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11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课设计记着中华大地上国产业生的大体时间和标记, 记着商代后期的国都 . 理解夏代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 . 认识商代繁华的主要表现. 一同看看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 欢迎查阅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课设计 1【课程标准】简述夏代成立的史实 , 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 认识夏 .商的更替 .【教课目的】识记和理解 : 记着中华大地上国产业生的大体时间和标记 , 记着商代后期的国都. 理解夏代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 . 认识商代繁华的主要表现 .能力与方法 : 经过对夏 . 商历史特点的归纳 , 培育归纳能力 . 经过对禹 . 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论 , 培育评论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 初步认识公元纪年法 .感情 . 态度与价值观 : 学习国家形成的有关知识 , 进行历史唯心主义看法的教育 . 经过夏 . 商历史的学习 , 更多地认识祖国悠长历史 ,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培育明辨是非. 泾渭分明的感情 .【教课重 . 难点】夏代的成立和商代后期的国都. 难点 : 夏代成立的标记 ; 国家的含义 .【教课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 讲话导入新课禅让的最后一个部落结盟领袖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此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导入三 : 大家知道皇帝吗 ?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类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 ?仔细听 , 吸惹起学生进一步学习认识的兴趣.从讨论学生熟习的问题下手, 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二.夏代 ---- 我国的第一个王朝1.夏代的成立 : 解说夏代的成立 . 事实上 , 禹已依据自己的梦想成立起了一个王朝. 这在历称为 ---- 夏代 , 成立的时间约公元前 2_0 年.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说〞公元〝纪年法 .本目理论性强 , 又缺少相应的历史人证 , 教师解说为主 , 学生仔细听讲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夏代的统治①禹死后 , 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 ?这与禅让有什么不一样 ?你如何对待这类王位的继承方法 ?②要修业生谈启是如何稳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示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 . ③为何把禹开始这个政权称为国家呢?它与前方的部落结盟有何不同?学生经过阅读教材 . 联合自己课外认识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见解. 然后教师归纳整理 , 以打破难点 .三. 商代的成立与迁都1.商代的成立 : 过渡 . 而后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谈谈夏桀是一个如何的君主 ?你以为成汤灭夏的战争是正义的仍是非正义的2.商代的迁都 : 原由 . 状况. 影响.进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认识是非善恶 , 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为下一目的学习铺垫四.商代的盛衰1.商代的领土 :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地图 , 谈谈 .2.经济的发展 : 察看插图说了然什么 ?而后阅读教材 , 谈谈商代表现 ?并要修业生来归纳 .3.商代的消亡 : 知道 , 找找夏 . 商亡的共同原由 . 培育读图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 , 培育学生剖析 . 对照 . 归纳 . 归纳的能力 , 同时认识到国家兴亡与__的关系五.小结 : 学生 : 讲了哪些问题 , 有何启迪 . 培育综合 . 归纳的能力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课设计 2一. 课程目标(1)1-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等工具,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2)1-2适合地运用表示地理方向和地点的术语.(3)2-2参加检查活动,认识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明显变化. .教课要求(1)知识目标 : 初步掌握地图三因素 .(2)感情目标 : 从自己所在的社区下手 , 感觉社区的生活 , 领会社区的功能 .(3)能力目标 : 能依据平面图上的方向 , 描绘一个地址的详细地点 ; 能用比率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距离 .二.教课要点与难点教课要点 : 地图三因素教课难点 : 地图知识的运用三. 教课准备同学们采集的各种各种的地图; 对自家四周环境的检查.四.教课方法情境式 . 活动式五. 教课过程导入老师上节课请同学们认识自家四周的环境, 此刻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议论.沟通 .教师总结 : 我们每个家庭都生活在城市的社区里 , 家在社区中的地点 , 是我们认识与认识社区的出发点 . 〞引出社区看法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课设计3一.教材剖析本课时是在学生经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对社区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而且初步学会了运用地图学习知识的能力 . 在此基础上开始对社区功能的学习 . 因此在本课时 , 学生主要经过地图和表格 , 经过合作学习的方式 , 进行自主学习 .二. 教课目的知识目标1.学生经过阅读教材 , 知道社区的分类 .2.学生经过地图的阅读 , 认识社区的功能和分类 .能力目标1.经过教材地图的阅读剖析 , 训练学生的使用地图的能力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 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的能力 , 培育小组内的团队精神 .态度 . 价值观目标1.经过比较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 学生感悟乡村和城市的差别 .2.经过比较北京四社区 , 学生联合生活 , 感知自己生活的社区属于哪一种类的社区 .三.教课要点和难点社区的分类以及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属类.四. 教课方法小组议论法 , 比较法 . 实践法 .五.新课解说教课环节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时间导言经过前方的学习 , 我们学会了使用地图 , 也认识了社区的一些基本知识 , 今天我们运用地图来学习社区的分类. 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1 分钟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请大家依据小组形式 , 比较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的差别 . 学生小组合作 , 依据教材的地图 , 比较王村平面图和明阳小区平面图有哪些不一样 ; 而后联合生活实质 , 谈谈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差别 ._ 分钟城市社区内不一样特点的社区依据课本知识 , 比较北京是四个社区的特点 . 学生依据教材剖析北京市 ABCD四区主要有哪一类建筑物 , 请你模拟课本 , 给上述四个社区命名 .10 分钟谈谈你家眷于哪中特点的社区请你联合生活 , 谈谈你家和上述四中社区哪一个相像 , 并说明原由 . 学生联合生活 , 谈谈你家和上述四中社区哪一个相像 , 并说明原因.7 分钟社区之间的联系社区之间是不孤立的, 他们是互相联系的 , 请你依据生活实质找到一些凭证证明 . 学生依据生活实质找到凭证证明社区之间是互相联系的.5 分钟小结你来谈谈今日学了什么知识. 学生小结 , 上交今日的议论报告 .1 分钟课外检查请你选择你认识的社区, 并说明该社区属于哪一种特点的社区.1 分钟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课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第一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学习隋朝的统一过程和意义了解大运河的构造和作用1.2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货币演变和商业都市的兴起1.3 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天文、数学、医学等分析唐诗、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第二章:国家与社会的发展2.1 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学习宋朝的建立过程和重要政治制度理解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2.2 宋朝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探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认识城市风貌和生活习俗的变化2.3 宋朝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印刷术、指南针等分析宋词、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第三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1 明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学习明朝的建立过程和重要政治制度理解内阁制度及其影响3.2 明朝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探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认识城市风貌和生活习俗的变化3.3 明朝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天文、数学、医学等分析诗词、戏曲、书画等艺术成就第四章:近代化的探索4.1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学习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4.2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探究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4.3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学习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了解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第五章:烽火岁月与幸福生活5.1 土地革命与红军长征学习土地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5.2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探究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5.3 建国以来的社会变迁与幸福生活回顾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认识社会变迁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第六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6.1 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学习三大改造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过程6.2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与失误6.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与不足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如工业、农业、科技、文化等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足与经验教训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7.1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学习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过程7.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趋势第八章: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8.1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学习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及其意义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8.2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探究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意义及其基本原则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8.3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成效与展望分析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成效思考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未来发展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及其意义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领域的战略布局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探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及其实现路径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的重要性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个领域的生动实践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第十章: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1 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学习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及其时代价值理解民族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践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及其实践要求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10.3 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分析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一章: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1.1 自然资源的种类与利用学习自然资源的分类,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理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11.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究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其影响认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实践11.3 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措施分析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及其执行情况思考环境保护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十二章:科技创新与科学精神12.1 科技创新的意义与作用学习科技创新的定义、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科技创新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2.2 我国科技创新的成就与挑战探究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及存在的挑战认识科技创新对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作用12.3 科学精神与创新文化分析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及其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思考创新文化建设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意义十三章:全球问题与我国的国际地位13.1 全球问题的认识与应对学习全球问题的种类,如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恐怖主义等理解全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13.2 我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探究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变化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13.3 我国的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分析我国的国际战略目标、外交政策及其执行情况思考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趋势十四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14.1 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学习法律的基本特征、种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对公民权益的保护意义14.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探究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及其实现途径认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14.3 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分析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思考学习法律知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十五章:健康生活与心理素质15.1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学习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习惯及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理解健康生活方式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15.2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探究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的产生及其影响认识心理调适的方法与技巧15.3 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分析提高心理素质的途径、心理素质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思考如何培养健全人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变迁,重点掌握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和变革。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册所学的历史事件、人物、地理等知识,掌握历史发展的顺序和线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了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认识元朝的统一和巩固,了解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 第三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现象,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4. 第四单元: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了解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5. 第五单元:偏离统一的轨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认识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与混乱,了解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 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分析归纳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归纳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岳麓版2. 辅助资料:历史地图、图片、视频、文献等3. 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六、第六单元: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唐太宗贞观之治和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的繁荣,掌握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和重要事件。
2024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
2024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书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顺序。
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影响。
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册书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影响。
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影响。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提问学生有关历史事件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2. 知识讲解与梳理详细讲解本课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顺序。
通过图表、时间线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脉络。
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影响。
3. 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围绕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和探究。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互相交流和碰撞。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4. 课堂互动与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
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
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意义。
5. 课堂练习与巩固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抢答、填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及时点评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作业布置与评价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第一章: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1. 学习隋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理解统一对国家的影响。
2. 学习大运河的修建背景、过程和意义,理解大运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二章:唐朝的繁荣与衰落1. 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表现,理解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原因。
2. 学习唐朝的衰落过程,理解唐朝衰落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五代十国的分裂与统一1. 学习五代十国的分裂状况,理解分裂对国家的影响。
2. 学习五代十国的统一过程,理解统一对国家的影响。
第四章: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1. 学习宋朝的建立过程,理解宋朝建立的原因。
2. 学习宋朝的政治制度,理解制度对国家的影响。
第五章:辽、西夏、金与宋的关系1. 学习辽、西夏、金与宋的关系,理解各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 学习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理解其对国家的影响。
第六章: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 学习蒙古的兴起过程,理解蒙古成为强大民族的原因。
2. 学习元朝的建立过程,理解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七章:元朝的统治与民族融合1. 学习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理解其对国家的影响。
2. 学习元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情况,理解民族融合对国家的影响。
第八章:明朝的建立与加强中央集权1. 学习明朝的建立过程,理解明朝建立的原因。
2. 学习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其对国家的影响。
第九章:明朝的对外关系与郑和下西洋1. 学习明朝的对外关系,理解明朝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学习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和意义,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十章:明朝的衰落与清朝的建立1. 学习明朝的衰落过程,理解明朝衰落的原因。
2. 学习清朝的建立过程,理解清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十一章:清朝的统治与改革1. 学习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理解其对国家的影响。
2. 学习清朝的改革尝试,如洋务运动等,理解改革的目的和效果。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第一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学习隋朝的统一过程和意义。
了解大运河的线路和建设背景,认识大运河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1.2 繁荣的唐朝文化掌握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了解唐朝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如诗歌、书法、绘画等。
1.3 开放的社会风气学习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包括崇尚文治、重视教育、崇尚外来文化等。
了解唐朝的对外交往,如与日本、新罗等的交流。
第二章: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2.1 北宋的建立与中央集权学习北宋的建立过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意义。
2.2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掌握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了解三次战役的经过和结果。
认识并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2.3 元的统一与民族融合学习元朝的统一过程和意义。
了解元朝时期的民族政策,认识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第三章:近代化的探索3.1 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对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学习洋务运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及其贡献。
3.2 戊戌变法与维新思潮学习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了解变法的背景和影响。
认识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3 辛亥革命与共和国的建立掌握辛亥革命的过程和结果,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第四章:革命斗争与社会变革4.1 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了解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和任务。
4.2 国民革命与土地革命掌握国民革命的主要过程和成果,了解土地革命的意义。
学习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抗。
4.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学习抗日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掌握解放战争的经过和结果,认识解放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5.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和意义。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和科技文化成就;(2)掌握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脉络;(3)提高分析史料、论证观点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历史知识;(2)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历史问题;(3)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自豪感;(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1课汉承秦制1. 皇帝制度2.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3. 地方制度:郡国并行第2课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1. 隋唐中央官制:三省六部2. 科举制度3. 地方制度:州县制第3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 收精兵:军事改革2. 削实权:政治改革3. 制钱谷:经济改革第4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 蒙古族的兴起2. 成吉思汗的统一事业3. 元朝的建立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5课农业的发展1. 耕作技术的进步2. 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3. 南方农业的发展第6课手工业的进步1. 纺织业的发展2. 制瓷业的发展3. 冶金业的发展第7课商业的繁荣1. 城市商业的发展2. 海外贸易的兴起3. 纸币的出现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1. 江南地区的开发2. 南方经济的崛起3. 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第三单元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第9课民族关系1. 汉族与周边民族的交融2. 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3. 元朝的民族关系第10课对外关系1. 古代的“丝绸之路”2. 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3. 郑和下西洋第四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11课科学技术1. 四大发明2. 数学、天文、地理等领域的成就3. 医学、农学的发展第12课思想文化1. 儒家思想的演变2. 道教、佛教的兴盛3. 文学艺术的发展第五单元历史现象与历史观点第13课历史现象的观察与分析1. 政治制度的演变2.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3. 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第14课历史观点的论证与评价1. 君主专制制度的优缺点2. 重农抑商政策的利弊3. 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中的影响第15课历史课题的研究与探讨1. 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的影响2. 古代文化成就的传承与演变3. 历史人物对我国历史的贡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科技文化成就;历史制度、政策、思想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商周的更迭;(2)掌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夏商周的更迭原因;(2)运用比较法,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3)观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视频,了解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商周的更迭;(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3)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
2. 教学难点:(1)夏商周更迭的原因;(2)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和影响;(3)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2)利用多媒体展示夏商周的铜器、玉器等文物,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夏商周的更迭;(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夏商周更迭的原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讲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
5. 观看视频:(1)观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视频;(2)学生分享观后感,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学生复述所学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教材课后习题;2. 查阅资料,了解夏商周更迭的原因;3. 思考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课后总结课堂教学效果;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3.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第六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学目标:1.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2. 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商周的更迭;(2)掌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4)掌握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5)了解秦朝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夏商周的更迭过程;(2)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3)通过比较法,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4)通过阅读史料,认识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5)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秦朝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理解历史发展的观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商周的更迭;(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4)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5)秦朝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2. 教学难点:(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3)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概念;3. 采用比较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4.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5. 采用提问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夏商周的更迭:讲述夏商周的更迭过程,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演变;(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介绍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让学生理解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让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趋势;(4)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讲述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5)秦朝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讲解秦朝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让学生理解阶级矛盾的激化导致的历史事件。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第一章: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1. 学习隋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理解统一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2. 掌握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3. 了解隋朝的社会经济状况,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第二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学习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认识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
2. 掌握唐朝的文化繁荣,了解唐诗、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
3. 认识唐朝的对外交往,了解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民族关系与边疆拓荒1. 学习唐朝的民族政策,理解民族团结对国家的重要性。
2. 掌握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了解突厥、吐蕃等民族的历史发展。
3. 认识唐朝的边疆拓荒,了解安东、安西等边疆地区的开发。
第四章: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1. 学习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的建立和兴衰,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背景。
2. 掌握北宋、南宋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认识两宋时期的特点。
3. 了解辽、宋、夏、金之间的战争与和平,认识民族融合与民族矛盾的交织。
第五章:元的统一与民族融合1. 学习元的建立和统一过程,理解元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2. 掌握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认识元朝的繁荣与开放。
3. 了解元朝的民族政策,认识民族融合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第六章:明清帝国的巩固与危机1. 学习明朝的建立和永乐盛世,认识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
2. 掌握明朝的文化成就,了解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3. 认识明朝的边疆政策,分析明朝边疆地区的稳定与问题。
4. 学习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了解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5. 掌握清朝的文化政策,了解文字狱等事件的影响。
6. 分析清朝的边疆政策,认识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和管理。
7. 认识明清时期的外交关系,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第七章:近代前夜的危机与变革1. 学习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6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6篇)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1第3课开元盛世课标内容: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①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②“贞观遗风”;③ 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措施;④开元盛世;⑤曲辕犁和筒车;⑥唐都长安。
1、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对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及其表现的分析,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武则天由后妃到皇帝的历史过程及其政绩,认识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运用两分法评价武则天。
2、通过对唐太过、武则天及唐玄宗前期的综合分析,说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基础及其主客观条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人物。
2、唐玄宗在贞观之治和武则天业绩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其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3、唐都长安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引导学生认识大唐盛世的历史地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一、重点:开元盛世二、难点:如何评价武则天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探究教学时间:1课时导学程序: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指出:649年,唐太宗死后,贞观之治的局面如何发展?唐朝的国势走向如何?接着,板书课题。
一、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掌权和称帝2、“贞观遗风”二、开元盛世:1、唐玄宗前期的政绩2、开元盛世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4、唐都长安(导学小结) 通过小结,简要介绍唐朝从建国、强盛到衰亡的历史过程,使学生对唐朝的历史有大致了解。
七年级岳麓版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及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岳麓版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及课后练习题第一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学目标】1. 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掌握隋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隋朝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唐朝的建立等。
3. 认识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
【课后练习题】1. 简述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 列举隋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3. 描述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情况。
第二章:物质的交流与融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如东汉青瓷、南朝瓷器、唐代越窑青瓷等。
2. 掌握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如市坊制度、柜房、飞钱等。
3. 认识中国古代陆路和海路丝绸之路的特点,如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等。
【课后练习题】1. 简述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
2. 列举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3. 描述中国古代陆路和海路丝绸之路的特点。
第三章:发达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意义,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2. 掌握中国古代其他科技成就,如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
3. 认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课后练习题】1. 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意义。
2. 列举中国古代其他科技成就。
3. 描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第四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如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等。
2. 掌握中国古代的礼仪习俗,如婚礼、丧葬、节庆等。
3. 认识中国古代的民间风俗,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课后练习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
2. 列举中国古代的礼仪习俗。
3. 描述中国古代的民间风俗。
第五章: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关系【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的国家统一过程,如秦朝的统一、汉朝的统一等。
2. 掌握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如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民族融合等。
3. 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如和亲政策、羁縻政策等。
【课后练习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国家统一过程。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七年级历史下册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唐朝的建立2. 贞观之治3. 武则天的统治4. 开元盛世第二单元民族关系与边疆贸易1. 突厥的兴起与衰落2. 回纥的兴起与衰落3. 吐蕃的兴起与衰落4. 唐朝与边疆贸易第三单元唐朝的中兴与衰落1. 唐朝的中兴2. 安史之乱3. 唐朝的衰落4. 唐朝的灭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关系与边疆贸易、唐朝的中兴与衰落。
2. 教学难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唐朝的衰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深入剖析历史现象。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计划第1周:第1单元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2周:第2单元民族关系与边疆贸易第3周:第3单元唐朝的中兴与衰落第4周:第4单元辽、西夏与金第5周:第5单元元明清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历史知识,分析历史事件,解答学生疑问。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第一章: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1.1 教学目标1. 了解隋朝的统一过程,理解国家统一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2. 掌握大运河的线路、作用及其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地位。
3. 认识隋炀帝的历史地位,分析其功过。
1.2 教学内容1. 隋朝的统一:隋文帝的改革措施,隋朝的疆域扩张。
2. 大运河的开通:大运河的线路,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及其意义。
3. 隋炀帝与大运河:隋炀帝的历史地位,评价其功过。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大运河的线路、作用及其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地位。
2. 难点:隋炀帝的历史地位,分析其功过。
1.4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大运河的图片和地图,直观地展示大运河的线路和作用。
2.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统一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评价隋炀帝的功过。
1.5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隋朝的历史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隋朝的统一过程,大运河的线路、作用及其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地位。
3. 分析:分析隋炀帝的历史地位,让学生评价其功过。
第二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1 教学目标1. 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与开放。
2. 掌握唐朝的主要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
3. 认识唐朝的对外交往,如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2.2 教学内容1. 唐朝的政治: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 唐朝的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3. 唐朝的文化:唐诗、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
4. 唐朝的对外交往: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与开放。
2. 难点:唐朝的对外交往,如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2.4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唐朝的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唐朝的文化繁荣。
2. 通过历史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开放与繁荣。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唐朝对外交往的认识和理解。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及其影响。
(2)掌握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了解秦朝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战国时期的变法。
(2)运用比较法,分析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3)运用史料分析法,了解秦朝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理解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积极影响。
(3)培养学生对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及影响。
(2)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秦朝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2. 教学难点:(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异同及影响。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3)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2)提问:同学们知道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变法吗?它们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2. 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7页,自主学习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内容。
(2)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析各国变法的异同及影响。
3. 合作探讨:(1)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8页,探讨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史料分析:(1)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9页,阅读有关秦朝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史料。
(2)分析秦朝暴政的原因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5. 总结与拓展:(1)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思考:为什么说战国时期的变法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7页,总结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内容及其影响。
2. 结合教材第8页,分析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掌握秦朝的建立和统一六国的过程;(3)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4)掌握秦朝的暴政和灭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改革;(2)利用地图,掌握秦朝的统一过程;(3)分析史料,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4)运用比较法,分析秦朝的暴政和灭亡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必然性;(2)理解秦朝统一对中国历史的意义;(3)深刻体会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4)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秦朝的建立和统一六国的过程;(3)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4)秦朝的暴政和灭亡。
2. 教学难点:(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特点;(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3)秦朝暴政和灭亡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2)利用多媒体展示战国时期的社会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插图和地图,加深对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改革的理解。
3. 课堂讲解:(1)讲解秦朝的建立和统一六国的过程;(2)分析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3)阐述秦朝的暴政和灭亡原因。
4.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各国变法改革的异同;(2)引导学生从秦朝的暴政和灭亡中吸取历史教训。
5.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重点知识;(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四、课后作业1. 梳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列出主要事件和人物;2. 描述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概括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3. 分析秦朝暴政和灭亡的原因,谈谈自己的启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秦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过程的掌握情况;3. 学生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学生对秦朝暴政和灭亡原因的认识,以及从中吸取的历史教训。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11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11(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2021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
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期继续任教七年级历史,七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
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④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教材分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叙述了从隋朝建立到清朝前期的历史,也是中国古代史部分。
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
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
本册共三个单元,共二十四课。
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
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2012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
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期继续任教七年级历史,七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
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④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教材分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叙述了从隋朝建立到清朝前期的历史,也是中国古代史部分。
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
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
本册共三个单元,共二十四课。
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
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
其中正文紧扣课程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
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重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宋元经济重心南移。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宋元时期经经济重心南移,民族关系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的历史巨变。
五、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耐心辅导.。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出每一节课的重难点,以增强直观感3、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4、通过课上小测验、提问,检查背诵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反馈和巩固5、继续实行少讲多练当堂掌握的这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动手和动口的能力,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重点讲解6、每讲完一单元后把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比较,让学生系统掌握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想一想、议一议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课上讲到、练到,课下辅导到、检查到不丢掉一个环节以提高成绩。
六、教研教改课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①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④通过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②结合课中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
结合卡通问答中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③写一个关于隋炀帝功过的短评,进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③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重点:大运河的开凿;科举制的创立难点: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就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和科举制的作用引导学生勇于多角度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并做出解释。
导入新课一、隋朝统一南北隋朝的建立,弄清楚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所在地。
就定都长安,要求学生归纳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在此建都。
隋统一南北讲清时间及所灭的政权。
其意义结合“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讲解。
二、大运河的开凿1、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2、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3、大运河的作用三、科举制的创立1、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2、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3、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小结就隋的建立和统一南北的有关知识提问,指出隋开凿的大运河和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巨大。
请一位学生简要归纳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
课后活动与探究:课后收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
课后作业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唐太宗与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
①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盛世”现象,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
③结合课文的引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以史论证、史论结合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贞观之治内容的教学和观看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合理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
②搜集有关唐太宗的史料,运用“自学——问题——讨论”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接受隋亡的教训,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因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通过对其统治措施和政绩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所起作用的理解。
②轻徭薄赋是历代统治者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唐太宗轻徭薄赋的原因、措施及作用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减轻民众负担、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③通过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重点和难点重点:“贞观之治”的含义;“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贞观之治”的内容难点:如何评价唐太宗;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导入新课提问:隋朝为什么会像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如何?教师指出:在隋朝统治土崩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员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一、玄武门之变1、唐朝的建立2、玄武门之变二、轻徭薄赋1、原因2、表现3、作用三、知人善任1、原因2、表现3、作用四、加强中央集权五、完善科举制度六、“贞观之治”的含义小结:要求学生谈谈对唐太宗的评价,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以突破难点。
课后活动与探究:课后收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
课后作业第3课开元盛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措施;开元盛世;曲辕犁和筒车;唐都长安。
①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通过对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及其表现的分析,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①了解武则天由后妃到皇帝的历史过程及其政绩,认识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运用两分法评价武则天。
②通过对唐太过、武则天及唐玄宗前期的综合分析,说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基础及其主客观条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人物。
②唐玄宗在贞观之治和武则天业绩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其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③唐都长安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引导学生认识大唐盛世的历史地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重点:开元盛世难点:如何评价武则天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教师指出:649年,唐太宗死后,贞观之治的局面如何发展?唐朝的国势走向如何?接着,教师板书课题。
一、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掌权和称帝2、“贞观遗风”二、开元盛世1、唐玄宗前期的政绩2、开元盛世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4、唐都长安小结:通过小结,简要介绍唐朝从建国、强盛到衰亡的历史过程,使学生对唐朝的历史有大致了解。
课后作业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唐朝疆域的四至;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①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发展民族关系所做出贡献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关系的了解,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②运用阅读、讨论和联想比较法,探究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唐朝疆域广大,唐政府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住空前频繁。
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②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③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不发展唐蕃关系,促进汉藏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
④突厥、吐蕃、回纥、南诏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难点: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导入新课提问:“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情况?教师指出: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