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何处埋忠骨——为忘却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是二战日本向盟军投降64周年纪念日,转帖四年前读到的一篇旧文,以缅怀纪念每一位为我们今日生活付出了生命的人,向每一个为国家民族独立付出亲人代价的普通中国家庭致敬;追思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家族中为国家捐躯、投笔从戎的长辈。
青山何处埋忠骨——为忘却的历史
•简杨•
一
我父亲本来不是独子,但一场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他却变成了独子。
我祖父原本是位前清秀才,因清政府于一九O五年废除科举,便放弃了读书仕进的梦想。他后来考入当时山西大学堂的西斋,专攻起了化学和英语。山西大学堂是国内较早成立的高校之一,分东西两斋。西斋是由英国传教士倡议、山西地方政府用“庚子赔款”的一部分建立的,是我国近代最早采用西方教学模式的学堂之一。
祖父一九一一年大学毕业,本欲出国留学,但因当时长兄亡故,其母阻挠,便回到故乡。他从此一边经营农事,一边办学教书。那时的县辖五区之中,只有祖父的村子里有一所小学,全区四十八村的子弟若有谁愿念书的,就总会找到祖父这里来。祖父平时除主持村里的小学外,还兼任着村长。他为人正直,平等谦和,那些与他平辈或大一些的人,也都像他的学生那样,称他是先生。他那时仅有二十多岁。
祖父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他便开始把亡国之痛融入于教学之中。每讲到统治者的无能和侵略者的暴行时,他就会痛心疾首声泪俱下,但讲到志士仁人的抗争和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时,又推崇备至。我父亲在回忆到那段生活时曾经说过,早在西安事变之后,山西的抗日气氛已经相当高涨,学校里经常教唱抗日歌曲,他那时就已经会唱《义勇军进行曲》了。他还对我讲过另外几首歌的歌词。一首《生死已到最后关头》的歌是这样写的:“同胞们,向前走,不要后退。用我们的血和肉,去拼掉敌人的头。亡国的条件,我们绝不能接受,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生死已到最后关头,生死已到最后关头!”而《新小放牛》的歌词则是这样:“什么时候失去了东三省,什么人抢占了沈阳城?沈阳原是谁家的地,东三省住的是哪里人?九一八失去了东三省,日本人抢占了沈阳城。沈阳原是中国的地,东三省住的是中国人。”
一九三八年春秋之间,日军在距我老家不远的一个村子设立了据点,并建立了伪区公所,还把祖父所在的村子划为了“爱护村”。村里的小学从此便被日伪直接控制着。这时的村小学,已经不能再象从前那样,公开地向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教师们便采用隐晦的办法,用课外补充材料的形式向学生们传授了都德的《最后一课》,又用赞美祖国河山和英杰的的歌曲,培养着学生的爱国之心。父亲还记得一首叫《狄武襄公》的歌。狄武襄公即宋代名将狄青。歌中有这样的句子:“宋代何人建武功,将军誓从戎,山川钟灵秀,将星闪耀出英雄……”
二
祖父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在少时便得病夭亡了。二子叫焕景,三子叫焕曜,四子便是我父亲。祖父的弟弟在太原供职,其子焕春一直在老家生活。
焕景、焕曜、焕春小学毕业后,从老家转到省城太原读书,日常起居都由焕春的父亲照顾。但当寒暑假时,三个人还是会一起回来,在老家度过。他们三个人,既是兄弟,又是同学,更是亲密无间的朋友。
他们在太原成成中学读书。就读过山西大学堂西斋的祖父,为什么会为儿子们选择了这所学校,现在想来我觉得并不偶然。成成中学创建于一九二四年。从表面上看,它因由山西籍的清华燕京等校的毕业生创办,是一所思想开化、教学先进的学校。但祖父所不知道的是,成中是当时阎锡山统治下唯一一所被共产党控制的学校,校长和很多教员都是地下党员。除一般的基础课程之外,教师们经常向学生们讲授民族大义和亡国之痛。焕景、焕曜、焕春都是成成中学抗日救亡的骨干。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为躲避日军轰炸,成成中学从太原市中迁往郊区。十月中旬,学校党组织动员学生们拿起枪来,举校从戎,共赴国难。成中当时分初中和高中两个部分,初一到初四的学生因年龄太小,全部遣散回家。但高一高二的学生和教工们却全都留了下来。一支三百多人的“成成师生抗日义勇队”就这样成立了。义勇队后改名为成成师生游击队。这支队伍的组成人员都是知识分子,其中还有不少的兄弟兵和父子兵。在艰苦的八年抗战中,成成师生游击队一直转战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晋西北和内蒙绥远等地,牺牲非常惨重。他们用热血和青春,在中国的抗日史上写下了一页壮怀激烈的罕见篇章。
成中师生义勇队成立之时,焕景伯父在上高二,十八岁。焕曜十六岁,在上高一。焕春也是十六岁,但从成中转到了别处读书。一位伯父们当年的同学,在其回忆文章中这样写到:“三兄弟在成中期间,学习成绩优良。焕景同志身材魁
梧,神情练达,目光炯炯,特具一副坚毅、沉着、机警的性格。当时还是学校运动员,他的跳远和三级跳远,均为全校第一。焕曜同志性格内向,沉着文静,才能出众。焕春身体不好,看上去象是小兄弟。”
在得知全校要离开太原时,细心的焕曜伯父曾回乡探亲。当时我祖父正出门在外,焕曜不敢把真情告诉祖母,只是尽力安慰祖母,帮助做了不少家事,还嘱咐八岁的幼弟(我父亲)要好好照顾祖母。他分别时依依不舍,连我年幼的父亲都觉得异样。父亲后来对我讲起往事时,总说焕曜伯父当年是一步一回头离开的。
这一别便是永别。
三
成成师生游击队及我三位伯父的抗日轨迹如下:
一九三七年十月初,成中师生义勇队成立,校长刘墉如担任队长兼政委,下编三个中队。焕景伯父任二中队队长,他从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将军的手里,接过了一支晋造冲锋枪。师生们共得到六、七十支枪。焕曜当时担任班长。焕春伯父得到消息后,便一个人跑到交城,追上了他们。这段时间,成中师生游击队的足迹主要是在晋中,如交城、太原、清源、文水等处。
一九三七年年底,他们进入吕梁山区,改编为战动总会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简称四支队。师生们弹药缺乏,连御寒的冬衣都没有。三八年二月,贺龙将军来为师生讲话,得知情况后,命八路军一二O师为四支队提供了皮衣和弹药。
一九三八年二月,四支队开往晋西北前方的离石岢岚等地,和日军正面交锋三次。
一九三八年六月,支队增加了五百名新兵,扩充为六个连,每连三个排,每排三个班。很多成中学生经过炮火的锻炼,都担任了班、排、连干部。焕景伯父任四支队二连连长。焕曜任一连排长,参与骑兵的训练和组织工作。
一九三八年七月,四支队与一二O师七一五团组成八路军大青山支队继续西上,从山西转入了敌后的绥察地区,驻扎在武川西部一带。大青山属阴山山系,在今内蒙境内。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四支队奉命配合七一五团西进,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同月下旬,在武川十区乌兰乌素村,焕景伯父率二连士兵在积雪盈尺的山头,与日军激战到黄昏。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七一五团奉命转战冀中,四支队继续留守大青山。在同月与日伪的一次激战中,焕景伯父为掩护战士们突围,在今内蒙自治区的萨拉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