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苏教版语文四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雾淞 1.

合集下载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雾凇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雾凇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雾凇【教学目标】1.了解雾凇的形成原理,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并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美;2.理解“雾凇”一词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3.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雾凇的美丽景象;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热情,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1.了解雾凇的形成原理;2.理解和掌握“雾凇”一词及相关语言表达;3.描述雾凇的美丽景象。

【教学准备】1.教案、教具、PPT及相关图片;2.学生用书《语文(四年级上)》。

【教学过程】Step 1 温故知新(15分钟)1.教师由学生有无见过雾凇的景象而引入教学,并画出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

2.带领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看到的雾凇,进一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Step 2 导入新课(20分钟)1.整合学生的理解,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雾凇的形成原理;2.介绍一些与雾凇相关的小知识,如:雾凇只有在极寒的天气和湿度较大的地区才会形成,等等。

Step 3 培养学生对雾凇的感知(35分钟)1.请学生开启园林、外语教材等板块,通过阅读相关文章、图片等,让学生对雾凇有更深入的认识;2.让学生分组分角色完成相关小练习,例如掌握有关词语的用法,编故事或描述雾凇的美丽景象等;3.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让学生了解雾凇的美丽景象。

Step 4 课堂小结(10分钟)1.请学生交流分享上述小练习的收获;2.教师带领学生理清课堂知识重点,提醒学生对本课程内容有充分的理解与汲取。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自然资源为教学对象,通过自然景物学习来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世间事物,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带给人们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与素质。

四上语文《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四上语文《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四上语文《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雾凇》一课时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简洁恰当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的特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雾凇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送给同学们一组词语(PPT出示)白雪茫茫银装素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清玉洁粉妆玉砌洁白无瑕晶莹剔透一、谈话导入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在吉林这座城市,冬天的乐趣更是无处不在,除了像你们刚刚讲到的打雪仗、堆雪人之外,那儿一到冬天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板书课题: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注意,“雾”上形下声,“凇”字是两点水加一个松树的松。

凇:在地表或地面物体上,云雾或雨滴等凝结成的冰晶。

所以是两点水。

) 过渡:想不想去看看这有名的雾凇?那就先要接受老师的挑战,挑战成功老师才会让你们一饱眼福。

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二、检查预习智勇大冲关1、第一关PPT出示:雾堤俗凝摄氏幕淹零模提醒:模是多音字2、第二关PPT出示: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银松雪柳千姿百态琼枝玉树3、第三关(1)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A、当年正音“当”B、要想读好长句子就必须要学会停顿,自由读一读你觉得这个句子应该在哪停顿?谁来试试?(2)同学们,采用刚刚老师交给你们停顿法读读这句话:(PPT出示)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三、精读感悟(一)播放雾凇图片,学生欣赏过渡:刚刚我们通过图片欣赏了雾凇,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在文字中领略雾凇的美。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雾凇》语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雾凇》语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雾凇》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雾凇的形成和特点。

2.理解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雾凇的方法,加深对文学修辞手法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其对自然的敏感性。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雾凇的特点和作者对其的描写手法。

2.掌握夸张手法在文章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加深对文学修辞手法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准备1.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具和课件,熟悉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2.学生:准备好《语文》教科书和笔记工具。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简单介绍雾凇这个自然景观,并引入本文主题。

(二)讲授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具体介绍雾凇的形成和特点。

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加深对雾凇的理解。

(三)阅读理解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文章,分析文中语言、情感、结构、修辞等方面的特点。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句子,并注重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在遇到生词时,教师及时进行解释。

(四)讨论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讨论,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可以引导学生就雾凇的特点和作者的描写手法进行讨论,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总结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同时,对学生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加深了学生对文学修辞手法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的时候有遇到生词,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注重生词学习,使学生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另外,我还会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学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三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三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三篇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三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一个万物萧条的季节,大地冰封,树木凋零,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这时候,我们都向往南方春天般的温暖,然而,很多人都在这严寒的冬季,赶往我国北方松花江畔的江城——吉林,这时的吉林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20-30摄氏度,是什么吸引着八方来客?生: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有一种奇观——雾凇。

2、雾凇很美,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吧!(播放录像)它,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晶莹闪烁。

它,像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浓郁。

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

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把江城点缀得繁花似锦。

三九严寒,北国大地万木萧条,当走进祖国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二、探究成因1、吉林雾凇的景观很美,它们争奇斗艳,独具魅力的风姿,是神州大地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看到这美丽的雾凇,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生:雾凇是怎么形成的?生:雾凇有什么特点?生:雾凇是什么样子的?生:为什么说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生:我们这个地方是不是具备形成雾凇的条件?师:看来大家有很多问题,很多同学想知道这么美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可能还想知道在我们这个地方能不能形成雾凇,是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雾凇形成需要的条件?(课件显示问题)2、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雾淞是怎样形成的?课件显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雾凇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雾凇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雾凇一、教学背景本教案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在苏教国标版上册教材中的“风景独好——雾凇”一课。

本课是一篇描写雾凇的文章,旨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水平。

二、教学目标1.理解雾凇的相关知识和历史背景;2.能正确朗读和理解全文,建立正确的语感、感动和审美;3.通过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雾凇的相关知识和历史背景;2.能正确朗读和理解全文,建立正确的语感、感动和审美。

难点1.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想象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内容1.知识讲解–介绍雾凇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分布范围;–讲解雾凇在文化中的作用和历史价值;–补充相关的地理和生态知识。

2.文学欣赏–阅读《风景独好——雾凇》一文;–分析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艺术效果;–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培养。

3.创意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文学欣赏,进行作文创作;–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1.导入(5分钟)–走进课堂,欢迎学生,并简单介绍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雾凇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2.知识讲解(30分钟)–介绍雾凇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分布范围;–讲解雾凇在文化中的作用和历史价值;–补充相关的地理和生态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3.文学欣赏(40分钟)–阅读《风景独好——雾凇》一文;–分析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艺术效果;–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培养。

4.创意写作(4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文学欣赏,进行作文创作;–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的巩固认识;–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活动与方法1.讲授法:讲解雾凇的相关知识,并协助学生构建相关的概念模型;2.演示法:借助图片等媒体资源,形象地演示和展示雾凇的美丽和神秘;3.互动法:组织小组讨论、问答、课堂演讲等互动形式;4.创新法: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意,进行写作创作等灵活教学方式。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有配套课件)23雾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了解吉林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3、让学生感悟雾凇的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

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冬天已经悄悄降临在我们身边。

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XXX四九冰上走。

特别是我国的北方到了三九严寒,那可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有一座城市每到冬季,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天数多达六七十天,但令人叫绝的是,穿城而过的江水因带有丰富的热能而奔流不息,临寒不冻,江面不结冰。

这个城市就是吉林,正因为如此,人们称吉林是“北国江城”。

在这:北国江城“中还有更奇妙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播放雾凇图片)2.你们知道这些晶莹夺目的是什么吗?(1)生:雾凇(2)出示课题:指名读(3)生字:雾开火车读,(形声字,上形下声)齐读。

二、第一小节1.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美丽的雾凇,请同砚们打开书,轻声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怎样向我们引见雾凇的?3.你们知道吉林雾凇是在的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才出现呢,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1)在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的时候呈现;(2)呈现在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

生字:畔意义:边,旁边在这里用“江边”能够吗?(不成以,畔比边的范围大)堤:指用土砌成的防水、挡水的建筑,所以是“土”字部(3)看图,瞧!多美的雾凇啊,满树盛开着,一团团,一簇簇,晶莹剔透的银色花朵,难怪课文中说“引读: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XXX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学字:缀在这里,除了用“缀”,你还能想到哪些字?(挂,开,铺,盖)(4)老师请一位同砚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砚思考,你从哪些词中感触感染到雾凇的美了?指名回答(皎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听)(5)指导把这几个词读一读,边想刚才的画面。

四年级语文《雾凇》教案

四年级语文《雾凇》教案

四年级语文《雾凇》教案四年级语文《雾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

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

教学难点: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趣质疑。

1、同学们,大家知道桂林山水吗?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与“桂林山水”齐名的我国著名的四大自然景观,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它们是:长江三峡、云南石林、还有就是吉林雾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吉林雾凇的文章。

(板书并齐读课题:雾凇,要求学生随老师一起写)2、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要问的?你想知道什么?二、自主阅读,初读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1、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江畔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雾凇十里长堤俗称凝结摄氏夜幕降临零下淹没模糊注意:“堤”,应该读dī,不要读成tí;“模”课文中应读mó,不读mú;“畔”应读pàn,不要读成bàn。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指导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二)带着刚刚的问题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1、自由读课文。

2、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描述了吉林雾凇奇观。

第二部分:说明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部分:人们观赏赞叹雾凇美景。

四、学习奇观,感受美景。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学设计精品版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学设计精品版

2020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学设计精品版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23.雾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结合语境理解“闻名全国”、“琼枝玉树”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探究性阅读,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并能简要概述雾凇成因。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及运用整理信息的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

3、在读中受到美的陶冶,油然而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在读中体悟作者表达的准确性和描述的生动优美形象,并在自己的习作中自觉迁移运用。

5、课外延伸阅读巴金《海上日出》、老舍《济南的冬天》、朱自清《春》等名家写景的文章,初步体会写作的不同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读中,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难点:在读中体悟作者表达的准确性和描述的生动优美形象,并在自己的习作中自觉迁移运用。

(学语文的根本目的是要用语文。

“语文实践”的实质就是要把语文教学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初读感知环节,结合预习单,采用自由读、指读、竞赛读、生字分析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自学掌握情况。

(要注意调动学生自我展示的积极性,尤其要多关注那些需要多鼓励的同学的闪光点。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有感情朗读、合作探究、汇报发言等多种方式推进学生对文章内容、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给予点拨、引导和充分肯定。

3、通过读,理解课文,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更要实现学生的知识迁移,在自己的习作中准确遣词造句,自觉运用好的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中肯、积极的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1、教学课件2、结合预习单了解学生的自读情况,对教学做出及时修正。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美丽的雾凇景观)在壮美的雾凇背景下,师生齐声吟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doc《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doc《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能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其中一个说话。

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感悟,以悟促读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激趣导入1、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但是在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却有一种自然景观,以其“严冬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它是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它,像盎然的银花,晶莹闪烁;它,是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悠长;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它,如气势磅礴的落雪,装扮大地,点缀神州。

江泽民主席还曾亲自为其题词呢!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这节课老师就要带领大家去松花江畔走走,去欣赏一下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

2、板书课题:雾凇。

学生齐读,教师提醒“凇”的读音和写法。

简介凇,凇:在地表或地面物体上,云雾或雨滴遇冷凝结成的冰晶。

3、围绕课题质疑。

如:什么是雾凇?它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形成的?……4、引入新课:让我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自读课文,理清思路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中讲了哪些内容?2、指名交流:雾凇的样子,雾凇的形成,人们对雾凇的赞美。

三、出示词语四、出示长句子五、精读第一段第三段(一)欣赏雾凇(学习第一自然段)1、色泽美。

①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雾凇有什么特点,找出关键词来读一读。

②交流:洁自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2、姿态美。

师:除了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它的姿态呢!赶快找一找(千姿百态)。

(1)出示不同姿态的雾凇图片学生欣赏,并为它取名,如雪浪排空,银菊怒放,玉树临风,少女起舞,银发飘飞……(2)学生练习说话,以“雾凇千姿百态”为开头。

小学语文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23《雾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23《雾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23《雾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活动3【讲授】探究雾凇形成的原因1、请你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

2、老师讲解:雾凇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有水,二是有冷空气,三是有雾气。

当三者相遇时,水汽就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霜花,形成雾凇。

这就是雾凇形成的奇特之美。

四、由情入景,探究雾凇的奇妙之美1、请你自由朗读课文第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雾凇的神奇呢。

预设:A、奇妙的景象:B、晶莹剔透:C、宛如仙境:D、五彩缤纷:总结:雾凇的景象不仅壮美奇特,还有着晶莹剔透、宛如仙境、五彩缤纷等神奇之美。

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的第三小节,深刻感受雾凇的神奇之美吧!活动4【练】选用词语描写雾景或雪景五、小组合作,选用词语描写雾景或雪景1、请同学们分组,选出一组词语,描写一处雾景或雪景,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老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发挥想象,描绘出美丽的雾景或雪景。

3、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上台表述自己小组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取,并互相欣赏评价。

4.2第二学时4.2.1教学活动活动1【复】复上节课所学内容一、复上节课所学内容1、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研究的内容,简述雾凇的形成原因和雾凇的奇妙景象。

2、老师提问:你们是否了解过其他地方也有类似雾凇的景象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3、老师介绍:除了吉林雾凇,中国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自然景观,如贵州的“冰瀑仙境”、四川的“雾凇仙境”等,它们同样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活动2【导入】了解其他地方的雾凇景象二、了解其他地方的雾凇景象1、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了解其他地方的雾凇景象。

2、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雾凇景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3、老师提问:你们观察到了哪些与吉林雾凇不同的地方呢?活动3【探究】探究雾凇的文化内涵三、探究雾凇的文化内涵1、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研究的内容,思考雾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雾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雾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雾凇美景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表达来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描绘雾凇美景。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来描绘雾凇的美。

三、教学准备1.课文《雾凇》2.生字词卡片3.课件或黑板4.学生作业本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雾凇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雾凇》中的主人公。

”2.学生回答后,老师简要介绍雾凇的定义和特点。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雾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和原因。

三、课堂讲解1.老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老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学生跟读生字词,确保正确发音。

四、课堂讨论1.老师提问:“课文中的雾凇美在哪里?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3.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雾凇的美。

五、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场景,合作描绘雾凇的美。

2.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3.老师点评各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七、作业布置1.学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场景,用语言描述雾凇的美,写在作业本上。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雾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够用语言描绘雾凇的美。

但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对于生字词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文《雾凇》在寒冷的冬夜,雾凇悄悄地来到了小城。

它把一切都装点得如诗如画。

雾凇的美,美在它那如梦如幻的景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雾凇》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雾凇》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雾凇》公开课教案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雾凇》,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板书:奇观)谁能告诉我“奇观”是什么意思?(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2、联系上下文,这里的奇观是哪种解释呢?(第一种)那么,课文中哪里能够看出他的雄伟、美丽、不同寻常呢?(第一自然段)请你来读第一自然段。

二、感受“奇观”1、提问:哪里能看出呢?十里长堤、缀满:这些词语说明了雾凇的雄伟壮观。

(绵延十里,一路上都是雾凇,多么壮观!请你读一读。

)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这些词说明了雾凇的美丽。

(多美的雾凇啊!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银色的长廊。

请你读一读。

)闻名全国:这个词说明了雾凇是罕见的,特殊的,不同寻常的。

(因为这是我国其他地方很难见到的吉林雾凇奇观,所以才会――齐读:闻名全国。

)2、观赏雾凇图片,进一步感悟雾凇的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导语:这么美的雾凇,想欣赏一番吗?(课件出示图片)3、朗读感悟。

把雾凇的美读出来。

导语:你能把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一奇观展现在大家眼前吗?指名读,齐读。

三、了解形成原因及过程1、过渡: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多美啊,多奇啊!看到这么美的雾凇,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这儿怎么没有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无声的默读有利于思考。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并且圈画。

3、提问: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吗?(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4、围绕这句话,学生质疑。

(预设:严寒季节到底有多寒冷?什么是饱和的水汽?雾气是从哪里来的?凝结是什么意思?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5、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6、教师提炼问题后提问并相机指导朗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 雾淞 1教案 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 雾淞 1教案 苏教版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指名评议第一段,勾划你认为优美的句子。
看图
齐读
自主质疑
自读文
自读,个别读
再次读文
个别读,勾划
2.汇报,写体会。
3.指导朗读。
4.品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雾淞的形成原及过程。
(2)小组交流。
(3)组织汇报。
5.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抓住情不自禁体会雾淞的美。
6.合作探究。
雾淞俗称“树桂”,是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中国和世界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美丽的身影,那么,为什么吉林雾淞能“闻名全国”呢?
7.汇报。
巩固练习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1.完成练习册。
2.听写词语。
板书设计
气温很低
雾淞树桂水汽过饱和
水温较高
千姿百态金枝玉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小组合作
汇报
有感情的朗读
解。
教学媒体
小黑板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学 生 活 动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1.结合课文插图揭标课题
雾淞
2.质疑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读懂的记下。
2.检查自读
(1)生字、词。
(2)交流读懂的内容。
3.再次读文,把课文读流利。
小组合作
汇报
课 题
22 雾淞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雾凇-(1)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雾凇-(1)

雾凇教学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热爱作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雾凇景观之美,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每段的大意,初步感受吉林雾凇的美。

(过程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3、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热爱作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节课傅老师继续带大家走进东北的吉林,去欣赏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那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这道风景就是——雾凇(齐读)。

美美地读好这道风景,它就是——雾凇(再齐读课题)2、雾凇,俗称树挂,也就是挂在树上的霜花。

3、复习词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吉林雾凇是罕见、神奇、美丽的景观,文中用了一个词儿,称它是一个——“奇观”,(板书:奇观)二、整体读文1、文章的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吉林雾凇是个奇观?打开课本,认真地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3、交流读,评价:看来文章许多字里行间都能让我们感觉到吉林雾凇的神奇美丽。

三、感受雾凇色泽、姿态美1、那我们先来看直接描写雾凇奇景的1、3两小节,细细地去品位一下,雾凇到底美在哪里?待会儿你可以结合具体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自由朗读1、3小节(屏显两节文字)3、交流,品读指导朗读,结合学生情况师点拨板书:色泽美、姿态美(1)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A、洁白晶莹:白得发亮,没有一丝杂质,晶莹剔透。

指导读词,放进句子中再读,齐读。

颜色多美啊!(板书:色美)B、银光闪烁:在阳光下闪着光芒,像许多小星星在顽皮地眨眼睛,像走进了童话世界。

指导读词或句,闪着亮晶晶的光泽(板书:泽)C、缀满、十里长堤:不是一枝,而是满枝满树,不是一树,而是千树万树,不是一里两里,而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十里啊!十里长堤,十里雾凇!何等壮观啊!读句,指名,评价:你不仅读出了雾凇的壮观,还读出了惊讶和赞美的感觉呢!谁再来?看得出来,你自己都陶醉在这美妙的图景中了。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雾凇-(1)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雾凇-(1)

23 雾凇【学情分析】雾凇这美丽的奇观,对于我们来说很陌生,如何将学生带到松花江畔千姿百态的雾凇情境中,给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5个字只识不写。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

3.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有关春联的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吉林雾凇的美丽。

一、自主导学1、熟课文,自学生字词,学做记号。

2、成《习字册》3、一比,组词堤()雾()俗()凝()摄()氏()幕()掩()提()零()裕()疑()蹑()纸()墓()淹() mú( )模 mó( )4、阅读《语补》四5、搜集欣赏“雾凇”图片二、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1、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吗?谁能来背一下。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古人从冬至起每九天算做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

其中最冷的时候正是三“九”,所以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

3、但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投影)4、老师板书课题,指导“凇”字字形,偏旁是两点水。

二、观看雾凇景观的投影片。

1、同学们想亲眼看看这一奇观吗?(投影图片边做讲解)2、你看了有什么感受?3、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1、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思考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交流。

(相机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3、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读读课文呢?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谁来给大家说说?a、自读课文b、读顺句子,注意长句中间的停顿,难读的多读几遍。

《雾凇》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雾凇》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雾凇》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学会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关注课文中长句的停顿,学会根据句意合理停顿,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受雾凇的美丽。

学习重难点:识字写字,通过自身努力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雾凇的美丽。

学习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出示“雾”的大篆),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告诉大家,这是古代的雾字。

(出示演变过程),后来经过逐步的演变、简化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字。

(雾)指导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雨字头表示云气或微小的水滴,下面的“务”在古代是这样写的(指小篆体),表示两军交战,许多士兵聚集在一起。

雾就是由空气中许多小水滴聚在一起形成的。

理解了字的意思,一定能牢牢记住这个字了吧。

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字。

(板书:雾)(雨字头在上方,又宽又扁遮下方,务字撇捺要伸长,小小力字下边藏。

)下面请同学们也像老师一样,一笔一画写下这个字,先描红,再临写。

同学们,看到这个雾字,你会想到哪些词语?看老师也组了一个词语,读一读。

(老师,什么是雾凇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请欣赏。

解说: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亩萧条的时候,走进我国东北的.吉林市,你会看到一道神奇而又美丽的风景。

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披银戴玉,它们如朵朵白花,似排排雪浪,蔚为壮观。

这就是我国四大闻名自然景观之一——雾凇。

想更多地了解雾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课,齐读课题,和老师一起板书。

二、读课文,初步感受美。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对照生字表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分段检查朗读情况。

理解词语:奇观指导读好长句子。

读完课文,雾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一位诗人在欣赏了吉林雾凇奇观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片童话般的银色世界让人摒弃最烦心的杂念,满脑子只是“美”这个最简单纯朴的字眼。

课文中,哪些句子最能够体现雾凇的美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把重点词语圈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
教学媒体
小黑板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1.结合课文插图揭标课题
雾淞
2.质疑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读懂的记下。
2.检查自读
(1)生字、词。
(2)交流读懂的内容。
3.再次读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指名评议第一段,勾划你认为优美的句子。
看图
齐读
自主质疑
自读文
自读,个别读
再次读文
个别读,勾划2.Leabharlann 报,写体会。3.指导朗读。
4.品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雾淞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2)小组交流。
(3)组织汇报。
5.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抓住情不自禁体会雾淞的美。
6.合作探究。
雾淞俗称“树桂”,是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中国和世界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美丽的身影,那么,为什么吉林雾淞能“闻名全国”呢?
课题
22雾淞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雾淞的奇特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使学生自主、顺利地茆以对雾淞的了
7.汇报。
巩固练习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1.完成练习册。
2.听写词语。
板书设计
气温很低
雾淞树桂水汽过饱和
水温较高
千姿百态金枝玉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小组合作
汇报
有感情的朗读
小组合作
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