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选修4焓变反应热

合集下载

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一、焓变1.焓变和反应热(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0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内能差,ΔH=H(生成物)-H(反应物)。

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02ΔH,单位是□03kJ·mol-或kJ/mol。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ΔH□08生成物的总能量-□09反应物的总能量。

(2)从化学键变化角度理解ΔH□12反应物的总键能-□13生成物的总键能。

(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14中和反应、金属与□15酸的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

②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16水解反应、Ba(OH)2·8H2O和NH4Cl 反应、C与H2O(g)反应、C与CO2反应。

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01物质的量和□02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03能量变化。

例如:H2(g)+12O2(g)===H2O(l)ΔH=-285.8 kJ·mol-1,表示在25 ℃和1.01×105 Pa下,1 mol氢气和0.5 mol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三、燃烧热与中和热能源1.燃烧热2.中和热(1)中和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中和热的测定①装置②计算公式ΔH=-4.18m溶液(t2-t1)n水kJ·mol-1t1——起始温度,t2——终止温度。

(3)注意事项①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09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10使碱稍过量。

3.能源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焓变反应热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焓变反应热
归纳: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返回
板书设计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焓变 反应热
1、焓变 反应热
(1)符号:ΔH;
(2)单位:kJ/mol;
2、焓变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ΔH<0为放热反应;ΔH>0为吸热反应。
3.化学键与反应热 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
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
的反应热ΔH为
()
A.-1780 kJ/mol
B.-1220 mol
C.-450 kJ/mol
D.+430 kJ/mol
返回
[解析]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旧 键的断裂吸收热量,新键的生成放出热量,两个热量变化 的总体效应即为反应的热效应。S(s)+3F2(g)===SF6(g)的 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为280 kJ+160 kJ×3= 760 kJ,新键生成放出的热量为330 kJ×6=1980 kJ,反应 放出1220 kJ的热量,ΔH=-1220 kJ/mol。 [答案] B
[自学教材·填要点] 1.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的过程,旧键断裂 需要 吸收 能量,新键生成需要 释放 能量。两者吸收和 释放能量的差异表现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返回
2.焓变与键能的关系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若E1>E2,则化学反应 吸收 能量,ΔH >0; 若E1<E2,则化学反应 放出 能量,ΔH <0。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选修4知识点汇总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 (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H 为“-”或△H<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为“+”或△H>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 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例:CH4 (g) + 2O2 (g) = CO2 (g) + 2H2O (l) ΔH=-890.3 kJ/mol三、燃烧热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25℃,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C→CO2,S→SO2,H→H2O,只能在氧气中燃烧。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常考选择: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焓变 反应热PPT25张

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焓变 反应热PPT25张

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A―→B+C 是放热反应

C.A 具有的能量高于 B 和 C 具有的能量


总和
目 开
D.A―→B+C 是吸热反应,则 B+C―→A 必然是放热

反应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由图可知,B+C
的能量高于 A 的能量,则反应 B+C―→A 一定是放热反
应;反之,A―→B+C 则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目 开
意义 中的物质变化 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

量变化
遵循规律 原子守恒
原子守恒和能量守恒
学习·探究区
第1课时
[活学活用] 3.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表示的

意义是在 25 ℃、101 kPa 下,
气态 H2 与
课 时
气态 O2 反应生成

质 生成;二是发生了能量变化,即 吸收 能量或 放出
课 时
能量。




断裂
形成
吸收
放出
知识·回顾区
第1课时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多种形式,但通常主要表现为 热量 的变化。因此化学反应分为两类: 放热 反应和吸 热 反应。下列图中,图 1 表示 放热 反应,图 2 表示 吸热 反应。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解析 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所有反应物
开 关
的总能量之和与所有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和的相对大小,前
者大的为放热反应,后者大的为吸热反应。所以,放热反
应中每种反应物的能量不一定比每种生成物的能量都高。

《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整理(超全)

《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整理(超全)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清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 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焓变知识点总结

《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焓变知识点总结

【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焓变 反应热 》 课件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焓变 反应热 》 课件 (共22页)

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D )。 A.H2O(g) H2O(l)放出44 kJ热量 B.ΔH>0的化学反应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需要加热的反应是否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是否 一定是放热反应?
对于放热反应,有的需加热或点燃才能进行,如反应:C+O2 CO2,而有的则不需外 加条件,如白磷自燃;而对于吸热反应,有的常温下即可进行,如反 应:Ba(OH)2·8H2O+2NH4Cl BaCl2+2NH3↑+10H2O,有的高温下才能进行,如反 应:CO2+C 2CO。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条件无关。
CaO+CO2↑ D.CH3CH2OH(酒精)+3O2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分解反应大多数是吸热反应 B.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燃料有足够的空气就能充分燃烧 D.放热反应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 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等被释放出来的过程
3 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 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 ③由 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的能量。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B )。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 D.1 mol H2和1 mol Cl2的总能量比2 mol HCl的总能量低183 kJ

高中化学选修4_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_焓变_反应热课件_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选修4_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_焓变_反应热课件_新人教版选修4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当ΔH为“ - ”或ΔH 系能量 降低 . < 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
(2)当ΔH为“ + ”或ΔH
系能量 升高 .
> 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当ΔH为“ 系能量 (2)当ΔH为“ ”或ΔH . ”或ΔH 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 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
ΔH<0
ΔH>0
ΔH =生成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 =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生 返回 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H H
H
H
436 kJ/mol Cl Cl 243kJ/mol
+
Cl
+
Cl
H Cl
H Cl
431 kJ/mol
你能否计算出H2+Cl2=2HCl是吸热还是 放热反应?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
系能量

4. ΔH的计算方法:
∆H=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H=
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放的总能量
返回
1.宏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
能 量 反应物总能量高
释 放 能 量
△H <0
生成物总能量低
反应进程
返回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含义 体系 能量 角度
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
本 质 原 化学 因 键角 度 表示方法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一 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 部分能量会转变成热能等 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变 成生成物。 形式释放出来。 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 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 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 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 的总能量 的总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243 kJ 的能量;③由 H 原子和 Cl 原子形成 1 mol HCl 分子时释放 431 kJ 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ΔH=+183 kJ/mol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ΔH=-183 kJ/mol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1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ΔH=-183 kJ/mol D.1 mol H2 和 1 mol Cl2 的总能量比 2 mol HCl 的总能量低 183 kJ 答案 B 解析 因为 ΔH=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之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生
成释放的能量之和。根据反应方程式:H2+Cl2===2HCl,可知,该反应的 ΔH=(436 +243-431×2)kJ/mol=-183 kJ/mol,故 B 项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 的总能量高,D 项错误。
所以 D 项错误。
5.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 H2SO4 稀释 ④KClO3 分 解制 O2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⑥CaCO3 高温分解 ⑦CO2+C=高==温== 2CO ⑧Ba(OH)2·8H2O 与固体 NH4Cl 混合 ⑨C+H2O(g)=高==温==CO+H2 ⑩Al 与 HCl 反应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作业与测评·化学(选修 4·R)教师用书
DI YI ZHANG |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基础快练] P1 第 1 课时 焓变 反应热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_
1.“焓”是指( ) A.物质所具有的能量 B.反应热的变化 C.化学键所具有的能量 D.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 答案 A 解析 “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2.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答案 A 解析 A 项中的图像表示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故为吸热反应;B 项中的图像表示反应物比生成物的能量高,故为放热反应;浓硫酸溶解于水放热, 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锌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3.已知化学反应 A2(g)+B2(g)===2AB(g) ΔH=Q kJ·mol-1,其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则 Q 的值正确的是( )
A.a-b B.a C.-b D.b-a 答案 A 解析 Δ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总和-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总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焓变单位中 kJ·mol-1,是指 1 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 ΔH>0,反应吸热时 ΔH<0 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 ΔH 为“-” D.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 为“+”
A.①②④⑥⑦⑧⑨
B.②④⑥⑦⑧⑨
C.①④⑥⑧
D.①②④⑧⑨
答案 B
解析 ①③属于物理变化。⑤中 CaO 与水反应生成 Ca(OH)2,产生大量热, 属于放热反应。⑩金属与酸的反应一般为放热反应。
6.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答案 B 解析 氢气与氯气分子中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氯化氢分子中新化 学键形成要释放能量,该反应放热,因此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键放出 的能量,B 项正确。 7.已知:①1 mol H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436 kJ 的能量;②1 mol Cl2
答案 C 解析 焓变单位中的 kJ·mol-1,是指每摩尔具体的反应,不是指参加反应的反
应物为 1 mol,A 项错误;在反应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减少,反应就放热,反之
就吸热,C 项正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断键时
吸收能量,成键时放出的能量,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总键能时,反应放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