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培养

摘要: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基本职业能力欠缺、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缺乏、职业获取能力和创业能力缺乏等问题。大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自我培养就业能力:尽早关注就业信息,做好职业规划,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端正择业心态,准确掌握职业信息,提高职业获取能力和创业能力。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培养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日益突出。高校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者到劳动者转变的中间环节,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一环。为了实现这样的转变,应对就业难困境,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是能使劳动力在人才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有的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

就业能力作为人的某种属性,或者说人参与其中的社会现象,它是特定时间、空间、文化等影响因素下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可以说有多少种影响因素和多少种因素的排列组合就会有多少种具体的就业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超越时空和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就业能力内涵是不存在的。就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实践而言,就业能力是求职者、用人单位与社会三方共同碰撞所产生的一个动态系统[2]。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1.基本职业能力欠缺

21世纪对人才最精确的概括就是素质。高素质的人才就是有道德、有品质、有文化、有工作能力的人,用中国最通俗的表述就是“德才兼备”。专业能力已经不是优秀员工的唯一条件,综合素质才是能立足于竞争市场的永恒优势。有着较高的就业期望,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综合素质,这也是部分大学生无力应付就业时的激烈竞争、就业状况艰难的原因。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的问题,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这样评价:中国的大学生“习惯接收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怀疑和考证”,因而不能成为“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有开拓工作能力的人”[3]。实际上,杨教授的评价只是指出了大学生素质缺陷的一部分,即在科学研究方面缺乏创新能力,但“崇高理想迷失、创新能力缺失、思维能力退化、知识面狭窄”可以说是部分大学生素质欠缺的真实写照。调查显示,素质欠缺是大学生求职时的最大“硬伤”。

2.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1)从就业的空间看,认为就业应到政府部门、党政机关,或者国家的事业单位工作,或是认为就业应到公有制企业、大中型企业工作,或是认为应在大城市就业。

2)从就业时间看,有些大学生存在着“从一而终”、“一劳永逸”的观念。认为就业就应长期甚至一生从事某一种工作或者应长期固定在某一个地方或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是某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定会有大的变化。因而,这种就业观是不现实的。3)从就业方式、途径看,有些大学生存在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认为就业应该靠政府来解决安排,认为政府安排的工作才可靠放心,长远稳定;或是认为就业应到积极主动招工用人的单位工作,这样就业的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里;或是在就业竞争中基本依靠家庭背景和亲友。缺乏市场竞争和自主择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意识。4)从就业的环境看,有的大学生只愿意在环境好的单位工作。如有些贫困落后、自然条件又差的地区和单位,想招聘到大学生就很困难。5)从就业岗位看,由于工作岗位不同,工作职责不同,有些大学生只愿到工作重要并有一定职位和权利的单位或岗位工作。6)从就业报酬看,由于在不同的单位工作,回报是不一样的,一些大学生只愿到工作报酬高的单位就业。7)从就业心态看,某些大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一是畏难情绪。在就业过程中忽视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畏首畏尾,错失就业良机。二是极端化心理,有些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观念脱离现实,为自己确定的就业目标远远超过自己现有条件和能力水平。此外,有的毕业生把知识、能力、素质和修养等同,认为只要自己学习成绩好就能找到理想的职业,从而在外在形象上随心所欲[1]。

3.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社会适应能力对个体而言是一种生存能力。主要体现在社会认知能力、客观的社会角色定位、实现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某种或某几种获取生存与发展的职业技能、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完善与适应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等。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个人生存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今天,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适应能力偏低的情况。在认识社会、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动向和了解人才需求市场等方面,不少大学生还缺乏主动性,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一些大学生不能把个人的事业放在社会发展的平台上来策划,自我意识过强,片面强调个人奋斗,缺少全局观和团队精神;一些大学生在面对社会挑战、应对复杂情况时,缺少信心、对策和措施;不少大学生对学业与职业的关系缺乏科学的认识,过分强调学业的理论收获,忽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许多大学生,从校园走出以后,要花较长的时间去适应环境、融入环境、学会一些基本的社会生存技巧。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会造成一部分个性心理较强的毕业生在社会认知方面走极端,进而行为上产生偏差,影响他们以一种正常的心态去对待社会问题和选择职业。社会适应能力偏低,也使一些大学生从学生到职员的社会角色转变周期延长,融入社会环境的周期延长,影响了他们对发展机会的把握和职业能力的迅速提高。同时,作为职业主体的大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也将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增加用人单位“二次培养”的成本。

4.职业实践能力缺乏

当前,我国高校通过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上看,目前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还不尽如人意。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

希望他们在拥有扎实的理论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但实际情况是,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不熟悉,对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缺少洞察力和解决能力。尽管许多学生专业成绩优异,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全面,但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问题却不知如何下手。实践能力缺乏使大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5.职业获取能力不足[4]

很多大学生在寻找工作中“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缺乏对自身的了解和认知,就会造成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和选择比较模糊,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需求;缺乏对专业的认知,直接表现就是专业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结果影响自身潜能的开发,削弱自身的就业能力,影响今后的择业;缺乏对就业前景的关注和认知,致使学生忽视了就业压力,很少去接触外界,很少去参加社会实践,从而影响到在大学期间为就业应该做的准备和将来的职业成就。

职业定位是大学生找到自己优势和兴趣爱好的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之一。但是,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在求职时,把简历投放到多家招聘单位的多个岗位,看起来是相对增加了就业成功几率,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无效的。大学生应摆脱这种盲目的状态,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自己适合哪类工作、哪些岗位。只有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应聘,才能大大地提升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