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合集下载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文革”期间,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收音机 文革”期间,电视机还没有普及, 文革 自然成为人们了解中央精神, 自然成为人们了解中央精神,并与外界沟 通的重要渠道。 通的重要渠道。这一时期的收音机或起名 为“红星”、“工农兵”、“向阳花”等, 红星” 工农兵” 向阳花” 或标识“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抓革命、 或标识“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抓革命、 促生产”等口号、语录。 促生产”等口号、语录。
c.仿效西方办报经验,全方位发挥 仿效西方办报经验, 仿效西方办报经验 报纸的功能。 报纸的功能。
外因: 外因:西方报刊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探究活动一: 探究活动一: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理解报刊业的影响 材料1 消息: 材料1:每日经济新闻网消息: 收售“瘦肉精” 收售“瘦肉精”肉?济源双汇遭调查 央视在“ 15 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真相》 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央视在 “ 3·15 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真相 》 的特别节目,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健美猪”是用“ 的特别节目 ,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 健美猪” 是用“ 瘦 肉精”喂成的,且有一部分“瘦肉精”猪肉流进了河南济源双 肉精” 喂成的, 且有一部分“ 瘦肉精” 汇公司。 汇公司。 据报道,流入南京、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 据报道, 流入南京、 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 温县等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 温县等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 但 传播新闻、 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开启民智、 开启民智、传播知识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6.24 04:41:0 904:41 Jun-202 4-Jun-2 0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4:41:0 904:41: 0904:4 1Wednesday, June 24, 2020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6.24 20.6.24 04:41:0 904:41: 09June 24, 2020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 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 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1996年10月,上网人数62万; 3、 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 4、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 居世界第五位; 5、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 6800万,居世界第二位; 6、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 亿。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⒈广播 ⒉电影 ⒊电视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
1、产生时间: 20世纪20年代初 2、阅读课文,找到以下“中国第一”的名 称、产生时间和地点
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6月24 日星期 三上午4 时41分 9秒04: 41:0920 .6.24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6 月上午4 时41分 20.6.24 04:41J une 24, 2020

课时训练1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课时训练1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课时训练1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一、选择题1.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

”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

由此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

A.报道国内外大事B.娱乐大众C.传播商业信息D.宣传政治主张答案:C2.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此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

报刊对人们的影响有( )。

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C3.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了第一部京剧艺术片《定军山》片断。

它的出现不能说明( )。

A.中国电影制作事业的序幕被揭开B.国粹艺术用新的形式表现出来C.一种新的传媒形式在中国出现D.中国的电影事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解析:《定军山》片断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因此,选D项。

答案:D4.1933年初,《申报》刊登“永安堂”的广告词:“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天气严寒日,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

”并附上蔡廷锴将军的题辞:“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热心救国,仁术济人。

……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

书此以留纪念。

”于是“永安堂”的产品卖得火热极了。

这则广告作为史料不能用于研究( )。

A.近代民族企业B.实业救国思想C.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D.八年抗战解析:从《申报》刊登“永安堂”的广告词中体现出近代大众传媒中报纸的发展情况;“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热心救国”等信息可以用于研究近代民族企业的情况,也体现出了实业救国思想;从时间信息1933年看,此时局部抗日已经开始,但全民族抗日还未开始,故不能研究八年抗战,D项符合题意。

答案:D5.下列有关标题,出现常识性错误的是( )。

A.《申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B.“我与电视”有奖征文启事——纪念中国电视诞辰53周年C.《影像中的京剧——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6周年》D.“二五”计划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明方向解析:中国接入互联网是在1994年,与“二五”计划毫无关系。

大众媒介的变迁

大众媒介的变迁

1992年出品
导 主 张丰毅 演:陈凯歌 演:张国荣 巩 俐
·第四十七届英国电影 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
·第四十六届戛纳电影 节金棕榈大奖
世界电视发展简况
人类第一台电视机
卫星电视转播站
3、电视
(1)问世:20世纪30年代 (2)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标志
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3)电视迅速普及:改革开放后
36~40岁 8.2% 31~35岁 10.4%
41~50岁 51~60岁 2.2% 6.2%
60岁以上 0.9%
18岁以下 17.2%
本科 25.8%
硕士 2.3%
博士 0.4%
高中(中专)以下 17.1%
25~30岁 19.7%
网民的年龄分布
18~24岁 35.2%
大专 23.3%
高中(中专) 31.1%
互 联 网
1.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 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 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 (
C )
B.信件
A.传单
C.报纸
D.书籍
2.右图所示是1896年创办于上海的一份著 名报刊,下列有关此报刊的说法, 正确的是(
C )
A.开创了近代国人办报的先例 B.近代第一份通俗性报刊 C.有利于推进变法、开启民智 D.拉开了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网民的文化程度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网民的职业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学生 32.3% 企业单 学校教 国家机关、 事业单 位工作 师及行 党群工作 位工作 人员 政人员 人员 人员 29.7% 6.2% 4.3% 8.6%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人民版必修

③2008年6月9日,“_中__星__9_号__”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直接服务于国家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和卫星直播领域。 ④目前,我国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 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二)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发展状况 (1)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应用: (1)政治生活:_政__府__职__能__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2)经济生活:_网__上__购__物__成为互联网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 (3)其他方面: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等,都成为民众 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报刊业的特点和作用
·【易错点拨】 1.在中国,电视的出现要比电影和广播晚。电影、广播、电视在中国出现时间 分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 2.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出现同时向上发展的趋势, 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各种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 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与互联网 (一)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事业: (1)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在_上__海__正式开播。 (2)1926年6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_哈__尔__滨__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3)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_私__营__广播电台。 (4)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在_南__京__开播。 (5)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 有了新的发展。

四.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新)

四.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新)

4、辛亥革命时的《民报》、新文化运动 时的《新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的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都是有力 的思想宣传武器。
探究:清末一首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
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 提创总由君。” 思考:(1)诗中描述的是什么传播媒介的功能? (2)这种传播媒介有哪些社会功能? 答案: (1)报纸。 (2)了解重大事件、通达民情、唤醒民众(开启 民智)、制造舆论、针砭时弊、舆论监督、传 递信息、传播知识、休闲娱乐等。
2012年3月22日...据《长江商报》报道湖北省通城县广播电视局 副局长徐某醉酒驾驶无牌轿车回家,被当地民警查获,徐某指使 人停掉了警用步话机,还扬言开除处警民警女儿。...
张朝阳搜狐公司:中文世界最 强劲的互联网品牌;34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 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 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 天的太阳。 ”
墨西哥电信巨子卡洛斯· 斯利 姆· 埃卢(Carlos Slim Helu)590亿美元资产 中国金融网创始人何世红:创 造网络产业的金融神话
1.广播事业(20世纪20年代初——今)
70、80年代“小喇叭”唱响了那个年 代
东方红一号卫星
东方红三号通讯卫星
东方红四号大型通信卫星
前苏联时代的留声机和收音机
民国时期的矿石收音机
张文新坐在新盖好的广播站机房前(河南民权县双塔乡 ) 1995年4月24日 我国卫星数字广播开播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旧址,现位南京鼓 楼区江东门北街33号
3.电视事业 (1)起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 北京电视台 __________开始试播。 (2)发展 中央电视台 ①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_____________。 中星九号广播电视 ②1978年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 己的电视台。③目前已建成从中央到地方、从 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 态的广播_____________ 。(90年代中后期: 电视传播网络 天上卫星、地上网络)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人是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人是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

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尝试通过短短的十几年的迅速发展来了解今天中国的迅速发展。

2、过程与方法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或互联网的发展史。

观看不同时期的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加深对社会变迁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报刊发展的状况,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逐渐改善,推动了中国健康有序地发展。

今天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面对网络的诱惑。

探究指导历史宫殿【基础知识解析】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历史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4、通俗性报刊特点(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

(2)根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

例题1: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

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电影电视B.电报电话C.报刊杂志D.铁路交通思路与技巧: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报刊,时间是在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电影电视出现的时间是在1915年,电报电话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铁路交通出现于1881年。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_《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参考教案1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_《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参考教案1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参考教案[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题][课型]新授[第课时][教学目的]课标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发展史。

观看不同时期的一些优秀影视作品,知道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

通过亲身感受网络,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认识这些大众传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组织不同小组制作相关教学题材的网页,或者上网发送一封E-mail或者撰写小习作《我与网络》,开阔学生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的认识网络,科学使用网络。

[教学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让学生阅读本课引言部分,回答: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和历时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分别创办于何时?何地?报刊诞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

从近代开始,中国的大众传媒有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对社会的发展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

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报纸——唐代《邸报》。

2.近代报刊产生:在华传教士创办。

3.近代以来中国报刊业的发展(1)19世纪70年代:《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3)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

与新闻、商情、政论性报刊相比,通俗性报刊更能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

报刊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业(1)产生时间:20世纪20年代。

(2)发展状况:①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1923年英美报商在上海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高一年级夏雷[教学要求]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尝试通过对互联网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史的了解,感受今天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2、过程与方法: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获互联网发展史;组织学习小组制作相关教学题材的PPT.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报刊发展的状况,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逐渐改善,推动了中国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今天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面对网络的诱惑。

[教学重点]报刊、影视发展的状况[教学难点]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对互联网的影响[学法指导]结合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填空,自己思考“合作探究”题以备课堂讨论交流;通过上网浏览、查阅等方式,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悟和反思。

[新课教授]导入:近期相关新闻图片资料展示,设问: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信息?我们将报刊、广播影视和互联网等承载,并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载体称为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知识梳理:(板书)大众报业大众传媒广播影视发展变化影响互联网教学过程: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历史渊源: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报纸的国家之一,在唐代(887年)中国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邸报》。

2、近代大众报业的发展:(1)自主学习,设问:①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近代报业?主要是谁办的?②中国人自己创办近代报业始于?最早的近代大众报刊是?③国人办报的第一个高潮在什么时候?代表性报纸有哪些?④民国时期,报纸有哪些新发展?通过以上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掌握基本知识,了解近代大众报业的兴起和发展情况。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②缺点:信息稍纵即逝,不利于保存;传播方式单一, 并受节目时间的限制。 (3)电影: ①优点:艺术性比较强,内容有深度,感染性强;商业 价值比较高,娱乐性强;内容直观形象、深刻,利于观众了 解信息。
②缺点:时效性差,制作费用高,传播方式单一;观众
的选择性弱,不利于双方互动。 (4)电视: ①优点:传播速度快而有效;音画结合,内容形象,有 利于观众接受;娱乐性强;互动性强;商业价值高。
的技术。 (2)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形势急剧变化,品种单一的
官方报纸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3)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大众报业提供了物 质条件。
(4)为挽救民族危机,近代资产阶级宣传维新、革命
思想;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些爱国运动的需 要直接推动了大众报业的发展。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事业 (1)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
(1)开始: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 昭文新报 》,开创 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高潮:维新运动期间,影响较大的有《 中外纪闻 》 《强学报》《时务报》等。 (3)发展: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并按类 别实现了专门分工。
推动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受到西方报业和文化的扩张,给中国带来了先进
(2)经济生活: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网上购物 成
为其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 (3)其他: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博客、论坛、电子报
刊等,都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评价 (1)性质:是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 (2)积极: ①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
由材料中的“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以看出创办 该报的目的是传播信息,而由材料中的“各商贾或以言语 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可以看出其服

必修二专题四.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复习)

必修二专题四.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针锋相对的斗争 国民党
探究:清末一首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
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 由君。” 思考:(1)诗中描述的是什么传播媒介的功能? (2)这种传播媒介主要有什么社会功能?⑶局限? 答案: (1)报纸。(2)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 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⑶书面化特 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且缺乏直观感染 力。
3、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 种女人,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 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 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 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5、“四大件”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 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80年代后: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 彩电;当前:DVD、手机、电脑、汽车。 导致“四大件”不断演变的决定因素是 A.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 B.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C.人们喜新厌旧 D.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影视的普及
1.电影事业
(1)含义: 文字+声音+图像=影视 (2)传入:19世纪末,上海。 《定军山》 ⑶首拍电影:20世纪初开始起步________ 民国时期 ⑷发展:________,发展迅速走向成熟并闻名。 新中国 ⑸新时期:_______成立后,进入一个新时期; 改革开放 ________ 后,《红高粱》、《英雄》等相继 问世,许多影片获国际国内奖。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官 方 报
大 众 报
传教士 办报(序幕) 《昭文新报》 国人办报先例(兴起) 维新 运动形成高潮(发展) 民国 后通俗性更活跃(普及)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3.变迁规律: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4.变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3)电视:20世纪30年代问世。1958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成立。1978年________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2008年6月9日,“中星9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直接服务于国家广播电视“__________”工程和卫星直播,解决了边远地区和农村广大群众收看电视难的问题。
3.互联网与民众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报刊真实、及时、客观地为人们提供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影视事业的发展。
它的影响有:电影和电视作为传播媒介能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它奇妙的教化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3、互联网的神奇魅力。
(3)国人办报
2.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
①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
②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3年由英美报商在上海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③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6年的__________广播无线电台。
④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⑤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__________的广播电台。

大众传播媒介发展与社会变迁[技巧]

大众传播媒介发展与社会变迁[技巧]

大众传播媒介发展与社会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时代性标志。

大众传播媒介的的变化与发展,其实就是新媒介在旧媒介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与发展。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根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形态、人们的生活观念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指复制、传递信息的机械和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五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分为两大类:印刷类和电子类,这两类都有各自的特点。

印刷类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电子类传播媒介主要有广播、电视、互联网。

大众传播媒介最先出现的是报纸,《邸报》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报纸,发行于唐代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昭文新报》是1873年8月8日创办的,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接着在我国出现了大批的国人创办的报刊,例如《万国公报》、《强学报》《红色中华》等。

这一系列报刊的出现,代表着中国各阶级政权的不断改变。

报纸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在不断为人们提供信息的同时,广播、电台这一新媒介问世。

第一座广播台,是于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接着,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6年在哈尔滨正式开播;最后广播电台出现了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于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从报纸到广播再到影视,中国大众传播媒介可谓是有着质的飞跃,中国的电影事业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到国产。

中国第一部自拍电影《定军山》打响了中国影视发展历程中的第一炮,随后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把影视从无声推向有声,电影的发展为后来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高中历史】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ppt

【高中历史】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ppt

(1)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在电影发明仅仅10年后,中国就有了
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1905年11月,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在自家 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2)《难夫难妻》——第一部短故事片 (1913年)
(3) 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尝试拍摄有声 电影。同年8月,有声电影正式在美国上映。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 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 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 稳定。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当之无愧地成 为 “电影之父”。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 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 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呼唤着适合 普通民众阅读、电视
(1)问世: 20世纪30年代 (2)概况:
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3)现状:
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 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 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 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原因: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
(1)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 “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上海)。 (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3)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4)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 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50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50人民版PPT课件

互联网+
• 马化腾 : “互联网+”是一个趋势,加的是传统的各行各 业。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清楚地显示 了这一点: 加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很大; 加娱乐产生网络游戏; 加零售产生电子商务,已经很大; 互联网金融非常热,互联网将让金融变得更有 效率,更好地为经济服务,符合“普惠金融” 的精神。
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 的改变,从不同角度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互联网更是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 式,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我 们应该合理利用,服务发展。
电视
网络
手机
报纸
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时期 1915年《新青年》
中国近代报纸的发展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 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 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 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 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 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 报高潮。
被大众所接受; ……
与政论性、新闻性比较强的报纸相比,通俗性报纸具 有更大的吸引力: (1)语言通俗易懂,取材世俗,贴近生活; (2)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3)种类繁多,读者选择空间较大;
…… 作为青年人,我们应不应该关注一下政论性、新闻性 比较强的报纸呢?为什么?
传递时政要闻,了解国家大事,要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利: (1)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扩大自己视野; (2)便于人际交流,缩小时空距离; (3)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
弊: (1)依赖、沉溺于网络,损害身体健康,人 际交往冷淡; (2)青少年容易受不良信息误导,导致犯罪; (3)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

高中历史 专题4 第3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专题4 第3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1897年,中国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 . 年以后, 年 中国出现了两份白话报。 年以后 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 年间, 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到1911年间,共 年间 出版了一百多种。 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 C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 . 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 .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解析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 而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因此该现象与它 1915 无关。 无关。
问题思考 1.大众报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大众报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内因 一方面, 内因: 提示 (1)内因:一方面,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 产生和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 产生和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 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 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 动荡社会的信息,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 动荡社会的信息,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 (2)外因:受到西方报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的影响。 (2)外因:受到西方报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的影响。 外因 2.中国电视网络迅速普及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电视网络迅速普及的原因有哪些? (1)社会经济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经济发展, 提示 (1)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2)电视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 (2)电视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 电视技术的进步 使电视的有效覆盖范围扩大到全国甚至全球。 使电视的有效覆盖范围扩大到全国甚至全球。 (3)政府实行“村村通”工程,推进电视网络的普及。 (3)政府实行“村村通”工程,推进电视网络的普及。 政府实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广播事业的发展

1.近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3.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三、影视事业的发展
1、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19世纪末:传入中国
1905年《定军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
一部电影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有声电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渔光曲》:首次获国际大奖 《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国歌

1994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 正式开通
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 居世界第二位
互联网渐渐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探究活动二
阅读下列材料,理解互联网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材料一:离不开的互联网,任你徜徉任你想,生活现实难到 位,虚拟世界乱闯荡
材料二:有些中学生上网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因为网 络——这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是他们放松自己的最佳场所。调查 数据表明,青少年选择互联网,比例最高的是“满足交流的需 要”,占六成五;其次是满足学校学习功课的需要,占五成。 三至五成的青少年对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自信, 认为自己具备克服负面影响的能力。好多中学生把网络当作了 逃避现实的方式,为他们逃课提供了借口,以至于沉溺于虚拟 的世界,危害了身体,甚至连心理都扭曲变态了。网吧是许多 犯罪的滋生地,很多善良的孩子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走向违法 乱纪的。在这里学会了撒谎、吸烟、喝酒、交异性朋友,甚至 诈骗、勒索、偷盗。疏远了和父母的亲情,和朋友的健康的友 情,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也破灭了亲人的希望。成为危害 社会的一大毒瘤。
2、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 1 )诞生标志: 1958 年,北京电视台试 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2)电视迅速普及:改革开放后
四.互联网的发展
1.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概况
2.互联网的优势 仅鼠标点点,浏览、搜索、查询、记录、下单、购 物、聊天、谈判、交易、娱乐、报关、报税等轻松实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 现,跟发传真、找电话一样简单。 影像、动画、声音、 地获取信息 文字;涉及政府、企业、教育等各行各业;写文章、 搞研究、查资料、找客户、建市场、信息流、物 流…… 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电视、 互动性,双向感受 电台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用户可以 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厂商 也可以随时得到宝贵 的用户反馈信息。
网络,如载舟之水,可行舟, 亦可覆舟......
●活动与探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突然发现,在报纸、广播、电视 这些传统的传媒之外又冒出一个“网络媒介”,尤其是有些商 业网站在网上发布新闻,吸引着大批的网民,大有后来居上、 取传统媒介而代之的趋势,究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一种意见认为,采访和发布新闻的工作应当由传统的新闻单 位来承担,非新闻单位所办的商业网站无权发布新闻,尤其是 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新闻。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权威性、 准确性和可信度。 另一种意见认为,在网络上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商业网站在采访和发布新闻,不是坏事情,应该加以保护。 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说出理由。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报刊有怎样的功能?
材料2: [中国青年报]消息
170亿“两费”停收背后:民意如何升级为国 家政策 : 8月22日,以普通机电工秦保常的调研报告为 基础形成的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得到了国务院的 采纳,工商“两费”停止征收。 请回答:根据材料2,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通达民情、立言议政
材料1:[扬子晚报]消息:
河北已销毁300余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 新华社电 为防止问题奶粉再次流向社会、流入消费者手 中,河北省政府办公厅 9月 30 日向各设区市转发了省工商局制 定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销毁办法》。连日来,河北全省 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下 架 的 451 吨 三 鹿 牌 婴 幼 儿 配 方 奶 粉 , 已 销 毁 300 余 吨 。 河北省政府要求各地坚持政府领导、部门监督、企业承 诺、经销商参与的原则 , 销毁工作由地方政府统一领导 ,工商、 环保、公安、监察等部门监督。各地可采取集中销毁与就近 销毁相结合,销毁工作须依法进行,做到程序合法。
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多媒 体手段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 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牌。这种以图、文、声、像的形式,传送大 量感官的信息,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 品或服务。 电台、电视台的广告虽然以秒计算,但费 用也动辄成千上万,报刊广告也不菲,超出 多数单位个人的承受力。 Internet由于节省了 费用低廉 报刊的印刷和电台、电视台昂贵的制作费用, 成本大大降低,使大多数单位、个人都可以 承受。
一、发展历程
3、新阶段——中共创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
《解放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宣传党路线政策方针)
《光明日报》
4、繁荣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发 展 方 向
真实、及时、客观 和讲求新闻价值
探究活动一: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理解报刊业的影响
材料3:[扬子晚报网消息]
自来水哪来的红线虫
本报讯 “我们家自来水里,怎么会有像蚯蚓一样的红虫 子呢?”近些天,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了一些市民的电话。 据该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科副科长葛明介绍:用户如果发现 自来水中有红线虫,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箱或蓄水池管理不善, 未能及时清洗而造成污染。三楼以下的直供水用户如果发现 水中有红线虫的现象,则可能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 适宜红线虫生长,其大量存活于下水沟渠、管道之中,每到 夜间,它们经常会从下水管道中爬出,爬进用户自来水龙头 的出口处,汇集成团状。 (华锋 偰轶 丹丹)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开启民智、传播知识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课标考点: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逐渐普及为例, 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形成 2、发展
戊戌变法时期:近代办报出现高潮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青年》
1872年:《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 大的报纸 1873年:《昭文新报》(艾小梅;国人自办最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