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梅贻琦先生《大学一解》之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梅贻琦先生《大学一解》之后感

今日由导师许平老师推荐,得梅贻琦先生《大学一解》一文,拜读后颇有醍醐灌顶之感,溯想起大学四年本科到硕士,再至博士阶段学习,不禁感慨颇多,对于大学的认识一直都有所思考,却多是零星的感受,予以记之,并未有过系统的疏理。今日得此博文,亦让我串联起自己多年大学学习生涯的诸多感触。最重要的是,对梅贻琦先生的教育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梅贻琦先生之生平简介

在阅读此文前,我查阅了梅贻琦先生的简介以及与其相关的文章,因此对梅先生本人有了初步的认识。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留学美国后于1916年任教清华大学,并于1931-1948年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是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被誉为清华大学的“终生校长”和奠定清华校格的教育思想家。他所提出的“身教重于言教”以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等教育名言一直为世人推崇。

《大学一解》之理解与认知

文章篇长不过几千余字,而我却需阅之三遍,方才较为深刻地领悟其精神之根本。并且,每遍详读都能得其新的感悟。梅先生文中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大学之道、教育之本质、师德修养、学子自身之修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其中关于大学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学术自由的论述对现代教育亦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梅先生在文之开章提出了大学教育之制度与精神,二者并

非一事。中国近代大学虽移植于西方,而大学精神又与中华教育传统血脉相连。并引《大学》一书之开章以明其全文的中心思想,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此句于我理解起来确实有些难意,好在梅先生将其释义为:“若论其目,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新民。”在此,不禁将之与现代教育一一对照,方知所具相差甚远,若我们能将“止于至善”为目标,真正的将“明明德”与“新民”相结合,内外兼修,以至达到一种大学教育的和谐状态。

然后,梅先生亦从心里角度分析整个之人格应有的三方面:“知、情、志”,但若在教育中只重视“知”的灌输,不重视“情”与“志”的培养,那“其所收修明之效因已极有限也”。因而,要实现意志与情绪两方面的修养,需要靠教师树立楷模和学生自身设法修养。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两方面都有真正的修养工夫,并能自然流露于日常生活和教学之中,那么学生亦能在无形中模仿借鉴;此乃古人所谓之“身教”,即“以善先人之教”。梅先生在文中特提出“从游”论,并引孟子言:“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将学校比喻为水,师生喻为鱼,他们的行动即为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就是“从游”,从游时间长了,日日观摩,即使不刻意追求,自然而然就会收到耳濡目染之效。

文章之末梅先生总结到“大学致力于知、情、志之陶冶者也,以言知,则有博约之原则在,以言情,则有裁节之原则在,以言志,则有持养之原则在,秉此三者而求其所谓‘无所不思,无所不言’”,

并提出今天大学教育的大目标在于实现“明明德”、“新民”。 结合艺术设计教育之切身感受

梅先生在论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关系时,特提及“艺术之天分特高,而审美之兴趣特厚者可入艺术学校”。作为艺术专长的学子,经历层层选拔考入高等艺术学府,入学后长久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却忘记了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实则,对于艺术院校的学子而言,首先是成为“通才”,尔后成为“专才”。因“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艺术学院的学子往往过于专注在专业本身,无法把握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最为主要的是未能掌握“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以至于毕业后无法融入社会生活,更何谈实现艺术创作之高峰了。所以,当今艺术院校之莘莘学子,需充分认识到“通识”的重要性,规划好大学的学习时间,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增加基础方法、广博的知识和自我选择的能力,实现“大学新民之效”。

梅先生在说明大学生“明明德”时“体认未尽与实践不力”分析了三方面的原因:“一曰时间不足”、“二曰空间不足”、“三曰师友古人之联系之阙失。”三方原因将之与自己的学习经历相对照,不觉句句真切。大学期间,频繁穿梭于各种讲座、各类艺术展览,各专业导师的课程,终日忙碌却不知“人生莫非学问也,能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者,斯得之”。四年时光飞逝,虽留有数本笔记,却未能真

正将知识融会贯通,然则,流于表面,更难谈“门径之实践以致于升堂入室”了。

在今日大学中,因集体生活而缺乏独居自省空间的情况同样存在,但与梅先生描述的情形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学生虽然有了更大的自由来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却在这个群居的娱乐时代变得不知所措。由于长久以来的处于集体宿舍、集体讨论、团队合作的空间和时间之中,使得学生容易产生一种依赖感,变得容易妥协。更不必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也让我想到了,印度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一书中提到的“独处的必要”。他提出“只有当我们了解了独处并且超越它之后,我们才能成为参与者”。否则我们只能是自己人生的旁观者。因此,当今的学子们在能够自由把握空间与时间时,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塑造自身完善的人格,即如何实现“一己之修明”。

而对于“师友古人之联系”则需一分为二述之,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来说,“师友”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交流平台、手段的发达使得学子可以有多方渠道结识“益友”。又如美院所实施的工作室教学方式,更加拉近了师友之间的距离,在此教学方式中亦形成有高年级带领低年级、研究生带本科生、博士生带研究生——一种新的“从游而学”的方式。真正扩展了传统“从师受业”的教学方式。然而,对于“古人之联系”是当今学子最为缺乏的,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亦是当今学习

艺术设计之学子最需要深入研究与掌握的。

综述

在梅先生文章的引领下,使得我对现代教育中的理念与师从方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在此,我不禁要问,大学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它是在帮助学子们培养一种找寻所有问题答案的智慧,学子们可以在过程中自由地思想,“无所不思,无所不言”然后发现什么是真实的、正确的事物。最终实现大学之“明明德”、“新民”,尔后,“止于至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