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改革及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筛选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筛选

2018年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筛选日本语简称日语,日语专业主要研究日语语言学、日语翻译以及商务日语、旅游日语等。

下面来看看一些日语毕业论文题目,可作为参考。

1、浅析非日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2、日本的语言政策演变路径研究3、浅谈日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干扰因素4、浅析日语中外来词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5、从词汇论的角度看语义对语法的影响6、日语自动词被动句和汉语领主属宾句对比研究7、认知过程中提高日语词汇习得效果的方法探究8、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途径探析9、基于CIPP评价模式对商务日语教学的分析10、“全人教育”理念模式下日语翻译教学方法探讨11、新闻传媒对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实施的作用12、日语听力理解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13、如何理解日语的“言语交际能力”14、跨文化交流背景下中日语言差异产生冲突的问题因素15、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日本近代时期自称词复数形式研究16、日语专业教材编写与开发问题探讨17、从语言接触角度研究汉语中的日语借词18、网络时代双向文化导入的日语教学19、从话题出发看汉日语指示词照应功能之对比20、浅析汉字“前”在汉日语中的空间认知语义差异21、中日谚语比较视域下日本人的自然观22、日本儿童绘本中拟声拟态词的特点分析23、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基础阶段语音教学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24、研究生二外日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25、浅谈日语中男女性用语的差异和原因26、日语教学中的中日文化差异处理建议27、日语的民族表达及文化心理研究28、浅析日本集团主义文化教学导入29、日语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30、刍议晚清日语译才应势而起之契机31、日语借词对汉语的渗透和影响32、中日言语行为与心理交际距离差异研究33、日语翻译实践中的误用表达分析34、翻译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的规避对策35、需求分析视域下的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36、农业科技日语术语汉译适应化现象分析37、浅谈日语的暧昧性表达38、从日语鱼类惯用句探究日本文化39、欧美外来语与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40、旅游日语翻译和中日文化差异的探讨41、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张家界新兴景区公示语的日译--以袁家界为例42、护理日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43、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结构”用法的双重性44、中日文化差异与日汉翻译等值探析45、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多元化体系构建46、涉海高校日语特色化翻译课程改革探讨47、试论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48、中日茶贸易中商务日语沟通技巧研究49、文化介入对日语教学的意义及应用50、中日商务洽谈中常见语用偏误研究51、浅析日本语言政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52、互文性视域下俳句的文本解构与重构53、日语拟态词后续动词的特征研究54、日语教学方法改革探讨55、大学日语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6、试论现代日语中女性用语的词汇特征57、浅谈日语的语言习惯与特点58、论汉日敬语表敬程度系统的差异性59、“嵌入式”日语学习方法60、浅谈如何提高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质量61、高职《综合日语》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62、中职学生日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63、汉日语话题标记对比与翻译64、新形势下高校日语人才培养转型策略65、论日语他动词他动性的丧失问题66、日语道义情态的意义扩展--兼与汉语比较67、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日语视听在线学习研究68、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理解题目类型统计及典型例题解析69、汉语新词的日译误译现象剖析70、多文化共生下日本外来语的发展动向71、试论日语被动句的汉译技巧72、蒙古族学生公共日语教学方法研究73、基础日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74、日伪时期北平市的日语教育75、日语课堂教学艺术探究76、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多元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究77、日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教学探讨78、日语语音测试的误用分析--以赤峰学院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79、日语动物相关谚语汉译80、日语量名结构的识解维度研究81、商务日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82、从外来语译法剖析中日文化特质83、论日本电影中的翻译技巧84、信息归属与日语的礼貌性85、中日语言表现特点对比86、试论日语新闻教学对日本文化传播的作用87、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日语人才需求的研究88、高校日语的差异化竞争之必要性研究89、历史语用学视角下的日语女性用语发展与演变90、JF标准对商务日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启示91、浅谈日语偏误分析中的注意事项92、日本企业文化导入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改革93、非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调查与研究94、简析日语中的“和制英语”95、关于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途径的探讨96、从漫画看日语中女性用语的推移97、日语教育中的异文化交流思路探讨98、商务日语语言三要素语用偏误研究99、浅谈日语名词“山”的多义构造100、中日隐喻表现对比及其汉译日策略考察101、从语用能力的角度谈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102、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日本文化”课程教学研究103、关于日语复合名词的音调变化研究104、日语评价形容词的用法105、浅析日语的语态、体态、时态和情态106、从翻译的角度探究汉日句式的不同之处107、浅述日语中寒暄语的文化背景108、日企的跨文化语言交际问题研究109、汉语阅读技能在日语阅读教学中的正迁移应用。

《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初探

《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初探

《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初探作者:刘玲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06期摘要:《日语会话》课程的考核方式对日语会话的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就《日语会话》课程的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改革进行了讨论与探究,期望能对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起到垫脚石的作用,同时也能给日语专业其他课程改革以参考价值。

关键词:日语会话;考核方式;改革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117-01一、《日语会话》课程地位和基本特点《日语会话》是日语专业基础教学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对日语专业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高职高专商务日语专业,《日语会话》课程更凸显了它重要的地位。

作为职业院校,让学生实实在在掌握某项技能,并能快速转化为谋生手段是最重要的专业教学目标。

因此,高职院校的实践性便成了最显著的特色。

日语会话课程就是一门全实践课程,学生们通过开口说日语以及各种现场情景模拟来实现交流的目的以及对日语的运用。

作为一门以专项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分支课程,相比于《日语基础》、《日语听力》和《日语写作》等课程,它对于日语专业语言能力学习和培养的支撑作用更为综合和全面,它不仅能运用上《日语基础》(日语精读)课程中学到的语法,还能体现《日语听力》的能力情况,更重要的是会话课中的信息量相对有限的学习效果的深化和拓展起着至关重要、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语会话》课程的总体特点是“既泛又精”:所谓“泛”是指会话的内容情景包罗万象,要求同学们全方位无死角地在任何情景下都能用日语搭上话,并熟练表达想说的意思。

所谓“精”是指在每个情景中都能用上日本最地道的说法。

拒绝中国式日语以及自由发挥式日语。

这就要求在教授学生说话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当地的风俗文化,同样的一个意思为什么日本人比较习惯这样说,而不那样说,这些都需要讲解到位。

二、《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基本要求和目标1. 课程考核要求:课程考核内容要涵盖以教材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和以课内外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外会话内容,两者并重,不能偏废。

多模态日语视听说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教学改革

多模态日语视听说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教学改革

格 、录音 、录像 共时或者按一定顺 序出现。其 中 ,文字显然还是起 听教 学方法来 加强 日语 视听说课 的“说 ”这一 目的 ,但 对 日语 视
主导作用 ,但不再是一种模 态独 自支撑 局面 的单一形 式 ,而是多 听说 课评价 体系 的研 究鲜有 涉及 ,把多模 态 和 日语视 听说相 结
外语教学 包括 日语在 内的多模 态听说教学 已成为多 数高校的主 析 ,该理论 以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 Kress&Van Leeuwen
流 ,这种基 于多媒体 网络平 台并 以多模态干支 为基础 ,根据不 同 的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 为基础 ,突破 了传统话 语分析 的局 限性 ,
日语课程视听说 的多模 态属性 ,建 立与之相适应 的多模态评 价 料 的研 究 ,有 关教学 技术手 段对高 校的 目语 教育 教学 改革推 动
体系更是十分必要的。首先 ,现代的 1 3语 教材呈现 出显著的多模 作用等的研究。这些研究对 日语视 听说 的教学现状 、教学模 式进
态 化 特 征 ,即 多 种 模 态 共 同组 成 的 外 语 教 材 .包 括 文 字 、图 画 、表 行 了理 论层 面和具体实 践的研究 ,也提 出 了不 同方式 的 日语 视
声音这 种单一 的模态 ,而 是迅速拓 展到文字 、声 音 、图像 、色彩 、 价模式 已满足不 了现代的教学模式要求。
动 画及其组合的多模态领域 。在网络多媒体 的新 时代环境 下 ,任
二 、研 究 现 状 分 析
何语 言的交 际均具有多模态特性 ,听说更 为突 出。因而 ,大学 的
2O世纪 90年代起 ,众多 的语言学家 开始关 注多模态话语分
学评价是课 堂教学 中必不可 少的重要 环节 ,鉴 于 日语视 听说课程 的 多模 态属性 ,建立与之相适应 的 多模 态评

高校日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日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应试教育” 是以提高成绩应对 考试 为 目标 , 以升学或就 业为 目的, 以知识 合 , 即技术知识 与推理 能力 ( T e c h n i c a l k n o w l e d g e a n d r e a s o n i n g ) , 开 放 式 思 灌输为教学方法 的教学体 系。 因其 绝大 多数的考 核仍 停留在 最后 的一张 维 与 创 新 ( O p e n t h i n k i n g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 , 个人职业能力 ( P e r s o n a l a n d p r o ms - 试卷上 , 所 以在教育过程 中完全忽略 了学习者 的个 性 , 一切 以考 试为 中心 , s i o n a l s k i l l s ) , 沟通表达 与 团队合作 (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a n d t e a mw o r k ) , 态度 与 “ 教” “ 学” 中心 内容仅局 限于应 付考试 , 忽视 了学 生应 用能 力等综合 素质 习惯( At t i t u d e a n d m a n n e r ) , 责任感 (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 , 价值观 ( E t h i c a l v a l — 的全面发展 。 同时考核 的反馈和调节功能也远远没有得到发挥 。 u e s ) , 实践构思、 设计 、 实现和运 行为社 会的贡 献 ( S o c i a l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b y a p .
由此 , 我们可 以看 出应试 教育主要 有 以下几点 弊端 : ( 1 ) 重知 识传授 , p l i c a t i o n p r a c t i c e ) 。

日语会话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日语会话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日语会话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摘要:从本学院大学日语专业日语会话课原有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完善日语会话课的教学。

关键词:日语会话教学模式改革随着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繁盛,中日两国人员的直接交流达到空前的规模,而日本语口语的重要性也随之大大提高。

因此,在日语教学中,如何适应社会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这一考虑,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日语专业确定了《日语会话》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教改项目。

本次教改项目从原有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完善日语会话课的教学。

一、本专业日语会话课原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日语专业设立日语会话课初期,课程教学模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重复的“填鸭”式方法授课。

教学内容偏重语言知识、语法结构。

课堂流程是:①教师读课文。

②教师讲解课文及语法。

③听课文录音。

④教师领读。

⑤再次放课文录音。

⑥学生单独或集体诵读。

⑦学生的造句练习。

⑧教师的纠错指导。

⑨留朗读作业。

这种教学模式与小学初中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很不适应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日语会话课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业于2012年选用了新的日语会话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对教学流程及方法实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

将原有以语法结构为纲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制,改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以话题和语言活动为主线,重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

改革后的日语会话课,每学期32学时,每4学时为1个教学周期。

每个教学周期围绕课本给出的话题或语言活动进行授课,采用的教学流程是:课前自学→课堂练习Ⅰ→课本讲解→延伸讲解→课堂练习Ⅱ→课堂练习Ⅲ→课后作业。

流程的具体方法是:①课前自学。

提前将课堂的教学提纲及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

②课堂练习Ⅰ(0.5学时)。

高校日语会话课程改革方案探究

高校日语会话课程改革方案探究
( 一 )课 前
在 以陕西 师范大 学 日语专业大一 、大二学生为对 象的问 卷调查 中 ,有会话课预习 习惯 的学生所 占比例为 1 7 %,而同 时精 读课 的课前预 习率 6 3 %。大家也普遍认为 目语会话课是 精 读课 的衍生 品 ; 精读课 的预习 目标明确 ( 包括记忆 I 新出 单藉 J 、浏览 r 解说 ・ 文法 J等 ) ,会话课的预习难以着手。
( 四 )测 试
大 多数高校 的会话课程测试局 限于一学期一 次的期末考 试 。部分高校 日语会话课程 的期末考试采用 笔试形式 ,难 以 考 察学生 的语音语调 和实 际会话能力 。部分 高校 日语会话课 程 考试 虽采用 口试形 式 ,但难 以覆 盖整个学 期会话课 程所学 内容 。这导致会话课 程期末考试成 绩难 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学 生 的会话学 习情况 ,难 以调动 同学们的积极性。 二、高校 日语会话课程改革方案 针对传统高校 日语会话课程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我们分 别就课 前 、课堂 、课后 、测试四个环节提 出了改进方案 ,并 将其应 用到了课堂试验 中,通过课后调查 问卷 、个别访谈来 评估 方案实施效果 ,进而完善方案 。改革方案 主要涉及 以下
(二 )课 堂
目前高校 日语会话课授课 内容 大都存在 与精读课 、听力 课 脱节 的现 象。究其 原 因,主要 是教材不 配套所致 。例 如 , 日 语专 业大 一新生刚入校 时,精读课还在进行 五十音 图的读 写练习 , 会 话课却 已有初步 的场景设定 , 令 大一新生感 到接 受 困难 。从 教师角度来看 ,会话课 堂教学偏 向精读式教学 ) 。 易忽略学生在会话课 堂中的主动性 。从 学生角度来看 ,会话 课堂学习习惯于被动输入 ,鲜见主动输 出。

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多元化体系构建

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多元化体系构建

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多元化体系构建作者:杨龙辉来源:《企业导报》2016年第11期摘要:在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社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升,结合社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及日语人才本身的发展要求,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日语会话课程考核进行改革,更好的体现出其实践性,建立多元化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体系。

关键词:日语会话课程;多元化;体系随着我国加入WTO脚步的不断深化,我国在国际环境下不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参与国际论坛及国际决策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我国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国际化的大家庭中,在我国不断国际化的过程中,我国需要不断的培养不同语言类型的人才,日语人才培养便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许多高校都设有日语学科。

同时,从本质上来说,语言作为我国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媒介,其需要充分的体现出实践性,日语会话课程本身就是对日语教学的一种实践体现,在语言教学不断完善的今天,构建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的多元化更有助于提升日语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日语人才的全面培养。

一、日语会话課程教学基础分析第一,从日语会话课程教学的目的而言,日语会话课程教学是通过会话的形式对学生所学习到的日语知识进行实践性教学,进而通过会话、交流的模式锻炼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保证学生在日常日语学习中所学习到的日语知识得以应用和提升。

同时,日语会话课程教学也是整个日语教学体系的重要教学内容,更是日语教学体系的延伸和发展。

第二,从日语会话课程教学的内容来说,日语会话课程主要是针对日语基础教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和发展,并通过会话这种模式来对基础知识加以巩固,进而起到会话教学的作用。

第三,从日语会话课程教学的教学作用来说,通过日语会话课程进一步巩固了学生所学习到日语基础知识,同时对学生的日语操作能力进行了锻炼。

二、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现状在我国的各大院校内,日语会话课程都是对日语学习的实践性考核,通过日语会话课程考核促进学生日语语言的学习,并将语言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对日语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浅谈高校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教 育教学
浅谈 高校 日语会话课教 学改革
肖 潇
秦皇岛 0 6 6 0 0 0 ) ( 东北 大学 秦 皇 岛分校 语 言学 院 ,河 北
摘 要 :在 竞争 日趋 激 烈 的就 业 环境 下 , 日语 专 业毕 业生 找 工作 时遇 到 许 多 困难 作 为外 语 类的 大 学毕 业 生 ,企 业对 其要 求 更 多的侧 重 在外 语 语 言 交流 能 力 上 。能 够拥 有 扎 实 的 E l 本 社 会 、文 化 、政治 、经 济 的知 识 背 景 ,和 E l 本人 进 行 准确 、合适 的语 言 交 流成 为 学 生就 业 面 试是 面 , 临的第 一 考 题 而培 养 这 些 能力 的正 是 高校 日语 专业 开始 的 日语 会话 课程 。本 文通 过分 析 高校 日 语 会 话课 程 的现 状 ,寻 找 其 中存在 的问题 和 解 决方 法 ,为提 高 E l 语 会 话课 堂 的效 率 、让 学 生提 高 日语 会话 能 力探 索新 的道路 。


用。
二 ,日语会话课一般从大一第一 学期就 开设课 程,由 日本外教负 责教授 ,持续4 个学期。但是在第一学期开始学习发音时,因为 日本外 教和零起点的中国学生无法进行深入的交流 ,第一学期的会话课往往 内容简单 ,不会有太 多的情景交流练习和对 会话文化的知识补充。每 个 班 级 的 人 数 因 为 日语 入 学 人 数 的减 少合 并 为 一个 班 级 , 人 数 接 近3 0 人 ,人数偏多,对于会话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有利。 三,会话课课 堂以外, 我们以 日语系为单位组织演讲 比赛等 日语相 关活动, 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及在外教 的住所定期组 织学生进行生 活型的话题研 讨,以便在更加放松 的环境 下引导学生 说 日语、用 日语。毕竟会话教学的难点, 突 出体现在 学生主动说和练习, 以及 日语 环 境 的缺 乏上 。 四,虽然我们给上课的 日本外教规定 了现成的教科书, 但是教科书 对会话练 习的辅助 内容略显不足,有 时对课 堂活动 或教 学方法示例较 少 ,有时对相关 日本文化情况介绍不足 ,而对文化 背景介 绍的任务 只 能落在外教身上 ,外教 的水平不一 ,课堂教学 目 标 的达成无法保证统 的效果。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近年来,随着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对于日语教育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学生们对日语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日语通识选修课程。

在构建这样的课程过程中,评价体系的建立变得十分关键。

本文将对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评价体系的重要性评价体系是对课程效果进行量化、全面评价的一种方法,可以指导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客观呈现和激励。

在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中,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也具有激励作用。

二、构建评价体系的策略1.明确评价目标在构建评价体系时,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

评价目标应该围绕着学生的日语语言能力、文化理解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展开,以此为指导,明确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评价重点,为后续的评价指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方向。

2.制定多元化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应该包含多个评价指标,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除了对日语语言能力的评价外,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程度、对日本社会习俗的认知度等方面。

评价指标还应该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口头交际能力、听力理解能力等方面,以全面反映学生在日语学习中的各项能力和水平。

3.引入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是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知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而同伴评价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

4.结合实践环节进行评价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评价体系还应该结合实践环节进行评价。

通过参观日本企业、参与日语演讲比赛、进行跨文化交流等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日本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同时也为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基础和数据支持。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随着中日交流的不断加深,日语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学生学习的热门语言之一。

为了满足学生对日语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日语通识选修课程。

当前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评价体系并不完善,如何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过程评价体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评价体系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过程评价体系需要明确课程目标。

日语通识选修课程是为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因此课程目标应当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既要满足学生对日语基础知识的学习需求,又要培养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当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学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从而确定课程目标,并将课程目标作为评价体系的基本依据。

二、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过程评价体系需要明确教学内容。

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覆盖日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等方面,并且要结合日本文化和社会背景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全面了解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

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当通过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观摩等方式明确教学内容的覆盖范围,以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将教学内容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过程评价体系需要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从而为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支持和保障。

应当充分调动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日语通识选修课程,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保证课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评价体系首先需要认识到其重要性。

评价体系是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评价体系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工具,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构建评价体系的策略1.制定评价标准构建评价体系的第一步是制定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需要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

学习目标是评价的基础,要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语言能力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习目标进行适当选择,确保学生能够在课程中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进行灵活选择,确保达到学习目标。

2.多元化评价手段构建评价体系还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手段。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价外,还可以采用口语表达、听力理解、书面表达、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表现,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构建评价体系时,需要特别注重过程性评价。

这是因为语言学习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学生并非一开始就能够完全掌握所需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需要通过不断的评价和反馈来指导他们的学习。

过程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为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和分析,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灵活、更个性化的学习反馈。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日语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设置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目前我国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不够贴近实际需求、评价体系不够科学严谨等。

在这种背景下,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不仅是当前日语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

深入探讨该问题意义重大,对于提高我国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旨在通过系统性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具体目的包括:1. 深入了解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构建过程,系统整合相关研究成果,探讨构建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设计科学合理的过程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3. 确定适用于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4. 探讨评价体系的实施与完善机制,包括定期评估和调整体系,促进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校构建高质量的日语通识选修课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2. 正文2.1 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构建是一个需要仔细思考和策划的过程。

需要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定位,即确定课程的重点和内容。

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水平,可以设计多个不同难度和类型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需要确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包括教材的选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课堂的管理等方面。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改革及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改革及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环球市场/理论探讨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改革及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杨龙辉 曲 迪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中日两国的经济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互成为了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

大量的在华日企和日益频繁的中日经济交流,催生了对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巨大需求。

《日语会话》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传统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片面、考查手段单一、考查体系不完善,不能真正考查日语专业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

因此,有必要针对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多元化体系据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发布的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中国的外资企业(除港澳台资企业)共138298家,其中日资企业共22307家,占16.13%,超过任何一个在中国投资设立企业的国家和地区。

中日两国的经济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互成为了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

大量的在华日企和日益频繁的中日经济交流,催生了对日语人才的巨大需求。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已经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当务之急,更是笔者所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所肩负的时代使命。

但是,我国的日语教育从起步到现在还只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成果,也还存在诸多不足。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从2004年开始,本校将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确定为本专业主要培养目标。

2016年3月,为了进一步探寻本校日语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笔者曾以“就职后的困扰”为题,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本校日语专业2009级、2010级、2011级共计200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5份。

195份问卷中,将“日语会话能力不足”列为“就职后的困扰”第一位的有183人,高达94%。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同样深刻感受到,本专业学生的日语会话水平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日语会话水平,成为了当前日语专业教学改革中急需探讨的首要问题。

融入课程思政的高职日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综合日语课程为例

融入课程思政的高职日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综合日语课程为例

[摘要]全面推进和开展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构建融入课程思政的高职日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这一系统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对完善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多维度、过程性的考核评价方式,思政、知识、技能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量化指标,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主体。

通过以上体系的构建,能够促进高职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考核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35-0071-03融入课程思政的高职日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①———以综合日语课程为例栾超(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00)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通过一系列会议和政策,不断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进行全面部署,这拉开了全面实施课程思政的序幕。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推进课程思政,成为高职院校教学育人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构建融入课程思政的高职日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和开展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涉及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

其中,构建融入课程思政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重要一环,是课程思政这一系统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这对完善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融入课程思政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完善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课程考核评价是人才培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监控并检验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融入课程思政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明确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方式、主体、维度等,使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得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而且也能促进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改进,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论多元化的日语教学评价体系

论多元化的日语教学评价体系

论多元化的日语教学评价体系摘要: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教学评价存在着评价形式单一、用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等诸多问题。

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外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多元化逐渐取代传统单一的评价形式,这也是世界教学评价的一大趋势。

本文特别就日语的评价体系的变化发展形式来阐述外语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关键词】:^p :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多元化对于教学与测试的关系,语言测试专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表述,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考试与教学是紧密相关的,是一个整体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测试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既可检验教学的质量,又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用的信息。

也就是说,科学性较强的测试对教学会产生较有益的作用。

一、现行日语教学评价的方式与存在的问题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只重视测试形式、忽视非测试形式的现象较为严重。

传统的外语教学评价只注重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一般都是采用考试的方式,这样其实真正忽略了学习外语“能听会说”的本质,也就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例如。

对我们学习日语的学生来说,本身平时日常会话的环境就比较少,衡量其成绩的好坏都在平常的期末考试或者参加由日本面向全世界的日语学习者而组织的日语等级考试,而这些考试往往都只是停留在笔试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形式的多样性,现在的衡量标准除了上述讲到的方式外,从内容和形式上,另外还增加了J.TEST(实用日本语鉴定考试),其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出题结构也加大了听力的比重(占考试的50),同时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实时新闻及图表分析^p 能力也作出了相应的要求。

但总的看来,在我们现行的大学日语教学评价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评价形式单一。

在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评价形式就是测试,日语也不例外。

用试卷对学生进行检测,似乎是教师和学生的唯一的评价关系。

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也较少和学生进行合作评价。

2、在日语教学评价过程中,用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的现象十分严重。

新形势下高师日语评价体系改革

新形势下高师日语评价体系改革

新形势下高师日语评价体系改革新形势下高师日语评价体系改革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教学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检验和客观评价。

它是外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刘尧提出:21世纪,从国际大学教学评价改革的趋势看,评价功能有了本质性的变革。

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获得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其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日语人才,笔者认为,建立一套更加合理、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师日语教学评价体系现状近几年,很多师范院校纷纷开设了日语专业,其主要方向大多是语言和文学方向,以日语教师为培养目标,注重日语语言的基础知识的培养,教学模式单一。

学生的综合能力偏低,不能适应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就业形势不乐观。

这与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1.终结性评价手段的采用经调查,目前,大多数高师日语专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作为外语教学的评价体系。

其评价手段过于单一,通过期末考试等方式来确定一学期的学习效果。

通常的评价方式是:平时成绩20%+卷面成绩80%=学期末成绩。

但是,学生往往会受到试题容量、知识的侧重点等因素的影响而直接反映到试卷成绩上。

因此,单凭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足以显示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

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弊端,已经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2.评价主体单一一直以来,实施终结性评价的主体是任课教师。

无论是平时成绩还是期末考试成绩,都是由任课教师一个人来完成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每位教师所教的学生人数众多,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只能从平时的出勤率和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去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缺乏客观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教学评价中是被动的一方,对于自己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学习效率等方面的把握还不是十分准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随着日语在我国的普及和重要性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设置日语通识选修课程。

而如何构建高效的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制定、评价内容选择、评价方式设计以及评价结果运用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力求探讨出一套完善的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

一、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是评价体系的根基,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对于日语通识选修课程来说,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程设置的特点,力求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性。

还需要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以便后续评价。

二、评价内容选择评价内容选择是评价体系的核心,通过选择合适的评价内容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在日语通识选修课程中,评价内容应该包括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方面的评价,同时还应该兼顾学生对日本文化和社会的了解程度。

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评价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日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门文化载体。

在选择评价内容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特点,力求使评价内容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三、评价方式设计评价方式设计是评价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日语通识选修课程中,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既包括定性评价,也包括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可以通过作业、考试、口语表现等形式来进行,旨在全面展现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而定量评价则可以通过笔试成绩、听力成绩等来进行,旨在客观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水平。

还可以结合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来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更好地发现和分析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四、评价结果运用评价结果运用是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通过运用评价结果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随着日语在中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日语课程,并且不少高校还开设了日语通识选修课程。

日语通识选修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如何评价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为全国各高校都在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进行策略探讨。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课程评价体系的目的。

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评价目的在于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还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借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服务。

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需要兼顾教学质量监控和学生学习情况了解的双重目标。

构建评价体系需要明确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应该包括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两个方面。

在教学质量方面,可以考虑的指标包括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和深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资源的充实程度等。

在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则可以考虑的指标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程度、对日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等。

这些评价指标需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同时也需要根据教学科研成果和国家标准进行参考。

接着,构建评价体系需要确定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观察和学生作业、考试等材料的收集进行,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教学的反馈。

定量评价则通过学生的成绩进行,可以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构建评价体系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两种评价方法,使得评价更加全面和深入。

构建评价体系需要进行实践验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高校的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进行试点,构建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践验证。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评价体系。

并且,我们还可以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探索新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实践验证,我们可以找出适合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评价体系,并进行推广应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

关于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随着中日两国交流的不断深入,对日语能力需求的提高,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教学领域。

在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中,如何评价课程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本文将对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进行策略探讨。

对于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我们需要明确评价的目的和标准。

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在构建评价体系时,需要明确评价标准,包括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资源使用情况、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

需要充分考虑到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为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指导。

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需要注重多元化评价方法的运用。

评价体系的构建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评价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课堂表现、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学生的学习体验等多个方面。

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口语表现、课堂参与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通过教学反馈问卷、教学资源使用情况统计、教学过程录像等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更具体的方向和建议。

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需要注重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

评价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完善和调整。

需要建立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这对于课程的持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过程评价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注重多元化评价方法的运用,建立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注重与教学改进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评价课程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日语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日语会话》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日语会话》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日语会话》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刘玲
【期刊名称】《教育界》
【年(卷),期】2015(000)018
【摘要】《日语会话》是日语专业基础教学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对日语专业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本课程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改革进行了讨论与研究,以期能对从事《日语会话》教学的工作者有所启发,并期望对其他课程在这方面改革的努力提供一些借鉴.
【总页数】1页(P110)
【作者】刘玲
【作者单位】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2.《日语会话》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3.针对执业医师技能的口腔修复学本科生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改革初探
4.《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5.基于"理论结合实物与实践"方式的《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成都大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球市场/理论探讨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改革及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杨龙辉 曲 迪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中日两国的经济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互成为了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

大量的在华日企和日益频繁的中日经济交流,催生了对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巨大需求。

《日语会话》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传统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片面、考查手段单一、考查体系不完善,不能真正考查日语专业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

因此,有必要针对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多元化体系据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发布的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中国的外资企业(除港澳台资企业)共138298家,其中日资企业共22307家,占16.13%,超过任何一个在中国投资设立企业的国家和地区。

中日两国的经济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互成为了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

大量的在华日企和日益频繁的中日经济交流,催生了对日语人才的巨大需求。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已经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当务之急,更是笔者所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所肩负的时代使命。

但是,我国的日语教育从起步到现在还只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成果,也还存在诸多不足。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从2004年开始,本校将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确定为本专业主要培养目标。

2016年3月,为了进一步探寻本校日语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笔者曾以“就职后的困扰”为题,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本校日语专业2009级、2010级、2011级共计200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5份。

195份问卷中,将“日语会话能力不足”列为“就职后的困扰”第一位的有183人,高达94%。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同样深刻感受到,本专业学生的日语会话水平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日语会话水平,成为了当前日语专业教学改革中急需探讨的首要问题。

要提高学生日语会话水平,重中之重就是提高《日语会话》课程的教学质量。

《日语会话》课程是日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担负着培养学生日语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基本使命,对于培养学生的日语实践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日语会话》课程容易演变成《基础日语》和《日语精读》等课程的辅导课。

在《日语会话》课程教学中,过于注重单词的记忆和语法的理解,忽视了会话的“听和说”这一宗旨,导致学生虽然记住了单词,弄懂了语法,但是由于缺少“听”与“说”的练习,说出来的日语语音不准,语调奇怪,往往不能完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众所周知,课程考核方式对课程教学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为什么《日语会话》课程教学中会存在以上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传统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明显滞后,评价基准过于单一,过于偏重于以教材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考核,过于强调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考核作用,期末一考定终身,严重忽视了过程性学习和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性,不能真正的考核学生的日语实践水平和能力。

此外,还缺乏《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与考核平台的建设,把课堂仅仅局限在了教室之内,把考核束缚在了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之间。

最后,校外学习型实训和考核基地严重缺乏,不能把企业现场的工作环境和真实的考核标准引入《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导致我们的考核方式偏离检验学生日语实际会话能力的基本轨道。

综上总总,不合理的考核方式,导致教师不去深入研究《日语会话》课程的特性,而是采取简单的与《基础日语》和《日语精读》等课程的教学方法没有本质区别的方法来讲授,使得学生的会话能力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脱离企业现实标准的、滞后的考核方式,更是无法让学生找到日语会话学习的突破口和努力方向,不能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以及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确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那么,当前对于《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及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何呢?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发表的与日语教学相关的论文进行了研究,从论文内容来看,最受关注的话题是日语教学中具体问题的探讨,比如说日语翻译技巧探讨、日语会话技巧如何养成、商务日语文书写作等等,该题材论文占到总数的一半左右。

其它依次为日语课程设置、日语资格证考试、商务礼仪等等。

大多数论文都是从宏观角度来探讨教学改革,或者研究具体教学法的更新。

但是,很少有研究论文涉及《日语会话》课程的考核机制、评价方式等内容。

此外,通过《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与考核平台的建设,把学习与考核无限拓展到课后,以及通过建立校外学习型实训和考核基地,把企业真实的考核标准引入《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实现校企共同考核的改革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至于国外,总体上以日语系列教材开发和商务场合下的日本文化与欧美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为主要研究内容,对于考核方式、课后网络学习与考核平台以及校企共同考核等内容很少涉及,且不符合中国国情。

由此可见,中国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系统研究才刚刚起步,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有待提高。

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探索出紧扣企业标准和社会需求的、能够真正检验学生日语会话水平的、完善合理的《日语会话》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

1 取消纸面试卷作答的考核方式。

《日语会话》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其考核方式应该以真正能检验学生“听”与“说”环球市场理论探讨/的交流能力的考核方式为核心。

因此,传统的试卷作答的考核方式应该全面废除。

2 调整《日语会话》课程成绩评定标准。

《日语会话》课程的考核标准应该做到“双结合”,即过程和结果相结合:既注重过程的完成性,又注重结果的正确性。

平时成绩占30%,包括上课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平时课堂学习活动表现。

实训项目考核指学生实训周的表现情况及效率的评价,占30%。

期末口试是指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出会话活动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本学期所学词汇和日语常识等知识,完成项目,占40%。

根据学生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具体如表1:3 制定文本式《日语会话》课程考试大纲,于课程教学开始之时就告知学生。

很多学生之所以不能严格按照教师给出的考核标准顺利完成考核并考出理想成绩,很大程度是因为对于课程考核标准了解不够。

开学伊始,就将文本式《日语会话》课程考试大纲仔细传达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和努力方向。

4 建设《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和考核平台。

传统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弱化甚至忽视了课外自主学习和考核的环节,即使涵盖了此环节,也多半因为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而徒有其表,无法真正对课外日语会话完成效果做出客观有效的检测和评价。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只局限于教室内的课堂教学和考核活动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与考核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课堂教学与考核的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弥补课堂内教学与考核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不足。

本课题力图开发的《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和考核平台采用随机进入的模式,学习者在随机进入《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和考核平台的任一章节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然后必须完成本章节设定的考核环节。

《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和考核平台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首先课题组成员会在学生中进行访谈,并对访谈记录加以整理和总结。

根据学校的《日语会话》教学大纲和学生需求,将《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和考核平台建设分为以下12章节,分别是:入境手续、卫生检疫、海关、迎接送行、出境手续、旅店(接待、客房、餐饮)、医患、旅游、中国的改革开放、信息化(包含 BPO)、不动产和商务写作。

每一章都上传有相应的 PPT 讲解、专属词汇和章节考核等。

同时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也可通过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和考核。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登录网页,随时随地开始学习并接受考核。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日语会话》课程课堂教学与考核无限延伸到课后。

5 建立校外学习型实训与考核基地、引入企业考核标准、完善校企共同考核制度。

校企合作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企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日语水平和会话能力。

特别是给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能接受企业和社会的检验,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日语会话学习的突破口和努力方向,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据笔者的调查,迄今为止的校企合作办学,几乎都局限于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完全没有涉及企业和学校共同考核。

其实这是对校企合作办学的片面理解。

既然要实行校企共同教育,就必须要实行校企共同考核,这样才能让检验标准不单一、不滞后、不偏颇。

本课题致力于探索如何与企业联合,建设一批学习型实训与考核基地,并积极探索校企共同考核的合理机制。

五、总结《日语会话》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的本质的区别,通过会话课程全面带动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将“教”与“学”,“学”与“练”充分的结合起来。

通过会话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有效引导教学朝着培养学生实际日语应用能力的方向发展。

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保证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有目的的练习以及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实行。

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而言,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和考核模式,保证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1]刘玲.《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初探[J].亚太教育.2015(6)[2]冯倩.如何提高日语会话教学的实践性[J].时代教育.2013(9)[3]申鑫.大学基础阶段日语会话课的教学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作者简介:杨龙辉,男,(1982-02-05). 湖南长沙,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翻译学,商务日语。

曲迪,女,(1982-05-30). 湖南长沙,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翻译学,商务日语。

本论文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5年度教改课题一般项目《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改革及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湘外经院教字2015第53号第15项)研究成果表1序号考核项目考核内容成绩比例(%) 1平时成绩上课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平时课堂学习活动表现的评价。

302实训项目考核考核学生在所给情境模拟实训项目和校外顶岗轮训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

303期末考核(口试)对学生进行分组,抽取话题,运用本学期所学知识自编情境对话,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打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