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相关知识1

合集下载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40个必记高频考点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40个必记高频考点

精心整理※考点1※考点1: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365种。

(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官修本草)《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

(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珍视明滴眼液)《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

(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

)※考点2※考点2:五味辛: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甘:能补、能缓、能和,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涩):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考点3※考点3:七情单行:单独,不需辅助增效相须:相互需要相使:使得更厉害减毒相杀:杀毒软件。

(生姜杀半夏)相畏:杀人会怕。

(半夏怕生姜)减效相恶:相互厌恶,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增毒相反:反目成仇,仇恨增深精心整理※考点4※考点4:道地药材(****)云南:三七、木香贵州:天麻安徽:木瓜东北:人参福建:泽泻(福泽天下)河南:四大怀药——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河南牛山,菊花遍地黄)河南---- 怀庆牛山一一牛膝、山药菊花遍地黄一一菊花、地黄浙江: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白菊、杭麦冬、郁金。

浙江玄参,被胡输得一穷三白,抓山猪卖金。

被胡输得一穷三白—一被:浙贝母——胡:延胡索——三白:白术、白芍、杭白菊抓山猪卖金一一山猪:山茱萸——卖金:麦冬,郁金※考点5※考点5:采收时间采收原则:有效物质最多、产量最多的时候采收。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1讲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1讲

学习⽬标 学习⽅法 中药学部分主要包括中药基本理论和常⽤中药的性能、功效、主治病证及其他应⽤知识和技能等,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为数众多,内容复杂,涉及⾯⼴。

不容易抓住重点,普遍反映是:药味众多,容易混淆,不易记住。

如何学习《中药学》谈⼏点看法: ⼀、抓住重点,掌握功效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功效、应⽤是本学科的重点,掌握功效⼜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

功效与药性主治证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时⼀⽅⾯要运⽤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分析功效,理解其含义,同时要以功效联系主治证,使功效落到实处。

例:黄连泻⽕功效与苦寒性味密切相关,苦泄降,寒清热,能清泄⽕邪,由于它归⼼经、胃经、肝经故以清⼼⽕、胃⽕,肝⽕见长,适⽤于⼼⽕亢盛的热病神昏,⼼烦失眠,⼝⾆⽣疮,胃⽕所致的脘痞呕吐及肝⽕⽬⾚等。

这样以泻⽕功效为中⼼将性味,归经和主治证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黄连泻⽕功效的理解,⼜突出了重点。

学习到后期可将前后章节相关的功效进⾏联系⽐较,可加深功效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如⾏⽓与补⽓,化湿与利湿,祛风与息风等等。

以⾏⽓与补⽓治脾胃病为例,⾏⽓药⼤多⾟温,能通畅⽓机。

脾胃⽓滞证为适宜;补⽓药⼤多⽢温,善补脾胃之⽓;脾胃⽓虚者为宜。

此外,亦可将相对的功效进⾏⽐较。

如升阳与潜阳,泻⽕与补⽕,宣肺与敛肺等等。

⼆、把握共性,注重特性 中药学是按药物的功⽤分类的,同⼀章节的药物既具有共同的功效主治范围,⼜分别具有各⾃的特点。

学习时只要掌握本章节总的功能、主治则本章节所含药物的主要功效主治证就把握住了,然后再分别记忆每味药各⾃所具有的其他⽅⾯的作⽤。

这样既容易记忆,⼜不易混淆。

对性味归经、⽤量⽤法、配伍等内容也同样要区别对待。

如理⽓药⼤多⾟温芳⾹,这是普遍性,⽽苦楝⼦却苦寒,属特殊性要特别注意。

再如矿物药由于质地重,⼀般可⽤30克左右,⽽朱砂虽是矿物药,但是毒只可⽤o.3-1.5克。

槟榔的⼀般⽤量在5-10克左右,但治绦⾍病需⽤量60-90克,量⼩难以取效,再以⽤法为例,⼤多数药物可以⼊煎剂,但逐⽔药⽢遂有效成份不溶于⽔,驱⾍药雷丸受热后有效成份破坏,均不宜⼊汤剂。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一、最佳选择题1.依据中药药性理论,清热燥湿药的性味多为A.苦温B.苦凉C.苦寒D.苦平E.苦微温【答案】C【解析】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或清热燥湿,如黄岑、黄连等。

2.祛湿方剂的组成原则,关于佐药的说法,错误的是A.直接治疗兼病的药B.减缓君臣药毒性的药C.减缓君臣药烈性的药D.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E.君臣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互作用的药【答案】A【解析】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清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强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3.以6年生秋季为适宜采收期的栽培药材是A.天花粉B.山药C.桔梗D.人参E.太子参【答案】D【解析】栽培人参应以6年生者秋季为适宜采收期。

4.确定化合物分子量最常采用的方法是A.NMRB.IRC.UVD.MSE.DEPT【答案】D【解析】质谱(MS)可用于确定分子量及求求算分子式和提供其他结构信息5.《中国药典》中,以士的宁为质量控制成分之一的中药是A.苦参B.麻黄C.马钱子D.连翘E.地骨皮【答案】C【解析】《中国药典》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为指标成分对马钱子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6.天仙子含有的主要生物碱是A.东茛菪碱B.汉防己甲素C.乌头碱D.巴马汀E.药跟碱【答案】A【解析】天仙子主要的生物碱有茛菪碱和东茛菪碱等。

《中国药典》以东茛菪碱和茛菪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7..《中国药典》中,以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为质量控制成分中药是A.雷公藤B.肉桂C.细辛D.何首乌E.秦皮【答案】D《中国药典》以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8.具有光化学毒性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是A.多糖B.无机酸C.鞣质D.呋喃香豆素E.五环三萜【答案】D9.因保存或炮制不当,有效成分水解氧化变为绿色的药材是A.黄岑B.黄连C.姜黄D.黄柏E.黄芪【答案】A10.《中国药典》中,以挥发油作为质量检验标准的中药是A.龙阳B.穿心莲C.黄芪D.薄荷E.黄柏【答案】D11.含有强心苷的中药是A.知母B.香加皮C.白术D.淫羊藿E.合欢皮【答案】B12.泻下作用极微,并有凉血化瘀止血作用的饮片是C.大黄炭D.酒大黄E.醋大黄【答案】C13.善清头目之火,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适用的饮片是A.黄莲B.酒黄莲C.姜黄莲D.庾黄莲E.黄莲炭【答案】B14.炮制巴豆的常用方法是A.醋炙法B.姜炙法C.制霜法D.油炙法E.酒炙法【答案】C15.为增强固肠止泻作用,宜用面裹煨的药材是A.黄芪B.肉豆蔻C.槟榔D.葛根E.丹参【答案】B16.酒蒸后即可以消除刺激性,又能增强补脾润肺益肾作用的饮片是A.地黄B.女贞子C.黄精【答案】C17.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质松泡;气微,味微甘的药材是A.玉竹B.山药C.桔梗D.地黄E.南沙参【答案】E18.关于药品贮藏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A.避光是指贮藏时避免日光直射B.阴凉处是指贮藏温度不超过20℃C.凉暗处是指遮光且贮藏温度不超过20℃D.常温是指贮藏温度为10℃—30℃E.冷处是指贮藏温度为2℃—10℃【答案】A19.糖尿病患者不宜选用的药物剂型是A.露剂B.胶囊剂C.滴丸D.煎膏剂E.消剂【答案】D20.除另有规定外,口服制剂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摇匀是”A.溶液剂B.混悬剂C.乳剂D.糖浆剂E.合剂【答案】BA.为纯水经蒸馏所得的水B.用做配置注射剂的溶剂C.用作配置滴眼剂的溶剂D.用作注射剂容器的精洗E.用作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答案】E22.下列制剂中,需要检查金属性异物的剂型是A.滴眼剂B.洗眼剂C.眼膏剂D.眼丸剂E.眼膜剂【答案】C23.下列软膏基质中,属于水溶性基质的是A.蜡B.石蜡C.聚乙二醇D.植物油E.氧化植物油【答案】C24.含鞣酸的药物栓剂,不宜选用基质是A.可可豆脂B.甘油明胶C.半合成山苍子油脂D.半合成棕桐油脂E.半合成椰子油脂【答案】B25.可用作软胶囊填充的物料是A.药物的油溶剂B.药物的水溶剂D.药物的乙醇溶剂E.药物的O/W型乳【答案】A26.适用于急症治疗的丸剂是A.水丸B.水蜜丸C.水蜜丸D.滴丸E.浓缩丸【答案】D27.关于缓释、控制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缓释制剂给药后血药浓度较为平稳B.渗透泵片可以均匀地恒速释放药物C.药效作用剧烈的药物不宜制成控释制剂D.肌内注射药物的混悬液具有控释作用E.胃漂浮片可提高药物在十二指肠的疗效【答案】D28.具有抗毒素作用的清热药,不包括A.黄芪B.黄莲C.金银花D.石膏E.蒲公英【答案】D29.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的理气药,不包括A.枳实B.枳壳C.陈皮D.香附E.木香30.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叶柄残基断面有维管束5-13个环列的药材是A.绵马贯众B.南沙参C.胡黄连D.北沙参E.川牛膝【答案】A31.试卷附圈中,延胡索是A.图1B.图2C.图3D.图4E.图5答案:A32.外表面粗糙,易成鳞片状剥落,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的药材是A.桑白皮B.秦皮C.地骨皮D.黄柏E.杜仲【答案】C33.厚朴的产地加工方法是A.切片B.搓揉C.硫熏D.烫E.发汗【答案】E34.试卷附图中,原植物属于忍冬科的药材是C.图8D.图9E.图10【答案】D(图9是金银花)35.多皱缩,破碎;完整的叶片展平后,上表面灰绿色,有稀疏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软软,气清香,味苦的药材是A.罗布麻叶B.艾叶C.批把叶D.大青叶E.番泻叶【答案】B36.试卷附图中,图11的道地药材是:A.新疆B.江西C.广西D.河北E.辽宁【答案】B(枳壳)37.呈纽扣状圆板型,表面密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的药材是A.马钱子B.栀子C.牛蒡子D.沙苑子E.金樱子【答案】A38.茎方柱形,节稍膨大,叶柄短,叶片易碎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型,上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味极苦的药材是A.青香蒿D.半边莲E.金樱子【答案】B39.鉴别乌俏蛇形状特征的术语是:A.虎牙B.大挺C.桂甲D.银皮E.剑脊【答案】E40.试卷附图中,图12的条痕色是A.红色至红褐色B.绿黑色或棕红色C.淡橘红色D.缨红色或红棕色E.白色【答案】B【解析】自然铜二、B型题【41-43】A.收敛固涩B.发散行气C.补虚缓急D.坚阴和通泄E.软坚散结泻下通便41.辛味所示作用42.苦味所示作用43.咸味所示作用【答案】B,D,E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A.天麻B.阿胶C.玄参D.山药E.泽泻44.产于贵州的道地药材45.产于浙江的道地药材答案:A,C46.属于生物碱的是47.属于醌类化合物的是【答案】E,B【48-50】A.莨菪碱B.苦参碱C.麻黄碱D.去甲乌药碱E.汉防己甲素48.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有机胺类生物碱是49.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双稠哌啶类生物碱是50.具有解痉镇痛、解有机磷中毒和散瞳作用的生物碱是【答案】C,B,A【51-52】A.山豆根B.黄连C.洋金花D.千里光E.决明子51.《中国药典》以小檗碱为质量控制成分的中药52.《中国药典》以苦参碱为质量控制成分的中药【答案】B,AB.萘醌C.菲醌D.蒽醌E.三萜53.紫草素属于54.丹参酮ⅡA属于55.羟基茜草素属于【答案】B,C,D 【56-57】A.乌苏烷型B.羟甾烷型C.齐墩果烷型D.达玛烷型E.羽扇豆烷型56.熊果酸结构类型57.柴胡皂苷a结构类型【答案】A,C【58-60】A.四环三萜皂苷B.五环三萜皂苷C.甾体皂苷D.强心苷E.氰苷58.甘草酸属于59.知母皂苷属于60.人参皂苷Rb1属于【答案】B,C,A 【61-62】A.抗炎D.解热E.利胆61.理气药主要药理作用62.祛风湿药主要药理作用【答案】E,A【63-64】A.增强活血调经作用B.增强滑润作用C.增加补血止血作用D.增加破血作用E.既增加补血作用,又缓和滑润作用63.酒当归的炮制作用是64.土炒当归的炮制作用是【答案】A,E【65-67】A.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B.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C.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D.引药下行,增强滋阴降火E.缓和药性增强润肺止咳65.蜜炙法炮制中药目的66.盐炙法炮制中药目的67.酒炙法炮制中药目的【答案】E,D,A【68-70】A.粗粉B.中粉C.细粉D.最细粉68.除另有规定外,内服散剂的粉粒细度为69.除另有规定外,儿科用散剂的粉粒细度为70.除另有规定外,外用散剂的粉粒细度为【答案】C,D,D【71-73】A.抗氧剂B.抑菌剂C.止痛剂D.渗透压的调节剂E.PH调节剂71.苯酚在注射剂中用作72.氯化钠在注射剂中用作73.抗坏血酸在注射剂中用作【答案】B,D,A【74-75】A.橡胶贴膏B.凝胶贴膏C.膏药D.透皮贴剂E.软膏剂74.除另有规定外,要求检查软化点的剂型是75.除另有规定外,要求检查释放度的剂型是【答案】C,D【76-78】A.增光剂B.增稠剂C.遮光剂D.防腐剂E.增塑剂76.对羟基苯甲酸酯在明胶空心胶囊中作78.山梨醇在明胶空心胶囊中作【答案】D,C,B【79-81】A.糊丸B.滴丸C.小蜜丸D.大蜜丸E.包衣滴丸79.除另有规定外不检查溶散时限的是80.除另有规定外,应在2小时内全部溶散的是81.除另有规定外,应30min内全部溶散的是【答案】D,A,B【82-83】A.车轮纹B.罗盘纹C.菊花心D.星点E、云锦状花纹82.试卷附图中,图13的横切面特征习称83.试卷附图中,图14的横切面特征习称【答案】BE(商陆,何首乌)【84-85】A.图15B.图16C.图17D.图18E.图1984.来源于伞形科,药用部位为干燥根茎的是85.来源于豆科,药用部位为干燥根的是【答案】CB(川芎,葛根)B.巴戟天C.天花粉D.白术E.浙贝母86.试卷附图中,图20的药材是87.试卷附图中,图21的药材是88.试卷附图中,图22的药材是【答案】EBC【89-91】A.赤芍B.山豆根C.白芷D.板蓝根E.细辛89.切面白色或灰白色,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的饮片是90.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具裂隙,气味香,味微苦、酸涩的饮片是91.切面黄白或白色,质脆;气辛香,味辛辣,麻舌的饮片是【答案】CAE【92-93】A.桑白皮B.白鲜皮C.合欢皮D.海桐皮E.地骨皮92.质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有羊膻气,味微苦的药材是93.质韧,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的药材是【答案】B,A【94-96】A.图23D.图26E.图2794.试卷附图中,原植物属于伞形科的饮片是95.试卷附图中,原植物属于木犀科的饮片是96.试卷附图中,原植物属于木兰科的饮片是【答案】BED(小茴香,连翘,五味子)【97-98】A.全蝎B.牛黄C.海螵蛸D.蟾酥E.羚羊角97.具有“乌金衣”特征的药材98.具有“通天眼”特征的药材【答案】B,E【99-100】A.HgSB.As2S2C.Fe203D.FeS299.朱砂主要成分100.雄黄主要成分【答案】A,B三、C型题:【101-103】某药厂生产的清开灵注射液,其药物组成包括胆酸、珍珠母(粉)、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粉)、板蓝根、黄苓苷、金银花,附加剂为依地酸二钠、硫代硫酸钠、甘油。

中药基础必学知识点

中药基础必学知识点

中药基础必学知识点
1. 中药的起源和历史:了解中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了解中药在中医传统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中药分类:学习中药的分类方法和依据,包括按来源分类、按性味分类等。

3. 中药药材:学习常见的中药药材的名称、来源、性味、功效、用法用量等,了解中药药材的采集和贮存方法。

4. 中药配伍:学习中药配伍的原则和方法,了解中药配伍的相互作用和药理效应。

5. 中药炮制:学习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工艺,了解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质的影响。

6. 中药治疗原则:了解中药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辨病辨证、辨病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等。

7. 中药制剂:了解中药制剂的常见种类和制备方法,包括水煎剂、浸膏剂、丸剂、散剂、膏剂等。

8. 中药药效评价:学习中药药效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了解中药药效评价的原理和应用。

9. 中药安全性评价:了解中药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学习中药的毒性分类和毒性评价指标。

10. 中药文献和中药鉴定:了解中药文献的基本分类和常见的中药鉴定方法,学习中药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

以上是中药基础必学的一些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理解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并提高对中药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1.中药学基础知识

1.中药学基础知识

四、给药途径
五、煎法
煎药器皿以砂罐、搪瓷为宜,忌用铁器等。 冷水浸泡20~30分钟 水量适当,以高出药面为度 每剂煎煮两次 解表药宜用武火 、补益药宜文火久煎 含挥发性成分的芳香药物宜后下 、质地坚硬 的矿石、骨角、贝壳类宜打碎先下久煎、贵重 药品则另煎
六、服法
一般汤剂宜温服,解表散寒要热服;治疗 呕吐或药食中毒宜小量频服。寒药治热证宜冷 服;温药治寒证宜热服。滋补宜饭前服,驱虫 或泻下药宜空腹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宜饭 后服;宁神安眠药宜睡前服。一般情况,每天 一剂,可分2~3次服,病缓者早晚各一次,病 情危急者,每隔4小时一次
第三节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一、四气学说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 种不同的药性。
寒凉药-清热泄火、解毒凉血-治疗热性病。 温热药-温中散寒、助阳通脉-治疗寒性病。 平性药-药物寒凉之性不甚显著,作用较平和。
二、五味学说
辛:能散能行:生姜 甘:能补益、和中、缓急:人参、甘草 五味 酸:能收、能敛:五味子、乌梅 苦:能泄、能燥:大黄、黄芩 咸:能软坚、散结、泻下:玄参、芒硝 注意性能的味与性状的味
三、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焯莫相依。
2.妊娠如巴豆、牵牛、水蛭、麝香、三棱、莪 术、大戟、芫花、甘遂等。 慎用:有破血活血、通经行气、祛瘀 以及辛热的药物,如桃仁、红花、乳香、 没药、王不留行、大黄、附子、干姜、 肉桂等。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pdf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pdf

中药学专业知识1. 药物性味:中药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和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这些性味决定了药物的主要功效和应用范围。

2. 药物归经: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如同某药能入肝经,则它对肝脏病变能起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这是归经的重要含义。

3. 升降浮沉: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向。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收敛和泻利二便。

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

4. 药物毒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

5. 配伍禁忌:指某些药物在复方中禁止或不宜配合运用,主要是“十八反”和“十九畏”。

6. 用药剂量:因药物性质、剂型、配伍等不同而异,也与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有关。

7. 用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

8. 炮制方法: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

炮制方法包括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

9. 采收加工: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对药材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10. 药材鉴别:通过对药材的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的鉴别,可以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

11. 药材贮藏: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等现象,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贮藏方法。

12. 方剂组成:中药方剂是由多味药物组成的,其组成原则包括君臣佐使等。

13. 方剂功效:不同的方剂具有不同的功效,如解表剂、清热剂、祛湿剂等。

14. 中药分类:根据药物的功效和应用范围,中药可以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外用药等。

15.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剂进行治疗。

中药学中药一

中药学中药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五味的作用特点:①辛味的作用特点是(能散、能行);②甘味的作用特点是(能补、能缓、能和);③淡味的作用特点是(能渗、能利);④酸味的作用特点是(能收、能涩);⑤涩味的作用特点是(能收、能敛);⑥苦味的作用特点是(能泄、能燥、能坚);⑦咸味的作用特点是(能软、能下)2.五味的所示效用:①辛味的所示效用是(发散、行气、活血);②甘味的所示效用是(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③淡味的所示效用是(渗湿利水);④酸味的所示效用是(收敛固涩、生津安蛔);⑤涩味的所示效用是(收敛固涩);⑥苦味的所示效用是(通泄、降泄、清泄、燥湿、坚阴、坚厚肠胃);⑦咸味的所示效用是(软坚散结、泻下通便)3.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①发散风寒药的性味多为(辛温);②发散风热药的性味多为(辛凉);③清热解毒药或清热燥湿药的性味多为(苦寒);④补气药或助阳药的性味多为(甘温)4.七情配伍的效果:①表示增效的配伍关系有(相须、相使);②表示减毒的配伍关系有(相畏、相杀);③表示减效的配伍关系是(相恶);④表示增毒的配伍关系是(相反)5.方剂的组方原则:①体现处方主攻方向的药物是(君药);②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是(臣药);③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是(佐助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是(佐制药);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是(反佐药);④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是(引经药);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是(调和药)6.常用的道地药材:①产于河南的道地药材有(地黄、牛膝、山药、菊花);②产于浙江的道地药材有(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③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有(三七、木香、马钱子);④产于东北的道地药材有(龙胆、细辛、人参、鹿茸);⑤产于内蒙古的道地药材有(甘草、麻黄、黄芪)7.常用药材的主产地:①当归的主产地是(甘肃);②天麻的主产地是(贵州、四川);③党参的主产地是(山西);④泽泻的主产地是(福建);⑤板蓝根的主产地是(河北);⑥金银花的主产地是(河南、1山东);⑦薄荷的主产地是(江苏);⑧枸杞子的主产地是(宁夏);⑨枳壳的主产地是(江西);⑩木瓜的主产地是(安徽)8.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中药:①含双稠哌啶类生物碱的中药有(苦参、山豆根);②含莨菪烷类生物碱的中药有(洋金花、天仙子);③含异喹啉类生物碱的中药有(黄连、延胡索、防己);④含吲哚类生物碱的中药是(马钱子);⑤含有机胺类生物碱的中药是(麻黄);⑥含双酯型生物碱(二萜类生物碱)的中药是(川乌);⑦含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中药是(千里光);⑧含倍半萜大环内酯生物碱和精眯类生物碱的中药是(雷公藤)9.含氰苷类化合物的中药有(苦杏仁、桃仁、郁李仁)10.含醌类化合物的中药:①含萘醌类化合物的中药是(紫草);②含菲醌类化合物的中药是(丹参);③含蒽醌类化合物的中药有(大黄、虎杖、何首乌、芦荟、决明子)11.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中药有(秦皮、前胡、肿节风、补骨脂)12.含木脂素类化合物的中药有(五味子、厚朴、连翘、细辛)13.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有(黄芩、葛根、银杏叶、槐花、陈皮、满山红)14.含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中药有(人参、三七、甘草、黄芪、商陆、合欢皮、柴胡)15.含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中药有(麦冬、知母)16.含强心苷类化合物的中药有(香加皮、罗布麻叶)17.含胆酸的中药有(牛黄、熊胆)18.含生物碱类化合物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①苦参/山豆根的质量控制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②洋金花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硫酸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③天仙子的质量控制成分为(莨菪碱、东莨菪碱);④黄连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盐酸小檗碱);⑤延胡索的质量控制成分为(延胡索乙素(四氢巴马汀));⑥防己的质量控制成分为(汉防己甲素(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防己诺林碱));⑦马钱子的质量控制成分为(马钱子碱、士的宁(番木鳖碱));⑧麻黄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⑨川乌的质量控制成分为(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⑩千里光的质量控制成分为(阿多尼弗林碱)19.《中国药典》规定,以苦杏仁苷为质量控制成分的中药有(苦杏仁、桃仁、郁李仁)20.含醌类化合物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①紫草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羟基萘醌/左旋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欧紫草素);②丹参的质量控制成分为(丹参酮II A、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酚酸B);③大黄的质量控制成分为(总蒽醌);④虎杖的质量控制成分为(大黄素、虎杖苷);⑤何首乌的质量控制成分2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⑥芦荟的质量控制成分为(芦荟苷);⑦决明子的质量控制成分为(大黄酚、橙黄决明素)21.《中国药典》规定,以(大黄酚)为质量控制成分之一的中药是(决明子)22.《中国药典》规定,以(大黄素)为质量控制成分之一的中药有(虎杖、何首乌)23.《中国药典》规定,以(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为质量控制成分的中药是(何首乌)24.含香豆素类化合物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①秦皮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秦皮甲素(七叶苷)、秦皮乙素(七叶内酯));②前胡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③肿节风的质量控制成分为(异嗪皮啶、迷迭香酸);④补骨脂的质量控制成分为(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25.含木脂素类化合物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①五味子的质量控制成分为(五味子醇甲);②厚朴的质量控制成分为(厚朴酚、和厚朴酚);③连翘的质量控制成分为(连翘苷、连翘酯苷A);④细辛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细辛脂素、马兜铃酸 I)26.含黄酮类化合物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①黄芩的质量控制成分为(黄芩苷);②葛根的质量控制成分为(葛根素);③银杏叶的质量控制成分为(总黄酮醇苷、萜类内酯);④槐花的质量控制成分为(总黄酮(以芦丁计));⑤陈皮的质量控制成分为(橙皮苷);⑥满山红的质量控制成分为(杜鹃素)27.《中国药典》规定,艾叶的质量控制成分为(桉油精(桉叶素))28.《中国药典》规定,甘草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甘草酸(甘草皂苷)、甘草苷)29.《中国药典》规定,牛黄的质量控制成分为(胆酸、胆红素)30.《中国药典》规定,蟾酥的质量控制成分为(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31.《中国药典》规定,麝香的质量控制成分为(麝香酮(L-3-甲基十五环酮))32.《中国药典》规定,当归的质量控制成分为(阿魏酸)33.《中国药典》规定,牛膝的质量控制成分为(β-蜕皮甾酮)34.甘草酸(甘草皂苷)的结构类型是(三萜皂苷),甘草苷的结构类型是(黄酮苷)35.动物类中药的活性成分:①牛黄的解痉活性成分为(去氧胆酸);②熊胆的解痉活性成分为(熊去氧胆酸);③蟾酥的强心活性成分为(蟾蜍甾二烯类、强心甾烯蟾毒类);④麝香的扩冠活性成分为(麝香酮);⑤斑蝥的抗癌活性成分为(斑蝥素);⑥水蛭的抗凝血活性成分为(水蛭素)36.按苷键原子不同,苷被酸水解的易难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37.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两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两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338.含不同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7,4'-二羟基>7或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39.宜采用加辅料炒法进行炮制的药物:①宜采用(麸炒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枳壳、苍术、白术、山药、泽泻、六神曲);②宜采用(米炒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斑蝥);③宜采用(土炒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白术、山药、当归、白芍);④宜采用(砂炒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马钱子、骨碎补、鳖甲、鸡内金、附子);⑤宜采用(滑石粉炒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是(水蛭);⑥宜采用(蛤粉炒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是(阿胶)40.宜采用炙法进行炮制的药物:①宜采用(酒炙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大黄、黄芩、黄连、黄柏、当归、白芍、蛤蚧、丹参、川芎、延胡索、蕲蛇、香附);②宜采用(醋炙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大黄、白芍、甘遂、延胡索、香附、柴胡、鸡内金、乳香、五灵脂);③宜采用(盐炙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杜仲、黄柏、泽泻、吴茱萸、车前子);④宜采用(姜炙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黄连、厚朴、竹茹);⑤宜采用(蜜炙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黄芪、甘草、麻黄、枇杷叶、马兜铃);⑥宜采用(油炙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马钱子、淫羊藿、蛤蚧、三七)41.宜采用煅法进行炮制的药物:①宜采用(明煅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白矾、牡蛎、石决明、石膏);②宜采用(煅淬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赭石、自然铜、炉甘石);③宜采用(扣锅煅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是(血余炭)42.宜采用其他制法进行炮制的药物:①宜采用(复制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半夏、天南星);②宜采用(发酵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是(六神曲);③宜采用(发芽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是(麦芽);④宜采用(制霜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巴豆、西瓜霜、砒霜);⑤宜采用(煨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肉豆蔻、木香);⑥宜采用(提净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是(芒硝);⑦宜采用(水飞法)进行炮制的药物有(朱砂、雄黄)43.药材形状的鉴别术语:①根顶端具有多数瘤状茎残基,习称(“狮子头”)的药材是(党参);②根头部具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的药材是(防风);③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的药材是(银柴胡)44.药材断面的特征:①具有(“菊花心”)特征的药材是(黄芪、甘草、白芍);②具有(“车轮纹”)特征的药材是(防己、青风藤);③具有(“朱砂点”)特征的药材是(茅苍术);④具有(“星点”)特4征的药材是(大黄);⑤具有(“筋脉点”)特征的药材是(牛膝、川牛膝);⑥具有(“云锦状花纹”)特征的药材是(何首乌);⑦具有(“罗盘纹”)特征的药材是(商陆);⑧具有(“大理石样花纹”)的药材是(槟榔);⑨具有(“金井玉栏”)特征的药材是(黄芪、板蓝根、桔梗)45.不同剂型、不同给药方式药物的起效时间快慢顺序为(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或舌下给药>口服液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皮肤给药)46.口服制剂药物吸收速度快慢的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47.急症患者宜选用的剂型有(注射剂、气雾剂、舌下片)48.慢性病患者宜选用的剂型有(丸剂、片剂、外用膏剂)49.水分要求:①除另有规定外,中药颗粒剂含水分不得过(8.0%);②除另有规定外,中药散剂照《中国药典》水分测定法测定,不得过(9.0%);③中药硬胶囊剂应进行水分检查,除另有规定外,其内容物的含水量不得过(9.0%);④除另有规定外,所含水分不得过(9.0%)的丸剂有(水丸、糊丸、浓缩水丸);⑤除另有规定外,所含水分不得过(12.0%)的丸剂有(水蜜丸、浓缩水蜜丸);⑥除另有规定外,所含水分不得过(15.0%)的丸剂有(蜜丸、浓缩蜜丸);⑦除另有规定外,(不检查水分)的丸剂有(蜡丸、滴丸)50.丸剂的溶散时限:①除另有规定外,应在(30分钟)内全部溶散的丸剂是(滴丸);②除另有规定外,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的丸剂有(包衣滴丸、小蜜丸、水蜜丸、水丸);③除另有规定外,应在(2小时)内全部溶散的丸剂有(浓缩丸、糊丸);④除另有规定外,(不检查溶散时限)的丸剂是(大蜜丸)51.融变时限:①除另有规定外,应检查融变时限的片剂是(阴道片),其融变时限为(30min);②脂肪性基质的栓剂的融变时限是(30min),水溶性基质的栓剂的融变时限是(60min)52.崩解时限:①除另有规定外,应在(60s)内全部崩解的片剂是(口崩片);②除另有规定外,应在(3min)内全部崩解并溶化的片剂是(可溶片);③除另有规定外,应在(5min)内全部崩解并溶化的片剂有(舌下片、泡腾片);④除另有规定外,不应在(10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的片剂是(含片);⑤除另有规定外,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的片剂是(薄膜衣片(化药片));⑥除另有规定外,应在(1h)内全部崩解并溶化的片剂有(浸膏片、半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中药片)、肠溶片);⑦一般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的片剂是(咀嚼片);⑧硬胶囊的崩解时限为(30min),软胶囊的崩解时限为(60min)553.散剂的粉粒细度:①内服散剂应为(细粉);②儿科用散剂应为(最细粉);③局部用散剂应为(最细粉)54.合剂及糖浆剂的抑菌效力:①(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用量不得超过(0.3%);②(羟苯酯类)的用量不得超过(0.05%)55.含糖浸出制剂的含糖浓度:①合剂若加蔗糖,除另有规定外,含糖量一般不高于(20%)(g/ml);②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③煎膏剂中加入炼蜜或糖(或转化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56.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的浓度:①含普通药品的中药酊剂每 100ml 相当于原饮片(20g);②含毒性药品的中药酊剂每100ml 相当于原饮片(10g);③流浸膏剂每 100ml 相当于原饮片(100g);④浸膏剂每100g 相当于原饮片(200~500g)57.热原的基本性质包括(耐热性、水溶性、不挥发性、滤过性、被吸附性、其他性质)58.去除热原的方法包括(高温法、凝胶滤过法、超滤法、吸附法、酸碱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59.注射剂的附加剂:①常在注射剂中用作增溶剂/乳化剂的是(聚山梨酯80、蛋黄卵磷脂、大豆磷脂);②常在注射剂中用作助悬剂的是(甘油);③常在偏酸性注射剂中用作抗氧剂的是(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常在偏碱性注射剂中用做抗氧剂的是(亚硫酸钠);④常在注射剂中用作渗透压调节剂的是(氯化钠、葡萄糖);⑤常在注射剂中用作 pH 调节剂的是(盐酸、枸橼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⑥常在注射剂中用作抑菌剂的是(0.5%苯酚、0.3%甲酚、0.5%三氯叔丁醇、0.01%硫柳汞);⑦常在注射剂中用作止痛剂的是(三氯叔丁醇、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60.注射剂的质量要求:①(混悬型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或椎管内注射,且原料药物粒径应控制在(15μm以下),含15~20μm(间有个别20~50μm)者,不应超过10%,若有可见沉淀,振荡时应容易分散均匀。

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含答案)

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含答案)

第1章中药与方剂一、最佳选择题1、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是A、君药B、臣药C、佐助药D、使药E、佐制药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法范畴的是A、消导食积B、消痞化积C、通导大便D、消痰利水E、消疮散痈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A、透达膜原B、消导食积C、和解少阳D、调和寒热E、疏肝和胃4、针对兼证或兼有疾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称A、佐助药B、佐制药C、使药D、君药E、臣药5、针对主证主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称A、佐制药B、佐助药C、臣药D、君药E、使药6、能协调诸药、调和药味的是A、佐助药B、君药C、佐制药D、调和药E、引经药7、记载药方11000余首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本草经集注》D、《证类本草》E、《新修本草》8、明代本草代表作是A、《图经本草》B、《新修本草》C、《本经》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9、《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是A、陶弘景B、李时珍C、唐慎微D、张景岳E、赵学敏10、《本草纲目拾遗》的朝代为A、明朝B、宋代C、清代D、元朝E、唐朝11、《新修本草》是哪个时期的代表作A、魏朝B、汉朝C、隋唐朝D、宋朝E、元朝12、《本草经集注》是哪个朝代的代表作A、隋朝B、唐朝C、宋元时期D、魏晋南北朝E、汉朝13、当代本草代表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中华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14、苏敬等人编撰的是A、《证类本草》B、《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D、《纲目拾遗》E、《新修本草》15、所载730种药物,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的是A、《新修本草》B、《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D、《本草纲目拾遗》E、《本草经集注》16、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是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本草经集注》D、《本草纲目拾遗》E、《证类本草》17、成书于宋代,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是A、《证类本草》B、《中华本草》C、《本草纲目》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18、不属于对应津液辨证的功效是A、化痰B、补气C、利水D、生津E、保津19、属于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是A、温中散寒B、涩精止遗C、和解少阳D、补气生津E、清气分热20、天花粉降血糖属于A、对病证功效B、对现代病症功效C、对症功效D、脏腑辨证功效E、对因功效21、既属于中医辨证学分类,又属于中医治疗学分类的内容是A、止咳平喘B、和解少阳C、清气分热D、清暑除湿E、降血脂22、高级功效是指A、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B、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作用的高度概括C、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作用的用语原始直白D、中药防治、作用部位及强身健体的作用E、中药防治、安全程度及强身健体的作用23、对应寒热辨证的有A、解表、发表、温里、攻里B、补虚、泻实C、补阴、滋阴、敛阴、补阳、助阳、温阳、回阳D、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等E、润燥、清热24、对应六淫与疫疠的有A、解表、发表、温里、攻里B、补虚、泻实C、补阴、滋阴、敛阴、补阳、助阳、温阳、回阳D、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等E、散风、祛寒、清暑、渗湿、燥湿、化湿、润燥、清热、泻火、解毒25、下列属于症状类主治病证的是A、跌打损伤B、口疮C、肠痈D、耳聋E、疟疾26、下列属于证名类主治病证的是A、毒蛇咬伤B、热淋C、口臭D、肺痈E、耳聋27、下列属于病名类主治病证的是A、疟疾B、风热表证C、惊悸D、热哮E、耳聋28、下列属于针对脏腑辨证的功效的是A、敛疮B、发表C、升脾阳D、疏散风热E、和解少阳29、下列哪一项属于初级功效的表述A、补肾B、行气C、治瘘D、排石E、通便30、下列哪一项属于高级功效的表述A、截疟B、平肝C、延年D、治皮胀E、疝瘕31、半枝莲抗肿瘤属于A、对因功效B、对证功效C、对症功效D、对现代病症功效E、对脏腑辨证功效32、属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是A、疏肝C、宣肺D、理气E、排石33、属于六经辨证的功效是A、温中散寒B、涩精止遗C、和解少阳D、补气生津E、清营分热34、不属于三焦辨证的功效是A、宣化上焦B、芳化中焦C、清利下焦D、补气生津E、温中散寒35、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的是A、相须B、相使C、相杀D、相畏E、相恶36、石膏配知母属于的配伍关系是A、相杀B、单行C、相畏D、相须E、相反37、用人参治疗补气固脱属于七情中的A、单行B、相恶C、相反D、相须E、相使38、生姜配半夏属于A、相反B、相杀C、相畏E、相使39、能增强原有药物功效的配伍是A、相反B、相杀C、相恶D、相须E、相畏40、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的配伍是A、相须B、相杀C、相使D、相反E、相恶41、下列不属于影响药物有毒无毒的因素的是A、病人的体质B、药物的配伍C、药物的用量D、药物的加工炮制E、病人的情绪4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中药学中“毒”的含义为药物总称B、“毒”指药物的副作用C、“毒”指药物的毒性D、“毒”指药物的偏性E、“毒”指药物的四气五味43、指出下列错误的说法A、归经,指药物作用的归属B、脏象学说是归经的理论基础C、药物疗效是归经的确定依据D、药物特性是归经的确定依据E、经络学说不是归经的理论基础44、影响药物升降浮沉转化的条件A、炮制和配伍B、药物的效用C、药物的性味D、药物的质地轻重E、药物的气味厚薄4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芒硝、天花粉主升浮B、桂枝主升浮C、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多主沉降D、凡温热、味辛甘的药多主升浮E、药物的性味是确定升降浮沉的依据之一46、升降浮沉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以下关于此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趋向与治疗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同,与病位相反B、这种趋向与治疗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反,与病位相反C、这种趋向与治疗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反,与病位相同D、这种趋向与治疗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同,与病位相同E、这种趋向与治疗疾病的病势趋向无关,与病位有关47、关于五味,下列哪是错误的A、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辛甘酸苦咸等味B、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C、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D、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E、药味即药物的滋味48、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的药性是A、五味B、归经C、升降浮沉D、有毒无毒E、四气49、具有升浮与沉降二向性的药是A、鹤草芽B、胖大海C、天花粉D、蔓荆子E、马齿苋50、不属于沉降性所示的功效是A、收敛固涩B、利水渗湿C、平肝潜阳D、涌吐开窍E、清热泻火51、药性确定的基准为A、药物的气味B、药物的质地C、病证寒热D、药物的形状E、药物的滋味52、中药的治疗效用,又称A、中药的治疗效用B、中药的功效C、中药的不良反应D、功效或功能E、中药的药性理论53、表示药物有渗湿利水作用的味是A、涩味B、辛味C、酸味D、淡味E、咸味54、治疗病位在表的风寒表证,常选药性升浮的A、薄荷B、蝉衣C、防风D、蔓荆子E、升麻55、治疗病位在上之风热目赤肿痛,可选用下列药性升浮的A、薄荷B、荆芥C、紫苏D、枳实E、防风56、甘温药多能A、发散风寒B、清热解毒C、降气止咳D、补气或助阳E、补火助阳57、安神药主归A、脾经B、心经C、肺经D、胃经E、肾经58、根据脏腑经络病变部位而选药的药性理论是A、升降浮沉B、有毒无毒C、四气D、五味E、归经59、下列哪些不是确定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A、药物的效用B、药物的性味C、药物的气味厚薄D、药物的质地轻重E、疾病的部位60、有人将小柴胡汤按原方原量制成颗粒剂,依据西医药理论为指导、以药理研究结果为基础,用于临床治疗肝炎和肺炎,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此体现的是A、个体差异B、辨证不准C、离经悖法D、配伍不当E、用量过大61、散风寒湿止痛的羌活归哪个经络A、肝经B、膀胱经C、肺经D、肾经E、心经62、下列体现沉降功效的是A、升阳发表B、降气化痰C、祛风散寒D、开窍E、涌吐63、以下药物属于升浮性的是A、菊花B、苏子C、枳实D、磁石E、石决明64、能够耗伤津液、并属于阴的药味是A、酸B、甘C、辛D、咸E、苦65、除了酸味,能够敛邪的味还有A、甘味B、涩味C、淡味D、芳香味E、苦味66、能够坚厚肠胃的味是A、辛B、甘C、酸D、苦E、咸67、能解药、食毒的药味是A、辛B、甘C、酸D、苦E、咸68、能收、能涩的药味是A、苦味B、甘味C、咸味D、辛味E、酸味二、配伍选择题1、A.药味加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1> 、由四逆汤化裁为通脉四逆汤属于A B C D E<2> 、由麻黄汤化裁为三拗汤属于A B C D E2、A.治疗主证的药B.治疗主病的药C.助君药治兼证的药D.调和诸药的作用E.消除君药毒性的药<1> 、使药的含义之一是A B C D E<2> 、臣药的含义之一是A B C D E3、A.佐助药B.佐制药C.使药D.君药E.臣药<1> 、针对兼证或对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称A B C D E<2> 、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称A B C D E4、A.《本草纲目》B.《本草纲目拾遗》C.《新修本草》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E.《本草经集注》<1> 、载药921种的是A B C D E<2> 、载药1746种的是A B C D E<3> 、载药730种的是A B C D E<4> 、载药850种的是A B C D E5、A.可称为作用机制或偏性所在B.论述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所显现的效用C.依据功效主治论述其在临床的适应范围D.论述其在临床治疗中所显现的效用与适应范围E.依据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论述其在临床的具体应用<1> 、性能特点A B C D E<2> 、功效主治A B C D E<3> 、配伍应用A B C D E6、A.凉血解毒B.补中温中C.活血行气D.散太阳经风寒E.敛疮生肌<1> 、属于卫气营血辩证的是A B C D E<2> 、属于气血津液辩证的是A B C D E<3> 、属于三焦辩证的是A B C D E<4> 、属于经络辩证的功效是A B C D E7、A.相杀B.相恶C.相使D.相畏E.相须<1> 、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的配伍是A B C D E<2> 、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的配伍是A B C D E8、A.相反B.相使C.相恶D.相杀E.相须<1> 、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避免的配伍是A B C D E<2> 、临床用药时原则上应绝对禁止的配伍是A B C D E9、A.相畏B.相杀C.相须D.相反E.相恶<1> 、附子配干姜属A B C D E<2> 、石膏配知母属A B C D E<3> 、人参配莱菔子属A B C D EB.减效C.增效D.增毒E.减毒<1> 、相须相使表示A B C D E<2> 、相畏相杀表示A B C D E<3> 、相恶表示A B C D E11、A.病位在表,病势上逆类病证B.病位在上,病势上逆类病证C.病位在上,病势下陷类病证D.病位在里,病势下陷类病证E.病位在下,病势上逆类病证<1> 、宜用升浮性药的病证是A B C D E<2> 、宜用沉降性药的病证是A B C D E12、A.温中止呕B.发散风热C.利水渗湿D.补气助阳E.发散风寒<1> 、辛凉的药如薄荷、菊花,多能A B C D E<2> 、辛温的药如麻黄、紫苏,多能A B C D E13、A.肺经B.肝经C.肾经D.脾经E.心经<1> 、黄芩、桑白皮归A B C D E<2> 、龙胆草、夏枯草归A B C D EB.归经C.五味D.有毒无毒E.升降浮沉<1> 、依据病势选药的药性是A B C D E<2> 、依据病位选药的药性是A B C D E<3> 、依据病性选药的药性是A B C D E15、A.病位在上,病势下陷类病证B.病位在上,病势上逆类病证C.病位在表,病势在内类病证D.病位在里,病势下陷类病证E.病位在里,病势上逆类病证<1> 、宜用升浮类药治疗的是A B C D E<2> 、宜用沉降类药治疗的是A B C D E16、A.辛B.苦C.酸D.咸E.甘<1> 、能补虚和中的味是A B C D E<2> 、能行气活血的味是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理中丸与人参汤,两方组成与用量(干姜、白术、人参、甘草各三两)完全相同,前者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大,治中焦虚寒,脘腹疼痛,自利不渴,或病后喜睡等;后者为汤剂,主治中上二焦虚寒之胸痹,症见心胸痞闷,气从胁下上逆抢心、四肢不温等。

中药材基础必学知识点

中药材基础必学知识点

中药材基础必学知识点1. 中药材的分类和命名:中药材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按照性能可以分为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功效等方面的分类。

2. 中药材的采集和加工:中药材的采集时机、采集方法和采集部位很重要,通常要在药用部位丰满而质量最佳时采集。

采集后需要进行晒干、炒制、熏制等加工方法来保持其药性和防止霉变。

3. 中药材的质量评价:中药材的质量评价可以从外观、气味、质地、色泽、含水量、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评估,一般要符合药典的规定。

4. 中药材的药理活性和药效:中药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活性和药效可以通过不同途径研究,例如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促进新陈代谢等。

5. 中药材的药用禁忌和副作用: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同时还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

了解中药材的禁忌和副作用是使用中药的重要考虑因素。

6. 中药材的药物相互作用: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等。

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注意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7. 中药材的药用配伍:中药材的药用配伍是根据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相互关系进行的,合理的配伍可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8. 中药材的现代研究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中药材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现代研究趋势包括药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药效机制的研究、药物制剂的开发等。

9. 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的实践: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中药煎剂、中药颗粒、中药注射剂等。

对中药材在临床中的应用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药的疗效。

10. 中药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药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中药发展的重要议题,包括合理利用药材资源、保护药材生态环境等方面。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7 8 9
柴胡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少阳病寒热往来。半表半里之热皆可清退。 柴胡配黄芩: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效强,治少阳寒热往来效著 。 善治阳明头痛(同白芷)。 治头面部诸痛。治偏正头痛要药。 / 发汗力强,体虚多汗慎服
3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黄柏配苍术:既清热又燥湿,且走下焦,治湿热诸证,特别是 下焦湿热证有效。(二妙丸) 清热燥湿解毒宜生用,清相火退虚热宜盐水炒用,止血宜炒碳 。 既善清下焦湿热,又善泻肝胆实火,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 药。 /
4 5
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火。 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1
青蒿 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2
地骨皮 退虚热,凉血止血,清肺火,生津。
3
白薇 退虚热,凉血清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1
素有“将军”之称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利湿 大黄 大黄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 退黄。 大黄配巴豆、干姜:善治寒积便秘。 芒硝 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 芦荟 泻下,清肝,杀虫。 番泻叶 泻热通便,消食健胃。 润下药 为治肠燥便秘之要药。 主治病症:老人、产妇及体虚之津枯肠燥便秘。 治肠燥便秘,兼气滞者尤佳;治水肿胀满及脚气浮肿,兼二便 不利者最宜。 乳痈 / 水肿胀满,缓下1.5-3g,攻下5-10g,开水泡。
功效
配伍及其它 菊花配枸杞子:补肝肾明目力强,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用之效 佳。 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 生葛根配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又透热升阳止泻,主治 湿热泻痢初起。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中药学知识

中药学知识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性质、功效、用途、生产、加工、制剂和质量等方面的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中药学知识:
1. 中药的分类:中药大致可以分为草药、木草、动物药、矿物药等四类。

其中,草药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类型。

2. 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指根据中药的性质和功效把它们归入到不同的五行、十二经脉中。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中药的选择和配伍。

3. 中药炮制的方法:中药炮制是指将采集回来的中草药进行烘干、晒干、煮汤、蒸馏等处理过程,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不同的中药有着不同的炮制方法,如柿霜需要经过冬晒法、雪藏法等多种方法炮制。

4. 中药的功效和作用: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如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润肺止咳等。

中药的功效和作用是根据中药的性质和化学成分来决定的。

5. 中药的制剂和配伍:中药可以制成多种形式的制剂,如颗粒、丸剂、水丸等,便于人们的服用。

而中药的调理和配伍也非常重
要,不同的中药之间相互配合可以提高药效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之,中药学是一门复杂而有价值的学科,它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中药,同时也可以推动中药的发展和应用。

中药专业知识一

中药专业知识一

中药专业知识一中药药剂水是中药提取溶剂水:水是一种强的极性溶剂。

中草药中亲水性的成分,如无机盐、糖类、分子不太大的多糖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及甙类等都能被水溶出。

为了增加某些成分的溶解度,也常采用酸水及碱水作为提取溶剂。

酸水提取,可使生物碱与酸生成盐类而溶出,碱水提取可使有机酸、黄酮、蒽醌、内酯、香豆素以及酚类成分溶出。

但用水提取易酶解甙类成分,且易霉坏变质。

某些含果胶、粘液质类成分的中草药,其水提取液常常很难过滤。

沸水提取时,中草药中的淀粉可被糊化,而增加过滤的困难。

故含淀粉量多的中草药,不宜磨成细粉后加水煎煮。

中药传统用的汤剂,多用中药饮片直火煎煮,加温可以增大中药成分的溶解度外,还可能有与其他成分产生“助溶”现象,增加了一些水中溶解度小的、亲脂性强的成分的溶解度。

但多数亲脂性成分在沸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大的,即使有助溶现象存在,也不容易提取完全。

如果应用大量水煎煮,就会增加蒸发浓缩时的困难,且会溶出大量杂质,给进一步分离提纯带来麻烦。

中草药水提取液中含有皂甙及粘液质类成分,在减压浓缩时,还会产生大量泡沫,造成浓缩的困难。

通常可在蒸馏器上装置一个汽一液分离防溅球加以克服,工业上则常用薄膜浓缩装置。

中药制药用水制药用水是成方及单味制剂生产、使用过程中用作药材的净制、提取或制剂配制、使用时的溶剂、稀释剂及制药器具的洗涤清洁用水。

本部药典制药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

一般应根据各生产工序或使用目的与要求选用适宜的制药用水,天然水不得用作制药用水。

饮用水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其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饮用水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器具的粗洗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亦可作为口服、外用普通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

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用药材的提取不得用饮用水。

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

中药一66题

中药一66题

一、单项选择题1、表示药物有渗湿利水作用的味是A、淡味B、辛味C、酸味D、涩味E、咸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五味所示效用。

淡味药物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如猪苓、茯苓,均具淡味。

[考点:五味所示效用]2、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的本草著作是A、《中华本草》B、《本草纲目拾遗》C、《本草纲目》D、《证类本草》E、《新修本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本草纲目拾遗》的学术价值。

《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故答案:为B。

[考点:《本草纲目拾遗》的学术价值]3、春季采收较好的药材是A、浙贝B、延胡索C、半夏D、太子参E、明党参【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浙贝、延胡索、半夏、太子参枯萎较早,宜在夏季采收,而明党参宜在春季采收。

故答案:为E。

[考点: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4、下列饮片宜阴干的是A、桔梗B、浙贝母C、玉竹D、山药E、玫瑰花【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饮片的干燥。

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可采取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自然干燥包括晒干和阴干。

根据药材的质地、色泽和所含成分不同选择晒干和阴干。

一般色浅、含黏液类、淀粉类饮片宜晒干,如桔梗、浙贝母、玉竹、山药等;易褪色、易挥发和气味易散失及含有不耐高温成分的饮片宜阴干,如玫瑰花、槟榔等。

[考点:饮片的干燥]5、酒蒸后既可以消除刺激性,又能增强补脾润肺益肾作用的饮片是A、地黄B、女贞子C、黄精D、五味子E、肉苁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黄精的炮制方法与炮制作用。

酒黄精的炮制方法:生黄精加黄酒拌匀,置蒸制容器内,蒸透,或密闭隔水炖至酒被吸尽,色泽黑润,口尝无麻味,取出,稍晾,切厚片,干燥即得。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效。

生品具有麻味,刺激咽喉,蒸后补脾润肺益肾功能增强,并可去除麻味,以免刺激咽喉。

故答案:为C。

[考点:黄精的炮制方法与炮制作用]6、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属于A、香豆素类B、生物碱类C、黄酮类D、萜类E、蒽醌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8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1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12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13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14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3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9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11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12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小结:1.解表药中有疏肝作用的:薄荷、柴胡。

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6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7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尿通淋。

8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9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0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11 青葙子明目退翳,除虚热12 密蒙花明目退翳,平肝阳第二节清热燥湿药5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第三节清热凉血药5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诊。

6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

第四节清热解毒药4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5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7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定惊。

8 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12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13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

14 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15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16 土茯苓解毒,利湿,利关节。

17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18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19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

20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

22 熊胆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23 金乔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

24 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25 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26 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

27 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

28 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29 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

科普中药小知识

科普中药小知识

科普中药小知识
中药是传统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个科普中药的小知识:
1. 中药的分类:中药可以根据来源、性味、功效、化学成分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药性分类、品质分类、化学分类、药形分类等。

2. 中草药与中药质量:中草药的质量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的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外观、质量控制、成分含量等方面。

3. 中药饮品:中药还可以用于制作饮品,如泡茶、冲剂等。

中药饮品可以起到养生保健、调节身体等作用。

4. 中医药针灸:针灸是中医药中的一种疗法,通过插入针头刺激特定的经络或穴位,调整人体气血、阴阳平衡以治疗疾病。

5. 中药煎煮:中药的煎煮是一种制剂工艺,可以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煎煮的方法有水煎法、醋煎法、酒煎法等。

煎煮需要注意中药的种类、用量、时间等因素。

总之,中药是一门古老而又广泛应用的医学体系,了解中药的分类、质量、应用等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学。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一、最佳选择题1.依据中药药性理论,清热燥湿药的性味多为A.苦温B.苦凉C.苦寒D.苦平E.苦微温【答案】C【解析】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或清热燥湿,如黄岑、黄连等。

2.祛湿方剂的组成原则,关于佐药的说法,错误的是A.直接治疗兼病的药B.减缓君臣药毒性的药C.减缓君臣药烈性的药D.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E.君臣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互作用的药【答案】A【解析】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清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强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3.以6年生秋季为适宜采收期的栽培药材是A.天花粉B.山药C.桔梗D.人参E.太子参【答案】D【解析】栽培人参应以6年生者秋季为适宜采收期。

4.确定化合物分子量最常采用的方法是A.NMRB.IRC.UVD.MSE.DEPT【答案】D【解析】质谱(MS)可用于确定分子量及求求算分子式和提供其他结构信息5.《中国药典》中,以士的宁为质量控制成分之一的中药是A.苦参B.麻黄C.马钱子D.连翘E.地骨皮【答案】C【解析】《中国药典》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为指标成分对马钱子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6.天仙子含有的主要生物碱是A.东茛菪碱B.汉防己甲素C.乌头碱D.巴马汀E.药跟碱【答案】A【解析】天仙子主要的生物碱有茛菪碱和东茛菪碱等。

《中国药典》以东茛菪碱和茛菪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7..《中国药典》中,以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为质量控制成分中药是A.雷公藤B.肉桂C.细辛D.何首乌E.秦皮【答案】D《中国药典》以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8.具有光化学毒性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是A.多糖B.无机酸C.鞣质D.呋喃香豆素E.五环三萜【答案】D9.因保存或炮制不当,有效成分水解氧化变为绿色的药材是A.黄岑B.黄连C.姜黄D.黄柏E.黄芪【答案】A10.《中国药典》中,以挥发油作为质量检验标准的中药是A.龙阳B.穿心莲C.黄芪D.薄荷E.黄柏【答案】D11.含有强心苷的中药是A.知母B.香加皮C.白术D.淫羊藿E.合欢皮【答案】B12.泻下作用极微,并有凉血化瘀止血作用的饮片是C.大黄炭D.酒大黄E.醋大黄【答案】C13.善清头目之火,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适用的饮片是A.黄莲B.酒黄莲C.姜黄莲D.庾黄莲E.黄莲炭【答案】B14.炮制巴豆的常用方法是A.醋炙法B.姜炙法C.制霜法D.油炙法E.酒炙法【答案】C15.为增强固肠止泻作用,宜用面裹煨的药材是A.黄芪B.肉豆蔻C.槟榔D.葛根E.丹参【答案】B16.酒蒸后即可以消除刺激性,又能增强补脾润肺益肾作用的饮片是A.地黄B.女贞子C.黄精【答案】C17.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质松泡;气微,味微甘的药材是A.玉竹B.山药C.桔梗D.地黄E.南沙参【答案】E18.关于药品贮藏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A.避光是指贮藏时避免日光直射B.阴凉处是指贮藏温度不超过20℃C.凉暗处是指遮光且贮藏温度不超过20℃D.常温是指贮藏温度为10℃—30℃E.冷处是指贮藏温度为2℃—10℃【答案】A19.糖尿病患者不宜选用的药物剂型是A.露剂B.胶囊剂C.滴丸D.煎膏剂E.消剂【答案】D20.除另有规定外,口服制剂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摇匀是”A.溶液剂B.混悬剂C.乳剂D.糖浆剂E.合剂【答案】BA.为纯水经蒸馏所得的水B.用做配置注射剂的溶剂C.用作配置滴眼剂的溶剂D.用作注射剂容器的精洗E.用作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答案】E22.下列制剂中,需要检查金属性异物的剂型是A.滴眼剂B.洗眼剂C.眼膏剂D.眼丸剂E.眼膜剂【答案】C23.下列软膏基质中,属于水溶性基质的是A.蜡B.石蜡C.聚乙二醇D.植物油E.氧化植物油【答案】C24.含鞣酸的药物栓剂,不宜选用基质是A.可可豆脂B.甘油明胶C.半合成山苍子油脂D.半合成棕桐油脂E.半合成椰子油脂【答案】B25.可用作软胶囊填充的物料是A.药物的油溶剂B.药物的水溶剂D.药物的乙醇溶剂E.药物的O/W型乳【答案】A26.适用于急症治疗的丸剂是A.水丸B.水蜜丸C.水蜜丸D.滴丸E.浓缩丸【答案】D27.关于缓释、控制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缓释制剂给药后血药浓度较为平稳B.渗透泵片可以均匀地恒速释放药物C.药效作用剧烈的药物不宜制成控释制剂D.肌内注射药物的混悬液具有控释作用E.胃漂浮片可提高药物在十二指肠的疗效【答案】D28.具有抗毒素作用的清热药,不包括A.黄芪B.黄莲C.金银花D.石膏E.蒲公英【答案】D29.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的理气药,不包括A.枳实B.枳壳C.陈皮D.香附E.木香30.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叶柄残基断面有维管束5-13个环列的药材是A.绵马贯众B.南沙参C.胡黄连D.北沙参E.川牛膝【答案】A31.试卷附圈中,延胡索是A.图1B.图2C.图3D.图4E.图5答案:A32.外表面粗糙,易成鳞片状剥落,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的药材是A.桑白皮B.秦皮C.地骨皮D.黄柏E.杜仲【答案】C33.厚朴的产地加工方法是A.切片B.搓揉C.硫熏D.烫E.发汗【答案】E34.试卷附图中,原植物属于忍冬科的药材是C.图8D.图9E.图10【答案】D(图9是金银花)35.多皱缩,破碎;完整的叶片展平后,上表面灰绿色,有稀疏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软软,气清香,味苦的药材是A.罗布麻叶B.艾叶C.批把叶D.大青叶E.番泻叶【答案】B36.试卷附图中,图11的道地药材是:A.新疆B.江西C.广西D.河北E.辽宁【答案】B(枳壳)37.呈纽扣状圆板型,表面密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的药材是A.马钱子B.栀子C.牛蒡子D.沙苑子E.金樱子【答案】A38.茎方柱形,节稍膨大,叶柄短,叶片易碎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型,上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味极苦的药材是A.青香蒿D.半边莲E.金樱子【答案】B39.鉴别乌俏蛇形状特征的术语是:A.虎牙B.大挺C.桂甲D.银皮E.剑脊【答案】E40.试卷附图中,图12的条痕色是A.红色至红褐色B.绿黑色或棕红色C.淡橘红色D.缨红色或红棕色E.白色【答案】B【解析】自然铜二、B型题【41-43】A.收敛固涩B.发散行气C.补虚缓急D.坚阴和通泄E.软坚散结泻下通便41.辛味所示作用42.苦味所示作用43.咸味所示作用【答案】B,D,E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A.天麻B.阿胶C.玄参D.山药E.泽泻44.产于贵州的道地药材45.产于浙江的道地药材答案:A,C46.属于生物碱的是47.属于醌类化合物的是【答案】E,B【48-50】A.莨菪碱B.苦参碱C.麻黄碱D.去甲乌药碱E.汉防己甲素48.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有机胺类生物碱是49.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双稠哌啶类生物碱是50.具有解痉镇痛、解有机磷中毒和散瞳作用的生物碱是【答案】C,B,A【51-52】A.山豆根B.黄连C.洋金花D.千里光E.决明子51.《中国药典》以小檗碱为质量控制成分的中药52.《中国药典》以苦参碱为质量控制成分的中药【答案】B,AB.萘醌C.菲醌D.蒽醌E.三萜53.紫草素属于54.丹参酮ⅡA属于55.羟基茜草素属于【答案】B,C,D 【56-57】A.乌苏烷型B.羟甾烷型C.齐墩果烷型D.达玛烷型E.羽扇豆烷型56.熊果酸结构类型57.柴胡皂苷a结构类型【答案】A,C【58-60】A.四环三萜皂苷B.五环三萜皂苷C.甾体皂苷D.强心苷E.氰苷58.甘草酸属于59.知母皂苷属于60.人参皂苷Rb1属于【答案】B,C,A 【61-62】A.抗炎D.解热E.利胆61.理气药主要药理作用62.祛风湿药主要药理作用【答案】E,A【63-64】A.增强活血调经作用B.增强滑润作用C.增加补血止血作用D.增加破血作用E.既增加补血作用,又缓和滑润作用63.酒当归的炮制作用是64.土炒当归的炮制作用是【答案】A,E【65-67】A.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B.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C.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D.引药下行,增强滋阴降火E.缓和药性增强润肺止咳65.蜜炙法炮制中药目的66.盐炙法炮制中药目的67.酒炙法炮制中药目的【答案】E,D,A【68-70】A.粗粉B.中粉C.细粉D.最细粉68.除另有规定外,内服散剂的粉粒细度为69.除另有规定外,儿科用散剂的粉粒细度为70.除另有规定外,外用散剂的粉粒细度为【答案】C,D,D【71-73】A.抗氧剂B.抑菌剂C.止痛剂D.渗透压的调节剂E.PH调节剂71.苯酚在注射剂中用作72.氯化钠在注射剂中用作73.抗坏血酸在注射剂中用作【答案】B,D,A【74-75】A.橡胶贴膏B.凝胶贴膏C.膏药D.透皮贴剂E.软膏剂74.除另有规定外,要求检查软化点的剂型是75.除另有规定外,要求检查释放度的剂型是【答案】C,D【76-78】A.增光剂B.增稠剂C.遮光剂D.防腐剂E.增塑剂76.对羟基苯甲酸酯在明胶空心胶囊中作78.山梨醇在明胶空心胶囊中作【答案】D,C,B【79-81】A.糊丸B.滴丸C.小蜜丸D.大蜜丸E.包衣滴丸79.除另有规定外不检查溶散时限的是80.除另有规定外,应在2小时内全部溶散的是81.除另有规定外,应30min内全部溶散的是【答案】D,A,B【82-83】A.车轮纹B.罗盘纹C.菊花心D.星点E、云锦状花纹82.试卷附图中,图13的横切面特征习称83.试卷附图中,图14的横切面特征习称【答案】BE(商陆,何首乌)【84-85】A.图15B.图16C.图17D.图18E.图1984.来源于伞形科,药用部位为干燥根茎的是85.来源于豆科,药用部位为干燥根的是【答案】CB(川芎,葛根)B.巴戟天C.天花粉D.白术E.浙贝母86.试卷附图中,图20的药材是87.试卷附图中,图21的药材是88.试卷附图中,图22的药材是【答案】EBC【89-91】A.赤芍B.山豆根C.白芷D.板蓝根E.细辛89.切面白色或灰白色,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的饮片是90.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具裂隙,气味香,味微苦、酸涩的饮片是91.切面黄白或白色,质脆;气辛香,味辛辣,麻舌的饮片是【答案】CAE【92-93】A.桑白皮B.白鲜皮C.合欢皮D.海桐皮E.地骨皮92.质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有羊膻气,味微苦的药材是93.质韧,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的药材是【答案】B,A【94-96】A.图23D.图26E.图2794.试卷附图中,原植物属于伞形科的饮片是95.试卷附图中,原植物属于木犀科的饮片是96.试卷附图中,原植物属于木兰科的饮片是【答案】BED(小茴香,连翘,五味子)【97-98】A.全蝎B.牛黄C.海螵蛸D.蟾酥E.羚羊角97.具有“乌金衣”特征的药材98.具有“通天眼”特征的药材【答案】B,E【99-100】A.HgSB.As2S2C.Fe203D.FeS299.朱砂主要成分100.雄黄主要成分【答案】A,B三、C型题:【101-103】某药厂生产的清开灵注射液,其药物组成包括胆酸、珍珠母(粉)、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粉)、板蓝根、黄苓苷、金银花,附加剂为依地酸二钠、硫代硫酸钠、甘油。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高频考点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高频考点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高频考点第一章中药与方剂考点历代本草著作:《神农本草正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

考点中药性能理论。

所谓中药的性能,即中药效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

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叫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考点四气:确定依据: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

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所示效用: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凡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

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燥姜;反之,则于治疗不利,甚则损伤人体。

考点五味(1)确定依据。

故今之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超出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2)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①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药物有荆芥、薄荷和川芎。

气虚阴亏者慎用。

②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药物有黄芪、熟地、核桃仁、甘草等。

凡温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③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药物有木瓜、乌梅等。

凡邪未尽之证均慎用。

④苦:能泄、能燥、能坚。

药物有黄连、黄柏、知母等。

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⑤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药物有昆布、海藻等。

脾虚便溏者慎用。

⑥涩: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药物有猪苓、茯苓等。

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3)气味配合的原则: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有二;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更多。

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中药药学科普知识

中药药学科普知识

中药药学科普知识
中药药学科普知识涵盖了许多方面,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中药药性: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药性,包括寒、热、温、凉等性质,以及酸、苦、甘、辛、咸等味道。

这些药性和味道决定了中药的作用和功效。

2. 中药配伍:中药常常需要配伍使用,即将几种中药组合在一起,以增强其治疗效果。

配伍的规则包括“十八反”和“十九畏”,这些规则说明了哪些中药不能一起使用。

3. 中药煎煮:中药的煎煮方法对其疗效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中药需要先用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煎煮。

煎煮的时间、火候和次数都有讲究,以保证药效的充分发挥。

4. 中药服用:中药的服用方法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中药需要饭后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

此外,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服用时间和频率,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服用。

5. 中药禁忌:服用中药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例如孕妇不宜服用某些中药,同时也要避免食用某些食物,以免影响中药的药效。

6. 中药材的产地和采集:中药材的产地和采集对中药的药效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道地药材是指特定产地的优质药材,其药效较好。

因此,选择道地药材是保证中药疗效的重要一环。

总的来说,中药药学科普知识包括中药的药性、配伍、煎煮、服用、禁忌和药材的产地和采集等方面。

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使用中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药一40个考点

中药一40个考点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经典考点1:五味效用与不良反应五味效用不良反应辛能散、能行(发散行气活血)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甘能补、能缓、能和(补中缓急,调和诸药)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中满忌甘)酸(涩)能收、能涩(收敛固涩)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苦能泄、能燥、能坚(泻下、燥湿、坚阴)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咸能软、能下(软坚散结,泻下通肠)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如脾虚便溏者慎用淡能渗、能利(渗湿利水)淡味过量,亦能伤津【例】A.甘味药B.辛味药C.苦味药D.咸味药E.酸味药1.能耗气伤阴,气阴两虚者应慎用的是()2.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湿阻、食积者应慎用的是()3.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与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应用的是()答案:B、A、C经典考点2:炮制常用液体辅料及作用辅料作用主要成分代表药物酒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乙醇黄芩、黄连、大黄、白芍、续断、当归、丹参、川芎、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醋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醋酸、水延胡索、甘遂、商陆、大戟、芫花、三棱、莪术、香附、柴胡、郁金盐水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氯化钠和水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小茴香、橘核、车前子、砂仁、菟丝子、补骨脂、益智仁、泽泻、沙苑子姜汁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挥发油、姜辣素厚朴、竹茹、草果、半夏、黄连、天麻、栀子蜂蜜生品清热;熟品补中;能解毒、润燥、止痛、矫味矫臭、和中、调和药性果糖、葡萄糖甘草、麻黄、紫菀、百部、马兜铃、白前、枇杷叶、款冬花、百合、桂枝油润燥通便,解毒生肌油酸、亚油酸蛤蚧、马钱子、三七及动物骨类其他吴茱萸汁、白萝卜汁、羊脂油、鳖血、山羊血、石灰水、甘草汁、黑豆汁【例】A.酒B.醋C.盐水D.蜜E.姜汁1.具发表散寒,温中止呕作用的辅料是()2.具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作用的辅料是()3.具甘缓益脾,润肺止咳作用的辅料是()4.具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作用的辅料是()答案:EADC经典考点3:炮制常用固体辅料及作用辅料作用代表药物麦麸和中益脾枳壳、枳实、僵蚕、苍术、白术河砂中间传热体穿山甲、骨碎补、狗脊、龟甲、鳖甲、马钱子、鸡内金稻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党参、斑蝥、红娘子土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泻白术、当归、山药滑石粉利尿,清热,解暑刺猬皮、鱼鳔胶蛤粉清热,利湿,化痰,软坚阿胶【例】宜采用米炒的药物是A.白术B.阿胶C.斑蝥D.马钱子E.山药答案:C经典考点4:中药的七情配伍1.单行: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先煎
一般先煎10-15分钟后再下其他药、个别品种 需要先煎30-60分钟以上。 如矿物、介类等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 药物和附子、乌头等有毒药物应先煎。以增 加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增 加安全性和有效性 。
二、后下
当其他药物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下同煎5分 钟即可 。
如气味芳香,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的药物。
医生的嘱咐服用。 服药后宜休息半小时左右,不宜立即活动或劳作。
二、服药温度
热服:发散风寒的药宜热服。 温服:一般汤剂均宜温服,丸散等一般用温 开水送服。 冷服:清热,解毒,止吐的药。
三、服药禁忌
一般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腥辣油腻食物。 具体为辣椒,葱,蒜,野菜,海鲜,冷饮, 油炸食品。
中药属性
【桔梗与猪肉相克】 桔梗味苦、辛,平、性微温,味厚气轻,为肺经引药, 能宣清肺气,利咽喉,祛痰定喘,养血排脓。而猪肉 味甘、咸、性微寒、无毒,入脾、肾经,有滋养脏腑、 滑润肌肤、补中益气等功效,久食令人生痰湿。桔梗 与猪肉的性质与功能相反,不宜同时使用。
【人参与白萝卜相克】 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有补气、生津安神, 补脾益肺之功,萝卜有下气消食、除痰润肺、 解毒生津、和中止咳之功用。而人参补气、萝 卜消气,两者功能相反,不能同时食用。
煎煮时间:指煮沸后再用文火煮需要的时间。 每付中药一般煎煮两次。
一、滋补类
一般头汁煮沸后再煎45分钟左右。个别的需 焖煮数小时以上。因这类药品多为植物根茎, 果实,动物的甲,角,壳等,质地坚硬厚实, 难于溶解,煎药前常需捣碎,并适当延长煎 药时间。
二、解表类
一般急火煮沸,再煎15分钟左右即可。此 类药多系植物全草或花叶,质地轻扬,气味 辛香,富含挥发油,煎煮太久容易使药物有 效成分挥发逸去,降低药效。
【常山与香葱相克】 常山性寒、味辛、酸、有小毒,入脾经。有截 虐、祛痰的功效,适用于痰饮积胸、胸膈胀闷, 欲吐不能者。生葱性辛温助热,与常山的性味 功能都相背,因此不能同时食用。
【甘草与白菜相克】 甘草性平、味甘、性微温、入脾、胃、肺经, 解毒祛痰。白菜味甘、性凉、气虚胃泠者不可 食。甘草与白菜功能相反,不宜同时食用。
1、温:桂枝、生姜、白芷、防风、辛夷、 麻黄;
2、热:附子、肉桂、花椒、干姜、丁香、吴 茱萸、胡椒、小茴香、八角;
中药属性
3、寒:石膏、知母、黄连、苦参、淡竹叶、 夏枯草、栀子、决明子;
4、凉:薄荷、桑叶、菊花、牛蒡子、葛根、 蝉蜕
相克: 不可同服
【黄连不能与猪肉同服】 黄连味苦、性寒,有清除邪热或虚热、泻火、健脾燥 湿、抑菌解毒等功效,猪肉酸寒、滑腻、多脂,滋阴 润燥。两物作用相佐,同食不但降低效果,还可以引 起腹泻。
煎药用水
用井水 纯净水 自来水亦可
正确掌握加水量
加水量应根据药量,吸水程度及煎煮时间而 定。一般头煎加水量多一些,以浸没药材超 过药2-3厘米为度,第二煎加水量可酌减。
煎前浸泡是提高药效的的有效方法
为提高药物的煎出率,药物在煎煮前宜加水 搅拌后浸泡30-60分钟。
冬天若用20-30度的温水浸泡可缩短煎煮时间 不能用开水浸,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
最好选用砂锅或搪瓷碗,以耐火的砂锅或陶 瓷罐最为理想 ;
搪瓷烧锅次之; 最好不要用铝锅 ;
一定不能用铁锅或铜锅
煎具选用原则
容量稍大 : 有利煮沸时药液不断翻滚 。
锅盖应稍高点 : 可使水分和挥发性成分产生“回流”。
煎锅要清洁,且最好每次煎完药后立即去掉 药渣,以免影响下次煎药效果。
如何服用中草药
正确掌握服用中草药,对发挥中草药的药效 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用药时间的选择
一般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两次煎服,即上午10 点,下午3点左右各服一次 。
<<汤液本草>>中说:“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 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 后盖有义在其中也。”可见古代医人对药物与 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深有体会,并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不同药宜选用不同的用药时间
空腹服用:润肠通便药,泻下药。 饭前服用:补益药,祛痰药,开胃药,制胃酸药。 饭后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消食导滞药。 睡前服用:镇静安眠药,治疗遗尿药,驱虫药。 及时服用:急危重症药,解表药。 不拘时服用:生津润喉,清暑解热药,咽喉疾患药。 对于不同病情,不同方药又有不同的服法。请遵循
中药相关知识
煎药器皿选取
李时珍曾说过:“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 用银器瓦罐”。
意思是说煎药不能用铜、铁质的器皿,较适合用银质和陶瓷 的器皿。铝铁铜的金属活性较强,极易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 起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轻者使药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 发生沉淀,药液中有效含量降低,重则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 质,产生毒性。
三、包煎
凡有绒毛或细小籽应用纱布或绵薄布将药物 包好扎紧后投入其他药中合煎。
四、另煎
适用于贵重药材,以免与其他药材同煎有效 成分被它吸收而造成浪费 如人参等。
特殊煎煮法还有如下方法:
溶化又称烊化:即将药物兑入煎好的药汁中 搅匀或加热熔化后一起服用,如阿胶等。
冲服:将研成粉的药物放入已煎好的药汁中 搅拌后一起服用。
三、一般药
常在煮沸后再用文火煮30分钟左右即可
药物煎煮时间的长短,除与药物的质地有关, 一般来说,凡质地坚硬,气味难出的药物, 煎煮的时间以长为宜,质地软松,气味易出 的药物煎煮时间宜短。
特殊煎煮法
药物煎煮时间的长短,除上述情况外,如质 地坚硬,气味难出的药物及质地软松,气味 易出的药物,宜采用特殊煎煮法 ,才能达到 效果或不至于破坏药效的。
质突然受热凝固,外层形成坚密的包膜,或 使部分高分子物பைடு நூலகம்形成胶体不利有效成分浸 出。
放药量
儿童服用要求少而浓,以便喂服一般煎至50150毫升。
成人服用一般煎至200-300毫升。
用火
一般先用武火(急火)。 沸腾后用文火(慢火)。
煎煮火候和时间
根据各类药剂的不同特点应用不同的火候和 时间,可最大程度地煎出有效成分和保留有效 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