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招聘网站存在潜规则
网络招聘陷阱4个类型
网络招聘陷阱4个类型网络招聘陷阱是指通过互联网途径发布招聘信息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求职者很容易陷入一些欺诈、非法甚至危险的陷阱中。
以下是网络招聘陷阱的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虚假招聘信息。
在网络招聘中,有些不法分子会故意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前来投递简历。
然后他们会以各种借口索要求职者的个人信息、身份证明等敏感资料,最终用于非法活动。
此外,一些虚假招聘信息可能还会涉及收取求职费用或索要高额押金等行为。
而当求职者付费后,却发现并没有真实的工作机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对求职者来说既浪费了金钱同时也浪费了时间。
第二种类型是非法招聘信息。
在网络招聘中,也存在一些发布非法招聘信息的行为。
其中一种常见的非法招聘信息是出售虚假学历或证书。
这些信息会宣称可以帮助求职者通过某些特殊渠道,获得某些学校或机构的学历或证书,以提高求职竞争力。
但事实上,这些学历或证书是伪造的,一旦被雇主或教育机构查实,求职者将面临不仅失去工作机会,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的风险。
第三种类型是涉及欺诈行为的招聘信息。
这类招聘信息通常会以高薪、高福利、高职位等方式诱导求职者上当。
他们会通过一些技巧使求职者相信他们拥有丰厚的职业前景和稳定的职业发展,并借此收取求职者的费用。
另外,这类招聘信息还会要求求职者参加一些“面试培训”或“入职培训”,这些培训经常需要求职者支付高额费用,并且没有实际用途。
如果求职者不愿意参加这些培训,招聘者可能会拒绝给予工作机会。
第四种类型是个人信息泄漏风险。
在网络招聘中,求职者需要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如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
这些信息一旦泄漏,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各种欺诈活动,例如盗用身份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发起网络钓鱼攻击等。
因此,求职者需要保持谨慎并且只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
为了避免陷入网络招聘陷阱,求职者需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首先,要了解招聘公司的信誉和背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招聘网站等途径了解招聘公司的信息。
求职十大套路陷阱
求职十大套路陷阱
1. 虚假招聘信息:一些不法分子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诱骗求职者投递简历。
2. 收费培训:有些公司会以提供培训为名,向求职者收取高额费用,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培训计划。
3. 试用期陷阱:一些公司会在试用期结束后以各种理由拒绝转正,让求职者陷入漫长的试用期。
4. 职位不符:有些公司在面试时承诺的职位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符,导致求职者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
5. 高额提成诱惑:一些销售类职位会以高额提成为诱饵,但实际上需要完成非常艰巨的任务才能获得提成。
6. 人际关系压力:有些公司会以人际关系为由,要求求职者购买产品或加入会员,否则会影响工作表现。
7. 虚假福利待遇:一些公司会夸大福利待遇,如免费住宿、高薪等,实际上并不存在。
8. 合同陷阱:有些公司在签订合同时设置陷阱,如不合理的违约金、不明确的工作内容等。
9. 非法劳务派遣:一些公司会将求职者派遣到其他公司工作,但并未与实际工作的公司签订正式合同。
10. 职业歧视:有些公司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性别、年龄、地域等方面的歧视,侵犯求职者的权益。
警惕招聘广告陷阱保护自身安全
警惕招聘广告陷阱保护自身安全现如今,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招聘信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并非所有的招聘广告都是真实可靠的,其中不乏一些隐藏着危险和陷阱。
作为求职者,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切勿轻易上当受骗。
识别虚假招聘广告的技巧过于夸张的薪资待遇一些虚假招聘广告常常会高薪诱惑应聘者,承诺可观的薪资待遇。
但实际上,这种高薪往往只是一种噱头,真正的报酬可能远低于承诺。
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的态度,仔细核实公司的薪酬范围是否合理。
缺乏公司信息和联系方式优质的招聘广告通常会提供公司的详细信息,如公司地址、联系方式、公司简介等。
而一些虚假招聘广告往往只给出简单的职位描述,缺乏公司的基本信息。
如果看到这种模糊不清的招聘信息,不妨主动搜索公司信息,了解其真实性。
过于随意的面试流程正规的面试流程通常包括简历筛选、电话面试、现场面试等多个环节。
但是一些虚假招聘广告可能会采取过于随意的面试方式,甚至直接在网上或电话上进行面试。
这种简单粗暴的面试流程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要求提供过多个人信息一些虚假招聘广告会要求应聘者提供过多的个人信息,如银行账户、身份证号码等。
这可能是为了进行诈骗或盗取个人信息的目的。
我们应当谨慎对待这类要求,不轻易泄露个人隐私。
保护自身安全的建议多方求证,审慎选择在投递简历之前,我们应该先对公司和职位信息进行全面的核实和了解。
可以上网搜索公司的相关信息,查看公司的官网和社交媒体账号,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
同时也可以咨询身边的朋友或熟人,看看是否有相关的了解或评价。
只有确认信息真实可靠后,才应该投递简历。
保护个人隐私在整个招聘过程中,我们必须谨慎地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对于一些过于敏感的个人信息,比如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等,应当坚决拒绝提供。
即使是合理的要求,我们也要三思而后行,权衡利弊。
保持警惕和理性遇到可疑的招聘广告,我们不应该轻易被高薪或其他诱惑所吸引。
相反,应该保持理性和警惕的态度,仔细分析和甄别信息的真实性。
智联 坑 骗
智联坑骗
智联招聘网被定性为“坑”,一方面因其存在数不清的造假招聘信息,另一方面因其营销推广假大空间、夸大宣传,令许多求职者蒙受欺骗。
智联招聘网有多样的招聘信息,但是有很多来源不明的岗位,不仅是一些乱收费的招聘代理,而且还有一些明显是造假的招聘信息。
有些公司的招聘广告上标的工资甚至比行业规定的还要高,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具体的待遇,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求职者前来面试,而后来的工资往往都少有余。
还有的是招聘的岗位与实际的岗位内容完全不符,他们在招聘广告上标的是宪法学家,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普通上班族,没有任何学识和本事。
许多求职者通过智联招聘网投简历,然而当他们去公司实际面试时,才发现原来所有的规定竟然被调整到不可想象的程度,其实就是被欺骗了。
此外,经常有许多无牌子的“职业培训”,粉饰出24小时私人定制课程,费用昂贵却无法保证取得好成绩,新手求职者常常被这种诈骗者欺骗,后来收到的回复屡次是没有录取或行业失业率过高无法录用,结果这笔费用就白花了,求职者没有任何后悔药可吃。
智联招聘网中存在的坑,令许多求职者不得不谨慎小心,多加分辨。
如果在投简历的过程中遇到各种诡异的情况,尤其是与所述的内容有出入的,一定要严格质疑,并参考网友的评论,确保自己的利益不被蒙蔽,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而且,在求职的过程中,当涉及到资费的时候,还要谨慎小心,不要一股脑全部照抄,具体了解相关情况,多多注意雇主提供的岗位职责,以免陷入招聘坑中。
综上所述,智联招聘网存在着多样的招聘信息,但由于造假营销推广,许多求职者都被骗受欺,所以我们在求职时一定要更加用心,确保自己的利益不被蒙蔽,。
360揭密网络招聘四
骗术三:组装圆珠笔等手工活骗押金如今,
骗术四:网上创业骗局互联网一向是创业
360安全专家建议广大网民,尤其是即将毕 业的大学生们,找工作、找兼职一定要去知 名的正规招聘网站,不要轻易相信论坛或搜 索到的招聘信息。如果担心自己缺乏辨识虚 假招聘信息的能力,可使用360安全浏览器等 具备反钓鱼、反欺诈功能的浏览器打开网页, 可以对虚假招聘网站进行报警提示,预防上 当受骗。
360揭密网络招聘四大骗术
据360安全中心统计,近期网上每天新增虚假招 聘网站351家,360安全浏览器日均拦截的此类钓鱼 网站高达16120次。 360安全专家石晓虹博士指出,虚假招聘钓鱼网站主 要通过四个骗术诱惑人们上当,这些骗术提供的招 聘岗位普遍“门槛低、回报高”,对急于找到工作 的求职者非常具有诱惑力。据360“网购先赔”服务统 计,从去年7月至今,因虚假招聘钓鱼网站受骗申请 赔付的案例占比为10.7%,人均损失685元。
骗术二:“高薪打字员”诈骗保密
费网络兼职打字员的门槛很低,此类兼职 信息诈骗手段近年来非常流行。骗子通常 在网络上发布极具诱惑性的招聘广告,开 出2000―4000元每万字的高薪,宣传应聘 者仅需将手稿资料录入电脑,就能够月入 上万。许多人很容易受到蛊惑,缴纳价格 不菲的手稿抵押金和保密费后,白白损失 钱财也得工等手工活儿 也已成为网上招聘一大骗术,骗子发布信息称兼职 人员只需要在家手工劳动(组装圆珠笔等),即可 日赚800―1000元,且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实际上, 骗子会以发送圆珠笔相关零部件为由向求职者收取 押金,兼职者一旦误信支付,骗子就会消失得无影 无踪。 的热门领域,但骗子也看准其中的“商机”,利用 “轻松创业”、“小本创业”为诱饵,欺骗网友交 钱加盟。骗子还会以虚假的公司注册资质、法人信 息等骗取网友信任。许多网友都被对方许诺的小额 创业、快速致富欺骗。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待业青 年被骗案例居多。
职场工具之招聘潜规则和陷阱
公司招聘潜规则和陷阱相信很多人在职场和应聘找工作中遇到了相当多的麻烦走了不少弯路,公司招聘潜规则和陷阱令许多人大跌眼镜和头疼,下面总结了几点,让大家少上点当,少吃点亏、少浪费时间、少花点找工作的费用。
一、常在人才市场、人才网站、报纸招聘栏打广告的公司游戏规则和陷阱:1、岗位不稳定,换人如流水,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坐庄的要么无能,要么手段狡诈、狠毒,不要说当兵的不稳定,坐庄的也未必稳定,随时准备走人,应聘这类公司要有心里准备,我相信人才是流动的。
2、有的公司长年累月在网上在人才市场、报纸上招聘同样岗位的人才,中国不缺两条腿的人,在找工作的人才大把,一个公司招聘高级人才招上一两年,应聘的人才无数,不可能没有合适的,退一万步来说,这样的公司这样折腾,空缺或想换人的岗位能长时间拖拉?真正的原因不是公司想挖人,是公司想挖人才肚里的那点知识、经验、技术。
所以不要应聘不成反被这样的公司随意骗走自己艰难积累的才识。
3、有的公司想通过招人的方式打广告,这些方式费用相对低廉,效果不错,比自己搞促销活动等强。
4、通过应聘人员窃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二、面议条款中的陷阱如果公司招聘副总以上级别人才待遇面议,你可以相信,先试试;如果所有岗位甚至职员岗位待遇也面议,这样的老板一定是个太极高手,任何公司的工资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资结构,一般你是跳不出这个工资结构,如果你不是太极高手,你就不要趟这个浑水,最后可能谈成的待遇可能低于公司同级别的工资。
三、年薪条款中的陷阱应聘高级职位时有的公司给出年薪制,如果月薪和年薪相差太远,可能也是一个骗局,比如月薪2000的老总加年薪10万或更高,你有可能干不满1年,老板就让你滚蛋,你的年薪也打水漂了。
四、以各种形式收取押金、保证金等有些企业好不羞耻地收取应聘者的资金,少者几十多者几万,找工作的人大多数穷,企业再收取人家的钱,实在是无法说。
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倒闭,可怜的一点钱则打水漂,且不说法律不允许企业收应聘者的钱,大额收取押金实则是变相融资,一旦出现问题,要回押金就难了,企业不想退这些钱找借口是很容易的。
求职招聘十个典型陷阱防范提示
求职招聘十个典型陷阱防范提示求职招聘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陷阱,如果不小心掉进去,就会给自己的求职之路带来困扰和挫折。
为了帮助大家避免这些陷阱,以下是十个典型陷阱及防范提示,希望能给求职者们带来一些帮助。
一、陷阱一:虚假招聘信息在求职过程中,有些招聘信息可能是虚假的,旨在吸引求职者的注意力。
为了避免掉进这个陷阱,我们需要多方面核实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咨询朋友、查阅可靠的招聘网站等方式获取更多信息。
二、陷阱二:过于依赖网络招聘虽然网络招聘已经成为求职的主流方式,但过于依赖网络招聘也是一个陷阱。
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工作机会,如招聘会、人脉关系等,以提高找工作的机会。
三、陷阱三:盲目投递简历在求职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盲目地投递大量简历,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使我们错过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因此,在投递简历之前,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和筛选,确保投递的岗位与自己的背景和兴趣相匹配。
四、陷阱四:忽视个人形象求职时,个人形象是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如果我们在求职过程中忽视了个人形象,如着装不得体、言行举止不得体等,就很容易给用人单位留下不良印象。
因此,我们应该在求职前仔细打扮自己,展现出专业、自信的形象。
五、陷阱五:不注重自我营销在求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自我营销,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如果我们没有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用人单位很难对我们产生兴趣。
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自我推销,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六、陷阱六:不重视面试准备面试是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很多人往往不重视面试准备。
这样做很容易给用人单位留下不专业、不认真的印象。
因此,我们应该提前了解公司的背景、岗位要求等信息,并准备好相关的面试问题,以提高面试的成功率。
七、陷阱七:不注意用人单位的背景在求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用人单位的背景和信誉,避免进入一些不正规或不良的公司。
可以通过查阅公司的官方网站、咨询员工或前员工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
招聘信息陷阱案例
招聘信息陷阱案例
嘿,大家听我说啊!今天来给你们讲讲招聘信息陷阱那些事儿!还记得我那个朋友小李嘛,他就曾经遇到过一个大坑。
当时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说高薪聘请什么经理助理,那条件写得可诱人了,哎呀妈呀,就好像天上掉馅饼一样。
小李激动得不行,马上就投了简历。
没几天,就收到了回复,让他去面试。
到了那地方,面试的人就开始各种夸他,说他多优秀多厉害,然后就说这工作要先交一笔押金,说是怕他突然不干了给公司造成损失。
小李当时就有点犹豫了,心想哪有这样的呀!但对方说得头头是道的,还说后面会退还,再加上那高薪的诱惑,小李一咬牙就交了钱。
结果呢?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那个人了,公司也是假的!这不就是被人坑了嘛!
还有啊,有的人会打着招聘的幌子,实际上是骗你去做非法的事。
就好像把你骗进一个黑洞里,等你反应过来就晚啦!这多可怕呀!王姐之前就遇到过,招聘说是什么客服工作,结果去了才发现是让她去骗人,王姐可机灵了,赶紧就跑了。
咱找工作可得长点心啊,别看到什么都轻信。
那些看起来太好的招聘信息,往往都有问题呀,这不就跟那糖衣炮弹一样嘛!可别被表面的甜给迷惑了呀!在投简历、去面试之前,一定要好好查查那公司的底细,别稀里糊涂就跳进去了。
我觉得啊,找工作就像找对象,得慎重,要是不小心碰到个坏的,那可就惨咯!绝不能让那些骗子得逞,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呀!。
招聘网站暗藏陷阱 毕业生投简历求职须谨慎资料
招聘网站暗藏陷阱毕业生投简历求职须谨慎毕业季即将来到,国内多个大型招聘网站的春招陆续拉开帷幕。
这些资源充足、覆盖面广的招聘网站受到了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青睐。
不过通过招聘网站找工作,很有可能个人信息泄露。
求职者应聘时应多留心眼,谨防就业陷阱。
网投简历,竟招来诈骗短信江西师范大学的小张在网上搜寻招聘信息广投简历,在注册一个招聘网站的账号后,她填写了包括姓名、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相关的个人信息,并向一些公司投出了简历。
两天后,她突然收到一条短信通知她去参加面试。
面对立竿见影的效果,小张反倒产生疑虑,自己并没有向这个公司投简历。
于是她在网上搜索这家公司,却发现该公司官网并不存在。
无独有偶,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北京某高校学生小杨,也有类似经历。
在某些招聘网站投出简历之后,经常收到骚扰信息,甚至有一段时间,每天都有。
招聘网站或致个人信息泄露近几年,伴随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专业招聘网站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
湖南某高校长期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王老师认为,毕业生找工作的心理十分急切,缺少对网络招聘信息的必要判断。
一般情况下,规模大、正规的招聘网站可靠程度相对较高。
如果登录几家国内知名专业招聘网站,会发现在它们的隐私条款中都有对其注册会员个人信息保护的承诺。
对于求职者的简历都有三种不同程度的保密方式:一种是完全保密,即除了接受求职者主动投递简历的用人单位之外,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法看到其个人信息。
第二种是仅对该招聘网站开放,该招聘网站能随时搜索求职者信息,以便提供面试机会。
最后一种是对所有公开,所有注册用户都能看到该求职者的个人信息。
但是,一些中小型的招聘网站就没有如此规范的条款。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谭律师表示,我国法律条款中明确规定,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包括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公民的个人信息属于犯罪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谨防就业陷阱毕业季即将到来,为了防范毕业生找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毕业生就业求职课程,不仅指导毕业生如何有针对性进行职业规划,还讲授有关求职技巧,如何规避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陷阱就是其中重要内容。
常见的网络招聘的骗局
常见的网络招聘的骗局网络招聘的骗局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一大隐患,许多求职者在追逐理想岗位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各种招聘骗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招聘骗局,帮助求职者识别并避免这些骗局,确保自身权益与个人信息的安全。
一、虚假岗位及夸大宣传一些不良招聘网站和中介机构为了吸引求职者,常常在招聘信息中夸大薪资待遇、职位优势及发展前景等,以吸引求职者申请。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求职者感到捧场心切,从而成为他们的潜在受害者。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求职者应该保持警惕,审慎对待过于夸大的宣传,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数据对比来判断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并且在选择具体职位时,最好能够进行实地考察或者通过了解公司的口碑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二、虚假招聘面试一些骗子会通过虚构的面试形式,骗取求职者的钱财和个人信息。
他们通常会要求求职者支付所谓的面试费、报名费或者交纳押金等,或者骗取个人信息后将其用于非法用途。
要避免这种骗局,求职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警惕一些招聘面试中向求职者索取金钱的情况,正规公司一般不会向求职者收取这样的费用;其次,求职者需要提前咨询招聘方面试流程,核实所有面试费用是否有正当理由存在。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求职前做好背景调查,确保招聘方的信誉度。
三、在招聘广告中植入木马病毒一些不法分子会在招聘广告中嵌入木马病毒等恶意代码,以获取求职者的个人隐私、银行账号等信息。
这种骗局非常隐蔽,一些常用的招聘网站也未能对此进行有效防范。
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发生,求职者需要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定期检查个人电脑的安全状态。
另外,合理使用杀毒软件、更新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等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冒充招聘一些骗子会冒充招聘公司或者人力资源经纪人,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并以某种理由要求求职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者支付费用。
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招聘职位,只是为了骗取求职者的钱财和个人信息。
为了避免这种骗局,求职者需要多方面核实招聘方的背景和真实性。
互联网大厂招聘骗局揭秘
互联网大厂招聘骗局揭秘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大型互联网公司,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追捧。
这些公司的高薪、福利优渥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关注。
然而,正因为其吸引力,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设下了一些招聘骗局。
本文将揭秘互联网大厂招聘骗局,为广大求职者提供警示,让大家能够避免上当受骗。
一、虚假招聘网站虚假招聘网站是招聘骗局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
这些网站通常模仿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官方网站,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
他们将职位描述和公司介绍编写得非常诱人,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
然而,一旦求职者被录用,他们往往会以各种借口索要入职费用或者培训费用,最终将求职者骗得血本无归。
应对这种骗局,求职者需要保持警惕,仔细对比官方网站和虚假网站的差异。
招聘网站通常会设置一些细微的瑕疵,比如网址中的拼写错误、页面布局的不符合标准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咨询官方客服或者与公司内部人员进行联系,核实相关招聘信息的真伪。
二、中介诈骗中介诈骗是另一种常见的互联网招聘骗局。
一些中介机构将自己标榜为互联网大厂的合作伙伴,声称能够帮助求职者获得这些公司的工作机会。
他们通常以收取一定费用为名,承诺为求职者提供内部推荐或者安排顺利通过面试等服务。
然而,在求职者付款后,这些中介机构要么失去联系,要么提供虚假的面试机会,最终使求职者付出了金钱和时间的损失。
避免中介诈骗,求职者需要选择正规、有信誉的中介机构合作。
可以通过查询机构的资质和背景信息,咨询曾经使用过该机构服务的人员,或者选择与互联网大厂直接联系以确认中介机构的合法性。
三、培训机构陷阱一些非法培训机构利用人们对互联网大厂求职的心态,设下一些陷阱。
他们宣称可以提供与互联网大厂招聘相关的培训课程,声称通过参加他们的培训,求职者能够获得加入互联网大厂的资格。
然而,通常这种培训只是形式上的教授一些基础知识,甚至有的培训根本就是空洞无物的。
最后,求职者不仅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求职机会。
网络招聘骗局小心虚假面试和培训费用的陷阱
网络招聘骗局小心虚假面试和培训费用的陷阱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招聘成为了许多求职者的首选。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抓住了这一机会,利用虚假面试和培训费用的陷阱来进行网络招聘骗局。
本文将揭示这些骗局的手法,并给求职者提供一些建议以避免成为骗局的受害者。
一、虚假面试的诱惑在网络招聘骗局中,虚假面试是常见的伎俩之一。
骗子们通常会创造一个看似正规的公司形象,通过发布招聘广告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
一旦求职者的简历被选中,他们就会收到一封邀请面试的邮件或短信。
这封邮件或短信会向求职者宣称,他们已经通过初步筛选,有机会进入面试环节。
同时,为了给虚假面试制造真实感,骗子们通常会在邮件中提供一份虚假职位描述,并要求求职者提前准备相应的面试资料。
但实际上,这些虚假面试只不过是一个陷阱。
一旦求职者上当并按照要求前往面试地点,他们将面对的只是一片荒凉的场所,可能是一个废弃的办公楼或是一个正在施工的建筑现场。
而骗子们则会借机悄然消失,带走求职者的个人信息以及面试过程中收取的费用。
二、培训费用的陷阱除了虚假面试,培训费用的陷阱也是网络招聘骗局中常见的手法。
在骗局进行到这一阶段时,骗子们会以各种理由要求求职者缴纳一笔培训费用,声称这是进入公司工作的必要步骤。
有些骗子们甚至会伪装成公司的培训部门工作人员,以增加信任度。
通常,骗子们会告诉求职者,培训费用包括培训教材、培训讲师的费用以及实际操作所需的材料等等。
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要求求职者支付培训费用,可以是银行转账、支付宝或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转账,甚至是要求求职者亲自前往某个指定地点缴纳现金。
然而,一旦求职者支付了培训费用,他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培训并不存在,而这笔费用也只不过是骗子们的赃款。
一些求职者甚至在支付完培训费后再次联系骗子们时,发现他们的电话已被停机,或者邮件和短信已无法送达。
三、如何避免网络招聘骗局面对网络招聘骗局,求职者应该保持警惕,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避免成为骗局的受害者。
求职陷阱案例
求职陷阱案例1. 求职招聘网站的虚假职位信息在求职过程中,有些招聘网站会发布虚假的职位信息,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然后收取一定的费用。
求职者在没有仔细核实的情况下,很容易上当受骗。
2. 虚假的面试邀约有些不法分子会通过电话或邮件向求职者发送虚假的面试邀约,要求求职者提前缴纳一定费用作为面试保证金或手续费。
求职者在没有核实公司真实性的情况下,可能会被骗取一笔钱财。
3. 假冒招聘公司一些不法分子会冒充知名企业或中介机构,通过发布虚假职位信息吸引求职者。
他们可能会要求求职者提供个人信息或缴纳费用,然后消失或以其他方式进行诈骗。
4. 虚假的培训机构一些培训机构会打着求职辅导的旗号,向求职者推销高价的培训课程。
他们虚假宣传就业率和薪资水平,让求职者误以为通过参加培训就能轻松找到理想工作。
5. 面试时提问个人隐私一些雇主或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会询问求职者的个人隐私,如婚姻状况、家庭背景等。
这些问题与工作能力无关,可能会被用于歧视或其他不正当用途。
6. 薪资低于承诺有些雇主在招聘过程中承诺给予高薪水,但入职后却提供低于承诺的薪资。
求职者可能会因为需要工作而被迫接受低薪,造成经济损失和心理不平衡。
7. 要求缴纳培训费用一些公司在录用求职者后,要求求职者先缴纳一定的培训费用。
这些费用可能是虚假的,或者培训质量低劣,无法提供实际帮助,给求职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8. 面试时不公平对待在面试过程中,一些面试官可能会对不同的求职者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态度。
他们可能会以不公平的方式评判求职者,如性别、年龄、外貌等因素影响面试结果,给求职者带来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待遇。
9. 虚假的福利待遇一些公司在招聘时会夸大或虚假宣传福利待遇,吸引求职者加入。
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福利待遇可能无法兑现,给求职者带来困扰和失望。
10. 被要求签订不公平的合同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些公司可能会将不公平的条款或限制性条款写入合同中,给求职者带来不利。
求职者可能因为需要工作而被迫接受这些不公平的合同,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警惕网络招工诱惑防止被骗
警惕网络招工诱惑防止被骗网络工作机会隐藏的风险在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网络招聘已经成为企业和求职者的主要渠道之一。
不同的企业会通过各种方式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吸引人才加入。
有些企业的招聘广告看似诱人,条件优厚,但实际上隐藏着许多风险,容易让求职者上当受骗。
一些虚假的招聘广告会夸大工资待遇和福利,吸引求职者的眼球。
但实际上,这些条件可能并不真实,企业只是想诱导求职者主动联系,最后施加各种压力促使其支付费用。
有的求职者被骗后,不仅无法获得应有的薪酬和福利,还可能遭受经济损失。
一些看似正规的网络招聘平台背后也可能存在猫腻。
这些平台表面上提供各种工作机会,但实际上会收取高额的中介费用,甚至卷款潜逃。
求职者为了获得心仪的工作,常常不加思考就付款,结果失去了辛苦积蓄,陷入困境。
再者,一些不法分子还会利用诈骗手段,假冒知名企业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骗求职者上当。
他们可能会让求职者填写个人信息,甚至要求汇款。
一旦求职者上当,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都将面临严重威胁。
保护自己远离网络招聘陷阱针对上述风险,求职者在网络招聘过程中应保持谨慎和警惕。
要仔细甄别招聘信息的真实性,查看企业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
如果发现存在夸大其词或可疑之处,就要三思而行。
在投递简历和面试过程中,要保护好个人信息的安全。
不轻易透露过多的隐私数据,尤其是银行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也要警惕一些要求汇款的可疑要求,以免误入陷阱。
再者,在签订工作合要仔细阅读每一个条款,切记不要轻易接受含有不合理条件的合同。
如果发现存在问题,要果断放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不慎遭受了经济损失,要及时报警求助,并保留相关证据。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避免更大的损失。
在当前的网络招聘环境中,求职者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谨慎选择工作机会,远离各种诈骗陷阱。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风险,实现安全顺利的求职之路。
互联网招聘骗局
互联网招聘骗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招聘过程也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了线上。
这给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增加了遭遇骗局的风险。
在互联网招聘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骗局,对求职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本文将就互联网招聘骗局进行分析,以引起广大求职者的重视,帮助他们避免成为骗局的受害者。
一、虚假职位发布互联网招聘最常见的骗局之一就是虚假职位发布。
骗子会在各个招聘网站上发布虚假的职位信息,吸引求职者前去应聘。
他们利用职位的吸引力来吸引大量求职者投递简历,并通过收取求职者的中介费、培训费等方式来牟取暴利。
为了避免落入这样的骗局,求职者应该保持警惕。
他们可以通过多渠道了解企业的真实性,并在提交简历之前进行一番调查。
同时,对于那些薪资过高、职责过轻或要求填写个人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的职位,都需要保持警惕,尽量选择信誉度高的企业进行求职。
二、虚假面试虚假面试也是互联网招聘骗局的一种常见手法。
骗子会通过各种方式邀请求职者前来面试,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工作机会。
他们可能是为了招揽人才,利用面试的机会诱导求职者购买某些产品或服务,从而牟取经济利益。
要避免虚假面试,求职者可以事先了解面试企业的真实性,通过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收集相关信息。
此外,在面试过程中要保持警觉,谨慎回答对个人财产、经济状况等敏感问题。
如果发现面试中有任何异常或不妥之处,可以寻求帮助或向相关部门举报。
三、培训诈骗培训诈骗是一种利用求职者对工作的渴望,诱导其参加虚假培训的骗局。
骗子以提供培训为名义,通过收取高额培训费用来获得经济利益。
他们通常声称培训结束后能够直接推荐求职者就业,但实际上却无法兑现承诺。
为了避免成为培训诈骗的受害者,求职者应该保持理性思考和审慎行动。
在参加培训之前,要先了解培训机构的背景和信誉度,尽量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
此外,如果培训机构承诺的效果过于夸大或过于轻易就能保证就业,都需要保持警惕并做好充足的调查。
四、人头猎头骗局人头猎头骗局是指骗子冒充猎头或者通过猎头中介途径,向求职者收取高额的中介费用,但并未真实为其提供就业机会。
网上招聘陷阱要小心
网上招聘陷阱要小心网上聘请陷阱要留神网络“打假”有必要据张杰贤介绍,在一些网站张贴的聘请信息中,过期未更新的职位有很多,尤其是一些高级职位、需求量相当少的职位最明显;有的信息未到期,但职位已招满,由于企业交了钱,自然不甘心删除或暂停信息,而是继续张贴;也有一些网站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或信息量,从其他网站上拷贝一些即将过期的信息,在自己的网站上延长信息的发布时间;还有的企业职位只聘请一人,或已经招满了却在网上张贴很长时间,其实这是企业建立自己人才储备的一种方式,企业希望有意无意地拉长时间,让更多的人才投放简历,以此来建立自己的人才库,不过这样一来,职位发布的时间就会看起来像“老皇历”,网民自然不知道企业的一番“苦心”了。
在人们更多的关注网络、依靠网络的时代,上述网络上的“假冒伪劣”也慢慢浮出水面。
对此,张杰贤说,如今很多网站上的聘请信息都存在过期、虚假的现象,而把这些问题揪出来,是很有必要的。
虽说这可能会对网站和企业有确定影响,但这影响也应当是一种敦促,让双方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应当正视这个问题,并予以改正和完善,这对网络的规范化管理和企业对网站的选择、信息发布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逃出信息“陷阱”提到网上的假信息,无论网站和企业之间的协议如何,“受伤”的总是网民,尤其是求职者。
其实,你完全有能力避开盲目,逃出信息“陷阱”。
凭借十多年的业内阅历,张先生支了几招儿:抓住“时间”。
网上时常“挂”着很多信息,有很久之前的,也有近期的。
求职者上网浏览信息时,最好选择发布时间是近期的,以保证信息的新颖程度和可信度。
假如非要看中了“时间久远”的一个职位,可要先打电话询问企业是不是已经招满,假如没有当然最好,假如已经满了也不要放弃,可以和企业多沟通,准时询问状况,给他们留下印象。
要知道,企业的需求可是随时在变的。
提高警惕。
假如觉察信息中附加了“报名费”、“考试费”等条件,不但不能信,似乎还有必要报个警,因为这是违法的。
网络招聘骗局盛行请提高警惕
网络招聘骗局盛行请提高警惕在网络时代,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网络寻找就业机会。
然而,与此各种骗局也层出不穷,成为求职者需要警惕的隐患。
近年来,网络招聘骗局日益猖獗,给许多求职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身陷其中的求职者不仅劳于徒劳,还可能遭遇经济损失,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这种情况下,作为求职者,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学会识别和规避这些骗局,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常见的网络招聘骗局1.虚假招聘信息一些不法分子会在各大招聘网站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上钩。
这些信息通常会描述工资待遇优厚、工作轻松等诱人条件,但实际上只是一种骗局。
受骗的求职者可能最终只能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2.高额押金骗局某些招聘广告会声称,求职者需要交纳高额的押金或保证金,作为培训费或入职费用。
这种做法往往是非法的,往往只是骗取求职者的钱财。
3.个人信息泄露骗局一些不法分子会以招聘的名义要求求职者提供过多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信息等。
这些信息一旦泄露,求职者很可能会遭受财产损失或身份被盗用的风险。
4.诈骗性面试邀请有时recruiters会以视频面试的名义,要求求职者在线上完成各种测试和评估。
实际上这些只是一种掩护,目的是获取求职者的个人信息。
如何识别和应对网络招聘骗局仔细核查招聘信息的真实性。
查看公司注册信息、工商登记等,以确保其合法合规。
谨慎提供个人隐私信息。
除了基本的联系方式外,其他涉及财务和身份信息的要求应当谨慎对待。
在正式入职前,先了解清楚工作性质和报酬待遇。
如果有任何不明之处,不要轻易相信。
保持警惕,学会识别可疑的招聘行为。
比如要求高额押金、强烈推荐接受职位等。
多方求证,咨询身边的亲友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以全面的了解来判断招聘信息的真实性。
如果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下,我们需要提高警惕,谨慎对待网络招聘信息,切实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主动学会识别和规避这些骗局,才能真正遏制网络招聘骗局的蔓延,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就业环境。
网络求职陷阱多求职者需多加小心
网络求职陷阱多求职者需多加小心当下互联网时代,寻找理想工作的过程变得前所未有地便利。
但与此网络求职也面临着各种无形的陷阱,不知不觉中就会落入其中,给求职之路蒙上阴影。
作为职场新人或是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我们都应对这些隐藏的风险保持警惕,以确保求职过程顺利,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机会。
虚假招聘信息在众多网络招聘信息中,不乏一些虚假和诈骗性的发布。
这些虚假信息往往采用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和描述,吸引求职者的注意。
有的甚至涉及违法犯罪,如非法传销、色情服务等。
求职者在应聘时要提高警惕,了解公司背景、工作性质等,避免上当受骗。
非法收费陷阱一些不法分子会在网络上发布所谓”高薪”工作信息,要求求职者预付各种费用,如培训费、押金等。
这些都是典型的非法收费诈骗行为。
求职者在应聘时,一定要明确公司是否合法合规,不轻易上当交纳任何费用。
合法的招聘过程中,企业通常不会要求求职者缴纳任何费用。
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招聘过程中,求职者会不可避免地提供个人信息,如简历、联系方式等。
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或犯罪活动。
求职者在填写简历时,要审慎考虑自己是否愿意公开某些隐私信息,尽量避免过于详细的个人信息泄露。
违法用工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会通过网络发布非法用工信息,如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等。
这不仅侵犯了求职者的合法权益,也可能涉及逃税、欠薪等违法行为。
求职者在应聘时,要关注企业是否合法经营,是否签订正规劳动合同。
在网络求职过程中,求职者务必保持警惕,谨慎甄别每一条招聘信息,避免落入各种隐藏的陷阱。
只有充分了解风险,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确保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机会,实现理想的职业发展。
网络招聘骗局请提高警惕
网络招聘骗局请提高警惕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便利的选择,但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这一群体,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网络骗局。
作为广大求职者,我们需要保持谨慎和警惕,以免成为这些骗局的受害者。
隐藏在表面的陷阱网上充斥着大量招聘信息,其中不乏一些看似诱人的高额薪资和迷人的工作环境。
但事实上,很多这样的信息都是骗局的温床。
不法分子会利用人们对高薪工作的渴望,编织各种虚假的职位描述和公司简介,吸引求职者上钩。
一旦求职者主动联系,骗子们就会利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诈骗。
谨慎掌握信息真伪面对众多网络招聘信息,我们一定要保持谨慎和理性。
首先要仔细核查公司的基本信息,如营业执照、办公地址、联系方式等,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也要关注公司的声誉和评价,通过网上搜索、咨询他人等方式,全面了解公司的状况。
只有对公司信息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判断这个招聘信息是否可信。
警惕常见的骗局手法网络骗局往往会采取各种隐藏的手段来欺骗求职者。
比如要求求职者缴纳各种费用,如押金、培训费等,实际上这些都是骗局的一部分;或者会以合法的在线支付平台为掩护,要求求职者先划卡再办理入职,这样就可以窃取求职者的银行账号和密码信息。
还有一些骗子会伪造公司的网站和联系方式,让求职者以为是正规公司在招聘。
因此,我们在面对这些信息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轻易被各种甜言蜜语所迷惑。
合理保护个人信息在网络招聘过程中,我们还要特别小心个人信息的泄露。
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求职者的个人信息进行犯罪活动,比如诈骗、盗用身份等。
因此,我们在填写简历或者提供个人资料时,一定要谨慎选择,不要过多地泄露自己的隐私信息。
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避免被他人盗用。
网络招聘虽然给我们的求职过程带来了便利,但也孕育了一些隐藏的危机。
我们作为求职者,一定要提高警惕,谨慎对待各种招聘信息,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真正杜绝这些网络骗局的发生,维护一个更加安全、公平的求职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招聘网站存在潜规则
3月份原本正是网络招聘行业最大目标客户群体——高校应届毕业生踊跃求职的时期,但今年3月,整个网络招聘行业却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倒春寒”。
在同质竞争的压力下,一些行业潜规则正在网络招聘行业流行:大招聘网站向小招聘网站及培训机构出售求职者信息;一些招聘网站上发布的企业招聘信息并非真的招人,而是异化为变相的企业广告。
■现状倒春寒袭击网络招聘
昨天,三大招聘网站中惟一保持数年连续盈利的前程无忧公布了2008年第四季度财报。
公司营业收入和运营利润两项指标延续前三个季度的大幅下滑态势,再度双双下跌;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50.3%,为680万元。
和前程无忧相比,另两大招聘网站的日子更不好过。
此前,中华英才网的“成绩单”显示,公司2008年亏损1.75亿元;智联招聘2008年则亏损1.7亿元。
网络招聘行业的坏消息似乎还不止这些。
记者从第三方咨询机构艾瑞咨询了解到,其即将推出的《2008—2009中国网络招聘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经济危机对网络招聘业的影响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显现,雇主减少、雇主平均投放成本降低等因素致使行业营收规模下降,而今年上半年将是网络招聘行业最困难的时期。
■剖析烧钱砸广告模式失灵
从去年9月开始,今年应届毕业的刘长就开始定期清理手机里招聘网站发来的广告短信,“几乎每两天就会收到一条”,刘长告诉记者,和大部分高校一样,他们学校的宿舍楼道、操场护栏甚至食堂餐桌上都可以看到徐静蕾、黄健翔或“超人”为招聘网站代言的海报,“一上网就更不得了,它们投广告好像不花钱一样”。
招聘网站在宣传推广方面的确不惜血本。
尼尔森旗下企业CR-Nielsen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Top50广告主排名”显示,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分列第三名和第五名,广告投入分别高达3亿元、2.7亿元。
艾瑞咨询网络招聘行业分析师蒋李鑫告诉记者,招聘网站行业同质竞争激烈、商业模式落后,不得不用烧钱砸广告的办法来赚用户和风投的眼球,这种不计成本的市场推广是与“盈亏平衡”的企业经营策略背道而驰的。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一家大型招聘网站公关部的张女士坦承,企业连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成本增加和市场开发投入过大,“这也是逼不得已。
”
■影响同质竞争催生潜规则
潜规则一:网站出卖求职者信息
刘长没想到,他在几个知名招聘网站上向心仪的公司投简历后,除了不时接到“骚扰电话”外一无所获。
“打电话的都是公务员培训机构,劝我去上课”,刘长分析是自己的电子简历被网站“出卖”了,“因为我在‘考公务员’这个意向上打了勾。
我还有同学在‘英语翻译’意向上打了勾,结果第二天就接到英语培训班的电话。
”
刘长的担忧并非多余。
曾长期从业于网络招聘的深圳走秀网市场总监龚文祥告诉记者,“这是行业通行的‘潜规则’,几乎所有小型招聘网站和一些相关培训机构都有三大招聘网站的资料库。
”易观国际网络招聘行业分析师刘彤表示,这一“潜规则”是同质恶性竞争的结果,“对于招聘方,招聘网站在收费上大打价格战;而对于在网站上注册的求职者,谁也不敢先收钱,招聘网站不得不想别的办法赚钱”。
潜规则二:招聘信息实为变相广告
刘彤更加担忧的是,这样耗下去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致命的硬伤——用广告费代替佣金,“名为招人,其实一些招聘网站上的招聘信息都只是变相的企业广告而已。
”
某招聘网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务员向记者证实,“列在招聘网站上的很多企业只是打广告而已,并不真的招人。
”该业务员向记者解释,“一般招聘网站首页最贵的广告位每周也不过6万元,比其他网站的广告位要便宜得多。
”
在某招聘网站打变相广告的浙江金华一家玻璃制品加工厂老板张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招聘网站上“招人”所产生的广告效应非常好,“我们一招人,全国都知道我们这个工厂,比在我们本地报纸上做广告强多了,所以我们现在和那个网站签了一年的广告合同。
”
■出路细分市场或是好办法
被招聘网站“潜规则了”的刘长最终还是通过网络找到了一家用人单位。
不过他的成功并非借助此前在知名招聘网站上投放的简历,而是通过某专业职场中介网站。
与大型综合性招聘网站纷纷陷入窘境不同,专注于行业细分市场的招聘网站正异军突起,号称“中国最大行业招聘网站”的JOB36日前宣布,今年将把分支机构在全国一线城市全面铺开。
北京数字英才招聘网总经理于黎明告诉记者,当前网络招聘的行业形势给了具备行业和地方优势的招聘网站很大发展空间,“除了JOB36之外,中国人才热线、杭州人才网、浙江人才网等也都凭借地域优势在地方做得有声有色。
”艾瑞咨询网络招聘行业分析师蒋李鑫也表示,未来招聘网站需要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细化和深化,商业模式也得随之细化或调整,“细分人才市场蕴藏着网络招聘行业剩下的增值空间”。
实习记者祝剑禾
(转自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