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职业高中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一、“十三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分析——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
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创新农学结合模式。
以农业职业院校为主体,构建覆盖全国、服务完善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网络。
依托农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组建农业教育集团,培养多层次农业技术人才,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社举办或参与举办农业职业院校,参与涉农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统筹水平,促进农科教结合。
推动一批县(区)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提升服务工业转型升级能力。
根据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部署,按照现代生产方式和产业技术进步要求,重点培养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能源产业、海洋产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需要,优先发展相关新兴专业,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完善人才支撑体系。
加快培养服务现代服务业人才。
根据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趋势,逐步提高面向服务业的职业教育比重。
重点加强服务金融、物流、商务、医疗、健康和高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的新型服务人才。
深化文化艺术类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基层文化人才,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和民族工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加紧满足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人才需求。
发挥职业教育植根社区、服务社区的重要作用,推动职业院校面向基层,积极开设城镇管理、乡村建设、社会保障、社区工作、文化体育、环境卫生、老龄服务等专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有文化、懂技术、善沟通的高素质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者。
——统筹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布局优化职业教育区域布局。
各地从本区域实际出发,规划职业教育体系布局结构。
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要根据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职普融通,探索职教发展新路径
Wind Vane风向标2024年3月20日·第6期职普融通,探索职教发展新路径文_滕道明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构建的是职业学校教育(中等、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和职业培训并重的体系。
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泾渭分明的关系,实际上,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曾走过一条从雷同到不同、从不同到协同的发展路径。
从“h”到“H”: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除了单独设立的职业学校外,也有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以及一些由普通中学转型的职业学校。
从整体上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参照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评价模式较为明显,职业教育研究相对薄弱,再加上用人“唯学历”倾向和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原因,职业教育被打上了“二流教育”的烙印。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呈现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h”型。
针对此种情况,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
”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较开始由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h”型变成两条腿大体相当的“H”型。
职业教育从位居普通教育之下的层次教育发展为与普通教育并列的类型教育,这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架构。
从“H”到“A”:职业教育从并行到交叉的应变从学校教育体系来看,我国义务教育学段不存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入口是普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少部分直接就业外,大部分学生的升学出口既可以是高职院校也可以是普通高校。
职教高考制度不仅使中职和高职完成了类型内的衔接,而且也实现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类型间的渗透。
从政策层面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读期间也可以变换轨道进入普通中学继续学习,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在读中和毕业后均要与普通教育打交道。
浅析县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规划
、
重视招生与就 业工 作
每 年 按 照 教 育 部 门工 作 特 点 ,根 据 实 际情 况 育 人 平 台 。 为 了 适 应 人 才 市 场 需 求 ,实 现 充 分 就
}
理
方 略
浅析县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规划
■通 榆 县职 业技 术学 校 王春 雷
县 域 中等职 业技 术学 校 的产教 融合 ,是 现在 、
理体 制 。探索 市场 经济 下 的办学 理念 ,立 足县 情 ,
未 来职 业技 术教 育 发展 的方 向 。以全 国第 三次职 教 依据 校情 ,结 合 区域经 济 发展 的特 点 ,确 立 以市场 会 和党 的 十八精 神 为指导 ,进 一步 完善 政府 、企业 用 人需求 为 指导方 向 ,以提高 学生 素质 为本位 ,以
制 定 详 细 的 招 生 工 作 计 划 ,实 行 全 员 招 生 、 全年 业 ,与企业 对接 。打造 实训课 堂 ,积极 探 索教学 方 招 生 、重 点 承包 的原 则 ,按 乡镇 分 片 ,深 入 到村 屯 法改 革 ,让 学 生 的学 习从学课 本 为 主转 向技能训 练 户 宣传招 生 政策 。坚 持职业 技 术教育 为 当地 经济 建 为 主 ,多 安排 实践 和 动手 能力 的实训 课 ,同企 业 对
与请 进来 、部 门联 合 、校企 联 合等形 式 ,积极 开 展 展应 用技 术研 究 ;依托 校 内实训 设备 和校 外 实训基
各 级各 类实 用技 能培 训工 程 。学校 与政 府部 门共 同 地 建设 ,形成 以工位操 作 流程 为导 向 的实训模 式 。 开 展农 民中专生 、安 全生 产管 理 和特种 作业 人员 、 形 成 一 支 数 量 足 够 、相 对 稳 定 的实 训 指 导 教 师 队 退 伍军 人 、退耕 还林 、生 产实 用技术 、技能 型人 才 伍 。形成 资源 共享 、区域辐 射 的服 务功 能 。为其 它
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随着时代的变迁,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也在不断改变和拓展。
本文将从职业教育的定义、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职业教育的定义职业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它是现代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使学生在学科知识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达到一定的平衡。
二、职业教育的现状目前,职业教育在国内的普及率仍然相对较低,但其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据统计,目前全国职业教育获得高中阶段教育水平的生源约占高中总生源的3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可达到60%以上。
此外,在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资源配置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一些高校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还存在着单一和僵化的现象,无法满足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而在一些基层职业学校,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则相对短缺,存在一定的落后性。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也面临一定的冲击与挑战。
未来,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以下几个趋势值得关注:1. 个性化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将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
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课程。
2. 多元化培养。
随着社会多元化和职业多元化的趋势,未来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将更加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技能培养外,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人文素质、创新能力等。
3. 融合性教育。
新技术将冲击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因此在未来,职业教育将更多地与新技术融合,应用新技术促进职业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四、职业教育的未来展望从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来看,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以下几点发展趋势:1. 教育均衡化。
未来,职业教育将更加贴近群众,更加注重教育的均衡化和资源的配置平衡,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普及度。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成就与思考——以云南省寻甸县六哨乡为例
于地理 位置 原 因 ,各 小学 校点 与村校 点极 其分 散 。但是 ,就 是在这 样 的条件 下 ,当地 学校 教 育 在 促 进 民族 文 化 传 承 方 面 做 出 了 不懈 的努 力 ,并取得 了一些 不错 的成就 。
一
在历史 的长 河 中 ,六 哨 乡汉 、彝 、苗各族 人 民逐渐 形成 自属而 又共 融 的 民族 历史 ,拥 有 各 自具有 民族认 同感 的语 言与 文字 ,演 绎 出瑰 丽迷 人 的 民族服 饰 ,呈现 出各 具建 筑风 格的 民 族 住所 ,彰显 着 民族 喜 乐的 特色佳 节 ,顺承 着 各 具 民族 归属感 的婚 丧 习俗 ,这 一切汇 集成 六 哨多姿 多彩 的 民族 民俗 。但 是 ,如果 文化没 有
材 ,开发 民族文 化 校本 课程 。有 个别 教师 甚 至 自费 下 乡去搜 集当地 的 民族 文化 资料 ,并 将 其
( 学 校 利用 多 方 资源 ,试 图 建立 该 校 的 二) 民族 文化 传承体 系 当地 学校 在 民族文 化传 承方 面试 图建 立当 地 民族文 化 传承 的体 系 ,就 是 以学校 教 育为 中
作者简介 :陶文玲( 7一 ) 1 9 9 ,女 ,傣族 ,云南临沧人 ,临沧师范 高等专科学校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讲师 ,主要
从事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技术 、民族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 究。
52
组织学生唱彝族 、 苗族歌曲,学 习制作民族工
艺 品 、服饰 等 ,这样 在课 堂 中逐 步渗 透 民族文 化 的 内容 。() 2围绕 民 族 文 化 组 织 编 写 校 本 教
积 淀和传 承 ,一个 民Fra bibliotek就 会 止步 不前 。因此 ,
、
六 哨 乡学校 教育在 传承 民族文
高等职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06EDUCATOR特别报道高等职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文|米靖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这是近年来我国系统构建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意味着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要发生巨大变化,且必将引发职业教育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变革。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挑战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应运而生的职业大学。
1998年,教育部提出“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高职教育”,将办学权不断下放,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
进入21世纪,我国构建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多元化机制,并且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能力得以充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有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7万人。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我国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当前,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可以说职业教育在服务社会经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生发展、服务人才成长等方面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急需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制度性障碍必须破除,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持续加速。
其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其办学规律需要持续探索并加以明确,尤其须从构建国家职业教育制度的层面上破解长期以来制约和阻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类难题。
再次,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水平、教育教学模式和改革创新能力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最后,高职院校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和面向人的终身性仍然欠缺,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教学过程无法较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这些都是摆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寸晓红(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芒市 678400)摘要: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国内激烈的教育竞争形势,要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实现职业教育人才的有效培养,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则,并探究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有效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08-0199-002职业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人才培养重任,国家近年来一直高度关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加紧职业教育改革,但是,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职业教育发展方案,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一、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等进行了具体部署,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改革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职业教育体系正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中,为人才市场提供了大量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对于提升整体社会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等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就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职业教育中的薄弱部分依然比较显著,办学条件不完善、教学体制不健全、教育创新不足、教育人才缺乏等都是影响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大,职业教育必须要加紧完善教学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更多的优秀职业人才,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职业教育的长效发展目标实现。
二、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则在开展新时期的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改革原则,才能保证职业教育改革的有效发展。
具体看来,职业教育改革中需要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原则,这样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向,为学习者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够让职业发展获得更加稳定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市场机制,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中专,不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职业教育的起点(一)
中专,不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职业教育的起点(一)发表了很多关于职业教育的文章,也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肯定,也收获了不少的质疑和愤怒。
这些质疑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关于中职教育的定位问题。
职业教育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类型教育,只是技能教育?只是就业教育?只是差生教育?甚至都不应该存在?今天的中职只有20%的学生就业,其余的全都是升学,已经不单纯是就业教育。
中专,已不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职业教育的起点。
首先兰州技工学校小编通过下面几个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件,看看新时期的职业教育经历了什么?1.“中国制造2025”——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2015年,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为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发布“中国制造2025”。
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设置应用型大学”——推动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培育塔尖建设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应用型大学被明确地界定为与研究型大学、职业技能型院校并列的一类高校,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构建的重大进展。
3.“中职对口升学”——打通中职、高职、本科院校壁垒,贯通职业教育升学通道2018年,中专升学开始大热,国家基本打通中职、高职、本科升学通道。
升学,开始成为中职毕业生的主流选择。
4.“中招录取收紧”——中招分流,解决中职教育的最大瓶颈,生源问题2018年,很多初三毕业生家长开始嗅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气息,如果没有达到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高中学籍开始难以办理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被分流到中职。
50%中招录取率成为所有初三毕业生头上的一把量尺,中招分流开启大幕。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教育定位与发展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教育定位与发展一、背景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高素质、专业化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一环,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人力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责任。
近年来,中国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定位与发展的重新思考。
二、中职教育的定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高中为基础,旨在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技术工人,培养适应新型经济结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合格劳动者。
中职教育的定位首先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能够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
中职教育要紧跟产业升级趋势,深入研究各个行业的需求,重点培养服务业、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技术工人。
其次,中职教育要与大学教育互补。
中职教育应当明确其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工程实践能力,与大学教育的理论知识相互补充,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同于大学教育的纸上谈兵,中职教育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技能的训练和培养,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需求。
再次,中职教育要与职业技能提升相结合。
职业技能提升是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中职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的技术更新能力和能力素质的提高。
中职教育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掌握实际技术和职业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三、中职教育的发展路径为了使中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中职教育的核心资源。
要加强中职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引导他们关注行业需求和市场变化。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职业学校教学及管理的回顾与展望
职业学校教学及管理的回顾与展望回顾;20多年的办学,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困难时期的苦恼和教训。
学校的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程。
2007年10月学校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招收回乡青年,由学校领导包乡,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游击战。
那时候我在后方建立根据地,其它领导分配到11个乡镇,走街串户,招收学员。
这种做法一直到现在,演变成现在的依托乡镇成人文化学校招收成人中专班。
实际上几年来一直在政策的边缘徘徊,扛着石头过河,挺累。
通过各级检查可见。
我曾经说过,把包乡阶段的工作比喻成游击战,在这一阶段我们招收了一些学员,挣到了钱,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新大楼也建完了,在这基础上我们要打一场解放战争,意思就是说要想办法增加在校生数量。
在爱辉区职业教育这一块我们要当老大,要把校内这一块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
不能让其它学校超过我们,我们有办学体制的优势,有雄厚的基础设施,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肯定能办好。
展望;在国家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政策的引领下,特别是教育部等九部委在西安召开了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经验交流会,为此我们也将继续做好农村职教这篇文章,我谈以下几点意见;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准确定位我校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定位很准确,在这里要突出服务,怎么服务。
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长班短班相结合,教学培训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成人中专分校教学等等工作都已经搞起来了,就如何把工作做实,服务到位上下功夫。
我觉得首先应了解农民所需,按需施教,按需培训,做到服务和需求对接,这样有的放矢,不要面面俱到,要有重点,有侧重的教学培训。
没有需求的培训是毫无意义的培训,是浪费人力物力,摆花架子。
2、要创新办学模式我们的服务对象,面对的对象,一个是新型农民(未来农民),一个是在职农民,针对这两种对象我们或采取全日制授课,或采取非全日制授课,对新型农民采取全日制,对在职农民采取非全日制。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高质量 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在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的今天,中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关键时期,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职业教育的生存困境与发展出路
职业教育的生存困境与发展出路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13年第08期⊙嘉宾介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处长隗建勋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尹伟民辽宁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章雪东江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邓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而普通民众对职业教育的关心则显得更为实际,孩子进入职校后未来是否更有发展?在“最难就业年”的背景下,就业是否能够保障?进入职校读书的孩子同常规院校的孩子相比,通过努力,是否能够有一个稳定的未来和幸福的人生?他们是人才吗?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吗?从这些众多的疑问中,可以看出家长们对于孩子未来人生发展的某些焦虑。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职业教育领域成绩比较突出的四个省市的教育官员,对以上问题进行解析。
一、职业教育“困”在哪?人们的思想观念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并不完善职业教育发展一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不能忘记了教育对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尽管近几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良好,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处长隗建勋认为,当前的职业教育主要有四大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人们的观念,社会的观念,需要逐步转变。
中国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
比如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些和我们现在主导的“360行,行行出状元,多种人才培养,除了学术人才,还有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中间还有差距。
”所以我们需要向社会广泛宣传,希望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得到社会的认可。
第二,职业教育过去作为一种断头教育,中专毕业就可以就业。
中职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名师讲堂:中职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来源:《教育名家》高海燕转载我国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招生入学、就业分配等等方面已经完全蜕去了20多年前的印记,目前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的艰难时期。
弄清楚这里的原因和探讨发展的出路,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困境之一:国家意志与个人愿望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特别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去的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
中央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心情十分迫切。
这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的政府工作报告,领导讲话和中央财政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增加都要可以看出。
按照一般的逻辑,中央这么重视,中职教育应该大发展了,然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到目前,却是一种萎缩的状态。
10年前,我国中职教育曾经出现过较快的发展势头,但是这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出现“快”的原因,主要是各地初中生源增加,在普通高中学校出现“装不下”需要“渡峰”的情况下产生的。
2007年以来,这种生源“高峰”一过,中职教育真实的萎缩状况就表现出来。
教育部在2012年4月16日召开的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当前县域性的职业学校招生的难度很大,数量也很少。
有的县职普比例失调,有的县每年中职招生不足百人,职普比达1:9。
中职在2012年已经基本上免除了学生的学费,而且每年还有1500元生活补助。
即便如此,中职的招生状况仍然令人堪优。
学生不愿意就读中职,使中职学校的招生难度令人难以想象。
中职学校出钱买生源已经由“潜规则”变为“显规则”,职业学校的老师在招生过程中的行到了丧失尊严的程度。
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制定招生奖惩制度,学校对老师下达招生任务已经是地方的常规做法。
但尽管如此,还是难以完成任务。
浙江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张力跃的研究报考指出:“从产业结构的趋势看,我国产业界亟需数以千万计的技工人才,但家庭个人的有效教育需求更多的指向普通教育,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不相协调。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在高质量发展的广阔视野中,职普融通就像是一位智慧的女巫,她拥有着神奇的魔法,能够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人。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以期在这场教育与经济的盛宴中,为职普融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首先,让我们将职普融通比作一场音乐演奏。
在这场演奏中,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就像是一位神秘的乐器,它能够将音乐的魅力传递给每一个人。
然而,要想让这场演奏取得圆满成功,乐手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精心挑选乐器、掌握演奏技巧、营造音乐氛围。
同样,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中,我们也需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一方面,我们要关注“乐器”的选择。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中,选择合适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内容和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方式的多样性等。
这就如同在音乐演奏中,选择合适的乐器是确保演奏顺利进行的基础。
因此,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内容和方式,使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演奏技巧”的运用。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中,如何将这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内容和方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是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这就如同在音乐演奏中,同样的乐器,不同的演奏技巧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要注重教育内容和方式创新和应用,使之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教育与经济的需求。
此外,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还要关注“音乐氛围”的营造。
在学习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细致的关心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如同在音乐演奏中,营造良好的表演氛围是提升表演效果的关键。
因此,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要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doc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适应市场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我校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的思考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不仅是教育发展的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当前,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使职业教育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为了促进我校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为县域经济做出贡献,笔者对我校教育现状和基本县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找出了对策。
一、禄劝县是昆明市远郊的一个农业县。
县城距昆明市72公里,辖3个镇13个乡,总面积424平方公里。
山区占98.4%,总人口45万。
全县有汉族、彝族、苗族、和傣族等24个民族。
禄劝县现在每年有16所普通中学、4所完全中学、2名中学生和6000多名初中毕业生。
根据60%的数据,约有3600人进入高中,2400多人需要职业和技术教育。
二.禄劝职业高中现状:禄劝职业高中创建于1984年,是我县唯一一所培养各级各类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的学校。
占地140亩,有20个教学班,1087名学生。
它有计算机、汽车修理与驾驶、建筑与装饰、旅游、畜牧兽医、水利水电等专业。
其中,计算机专业和旅游专业与昆明农业学校联合办学,汽车维修专业与昆明交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建筑专业和水利水电专业与昆明铁路机械学校联合办学。
学校的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除了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教学设备之外,其他专业教学设备都已经过时,严重短缺。
学校建筑严重短缺,学生学习、居住和参加活动都非常不方便。
我们学校有75名教职员工,包括7名教职员工和68名教师。
在专职教师中,有46名基础教师和22名专业教师。
有22名专业教师,大部分是农学和计算机,其他专业教师严重不足。
学生的实践训练和实践不能正常进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中等职业人才的专业规格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懂技术、会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决定他们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甸县职业高中教育的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发展概况寻甸县职业高级中学,始建于1982年,原名为寻甸县农业中学,利用金所乡新庄村原云南农大废弃的校舍挂牌招生。
1984年,首次搬迁至羊街镇花兴哨。
1989年,再次搬迁至城关乡大河桥原寻甸师范旧址,更名为寻甸县职业高级中学。
1993年,验收为省级合格学校。
1998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
2006年,迁于寻甸城原仁德二小。
2008年,通过市教育局招商引资,与江苏泗阳新东方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办学,成立昆明机电工程学校暨寻甸职教中心。
2009年,第四次搬迁至寻甸县原复烤厂,经改扩建后于同年招生,形成公助民营、工科为主、文理兼容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
2010年,学校因办学成效突出,特色鲜明,初步通过了省重点职校验收。
昆明机电工程学校暨寻甸职教中心座落于县城北部,环境优美,占地199亩,总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开设有机电、数控、电子、模具等24个重点专业和社会培训、实习工厂、劳务派遣等4个配套项目。
现阶段,学校正秉承“务实、明德、重能、运用”的校训,以“用明天的技术,培训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作为办学理念,以“点滴尽致,志在一流”的精神,全力打造云南职教名校,并向全国一流职校迈进。
第一部分历史沿革1979年,国家教育部调整中等教育结构,要求农村教育变单一的普通教育格局为“普教”、“职教”并举的教育格局,称之为中等教育结构改革。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这一改革精神,寻甸县政府经过两年的筹备,配置教职工18人,于1982年9月,在金所公社新庄村,原农牧局良种站址,创办寻甸县农职业高级中学。
当年经考试录取初中毕业生100人,学制三年。
分畜牧兽医、农学两个专业班,分别开设相应专业课程。
开始了寻甸县职业高级中学的办学历程。
1984年,因原办学条件简陋,学校搬迁至羊街镇花箐哨村西侧,利用云南旭东机械厂废弃厂房办学,该厂占地面积600余亩,厂房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1985年,利用厂房改造的教室投入使用。
通过调动和大、中专毕业分配两个渠道充实该校教师队伍,教职工人数达43人。
当年招收新生150人。
从此,农职中的教学、实践、管理逐年得到规范。
1985年至1988年期间,学校逐步发展,教学专业人两个发展到五年。
在校学生达300人。
并开设了缝纫、气车、摩托车修理短期培训班。
建中草药栽培基地15亩,种植药材200余种。
与县社科委联合在校内建立苗圃10亩,培育板栗、桃、梨、苹果、葡萄等优良果苗10万余株。
与县农科所合作,进行玉米“罗单一号”制种面向全县推广。
组织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走村串户为农民医治畜禽和注射疫苗。
1989年,县政府成立职业教育领导小组。
县教委制定了《关于发展我县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
决定县农职业中学搬迁大河桥,原县师范学校校址。
并投资42万元在新址建教学楼。
同年,在校学生10个班485人。
1990年,农职中部分搬迁新校址,由校长带领部分教职工在新校址接收新生。
原招学生留原校址,由副校长带领部分教职工继续完成原招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
当年在校学生523人。
新开设“家庭经营”、“粮食会计”两个专业。
曲靖行署教委首次对全区职业高级中学的牧医、财经两个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查统考。
1991年9月,农职中全部迁至新校址大河桥。
曲靖行署教委制定了农职业中学跨县(市)招生的规定,当年招生197人,在校学生数550人。
教职工人数增至57人。
新开设专业“化工”。
199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曲靖行署教委制定了《农职高中办学水平评估标准》,分一般学校,合格学校,示范学校三个层次进行。
当年九月,新招学生226人,在校生人数571人。
新开设“烟草”专业。
1993年,县农职业中学按“农职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标准》”评估,被省教委认定为“合格学校”。
当年在校学生数510人。
1994年,曲靖行署教委规范全区职业学校校名,寻甸农职业中学被认定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按合格职业高级中学办学水平综合评估,获全区三等奖,奖励2千元。
当年在校学生452人。
1995年,中共曲靖地委要求2000年各县市都建好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县级职教中心,当年在校学生484人,教职工增至66人。
1996年,在校学生306人,教职工增至70人。
1997年,曲靖行署教委要求职高生参加技术等级鉴定考核,合格者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技能等级证书》。
当年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57人,有100余人参加技术等级鉴定考核。
1998年,省教委出台《关于加快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的意见》。
县职业中学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办学,设立电视中专学校,招收电视中专、电大本、专科学员。
当年在校学生是职中办学以来最多的一年,达701人。
1999年1月,经云南省教委评估验收,我县职业中学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性职业高级中学,达到“职高”办学的最高等级。
当年在校学生634人,教职工70人。
2000年,在校学生501人,教职工69人。
同年8月被昆明市授予“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定点培训单位”。
2001年,全国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职高”生源匮乏,招生一度“滑坡”,当年在校学生294人。
2002年,在校学生233人。
2003年9月,鉴于职中招生困难,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职业中学开办普通高中班,招收“普高”学生166人。
“职高”在校生186人。
至此,县职业高级中学演变成“普高”、“职高”混合型高级中学。
2004年9月,该校与昆明市农业学校联合办学,设立昆明市农业学校寻甸分校,“职高”在校生185人,“普高”在校生552人。
教职工122人。
2005年,该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为“南磷集团”、“龙蟒”、“国天力”、“长青树”企业培训上岗职工。
“职高”在校生408人,“普高”在校生1095人。
“职高”教职工人数57人,“普高”教职工人数84人。
2006年,县委、政府决定整合县城教育资源,成立职教中心,将职中第三次搬迁至仁德二小旧址(文苑路9号)。
2007年,学校招生236人,学校发展前景受到部分教职工及社会的质疑。
2008年初,学校调整招生策略,由校办全面统筹,按照“突出亮点专业、稳定热点专业、重视招生宣传、加大奖励力度”的办法,当年招生550余人,首次创职中自主招生的新纪录。
同年,通过市教育局招商引资,与江苏泗阳新东方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办学,成立昆明机电工程学校暨寻甸职教中心。
2009年,学校第四次搬迁至寻甸原复烤厂,经改扩建后于同年招生,形成公助民营、工科为主、文理兼容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
由于措施有效,工作到位,学校2009年招生3345人,是2008年544人的6倍多,使普高职高招生比逐步达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4.5:5.5的要求。
2010年,学校在巩固已有生源的基础上,继续招收各专业学生,同时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育才模式,提升办学的质量效益。
经市教育局考核评估,荣获教育教学二等奖,并初步通过省重点职校验收。
2011年,学校申报成立高职学院和国际部,并按照“一年夯实基础,两年打造品牌,三年创建高职”的办学思路,以打造“精品专业”,提供合格人才作为突破口,从规模数量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从而稳步推进学校各项工作,逐步实现我县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部分阶段特征艰难的起航(1957——1982年)1957年,寻甸将大河桥“五七”干校改为农业中学,开始实施职业教育。
1964年,农业中学搬迁至三月三(今农科所处),文革期间停办。
到1982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百业待兴,人才奇缺,发达国家(西德、日本)的职业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职业教育受到高度重视。
上级部门要求每县创办1--3所初、中级职业学校。
1981年,寻甸决定在金所乡新庄村利用原医学院留下的旧房子及场地,约1000亩,再次创办寻甸农中,委任分管农业的原副县长赵荣华为名誉校长进行统筹,由县教育局牵头,农业局、林业局协助组建教师队伍,抽调时任塘子易龙小学校长的李重金同志任校长,农业局与林业局各抽调一名职工任专业课教师,从仁德一小、功山中学、六哨中学、羊街中学抽调文化课教师,并聘请3名代课教师任教。
1982年9月,由县招办划定分数线录取,招收120名学生。
办学之初,由于经费短缺,师资队伍不足,师生的教学条件及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学校离城约15公里,学校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手扶拖拉机和一辆“红旗”牌自行车,开学不足一学期,学生相继流失。
1984年,县政府决定将学校搬迁至羊街花兴哨原旭东机械厂旧址,此时,学生走了大半,全校仅有学生70多人。
没有围墙的学校(1985——1989年)1985年,学校搬迁完毕,李重金辞去校长,由曲靖行署教育局委派刘俊接任。
当年招生150人,有在校生210多人,有教职工20多人。
学校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废弃工厂,占地约500亩。
通过自筹经费,建起学校养鸡场,养鸡1000余只,引进专业教学设备约5万余元,带领教师种地种菜,初步解决师生的生活困难,争取上级经费购置一辆生活用货车,首次向师生引入职业教育的思想。
刘校长把学校的课程分类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强调理论课、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强调教学要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并要求专业教师既要能讲,又要会做,还要带领学生深入农村,推广农业技术,参与畜病普查实习,写出实习报告,这就为寻甸职业教育的发展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针对校园文化生活枯燥的现实,刘校长提出在晚自习开师生联欢晚会,这成为一个学校传统延续5年之久。
1987年秋,刘校长调任宣威榕城党委书记(后来担任沾益县常务副县长),由当时副校长杨汝堂代行校长之职。
在花兴哨的四年,主要开设牧医、农学两个专业。
至1989年春,全校有7个班,约330人左右。
1989年,原副省长陈立英一行到校考察,认为学校在深山办学,虽然房多地广(约500亩),但信息闭塞,办学条件简陋,教师队伍不稳定,又经省政协、人大到校考察论证后,决定再次搬迁到城关大河桥(原师范校址)。
被边缘化的职业教育(1989——2006年)1989年9月,由于大河桥师范还有2个班学生在校,因此,形成一址两校的局面,约一年后才全部搬完。
之后,学校更名为职业中学。
当时的大河桥师范,占地40亩,有农田60亩,房屋大部分是70年代的土坯房,没有围墙。
搬迁后,全校师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建校活动:种田种地,养鸡养猪,挖野菜,挣经费。
学校与农业局合作,推广农业技术—优良品种种植技术;与畜牧局合作,走村入户,打防疫针。
此时,全社会对牧医、农学专业都一致认可,使牧医专业成为全校唯一28年没有断线的传统专业。
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也取得了一些成绩:1993年验收为省级合格学校,1998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2003年办成综合性职业高中,招收200人的普高学生,2004年成功申报市文明学校、文明单位、省劳动力转移扶贫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