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蚜三尚贤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6单元墨子蚜第3课尚贤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高中语文第6单元墨子蚜第3课尚贤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第3课尚贤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任用)B.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纯厚)C.我始以远为无恃.(害怕)D.逮至远鄙..郊外之臣(边远的小邑)【解析】恃:依靠。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D )A.今上举义不辟贫贱B.四鄙之萌人闻之C.谨上为凿一门D.以劳殿赏【解析】A辟—避,B萌—氓C谨—仅。

3.下列各项中“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BD )A.不得治而.得乱B.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C.皆退而.谋曰D.列德而.尚贤【解析】BD两项都表示并列关系,不译。

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C )A.将在于众.贤而已B.无能则下.之C.今上举义不辟贫贱..D.不义不富.【解析】ABD是使动用法,C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5.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

(现在的天子、诸侯、有地位的贵族施政于国家的人,都希望国家富足、人民众多、刑法和政治安定) B.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

(然而国家不得富足而得贫穷,人民不得增加而得减少,刑法和政治不得安定而得混乱)C.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因此国家才德兼备的士众多,那么国家就治理得好;才德兼备的士少,那么国家就治理不好) D.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因此,当权者致力的事情,将在于众多的贤能之士而已)【解析】“众贤”的“众”是使动用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三 尚贤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三 尚贤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三、尚贤《墨子·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墨子把任用贤能看作为政之根。

《贞观政要》载:“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唐太宗把“得人”看成是“为政”的关键。

诸葛亮《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见,尚贤是圣王治国之要务,为政之根本。

近一段时间常常听香港雨果唱片公司的那张目前唯一一张夫妻琴箫合奏的碟子——《箫声琴,而其中很喜欢的是那首——《墨子悲丝》。

旧日的启蒙书籍——《蒙求》里面就有“墨子悲丝,杨朱泣歧”《颜氏家训》中“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课内素材墨子的人才观墨子的“尚贤”思想是墨子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人才管理思想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他的人才观、选才观与“使能”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同时,其“尚贤”思想对强化人才意识、构建和谐社会、遏制人事腐败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尚贤”思想是墨子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

墨子认为,“尚贤”是管理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兴亡成败关键在于用人。

他主张向“农与工肆之人”开放治权,反对贵族专政,做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这种思想具有极其鲜明的反封建专制的精神。

墨子的“贤能”思想与今天我们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理念有许多相似性。

现代人本观念中,关于人才的概念是广义的,即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实践中作出积极贡献的,都是国家和企业需要的人才。

由这一新的人才内涵所决定的人才标准,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

运用角度【课外应用】墨子把“兼爱”思想运用到政治上,提出了“尚贤”和“尚同”的主张。

“尚同”即“上同”,就是在“尚贤”的基础上,“壹天下之政”,他认为造成天下混乱的根源是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同,所以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

2020高中语文第6单元墨子蚜第3课尚贤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ppt

2020高中语文第6单元墨子蚜第3课尚贤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ppt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第三课 尚贤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涉及的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分析作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用人原则。 3.体会作者在本文中体现的“尚贤事能”思想,并思考其在当代社会的现 实意义。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评《墨子》文章的进步 和《论语》《孟子》相比,《墨子》这一组文章(按指《尚贤》上中下、 《尚同》上中下、《兼爱》上中下、《非攻》上中下、《节用》上中、《节 葬》下、《天志》上中下、《明鬼》下、《非乐》上、《非命》上中下、《非 儒》下等三十四篇)有如下几方面的进步: 第 一 , 每 篇 都 有 鲜 明 的 主 题 以 概 括 中 心 思 想 。 如 《 尚 贤 》《 尚 同 》《 兼 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都是。 《论语》《孟子》各篇虽然都有标题,但并不代表该篇中心思想,只是任意撷 取各篇首章首句中两三字,有的甚至不成词汇……
4.词类活用
(1)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使动用法,使……众多 ) (2)必将富.之贵.之( 富、贵都是使动用法 ) (3)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富、贵、亲、近都是使动 用法 )
进入课堂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墨子选拔重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墨子认为就是一个“义”字。他告诉执政者,应当做到“不义不富, 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就是说,凡是不义之人就不能让他富裕, 不能让他高贵,也不能依靠和亲近他。一旦贯彻了这个原则,那些富贵的人就 会思量道:“我以前依靠的是金钱和权势,如今君王推举贤士不分贵贱,所以 我现在不能不行义。”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达标习题6.3尚贤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达标习题6.3尚贤及答案

*三、尚贤一、夯基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至远鄙..郊外之臣远鄙:边远的小邑B.四鄙之萌.人闻之萌:通“氓”,民C.列.德而尚贤列:按照某种次序排列D.以劳殿.赏殿:宫殿项,殿,定、评定。

2.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B.今上举义不辟贫贱C.美章而恶不生D.莫不敬惧而施项,辟,通“避”,回避;C项,章,通“彰”,明显、显著;D项,施,通“惕”,警惕。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将在于众.贤而已A.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B.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C.不义不富.D.今上举义不辟贫贱..C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众,使……众多;富,使……富有。

A项,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才德的人。

B项,佐,动词活用为名词,辅助的人、帮手。

D项,贫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贫穷低贱的人。

4.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B.贤士不可不举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D.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C、D三项均为判断句,B项是被动句。

5.下列句子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A.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B.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C.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D.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项,应为“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

2015_2016高中语文第6单元《墨子》选读3尚贤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15_2016高中语文第6单元《墨子》选读3尚贤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尚贤基础巩固1.下列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今上举义不辟贫贱②逮至远鄙郊外之臣③四鄙之萌人闻之④美章而恶不生⑤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⑥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解析】①“辟”通“避”。

③“萌”通“氓”。

④“章”通“彰”。

⑤“尚”通“倘”。

【答案】 B2.对下列加点词的释义不正确的一组是( )A.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佐:辅佐的人、帮手。

B.以劳殿.赏殿:在宫殿上。

C.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要:要领。

D.列.德而尚贤列:按照某种次序排列【解析】B项殿:定,评定。

【答案】 B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则是.本失其所欲B.是.其故何也C.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D.觉今是.而昨非【解析】D项是形容词,正确;其他三项均为代词,这。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将在于众.贤而已A.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B.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C.不义不富.D.今上举义不辟贫贱..【解析】A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才德的人;B项,动词活用为名词,辅助的人、助手;D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贫贱的人;例句与C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 C5.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B.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D.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解析】B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判断句。

【答案】 B阅读鉴赏一、阅读下文,回答6~9题。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

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三尚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三尚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尚贤》同样体现了其精彩的论辩艺术。墨子仍是先从现实的 国情“失其所欲,得其所恶”入手,指出其症结所在是国君“不能以尚 贤事能为政也”,接着借古代圣王为政的例子指出具体的尚贤之 法:“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 断予之令。”在总结尧舜禹汤文王因尚贤而成就千古功绩之后,自 然得出全文的结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墨子“尚贤”的思想有何进步意义?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说说你 的理解。
提示:在春秋以前,基本上依据“世卿世禄”制度进行任官和封赏, 所谓“殷道亲亲”“立嫡以长不以贤”。春秋中后期,政治、军事斗争 日趋激烈,贤能人才的作用日益突出,各国统治者开始认识到人才 的重要性,如晋文公虽仍“昭旧族,爱亲戚”,但更重视“明贤良”“赏功 劳”,以至“左右皆卿才”。吴公子季札甚至说:“君子务在择人。”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平民哲学家的论辩艺术 墨子的论辩艺术在课本所选的《兼爱》《非攻》《尚贤》三篇 中有很好的体现。 《兼爱》首段即指出自己的观点:“天下之害”在于不相爱。接下 来分别从反正两方面按照国、家、人的顺序进行分析,指出:不相 爱,则天下祸篡怨恨起,仁者非之;而相爱,则天下祸篡怨恨毋起,仁者 誉之。最后一段则进一步结合现实形势“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 利、辩其故也”,列举晋文公、楚灵王、越王的例子,指出“君说之, 故臣能为之也”的道理。而现今自上而下不能“兼相爱、交相利”, 只是由于“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要 求统治者“兼爱”。在上位者实行“兼爱”了,天下百姓自然也会兼相 爱。文章的结构,大致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从反正两方面加以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即解决问题)。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蚜三尚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蚜三尚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难道“善射御之士”不是“国之良士”?
墨子认为“国之良士”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 乎道术”,那些“善射御之士”还不能算真正的“国之良 士”,这体现了墨子的时代局限性。
墨子认为的那些道德品行纯厚,有口才,在治国方法方 面知道得多的人才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断予之 令”,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 提示 在古代,统治阶级是看不起农民与手工业者的,那 些出身下层的人即使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墨子的 尚贤思想有突破性的意义。他大胆地提出:“官无常贵, 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种思想,超 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状态,为出身社会 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突破了任人 唯亲的弊政,这正是墨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贤尚
墨 家
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分别辅佐齐襄公的两
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为避国难,他们逃出齐国分别到了 鲁国和莒(jǚ)国,后齐国内乱,国君被杀,伺机而动的两公 子俱连夜回国。鲁国发兵送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兵堵截公 子小白,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倒地装死,兼程赶回齐 国,成为国君,是为齐桓公。而鲁国于是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 过了六天才到.后来,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公 子纠为齐君兄弟,齐君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老 师管仲是齐君的仇人,请把管仲送到齐国,剁成肉泥。鲁人害 怕,遵照执行,齐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 君上,君上成了国君,如果只想治理好齐国,有我和高奚就够 了,如果君上想成就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 哪个国家就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杀 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 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管仲进行改革,一时齐国大治。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蚜三尚贤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蚜三尚贤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尚贤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文清晰的行文思路。

2.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抓关键词句,理清本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学习墨子运用对比、比喻、事例进行说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注重对“尚贤”现实意义的探究。

2.树立争做人才、尊重人才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语,把握文章主旨。

2.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

3.学习墨子运用对比、比喻、事例进行说理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六、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图片导入)(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师补充)统治者常拥有世袭特权,他们常依据自己的喜好来提拔或罢免官员,出身社会下层的人即使是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所以墨子的“尚贤”的主X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二、朗读课文(随机安排)三、自学合作探究:重!(一)第一段1.释义并翻译者:第一个:用在“今”“昔”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表示:“………的时候”,第二个:……的人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治:治理得好,太平本:从根本上是其故何也:宾语前置在:在于事:让……做官(任用)将:就众贤:使贤众,使动用法2.朗读指导(1)排比句应读出气势来(2)重点词语应重读,如:皆欲国家之富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不能尚贤事能为政也将在于众贤而已。

3.翻译指导: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所以国家拥有的德才兼备的士众多,国家就会治理得好)4.概括本段内容:1)找出中心句2)理清思路:“王公大人失其所欲”在于“不能尚贤事能”“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

3)概括段意:从反面论证“尚贤事能”的重要性。

4)论证方法:举王公大人治国的例子来说理。

(二)第二段1.释义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术:方法奈何:怎么办2.归纳本段作用:承上启下,过渡段。

(三)第三段1.释义并翻译富:使……富有(形容词使动用法)贵:使……高贵(形容词使动用法)将:才厚:纯厚乎:在(介)辩:有口才道术:治国方法固:本来就是(副词兼有判断作用)珍:比喻人才佐:辅佐的臣子然后:这样……才(含义: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后)2.朗读指导:1)排比句读出气势2)可得而从也“加点字重读,以示强调。

2020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墨子》选读 三 尚贤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0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墨子》选读 三 尚贤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三尚贤课时跟踪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射御.(yù)誉.(yù)之社稷.(jì)B.所恃.(shì)闳.(hóng)夭承嗣.(sì)C.庖.(bāo)厨工肆.(sì)罝.(jū)罔D.譬.(pì)若不辟.(bì)疏逮.(dài)至解析:C。

“庖”应读为páo。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则众贤之术.术:方法B.以劳殿.赏殿:宫殿C.所以为辅相承嗣.也嗣:继承D.美章.而恶不生章:通“彰",明显,显著解析:B。

殿:评定。

答案:B3.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B.贤士不可不举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D.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解析:A、C、D三项均为判断句,B项是被动句.答案:B4.下列句子停顿不当的一项是()A.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B.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C.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D.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解析:A.应为“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答案:A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B.然.则我不可不为义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C.列德而.尚贤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D.近者.闻之今者.王公大人……解析:A.乎:介词,相当于“于”/语气助词,相当于“呢”.B.然:代词,相当于“这样"/连词,相当于“但是”。

C.而:连词,表并列关系.D。

者:代词,相当于“……的人"/助词,表停顿,无实义.答案:C6.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A.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B.今上举义不辟远.C.欲洁.其身D.必将富.之贵之解析:B.远:形容词用作名词,关系疏远的人。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蚜一兼爱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蚜一兼爱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一、兼爱课后篇一起提高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贵必敖贱②天下之难物于故也③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④教驯其臣⑤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⑥破碎乱行A.①②④⑥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②“于”通“迂”;④“驯”通“训”;⑥“碎”通“萃”,聚集。

2.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A.胁息然后带.B.富.必侮贫C.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D.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B项,“富”指富足的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C项,“野”指在野外,名词作状语。

D项,“说”通“悦”,喜好。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B.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C.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D.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项,虽然:古义,两个词,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B 项,从而:古义,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因果关系的连词,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

D 项,左右:古义,侍卫人员。

今义,方位名词,表示大致范围;有时也可作动词,“控制”的意思。

4.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B.{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C.{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D.{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及时相遣归项,其:代词,自己的。

A 项,前一个“然”为“是的”,后一个“然”为“这样”。

C 项,前一个“恶”为“憎恨”,后一个“恶”为“不好的”。

D 项,前一个“相”,为“相互”,后一个“相”为“我”,偏指一方。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蚜一兼爱自主检测与反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蚜一兼爱自主检测与反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蚜一兼爱自主检测与反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看待B.既以非之,何以易.之易:改变C.胁息然后带.带:腰带D.是以仁者非.之非:反对答案C解析带:名词作动词,束腰带。

2.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贵必敖贱②天下之难物于故也③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④教驯其臣⑤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⑥破碎乱行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实用文档答案A解析①“敖”通“傲”。

②“于”通“迂”。

④“驯”通“训”。

⑥“碎”通“萃”。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B.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C.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D.人亦从而..爱之答案B解析A项古义:残害。

今义:偷东西的人;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邪的,不正派的;狡猾;副词,很,非常。

C项古义:侍卫人员。

今义:a.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b.动词,支配、操纵;c.方位词,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d.副词,反正。

D项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实用文档实用文档A.⎩⎨⎧ 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B.⎩⎨⎧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C.⎩⎨⎧ 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D.⎩⎨⎧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答案 B解析 B 项均为自己的。

A 项动词,表应答,相当于“是的”/代词,这样。

C 项憎恨/不好的。

D 项固定格式,表示“用来……的”“拿来……的”/固定格式,表示“……的原因”。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何以易之B .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C .入以见于君D .韦以带剑答案C解析C项为介宾短语后置句,A、B、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蚜2非攻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蚜2非攻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非攻(45分钟,61分)一、基础应用(31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闻则非.之非:指责、反对B.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甚:超过C.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得:得到D.以亏.人自利也亏:损害【解析】选C。

得:捕获、抓住。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B.上为政者得则罚之C.若以此说往D.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解析】选A。

“兹”通“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A.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B.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C.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D.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解析】选C。

例句与C项“书”都当“写”讲。

A项,书本学问;B项,书信;D项,国书。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B.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C.则弗知非,从而..誉之D.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解析】选D。

A项,“爱人”,关爱别人;B项,“少见”,望见很少的;C项,“从而”,跟从,并且;D项,“后世”,后代,与现代汉语同。

5.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以亏人自利也A.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B.故书其言以遗后世C.此则天下之害也D.既以非之,何以易之【解析】选D。

A项为省略句,B项为正常句式,C项为推断句,D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偷盗行为说起,逐层推动,论证了损人越甚越不义、罪越大的道理,从而说明掠夺斗争是最大的不义行为,必需坚决反对。

B.在先秦诸子里,墨子的论辩特殊富有逻辑性,而且恳切动人,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C.“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运用形象的比方来证明“小为非知非,大为非而不知非”的道理。

D.本文论点是反对攻人之国,以为攻国是错误而不义的,写作特色是一开篇就提出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尚贤《墨子·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墨子把任用贤能看作为政之根。

《贞观政要》载:“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唐太宗把“得人”看成是“为政”的关键。

诸葛亮《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见,尚贤是圣王治国之要务,为政之根本。

近一段时间常常听香港雨果唱片公司的那张目前唯一一张夫妻琴箫合奏的碟子——《箫声琴,而其中很喜欢的是那首——《墨子悲丝》。

旧日的启蒙书籍——《蒙求》里面就有“墨子悲丝,杨朱泣歧”《颜氏家训》中“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课内素材墨子的人才观墨子的“尚贤”思想是墨子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人才管理思想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他的人才观、选才观与“使能”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同时,其“尚贤”思想对强化人才意识、构建和谐社会、遏制人事腐败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尚贤”思想是墨子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

墨子认为,“尚贤”是管理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兴亡成败关键在于用人。

他主张向“农与工肆之人”开放治权,反对贵族专政,做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这种思想具有极其鲜明的反封建专制的精神。

墨子的“贤能”思想与今天我们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理念有许多相似性。

现代人本观念中,关于人才的概念是广义的,即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实践中作出积极贡献的,都是国家和企业需要的人才。

由这一新的人才内涵所决定的人才标准,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

运用角度【课外应用】墨子把“兼爱”思想运用到政治上,提出了“尚贤”和“尚同”的主张。

“尚同”即“上同”,就是在“尚贤”的基础上,“壹天下之政”,他认为造成天下混乱的根源是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同,所以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

“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

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

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

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

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

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这就反映了当时平民阶层希望打破宗法等级制度,争取自身政治权利的心声。

一、基础达标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国家之治厚.厚:大B.然则..我不可不为义然则:既然这样,那么C.谨.上为凿一门谨:通“仅”,只D.阖.其自入而求之阖:全部解析:D项,阖:关闭。

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则是本.失其所矣 B.⎩⎪⎨⎪⎧以官服.事授之政,西土服. C.⎩⎪⎨⎪⎧今上举义不辟.远举公义,辟.私怨D.⎩⎪⎨⎪⎧有能则举.之禹举.益于阴方之中 解析:D 项,均为动词,提拔。

A 项,名词,根本/副词,从根本上。

B 项,动词,从事/动词,征服。

C 项,通“避”,动词,躲避/通“避”,动词,避免。

答案: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我始以.远为无恃以.德就列 B.⎩⎪⎨⎪⎧任之.以事有能则举之. C.⎩⎪⎨⎪⎧皆竞为.义非为.贤赐也 D.⎩⎪⎨⎪⎧亦退而.谋曰不得治而.得乱 解析:B 项,均为人称代词,他。

A 项,动词,认为/动词,按照。

C 项,动词,实行/介词,因为。

D 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答案:B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②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③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④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①②为判断句;③④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A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

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

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

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上之所是,必皆是之。

所非,必皆非之。

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

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

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

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

上有过弗规谏,下有善弗傍荐。

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

”上以此为赏罚,甚明察以审信。

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

里长发政里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

乡长之所是,必皆是之;乡长之所非,必皆非之。

去若不善言,学乡长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乡长之善行。

则乡何说以乱哉?”察乡之所治者,何也?乡长唯能壹同乡之义,是以乡治也。

乡长者,乡之仁人也。

乡长发政乡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者,必以告国君。

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

国君之所非,必皆非之。

去若不善言,学国君之善言。

去若不善行,学国君之善行。

则国何说以乱哉?”察国之所以治者,何也?国君唯能壹同国之义,是以国治也。

国君者,国之仁人也。

国君发政国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

天子之所是,皆是之。

天子之所非,皆非之。

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

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

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以治也。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灾犹未去也。

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

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选自《墨子·尚同》)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B.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C.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D.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解析:据句中“贤可者”“立”“以为”等词语的意思作答。

答案:D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推断,“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

B.“正长”在古代有两层意思:一是称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二是指塾师。

选文中的“正长”应指前者。

C.“乡长”,顾名思义,指的是“乡里的年长之人”。

D.“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统称,在不同时期,五种刑罚的具体所指并不相同。

解析:“乡长”指乡大夫。

答案:C7.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同”是墨子针对当时的天下混乱而提出的政治纲领。

所谓“尚同”,即“上同”,也就是要求人们的意见统一于上级,并最终统一于天。

B.墨子认为,治乱的前提条件是,天子是“天下之贤可者”。

这样,百姓向天子、国君、乡长和里长尚同,那么就是全天下尚贤了。

C.“尚同”的原则是一切以上级的意见为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教育和监督的机制,通过教育让人积极地学习上一级的人,通过奖惩措施来监督这个机制的执行。

D.本文在写法上,层层推论,不忌文字语意的重复,但求做到极言尽意。

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语言华美,笔力雄健,是先秦诸子散文中以文采见长的代表。

解析:本文的语言质朴无华,不事藻饰。

答案:D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去若不善言,学乡长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乡长之善行。

则乡何说以乱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句中的关键词有“善”“何说”;第(2)句中的关键词有“溱溱”“罚”。

答案:(1)放弃你的不善之言,学习乡大夫的好话;去掉你不善的行为,学习乡大夫的好行为。

那么这一乡还有什么理由会混乱呢?(2)现在假如时常刮大风,下暴雨,连续不止,这就是上天用来责罚百姓不向上统一于天的办法。

参考译文:天下之所以乱的原因,是由于没有行政长官,所以才选择天下贤能的人,立为天子。

有了天子以后,因为力量不够,又选择天下的贤人,让他们做三公。

设立了天子、三公后,又因为天下的面积太广阔,对于远国异邦的人民,是非利害的区别,不可能一一知道,所以将天下分割为万国,然后设立诸侯国君。

设立了诸侯国君之后,因为他们的力量不够,又在他们的国家之内选择一些贤明能干的人,给他们做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设立之后,天子就对天下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你们听到善和不善的,都要报告上面。

上面认为对的,大家都赞同。

上面认为错的,大家都认为错误。

上面有过错,就规劝进谏;下面有善,就去查访,并加以推广。

与上面同心协力而不与下面相互勾结,这是上面所赞赏的,也是下面所称誉的。

如果听到善和不善,不向上面汇报。

上面认为对的却不能认为是对的,上面认为错的却不能认为是错的。

上面有过错而不能规劝进谏,下面有善却不能查访和推广。

与人勾结而不与上面同心协力,这是上面所要惩罚的,也是百姓所要非议的。

”上面根据这些作为赏罚,是十分明察而可靠的。

因此里长就是这一里内的仁人。

里长对里中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听到善和不善,一定报告乡大夫。

乡大夫认为对的,犬家都认为是对的;乡大夫认为错的,大家都认为是错的。

放弃你的不善之言,学习乡大夫的好话;去掉你不善的行为,学习大夫长的好行为。

那么这一乡还有什么理由会混乱呢?”我们考察一乡之所以能治理好,为什么呢?是因为乡大夫能够统一全乡的意见,所以这个乡就治理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