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书法家褚遂良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唐书法家褚遂良传
贞观诤臣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
父褚亮,历仕陈、隋、唐三朝。
隋末贬官凉州西海郡(今青海青海湖西)司户。
薛举称帝割据凉州时,被任命为黄门侍郎。
唐平定凉州后,授秦王府文学。
太宗贞观年间,官至散骑常侍。
褚遂良隋末被薛举任为通事舍人。
后随父归唐,被任命为秦王府铠曹参军,掌管兵器铠甲事务。
太宗贞观初,升迁至起居郎。
他博览文史,擅长书法,尤工隶书楷书。
自从虞世南死后,太宗常常叹息说:“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①魏徵推荐褚遂良精通书法,令其谒见,果然非凡,于是太宗命他充当侍书。
太宗深爱王羲之书法,当时正好下令广泛收购王羲之墨迹,各地纷纷进献,但是真假难辨,于是命褚遂良加以鉴定。
他接过这些法帖,精心挑选,去伪存真,指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论据充分,令人信服,经过反复验证,他的鉴定完全正确无误。
从此,他逐渐得到太宗的信任,君臣之间谈论的内容,也逐渐从论书转移到论政,而他又以直言敢谏著名于贞观、永徽之际。
太宗曾说:“朕始得魏徵,朝夕进谏,徵亡,刘洎、岑文本、马周、褚遂良继之。
”②贞观十五年(641),太宗准备效法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到泰山祭祀天地,命群臣扈从,从长安到了洛阳,这时天上出现彗星。
褚遂良以为封禅泰山,劳民伤财,便假借彗星出现,进谏说:“陛下拨乱反正,功超古初,方告成岱宗,而彗辄见,此天意有所未合。
”③太宗采纳他的意见,下诏停止封禅。
不久,升任谏议大夫,仍兼知起居事。
太宗问他:“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他说:“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也,善恶必见,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
”太宗又问:“朕有不善,卿必记耶?”他回答说:“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
”①太宗阅览古书所载:“舜造漆器,禹雕其俎,谏者十余不止。
”深感奇怪,认为区区小物,何必如此?褚遂良进谏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
漆器不止,必金为之。
金又不止,必玉为之,故谏者救其源,不使得开,及夫横流,则无复事矣。
”②认为这些不是小事,人的欲望是逐渐升级的,一旦奢侈成风,就无法制止了。
太宗听了他这番治国必须防微杜渐的议论,非常赞叹。
唐初,在政治制度上有一种特殊的惯例,即皇帝的子弟不论年纪长幼一律充当各州都督、刺史。
褚遂良上书进谏说:“今州县率仿秦法,而皇子孺年并任刺史,陛下诚以至亲捍四方。
”
③并指出各州刺史是亲民之官,是人民的表率,任用是否得人,对于人民生活,国家安宁至关重要,所以必须革除以年幼皇子充当州刺史这一荒唐可笑的弊政。
经过褚遂良的直言规谏,太宗翻然醒悟,立即表示采纳。
②一说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①《新唐书》卷一○五《虞世南传》。
②《新唐书》卷九九《刘洎传》。
③《新唐书》卷一○五《褚遂良传》。
①②③④《新唐书》卷一○五《褚遂良传》。
太宗晚年,锐意经营四方,他为了安抚在平定突厥中起过支援作用的薛延陀,曾经答应以公主下嫁薛部可汗,并已接纳其聘礼,后来又后悔,宣布断绝婚姻关系。
褚遂良进谏劝太宗对边疆藩属部落首领要守信义,以免挑起边患。
由于太宗有灭薛延陀的打算,所以没有采纳。
后太宗准备伐高丽,平辽东。
褚遂良又规劝:“一不胜,师必再兴;再兴,为忿兵。
兵忿者,胜负不可必。
”④太宗表示采纳谏言,后因李勣极力反对褚遂良计策,遂决心东征。
遂良感到畏惧,又上言劝阻。
太宗虽没有听从他的谏阻,但还是嘉奖他的忠谏,升迁他为黄门侍郎,掌管机要,参与朝政。
不久,因父亲褚亮去世,在家服丧罢官,服丧期满,拜中书令。
受命托孤,反对废后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召见褚遂良、长孙无忌,命为顾命大臣,对他们说:“汉
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
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
”对太子说:“无忌、遂良在,而(尔)毋忧。
”①因命褚遂良草拟太子继位遗诏。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封河南县公,晋升郡公。
不久,因事牵连出任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刺史。
第二年,召回朝廷,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并监修国史,兼任太子宾客。
不久,进职尚书右仆射,主持尚书省政务。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高宗将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宣召大臣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和褚遂良入宫。
事前,他们都已知道这个消息。
有人以为赵公长孙无忌德高望重,又是皇亲国戚,应当先谏,褚遂良说:“太尉,国元舅,有不如意,使上有弃亲之讥。
”又有人以为英公李勣劳苦功高,又为皇上敬重,应先进言,褚遂良还是认为不可,他说:“司空,国元勋,有不如意,使上有斥功臣之嫌。
”“吾奉遗诏,若不尽愚,无以下见先帝。
”进言以后,高宗说:“罪莫大于绝嗣,皇后无子,今欲立昭仪,谓何?”褚遂良进谏说:“皇后本名家,奉事先帝。
先帝疾,执陛下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皇后无它过,不可废。
”高宗听了,很不高兴。
当天,未作出决定。
次日,再议,褚遂良直言不讳说:“陛下必欲改立后者,请更择贵姓。
昭仪昔事先帝,身接帷第,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高宗羞愧不言。
遂良把手中所持朝笏放在金殿台阶上,叩头流血,说:“还陛下此笏,丐归田里。
”高宗大怒,命人把他牵出金殿。
武昭仪从金殿后的帷帐中高声呼喊:“何不扑杀此獠?”长孙无忌启奏说:“遂良受顾命,有罪不加刑。
”这时李勣提出异议,认为废立皇后是皇帝家事,大臣不能干预,遂立武昭仪为后,贬褚遂良为潭州都督。
显庆二年,调任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
不久,又贬爱州(属岭南道,今越南北部)刺史。
褚遂良心中忧惧,恐怕死在爱州,而高宗不了解自己的拥立功劳,死后不能自明,遂上表启奏,希望能迁徙内地,但高宗畏惧武后,对他的奏章置之不理。
显庆三年(658),褚遂良死于爱州,终年六十三岁。
死后二年,许敬宗、李义府诬奏褚遂良煽动长孙无忌谋反,高宗下诏削去他的官爵。
他的两个儿子褚彦甫、褚彦冲流放爱州,不久被杀。
中宗复唐后,以遂良忠于唐室,下诏恢复其官爵。
①《新唐书》卷一○五《褚遂良传》。
书品与书迹
褚遂良擅长书法,颇负盛名,为唐初四大名家之一。
历代书法评论家对褚遂良在书法上的造诣都有较高评价,也指出其不足之处。
唐人李嗣真《书后品》说:“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
”因而把他的书法列为上品下。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中所辑张怀瓘《书断》称褚遂良“善书,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述右军”。
说褚遂良的正书不在欧、虞之下,行书草书则在其下;并把他的隶书、行书列入妙品。
清人戈守智《汉谿书法通解校证·述古卷》引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说:“褚书如熟战御马,举动随人意,而别有一种骄色。
”今人杨仁恺《中国书画》评褚书说:“他的书法融欧、虞为一,方圆兼备,波势自然,结体较方,比欧、虞舒展,用笔强调虚实变化,节奏感较强,晚年益发丰艳流动,变化多姿。
唐人评其书风‘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
”①褚遂良书迹流传后世的,碑刻主要有《伊阙佛龛碑》、《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房玄龄碑》、《孟法师碑》、《随清损墓志》;碑刻以外墨迹,主要有:楷书《倪宽赞》、《赐观帖》、《大字阴符经》,小楷《小字阴符经》、《灵符度人经》、《千字文》;行书《枯树赋》、《帝京篇》、《文皇哀册》、《千字文》、临王羲之《兰亭集序》;草书《阴符经》等。
其中《雁塔圣教序》原石仍在西安。
最早宋拓本曾为赵世骏藏,已佚,此碑行笔瘦劲,风华宛转,为褚书杰作。
①杨仁恺主编:《中国书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第1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