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能演练(四十四) 7.3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知能演练提升北师大版
ZHINENG YANLIAN TISHENG A. 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B. “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 “不倒翁”的重心很低D. “不倒翁”的重心没在物体上4. 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正在上升的小球斜面上静止的木块U 斜抛向空中的铅球 5.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G=m (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反比B. m=^明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C. g=表明g 值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D.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三、重力•知能演练提升 D.挂在墙上的小球---- 能力提升 ------- 1.(2017 •天津中考)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 ,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3•“不倒翁”(如图所示)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3如图所示,一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时,通过钢缆将一质量为9 X 10 kg的汽车悬吊着往下放。
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直升机所吊汽车的重力是9 X103 NB. 直升机所吊汽车的重力是9 X104 NC. 汽车受到的重力方向是不断变化的D. 汽车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7.物理学中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往往将物体上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一一重心,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B. 球形物体的重心在球心上C. 物体的形状改变,其重心的位置可能不变D. 将质量分布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以后,木球就没有重心了&如图所示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9.某汤匙质量为50 g,则汤匙重_______ N。
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0.跟地球一样,在其他星球上,物体也会由于星球对它的吸引而受到力的作用。
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精品练习:课后巩固·提能 7.3 (必修3)
课后巩固·提能(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8世纪在英国的棉纺织业部门,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座用水力纺纱机装备的纺纱厂;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使织布速度提高了40倍。
这些史实反映了( )A.棉纺织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B.棉纺织业使用了蒸汽机作为动力C.棉纺织业完成了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D.工业革命仅仅局限于棉纺织业2.(2011·上海模拟)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的棉纺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 )A.城市拥有众多的劳动力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C.城市居民市场潜力大D.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3.1888年9月12日,一份报纸对慕尼黑博览会上的一项发明,作了如此的报道与描述——“星期六下午,人们怀着惊奇的目光看到一辆三轮马车在街上行走,前边没有马,也没有辕杆,车上只有一个男人,马车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们都惊奇万分。
”也有人将其称之“散发着臭气的怪物”。
为“马车”提供动力的是( )A.车上的人B.蒸汽机C.内燃机D.电动机4.(2011·德州模拟)右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够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A.石油化工业飞速发展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C.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5.(2011·宁波模拟)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D.新型工厂制产生6.近代一位科学家用自己的一部分遗产建立了一个基金,用其利息奖励世界各国对物理、化学、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内容标准、教学提示、学业要求)内容标准: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辩证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提示:以“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为议题,探究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可结合对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可开展“寻找共同的文化记忆”的访谈。
组织“制作家乡的文化名片”等活动。
可搜集有关资料。
寻找并讨论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标识。
学业要求: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自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节在单元中的地位、主要内容框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的第三课时,是第七课的落足点,为后续文化部分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课文包括两目,第一目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包括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措施;第二目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核心、作用、发展、弘扬与培养。
本章节内容虽多但较为简单,教学过程中选取典型并贴近生活实际的时政素材,引导学生发现文化元素,探寻文化实质,感受文化影响,坚定文化自信。
《哲学与文化》不能将哲学教学与文化熏陶分割开来。
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兼顾家国情怀与理论学习,将哲学与文化相结合,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学情分析(学生的已知,学生的未知、迷思概念、思维障碍...)第一,文化理论部分难度较哲学部分低,议学材料也十分丰富。
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选择新鲜有力度的时政素材,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更好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优越性。
第二,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了解较多,且十分感兴趣,这为理论联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24版物理课时提能演练(沪科版):1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三)(4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9分,至少一个答案正确,选不全得5分,共72分)1.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更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第6 s末返回动身点D.物体在第5 s末离动身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2.(2024·福州模拟)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点、同时沿平直马路动身的s-t图像,从图像中可知( )A.t1时刻,两车速度方向相同B.t1时刻,两车速度大小相等C.在t1时间内,两车的路程相等D.在t1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3.(易错题)甲、乙两质点在始终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动身点间的距离是( )A.甲在乙之前2 mB.乙在甲之前2 mC.乙在甲之前4 mD.甲在乙之前4 m4.(2024·白银模拟)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质点在前10 s内运动的位移为20 mB.质点的加速度为-0.4 m/s2C.质点的初速度为4 m/sD.质点前20 s内所做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5.(创新题)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学问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s随时间变更的图像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像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像是( )6.(2024·荆州模拟)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分别在水平拉力F1、F2作用下,由静止起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分别经过时间t0和4t0,速度分别达到2v0和v0时撤去F1、F2,甲、乙两物体起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其速度随时间变更状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在F1、F2作用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s1、s2,则s1>s2B.若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s1′、s2′,则s1′>s2′C.甲、乙两物体匀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4∶1D.若在匀加速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则a1<a27.(预料题)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 m,物体A以v 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 B=10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A.7 sB.8 sC.9 sD.10 s8.(2024·潍坊模拟)两辆嬉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处,此时竞赛起先,它们在四次竞赛中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哪些图对应的竞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9.(易错题)(14分)汽车由静止起先在平直的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更的图线如图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 图线;(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10.(14分)A火车以v1=20 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觉前方同轨道上相距100 m 处有另一列火车B正以v2=10 m/s速度匀速行驶,A车马上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要使两车不相撞,a应满意什么条件?答案解析1.【解析】选B.物体在前2 s内速度方向均为正方向,A错误;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v-t图线的斜率相同,故加速度相同,B正确;物体在前4 s内的总位移为零,在第2 s末和第6 s末离动身点最远,最大位移为m 1s12=⨯2 m 1 m ⨯=,故C 、D 均错误.2.【解析】选D.t 1时刻两汽车离动身点的位置相同,但是甲在返回途中,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 、C 均错.由图线斜率可知,v 乙>v 甲,故B 错.在t 1时间内,两车位移相同,由sv t=可知,D 选项正确.3.【解析】选D.甲、乙两质点3 s 末在途中相遇时,各自的位移分别为11s 2 2 m 2 m s 3 4 m 6 m 22=⨯⨯==⨯⨯=甲乙,,因此两质点动身点间的距离是甲在乙之前4 m ,故D 正确.4.【解析】选D.由v-t 图像可知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4 m/s ,负号表示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C 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2va 0.4 m /s t∆==∆,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错误,D 正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质点在前10 s 内运动的位移1s 10 4 m 20 m 2=-⨯⨯=-,负号表示质点位移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A 错误.5.【解析】选C.A 项位移正负交替,说明物体做往复运动;B 项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做反向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周而复始;C 项表示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循环下去,物体始终单向运动,C 正确;D 项表示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至速度为零,然后做反向匀加速运动,不是单向运动.6.【解析】选B 、C.在F 1、F 2作用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之比为0012002v t /2s 1s v 4t /22==,所以s 1<s 2,A 错误;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之比为0012002v 3t /2s 6s v 5t /25'==',所以12s s ''>,B 正确;甲、乙两物体匀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00002v 2t /24v t /21=,C 正确;匀加速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之比为00002v /t 8v /4t 1=,所以a 1>a 2,D 错误. 7.【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两点:(1)计算物体B 停止运动时,A 、B 两物体各自发生的位移,推断物体A 是否已经追上物体B.(2)由位移公式求出追刚好间.【解析】选B.物体B 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时,所需时间B 1v 10t s 5 s a 2===,运动的位移22B B v 10x m 25 m 2a 22===⨯,在这段时间内物体A 的位移x A =v A t 1=4×5 m=20 m ;明显还没有追上,此后物体B 静止,设追上所用时间为t ,则有4t=x+ 25 m ,解得t=8 s ,故B 正确.8.【解析】选A 、C.v-t 图线与t 轴所围图形的面积的数值表示位移的大小,A 、C 两图中在t=20 s 时a 、b 两车的位移大小分别相等,故在20 s 时b 车追上a 车;B 图中b 车始终领先,间距越来越大;D 图中a 车在前7.5 s 始终落后,在7.5~12.5 s 间尽管a 车速度大于b 车,但由于前7.5 s 落后太多未能追上, 12.5 s 后v a <v b ,故a 车不能追上b 车.【变式备选】(2024·东莞模拟)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始终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B.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D.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 m【解析】选C 、D.v-t 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物体a 加速时图线的斜率小于物体b 加速时图线的斜率,故物体a 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 的加速度,A 错误;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故4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B 错误;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60秒时,图线a 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于图线b 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故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C 正确;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a b 1x x x 104020 m 2∆=-=⨯+⨯+ 12040 m 2⨯⨯900 m =,D 正确.9.【解析】(1)设t=10、40、60 s 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 1、v 2、v 3.由题图知0~ 10 s 内汽车以加速度2 m/s 2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v 1=2×10 m/s=20 m/s①(3分)由题图知10~40 s 内汽车匀速行驶,则: v 2=20 m/s ②(2分)由题图知40~60 s 内汽车以加速度1 m/s 2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v 3=v 2-at=(20-1×20) m/s=0③(3分)依据①②③式,可画出汽车在0~60 s 内的v-t 图线,如图所示. (3分) (2)由第(1)问v-t 图可知,在这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3060x 20 m 900 m 2+=⨯= (3分)答案:(1)见解析 (2)900 m10.【解析】两车恰不相撞的条件是两车速度相同时相遇, 则v 2=v 1-a ′t(3分)对A :2111s v t a t 2=-' (3分) 对B :s 2=v 2t(2分) 又有:s 1=s 2+s 0(2分) ()22221202010(v v )a m /s 0.5 m /s 2s 2100--'===⨯ (2分) 则a >0.5 m/s 2(2分)答案:a >0.5 m/s 2【总结提升】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常用方法(1)物理分析法:抓好“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画出运动简图,列位移、时间关系式.(2)相对运动法:奇妙地选取参考系,然后找两物体的运动关系.(3)数学分析法:设相遇时间为t ,依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 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探讨,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碰;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碰.(4)图像法:将两者的速度—时间图像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然后利用图像求解.。
【金榜学案】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7.3 力的平衡知能提升作业(含详解) 沪科版
7.3 力的平衡知能提升作业(30分钟 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2012·德州中考)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罐对手的力与手对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罐对手的弹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图中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 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3.(2012·江西中考)(多选)以下实验中,主要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问题的有( )A.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B.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C.利用天平测量水的重力D.利用量筒测量水的重力4.(2012·自贡中考)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D.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重80 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力是12 N,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需的水平拉力是( )A.12 NB.68 NC.80 ND.92 N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7分)6.(2012·鸡西中考)静止在桌面上的物理书受到的_____力和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
7.搬运工用600 N的力水平向东拉一重为1 000 N的板车,使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板车的阻力为________N,地面对板车的支持力为_______N。
8.建筑工人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墙壁是否竖直。
这是因为重力方向是___________,当重物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是_________力,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是______________。
课时提能演练十九34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适合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十九)(45分钟 10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将函数y=2sin(1x 36π+)的周期变成原来的2倍,再将所得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π个单位,所得函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 2.(2012·镇江模拟)将函数y=sin4x 的图象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取得y=sin(4x+ϕ)的图象,则ϕ等于_________.3.(2012·南京模拟)已知函数f(x)=2sin(ωx+ϕ)(ω>0,0<ϕ<π)的图象如图所示,则ω=__________.4.已知函数f(x)=2sin(ωx-5π)(ω>0)的图象与直线y=-1的交点中最近的两点间的距离为3π,则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等于__________.5.图象的一部份如图所示,则函数y=Asin(ωx+ϕ)的解析式为________.(A>0,ω>0,|ϕ|<2π)6.将函数y =cosx 的图象向左平移ϕ(0≤ϕ<2π)个单位后,取得函数y =sin(x-6π)的图象,则ϕ等于__________.7.(2012·南通模拟)函数f(x)=2sin(ωx+3π)(x ∈R),f(α)=-2,f(β)=0,且|α-β|的最小值等于2π,则正数ω的值为__________. 8.(2012·盐城模拟)下面有四个命题:①函数y=sin(2x-3π)的一条对称轴为x=5;12π ②把函数y=3sin(2x+3π)的图象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取得y=3sin2x 的图象;③存在角α使得sin α+cos α3;④对于任意锐角α,β都有sin(α+β)<sin α+sin β.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二、解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9.已知函数A A f(x)cos(2x 2)(A 0,0,0),222π=-ω+ϕ>ω><ϕ<且y=f(x)的最大值为2,其图象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2,并过点(1,2). (1)求ϕ;(2)计算f(1)+f(2)+…+f(2 012).10.某简谐运动取得形如y=Asin(ωx+ϕ)的关系式,其中:振幅为4,周期为 6π,初相为3π-;(1)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2)用五点作图法在所给坐标系中作出这个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3)说明这个函数图象可由y=sinx 的图象通过如何的变换取得.11.(2012·苏州模拟)已知函数f(x)=Acos 2(ωx+ϕ)+1(A>0,ω>0,02π<ϕ<)的最大值为3,f(x)图象的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2,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2).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设数列a n =f(n),S n 为其前n 项和,求S 100. 【探讨创新】(15分)已知函数f(x)=Asin(ωx +ϕ)(A >0,ω>0,||2πϕ<,x ∈R)的图象的一部份如图所示.(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当x ∈[-6,-23]时,求函数y =f(x)+f(x +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及相应的x 的值.答案解析1.【解析】211y 2sin(x )y 2sin(x )3666πππ=+−−−−→=+−−−−→周期变为向右平移原来的倍个单位1y 2sin (x )66π=-π+[] 12sin x.6=答案:xy 2sin 6=【误区警示】在变换周期或平移时必然要注意针对的图象,不可混淆. 2.【解析】由题意知,y sin4(x )sin(4x ),123ππ=+=+ .3π∴ϕ= 答案:3π3.【解析】由图知,T 1533,2882=π-π=π ∴T=3π,由22T .3π=ω=ω得 答案:234.【解析】由题意可知2,33ππω=∴ω=2, ∴22T .2ππ===πω 答案:π5.【解析】由图知A=1,1T (),4126ππ=--∴T=π, ∴ω=2ππ=2,可设解析式为y=sin(2x+ϕ)将(12π,1)代入得3πϕ=+2k π,k ∈Z.结合|ϕ|<.23ππϕ=知,∴y=sin(2x+3π).答案:y=sin(2x+3π)6.【解析】∵sin(x )cos[(x )]626πππ---==cos(x-23π), 将y =cosx 的图象向右平移23π个单位可取得y =cos(x-23π)的图象,故要取得y =sin(x-6π)的图象应将y =cosx 的图象向左平移24233ππϕπ=-=个单位.答案:43π7.【解析】由f(α)=-2,f(β)=0,且|α-β|的最小值等于2π可知T ,T 2.42π==π∴ω=1. 答案:18.【解题指南】按照三角函数的性质,一一进行判断,要注意每一个题目所给出的条件.【解析】对于①令55x ,y sin()1,1263π=π=π-=故5x y sin(2x )123π=π=-为的一条对称轴,故①正确;对于②将y=3sin(2x+3π)的图象向右平移6π取得y=3sin [2(x-6π)+3π]=3sin2x 的图象,故②正确.对于③,sin α+cos α∈[,故③错误,④利用三角函数线知正确.答案:①②④9.【解题指南】(1)由f(x)的最大值可求出A 的值,再由f(x)的对称轴的性质求出ω,最后求出ϕ值.(2)由f(1)+f(2)+…+f(2 012)估量f(x)有可能为周期函数,因此,可先探讨其周期性再求值. 【解析】(1)∵A Ay cos(2x 2)22=-ω+ϕ,且y=f(x)的最大值为2,A>0, ∴A A2,22+=A=2. 又∵函数图象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2,ω>0,∴12()2,.224ππ=ω=ω ∴()22f x cos(x 2)1cos(x 2).2222ππ=-+ϕ=-+ϕ∵y=f(x)过点(1,2),∴cos(2)1.2π+ϕ=-∴22π+ϕ=2k π+π,k ∈Z,∴k ,4πϕ=π+k ∈Z. 又∵0,.24ππ<ϕ<∴ϕ=(2)∵(),f x 1cos(x )1sin x.4222ππππϕ=∴=-+=+∴f(1)+f(2)+f(3)+f(4)=2+1+0+1=4. 又易知y=f(x)的周期为4,2 012=4×503, ∴f(1)+f(2)+…+f(2 012)=4×503=2 012.【方式技能】函数y=Asin(ωx+ϕ)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1)y=Asin(ωx+ϕ)的图象有无穷多条对称轴,可由方程ωx+ϕ=k π+2π(k ∈Z)解出;它还有无穷多个对称中心,对称中心为k (,0)π-ϕω(k ∈Z). (2)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T2,相邻两对称中心间的距离为T 2. 10.【解析】(1)这个函数的关系式为:1y 4sin(x );33π=- (2)列表:描点;连线;图象如图:(3)把函数y=sinx 的图象向右平移3π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变成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然后将所得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变成原来的4倍(横坐标不变),就可以够取得1y 4sin(x )33π=-的图象. 11.【解析】(1)∵()A A f x cos(2x 2)1,22=ω+ϕ++依题意:A A1322++=,∴A=2. 又T 224,,224ππ=∴=ω=ω,得 ∴f(x)=cos(x 2)2,2π+ϕ+令x=0得:cos2ϕ+2=2, 又0<ϕ<2π,∴2ϕ=2π.故函数f(x)的解析式为:()f x 2sin x.2π=- (2)由f(x)=2sin x 2π-知:a n =f(n)=2sin n,2π- 当n 为偶数时,f(n)=2,当n 为奇数时,f(1)+f(3)=f(5)+f(7)=…=f(97)+f(99)=4. ∴S 100=2×50+4×25=200. 【探讨创新】【解题指南】由图象直接取得A ,再按照周期求出ω,由定点求出φ,取得函数解析式.通过代入经变换求出最值. 【解析】(1)由图象知A =2,T =8, ∵2T 8.4ππ∴ωω==,=又图象通过点(-1,0),∴2sin()0.k ,k Z,44ππ-+ϕ∴ϕ=π+∈=∵|ϕ|<2π,∴ϕ=4π.∴()f x 2sin(x ).44ππ+=(2)y =f(x)+f(x +2)=2sin(x )2sin(x )44424πππππ++++=2sin(x )x.424πππ+=∵x ∈[-6,23-],∴3x .246πππ≤≤--∴当x46ππ-=,即2x 3-=时,y =f(x)+f(x +2);当x4π=-π,即x =-4时,y =f(x)+f(x +2)取得最小值- 【方式技能】由图象求解析式和性质的方式和技能(1)给出图象求y=Asin(ωx+ϕ)+b 的解析式的难点在于ω,ϕ的肯定,本质为待定系数法,大体方式是:①寻觅特殊点(平衡点、最值点)代入解析式;②图象变换法,即考查已知图象可由哪个函数的图象通过变换取得,通常可由平衡点或最值点肯定周期T ,进而肯定ω.(2)由图象求性质的时候,首先肯定解析式,再按照解析式求其性质,要紧扣大体三角函数的性质,例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和对称性等都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变式备选】已知函数f(x)=Asin(ωx +ϕ)(x ∈R ,A>0,ω>0,|ϕ|<2π)的部份图象如图所示.(1)试肯定f(x)的解析式; (2)若a 12f ()cos(a)223ππ=,求-的值. 【解析】(1)由题干图可知A =2,T5114632=-=, ∴T =2,2.Tπωπ== 将点P(13,2)代入y =2sin(πx +ϕ),得2sin() 2.3πϕ+=∴2k (k Z),||.626πππϕ=π+∈ϕ<∴ϕ又,=故所求解析式为f(x)=2sin(πx +6π)(x ∈R).(2)∵a 1a 1f ()2sin()22262π∴π=,+=,即a 1sin().264π+=22a cos(a)cos[2()]362a a 7cos2()2sin ()1.62628ππ∴πππ-=-+=-+=+-=-。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课时练《7.3 探索更小的微粒》(含答案解析)(2)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7.3探索更小的微粒》课堂作业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C.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负电荷D.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2.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于结构模型与下列哪个图最相似()西红柿西瓜面包太阳系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说明物体能自发产生电荷B.分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不能同时存在C.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4.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原子、原子核、质子B.质子、原子核、原子C.原子核、质子、原子D.原子、质子、原子核5.如图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
7.3培训课2022新版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培训
2022年12月12日发布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培训
一、《管理办法》修订背景 二、《管理办法》内容概述 三、《管理办法》主要变动
1 修订背景
《管理办法》出台
2022年12月12日,财政部官网发布关 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 管理办法》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企业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新《办法》对“煤 炭生产企业,非煤矿山开采企业,石油 天然气开采企业,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 ,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交通运输企 业,冶金企业,机械制造企业,烟花爆 竹生产企业,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电力生 产与供应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等”10多 个领域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的标准做了 规定。
亮点二:扩大了安全费用使用范围
其中,安全费用的使用内容中改动大的主要是: 1、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预案制定与应急演练支出; 2、重大危险源的使用范围增加了很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纳入企业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3、开展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支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支出,安全生产信 息化建设、运维支出; 4、将业人员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的奖励支出放在每个行业中。 此外:1、煤炭生产企业:增加了冲击地压矿井落实防冲措施支出、智能化升级支出、煤矿智能装备及 煤矿机器人等推广应用支出;2、非煤矿山开采企业:增加了地下矿山冒顶片帮防治设施设备、尾矿库 销库费用支出;3、交通运输企业:增加了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监测预警设备、铁路周界入侵报警 系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备安全检测支出。
亮点三:调高了安全费用提取标准
适度提高了煤炭、非煤矿山、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烟花爆竹、机械制造六类行业(企业)安全费 用提取标准;1、煤炭生产企业和非煤矿山开采企业将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提取标准 由吨煤30元提至吨煤50元,其他非煤矿山也有不同程度的调整,总体都是调高的,简单计算发现,总 体调高比例为50%-100%不等。 2、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提高矿山工程项目安全费用计提标准,由原来的2.5%上调到3.5%;铁路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在原标准基础分别上调1.0%;其他类型建设工程提取标准均在原标 准基础上调0.5%。 3、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安全费用计提标准由4%上调到4.5%;营业 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安全费用计提标准由2%上调到2.25%;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 亿元的部分,安全费用计提标准由0.5%上调到0.55%。4、机械制造企业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 、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增 幅分别为0.35%、0.25%、0.05%。
高二数学下学期课时提能演练卷14
课时提能演练(十三)/课后巩固作业(十三)(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2012·湖北高考)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的频数如下表:则样本数据落在区间[10,40)的频率为()(A)0.35 (B)0.45 (C)0.55 (D)0.652.下面是甲、乙两名运动员某赛季一些场次得分的茎叶图,据图可知()(A)甲运动员的成绩好于乙运动员(B)乙运动员的成绩好于甲运动员(C)甲、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没有明显的差异(D)甲运动员的最低得分为0分3.从一堆苹果中任取10个,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克),125 120 122 105 130 114 116 95 120 134则样本数据落在[114.5,124.5)内的频率为()(A)0.2 (B)0.3 (C)0.4 (D)0.54.(2012·宿州模拟)某校100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分数不低于a即为优秀,如果优秀的人数为20人,则a的估计值是()(A)130 (B)140 (C)133 (D)137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5.(2011·浙江高考)某中学为了解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在3 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并统计这200名学生的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得到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推测这3 000名学生在该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小于60分的学生数是_________.6.(2012·丹东模拟)下面茎叶图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在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若乙的平均分是89,则污损的数字是________.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7.(易错题)某制造商3月生产了一批乒乓球,随机抽样100个进行检查,测得每个球的直径(单位:mm),将数据分组如下表:(1)请将频率分布表补充完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并在上图中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2)若以上述频率作为概率,已知标准乒乓球的直径为40.00 mm,试求这批乒乓球的直径误差不超过0.03 mm的概率;(3)统计方法中,同一组数据常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例如区间[39.99,40.01)的中点值是40.00)作为代表.据此估计这批乒乓球直径的平均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8.高三年级有500名学生,为了解这些学生数学的学习情况,现从中抽取若干名学生在一次测试中的数学成绩,得到如下频率分布表.(1)根据上面图表,求出①②③④处的数值;(2)在坐标系内画出[80,150]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挑战能力】(10分)某高校在2012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按成绩分组,得到的频率分布表如下所示.(1)请先求出频率分布表中①②位置相应的数据,再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2)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高校决定在笔试成绩高的第3,4,5组中用分层抽样抽取6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求第3,4,5组每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答案解析1.【解析】选B.样本数据落在区间[10,40)的频数为2+3+4=9.∴=0.45.频率为9202.【解析】选A.从茎叶图可以看出:甲运动员的成绩集中在大茎上的叶多,故成绩好.3.【解题指南】找出样本数据落在[114.5,124.5)的个数除以10即可.【解析】选C.落在[114.5,124.5)的样本数据有4个,所以频率为4=0.4.104.【解析】选C.由已知可以判断a∈(130,140),所以[(140-a)×0.015+0.01×10]×100=20.解得a≈133.【方法技巧】巧用比例求频率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有时所求的区间不恰好是组的端点值,这时可以根据同底小矩形的面积(即频率)与它们的高成比例,来求需要的频率.5.【解题指南】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该组的频率,再乘以样本容量即可.【解析】在该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小于60分的共有3组,频率之和为0.02+0.06+0.12=0.2,所以在该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小于60分的学生数大约为3 000×0.2=600.答案:6006.【解析】设污损的叶对应的成绩是x,由茎叶图可得89×5=83+83+87+x+99,所以x=93,故污损的数字是3.答案:37.【解析】(1)频率分布表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2)误差不超过0.03 mm,即直径落在[39.97,40.03]范围内,其概率为0.20+0.50+0.20=0.90.(3)整体数据的平均值约为39.96×0.10+39.98×0.20+40.00×0.50+40.02×0.20≈40.00(mm).8.【解析】(1)由[110,120)的频数为12,频率为0.300得样本容量为120.300=40,所以③处数据为440=0.100.又频率之和为1,即②+0.050+0.200+0.300+0.275+0.100+0.050=1.000得②处数据为0.025.所以①处数据为40×0.025=1,④处数据为1.000,故①②③④处的数值分别为1,0.025,0.100,1.000.(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挑战能力】【解题指南】由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特点易知第2组的频数和第3组的频率,再根据分层抽样的方法计算出各组应抽取的人数.【解析】(1)由题意可知,第2组的频数为0.350×100=35,第3组的频率为30100=0.300,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2)因为第3,4,5组共有60名学生,所以利用分层抽样在60名学生中抽取6名学生,每组分别为第3组:3060×6=3(人),第4组:2060×6=2(人),第5组:1060×6=1(人),所以第3,4,5组分别抽取3人,2人,1人.沁园春·雪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7.3 解析几何(压轴题)
7.3解析几何(压轴题)命题角度1曲线与轨迹问题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7全国Ⅱ·20)设O为坐标原点,动点M在椭圆C:+y2=1上,过M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N,点P满足.(1)求点P的轨迹方程;Q在直线x=-3上,且=1.证明:过点P且垂直于OQ的直线l过C的左焦点F.P(x,y),M(x0,y0),则N(x0,0),=(x-x0,y),=(0,y0).由得x0=x,y0=y.因为M(x0,y0)在C上,所以=1.因此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2.F(-1,0).设Q(-3,t),P(m,n),则=(-3,t),=(-1-m,-n),=3+3m-tn,=(m,n),=(-3-m,t-n).由=1得-3m-m2+tn-n2=1.又由(1)知m2+n2=2,故3+3m-tn=0.所以=0,即.又过点P存在唯一直线垂直于OQ,所以过点P且垂直于OQ的直线l过C的左焦点F.2.(2016全国Ⅲ·20)已知抛物线C:y2=2x的焦点为F,平行于x轴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P,Q两点.(1)若F在线段AB上,R是PQ的中点,证明:AR∥FQ;(2)若△PQF的面积是△ABF的面积的两倍,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F.设l1:y=a,l2:y=b,则ab≠0,且A,B,P-,Q-,R-.记过A,B两点的直线为l,则l的方程为2x-(a+b)y+ab=0.由于F在线段AB上,故1+ab=0.记AR的斜率为k1,FQ的斜率为k2,则k1=----=-b=k2.所以AR∥FQ.l与x轴的交点为D(x1,0),则S△ABF=|b-a||FD|=|b-a|-,S△PQF=-.由题设可得|b-a|--,所以x1=0(舍去),x1=1.设满足条件的AB的中点为E(x,y).(x≠1).当AB与x轴不垂直时,由k AB=k DE可得-而=y,所以y2=x-1(x≠1).当AB与x轴垂直时,E与D重合.所以所求轨迹方程为y2=x-1.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1.(2018山西太原二模)已知以点C(0,1)为圆心的动圆C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A,其弦AB的中点D恰好落在x轴上.(1)求点B的轨迹E的方程;(2)过直线y=-1上一点P作曲线E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M,N.求证:直线MN过定点.B(x,y),则AB的中点D,y>0.∵C(0,1),则-,在☉C中,∵DC⊥DB,∴=0,∴-+y=0,即x2=4y(y>0).∴点B的轨迹E的方程为x2=4y(y>0).E的方程为x2=4y,设点P(t,-1),M(x1,y1),N(x2,y2).∵y=,∴y'=,∴过点M、N的切线方程分别为y-y1=(x-x1),y-y2=(x-x2).由4y1=,4y2=,上述切线方程可化为2(y+y1)=x1x,2(y+y2)=x2x.∵点P在这两条切线上,∴2(y1-1)=tx1,2(y2-1)=tx2,即直线MN的方程为2(y-1)=tx,故直线2(y-1)=tx过定点C(0,1).2.(2018广西梧州3月适应性测试)已知A(-2,0),B(2,0),直线PA的斜率为k1,直线PB的斜率为k2,且k1k2=-.(1)求点P的轨迹C的方程;(2)设F1(-1,0),F2(1,0),连接PF1并延长,与轨迹C交于另一点Q,点R是PF2中点,O是坐标原点,记△QF1O与△PF1R的面积之和为S,求S的最大值.设P(x,y),∵A(-2,0),B(2,0),∴k1=,k2=,-又k1k2=-,∴-=-,∴=1(x≠±2),∴轨迹C的方程为=1(x≠±2).(2)由O,R分别为F1F2,PF2的中点,故OR∥PF1,故△PF1R与△PF1O同底等高,故△△ ,S=△△=S△PQO,当直线PQ的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x=-1,此时S△PQO=×1×--; 当直线PQ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k(x+1),设P(x1,y1),Q(x2,y2),显然直线PQ不与x轴重合,即k≠0;联立解得(3+4k2)x2+8k2x+4k2-12=0,Δ=144(k2+1)>0,--故|PQ|=|x1-x2|=-, 点O到直线PQ的距离d=,S=|PQ|d=6,令u=3+4k2∈(3,+∞),故S=6---,故S的最大值为.3.(2018甘肃兰州一模)已知圆C:(x+1)2+y2=8,过D(1,0)且与圆C相切的动圆圆心为P.(1)求点P的轨迹E的方程;(2)设过点C的直线l1交曲线E于Q,S两点,过点D的直线l2交曲线E于R,T两点,且l1⊥l2,垂足为W(Q,R,S,T为不同的四个点).①设W(x0,y0),证明:<1;②求四边形QRST的面积的最小值.r,由于D在圆内,圆P与圆C内切,则|PC|=2-r,|PD|=r,|PC|+|PD|=2>|CD|=2,由椭圆定义可知,点P的轨迹E是椭圆,a=,c=1,b=-=1,E的方程为+y2=1.(2),垂足W在以CD为直径的圆周上,则有=1,又因Q,R,S,T为不同的四个点,<1.l1或l2的斜率不存在,四边形QRST的面积为2.若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设l1的斜率为k,则l1的方程为y=k(x+1),解方程组得(2k2+1)x2+4k2x+2k2-2=0,则|QS|=2,同理得|RT|=2,∴S QSRT=|QS|·|RT|=,当且仅当2k2+1=k2+2,即k=±1时等号成立.综上所述,当k=±1时,四边形QRST的面积取得最小值.4.(2018福建福州3月质检)设点A为圆C:x2+y2=4上的动点,点A在x轴上的投影为Q,动点M满足2,动点M的轨迹为E.(1)求E的方程;(2)设E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为B,过点B的直线l的斜率为k(k≠0),l与E交于另一点P.若以点B为圆心,以线段BP长为半径的圆与E有4个公共点,求k的取值范围.设点M(x,y),A(x1,y1),则Q(x1,0),因为2,所以2(x1-x,-y)=(0,-y1),所以---解得由于点A在圆C:x2+y2=4上,所以x2+4y2=4,所以点M的轨迹E的方程为+y2=1.(2)由(1)知,E的方程为+y2=1,因为直线l:y=kx+1(k≠0).由得(1+4k2)x2+8kx=0.设B(x1,y1),P(x2,y2),因此x1=0,x2=-,|BP|=|x1-x2|=,则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1)2=, 由-得3y2+2y-5+=0(-1≤y≤1),(*)依题意得,(*)式关于y的方程在(-1,1)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设f(x)=3x2+2x-5+(-1<x<1),因为函数f(x)的对称轴为x=-,要使函数f(x)的图象在(-1,1)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则---整理得--即--所以解得k∈----,所以k的取值范围为----.命题角度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8全国Ⅰ·19)设椭圆C:+y2=1的右焦点为F,过F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点M的坐标为(2,0).(1)当l与x轴垂直时,求直线AM的方程;为坐标原点,证明:∠OMA=∠OMB.F(1,0),l的方程为x=1.由已知可得,点A的坐标为或-.所以AM的方程为y=-x+或y=x-.l与x轴重合时,∠OMA=∠OMB=0°,当l与x轴垂直时,OM为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OMA=∠OMB.当l与x轴不重合也不垂直时,设l的方程为y=k(x-1)(k≠0),A(x1,y1),B(x2,y2),则x1<,x2<,直线MA,MB的斜率之和为k MA+k MB=--,由y1=kx1-k,y2=kx2-k得k MA+k MB=---.将y=k(x-1)代入+y2=1得(2k2+1)x2-4k2x+2k2-2=0,所以,x1+x2=,x1x2=-.则2kx1x2-3k(x1+x2)+4k=--=0.从而k MA+k MB=0,故MA,MB的倾斜角互补,所以∠OMA=∠OMB.综上,∠OMA=∠OMB.2.(2018全国Ⅱ·19)设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F且斜率为k(k>0)的直线l与C交于A,B 两点,|AB|=8.(1)求l的方程.A,B且与C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由题意得F(1,0),l的方程为y=k(x-1)(k>0).设A(x1,y1),B(x2,y2).由-得k2x2-(2k2+4)x+k2=0.Δ=16k2+16>0,故x1+x2=.所以|AB|=|AF|+|BF|=(x1+1)+(x2+1)=.由题设知=8,解得k=-1(舍去),k=1.因此l的方程为y=x-1.(2)由(1)得AB的中点坐标为(3,2),所以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2=-(x-3),即y=-x+5.设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x0,y0),则解得或-因此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2)2=16或(x-11)2+(y+6)2=144.3.(2018全国Ⅲ·20)已知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C:=1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M(1,m)(m>0).(1)证明:k<-;(2)设F为C的右焦点,P为C上一点,且=0.证明:||,||,||成等差数列,并求该数列的公差.A(x1,y1),B(x2,y2),则=1,=1.两式相减,并由--=k得·k=0.由题设知=1,=m,于是k=-.①由题设得0<m<,故k<-.F(1,0).设P(x3,y3),则(x3-1,y3)+(x1-1,y1)+(x2-1,y2)=(0,0).由(1)及题设得x3=3-(x1+x2)=1,y3=-(y1+y2)=-2m<0.又点P在C上,所以m=,从而P-,||=.于是||=-=--=2-.同理||=2-.所以||+||=4-(x1+x2)=3.故2||=||+||,则||,||,||成等差数列,设该数列的公差为d,则2|d|=|||-|||=|x1-x2|=-.②将m=代入①得k=-1.所以l的方程为y=-x+,代入C的方程,并整理得7x2-14x+=0.故x1+x2=2,x1x2=,代入②解得|d|=.所以该数列的公差为或-.4.(2017全国Ⅲ·20)已知抛物线C:y2=2x,过点(2,0)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圆M是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1)证明:坐标原点O在圆M上;过点P(4,-2),求直线l与圆M的方程.A(x1,y1),B(x2,y2),l:x=my+2.由可得y2-2my-4=0,则y1y2=-4.又x1=,x2=,故x1x2==4.因此OA的斜率与OB的斜率之积为-=-1,所以OA⊥OB.故坐标原点O在圆M 上.(1)可得y1+y2=2m,x1+x2=m(y1+y2)+4=2m2+4.故圆心M的坐标为(m2+2,m),圆M的半径r=.由于圆M过点P(4,-2),因此=0,故(x1-4)(x2-4)+(y1+2)(y2+2)=0,即x1x2-4(x1+x2)+y1y2+2(y1+y2)+20=0.由(1)可得y1y2=-4,x1x2=4.所以2m2-m-1=0,解得m=1或m=-.当m=1时,直线l的方程为x-y-2=0,圆心M的坐标为(3,1),圆M的半径为圆M的方程为(x-3)2+(y-1)2=10.当m=-时,直线l的方程为2x+y-4=0,圆心M的坐标为-,圆M的半径为,圆M的方程为-.5.(2017北京·18)已知抛物线C:y2=2px过点P(1,1).过点作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M,N,过点M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OP,ON交于点A,B,其中O为原点.(1)求抛物线C的方程,并求其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2)求证:A为线段BM的中点.C:y2=2px过点P(1,1),得p=.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y2=x.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为,准线方程为x=-.,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k≠0),l与抛物线C的交点为M(x1,y1),N(x2,y2).由得4k2x2+(4k-4)x+1=0.则x1+x2=-,x1x2=.因为点P的坐标为(1,1),所以直线OP的方程为y=x,点A的坐标为(x1,x1),直线ON的方程为y=x,点B的坐标为.因为y1+-2x1=-=-=-=--=0,所以y1+=2x1.故A为线段BM的中点.6.(2017天津·19)设椭圆=1(a>b>0)的左焦点为F,右顶点为A,离心率为,已知A是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到抛物线的准线l的距离为.(1)求椭圆的方程和抛物线的方程;(2)设l上两点P,Q关于x轴对称,直线AP与椭圆相交于点B(B异于点A),直线BQ与x轴相交于点D.若△APD的面积为,求直线AP的方程.设F的坐标为(-c,0).依题意,=a,a-c=,解得a=1,c=,p=2,于是b2=a2-c2=.所以,椭圆的方程为x2+=1,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2)设直线AP的方程为x=my+1(m≠0),与直线l的方程x=-1联立,可得点P--,故Q-.将x=my+1与x2+=1联立,消去x,整理得(3m2+4)y2+6my=0,解得y=0或y=-.由点B异于点A,可得点B--.由Q-,可得直线BQ的方程为--(x+1)---=0,令y=0,解得x=-,故D-.所以|AD|=1--.又因为△APD的面积为,故,整理得3m2-2|m|+2=0,解得|m|=,所以m=±.所以,直线AP的方程为3x+y-3=0或3x-3=0.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1.(2018河北唐山一模)已知椭圆Γ:=1(a>b>0)的左焦点为F,上顶点为A,长轴长为2,B为直线l:x=-3上的动点,M(m,0),AM⊥BM.当AB⊥l时,M与F重合.(1)求椭圆Γ的方程;BM交椭圆Γ于P,Q两点,若AP⊥AQ,求m的值.依题意得A(0,b),F(-c,0),当AB⊥l时,B(-3,b),=-1,由AF⊥BF,得k AF·k BF=-又b2+c2=6,解得c=2,b=.所以,椭圆Γ的方程为=1.(2)由(1)得A(0,),依题意,显然m≠0,所以=-,又AM⊥BM,所以k BM=,所以直线BM的方程为y=(x-m),设P(x1,y1),Q(x2,y2).-联立有(2+3m2)x2-6m3x+3m4-12=0,x1+x2=,x1x2=-.|PM|·|QM|=|(x1-m)(x2-m)|=|x1x2-m(x1+x2)+m2|=-=-,|AM|2=2+m2,由AP⊥AQ得,|AM|2=|PM|·|QM|,所以-=1,解得m=±1.2.(2018河南郑州一模)已知圆C:x2+y2+2x-2y+1=0和抛物线E:y2=2px(p>0),圆心C到抛物线焦点F的距离为.(1)求抛物线E的方程;(2)不过原点的动直线l交抛物线于A,B两点,且满足OA⊥OB.设点M为圆C上任意一动点,求当动点M到直线l的距离最大时的直线l的方程.解(1)C:x2+y2+2x-2y+1=0可化为(x+1)2+(y-1)2=1,则圆心C为(-1,1).∵F,0,∴|CF|=-,解得p=6.∴抛物线的方程为y2=12x.(2)设直线l为x=my+t(t≠0),A(x1,y1),B(x2,y2).联立可得y2-12my-12t=0.∴y1+y2=12m,y1y2=-12t.∵OA⊥OB,∴x1x2+y1y2=0,即(m2+1)y1y2+mt(y1+y2)+t2=0.整理可得t2-12t=0,∵t≠0,∴t=12.∴直线l的方程为x=my+12,故直线l过定点P(12,0).∴当CN⊥l时,即动点M经过圆心C(-1,1)时到动直线l的距离取得最大值.=-,∴m=,k MP=k CP=---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x=y+12,即为13x-y-156=0.3.(2018甘肃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椭圆E:=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F2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l与椭圆E在第一象限交于点P,若|PF1|=5,且3a=b2.(1)求椭圆E的方程;(2)A,B是椭圆C上位于直线l两侧的两点.若直线AB过点(1,-1),且∠APF2=∠BPF2,求直线AB 的方程.由题意可得|PF2|==3,因为|PF1|=5,由椭圆的定义得a=4,所以b2=12,所以椭圆E的方程为=1.(2)易知点P的坐标为(2,3).因为∠APF2=∠BPF2,所以直线PA,PB的斜率之和为0.设直线PA的斜率为k,则直线PB的斜率为-k,设A(x1,y1),B(x2,y2),则直线PA的方程为y-3=k(x-2),由--可得(3+4k2)x2+8k(3-2k)x+4(3-2k)2-48=0,∴x1+2=-.同理,直线PB的方程为y-3=-k(x-2),可得x2+2=---,∴x1+x2=-,x1-x2=-,k AB=--------,∴满足条件的直线AB的方程为y+1=(x-1),即为x-2y-3=0.命题角度3圆锥曲线的最值、范围问题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7山东·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E:=1(a>b>0)的离心率为,焦距为2.(1)求椭圆E的方程.(2)如图,动直线l:y=k1x-交椭圆E于A,B两点,C是椭圆E上一点,直线OC的斜率为k2,且k1k2=,M是线段OC延长线上一点,且|MC|∶|AB|=2∶3,☉M的半径为|MC|,OS,OT是☉M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S,T,求∠SOT的最大值并求取得最大值时直线l的斜率.由题意知e=,2c=2,所以a=,b=1,因此椭圆E的方程为+y2=1.(2)设A(x1,y1),B(x2,y2),联立方程-得(4+2)x2-4k1x-1=0,由题意知Δ>0,且x1+x2=,x1x2=-.所以|AB|=|x1-x2|=.由题意可知圆M的半径r为r=|AB|=.由题设知k1k2=,所以k2=,因此直线OC的方程为y=x.联立方程得x2=,y2=,因此|OC|=.由题意可知sin=,而=,令t=1+2,则t>1,∈(0,1),因此--=--≥1,当且仅当,即t=2时等号成立,此时k1=±,所以sin ,因此.所以∠SOT最大值为.综上所述:∠SOT的最大值为,取得最大值时直线l的斜率为k1=±.2.(2016全国Ⅱ·20)已知椭圆E:=1的焦点在x轴上,A是E的左顶点,斜率为k(k>0)的直线交E于A,M两点,点N在E上,MA⊥NA.(1)当t=4,|AM|=|AN|时,求△AMN的面积;2|AM|=|AN|时,求k的取值范围.设M(x1,y1),则由题意知y1>0.当t=4时,E的方程为=1,A(-2,0).由已知及椭圆的对称性知,直线AM的倾斜角为.因此直线AM的方程为y=x+2.将x=y-2代入=1得7y2-12y=0.解得y=0或y=,所以y1=.因此△AMN的面积S△AMN=2×.(2)由题意t>3,k>0,A(-,0).将直线AM的方程y=k(x+)代入=1得(3+tk2)x2+2·tk2x+t2k2-3t=0.由x1·(-)=-得x1=-,故|AM|=|x1+.由题设,直线AN的方程为y=-(x+),故同理可得|AN|=.由2|AM|=|AN|得,即(k3-2)t=3k(2k-1).当k=时上式不成立,因此t=--.t>3等价于-----<0,即--<0.由此得--或--解得<k<2.因此k的取值范围是(,2).3.(2016全国Ⅰ·20)设圆x2+y2+2x-15=0的圆心为A,直线l过点B(1,0)且与x轴不重合,l交圆A 于C,D两点,过B作AC的平行线交AD于点E.(1)证明|EA|+|EB|为定值,并写出点E的轨迹方程;(2)设点E的轨迹为曲线C1,直线l交C1于M,N两点,过B且与l垂直的直线与圆A交于P,Q 两点,求四边形MPNQ面积的取值范围.因为|AD|=|AC|,EB∥AC,故∠EBD=∠ACD=∠ADC.所以|EB|=|ED|,故|EA|+|EB|=|EA|+|ED|=|AD|.又圆A的标准方程为(x+1)2+y2=16,从而|AD|=4,所以|EA|+|EB|=4.由题设得A(-1,0),B(1,0),|AB|=2,由椭圆定义可得点E的轨迹方程为:=1(y≠0).(2)当l与x轴不垂直时,设l的方程为y=k(x-1)(k≠0),M(x1,y1),N(x2,y2),由-得(4k2+3)x2-8k2x+4k2-12=0,则x1+x2=,x1x2=-,所以|MN|=|x1-x2|=.过点B(1,0)且与l垂直的直线m:y=-(x-1),A到m的距离为,所以|PQ|=2-=4.故四边形MPNQ的面积S=|MN||PQ|=12.可得当l与x轴不垂直时,四边形MPNQ面积的取值范围为(12,8).当l与x轴垂直时,其方程为x=1,|MN|=3,|PQ|=8,四边形MPNQ的面积为12.综上,四边形MPNQ面积的取值范围为[12,8.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1.(2018江西南昌一模)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过焦点F的直线交C于A(x1,y1),B(x2,y2)两点,y1y2=-4.(1)求抛物线方程;(2)点B在准线l上的投影为E,D是C上一点,且AD⊥EF,求△ABD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AD的方程.依题意F,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y1y2|=-p2=-4,p=2.当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设AB:y=k-,由-化简得y2-y-p2=0.由y1y2=-4,得p2=4,p=2,所以抛物线方程为y2=4x.(2)设D(x0,y0),B,则E(-1,t).又由y1y2=-4,可得A-.因为k EF=-,AD⊥EF,所以k AD=,故直线AD:y+-.由---化简得y2-2ty-8-=0,所以y1+y0=2t,y1y0=-8-.所以|AD|=·|y1-y0|=-.设点B到直线AD的距离为d,则d=---.所以S△ABD=|AD|·d=≥16,当且仅当t4=16,即t=±2.当t=2时,直线AD的方程为x-y-3=0,当t=-2时,直线AD的方程为x+y-3=0.2.(2018山东济南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1:x2=4y,直线l与抛物线C1交于A,B 两点.(1)若直线OA,OB的斜率之积为-,证明:直线l过定点;(2)若线段AB的中点M在曲线C2:y=4-x2(-22)上,求的最大值.A(x1,y1),B(x2,y2),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由得x2-4kx-4m=0, Δ=16(k2+m)>0,x1+x2=4k,x1x2=-4m,k OA·k OB==-,由已知:k OA·k OB=-,所以m=1,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kx+1,所以直线l过定点(0,1).M(x0,y0),则x0==2k,y0=kx0+m=2k2+m,将M(x0,y0)代入C2:y=4-x2(-2<x<2),得2k2+m=4-(2k)2,∴m=4-3k2.∵-2<x0<2,∴-2<2k<2,∴-<k<.∵Δ=16(k2+m)=16(k2+4-3k2)=32(2-k2)>0,∴-<k<,故k的取值范围是k∈(-.|AB|=-,将m=4-3k2代入,得|AB|=4-≤4-=6当且仅当k2+1=2-k2,即k=±时取等号,所以|AB|的最大值为63.(2018山东青岛一模)已知O为坐标原点,点A,B在椭圆C:+y2=1上,点E-在圆D:x2+y2=r2(r>0)上,AB的中点为Q,满足O,E,Q三点共线.(1)求直线AB的斜率;(2)若直线AB与圆D相交于M,N两点,记△OAB的面积为S1,△OMN的面积为S2,求S=S1+S2的最大值.设A(x1,y1),B(x2,y2),AB的中点Q(x0,y0).∵点A,B在椭圆C上,∴相减得-+(y1-y2)(y1+y2)=0.∴k AB=-=-.-∵x0=,y0=,∴k AB=-.∵E-,∴k OE=-.∵O,E,Q三点共线,∴k OQ=k OE=-,∴k AB=-=1.(2)∵点E-在圆D上,∴r2=-.∴圆D的方程为x2+y2=.设直线AB的方程:y=x+m,由得3x2+4mx+2m2-2=0.由Δ>0得m2<3.x1+x2=-,x1x2=-,则|AB|=--.设O到直线AB的距离为d,d=,∴|MN|=2-=2-.∴S=S1+S2=|AB|·d+|MN|·d=-×2-|m|--=--,∴当m2=<3时,即m=±时,S max=.4.(2018广东珠海3月质检)已知抛物线C1:y2=2px(p>0),圆C2:x2+y2=4,直线l:y=kx+b与抛物线C1相切于点M,与圆C2相切于点N.(1)若直线l的斜率k=1,求直线l和抛物线C1的方程;F为抛物线C1的焦点,设△FMN,△FON的面积分别为S1,S2,若S1=λS2,求λ的取值范围.由题设知l:x-y+b=0,且b>0,由l与C2相切知,C2(0,0)到l的距离d==2,得b=2,∴l:x-y+2=0.将l与C1的方程联立消x得y2-2py+4p=0,其Δ=4p2-16p=0得p=4∴C1:y2=8x.综上,l:x-y+20,C1:y2=8(2)不妨设k>0,根据对称性,k>0得到的结论与k<0得到的结论相同.此时b>0,又知p>0,设M(x1,y1),N(x2,y2),由消y得k2x2+2(kb-p)x+b2=0,其Δ=4(kb-p)2-4k2b2=0得p=2kb,从而解得M,由l与C2切于点N知C2(0,0)到l:kx-y+b=0的距离d==2,得b=2,则p=4k,故M.由得N,故|MN|=M-x N|=.F到l:kx-y+b=0的距离d0==2k2+2,∴S1=S△FMN=|MN|d0=,又S2=S△FON=|OF|·|y N|=2k,∴λ=(k2+1)=2k2++3≥2+3.当且仅当2k2=即k=时取等号,与上同理可得,k<0时亦是同上结论.综上,λ的取值范围是[3+2,+∞).命题角度4圆锥曲线的定值、定点问题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7全国Ⅰ·20)已知椭圆C:=1(a>b>0),四点P1(1,1),P2(0,1),P3-,P4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上.(1)求C的方程;(2)设直线l不经过P2点且与C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 过定点.P3,P4两点关于y轴对称,故由题设知C经过P3,P4两点.又由知,C不经过点P1,所以点P2在C上.因此解得故C的方程为+y2=1.P2A与直线P2B的斜率分别为k1,k2,如果l与x轴垂直,设l:x=t,由题设知t≠0,且|t|<2,可得A,B的坐标分别为---.则k 1+k 2=- --=-1,得t=2,不符合题设.从而可设l :y=kx+m (m ≠1). 将y=kx+m代入 +y 2=1得(4k 2+1)x 2+8kmx+4m 2-4=0.由题设可知Δ=16(4k 2-m 2+1)>0. 设A (x 1,y 1),B (x 2,y 2), 则x 1+x 2=-,x 1x 2=-.而k 1+k 2= --= - - =-.由题设k 1+k 2=-1,故(2k+1)x 1x 2+(m-1)(x 1+x 2)=0. 即(2k+1)· -+(m-1)·-=0.解得k=-. 当且仅当m>-1时,Δ>0,于是l :y=-x+m ,即y+1=-(x-2), 所以l 过定点(2,-1). 2.(2016北京·19)已知椭圆C :=1(a>b>0)的离心率为,A (a ,0),B (0,b ),O (0,0),△OAB 的面积为1.(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P 是椭圆C 上一点,直线PA 与y 轴交于点M ,直线PB 与x 轴交于点N ,求证:|AN|·|BM|为定值.解得a=2,b=1.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y 2=1. (1)知,A (2,0),B (0,1).设P (x 0,y 0),则 +4=4.当x 0≠0时,直线PA 的方程为y= -(x-2).令x=0,得y M =--,从而|BM|=|1-y M |=-.直线PB的方程为y=-x+1.令y=0,得x N=--,从而|AN|=|2-x N|=-.所以|AN|·|BM|=--=----=----=4.当x0=0时,y0=-1,|BM|=2,|AN|=2,所以|AN|·|BM|=4.综上,|AN|·|BM|为定值.3.(2015全国Ⅱ·20)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点(2,)在C上.(1)求C的方程;(2)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与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M.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由题意有-=1,解得a2=8,b2=4.所以C的方程为=1.l:y=kx+b(k≠0,b≠0),A(x1,y1),B(x2,y2),M(x M,y M).将y=kx+b代入=1,得(2k2+1)x2+4kbx+2b2-8=0.故x M=-,y M=k·x M+b=.于是直线OM的斜率k OM==-,即k OM·k=-.所以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1.(2018福建厦门第一次质检)设O为坐标原点,椭圆C:=1(a>b>0)的左焦点为F,离心率为.直线l:y=kx+m(m>0)与C交于A,B两点,AF的中点为M,|OM|+|MF|=5.(1)求椭圆C的方程;(2)设点P(0,1),=-4,求证:直线l过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F1,则OM为△AFF1的中位线.∴OM=AF1,MF=AF,∴|OM|+|MF|==a=5,∵e=,∴c=2,∴b=∴椭圆C的方程为=1.A(x1,y1),B(x2,y2),联立消去y,整理得(1+5k2)x2+10mkx+5m2-25=0.∴Δ>0,x1+x2=-,x1x2=-,∴y1+y2=k(x1+x2)+2m=,y1y2=(kx1+m)(kx2+m)=k2x1x2+km(x1+x2)+m2=--=-.∵P(0,1),=-4,∴(x1,y1-1)·(x2,y2-1)=x1x2+y1y2-(y1+y2)+1=-4,∴--+5=0,整理得3m2-m-10=0,解得m=2或m=-(舍去).∴直线l过定点(0,2).2.(2018安徽合肥第二次质检)已知点A(1,0)和动点B,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内切于圆O:x2+y2=4.(1)求动点B的轨迹方程;(2)已知点P(2,0),Q(2,-1),经过点Q的直线l与动点B的轨迹交于M,N两点,求证:直线PM与直线PN的斜率之和为定值.(1)解如图,设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C,取A'(-1,0).依题意,圆C内切于圆O,设切点为D,则O,C,D三点共线,∵O为AA'的中点,C为AB中点,∴A'B=2OC.∴|BA'|+|BA|=2OC+2AC=2OC+2CD=2OD=4>|AA'|=2,∴动点B的轨迹是以A,A'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设其方程为=1(a>b>0), 则2a=4,2c=2,∴a=2,c=1,∴b2=a2-c2=3,∴动点B的轨迹方程为=1.当直线l垂直于x轴时,直线l的方程为x=2,此时直线l与椭圆=1相切,与题意不符.②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1=k(x-2).由-消去y整理得(4k2+3)x2-(16k2+8k)x+16k2+16k-8=0.∵直线l与椭圆交于M,N两点,∴Δ=(16k2+8k)2-4(4k2+3)(16k2+16k-8)>0,解得k<.设M(x1,y1),N(x2,y2),则x1+x2=,x1x2=-,∴k PM+k PN=--------=2k---=2k----=2k---=2k----=2k+3-2k=3(定值).3.(2018北京丰台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动点P到点F(1,0)的距离和它到直线x=-1的距离相等,记点P的轨迹为C.(1)求C的方程;(2)设点A在曲线C上,x轴上一点B(在点F右侧)满足|AF|=|FB|.平行于AB的直线与曲线C 相切于点D,试判断直线AD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定点坐标;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因为动点P到点F(1,0)的距离和它到直线x=-1的距离相等,所以动点P的轨迹是以点F(1,0)为焦点,直线x=-1为准线的抛物线.设C的方程为y2=2px,则=1,即p=2.所以C的轨迹方程为y2=4x.(2)设A,m,则B+2,0,所以直线AB 的斜率为k= -=-.设与AB 平行,且与抛物线C 相切的直线为y=-x+b ,由-得my 2+8y-8b=0, 由Δ=64+32mb=0得b=-,所以y D =-,所以点D,-.当,即m ≠±2时,直线AD 的方程为y-m=-x-,整理得y=-(x-1),所以直线AD过定点(1,0).当,即m=±2时,直线AD 的方程为x=1,过定点(1,0).综上所述,直线AD 过定点(1,0).4.(2018四川德阳二诊)已知长度为3 的线段AB 的两个端点A ,B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运动,动点P 满足=2 ,设动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 的方程;(2)过点(4,0)且斜率不为零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M ,N 两点,在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T ,使得直线MT 与NT 的斜率之积为常数.若存在,求出定点T 的坐标以及此常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设P (x ,y ),A (m ,0),B (0,n ),由于=2 ,所以(x ,y-n )=2(m-x ,-y )=(2m-2x ,-2y ),即 - - - 所以又|AB|=3 ,所以m 2+n 2=18,从而+9y 2=18. 即曲线C的方程为=1. (2)由题意设直线l 的方程为:x=my+4,M (x 1,y 1),N (x 2,y 2), 由得(m 2+4)y 2+8my+8=0, 所以--故x 1+x 2=m (y 1+y 2)+8= , x 1x 2=m 2y 1y 2+4m (y 1+y 2)+16= - ,假设存在定点T (t ,0),使得直线MT 与NT 的斜率之积为常数,则k MT ·k NT =- -=.---当t2-8=0,且t-4≠0时,k MT·k NT为常数,解得t=±2.显然当t=2时,常数为;当t=-2时,常数为-,所以存在两个定点T1(2,0),T2(-2,0),使得直线MT与NT的斜率之积为常数,当定点为T1(2,0)时,常数为;当定点为T2(-2,0)时,常数为-.命题角度5圆锥曲线的探究、存在性问题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5全国Ⅰ·20)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y=与直线l:y=kx+a(a>0)交于M,N两点. (1)当k=0时,分别求C在点M和N处的切线方程;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当k变动时,总有∠OPM=∠OPN?说明理由.由题设可得M(2,a),N(-2,a),或M(-2,a),N(2,a).又y'=,故y=在x=2处的导数值为,C在点(2,a)处的切线方程为y-a=(x-2), 即x-y-a=0.y=在x=-2处的导数值为-,C在点(-2,a)处的切线方程为y-a=-(x+2),即x+y+a=0.故所求切线方程为x-y-a=0和x+y+a=0.(2)存在符合题意的点,证明如下:设P(0,b)为符合题意的点,M(x1,y1),N(x2,y2),直线PM,PN的斜率分别为k1,k2.将y=kx+a代入C的方程得x2-4kx-4a=0.故x1+x2=4k,x1x2=-4a.从而k1+k2=--=-.当b=-a时,有k1+k2=0,则直线PM的倾斜角与直线PN的倾斜角互补,故∠OPM=∠OPN,所以点P(0,-a)符合题意.2.(2015全国Ⅱ·20)已知椭圆C:9x2+y2=m2(m>0),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与C 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M.(1)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2)若l过点,延长线段OM与C交于点P,四边形OAPB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此时l的斜率;若不能,说明理由.l:y=kx+b(k≠0,b≠0),A(x1,y1),B(x2,y2),M(x M,y M).将y=kx+b代入9x2+y2=m2得(k2+9)x2+2kbx+b2-m2=0,故x M=-,y M=kx M+b=.于是直线OM的斜率k OM==-,即k OM·k=-9.所以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OAPB能为平行四边形.因为直线l过点,所以l不过原点且与C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k>0,k≠3.由(1)得OM的方程为y=-x.设点P的横坐标为x P.由-得,即x P=.将点的坐标代入l的方程得b=-,因此x M=-.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线段AB与线段OP互相平分,即x P=2x M.于是=2×-,解得k1=4-,k2=4+.因为k i>0,k i≠3,i=1,2,所以当l的斜率为4-或4+时,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3.(2014山东·21)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A为C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过点A 的直线l交C于另一点B,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D,且有|FA|=|FD|.当点A的横坐标为3时,△ADF 为正三角形.(1)求C的方程;(2)若直线l1∥l,且l1和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E,①证明直线AE过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②△ABE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由题意知F,设D(t,0)(t>0),则FD的中点为.因为|FA|=|FD|,由抛物线的定义知3+-,解得t=3+p或t=-3(舍去).由=3,解得p=2.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2)①由(1)知F(1,0).设A(x0,y0)(x0y0≠0),D(x D,0)(x D>0),因为|FA|=|FD|,则|x D-1|=x0+1.由x D>0得x D=x0+2,故D(x0+2,0).故直线AB的斜率k AB=-.因为直线l1和直线AB平行,设直线l1的方程为y=-x+b,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2+y-=0, 由题意Δ==0,得b=-.设E(x E,y E),则y E=-,x E=.当≠4时,k AE=--=---,可得直线AE的方程为y-y0=-(x-x0),由=4x0,整理可得y=-(x-1),直线AE恒过点F(1,0).当=4时,直线AE的方程为x=1,过点F(1,0).所以直线AE过定点F(1,0).②由①知直线AE过焦点F(1,0),所以|AE|=|AF|+|FE|=(x0+1)+=x0++2.设直线AE的方程为x=my+1,因为点A(x0,y0)在直线AE上,故m=-.设B(x1,y1),直线AB的方程为y-y0=-(x-x0),由于y0≠0,可得x=-y+2+x0,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2+y-8-4x0=0.所以y0+y1=-,可求得y1=-y0-,x1=+x0+4.所以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d=-==4.则△ABE的面积S=×4≥16,当且仅当=x0,即x0=1时等号成立.所以△ABE的面积的最小值为16.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1.(2018山西太原一模)已知椭圆C:=1(a>b>0)的左顶点为A,右焦点为F2(2,0),点B(2,-在椭圆C上.(1)求椭圆C的方程;(2)若直线y=kx(k≠0)与椭圆C交于E,F两点,直线AE,AF分别与y轴交于点M,N,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无论非零实数k怎样变化,总有∠MPN为直角?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依题意,c=2.∵点B(2,-)在C上,∴=1.∵a2=b2+c2,∴a2=8,b2=4,∴椭圆方程为=1.(2)假设存在这样的点P,设P(x0,0),E(x1,y1),则F(-x1,-y1),联立消去y化简得(1+2k2)x2-8=0,解得x1=,y1=.∵A(-2,0),∴AE所在直线方程为y=·(x+2),∴M0,,同理可得N0,-,=-x0,,=-x0,-,由=0,得-4=0.∴x0=2或x0=-2.∴存在点P,使得无论非零实数k怎么变化,总有∠MPN为直角,点P坐标为(2,0)或(-2,0).2.(2018山东菏泽一模)已知抛物线E的顶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坐标原点O,焦点为圆F:x2+y2-4x+3=0的圆心F.经过点F的直线l交抛物线E于A,D两点,交圆F于B,C两点,A,B 在第一象限,C,D在第四象限.(1)求抛物线E的方程;(2)是否存在直线l使2|BC|是|AB|与|CD|的等差中项?若存在,求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圆F的方程为(x-2)2+y2=1,∴圆心F的坐标为(2,0),半径r=1.根据题意设抛物线E的方程为y2=2px(p>0),∴=2,解得p=4.∴抛物线E的方程为y2=8x.(2)∵2|BC|是|AB|与|CD|的等差中项,|BC|=2r,∴|AB|+|CD|=4|BC|=4×2r=8.∴|AD|=|AB|+|BC|+|CD|=10r=10.讨论:若l垂直于x轴,则l的方程为x=2,代入y2=8x,解得y=±4.此时|AD|=8,不满足题意; 若l不垂直于x轴,则设l的斜率为k(k≠0),此时l的方程为y=k(x-2),由-得k2x2-(4k2+8)x+4k2=0.设A(x1,y1),B(x2,y2),则x1+x2=.∵拋物线E的准线方程为x=-2,∴|AD|=|AF|+|DF|=(x1+2)+(x2+2)=x1+x2+4.∴+4=10,解得k=±2.当k=±2时,k2x2-(4k2+8)x+4k2=0化为x2-6x+4=0.∵(-6)2-4×1×4>0,∴x2-6x+4=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k=±2满足题意.∴存在满足要求的直线l:2x-y-4=0或2x+y-4=0.3.(2018山西晋城一模)已知直线l1是抛物线C:x2=2py(p>0)的准线,直线l2:3x-4y-6=0,且l2与抛物线C没有公共点,动点P在抛物线C上,点P到直线l1和l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等于2.(1)求抛物线C的方程;(2)点M在直线l1上运动,过点M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P1,P2,在平面内是否存在定点N,使得MN⊥P1P2恒成立?若存在,请求出定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作PA,PB分别垂直l1和l2,垂足为A,B,抛物线C的焦点为F0,,由抛物线定义知|PA|=|PF|,所以d1+d2=|PA|+|PB|=|PF|+|PB|,易知d1+d2的最小值即为点F到直线l2的距离,故d=--=2,∴p=2,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x2=4y.(2)由(1)知直线l1的方程为y=-1,当点M在特殊位置(0,-1)时,易知两个切点P1,P2关于y轴对称,故要使得MN⊥P1P2,点N必须在y轴上.故设M(m,-1),N(0,n),P1x1,,P2x2,,抛物线C的方程为y=x2,求导得y'=x,所以切线MP1的斜率k1=x1,直线MP1的方程为y-x1(x-x1),又点M在直线MP1上,所以-1-x1(m-x1),整理得-2mx1-4=0,同理可得-2mx2-4=0,故x1和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mx-4=0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得-=x2-x1,·(-m,n+1)=(x2-x1)[-4m+(n+1)(x2+x1)]=(x2-x1)[-4m+2m(n+1)]=m(x2-x1)(n-1),可见n=1时,=0恒成立,所以存在定点N(0,1),使得MN⊥P1P2恒成立.4.(2018河北衡水中学七调)如图,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以该椭圆上的点和椭圆的左、右焦点F1,F2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4(1).一双曲线的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且双曲线的实轴长等于虚轴长,设P为该双曲线上异于顶点的任意一点,直线PF1和PF2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A,B和C,D,且点A,C在x轴的同一侧.(1)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是否存在题设中的点P,使得||+||=?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由题意知,椭圆离心率e=,即a=c,又2a+2c=4(+1),所以a=2,c=2,所以b2=a2-c2=4,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所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2,0).又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且顶点是该圆的焦点,所以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2)设P(x0,y0)(x0≠±2),则,因为点P在双曲线=1上,所以=1.-设A(x1,y1),B(x2,y2),直线PF1的方程为y=k(x+2),所以直线PF2的方程为y=(x-2),联立得(2k2+1)x2+8k2x+8k2-8=0,所以x1+x2=-,x1·x2=-,所以|AB|=----.同理可得|CD|=.由题知||+||=|·||·cos θ(θ=∠F1PF2), 即cos θ=.因为=||||cos θ,即(-2-x0)(2-x0)+(-y0)(-y0)=-,又因为=4,所以2(-4)=-----,所以=8,=4.即存在满足题意的点P,且点P的坐标为(±2±2).。
课时提能演练(四十九)78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四十九)(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已知向量a =(2,-3,5)与向量b =(3,λ,152)平行,则λ=( )(A)23 (B)92 (C)-92 (D)-232.(2012·汕头模拟)已知a =(-2,1,3),b =(-1,2,1),若a ⊥(a -λb ),则实数λ的值为( )(A)-2 (B)-143 (C)145(D)23.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 1=(2,-3,5),n 2=(-3,1,-4),则( ) (A)α∥β (B)α⊥β (C)α、β相交但不垂直 (D)以上均不正确4.(易错题)已知直线l 1的方向向量是a =(2,4,x),直线l 2的方向向量是b =(2,y,2),若|a |=6,且a ·b =0,则x +y 的值是( ) (A)-3或1 (B)3或-1 (C)-3 (D)15.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若E 为A 1C 1的中点,则直线CE 垂直于( ) (A)AC (B)BD (C)A 1D (D)A 1A6.(2012·宁德模拟)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N 分别为A 1B 和AC 上的点,A 1M =AN =2a3,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7.已知l ∥α,且l 的方向向量为u =(2,m,1),平面α的法向量为v =(1,12,2),则m = .8.若平面α和不在这个平面内的直线a 都垂直于平面β,则a 与α的关系是 .9.已知b 与a =(2,-1,2)共线,且满足a ·b =18,(k a +b )⊥(k a -b ),则k = .三、解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0.(2012·福州模拟)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棱BB 1,DC 的中点. (1)求证AD⊥D 1F ; (2)求AE 与D 1F 的夹角;(3)求证:平面AED⊥平面A1FD1.11.(预测题)如图,四棱锥S-ABCD中,ABCD为矩形,SD⊥AD,且SD⊥AB,AD =a(a>0),AB=2AD,SD=3AD.E为CD上一点,且CE=3DE.(1)求证:AE⊥平面SBD;(2)M、N分别是线段CD、SB上的点,是否存在M、N,使MN⊥CD且MN⊥SB,若存在,确定M、N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探究创新】(16分)如图,在底面为菱形的四棱锥P-ABCD中,∠ABC=60°,PA=AC=a,PB=PD=2a,点E在PD上且PE∶ED=2∶1.(1)求证:PA⊥平面ABCD;(2)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F∥平面AEC?证明你的结论.答案解析1.【解析】选C.由a ∥b 得,23=-3λ=5152,解得λ=-92.2.【解题指南】利用两向量数量积等于零,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析】选D.a -λb =(λ-2,1-2λ,3-λ),由a ⊥(a -λb )得,-2(λ-2)+1-2λ+9-3λ=0 λ=2.3.【解析】选C.∵n 1=(2,-3,5),n 2=(-3,1,-4), ∴cos 〈n 1,n 2〉=1212||||n n n n =-6-3-2022+(-3)2+52·(-3)2+12+(-4)2=-2938·26≠0且≠±1, ∴α、β相交但不垂直. 4.【解析】选A.由题意知|a |=22+42+x 2=6,得x =±4.由a ·b =4+4y +2x =0得 x =-2y -2, 当x =4时,y =-3, ∴x +y =1;当x =-4时,y =1, ∴x +y =-3,综上x +y =-3或1.5.【解题指南】合理建立坐标系,分别求出选项中的线段对应的向量,即可求得结果.【解析】选B.以A 为原点,1AB AD AA 、、的方向分别为x ,y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棱长为1,则A(0,0,0),C(1,1,0),B(1,0,0), D(0,1,0),A 1(0,0,1),E(12,12,1),∴CE =(-12,-12,1),AC =(1,1,0),BD =(-1,1,0),1A D =(0,1,-1),1A A =(0,0,-1),显然CE BD =12-12+0=0,∴CE BD ,即CE ⊥BD.6.【解题指南】建立坐标系,判断MN 与平面BB 1C 1C 的法向量的关系.【解析】选B.分别以C 1B 1,C 1D 1,C 1C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A 1M =AN =23a ,∴M(a ,23a ,a 3),N(23a ,23a ,a).∴MN =(-a 3,0,23a).又C 1(0,0,0),D 1(0,a,0), ∴11C D =(0,a,0). ∴11MN C D 0=.∴11MN C D ⊥.∵11C D 是平面BB 1C 1C 的一个法向量, 且MN ⊄平面BB 1C 1C , ∴MN ∥平面BB 1C 1C.7.【解题指南】由l ∥α可推出u ⊥v ,列出方程,求得m. 【解析】∵l ∥α,∴u ⊥v ,∴u ·v =0, 即2×1+m ×12+1×2=0,解得m =-8.答案:-88.【解析】设a 的方向向量为m ,平面α的法向量为μ,平面β的法向量为v , ∵a ⊥β,∴m ∥v .∵α⊥β,∴μ⊥v ,∴μ⊥m , 又∵a 不在α内,∴a ∥α. 答案:平行9.【解析】∵a ,b 共线, ∴存在实数λ,使b =λa . ∴a ·b =λa 2=λ|a |2=λ(22+(-1)2+22 )2=18,解得λ=2. ∴b =2a .∵(k a +b )⊥(k a -b ), ∴(k a +b )·(k a -b )=0,∴(k a +2a )·(k a -2a )=(k 2-4)|a |2=0, ∴k =±2. 答案:±2【变式备选】已知a =(1,1,0),b =(1,1,1),若b =b 1+b 2,且b 1∥a ,b 2⊥a ,则b 1,b 2分别为 , . 【解析】∵b 1∥a ,∴令b 1=λ a =(λ,λ,0), b 2=b -b 1=(1-λ,1-λ,1).又∵b 2⊥a , ∴a ·b 2=(1,1,0)·(1-λ,1-λ,1)=1-λ+1-λ =2-2λ=0,∴λ=1,即b 1=(1,1,0),b 2=(0,0,1). 答案:(1,1,0) (0,0,1)10.【解析】(1)以D 为原点,1DA DC DD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a ,则由条件可得D(0,0,0),A(2a,0,0),C(0,2a,0),D 1(0,0,2a),E(2a,2a ,a),F(0,a,0),A 1(2a,0,2a). ∴AD =(-2a,0,0),1D F =(0,a ,-2a),∴1AD D F =-2a ×0+0×a +0×(-2a)=0, ∴1AD D F ⊥,即AD ⊥D 1F.(2)∵AE =(0,2a ,a),1D F =(0,a ,-2a), ∴1AE D F =0×0+2a ×a +a ×(-2a)=0, ∴cos 1AE D F 〈〉,=11AE D F|AE ||D F |=0,即1AE D F ,的夹角为90°,所以AE 与D 1F 的夹角为90°. (3)由(1)、(2)知D 1F ⊥AD ,D 1F ⊥AE ,又AD ∩AE =A , ∴D 1F ⊥平面AED , ∵D 1F ⊂平面A 1FD 1, ∴平面AED ⊥平面A 1FD 1.11.【解析】(1)∵SD ⊥AD ,SD ⊥AB ,AB ∩AD =A , ∴SD ⊥平面ABCD , ∴SD ⊥AE ,由题意得△ADE ∽△BAD ,易证,AE ⊥BD , ∵BD ∩SD =D , ∴AE ⊥平面SBD.(2)如图以D 为原点,DS ,DA ,DC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存在M 、N ,且M(0,0,m)、N(x ,y ,z),则MN =(x ,y ,z -m),CD =(0,0,-2a),SB =(-3a ,a,2a),由MN ⊥CD 且MN ⊥SB 得MN CD 2a(z m)0MN SB 3ax ay 2a(z m)0⎧=--=⎪⎨=-++-=⎪⎩, ∴⎩⎨⎧z =m y =3x,即N(x ,3x ,m),SN =(x -3a ,3x ,m).又SN 与SB 共线, ∴x -3a -3a=3x a =m 2a ,∴x =3a 4,m =32a ,∴M(0,0,32a),N(3a 4,3a 4,3a 2),∴BN =22a ,CM =12a ,由题意得,SB =22a ,∴存在M 、N,使MN ⊥CD 且MN ⊥SB , 且CM =14CD ,BN =14SB.【探究创新】【解题指南】(1)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 (2)可用向量坐标法探究. 【解析】(1)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ABC =60°, 所以AB =AD =AC =a ,在△PAB 中,由PA 2+AB 2=2a 2=PB 2, 知PA ⊥AB ,同理PA ⊥AD. ∵AB ∩AD =A ,∴PA ⊥平面ABCD.(2)方法一:以A 为坐标原点,AD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y ,z 轴,过A 垂直于平面PAD 的直线为x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题设可得A(0,0,0),B(32a ,-12a,0),C(32a ,12a,0),D(0,a,0),P(0,0,a),E(0,23a ,13a),∴AE =(0,23a ,13a),AC =(32a ,12a,0),AP =(0,0,a),PC =(32a ,12a ,-a),BP =(-32a ,12a ,a).设F 为棱PC 上的点,PF =λPC =(32a λ,12a λ,-a λ)(0<λ<1),- 11 - 则BF BP PF =+=(-32a ,12a ,a)+(32a λ,12a λ,-a λ) =(32a(λ-1),12a(1+λ),a(1-λ)),令12BF AC AE λλ=+,可得 ⎩⎪⎪⎨⎪⎪⎧ 32a(λ-1)=32a λ112a(1+λ)=12a λ1+23a λ2(1-λ)a =13a λ2,解得λ=12,λ1=-12,λ2=32, 即λ=12时,13BF AC AE 22=-+. 也就是F 是PC 的中点时,BF AC AE ,,共面, 又∵BF ⊄平面AEC ,∴当F 是PC 中点时,BF ∥平面AEC.方法二:当F 是棱PC 中点时BF ∥平面AEC , 证明如下: ∵BF BC CP AD (CD DP)=+=++=13AD (AD AC)+(AE AD)22+--- 12 - =31AE AC 22-,∴BF AC AE 、、共面, 又∵BF ⊄平面AEC ,∴当F 是PC 中点时,BF ∥平面AE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四十四)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线段C1D,BC的中点,则直线A1B与直线EF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异面 (C)平行 (D)垂直
2.如图所示,ABCD—A1B1C1D1是长方体,O是B1D1的中点,直线A1C交平面AB1D1于点M,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M,O三点共线
(B)A,M,O,A1不共面
(C)A,M,C,O不共面
(D)B,B1,O,M共面
3.(2012·信阳模拟)平面α、β的公共点多于两个,则
①α、β垂直
②α、β至少有三个公共点
③α、β至少有一条公共直线
④α、β至多有一条公共直线
以上四个判断中不成立的个数为n,则n等于( )
(A)0 (B)1 (C)2 (D)3
4.设P表示一个点,a,b表示两条直线,α,β表示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①P∈a,P∈α⇒a⊂α
②a∩b=P,b⊂β⇒a⊂β
③a∥b,a⊂α,P∈b,P∈α⇒b⊂α
④α∩β=b,P∈α,P∈β⇒P∈b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如图是正方体或四面体,P,Q,R,S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不共面的一个图是( )
6.(2012·揭阳模拟)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包括底面边长)都是2,E,F分别是AB,A1C1的中点,则EF与侧棱C1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
(D)2
(C)1
2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7.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60°,则称这对异面直线为“黄金异面直线对”,在连接正方体各顶点的所有直线中,“黄金异面直线对”共有_______对.
8.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后如图所示,在原正方体纸盒中有如下结论:
①AB⊥EF;
②AB与CM所成的角为60°;
③EF与MN是异面直线;
④MN∥CD.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
9.(2012·杭州模拟)设a,b,c是空间中的三条直线,下面给出五个命题:
①若a∥b,b∥c,则a∥c;
②若a⊥b,b⊥c,则a∥c;
③若a与b相交,b与c相交,则a与c相交;
④若a⊂平面α,b⊂平面β,则a,b一定是异面直线;
⑤若a,b与c成等角,则a∥b.
上述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三、解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0.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CC1,AA1的中点,画出平面BED1F与平面ABCD的交线.
11.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1A,C1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BFD1是菱形.
【探究创新】
(16分)在长方体ABCD—A′B′C′D′的A′C′面上有一点P(如图所示,其中P 点不在对角线B′D′上).
(1)过P点在空间作一直线l,使l∥直线BD,应该如何作图?并说明理由.
(2)过P点在平面A′C′内作一直线l′,使l′与直线BD成α角,这样的直线有几条?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直线A1B与直线外一点E确定的平面为A1BCD1,EF⊂平面A1BCD1,且两直线不平行,故两直线相交.
2.【解析】选A.连接A1C1,AC,则A1C1∥AC,
∴A1,C1,A,C四点共面,
∴A1C⊂平面ACC1A1,
∵M∈A1C,∴M∈平面ACC1A1,又M∈平面AB1D1,
∴M在平面ACC1A1与平面AB1D1的交线上,
同理O在平面ACC1A1与平面AB1D1的交线上.
∴A,M,O三点共线.
3.【解析】选C.由条件知当平面α、β的公共点多于两个时,若所有公共点共线,则α、β相交;若公共点不共线,则α、β重合.故①不一定成立;②成立;
③成立;④不成立.
4.【解析】选D.当a∩α=P时,P∈a,P∈α,但a⊄α,
∴①错;当a∩β=P时,②错;如图,∵a∥b,P∈b,∴P∉a,
∴由直线a与点P确定唯一平面α,
又a∥b,由a与b确定唯一平面β,但β过直线a与点P,∴β与α重合,∴b⊂α,故③正确;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必在其交线上,故④正确.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时对平面性质不熟、不善于举出反例是致错的主要原因.
5.【解析】选D.在A图中分别连接PS,QR,
易证PS∥QR,∴P,Q,R,S共面;
在C图中分别连接PQ,RS,
易证PQ∥RS,∴P,Q,R,S共面.
如图,在B图中过P,Q,R,S可作一正六边形,
故四点共面;
D图中PS与QR为异面直线,
∴四点不共面,故选D.
【误区警示】对于截面问题,常因不能准确确定平面的交线而出错.
【变式备选】已知四个命题:①三点确定一个平面;②若点P不在平面α内,A、B、C三点都在平面α内,则P、A、B、C四点不在同一平面内;③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④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解析】选A.根据平面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①不正确,若此三点共线,则过共线的三点有无数个平面.②不正确,当A 、B 、C 三点共线时,P 、A 、B 、C 四点共面.③不正确,共点的三条直线可能不共面,如教室墙角处两两垂直相交的三条直线就不共面.④不正确,将平行四边形沿其对角线翻折一个适当的角度后折成一个空间四边形,两组对边仍然相等,但四个点不共面,连平面图形都不是,显然不是平行四边形.
6.【解析】选B.如图,取AC 中点G ,连FG 、EG ,则 FG ∥C 1C ,FG=C 1C ;EG ∥BC ,EG=1
2
BC ,故∠EFG 即为EF 与C 1C 所成的角,在Rt △EFG 中,
cos ∠EFG FG
FE 5=
==. 7.【解析】正方体如图,若要出现所成角为60°的异面直线, 则直线需为面对角线,以AC 为例,与之构成黄金异面直线 对的直线有4条,分别是A ′B,BC ′,A ′D,C ′D ,正方体 的面对角线有12条,所以所求的黄金异面直线对共有
124
242
⨯=对(每一对被计算两次,所以记好要除以2). 答案:24
8.【解题指南】将平面图形还原为空间图形,然后逐一进行判断. 【解析】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原来的正方体如图所示,
则AB⊥EF,EF与MN为异面直线,AB∥CM,MN⊥CD,只有①③正确.
答案:①③
9.【解析】由公理4知①正确;
当a⊥b,b⊥c时,a与c可以相交、平行,也可以异面,故②不正确;
当a与b相交,b与c相交时,a与c可以相交、平行,也可以异面,故③不正确;
a⊂α,b⊂β,并不能说明a与b“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故④不正确;
当a,b与c成等角时,a与b可以相交、平行,也可以异面,故⑤不正确.
答案:①
10.【解题指南】根据公理3,确定两平面的两个公共点即可得到交线.
【解析】在平面AA1D1D内,延长D1F,
∵D1F与DA不平行,
∴D1F与DA必相交于一点,设为P,
则P∈D1F,P∈DA.
又∵D1F⊂平面BED1F,AD⊂平面ABCD,
∴P∈平面BED1F,P∈平面ABCD.
又B为平面ABCD与平面BED1F的公共点,连接PB,
∴PB即为平面BED1F与平面ABCD的交线.如图所示.
11.【证明】如图所示,取B1B的中点G,
连接GC1,EG,
∵GB∥C1F,且GB=C1F
∴四边形C1FBG是平行四边形,
∴FB∥C1G,且FB=C1G,
∵D1C1∥EG,且D1C1=EG,
∴四边形D1C1GE为平行四边形.
∴GC1∥D1E,且GC1=D1E,
∴FB∥D1E,且FB=D1E,
∴四边形EBFD1为平行四边形.
又∵FB=FD1,
∴四边形EBFD1为菱形.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时,常忽视对四边形EBFD1为平面图形的证明,如证得
BE=ED1=D1F=FB后即下结论得到菱形.
【探究创新】
【解析】(1)连接B′D′,在平面A′C′内过点P作直线l,使l∥B′D′, ∵B′D′∥BD,∴l∥BD,
∴l即为所求作的直线.
π或0时,这样的直线l′有且只有一条;
(2)当α=
2
π且α≠0时,这样的直线l′有两条.
当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