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4 即景抒情诗四首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一单元 4.即景抒情诗四首 课件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一单元 4.即景抒情诗四首 课件

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
云漂忽不定,本来就足以牵动人的离愁,何况是在
浦口,更增添了许多愁绪。这里,“白云”,“青枫
浦”又托物寓情。月光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
叶扁舟在外飘荡呢,又是谁家的思妇在那座楼上
想念着他呢?我们仿佛看到:一轮皓月照耀着江
湖游子的扁舟,也照耀着长夜无眠的楼上思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诵读全文 想象画面
6
思考第:9章在扩前声系8统句调音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 画面。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 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 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 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 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 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历史上许多诗人探讨宇宙人生,但都感叹宇宙永恒, 人生短暂。而这里,作者却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 无穷已”,即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 存在则是绵延长久的。诗中,作者由月的孤单联想 到月的期待,再由月的期待一跳跳到思妇的期待上 来.因此下文就自然进入到了男女离别12相思的本题。
第五第韵9章(“扩声白系统云调一音 片——相思明月楼”),总写
9
第二第韵9章(5扩—声系8统句调音),以月为凝聚点,对春江花月
夜的景象进行了特写:江水弯弯绕过花草遍
生的春之原野,皎洁的月光照在花林上面,看
上去就象缀满了一颗颗的雪珠。月光象白霜
一样从空中流下,却感觉不到它的飞翔。“
汀上白沙看不见”,是说在洁白的月光之下
,江滩的白沙也不易分辨了。一句写天上,
一句写地上,整个宇宙都浸染上了明月的白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 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 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 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高中语文 第4课 即景抒情诗四首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 第4课 即景抒情诗四首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

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名句积累】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7.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名篇赏析】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诗意: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赏析:“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使人仿佛见到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

“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

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

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

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朋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

读者完全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提供的广阔天空里自由飞翔,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一、基础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偈.子揭.示歇.息竭.心尽力B.宛.转委婉.挽.回莞.尔一笑C.皎.洁妖.娆郊.外矫.揉造作D.怆.然沧.桑创.伤满目疮.痍解析:A项,jì、jiē、xiē、jié;B项,均读wǎn;C项,jiǎo、yāo、jiāo、jiǎo;D 项,chuànɡ、cānɡ、chuānɡ、chuānɡ。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4.即景抒情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4.即景抒情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尾大”就“去不掉”了吗2013年4月号《特别文摘》载有一篇题为《诸葛亮昏招害关羽》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写道:“现在也有人……说也许是他们故意让关羽死,害怕他不好驾驭,害怕他尾大去不掉。

”这里对“尾大不掉”的理解有误。

“尾大不掉”比喻属下势力过大或机构组织庞大臃肿,以致指挥失灵,调度不动。

典出《左转·昭公十一年》。

楚灵王想任命弃疾为蔡公去管辖蔡地,征询申无宇意见,申无宇对楚灵王论述了国内国外的情况之后,说了两句带有结论性的话:“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意思是说:树梢粗大了,必定会被折断;尾巴太大,就会摆动不了。

这里的“掉”应该理解为“摆动”;“不掉”,就是调转不灵、摆动不了。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董鸿毅走近作者相关知识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关系诗人写景是为了衬(包括正衬、反衬)情,具体关系为:第一种情况,“乐”景正衬“乐”情。

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写出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喜悦之情。

第二种情况,“哀”景正衬“哀”情。

与第一种情况类似,凄凉之景也可以用来烘托凄凉的气氛,而且更为常见。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用落叶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第三种情况,“乐”景反衬“哀”情。

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这里的关键,或要抓住全诗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或要联系上下文。

第四种情况,“哀”景反衬“乐”情。

景是为情服务的,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乐”情服务的。

识记字音汀.(tīnɡ)扁.舟(piān)捣衣砧.(zhēn)怆.然(chuànɡ) 滟.滟(yàn)霰.(xiàn)“束”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形体,外部有绳索之类的方圈,中间有三根木柴,合起来表示“用绳索捆束木柴”的意思。

本义为捆束草木,泛指捆绑其他东西,又由捆绑引申为约束、束缚,装束。

“束”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从“束”的字大都与带尖的东西有关,如“剌”“敕”“喇”等。

高中语文4即景抒情诗四首学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4即景抒情诗四首学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4即景抒情诗四首“尾大”就“去不掉”了吗2013年4月号《特别文摘》载有一篇题为《诸葛亮昏招害关羽》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写道:“现在也有人……说也许是他们故意让关羽死,害怕他不好驾驭,害怕他尾大去不掉。

”这里对“尾大不掉”的理解有误。

“尾大不掉”比喻属下势力过大或机构组织庞大臃肿,以致指挥失灵,调度不动。

典出《左转·昭公十一年》。

楚灵王想任命弃疾为蔡公去管辖蔡地,征询申无宇意见,申无宇对楚灵王论述了国内国外的情况之后,说了两句带有结论性的话:“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意思是说:树梢粗大了,必定会被折断;尾巴太大,就会摆动不了。

这里的“掉”应该理解为“摆动”;“不掉”,就是调转不灵、摆动不了。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董鸿毅走近作者简介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24岁中进士,因《谏灵驾入京书》一文为武则天所赏识,任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属官),后任右拾遗。

三十八岁时退职返乡,不久被县令段简害死于狱中。

张若虚(约660—720),扬州人。

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年间进士,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为中书令。

因正直敢言,受到权奸李林甫的排挤,贬为荆州长史。

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北京)人。

其家境贫寒,多次应举不中,一度出家为僧。

后受韩愈影响还俗。

曾任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司仓参军等职。

作品陈子昂,有《陈伯玉集》。

张若虚,其诗仅存两首:《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

张九龄,有《张子寿文集》(或称《曲江集》)。

贾岛,有《题李凝幽居》。

相关知识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关系诗人写景是为了衬(包括正衬、反衬)情,具体关系为:第一种情况,“乐”景正衬“乐”情。

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写出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喜悦之情。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即景抒情诗四首 含解析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即景抒情诗四首 含解析

自我小测一、随堂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编辑.作揖.舟楫.修葺.缉.拿归案B.诽.谤绯.红徘.徊悱.恻妄自菲.薄C.碣.石偈.子谒.见暮霭.喝.斥D.黯.然歆.羡幽暗.喑.哑不谙.水性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

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茕茕孑立的少数人的信念。

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A.形形色色B.茕茕孑立C.忍无可忍D.蛰伏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B.艺术家能把自己心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倾泻出来,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C.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D.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

4.把下列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打个比方,学习有点像风,我们肉眼看不见风,只是根据刮风的结果(如树枝摇动)来判断风的强度。

②同样,我们也只能通过测量学习的结果来判断学习是否发生以及学习的性质.③正因为如此,学习与成绩之间有时可能会存在不一致性。

④也就是说,学习本身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我们能够测量的只是学习结果。

⑤学习是一种在学习者内部发生的事情。

A.⑤④①②③ B.⑤④②①③C.④⑤③①② D.④⑤③②①二、能力提升5.阅读《登幽州台歌》,然后回答问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散曲》检测:第1单元-4 即景抒情诗四首(含答案)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散曲》检测:第1单元-4 即景抒情诗四首(含答案)

4 即景抒情诗四首度荆门望楚陈子昂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梦来。

【内容赏析】陈子昂这首诗写于他二十一岁初次由蜀入楚之时。

这是他第一次离开故乡四川梓州射洪县,准备东入洛阳求取功名。

年轻的诗人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和憧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新奇之感。

当他经荆门入楚时,写下了这首豪壮的五言律诗。

江雾迷茫,烟波浩渺。

两岸风光,极目远望,楚天辽阔。

眺望这奇妙而美好的风光,很自然地使人想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活动过的人和事;想到当年孔夫子过楚的凄惶潦倒;想到屈原江畔行吟的悲愤抑郁;也想到项羽面对秦皇仪仗发出“彼可取而代之”的壮语。

先贤先哲们已经逝去了,一代新人又举步重来,于是诗人仰天长吟:“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狂歌客,指春秋末期楚国著名隐士陆通,字接舆。

他才学很高,不肯入仕,有许多轻世蔑俗之举。

这里诗人用这个典故,是用接舆的才高自负比喻自己,但今天诗人狂歌、入楚,不是为了隐居不仕,却是为了求取功名,施展抱负,风流少年的得意之情跃然纸上。

登幽州台歌[常识·速览][识作者]直言谏臣——陈子昂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

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

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所用。

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

所作诗歌以《登幽州台歌》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有汉魏风骨,此诗作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

[探背景]此诗写于公元696年,当时陈子昂已三十五岁。

那年契丹进犯,陈子昂随武攸宜北征。

武攸宜昏庸无能,但又刚愎自用,屡战屡败。

建功心切的陈子昂屡献奇策,屡遭拒绝。

陈子昂恳请分兵一万,自为前驱破敌,但武攸宜以其“素是书生,谢而不纳”,也被拒绝。

最后,陈子昂反因出谋献策而被贬职。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咏物诗四首 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咏物诗四首 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子规顾况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1.诗歌的第一句“杜宇冤亡积有时”与题目有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歌化用典故,子规即“杜宇”。

答案:诗歌开始第一句使用杜宇冤亡身化子规的典故开篇,点名诗歌的内容是写“冤”,为下文展开议论作铺垫,也暗中照应了题目。

2.《子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诗主题鲜明,托物言情,借写子规表达自己的愤世之情。

答案:《子规》表面写鸟,实际是由鸟及人,托子规以抒情,将人间的冤屈之多且无处消解的现实尽收笔端。

有同情、有愤懑、有讽刺、有无奈,暗含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

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3.诗人在诗的标题首列一个“赏”字,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赏”是赞赏的意思,题目中列一“赏”字,作者的情感、态度也就十分显豁了。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4 即景抒情诗四首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古筝《春江花月夜》是我百听不厌的曲子,每次听来都有不同的感受。

听此曲,仿佛置身大江边,如梦、似幻、如醉、如痴。

夕阳晚照,青江倒映着黄昏的色彩,微风过处,金波浩渺。

低婉的筝声里,暮鼓送走了夕阳,浮霁烟光里,落霞斑斓,曲水迎来了孤月一轮。

温柔的弦音拨起宁静的夜空,一幅清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月光皎洁,万籁俱寂,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披一身月色,深夜来访,敲响了这座庭院的门。

“推敲”的佳话: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十云: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改“推”作“敲”,引手作推、敲之势,未决,不觉冲大尹韩愈。

乃具言。

愈曰:“敲字佳矣。

”遂并辔论诗久之。

精益求精(节选)“精”有许多种解释:精细、精密、精明。

当你去钻研一件事情时,叫精细;当你思考一件事很周全时,叫精密;当你耳聪目明,吃苦能干时,叫精明。

精益求精也可以解释为:在精细的基础上精密,在精密的基础上精明。

在真正了解了“精”的含义后,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一个“精”字蕴含了多少汗水与艰辛。

在有限的时间内粗略地去做几件事,不如精细地做好一件事。

只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才可以有所收获,胜人一筹。

唐朝的贾岛在吟诗上就是精益求精的典型代表。

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

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

他正琢磨着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

不知是“敲”还是“推”好。

手一边做着“推”的姿势,一边做着“敲”的姿势,反复斟酌。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的第三节。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一单元 4即景抒情诗四首 含解析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一单元 4即景抒情诗四首 含解析

三 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怆然( chuànɡ ) (2)滟滟( yàn ) (3)月照花林皆似霰( xiàn) (4)纤尘( xiān ) (5)青枫浦( pǔ )
(6)捣衣砧( zhēn) (7)碣石( jié ) (8)鸟宿池边树( sù ) (9)僧敲月下门( sēnɡ ) (10)阆仙( lànɡ)
胸遇到困难时就会中途退缩。做事没有自己的意见和原则,那他就
弱无刚的人。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
赏读:孔子说:“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
云(不去要,不理睬)。”在孔子看来,人幸福与否更多地取决于感
福的能力。幸福总是朴素的,一如粮食、空气和水。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子上峨眉山。山路陡峭险峻
轿夫累得大汗淋漓。此情此景,使罗素没有了心情观景而是思考起
夫的心情来。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轿的人,这么热的天
他们抬着上山。甚至他们或许正在思考,为什么自己是抬轿的人而不
的人?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
《题李凝幽居》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 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 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 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 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 司户,未任病逝。 代表作有《长江集》《诗格》等。
佳句咀华
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赏读: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
详舒泰。”不忧不惧就能做到泰然自若,心平气和。凡事保持泰然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4即景抒情诗四首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4即景抒情诗四首
月升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来抒发孤舟上游子的相思之情和
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
自主预习
走进作品
合作探究
基础练习
《望月怀远》
诗人与情人相隔千里,在一个风清月圆的夜晚,诗人因望一轮而想起了与自己千
里共婵娟的情人,于是将这种相思寄于。
《题李凝幽居》
贾岛早年曾出家为僧,后虽然还俗,但仕途不顺,怀才不遇,内心独幽,对世俗生活
提示:所谓宇宙意识,指诗中那个“念”字句,想象宇宙时空的无限,一方面表现出
诗人抱负之特殊,另一方面又在这无限的时空背景下更显出人的微小、人生的短
暂。而所谓社会意识,当指诗中两个“见”字句,联想起古代那个思贤若渴的燕昭王,
自己便油然而生一种生不逢时的不遇之感,并由此估计未来,更显出对今人的不屑。
诗人期望积极参与政事,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担忧,这充分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社
自主预习
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句段点评
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类似。
点评:面对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诗人很自然地就产生了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
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
宇宙的奥秘。“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类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
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类似”的得以
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
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
不伤”,使我们得以凝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2.海上生,天涯共此时。
点评:首联既是对诗人眼前所见之景的描画,又是对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演练: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Word版含解析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演练: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Word版含解析

,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首句“海上生明月”的“生”,曾有人认为是“升”之误用。

请就此诗谈谈你的看法,并简析首联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可以从创造的意境、表达的情感等角度比较分析。

答案:“生”不是误用,恰恰妙在此处。

一个“生”字,赋予海水与明月以鲜活的生命,也象征着诗人的情感随海潮与明月油然而生。

“生”字既写活了景物,又表达了情感。

创造了一幅宁静空灵、清新淡雅的画面。

2.前人曾评论此诗“缠绵悱恻而不伤感”,我国的传统诗歌也讲究“怨而不怒,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细读全诗,简要分析此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歌的美在于给人一种健康的情感,“怨而不怒,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正是对这种美感的高度概括。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word练习题及答案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word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单元检测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

选自《全唐诗》。

2.《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作的一首写景抒情诗。

3.《望月怀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九龄。

诗的首联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题李凝幽居》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代表作品之一。

其中诗的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千古流传的佳句。

5.《登幽州台歌》从体裁上看应当是( )A.绝句B.律诗C.古体诗D.近体诗答案 C6.下列对《春江花月夜》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是张若虚写的一首写景抒情诗,号称“孤诗横绝全唐”。

B.诗中从月出到月落,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C.这首诗中景物描写太乱,诗的重心不明确。

D.诗中朦胧着一种淡淡的哀伤,别有情趣。

答案 C7.下列对《望月怀远》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紧扣题目,而不露痕迹。

B.颔联写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直抒胸臆。

C.颈联的景物描写,旨在表现秋夜之凉,扰人难以成眠。

D.尾联进一步抒写对友人的一片深情、真切感人。

答案 C8.下列对《题李凝幽居》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表现出李凝居处的冷落荒凉。

B.颔联是千古名句,表现出诗人严格的创作态度。

C.“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天明离别时的景物,仍突出一个“幽”字。

D.结尾言简而意远,余味无穷。

答案 A二、拓展提升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0题。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9.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5 山水田园诗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5 山水田园诗

5山水田园诗四首课时训练5山水田园诗四首一、夯基训练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 (2)终南阴岭秀, 。

(《终南望余雪》) (3)我情既浩荡, 。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4) ,翔集依我庐。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5)《田家杂兴八首(其二)》中“, ”两句写出了诗人以酒为伴而与南山终老的愿望。

答案:(1)移舟泊烟渚(2)积雪浮云端(3)所乐在畋渔(4)禽雀知我闲(5)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2.填空。

山水田园诗分成和两类。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述和抒发情感的对象。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 ,田园诗源于晋代,以唐朝、为代表。

这种诗以描述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和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手法。

答案:山水诗田园诗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白描二、延伸阅读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人是如何描画洞庭湖水的?请结合首联、颔联分析。

参考答案: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溢,漫出堤岸,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水岸相接、广漠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

现在,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一线的景象,仰观鸟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

“涵虚”,足见其大;“混太清”,足见其阔。

如此壮阔的湖面,自然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宏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

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景色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解析:这首诗的前两联写景,其中“平”“混”“蒸”“撼”这四个动词是关键,从中不难领会出壮观的景象和宏伟的气势。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习题: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习题: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4即景抒情诗四首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古筝春江花月夜是我百听不厌的曲子,每次听来都有不同的感受。

听此曲,仿佛置身大江边。

如梦、似幻、如醉、如痴。

【课内挖掘】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月光皎洁,万籁俱寂,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披一身月色,深夜来访,敲响了这座庭院的门。

“推敲”的佳话: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十云: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改“推”作“敲”,引手作推、敲之势,未决,不觉冲大尹韩愈。

乃具言。

愈曰:“敲字佳矣。

”遂并辔论诗久之。

【课外运用】精益求精(节选)“精”有许多种解释:精细、精密、精明。

当你去钻研一件事情时,叫精细;当你思考一件事很周全时,叫精密;当你耳聪目明,吃苦能干时,叫精明。

精益求精也可以解释为:在精细的基础上精密,在精密的基础上精明。

在真正了解了“精”的含义后,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一个“精”字蕴含了多少汗水与艰辛。

在有限的时间内粗略地去做几件事,不如精细地做好一件事。

只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才可以有所收获,胜人一筹。

唐朝的贾岛在吟诗上就是精益求精的典型代表。

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

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

他正琢磨着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

不知是“敲”还是“推”好。

手一边做着“推”的姿势,一边做着“敲”的姿势,反复斟酌。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的第三节。

韩愈得知他闯进自己仪仗队的原因后,也帮贾岛推敲,最后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4 即景抒情诗四首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4 即景抒情诗四首 Word版含答案

4 即景抒情诗四首课时训练4 即景抒情诗四首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禅让 震撼 针砭 惩前毖后B.荟萃蕴籍屠戮天花乱坠C.糟塌疲惫寒暄标新立异D.怄气伫立痉孪远见卓识答案:A解析:B项,“籍”应为“藉”;C项,“塌”应为“蹋”;D项,“孪”应为“挛”。

2.“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

完成第(1)~(3)题。

(1)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

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2)“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烟笼寒水月笼沙B.明月楼高休独倚C.一夜飞度镜湖月D.夜吟应觉月光寒(3)《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她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

此才女是( )A.史湘云B.林黛玉C.薛宝钗D.妙玉答案:(1)B (2)A (3)B解析:(1)B项,没有涉及“明月”。

(2)“秦时明月汉时关”使用了互文的手法,“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是“在月光的映照下,如烟的水汽笼罩着秦淮河和江边的沙岸”,也使用了互文的手法,其他三项都未使用。

(3)由“多病”“葬花”等词语可知人物为林黛玉。

3.补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使之完整。

(1)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鸟宿池边树, 。

(贾岛《题李凝幽居》) (4)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千古名句“ ”,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是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境界博大,于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的胸襟。

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 (2)春江潮水连海平(3)僧敲月下门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延伸阅读4.阅读白居易诗两首,完成第(1)~(2)题。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含答案

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对应学生用书P13陈子昂(661-702),唐代文学家。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出身于富豪之家,性情侠义,二十四岁中进士,因《谏灵驾入京书》一文为武则天所赏识,用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属官),后任右拾遗.三十八岁时退职返乡,不久被县令段简害死于狱中.他是初唐诗歌革新的倡导者,语言质朴雄浑,意境苍凉悲壮,风格刚健有力.有《陈伯玉集》。

张若虚(约660-720),唐代诗人。

扬州(今属江苏)人。

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其诗仅存两首,因《春江花月夜》奠定了他在唐代诗坛上的地位,而此篇被论者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张九龄(678-740),唐代大臣、诗人。

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年间进士,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为中书令。

因正直敢言,受到权奸李林甫的排挤,贬为荆州长史.有《张子寿文集》(或称《曲江集》).贾岛(779-843),唐代诗人。

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河北涿州)人.其家境贫寒,多次应举不中,一度出家为僧.后受韩愈影响还俗。

曾任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司仓参军等职。

与孟郊齐名,世称“郊寒岛瘦",以苦吟著称,形成“奇僻清峭”的诗风.有《长江集》.《登幽州台歌》此诗作于武则天通天元年(696)。

当时,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无将略”,不到一年失败,情况危急。

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为前驱击敌,武不允。

他进谏甚切,而武屡不纳,降他为军曹。

诗人连受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登上幽州台,“感昔乐生、燕昭之事”,泫然流涕而歌,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属于《清高曲·吴声歌》,相传创自陈后主。

当时,作者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游江边,当他仰望一轮挂在天边的皎月,沐浴湿润的江风,面对着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时,于是他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来抒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同时探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望月怀远》写情人相思.诗人与情人相隔千里,在一个风清月圆的夜晚,诗人因望一轮明月而想起了与自己千里共婵娟的情人,于是将这种相思寄于明月.《题李凝幽居》写访友人未遇这样一件小事。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doc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doc

4 即景抒情诗四首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古筝《春江花月夜》是我百听不厌的曲子,每次听来都有不同的感受。

听此曲,仿佛置身大江边,如梦、似幻、如醉、如痴。

夕阳晚照,青江倒映着黄昏的色彩,微风过处,金波浩渺。

低婉的筝声里,暮鼓送走了夕阳,浮霁烟光里,落霞斑斓,曲水迎来了孤月一轮。

温柔的弦音拨起宁静的夜空,一幅清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月光皎洁,万籁俱寂,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披一身月色,深夜来访,敲响了这座庭院的门。

“推敲”的佳话: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十云: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改“推”作“敲”,引手作推、敲之势,未决,不觉冲大尹韩愈。

乃具言。

愈曰:“敲字佳矣。

”遂并辔论诗久之。

精益求精(节选)“精”有许多种解释:精细、精密、精明。

当你去钻研一件事情时,叫精细;当你思考一件事很周全时,叫精密;当你耳聪目明,吃苦能干时,叫精明。

精益求精也可以解释为:在精细的基础上精密,在精密的基础上精明。

在真正了解了“精”的含义后,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一个“精”字蕴含了多少汗水与艰辛。

在有限的时间内粗略地去做几件事,不如精细地做好一件事。

只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才可以有所收获,胜人一筹。

唐朝的贾岛在吟诗上就是精益求精的典型代表。

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

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

他正琢磨着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

不知是“敲”还是“推”好。

手一边做着“推”的姿势,一边做着“敲”的姿势,反复斟酌。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的第三节。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4 即景抒情诗四首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古筝《春江花月夜》是我百听不厌的曲子,每次听来都有不同的感受。

听此曲,仿佛置身大江边,如梦、似幻、如醉、如痴。

夕阳晚照,青江倒映着黄昏的色彩,微风过处,金波浩渺。

低婉的筝声里,暮鼓送走了夕阳,浮霁烟光里,落霞斑斓,曲水迎来了孤月一轮。

温柔的弦音拨起宁静的夜空,一幅清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月光皎洁,万籁俱寂,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披一身月色,深夜来访,敲响了这座庭院的门。

“推敲”的佳话: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十云: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改“推”作“敲”,引手作推、敲之势,未决,不觉冲大尹韩愈。

乃具言。

愈曰:“敲字佳矣。

”遂并辔论诗久之。

精益求精(节选)“精”有许多种解释:精细、精密、精明。

当你去钻研一件事情时,叫精细;当你思考一件事很周全时,叫精密;当你耳聪目明,吃苦能干时,叫精明。

精益求精也可以解释为:在精细的基础上精密,在精密的基础上精明。

在真正了解了“精”的含义后,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一个“精”字蕴含了多少汗水与艰辛。

在有限的时间内粗略地去做几件事,不如精细地做好一件事。

只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才可以有所收获,胜人一筹。

唐朝的贾岛在吟诗上就是精益求精的典型代表。

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

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

他正琢磨着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

不知是“敲”还是“推”好。

手一边做着“推”的姿势,一边做着“敲”的姿势,反复斟酌。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的第三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即景抒情诗四首
课时训练4即景抒情诗四首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禅让震撼针砭惩前毖后
B.荟萃蕴籍屠戮天花乱坠
C.糟塌疲惫寒暄标新立异
D.怄气伫立痉孪远见卓识
答案:A
解析:B项,“籍”应为“藉”;C项,“塌”应为“蹋”;D项,“孪”应为“挛”。

2.“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

完成第(1)~(3)题。

(1)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

下列不具有
...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2)“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明月楼高休独倚
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
(3)《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她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

此才女是( )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妙玉
答案:(1)B (2)A (3)B
解析:(1)B项,没有涉及“明月”。

(2)“秦时明月汉时关”使用了互文的手法,“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是“在月光的映照下,如烟的水汽笼罩着秦淮河和江边的沙岸”,也使用了互文的手法,其他三项都未使用。

(3)由“多病”“葬花”等词语可知人物为林黛玉。

3.补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使之完整。

(1)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鸟宿池边树, 。

(贾岛《题李凝幽居》) (4)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千古名句“”,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是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境界博大,于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的胸襟。

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2)春江潮水连海平
(3)僧敲月下门(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二、延伸阅读
4.阅读白居易诗两首,完成第(1)~(2)题。

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听夜筝有感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①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注①格是:已是。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紫袖”“红弦”,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

“紫袖红弦”不但暗示出弹筝者的乐伎身份,也描写出其修饰的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

B.“自弹自感暗低容”,连用两个“自”字,写出弹筝者全神贯注于筝乐的情态,也暗指她独处房中,用弹筝来排遣孤独落寞之感。

C.“弦凝指咽声停处”,描写了弹筝人的弹奏技艺高超,娴熟的指法、灵巧的弹奏好像弦与手指凝结在一起,曲调哀婉悲伤,令人悲咽。

D.联系诗人《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可知《听夜筝有感》亦是诗人被贬江州之后所作。

E.两首诗虽然都是诗人在深夜听筝时所作,但前一首诗着重从正、侧面对筝声描摹,后一首诗侧重听筝乐时个人的情感抒发。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综合能力。

首先是理解并分析诗句的具体含义,如“紫袖”“弦凝”“声停处”;其次是把握描写对象;再次是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最后是综合分析评价。

B项,两个“自”字不是独处之意,而是“旁若无人”的意思,表现弹筝人信手弹来,沉浸在乐曲之中。

C项,“弦与手指凝结在一起”不对,此句写出筝声骤停。

(2)第二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诗人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把曾经贬谪江州白发新生,怕听筝声与现在头发雪白,“任君”弹奏进行对比,结句看似豁达之语,实是表达了诗人饱经忧患的悲凉之情,兼有时至暮年的愁苦之叹。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学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该题是要对诗人思想情感抒发的方式和具体内容作分析,先要读懂诗歌,前两句与后两句构成对比,借助已学课文《琵琶行》,及诗句中“头成雪”等关键词,才能体会出诗人深藏诗句中的复杂情感。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导学号5501000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统摄全诗。

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诗人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李白和王昌龄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这两首诗也很容易读懂,题目不难回答。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

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

②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

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解析:本题看似考查标题,实则是考查诗中的意象。

“早发”是指出发很早。

先找出相关的诗句,“一点灯残”“闻鸡唱”“独向长空”“白草近关微有路”,再分析其中能体现出“早”的意象。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

解析:本题中,表达效果应包括所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首先理解“独向长空背雁行”的含义,即诗人独自一人与天空的大雁背向而行。

大雁南飞,诗人是向北而行,一南一北,强烈对比。

然后再分析其中包含的情感。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幽静。

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

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2)“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呈现了出来。

“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

令人有曲径探幽的遐思。

解析:《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

此诗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通过写道士所居环境的静穆清幽,衬托了道士的超尘雅洁。

全诗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风格自然清新。

(1)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路寻来。

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山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

远看白云絮絮,缭绕小渚,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

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

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

回答这个问题时应把握诗歌的意境,将这些景色的特点连接起来,塑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2)看松寻源是不遇而再寻,“随山”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

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

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

“过雨”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

“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解答时要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语言运用
8.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使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使其内容充实,形象具体。

(不少于65字) 春天,堤上繁花盛开。

示例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

春天走到哪里,哪里就会鲜花盛开。

春天来到了大堤上,看,那一丛丛、一团团、一簇簇的繁花都盛开着,你挤着我,我挤着你,像是在你面前展开了一条看不到边的秀丽的锦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