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基础讲义
因为大多数环境物品是免费取用的公共物品 ,没有价格,因此对环境物品存在“市场失灵” 。更多的结果是低效率或无效率但是通过为 环境物品规定价格或建立市场,就有可能通 过竞争市场解决环境问题,并用效率标准判 断解决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节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反的、不具备明确 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 时不具备竞争性或排他性的物品(例如大气 质量、河流)。
公共物品必须具备如下两个特征之一: (1)消费的无竞争性:A对某物品的消费不会
微观经济学基础讲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4日星期六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 竞争市场与效率 第二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 第三节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第四节 个别需求和总体需求 第五节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第六节 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节 竞争市场与效率
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商品的价格 、生产的成本(要素价格)、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 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 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 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第四节 个别需求和总体需求
通过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就可以得到市场 需求曲线。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市场的需 求量是每一个消费者需求量的总和。但是, 这种获得总体需求曲线的办法只适用于能够 通过市场交易的商品。
微观经济学讲义-四川大学
《微观经济学》电子讲稿张衔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导论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假定1。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1。
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至少有两个定义。
一是指节省、有效率,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等耗费获得较大的成果。
例如,人们说“经济地利用自然资源"。
另-定义则用来统称人类社会生产、消费、交换等活动,及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系统,如工业经济、国民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
经济一词的这两种定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因为任何经济活动,从个人消费、企业生产到整个国民经济,都必须考虑如何以最少的耗费来达到最大的效益。
在英文中economy一词源于希腊文,原义指家计管理,特别是指家庭收支方面的管理。
持家之本是勤俭节约,economy自然便成了“节俭”的同义词。
这词后来又衍生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用来指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科学。
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
那时,欧洲的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渐显要。
于是,最初在法国,politique被冠于economie而构成“政治经济学”一词,用以指对国家事务的公共管理.在那期间,人们除了研究公共管理的经济政策之外,还研究经济活动本身,诸如生产、消费、交换等的规律。
但所有这些研究都包含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词之下。
到19世纪中叶,政治经济学的含义受到两方面的批判。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李嘉图以后,政治经济学已经庸俗化,回避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本质的研究,用生产一般来代替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
认为政治经济学应该是关于资本义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理论,同时提出适于各个社会的广义政治经济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政治经济学”一词令人误解。
主张以“经济学"一词来定义研究经济活动内在规律的理论科学,而把“政治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经济政策的应用经济学。
但当时及以后的一些经济学家仍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视为同义词。
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讲义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经济学的定义和经济思维,掌握经济学的内容和方法,了解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关键概念:经济学,理性行为假定,稀缺性规律,生产可能性边界,资源配置,机会成本,实证分析,规范分析,边际分析本章计划讲授4学时。
第一节经济学是什么一、经济学的定位1. 经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古老:2000年前,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产生了丰富的经济思想和出现了经济学的萌芽。
年轻:按照学术界公认的说法,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是以两百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发表《国富论》为标志的。
2. 经济学定位于社会科学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A · Marshall)把经济学定义为“关于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
二、理性行为假定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讲的“经济人假设”。
按照斯密的分析,理性的人,一般都是自私自利的,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稀缺性规律1. 一方面是人类需要的无限性。
2. 另一方面却是资源的有限性。
四、经济学的制度前提第一,维护人权。
第二,保护产权。
第三,理性政府。
第二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一、资源配置资源配置解决以下三大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二、资源利用资源利用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如下三大基本经济问题:1.社会的生产能力为什么有时会倒退?2.如何才能不断地扩张社会的生产能力?3.谁来协调全社会的生产的稳定和发展?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按其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强调的是资源的配置,而宏观经济学强调的是资源的利用。
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1.什么是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企图超脱或者排斥一切的价值判断,只考虑建立经济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在这些规律的作用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结果。
简单地说,实证分析要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讲义
例子:个体的需求建模
离散的商品
要么选择远的,要么近的
近的受欢迎但是价格高
外生变量的影响
如果收入高或者远的价格升高(外生),人们会倾向于选择近处的房屋
需求曲线
保留价格(Reservation price)
某人愿意接受的、购买有关商品的最高价格,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保留价格是他对于买 或不买有关商品并不在乎的价格。
外生变量(exogenous):不被特定模型所讨论的、但影响结果的因素 内生变量(endogenous):被特定模型讨论的因素
例子:大学城外的公寓模型
研究问题
价格由什么决定
假设
公寓除了距离远近,其他完全相同 远处的公寓的房价是外生的并且已知 有很多的潜在房东和租户,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长期均衡
一般来说,由私营市场供给的新住房的数量取决于供应住房的利润大小。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的三个问题
消费者偏好 预算约束 偏好和收入给定,消费者会选择什么样的消费组合(种类和数量)
预算约束
描述预算约束
消费束
用 X=(x1, x2)表示消费者的消费束 (Consumption bundle),解释当消费者选择商品 x1 时,他 的消费量是多少。我们认为商品 2 代表了一种复合商品,它代表着除了商品 1 外消费者需要 的其他商品。
消费集
所有实际上可以满足的消费束集合就是消费集(consumption set) 其中实际约束 (Physical Constraints)即指 满足温饱需求 时间约束 非负性 预算集
我们把当价格为(p1, p2)和收入为 m 时能够负担的消费束成为消费者的预算集(Budget Constraints)。 预算线
中级微观经济学讲义--全文可读
x2
(p0 , x 0) (p1 , x 1)
x1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x2
四 、显示偏好简介
(二)显示偏好的应用 -续
x3 ●
● x0
B0
● x1 x2
B2
B1
x1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五 、禀赋约束下的消费者行为
( 一 )收入和闲暇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m
(二) 劳动供给曲线
五 、禀赋约束下的消费者行为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三 、价格效应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四 、显示偏好简介
(一 )显示偏好弱公理
与古典的从偏好关系到效用函数再到需 求函数的逻辑思路不同 ,萨缪尔森从行为结 果本身推导人的行为准则 ,抛却了效用理论 中的许多主管假定 ,而仅需要一些隐含的 、 弱的要求 , 比如一致性。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二 、效用最大化与支出最小化
(三) 支出最小化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二 、效用最大化与支出最小化
(二)支出最小化-续( 1)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二 、效用最大化与支出最小化
(二)支出最小化 -续(2)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二 、效用最大化与支出最小化
(三)对偶同解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二 、效用最大化与支出最小化
(二)效用函数-续( 1)
0
1
2
3
x1
思考: 1 . 效用函数的(正) 单调变换 。 2 . 效用函数反映了对物品的主观评价?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一 、偏好 、效用与预算
(二)效用函数 -续(2)
讨论: 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的相互关系?
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讲义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概论一、稀缺性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4.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
5.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二、选择1.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2.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
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三、机会成本1.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要选择就要有所舍弃,舍弃的东西就是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上的支出,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支出。
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五、理论(一)理论的内容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微观经济学讲义
4
第一讲 导 论
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
二、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三、解决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制度选择
四、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分类
五、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程序
六、价格体系与微观经济学
七、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八、学习经济学的理由
5
一、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
微观经济学讲义
一、自我介绍 二、课堂要求
(1)不准私语 (2)不准接打移动电话
1
学习要求:
任何课程的知识都具有连贯性,所以不要经 常逃课,更不能让教材“一尘不染”。 听课时要多作笔记,笔记是知识的框架,教 材是对知识的充实。二者缺一不可。 对于老师布置的习题,要认真完成,以巩固 所学的知识。 通过媒体关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问题。 学习时要搞清理论,特别要注意结论成立的 条件。
“斯密—李嘉图—穆勒的古典体系” 以及马尔萨斯、 马克思 等 亚当斯密对“看不见的手”是这样论述的:“当每 一个人企图尽可能地使用他的资本去支持本国工业, 从而引导那些工业使它的产品可能有最大的价值时, 每一个人必然要为使社会的每年收入尽可能大而劳 动。的确,他一般既无心要去促进公共利益,也不 知道他对之正在促进多少。他宁愿支持本国工业而 不支持外国工业,只是想要确保他自己的安全;他 指导这种工业去使其产品能具有最大的价值,只是 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 这样做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 并不是出自他本心的目的。”(《国富论》,第4卷, 第456页)
《微观经济学》讲义2
➢ 需求表(demand schedule)
—— 根据购买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 中对某种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所 列成表。
价格(元) 10
12 15
数量(个) 100 80 60
—— 用图形表示的需求表就是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Qd = D (P ,W)
P
需求曲线
Qd’=
<0
D
Q
描述价格和需求数量的关系,给定某种价格,消费者愿意的 (并有能力支付的)购买数量。
• 恩格尔定律
– 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与家庭收入成反 比。 –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支出)
第二节 供给
• 供给:供给是指市场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内, 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出售的某种商品 的数量的对应关系。
• 区别:供给与供给量;供给与供给能力
• 供给曲线:描述价格和供给数量的对应关系, 给定某种价格,潜在供给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 商品数量。
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潜在购买力) 三个要素:
① 购买欲望; ②支付能力 ③对应关系 分类:
① 个人需求; ②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等于个人需求的加总
• 概念区分:
需求与需要 需求与需求量
二、需求函数
Qd = D (P ,M ,Pr)
(1)P:价格 Qd’=
P
< 0 P1
P2 0
价格影响
Q1
Q2
第四节 弹性分析
什么是弹性(elasticity)
一个变量的相对变动,对另外一个 变量的相对变动的影响能力。或者说, 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 的反应程度。
弹性系数
需求弹性
• 需求弹性的定义: 需求的一种影响因素的值每变动1%所引起
微观经济学_讲义整理
微观经济学讲义摘要:其中下划线标注的文字,公式,图表部分是从课堂笔记中得知的重点,是必须掌握的(但其余部分绝不能排除重点与考点的存在,包括超出讲义范围的可能性)。
第一章 绪论1-1,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团体从事生产、交换以及对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一种社会科学,它研究怎样最佳使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
1-2,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个量与总量分析法,静态与动态分析法,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实证与规范分析法1-3,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是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2-1,需求曲线在一般情况下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即从左上向右下倾斜,这是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两个原因:低价会吸引更多的购买者,从而使需求量增加低价会使同一个购买者对该商品的购买量增加,而减少对其他类似(可替代)商品的购买2-2,收入效应 ( income effect ): 价格降低等于收入增加2-3,替代效应 ( substitution effect ): 商品的替代作用2-4,影响需求变化的“其他条件”: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 ( taste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和收入前景的预期其他商品的价格两种商品为替代品 ( substitute goods ); 两种商品为互补品 ( complement goods )2-5,供给曲线在一般情况下是一条正斜率的曲线,即从左下向右上倾斜,这是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
这表明:价格越高,生产者越愿意供给产品,因此,供给数量一般随价格升降而增减。
2-6,影响供给变化的“其他条件”:▪ 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技术▪ 商品市场生产厂商的数量▪ 其他商品的价格▪ 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 生产者对商品未来行情的预期2-7,市场均衡模型的含义是:如果市场价格背离均衡价格,就有自动恢复到均衡点并继续保持均衡的趋势 2-8,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称为“过量供给”(excess quantity supplied )或“过剩”(surplus )2-10,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称为“过量需求”(excess quantity demanded )或“短缺”(shortage )2-11, 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称为“供求均衡”2-12, 市场机制中价格有以下三点作用:▪ 传达信息的作用▪ 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 决定收入水平的作用2-13,八种全部的变化可能综合反映在同一张图上第三章 弹性理论需求弹性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3-1, 弹性: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同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之间的比例关系弹性系数 X Y Y •∆=∆=Y e3-2, 需求价格弹性 (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是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注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值当为负值。
微观经济学讲义(周惠中)
Chapter 1: 导论:经济学和经济思维
Slide 5
理性和相对稀缺性
经济学
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有效率地配置于多 种需求和欲望的科学。
Chapter 1: 导论:经济学和经济思维
Slide 6
方法论
经济模型
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经济模型的研究方 法。 经济模型就是对经济现实关系的某种主观抽象和 概括,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的。 经济模型一般都要经过检验才能加以肯定或者否 定。经济模型有两种检验方法:一是直接检验, 即检验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描述是否有合理的 现实依据。二是间接检验:即检验经济模型所揭 示的规律或论断与实际经验是否相符合。
Chapter 1: 导论:经济学和经济思维
Slide 7
方法论
经济模型
要注意的是,任何经济理论和模型都只是 大致上从某种角度对经济现实进行简化和 描述。 因此,某一理论或模型很可能会简化掉持 不同观点的理论所特别强调的因素。这样 一来,经济理论和模型的检验常常是很困 难的事。
Slide 8
理性和相对稀缺性
机会成本
资源的有限性和多用途性是经济学中的一对矛盾 ,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原因。因为当某一定量的 某种资源被用于一种用途时,就不可能被用于其 它用途。我们把一定量某种资源被用于其它用途 时所能产生的最大价值叫做这一定量某种资源的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只有稀 缺资源才会有机会成本,而不稀缺的资源就不会 有机会成本,或者说机会成本为零。作为经济学 对象的只是相对稀缺的、机会成本大于零的资源 。
第1章
导论:经济学和经济思维
本章概要
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教案主讲:柳治国目录第一章导言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涵义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第四节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五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一节需求第二节供给第三节均衡价格和价格机制第三章弹性理论第一节需求价格弹性第二节其他弹性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欲望与效用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法第三节无差异分析法第五章生产理论第一节生产与生产函数第二节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第三节多种要素的合理投入(1):规模经济第四节多种要素的合理投入(2):最佳组合第六章成本与收益第一节成本函数分析第二节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第三节收益与利润最大法原则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第三节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第四节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企业行为模式第八章分配理论第一节分配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工资第三节利息第四节地租第五节利润第六节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度量第九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涵义教学重点:介绍经济学的定义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内容博大庞杂,分支众多,研究者阵营强大,因而难以有标准的定义。
这里给出若干定义,以见其内涵。
1.定义一:经济学是研究国民财富生产的。
( 亚当·斯密)2.定义二: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物的科学。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3.定义三: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4.定义四: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的科学(萨谬尔森)。
5.其他含义:“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对某一经济部门或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二、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1.经济科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科学分为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如物理学与各种工程技术学。
《微观经济学》讲义4
短期产量曲线(劳动可变)
•Q •TP
•AP •L
•MP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在技术给定和生产的其他要素投入不变 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种可变投入使其 边际产量增加到某一点,超过该点后, 增加可变投入会使其边际产量减少。
• 原因: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的组合比例 变化
第二节 生产函数
• 定义:
– 在生产技术给定的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商品的最 大产出量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 。
– Q = F ( x, y, z, …) – 两种投入:劳动L与资本K,Q = F ( L, K )
• 特征:
– 投入不同,产出不同; – 生产技术决定了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
•K
•L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 MRTSL, K=-ΔK/ΔL=-dK/dL Q=F(L,K)
0=dL·MPL+dK·MPK MRTSL, K=MPL/MPK
• 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L增加, MPL递减,MPK递增,所以MRTSL, K递减,等 产量线凸向原点。
特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不同规模报酬特征的等产量曲线
•K
•K
•300 •200 •100 •L
•K
•300 •010•020•L
•300
•20
•100 0
•L
课间休息
生产技术的要素密集类型
• 劳动密集型 • 资本密集型 • 技术密集型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短期与长期的区分 • 短期
– 短期里,至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可变 • 长期
– 长期内,所有要素的投入都是可变的
微观经济学讲解
微观经济学讲解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研究供求关系、价格形成、企业行为以及消费者行为等微观经济变量,揭示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并对个体、家庭、企业和市场决策进行分析。
本文将从供求关系、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四个方面讲解微观经济学。
首先,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往往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往往上升。
通过研究供求关系,我们可以了解价格的形成和市场的运行规律。
其次,市场均衡是微观经济学的关键概念。
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即市场上的商品数量等于消费者需求的数量。
市场均衡的价格和数量由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叉点确定。
当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当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需求量超过供给量,市场出现需求过剩的情况。
通过研究市场均衡,我们可以预测价格的变化以及市场的波动情况。
第三,消费者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在面临选择时的决策过程。
消费者的需求取决于商品的价格、个人收入以及个人喜好和偏好等因素。
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揭示不同价格下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决策的参考。
最后,企业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行为研究企业在市场上的生产和销售决策。
企业的生产决策取决于成本和产出的关系,即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企业应该如何选择生产的规模和投入的因素。
企业的销售决策取决于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即企业应该如何定价和推广产品以吸引消费者。
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企业的供给曲线和成本曲线,揭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策略和利润最大化的方法。
在总结上述内容时,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研究供求关系、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等变量,揭示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并对个体、家庭、企业和市场决策进行分析。
《微观经济学》讲义6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 1020.1 1.1010:1810:18 :4310:1 8:43No v-20
•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 月10日 星期二1 0时18 分43秒 Tuesday , November 10, 2020
•
相信相信得力量,创造应创造的事情 。20.11. 102020 年11月 10日星 期二10 时18分 43秒20 .11.10
• 市场的边界
– 市场的时空边界 – 商品边界 – 市场与非市场
市场结构划分的依据
• 市场中买者与卖者的数目 • 商品的差别 • 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 • 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能力 • 信息的完备性
市场类型
厂商数目 产品差异 进入退出 市场信息 近似行业
完全竞争 很多
同质
自由
充分
农产品
垄断竞争 很多 寡头垄断 少数
谢谢大家!
第四节 完全竞争企业的 短期均衡
企业利润最大化均衡的必要条件 :
MR = MC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MR = P
MR = MC = P
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
P
MC
D
AR=MR=P
ATC
AVC D’
D”
Q
完全竞争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
成本/收益
TR STC
产出
完全竞争企业短期均衡的几种形式
P
MC AC
•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 0:18:43 10:18:4 310:18 11/10/2 020 10:18:43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1010 :18:431 0:18No v-2010 -Nov-2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学术渊源上,西方经济学继承了斯密的庸俗部分,视资本主义社会为永恒的社会,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外生因素)。所以,西方经济学被称为纯粹经济学,因不涉及或不研究社会政治制度,甚至不涉及道德(价值判断)。作为纯粹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在私有制和市场(自由)竞争的制度前提下和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下,资源的配置问题或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第一节 需求
第二节 供给
第三节 均衡价格和价格机制
第三章 弹性理论
第一节 需求价格弹性
第二节 其他弹性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
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法
第三节 无差异分析法
第五章 生产理论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
第二节 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第三节 多种要素的合理投入(1):规模经济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一吨钢铁生产什么,汽车还是飞机?若生产飞机,生产多少最好?
2.如何生产
用什么方法生产。如蔬菜,用大棚生产还是传统的生产?是资本密集型生产,还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生产?也要做出选择。
3.为谁生产
是分配问题。生产出的产品分配给谁?
以上是由资源配置而产生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这三个问题如何解决,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第三节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教学重点:介绍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教学难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为了得到喜爱的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也喜欢的东西。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得必有失”,“效率与平等的矛盾”。
第八章 分配理论
第一节 分配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工资
第三节 利息
第四节 地租
第五节 利润
第六节 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度量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涵义
教学重点:介绍经济学的定义
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3. 东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显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宗旨的东方或社会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各自都是不完全的,即各自与现实和实践都不完全契合。这使其在指导社会发展中,均存在一定的失误,需要相互借鉴以求发展。
我们在改革中,借鉴和引入西方经济学原理、方法甚至政策手段。中国经济学人在转轨经济学的研究中,也试图出中国经济学。西方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科斯为代表的学者也将制度和制度演变纳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2.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摘自萨缪尔森《经济学》)
市场经济体制下三个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厂商生产什么产品?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也就是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如消费者喜欢史泰龙的动作片,好来坞就要不停地的拍摄类似的动作片。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在市场竞争中,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生产方法必然取代成本高的生产方法。如日本的纺织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在10美圆以上,中国的纺织工人每月只有几百上千元人民币,在日本,纺织业应少雇工人,实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而中国则适宜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这样才能实现成本最低。为谁生产,是分配问题,市场经济中,分配的原则是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不同)。
(4.谁来做抉择)
三、基本经济问题的三种不同解决方式:三种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对此有明确的区分,经济制度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也称社会经济结构。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组织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制度、方式、方法的总和。如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西方经济学著作中,没有非常明确的划分,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常通用,如萨缪尔森《经济学》中称市场经济为经济制度。在我国强调二者的不同是为了说明市场经济是一种体制,社会主义制度中可以有这种体制而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三、(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解剖和批判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物质生产相关的或其后面的生产关系,或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研究目的在于提示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因此,经典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疏于对具体人的行为和经济行为分析。更由于历史原因或历史任务所限,没研究在具体社会制度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规律。
1.计划经济
生产资料国家所有,靠计划当局的指令性计划解决基本经济问题。(分别说明三种情况)计划当局象管理一个大公司那样管理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计划经济有其必然性和优越性,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但在生产力越来越发达以后,管理就会出现困难,漏洞也越来越多,计划经济就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了。
原理九:边际收益递减原理
在技术水平不变得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得生产要素中去的时候,引起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当整个社会面临高的失业率的时候,整个社会可能面临低的通货膨胀率;当整个社会面临高的通货膨胀率时,整个社会面临低 的失业率;这就给政府一个两难的境地。
1.稀缺性:资源稀缺与无穷欲望的基本经济矛盾
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要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够的,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相对与人们无限的需要,资源总是稀缺的。
但这并不否认人类的无穷欲望。没有无穷的欲望人类社会和文明就不会进步,但是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如污染,过度开发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
2.宏观经济学
① 定义:
对经济中总体行为的分析。
② 基本假设:
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第二:政府有能力调定理论
第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四:开放经济理论
第五:宏观经济政策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原理二:机会成本原理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而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当一个自变量发生变动的时候,会引起因变量发生怎样的变动呢?理性人会考虑这种变化。
原理四:激励反映原理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苹果的价格上升了,会引起果园园主摘苹果的积极性增加;个人所得税减少了,会引起人们的工作的积极性增加。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西方)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内容博大庞杂,分支众多,研究者阵营强大,因而难以有标准的定义。这里给出若干定义,以见其内涵。
1.定义一:经济学是研究国民财富生产的。( 亚当?斯密)
2.定义二: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物的科学。(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微观经济学教案
主讲:柳治国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涵义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第四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第二章 供求理论
市场经济的运转是靠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实现的。与计划经济不同。但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也存在着缺陷,也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在最后一章我们会专门学习这个问题。
纯粹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各有其利弊,所以现实中的经济制度大都是一种混合的经济制度。
3.混合经济
既带有市场成分又有指令成分的经济制度。经济问题的解决既依赖于市场价格机制,又有政府的调控和管制。如对于垄断行为,政府就要干预。如美国和中国都是混合经济制度,只不过美国的市场成分多一些,中国的计划成分多一些。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
① 定义:
对经济中个单个经济因素行为的分析。
② 基本假设:
第一:市场出清
第二:完全理性
第三:完全信息
第四:私有制
③ 基本内容:
第一: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生产理论
第四:分配理论
第五: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六: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3.效率与最优化
要想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在生产时必须做到有效率:在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是有效率的,称帕累托效率。
二、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资源配置是如何把资源分配于各种用途。一种资源有很多用途,如钢铁,可以制造飞机、轮船、大炮等等。到底生产什么?怎样进行选择?选择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
2.资源配置: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资源的稀缺性和欲望的无限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就是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配置: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个定义与经济学的定义比较类似,因为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这就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表明了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协调发展。
原理七:“看得见的手”的原理
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促进效率和公平。
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八:生产率差异原理
各个国家生活水平的不同,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单位时间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差别。
因此,在我们的专业学习,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经济理论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