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高考真题演练
新教材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0人民解放战争
课时作业20 人民解放斗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024·枣庄市二模]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重庆和川东的广阔农夫到处传播着“毛主席来了”的喜讯,发出了“农村要实行民主”的怒吼;进步学问分子说,毛主席“一心一意地领导中国走向独立、自由和富强的道路”。
这反映了当时( ) A.阶级冲突有所缓和 B.社会舆论左右政局C.民众渴望国家新生 D.中国革命成功在望2.[2024·青岛市一模]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心发出指示:“我党应坚决拥护群众从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
”这旨在( )A.巩固抗日民主政权 B.推动联合政府建立C.争取民主革命成功 D.彻底歼灭封建势力3.[2024·山东淄博检测]“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
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地天宽。
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
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材料反映了( )A.土地革命时期依据地面貌B.抗日斗争时期民主发展C.解放斗争时期边区建设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2024·沈阳市二模]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被定为华北、华东、西北解放区的本位货币,之前各解放区发行的货币按“固定比价、混合流通、逐步收回、负责究竟”的方针兑换,新解放地区原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圆券按浮动比价限时兑换。
人民币的发行与兑换( )A.标记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金融领域的成功B.实现了国家财政和经济的统一C.供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资金支持D.保证解放斗争成功进军的须要5.[2024·丹东市高三二模]东北解放较早的旅大地区,1948年9月召开了“旅大首届运动会”,之后规定每两年召开一次,选择适合工人的项目,并嘉奖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形式结合运动表演。
到1949年召开了9次群众性体育大会,参与者多为工人。
据此分析,这些体育运动( )A.意在为生产建设服务B.将生产与生活完全结合C.干脆为革命斗争服务D.旨在提高工人政治地位6.[2024·德州市高三模拟]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变更了“工农联合专政”“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等提法。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人民解放战争》十年真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人民解放战争》十年真题含答案2023年1.(2023年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党中央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方针,各解放区继续实行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民主选举的各项原则和制度。
一些解放区开展了民主选举运动,颁行了选举法规。
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为召开第三届参议会首次大会进行了乡、县、边区三级普选。
这次选举产生了10名边区参议员,包括各社会阶层的代表。
在党派关系上,共产党员61人,国民党员19人,救国会员1人,无党无派人士89人。
解放战争后期,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的范围和条件作出新的规定。
1949年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规定:经军事法庭、司法机关和人民法庭判决剥夺公民权者,有反革命行为及民主政府缉办在案者等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949年6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明确地把“赞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列为被选为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首要条件。
其他解放区颁布的选举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调整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答案】(1)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需要,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矛盾为主转变为阶级矛盾为主;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解放战争胜利在即;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了新兴的人民政权;(2)用法律维护和保障解放区人民的民主权利,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有利于解放区人民去支援解放战争,加快战争的胜利;对建国后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解析】(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解放战争时期。
据材料一“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为召开第三届参议会首次大会进行了乡、县、边区三级普选。
2011-2016年高考真题汇编 解放战争
八、解放战争1.(2011·天津文综·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魇成就。
”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2.(2011·重庆文综·20)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
”据此,这一时期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A.游击战 B.攻坚战C.阵地战 D.运动战3.(2012年江苏历史,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
”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4.(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9)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
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5.(2014·安徽卷)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
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①②③④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6.(2016·天津文综·9)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训练题——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解析版)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训练题一、选择题(共24题)1.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达重庆当晚就收到一封由多人签名的致敬信。
信中说:“您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污蔑完全粉碎了,这证明中国共产党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
据此可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A.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广泛支持B.有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实力C.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诚意与决心D.顺应了民众追求和平民主的呼声2.1946年1月,各党派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其中规定:中央同地方分权,省为地方自治的最高单位,省长民选,各省可以制定省宪等。
这些规定( )A.仿效美国确立了联邦体制B.客观利于解放区民主政权存续C.推动了解放战争走向胜利D.使地方机构改革实现重大突破3.下面是根据《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统计的国共双方力量对比(1946年7月)。
由此可知( )A.C.国民党方面拥有政治上的主动权D.国统区人们对蒋介石抱有相当大幻想4.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的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
”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B.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5.1949年4月,毛泽东接见华北局同志时指出:“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缺一面、缺一方,就是路线错误、原则错误”。
该政策立足于( )A.实现战争的全面胜利B.争取经济的恢复发展C.推动解放区土地改革D.赢得广泛的国际援助6.1943年太行区从事纺织的妇女人数约为65000名,1947年发展到约900000名,妻子纺纱,丈夫在家做饭并帮助妻子到合作社去领花、交钱的现象极为普遍。
1946年,有边区妇女代表指出:“他(丈夫)好几个月也不抽烟了……俺给卖了布,他就买了包烟,这会他伸着手向俺要钱。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放战争基础练习卷新人教版
解放斗争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2009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报,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
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加探讨的主要问题是()A. 和平建国问题B. 开展国民革命运动C. 促进国共联合抗战D. 与各民主党派合作2、解放斗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这样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抓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 B.挥师大西北C.发动辽沈战役 D.挺进大西南3、解放斗争时期,依据敌我力气对比变更状况(见下表),中共中心确定()1946年7月1948年7月人民解放军130万280万国民党军队430万365万A.签署双十协定 B.进行战略反攻C.进行战略决战 D.发起渡江战役4、三大战役以后,毛泽东指出:“用战斗去解决敌人,仍旧是我们首先必需留意和必需打算的。
”同时,“依据北平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是增加了……这种方法于我军、于人民是有利的,即是可以避开伤亡和破坏。
”材料中毛泽东强调解放全中国( )A.必需坚决与国民党战斗究竟 B.实行武装暴力方式最好C.须要争取全国广阔人民支持 D.要确保全国人民的利益5、“我军其次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实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斗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下列能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是()A.中心红军实行战略转移B.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6、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给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将来前途。
”材料主要阐明( )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一样性 B.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分C.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打算 D.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必定趋势7、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 “对西方而言,这一事务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宏大成功;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24练人民解放战争
第24练人民解放战争1.[2021·广东卷]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
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
”这反映了当时()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2.[2021·江苏苏州市高三模拟]1945年9月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经过八年的战争,全中国疮痍满目,百废待兴,全中国人民迫切地需要和平、团结与民主,以便同心协力,建设新中国。
”这说明()A.国共两党走向和平建国B.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C.中共力争建立联合政府D.国民党失去了执政党地位3.[2021·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1945年9月,蒋介石为了向中国共产党施加压力,迫使中共代表团在谈判桌上让步,向各战区下达向解放区进攻的密令,国民党军队在粤、苏、浙、皖、鲁、晋、绥、察等省向人民军队发起进攻。
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将国民党军的各路进攻打退。
这反映出()A.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B.国民党撕毁了政协协议发动内战C.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4.[2021·银川市高三模拟]解放战争爆发之初,西方媒体通过计算国共双方的武器装备、军队数量、控制的区域等数据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共产党支撑不过半年必定灭亡;而毛泽东却做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这主要是因为毛泽东()A.看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B.充满对战争胜利的必胜信心C.发现了西方数据来源不准确D.预判了国际形势对中国共产党有利5.[2021·日照市高三模拟]1947年4月,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人意料,蒋介石占领延安将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
下列与之有关的事件是()A.重庆谈判B.转战陕北C.战略大决战D.渡江战役6.[2021·陕西榆林市高三模拟]如图为1948年米谷创作的漫画《伪金圆券:这难道是我昨晚脱下的鞋子吗?》。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三人民解放战争(附答案)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三:人民解放战争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抗战胜利后,在国内存在着一年多的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
之所以存在过渡,而未直接发生战争原因不包括()A.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三大口号B.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高涨C.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D.阶级矛盾尚未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
”此斗争焦点主要集中在()A.国共两党内部的派系之争B.内战与和平之争C.建设什么性质的国家之争D.统一战线是否继续存在之争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最主要目的是()A.尽力争取国内和平B.表明中共的和平诚意C.揭穿蒋的假和平阴谋D.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希望达到的目的是()A.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B.建立一个联合政府C.将内战的责任加于共产党D.武力进攻解放区下列关于国共重庆谈判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B.“双十协定”的签订是人民力量的胜利C.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D.重庆谈判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局面重庆谈判中蒋介石始终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其根本目的是() A.不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B.为发动内战做准备C.降低中共的威信和地位D.为了实现独裁统治重庆谈判签订的《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对国民党最具制约性的一项是() A.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B.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D.决定迅速实行宪政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没有就国内和平、民主、团结达成协议的根源是() A.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对立B.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C.二战后冷战局面的消极影响D.民族矛盾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人民解放战争高考试题精编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主 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此后至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们的政 治立场和主张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试结合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对这一 过程加以叙述。(00广东)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建国,民盟代表和 其他民主人士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 国民党破坏政协会议决议,先后制造“校场口血 案”“下关血案”和“李闻血案”,并非法召开 “制宪国大”。民盟等民主党派拒绝参加伪国大, 反对其通过的伪宪法。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于1947 年强令解散 民盟。次年初民盟在香港重建总部,同国民党蒋介 石集团决裂,与共产党合作。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民主觉派认识到在中国 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接受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其领导人陆续到达解放区,并于1949 年9 月参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 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97全国) ① 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③ 维护农民墓本利益 ④ 促进杜会经济发展 A. ①②B①②③ C ① ③ ④ D① ②③④
C
1947 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 义是(97上海) A .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B 粉 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 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黄对比D .改 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A
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精神鼓舞下创作的作品是(02广东) ① 长诗《王贵与李香香》 ② 歌曲 《 义勇军进行曲》 ③历史剧《 屈原》 ④ 小说《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 ① ②③ B ② ③④c ① ② D ①④
D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收复延安是在 (02广东) A 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期间B 进 行战略反攻期间C 三大战役期间D 渡 江战役胜利后
B
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其中第二次是指(99全国)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 专政制度的建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 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 开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训练25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
人民解放战争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樟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
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已经完结。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
毛泽东有关工作重点转移论断的依据是A.国民党军队主力的基本消灭B.中共结合实践首次提出的重要论断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D.提升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如图为1946年邵宇创作的连环画《土地》的封面。
《土地》讲述了地主霸占农民土地,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得解放的过程。
这本连环画A.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绘画风格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C.有助于激发群众反封建热情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3.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突出肯定了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现代工业中目前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了应当认真贯彻执行统战政策的要求,主张团结尽可能多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使大多数民主人士在各自岗位上做到有职有权。
这一主张有利于A.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B.城市接管后经济秩序的稳定C.缓解社会主义改造阻力D.修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4.1945 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东北局,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
我党还从各解放区和延安调往东北2万名党政于部和11万部队。
同时,国民党军队也相继攻占山海关、营口、本溪,接收了长春、沈阳、哈尔滨3个大城市。
这反映出A.国共两党联合接受东北日军投降B.东北成为解放战争主战场C.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东北D.和平建国面临严峻的形势5.1949年7月,周恩来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指出:工人阶级要团结民族资本家,劳资双方订立集体合同,以便双方安心生产。
高考历史专题训练: 人民解放战争 含答案及解析
人民解放战争[直击高考]本单元包含的章节为《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四章,被列入高考的考点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①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②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③全面内战的爆发(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①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③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等从1945抗战胜利后到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这一段历史,主要内容是人民解放战争。
这一时期又称作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458月至19466月为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66月至19476月为战略防御阶段;19476月至194910月为战略反攻和决战胜利阶段。
贯穿这三个阶段的两条基本线索为:国民党假和平及发动内战失败的过程,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过程。
解放战争既是蒋介石集团走向败亡的历史,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退出中国大陆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又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
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把握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北平谈判等重大事件,掌握国共两党政治斗争情况及结果。
从背景、目的、内容等方面比较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
二是归纳、整理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不同阶段为什么实行不同的战略方针。
并从国共两党自身方面的情况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三是了解、掌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发生的两次转移与标志。
第一次是由城市转向农村,标志是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部队进军井冈山。
第二次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标志是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特别注意结合历史背景掌握转变的原因和结果。
[本卷概要]本套试题涉及的考点包含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一系列重要知识点。
本套试题立足于课本章节基础知识,努力通过系统化习题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驾驭本单元知识的能力。
本套试题的特点:(1)突出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努力通过习题训练勾勒出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七届二中全会等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把握这些知识点间的联系。
2025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基础练--第22讲 人民解放战争(含答案)
2025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第22讲人民解放战斗1.(2023山西大同三模)1946年6月,美国国会打算延长对中国的租借法案期限。
依据租借法案,美国移让给国民党政府的物资总值达七亿八千一百万美元。
7月,美国国会授权总统将总数不超过271艘舰艇及船坞器材等“赠送”给国民政府。
这些举措反映了()A.美国方案推动亚洲版“马歇尔方案”B.反法西斯战斗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C.美国成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国家D.美国扶蒋反共干涉中国内政的意图2.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抗战中已成为民族存亡的重要象征,但华东、华北及东北等沦陷区的人们对于重新归来的国民党的热忱在短短几个星期内就快速冷却了,这些地区人民的幻灭感显得尤为猛烈。
这反映出()A.国民政府已丢失了人民的支持B.国民党对沦陷区的举措失当C.民众和平与民主幻想彻底幻灭D.社会民生深陷通货膨胀的泥潭3.(2023湖南名校联考)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说道:“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宽敞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使革命在全国成功以后,在一个长时期内……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行缺少的一部分。
”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大力扶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C.新民主主义政策实施有其必要性D.国民经济进展进入新阶段4.(2023天津河西三模)1946年7月,中共中心的《以防卫战斗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等指示中指出,“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念”,临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终成功;在作战中应接受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法。
依据以上指示,人民解放军实行的军事行动是()A.粉碎全面进攻B.进行战略进攻C.发起主力决战D.发动渡江战役5.(2023北京西城二模)1947年3月,中共中心作出打算:一方面成立中心前敌委员会,由毛泽东等主持,仍留陕北,同敌“兜圈子、扭辫子”并指挥全国的解放战斗;同时成立中心工作委员会,撤出陕北后“经五台往太行”疏散,负责“中心托付之工作”。
2024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合格演练测评八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合格演练测评(八)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一、单选题1.如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3.如表反映了1935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这表明( )B.共产党得到社会各界支持C.社会主要矛盾变化D.时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4.1933年为纪念五卅运动8周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举办了第一届全运会,参加运动会的有一、三、五军团、江西军区、中央政府各机关,红军学校以及19个单位选派的180多名运动员。
比赛除球类和田径项目外,还设有刺杀、投弹等军事项目。
这次运动会的召开( ) A.适应了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范围C.锻炼了敌后军民的应战能力D.表明根据地形势根本好转5.据统计,1937年6月,南京市常住人口约为101.545万人;到1937年10月27日,日本驻沪总领事冈本季正给外相广田弘毅的密函中却言道:“南京市内公务员和军人眷属均已避难,人口剧减。
据警察厅调查,现有人口53万余。
”这主要体现了( )A.日本在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B.南京大屠杀的残忍残暴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破坏性大D.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6.“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
”中国共产党发表的这一宣言(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C.缘起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D.推动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7.徐州会战开始后,八路军各部对于配合鲁南的正面作战贡献了相当大的力量。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高考真题演练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高考真题演练河北省泊头市交河中学罗进美[命题趋向]本单元包括1945年到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结,高考中有较多的大跨度题目最后落点都不能落在这里。
本单元美国对华政策可和列强侵华史、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政策结合命题。
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可和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时期有关内容结合命题。
共产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总路线可和前后不同时期党的土地政策相结合命题。
[应对策略]1.按照争取和平民主(1945年8月-1946年6月)、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6月)、战略反攻(1947年7月-1948年8月)、战略决战(1948年8月-1949年1月)和胜利进军(1949年1月-1949年10月)五个阶段来掌握这一时期历史,并注意时间和空间的结合。
五个阶段以战略反攻为重大转折点。
这之前,解放军是在内线作战;之后,转为外线作战,开始结束蒋家王朝在中国统治的过程。
2.理清贯穿五个阶段的两条基本线索,即国民党假和平及发动内战失败的过程,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过程。
如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进攻中原等解放区召开伪国大,制定伪宪法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共产党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组织、领导反蒋第二条战线。
在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镇压民主运动,经济恶化,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决裂,军事上陷于防守;共产党挺进中原,开始战略反攻,开展解放区土地改革,领导国统区民主运动。
3.抓住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国民大会”,反蒋第二条战线,北平谈判等关键点,掌握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及其结果。
从背景、目的、内容等方面比较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
4.归纳、整理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不同阶段战略方针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防御阶段,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反攻阶段,以外线作战为主,以中原地区为突破口展开全国反攻。
高考历史专题解析人民解放战争
高考历史专题解析人民解放战争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导读】本考点在近年高考中频繁出现,大多是选择题,命题集中在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复习的重点是重庆谈判、双十协定、中共的战略方针。
(1)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2)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试题举例】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和重庆谈判,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试题中的关键词是“1945年”“重庆”。
抗战胜利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是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光明的道路;一是蒋介石继续坚持独裁内战,黑暗的道路。
毛泽东去重庆参加谈判,代表了中国“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的心声,即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3)全面内战的爆发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读】本考点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结,高考中大跨度的题目往往最后落点在这里。
复习的重点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等。
七届二中全会有关党风建设方面的内容,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系统复习中共各时期的土地政策。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试题举例】(2008·四川卷)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继续实行减租减息B.实行土地公有制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D.保留富农土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故A项是错误的;B项是在三大改造时实施的;D项是在1950年夏实施的。
因此选C。
(2)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4)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试题举例】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练习(必修一)第课解放战争
第 17 课解放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成功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中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A.争取和老百姓主、反对内战专制B.进行重庆谈判,商议建国大计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公民政府D.揭穿美蒋阴谋,防止全国内战2. 1945 年,在努力求取和老百姓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劝告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像陈独秀。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全部为了和平B.不第一挑起内战C.防备国共合作再次破碎D.对公民党要做两手准备3.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希望达到的目的是A.将发动内战的责任加在共产党身上B.借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C.成立一个联合政府D.借谈判之机,攻击解放区4.抗战成功后,国共两党没有就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完成协议的根来源因是A.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B.二战后冷战场面的悲观影响C.民族矛盾已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一样5.标记着全面内战迸发的事件是公民党军队攻击A.陕甘宁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晋冀鲁豫解放区D.大别山区6.以下不切合中共解放战争期间拟订的《中领土地法纲领》规定的是A.充公地主的土地B.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C.按乡村人口均匀分派土地D.取销土地私有制7.“解放战争的成功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土改政策密不行分”。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土改打击了封建地主,削弱了蒋介石统治的基础B.土改促使认识放区经济的发展C.土改调换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踊跃性D.经过土改成立了宽泛的一致战线8.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里所说的转折点是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扑B.三大战斗的成功C.南京解放D.中国人民政治磋商会议召开9.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公民党先后进行了两次谈判,其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和平 B .赶快结束内战C.共建联合政府D.为战争作准备二、非选择题:10.阅读以下资料:资料一:内战迸发前后美国对公民政府救助统计装备军队45 个师训练军事人员15 万人贷款和物质59 亿美元资料二:战争早期国共两方军事实力对照公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军队数目430 万人130 万人装备状况美国援建空军、舰艇8 亿美元节余物质小M加步枪回答:(1)依据资料一归纳抗战成功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和目的。
湖南5年高考历史真题2.5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湖南5年真题面对面(2013~2017)1.(2015常德6)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②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共两党都达成了停止内战的意向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②③2.(2015张家界10)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
其中,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是( )3.(2014长沙16)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
”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C. 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D. 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4. (2016常德11)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B. 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备考实战演练1.(2017岳阳)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重要问题。
蒋介石的真实意图是()A. 商讨国内和平问题B. 商讨加入联合国事宜C. 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D. 筹备召开政协会议2.(2017常德澧县联考三)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
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
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A.“打倒列强,铲除军阀”B.“要和平,争民主”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还我河山,守土抗战”3.(2017模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A.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D. 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4.(2017河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高考真题演练河北省泊头市交河中学罗进美[命题趋向]本单元包括1945年到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结,高考中有较多的大跨度题目最后落点都不能落在这里。
本单元美国对华政策可和列强侵华史、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政策结合命题。
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可和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时期有关内容结合命题。
共产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总路线可和前后不同时期党的土地政策相结合命题。
[应对策略]1.按照争取和平民主(1945年8月-1946年6月)、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6月)、战略反攻(1947年7月-1948年8月)、战略决战(1948年8月-1949年1月)和胜利进军(1949年1月-1949年10月)五个阶段来掌握这一时期历史,并注意时间和空间的结合。
五个阶段以战略反攻为重大转折点。
这之前,解放军是在内线作战;之后,转为外线作战,开始结束蒋家王朝在中国统治的过程。
2.理清贯穿五个阶段的两条基本线索,即国民党假和平及发动内战失败的过程,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过程。
如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进攻中原等解放区召开伪国大,制定伪宪法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共产党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组织、领导反蒋第二条战线。
在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镇压民主运动,经济恶化,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决裂,军事上陷于防守;共产党挺进中原,开始战略反攻,开展解放区土地改革,领导国统区民主运动。
3.抓住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国民大会”,反蒋第二条战线,北平谈判等关键点,掌握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及其结果。
从背景、目的、内容等方面比较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
4.归纳、整理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不同阶段战略方针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防御阶段,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反攻阶段,以外线作战为主,以中原地区为突破口展开全国反攻。
决战阶段实行战略决战,将敌人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地区。
渡江战役后,追歼残敌,解放全国。
战略方针的变化,主要根椐敌我力量对比等因素进行分析。
5.了解、掌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发生的两次转移与标志。
第一次由城市转向农村,标志是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
第二次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标志是七届二中全会。
要从背景分析转变的原因。
6.了解抗战胜利后,在中国革命前途上的三种主张(或方案、道路),简言之,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和人民共和国。
认识中共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考题链接]一、选择题1.(2003年全国)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内容涉及国家政治建设,其要点不包括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B.国民党结束“训政”C.保障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D.改组国民政府2.(2002年上海春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年在地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几经转移。
下列按转移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C.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D.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3.(2002年广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鼓舞下创作的作品是①长诗《王贵与李香香》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③历史剧《屈原》④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④4.(2002年广东)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收复延安是在A.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期间B.进行战略反攻期间C.三大战役期间D.渡江战役胜利后5.(2001年上海)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
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史实本质?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6.(2001年广东、河南)下列民主党派,建立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是A.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B.九三学社、中国农工民主党C.九三学社、中国民主同盟D.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7.(2001年江西)下列关于1949年4月北平和平谈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谈判时蒋介石在南京执政②谈判双方分别代表共产党和国民党③谈判以共产党提出的八项条件为基础④谈判双方代表达成了文字协定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8.(2001年江西)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中国古代历史的著作是A.李大钊的《史学要论》B.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C.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D.剪伯赞的《中国史纲》9.(2001年全国)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2000年山西)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11.(2000年春季)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A.全面进攻解放区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D.集中优势兵力防守战略要地二、材料解析题(2004年江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及其他联合国家承认,目前中华民国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为达到统一中国目标之恰当机构。
……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及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且实际上使政治团结不能实现。
——《杜鲁门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1945年12月)材料二:据许多观察家的意见,他们(指国民党政府)已经堕落于腐败,争夺地位权力,……一向是一党政府,而不是在西方寓义下之民主政府。
……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见的理由,仍旧继续全力援助国民政府。
——《艾奇逊致杜鲁门的信》(1947年7月)回答: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
②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西方“观察家”眼中的国民党政府形象。
③艾奇逊写这封信的时候,中国的政治局势如何?他所谓的“显见的理由”是什么?三、问答题1.(2003年上海春季)孙中山早在1921年的《实业计划》中就提出了开发三峡、造福于民的设想。
但是在旧中国始终未能实现。
请根据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状况,简要说明其不能实现的原因。
2.(2000年广东)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此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们的政治立场和主张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试结合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对这一过程加以叙述。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D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出D项改组国民政府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而不是“双十协定”的内容。
2.A 首先要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限,即建国前。
按照时间顺序,中共中央机关转移的顺序是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
3.D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比较能力,属于组合型选择题。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于1942年,《王贵与李香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都是反映解放区农村斗争的作品;而《义勇军进行曲》、《屈原》都是20世纪40年代前的作品。
4.B 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再认能力。
解放军收复延安是在1947年,据此判断B项正确。
5.C 本题主要考查对内战爆发前国共两党关系和当时时局的认识。
A项适合于抗战中,B项模糊了国共两党的阶级性质,D项所术更不符全实际。
6.A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题时可结合回忆内战爆发后,国民党迫害民盟、民建、民进等民主党派的情况。
7.D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和放到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的能力。
解题时要联系北平和平谈判的历史背景,谈判双方,谈判结果,进行思考。
①项当时蒋介石已经下野。
②项谈判中的一方代表是代表南京国民政府。
8.B 本题考查对历史文献的评价能力。
解题时要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一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认识这部史学著作所处的地位。
A项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概论。
C、D项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的两部中国史著作。
9.C 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能力。
解题关键是理解毛泽东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要求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以李自成的失败为借鉴,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和出现享乐腐化作风,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10.C 本题侧重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原因的阐释能力,也考查考生认识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教材内容,俄国和中国革命道路不同,是由两国国情不同决定的。
A项俄国在十月革命前,农业仍占优势。
B项俄国城市人占多数不可能。
D项不符合事实。
11.B 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和放到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在于对解放军战略反攻历史背景、方针、目的的了解。
二、材料解析题①扶蒋反共②政治腐败(争夺权力);一党专政(独裁)③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国民党统治已被推翻)。
阻止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取得政权,尽力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解析]第①问要求学生回答抗战胜利后美国对华基本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直接答出,但我们也应了解二战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而控制中国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在中国妄图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反共政府。
为此,它就必须首先“阻止共产党安全控制中国”,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第②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第③问可根据艾奇逊写信时间(1947年7月)来推断。
问答题1.20世纪20~40年代的旧中国,政治黑暗、腐败丛生;军阀割据、战乱不断;日本侵略、烧杀抢夺;经济凋敝、国力不济;科技落后、人才匮乏。
因此,既无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无强大的综合国力来兴建浩大的三峡工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效地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题目本身已给出了“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状况”的提示,这些思维角度便是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准绳;既然孙中山的三峡工程的设想“不能实现的原因”,那么只要归纳、概括上述思维角度方面的不利条件即可;既然是“简要说明”,就是简要答了一般现象,毋须罗列具体的历史事实。
2.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建国,民盟代表和其他民主人士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
国民党破坏政协会议决议,先后制造“校场口血案”、“下关惨案”和“李闻血案”,并非法召开“制宪国大”。
民盟等民主党派拒绝参加伪国大,反对其通过的伪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