 (18)3.1 引言 (18)3.2 实验部分 (18)3.2.1 主要仪器 (18)3.2.2 淀粉微球结构表征 (18)3.3 结果与讨论 (19)3.3.1 粒径及粒径分布分析 (19)3.3.2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20)3.3.3 SEM观察结果分析 (21)3.4 小结 (21)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23)4.1 结论 (23)4.2 展望 (23)参考文献 (24)附录 (27)英文文献原文 (27)英文文献译文 (30)致谢 (37)第一章文献综述1.1 高分子微球材料概述高分子微球是指直径在纳米级至微米级,形状为球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高分子材料或高分子复合材料。
AMPS/AM/VP共聚物的合成
AMPS/AM/VP共聚物的合成
王中华;朱莲英
【期刊名称】《河南化工》
【年(卷),期】2000(000)002
【摘要】介绍了抗高温抗盐共聚物泥浆降滤失剂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N-乙烯基-2-吡咯烷酮(AMPS/AM/VP)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
结果表明,AMPS/AM/VP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热
稳定性和耐温抗盐能力。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王中华;朱莲英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54.4
【相关文献】
1.AM/AMPS/NVP共聚物的合成 [J], 王中华
2.驱油用AM-VP-AMPS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J], 刘伯林;刘明华;黄荣华
3.抗高温降失水剂AMPS/AM/NVP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J], 于永金;卢海川;靳建洲;刘硕琼;袁进平;韩琴
4.AM、AMPS、NVP、APEG四元共聚物降滤失剂的合成 [J], 吴雪平
5.AM/AMPS/NVP三元共聚物降滤失剂的合成及评价 [J], 马喜平;王成龙;李茜;王春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品种淀粉接枝共聚物的性能
不同品种淀粉接枝共聚物的性能
王怀硕;商平;宋诗莹;刘美荣
【期刊名称】《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022)002
【摘要】将马铃薯淀粉、竹芋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4种不同淀粉分别与丙烯酰胺、丙烯酸接枝共聚,并对各种淀粉所得的接枝共聚样品(以下称吸水性树脂)进行接枝率、吸水倍率、吸水速率以及失水速率的测定、对比及分析;并以木薯淀粉为基料,研究了淀粉不同添加量对接枝共聚物吸液性能的影响.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王怀硕;商平;宋诗莹;刘美荣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2.4
【相关文献】
1.淀粉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J], 吴景梅;张毅;陶冬平
2.KH570-AM-淀粉接枝共聚物降滤失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J], 王爱荣;石海信;童张法;王梓民;王伟建
3.马铃薯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吸水性能研究 [J], 黄文富; 黄泽强; 梁
宁; 白甲坡; 李艳伟; 蔡锦源
4.玉米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吸水性能研究 [J], 黄文富; 梁宁; 蔡锦源
5.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在NaCl溶液中对钢的缓蚀性能 [J], 杨娇; 张富; 李向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木薯淀粉接枝型高吸水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动力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木薯淀粉接枝型高吸水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动力学研究的开题报告标题:木薯淀粉接枝型高吸水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动力学研究1. 研究背景高吸水吸油性树脂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新材料,主要应用于油水分离、吸附剂、吸附分离等领域。
当前的高吸水吸油性树脂制备方法中,接枝型高吸水吸油性树脂已成为研究热点。
木薯淀粉是一种常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
因此,基于木薯淀粉的合成接枝型高吸水吸油性树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使用木薯淀粉为基材,通过接枝交联反应合成高吸水吸油性树脂,并通过动力学研究探究其吸附性能。
3. 研究内容(1)木薯淀粉接枝型高吸水吸油性树脂的合成:选取适宜的交联剂和接枝剂,通过接枝交联反应实现木薯淀粉的改性,合成高吸水吸油性树脂。
(2)吸水吸油性能测定:采用静态吸附法测定树脂对水和油的吸附性能,并比较其与现有吸水吸油树脂的性能。
(3)动力学研究: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树脂吸附速率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溶液浓度等,进一步分析树脂的吸附机理。
4. 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高吸水吸油性树脂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拓展吸附分离领域的应用。
此外,该树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也为其在环保、医药等领域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5.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接枝交联反应制备木薯淀粉接枝型高吸水吸油性树脂,通过静态吸附法测试其吸水吸油性能,并采用多种变量控制法探究不同因素对树脂吸附速率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验结果探究树脂的吸附机理。
6. 预期成果预计通过实验得到接枝型高吸水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测定结果,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同时,本研究成果可为制备新型高效吸附树脂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反相乳液法合成淀粉接枝AM、DM共聚物研究
反相乳液法合成淀粉接枝AM、DM共聚物研究曹亚峰;杨锦宗;刘兆丽;马希晨【期刊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03(043)006【摘要】以淀粉为基材,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与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单体配比、盐类添加剂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以过硫酸铵-尿素为引发体系,Span20与OP4以40∶60质量比配制复配物为乳化剂,其质量分数为7%,pH 8,淀粉与单体的质量比为1∶1.4,接枝率可达135.4%,产品特性粘数可达1 080 mL/g.加入甲酸钠产品特性粘数降低;加入乙酸钠和丙酸钠产品特性粘数增加,其中乙酸钠用量为0.3%时,产品特性粘数为1 230 mL/g.【总页数】4页(P743-746)【作者】曹亚峰;杨锦宗;刘兆丽;马希晨【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2;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辽宁,大连,116034;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2;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辽宁,大连,116034;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辽宁,大连,11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6.343【相关文献】1.淀粉与偶氮染料接枝共聚物反相乳液合成 [J], 王志国;薛华丽;梁卫东;杨爱梅;傅正生2.淀粉-偶氮苯衍生物接枝共聚物的反相乳液合成及表征 [J], 梁卫东;崔锦峰;陈泳;苟国俊;尹建军3.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芭蕉芋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物 [J], 顾千辉;黄赣辉;顾振宇4.反相微乳液法合成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酰亚胺乙酯三甲基氯化铵共聚物 [J], 曹亚峰;邱闯;李沅;刘兆丽5.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可溶性淀粉接枝共聚物 [J], 彭湘红;王树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 中 、 、 、 依 次 为原淀 粉 、 聚合物 、 M M 粗 纯 接枝共 聚合 物 、 单体 的质 量 。
13 吸水 率的测 定[ . 3
称 取 0 10 . 0 g样 品放 入 2 0 烧 杯 中 , 入 5 ml 加
采用 水 溶液 聚合 法合 成 了 AMP / s AM/ 木薯 淀粉
维普资讯
第 2 4卷第 3 期 2 0 年 9月 06
胶 体 与 聚 合 物
Chn s o r a fColi & p lme ie eJ u n lo l d o oy r
V o1 24 N o.3 .
Se 2 6 p. 00
A MP / S AM/ 薯 淀 粉 接 枝 共 聚 物 制 备 工 艺 的研 究 木
接 枝共 聚物 , 研究 了接枝共 聚工 艺条件 。 并
10 去离 子水 , 5 ml 待样 品充分 吸水后 , 自制 的细 用 网过 滤 , 胶在 细 网上静 置 5 n后 , 凝 mi 称量 , 按下 式 计 算吸 水率 a 。 a 一 ( / 吸水前凝 胶量 一树 脂量 )树 脂量 /
舛
3 3
0 蓦
聚。 当单体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 , 单体 的均聚可能
起 主导作 用 , 两 种聚 合 竞 争 的结 果 使 接枝 率 继 这
件 下 , 度过 高 , 剧 了 木薯 淀 粉 的降 解 , 而 使 温 加 从 表 观 的转 化率 、 枝率 、 接 接枝 效率 下降 。
Pc o ( a 一 M —M |M q
G %一 ( 一 e/ M ) ( 一Mo / M )
是 一种 多 功 能 的水溶 性 阴离 子 性单 体 , 易 自聚 极 或 与其 他烯类 单体 共聚 。含有 AMP S的水溶 性 高
分子材 料广泛 用 于化纤 、 塑料 、 印染 、 涂料 、 表面 活 性剂 、 处 理剂 、 子 交换 树 脂 、 水 离 电子 工 业 和油 田 化学 等领 域 。本 文研 究 了以硝 酸铈铵 为 引发 剂 ,
入5 g干 燥 木薯 淀 粉 , 加入 1 0 蒸 馏水 , 热 再 0 ml 加
糊 化 3 mi, 0 n 加入 一定量 的硝酸铈 胺 ( 于 l l1 溶 mo/
的 硝 酸 中 ) 1mi , 0 n后 加 入 一 定 量 的 AM 和 A MP 聚合 一定 时 间 , 大 量 异丙 醇 洗 涤 产 物 , S, 用
淀粉 接 枝 共 聚 物 既 有 多糖 化 合 物 的 分 子 间
比) 乙 醇一 水 混 合 液 回流 抽 提 2 h 干 燥 至 恒 的 4,
作用 力 与反 应性 , 又有合 成 高 分子 的力 学与 生 物 作用 稳定性 和线 性链展 开能力 , 在高 吸水 材料 、 高 分子 絮凝 剂 、 纸工业 助剂 、 田化学材 料 和可降 造 油
解材 料 等方 面具有优 异 的应 用性 能 。 2一 丙 烯 酞胺 基一 2一 甲基 丙磺 酸 ( AMP ) S
量 , 提 纯 产 物[ , 下 式 计 算 单 体 的 转 化 率 得 1按 ]
( 、 枝率 ( ) 接枝 效率 ( e c C)接 Pc 、 G) 引:
C7 一 一M 7Mm % M
1 实验 部 分
1 1 主 要 材 料 .
木 薯 淀粉 , 南 省琼 中县 淀粉 厂 ; 烯 酰胺 , 海 丙 化学纯 , 头市先 华化学 厂 ; 一丙烯 酰胺基 一2 汕 2 一 甲基丙 磺 酸 , 析 纯 , 分 山东 联 盟 化 工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 酸铈胺 , 硝 分析 纯 , 国医药 ( 团) 海 化 学 中 集 上 试剂 公 司 ; 硝酸 ( 析纯 ) 分 。
1 2 接 枝共 聚物 的制备 .
2 结 果 与讨 论
2 1 单体 用量对 接枝 共聚 反应 的影响 .
图 1为 在其 它条 件 不 变 时 , 体 与 淀粉 的质 单
量 比对 接 枝共 聚 反应 的影 响情 况 , 由图 1 看 出 可
随着 单体 浓 度增 加 , 体 的转 化率 , 枝率 上 升 , 单 接 并 且 单体 的转 化 率 趋 向于 恒定 值 , 接枝 效率 先 但
在 装 有磁 力搅 拌 器 、 冷凝 管 的三 口烧 瓶 中 加
上升后 下降 。 这是 因为单 体浓 度增 大 , 每个 自由基
平均 引发 接 枝 的单 体 数 目增 多 , 接枝 支链 的分子
量增 大 , 因而转化 率 、 接枝率 、 接枝 效率上 升 。 一 另 方面, AM 和 AMP S即易 接 枝 共 聚 , 较 容 易 均 也
分离 , 燥至恒量, 干 得粗 的接 枝 共 聚 物 。称 取 1 .
00 0 g粗产 品 , 在索 氏抽提 器 中 , 7 3 ( 放 用 0: 0 体积
收 稿 日期 : 0 6 5 4 2 0 —0 —2
维普资讯
第3 期
朱 文靖 等 : AMP / M / s A 木薯 淀 粉 接 枝 共 聚 物 制 备 工 艺 的 研 究
朱 文靖 符 新 李 光 王 江 赵 同建
( 南 热 带 农 业 大学 海 南 儋 州 5 1 3 ) 华 7 77
摘
要
研究 了 2 Biblioteka 烯 酰 胺 基 一 2 甲基 丙 磺 酸 ( M P )丙 烯 酰 胺 ( M ) 木 薯 淀 粉 接 枝 共 聚 物 的 接 一 一 A s、 A 与
枝共 聚工 艺 条 件 。结 果 表 明 单 体 用量 、 发 剂 用 量 、反 应 温 度 和 反应 时 间对 单 体 转 化 率 、 枝 率 、 枝 效 率 有 引 接 接
较大影响 , 备的 A P / 制 M s AM / 薯 淀 粉 接 枝 共 聚 物 具 有 较 好 的 吸 水 性 能 。 木 关键词 木薯 淀粉 ; 烯 酰 胺 ;一丙 烯 酰 胺基 一 2 甲基 丙磺 酸 ; 枝 共 聚 丙 2 一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