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宿主免疫力环境因素
2022年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产甲烷细菌的细胞壁不含______,它属于______。
2、艾滋病全名为______,其病原体称为______,英文简写为______。
3、以一种______作氢供体,而以另一种______作氢受体而实现生物氧化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称为Stickland反应。
此反应的产能效率很______,每分子______仅产______ATP。
4、在配制异养微生物培养基时,常用的生长因子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等。
5、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
低等真菌的细胞壁成分以______为主,酵母菌以______为主,而高等陆生真菌则以______为主。
6、在经典遗传学发展至分子遗传学过程中,有四种模式微生物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们是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
7、最常见的厌氧菌有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⑥ ______等。
8、根瘤菌的三种特性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
9、线粒体的核糖体在大小上类似于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线粒体与细菌之间的近缘关系,支持真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是由______演化出来的假设。
10、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固氮菌等的孢囊,除其形成方式与芽孢不同外,其功能(休眠、抗热性)与芽孢相同。
()12、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因其是活细胞内寄生物,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故属于难养菌。
()13、在肽聚糖的合成过程中,甲、乙两个肽尾间的交联是由转肽酶的转肽作用完成的。
()14、大肠杆菌噬菌体靠尾部的溶菌酶溶解寄主细胞壁后靠尾鞘收缩将DNA注入寄主细胞。
()15、真核微生物的“9+2”型鞭毛,指的是其鞭杆和基体的横切面都显示出外围有9个微管二联体,中央为2条中央微管。
2021年山西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1年山西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的染色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其中鉴别染色法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烈性噬菌体生活史可分五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进行硝酸盐呼吸的都是一些______微生物,比如Bacillus licheniformis等。
4、碳源对微生物的功能是______和______,微生物可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5、我国自古以来就利用曲霉做发酵食品,如利用______的蛋白分解能力作酱,利用______的糖化能力制米酒。
6、在微生物促进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六大战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巴氏消毒法的具体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两类,即______和______。
8、生物固氮所必需的四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四种引起细菌基因重组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上是不含蛋白质的。
()12、氨基酸在碳源缺乏时可被微生物用作碳源物质,但不能提供能源。
()13、由于微生物的固氮酶对氧气敏感,不可逆失活,所以固氮微生物一般都是厌氧或兼性厌氧菌。
()14、在昆虫颗粒体病毒的每一个蛋白质包含体中,都包裹着数量很多的杆状病毒体。
()15、无隔菌丝是多核的单细胞菌体,只有细胞核的分裂,没有细胞数量的增加。
()16、菌株实为一个物种内遗传多态性的客观反映,其数目极多,甚至是无数的。
()17、要杀死培养基中存在的细菌芽孢,只有用加压蒸气灭菌法才能达到。
微生物微助教答案
1、传染由什么决定的?其结局有几种类型?病原体宿主的免疫力环境因素隐性遗传带菌状态显性遗传2、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有哪些?1、测生长量直接法:测体积、秤干重间接法:比浊法、生理指标法2、计繁殖数直接法:计数板显微镜下计数间接法:平板菌落计数法、厌氧菌菌落计数法3、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常用的方法有_测体积_、_测干重_、_测蛋白质含量_和_测DNA含量_。
而测定微生物数量变化常用的方法有_直接计数法_、_间接计数法_、_比浊法_和_膜过滤法_;以生理指标法来测定微生物的方法又有_呼吸强度_、_生物热_、_耗氧量_和__酶活性_等。
化能自养微生物与化能异养微生物4、是指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能源、氮源和氢供体的不同而划分的两类微生物营养类型。
化能自养微生物又称化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是以CO2为碳源、各类无机物为能源和氢供体的微生物类型,例如硝化细菌、氢细菌;化能异养微生物又称化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是以有机物作为碳源、能源和氢供体的微生物类型,包括绝大多数细菌和真核微生物。
5、子实体:气生菌丝特化的,在其内或外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的,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菌丝体组织。
核衣壳:又称核壳体。
病毒蛋白质衣壳和衣壳中心包含的病毒核酸的合称,病毒只有核衣壳构成的是烟草花叶病毒。
亚种:当某一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少数明显而稳定的变异特征或遗传性状而又不足以区分成新种时,可将这些菌株细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小的分类单元,即亚种。
亚种是正式分类单元中地位最低的分类等级。
伴胞晶体:苏云金芽胞杆菌Bt等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胞的同时,会在芽胞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椎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作伴孢晶体(即δ内毒素)。
模式菌株:在微生物中,一个种只能用该种内的一个典型菌株作为其具体代表,此典型菌株就称为该种的模式菌株。
类病毒:是一类只含有RNA一种成份、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现。
鉴别培养基: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化学物质,某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生长后能产生某种代谢产物,而这种代谢产物可以与培养基中的特殊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根据这种特征性变化,可将该种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的培养基。
微生物学-9-9传染与免疫教案资料
破伤风痉挛毒素当其含量尚不能引起免疫时 即足以致病, 一般治疗无效,因此该病的免疫 预防特别重要。
(2)类毒素(toxoid)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 的特点,用0.3-0.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
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为类毒素,常用来预防
注射。
(3)抗毒素(antitoxin):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马),
血浆纤维蛋白
水解、利于扩散
e、卵磷脂酶(毒素) 水解各种组织细胞,尤红细胞(产气荚膜梭菌、蛇毒液)
(3)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
抗吞噬作用:
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有抗吞噬作用; 肺炎链球菌:荚膜,避免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A族链球菌表面M蛋白:抗吞噬、抵御抗体等作用
2)毒素(toxin)
以制备外毒素的抗体,称为抗毒素,作治疗用。
外毒素
0.3~0.4%甲醛 脱毒
类毒素
免疫动物
抗毒素
(2)内毒素(endotoxin)
不能分泌到细胞外,只能在细菌死亡后自溶或者人工裂 解时才能释放出来。
• 绝大多数G-产生,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 存在于菌体内,细菌死亡及菌体裂解时才释放出来 • 热稳定性强 • 抗原性弱 • 毒力较低 • 其作用无组织选择毒性;不同病菌所产的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大致相同,
微生物的致病性是对特定宿主而言,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 反之为非致病菌,但二者并无绝然界限。
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 : 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致病!
感染
致病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
侵袭力 毒素
1)侵袭力(invasiveness):
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 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
2022年齐鲁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齐鲁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观察细菌是否生鞭毛可通过______或______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2、烈性噬菌体生活史可分五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硝酸盐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具有两种作用,其一是利用它作为氮源,这就是______;另一种是利用它作为呼吸链最终氢受体,这就是______,又称______或______。
这两个作用的共同点都需要一种含______的______酶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4、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原核细胞的核区内含有______个染色体,其细胞膜以大量折皱陷入细胞质里面去,称这些管状或囊状的结构为______,其核糖体的大小为 ______;而真核细胞的核含有______个染色体,还含有______,其核糖体的大小为______。
6、古生菌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7、评价化学杀菌剂或治疗剂的药效和毒性的关系时,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8、根瘤菌的三种特性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
9、四种引起细菌基因重组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细菌的鞭毛与真菌的鞭毛在结构上差别很大,但两者在运动方式上是相同的。
()12、在配制微生物培养基时,所需要的大量元素一般只要提供K2HPO4 和MgSO4两种试剂即可。
()13、ED途径存在于某些好氧生活的葡萄糖细菌中。
()14、至今人类及许多有益动物的疑难疾病和威胁性最大的传染病几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15、真菌的孢囊孢子和子囊孢子都属于无性孢子。
传染病流行的规律
传染病流行的规律传染病流行的规律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传播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如流感、麻疹、肺结核等。
传染病的流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传染病流行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
一、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模式1.1 爆发型流行爆发型流行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内,出现大量感染者的突然暴发。
这种流行通常与人口密集、环境卫生条件差、治理不力等因素有关。
例如,2003年中国爆发了非典型肺炎,其爆发源头为广东省广州市一个华南野生动物市场。
1.2 季节性流行季节性流行是指在一年中特定季节内,某些传染病易于暴发和扩散。
这种现象通常与气候变化和人群活动规律有关。
例如,冬春季节是流感高发期,夏秋季节是登革热高发期。
1.3 持续性流行持续性流行是指某些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一直存在,且呈现出波动性。
这种现象通常与人口密集、环境卫生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等因素有关。
例如,肺结核在我国一直存在,并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2.1 病原体因素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主要原因,其种类和数量对传染病流行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病原体具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2.2 宿主因素宿主是指被感染者或患者。
宿主对于传染病的流行也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抵抗力较弱或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人更容易感染,而免疫力较强的人则相对不易感染。
2.3 环境因素环境条件对于传染病的流行也具有很大影响。
例如,水源污染会导致霍乱和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传播;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2.4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影响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贫困落后、医疗水平低等都是导致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三、传染病流行的预防和控制3.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例如,乙肝、麻腮风等都有相应的预防性疫苗。
3.2 个人卫生个人卫生对于预防传染病也非常重要。
2022年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解释细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学说称为______,系1972年由______ 等提出。
2、一般地说,动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以______和______为主,植物病毒以______为主,噬菌体以______居多,而真菌病毒则都是______。
3、呼吸保护是指______菌科的菌种能以极强的______作用迅速将周围环境中的______消耗掉,使细胞周围围环境处于______状态,借此保护固氮酶。
4、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叶绿体的构造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6、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表现在: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⑥ ______,⑦ ______。
7、按照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把微生物分为五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8、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有害的方面有______和______等。
9、质粒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但从细胞中分离的质粒大多是3种构型,即______型、______型和______ 型。
10、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支原体与L-型细菌极其相似,但后者具有恢复形成细胞壁的能力。
()12、用稀释摇管法分离获得的微生物均为厌氧微生物。
()13、与乳酸发酵分成同型、异型相似,微生物的酒精发酵也有同型与异型之分。
()14、嗜肝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复制均存在逆转录过程。
()15、担孢子是担子菌亚门的有性孢子,外生。
()16、“三域学说”是根据对大量微生物DNA的测定后而提出的。
()17、厌氧罐技术对研究严格厌氧菌是一种既十分方便又极其合适的技术。
2022年淄博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淄博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______的同时也带来______。
2、细菌表面常有毛状附属物,其中用于运动的称为______,帮助细菌附着到物质表面的称为______,在不同菌株间传递遗传物质的称为______。
3、当前对原核受体细胞来说,在遗传工程中的最合适外源基因载体是 ______和______,对真核细胞受体来说,在动物方面主要有______,植物方面则主要是______。
4、微生物的细胞分裂有两种模式:______和______。
5、真核生物鞭毛杆的横切面为______型,其基体横切面则为______ 型,这类鞭毛的运动方式是______。
6、病毒的外壳为______,核心为______,两者共同组成______;有些较复杂的病毒还含有包膜,主要由______或______组成。
7、由霉腐微生物引起的材料劣变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等多种。
8、氮源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用的速效氮源如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迟效氮源如______、______,它有利于______。
9、进行硝酸盐呼吸的都是一些______微生物,比如Bacillus licheniformis等。
10、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嗜热微生物耐热,是由于其DNA中G+C含量高。
()12、有些假单胞菌可以利用多达90种以上的碳源物质。
()13、在微生物代谢调控中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机制,其一为“粗调”,借以调节现成酶分子的催化能力,另一为“细调”,借以调节酶合成量的多寡。
()14、从各地人群的粪便中分离到大量大肠杆菌纯培养物,这时就应对它们一一编上各自的菌株名称。
2022年成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成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在没有显微镜的条件下,通过观察生长在______上的______形状或生长在______上的______现象,可推测某细菌可能长有鞭毛。
2、毒力是特定的病毒______,它是______的特征。
3、6分子葡萄糖经HMP途径进行直接氧化和一系列复杂反应后,最终产物为______个______分子,______个______分子和6个CO2。
4、无氮培养基是用来分离______、按用途它属于______培养基、按成分属于______培养基。
5、真核微生物执行运动功能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型鞭毛,它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6、微生物在现代生物分类系统中分别属于______界、______界、______界和______界。
7、厌氧菌的固体培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8、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主要是厌氧菌,如______、______和______等都是其中的优势菌群。
9、与营养缺陷型有关的菌株有三种:①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菌种的原始菌株称为______,②它经诱变剂处理后所发生的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菌株称为______,③再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的菌株称为______。
10、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细菌原生质体除缺乏细胞壁外,仍保留正常细胞的分裂等一切生理功能。
()12、在配制异养微生物培养基时,实际上只要加入6种营养要素中的4~5种即可。
()13、按米切尔的化学渗透学说来看,一切生物都可利用的通用能源就是ATP一种形式。
()14、动物病毒的核心多数为线状的双链DNA或单链RNA。
()15、足细胞可在曲霉和青霉的分生孢子梗的基部找到。
()16、菌株实为一个物种内遗传多态性的客观反映,其数目极多,甚至是无数的。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控制和预防的学科。
它涉及病原体的特征、传播途径、宿主因素、免疫防御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传染病学的重点总结:1.病原体的特征: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寄生虫或真菌等。
了解病原体的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至关重要。
病原体的特征包括病原性、毒力、耐受能力等。
2.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和水源传播等。
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传播风险。
3.宿主因素:宿主是传染病传播的关键环节。
宿主的免疫系统状态、易感性、免疫力等因素都对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起着重要影响。
了解宿主因素可以帮助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4.免疫防御:免疫系统对于抵抗传染病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应答的过程以及疫苗的设计和免疫接种的原理,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免疫防御策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5.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的重要手段。
通过收集和分析病例资料、进行调查问卷、追踪病例等方式,可以确定传染病的暴发源、传播途径和主要宿主,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6.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是传染病学的核心任务。
具体措施包括隔离病例、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宿主免疫力、加强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等。
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和疫情扩散风险。
7.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是了解疫情动态、掌握传播趋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重要手段。
监测和报告工作应该及时准确,包括病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等。
总之,传染病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病原体、传播途径、宿主、免疫防御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传染病的特征和机制,制定科学、针对性的控制和预防策略,可以有效遏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共健康。
2022年东莞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东莞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衣原体有三个种,包括可引起______病的______、可引起______病的______和可引起______病的______。
2、一步生长曲线的三个重要的特征参数______、______和______。
3、厌氧乙酰-CoA途径又称______途径,这种非循环式的CO2固定机制主要存在于一些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化能自养细菌中。
4、在微生物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最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曲霉分生孢子头的构造为:分生孢子梗的基部有一特征性的______,向上则分化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这四种总称为______。
6、微生物从发现到现在的短短的300年间,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继动、植物两大生物产业后的______。
7、常用的防腐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8、常用的污水处理装置有两种,一是利用______进行处理的______,另一是利用______进行处理的______。
9、筛选营养缺陷型的四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G+细菌由于细胞壁中除肽聚糖成分外还含有较多的磷壁酸,因此仅用溶菌酶处理只能获得还剩留一部分残壁的球状体。
()12、在EMB培养基中,伊红美蓝的作用是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
()13、细菌产生酒精,只有通过ED途径才能达到。
()14、E.coli T偶数噬菌体的核心是由线状双链DNA构成的。
()15、葡枝根霉和有性根霉的区别是:前者靠异宗配合产生接合孢子,后者靠同宗配合产生接合孢子。
武生所生物风险五要素
武生所生物风险五要素
摘要:
一、武生所生物风险五要素的概述
二、生物风险的定义和来源
三、生物风险五要素的具体内容
1.病原体
2.宿主
3.传播途径
4.易感人群
5.环境因素
四、生物风险五要素在我国的实践应用
五、生物风险五要素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
正文:
武生所生物风险五要素是指在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中需要关注的五个关键因素,包括病原体、宿主、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环境因素。
这五个要素共同决定了生物风险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生物风险是指由生物因素导致的潜在危害,其来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病原体是生物风险的核心因素,可以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
宿主是指病原体在其中生活和繁殖的生物体,可以是动物或植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宿主传播到其他生物体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等。
易感人群是指缺乏免疫力或抵抗力,容易感染病原体的人群。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地
理、生态等因素,对生物风险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在我国,生物风险五要素在疫情防控、食品安全、农业生产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这五个要素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降低生物风险。
在疫情防控中,生物风险五要素尤为重要。
了解病原体的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同时,环境因素对疫情防控也具有重要影响,如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范围的扩大,因此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密切关注。
总之,武生所生物风险五要素是评估生物风险的重要工具,对于制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病原体的毒力名词解释
病原体的毒力名词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病原体”的这个词汇,并且知道它与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很少有人对病原体的毒力有着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病原体的毒力,包括定义、分类、影响因素等。
病原体,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或病毒等生物因子。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非细胞有机物。
这些病原体在侵入人体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感染,例如空气传播、食物传播、血液传播等。
而病原体的毒力正是指其引起致病的能力。
一、细菌的毒力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它们通过分泌毒素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毒力既与细菌自身的特性有关,也与感染的部位、个体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细菌的毒力可以分为吸附、入侵、毒素和破坏组织四个阶段。
吸附是指细菌黏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入侵是指细菌侵入宿主细胞内部;毒素是指细菌释放出的对宿主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破坏组织是指细菌在侵入宿主细胞后导致的细胞或组织结构的破坏。
二、病毒的毒力病毒是一种无生命特征的微生物,它们依赖于宿主细胞进行繁殖。
病毒的毒力是指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对宿主细胞的损害程度。
不同的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袭程度也不同,有的仅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释放,而有的则会导致细胞死亡。
此外,病毒的毒力还与病毒的变异率、感染途径、宿主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三、寄生虫的毒力寄生虫是一种以寄生于宿主体内为生活方式的生物。
它们寄生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引起多种疾病。
寄生虫的毒力与其侵入宿主的方式、数量以及宿主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一些寄生虫通过吸食宿主的血液获取养分,这种行为会导致宿主的贫血等病症。
其他一些寄生虫则通过寄生于宿主的组织中,引起组织破坏或器官功能障碍。
四、影响病原体毒力的因素除了病原体自身的特性,还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病原体的毒力。
首先是感染途径,不同途径感染的病原体对宿主的毒力表现也不同。
其次是宿主的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体更容易被病原体侵袭。
再次是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一些病原体会通过发展耐药性等方式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动物性传染病的名词解释
动物性传染病的名词解释动物性传染病,又称为人兽共患病,是指可以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这些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多种生物体。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动物性传染病进行名词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一、感染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并繁殖、侵入宿主细胞后引起病理反应。
疾病的程度取决于感染病原体的毒力、宿主的免疫力以及环境因素。
感染途径有多种,包括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等。
不同的感染途径会对病原体的传播和流行产生重要影响。
二、疫苗疫苗是为了预防动物性传染病而设计的一种生物制剂,通常包含弱化或灭活的病原体或其产物。
疫苗注射到宿主体内后,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提高宿主的抵抗力,阻止或减轻病原微生物侵袭。
疫苗的研发和使用对于控制和预防动物性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三、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微生物,它们无法自主繁殖和代谢,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中。
病毒可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如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等。
某些病毒可以引起严重的动物性传染病,如禽流感、非洲猪瘟等。
研究病毒结构和传播机制,对于控制和预防动物性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四、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可以自主繁殖和代谢。
细菌可以引起多种动物性传染病,如兔热病、人兽共患细菌病等。
细菌通过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或接触传播等方式进入宿主体内,研究它们的抗药性、毒力和传播途径,对于有效控制细菌性传染病至关重要。
五、病媒生物病媒生物指的是可以携带病原微生物,并将其传播给宿主的生物媒介。
常见的病媒生物包括蚊子、蜱虫、跳蚤等。
它们可以通过叮咬行为将病原体转移到宿主体内,从而引发疾病。
蚊子传播的疾病有疟疾、登革热等;蜱虫传播的疾病有布鲁氏菌病、萨德斯基病等。
了解和控制这些病媒生物的生态学特性和传播规律,对于预防和控制动物性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六、动物检疫动物检疫是指对动物和动物产品进行进出境的检疫措施。
植物病害三角关系
植物病害三角关系
植物病害三角关系是指植物、病原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这个三角关系中,植物是病害的宿主,病原体是引起病害的主要因素,环境则是影响病害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植物是病害的宿主,它们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如果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免疫力强,那么它们就能够抵御病原体的入侵,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反,如果植物生长状况不佳,免疫力弱,那么它们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攻击,从而引发病害。
病原体是引起病害的主要因素。
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它们通过侵入植物体内,繁殖生长,从而引发病害。
不同的病原体对植物的危害程度不同,有些病原体能够直接导致植物死亡,有些则只是引起植物生长缓慢、产量降低等问题。
环境是影响病害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分、光照等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着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高温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植物受到真菌病害的侵袭,而湿润的气候则容易导致植物受到细菌病害的侵袭。
植物病害三角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植物、病原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进行植物病害防治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三个因素,采取综合
防治措施,才能够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简述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
简述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病原体的种类、病原体的抗药性、宿主的健康
状况、药物的质量和用量、路线以及环境等。
首先,病原体的种类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和耐药性是不同的。
有些病原体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或者无效。
此外,一些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繁殖速度快,繁殖量大,容易造成病情恶化,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其次,宿主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对于处于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情况的猪,药物的治疗效果往往会打折扣。
因此,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和免疫力是预防和治疗猪
病的重要措施。
药物的质量和用量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药物的质量差,药效不高,即使用量大
也难以治疗猪病。
而过高或者过低的用量都会影响治疗效果,过高的用量容易造成猪的副
作用和抗药性,过低的用量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药物的给药路线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给药总量相同时,不同的给药路
线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经口给药易服用,但药物吸收不
完全,经肌肉注射给药吸收快,但对注射部位、注射深度等要求较高。
最后,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猪病的治疗效果。
例如,猪舍的卫生状况不良,空气质量差,会造成猪的疫病发生和发展,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保持猪舍清洁卫生,提高室内空
气质量是预防和治疗猪病的必要措施。
总之,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需要综合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治疗效果,预防和控制猪病。
2022年成都中医药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成都中医药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蓝细菌是光合微生物,进行______营养,单细胞蓝细菌以______繁殖为主,丝状体种类则以______繁殖。
蓝细菌没有鞭毛,但能进行______运动。
2、病毒的外壳为______,核心为______,两者共同组成______;有些较复杂的病毒还含有包膜,主要由______或______组成。
3、有六种发酵类型可经过EMP途径并由其终产物丙酮酸出发,即① ______,代表菌如______;② ______,代表菌如______;③ ______,代表菌如______;④ ______,代表菌如______;⑤ ______,代表菌如______;⑥ ______,代表菌如______。
4、在配制异养微生物培养基时,常用的生长因子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等。
5、核糖体的功能是______,它由存在于表层的______和位于内层的______两种成分组成;在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一般为______,而在线粒体中则为______,原核生物的一般为______。
6、人类对微生物的发现和认识,比对动、植物晚得多,其原因是微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特点。
7、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会发生不利于其继续生长的pH变化,一般可采取两类方法作外源调节:① ______,过酸时可加入______或______ 等调节;过碱时,可加入______或______等调节;② ______,过酸时可通过______或______调节,过碱时可通过______或______调节。
8、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有害的方面有______和______等。
9、线粒体的核糖体在大小上类似于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线粒体与细菌之间的近缘关系,支持真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是由______演化出来的假设。
流行病学之自然辩证法
流行病学之自然辩证法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传播规律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种思想方法,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作用而推动的。
将自然辩证法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作用。
在流行病学中,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也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例如,病原体、宿主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原因。
病原体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但宿主的免疫力和环境的卫生状况也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因此,只有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
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流行病学中,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例如,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在疫情初期,病例数量可能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例数量可能会呈指数增长。
因此,只有及时监测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事物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在流行病学中,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也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例如,某些疾病可能会在某个季节或地区爆发,然后在另一个季节或地区消失。
因此,只有深入研究疾病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规律,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流行病学中,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也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例如,宿主的免疫力和环境的卫生状况是内因,病原体是外因。
只有综合考虑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
综上所述,将自然辩证法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自然辩证法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致病菌产生的主要是外毒素
③类毒素 (toxiod):是细菌的外毒素用 0.3~0.4%甲醛进行化学
脱毒后仍保留着原有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将其注射机体后,具有免疫功 能。常用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和肉毒类毒素等。
2.侵入的病原菌数量:
致病剂量,不同的病原菌有不同的致病剂量。 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伤寒症须摄入几亿至十亿个细菌; 霍乱弧菌引起霍乱症还要比它多许多倍 毒力完全的痢疾志贺氏菌只要7个菌即可致痢疾; 鼠疫耶尔森氏菌,旧称“鼠疫巴氏杆菌” 也只要几个细胞即可引 起易感宿主患鼠疫。
传染与免疫的意义:
⑴人类和动物的传染病的防治,是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动 力; ⑵起源于微生物学的免疫学,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 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 ⑶免疫学方法对生命科学的各个重要领域都有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 ⑷免疫学的方法和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节
17世纪伦敦人为躲避鼠疫纷纷出逃
印度鼠身上的蚤, 是鼠疫的传播者
鼠疫Hale Waihona Puke 菌二、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
(病原体、宿主免疫力、环境因素)
(一)病原体:
病原体的数量、致病特性和侵入方式是决定传染结局的最主要的因素。 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 以下是以细菌性病原体为例:
1.毒力:又称为致病力,表示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大小。构成毒 力的诸因素可归结为:侵袭力和毒素。
2.传染病
传染病:由于病原体的侵染而导致机体产生的病态生理过程。 传染病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1992,40种 一类的传染病、二类的传染病、三类的传染病
人畜共患病(89种):鼠疫、狂犬病、鹦鹉热、疯牛病、炭疽病、猪丹 毒、口蹄疫等 死而复燃:流感、结核病、霍乱等。 新的传染病:艾滋病、疯牛病、Ebola(埃博拉热)、幽门螺杆菌病、 Lyme(莱姆病)、裂谷热等 1997年WHO统计:2380万传染病万死亡人数/5220万死亡人数; 发展中国家90%死于6类急性传染病
SARS元凶——冠状病
感染“非典”病毒患者的肺部切片照片
1.传染
传染:指寄生物和宿主间发生 相互关系的一个过程。具体指外 源或内源的少量寄生物突破其宿 主的“三道防线”(机械防御、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系统) 后,在宿主的一定部位生长繁殖, 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过 程。 病原体:致病菌、病原菌
3.侵入途径:
①消化道 ②呼吸道 ③皮肤伤口 ④泌尿生殖道 ⑤多种途径
消 化 道 溃 疡 : 幽 门 螺 杆 菌
(二)宿主的免疫力
1.免疫(immunity)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 种保护性功能,又称免疫性、免疫力。 2.免疫功能包括: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稳定;③免疫监视; 3.免疫(力) 的类型:
(1)侵袭力
①吸附和侵入能力 ②繁殖与扩散能力 ③对机体防御机能的抵抗力
①吸附和侵入能力:除少数病原菌是因昆虫叮咬或外
伤而进入宿主引起其感染外,多数是通过吸附于宿主 的上皮细胞表面而实现的。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弧菌属等细菌:菌毛 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 变异链球菌、乳杆菌属:能合成葡聚糖、“菌斑” ,-龋 齿 霍乱弧菌: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后,有的不再侵入,仅在原 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 痢疾志贺氏菌: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 亡,造成溃疡 溶血链球菌: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 织或血液中进一步扩散,引起的化脓性感染
③对机体防御机能的抵抗力:有毒力的病原菌可通
过不同的方式抵御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 链球菌:溶血素 致病性葡萄球菌:可产生A蛋白 炭疽芽孢杆菌:产生名为攻击素的聚谷氨酸,以抵抗 正常血清中的一些天然抗菌因子。
(2)毒素
①外毒素和内毒素的比较
外毒素: G+ 、细胞外、毒性蛋白质; 内毒素G- 、细胞内、脂多糖
(三)环境因素
传染的发生与发展除取决于上述的病原体的毒力、数量、侵 入门径和宿主的免疫力外,还取决于对以上因素都有影响的环境 因素。良好的环境因素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也有助于限制、 消灭自然疫源和控制病原体的传播,因而可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或流行。
三、传染的三种可能结局
1.隐性传染:宿主的强免疫力; 2.带菌状态:相持状态;最危险的传染源; 3.显性传染(传染病)病原体的优势生长: 按发病时间长短,急性传染和慢性传染 按发病部位的不同: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传
染
一、传染与传染病 二、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 三、传染的三种可能结局
一、传染与传染病
传染病是人类永恒的敌人,它顽固地在人类历史的每一 个阶段疯狂肆虐 现在,全世界每年死于各种传染病的约2000万人,占总 死亡人数的37.04%。 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②繁殖与扩散能力:这是病原菌引起宿主患传染病的
重要条件,不同的病原菌有其自己特有的在宿主体内 繁殖与扩散的能力 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 胶原酶(collagenase) 血浆凝固酶(coagulase) 链激酶(streptokinase) 卵磷脂酶(lecithinase)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Chapter 9 Infection and Immunity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卜宁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College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传染与免疫
传染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